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主殿下嫁到-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离别的时刻,终于还是来临了么?!
待我们逐渐向红玉身处之地靠拢之时,红玉右手边牵着的那匹高达神骏的大白马突然抖动了几下前蹄,还喷出一个响鼻来,十分威武有力。
方才离得远了,不及细看,但真离得近了这才发现这匹白马的威武神骏来,只见这匹大白马体型饱满优美,头细颈高,四肢修长健硕,肌肉均有有力,它的鬓毛轻灵修长,皮薄毛细,毛色油光发亮,体型纤细而优美,脚步轻灵而矫健,再加上它那身优美的曲线和高昂着的头颅,显得异常高贵与非凡!
我驾着马儿才刚刚止住身形,当我们的身影印在了那匹神骏白马的锐利目光下后,它陡然间挥舞着前蹄,还有发出的那声威武的响鼻,像是在同人打招呼,亦或是在向谁表达自己的不满。
这种奇特的气势与压迫感顿时让我们的坐骑像受到惊吓一般连连后退了几步,我慌忙间急忙拉紧了马缰,突然有些惊异,这匹马也算是经历过战场磨炼的军马,却没想到会在这匹神骏的大白马面前失了往日的微风,不觉对这匹大白马刮目相看起来。
红玉及时出手安抚似乎并没能压制住大白马有些激动的心情,只听到琬儿轻声一笑,随即用颇有威严的口吻说道:
“飞龙,不许无礼!”
奇异的是,琬儿只这一句话,便安抚住了那匹大白马,很快它便乖顺起来,昂首挺胸地站立原地,颇有些像正欲等待检阅的士兵一般了。
我不禁暗自称奇,而琬儿有些愉悦地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只听她有些自豪的言道:
“怎么样,飞龙很威武神骏吧?”
没有了大白马的威迫,我们的坐骑也终于安静了下来,拉紧了马绳后,我偷偷又瞧了一眼那匹神骏出彩的大白马,也忍不住出言称赞道:
“十分神骏,‘天马’亦不过如此,可是琬儿的坐骑?”
所谓的“天马”便是汉武帝曾做诗歌吟咏称颂过,更不惜数次发动侵国之战也要得到的传说中的“汗血宝马”!
其歌曰: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闻言,琬儿抿嘴一笑,随即懒在我怀里蹭了蹭,有些俏皮地在我耳边轻声道了句:
“是我的‘情人’……”
我有些哭笑不得,撇了撇嘴,真没想到,我高辰也有沦落到用一匹骏马争风吃醋的时候啊,虽然,这匹大白马真的十分神骏出彩,非同凡品就是了。
急忙翻身下了马背,然后伸出手去将琬儿从马背上抱了下来,而那匹神骏的大白马一看到琬儿落入我怀里了,似乎很不高兴地跺了跺脚,然后一脸不快地盯着我瞧……
虽然我也不大清楚大白马的那表情是不是代表不快,但是我却似乎能十分清楚的感受到那匹大白马对我投以的敌意……
“欸,琬儿,它,难道是吃醋了?”
我边故作不知地加以询问,边故意拖延了将琬儿抱在怀里的时间。
果然,那匹大白马瞧出了我没有放下琬儿的心思,便开始不安分地踢踏着马蹄了!
琬儿也有些好奇今日飞龙的反应,瞧着我撇着嘴一脸不甘的表情,又看了看在一边踢踏着马蹄的飞龙,琬儿的表情也变得异常古怪了,是想笑却又不得不拼命忍住的表情。
我尴尬地故意咳嗽了两声,在琬儿耳边轻声言道:
“想笑就笑出声来嘛,驸马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儿么?”
随即,温柔地将琬儿放了下来,
琬儿圈住我项颈的手也转而扶在了我的两肩处,待站稳了身形,微笑着柔声宽慰道:
“是是是,本宫的驸马自然是宽宏大量,宰相胸怀的。”
见我对这番甜言蜜语颇为受用后,琬儿便一脸微笑地往红玉那儿去了。
红玉牵着马缰,立马抱拳行礼,恭敬言道:
“末将红玉,参见少帅,见过驸马督尉!”
当听到红玉直呼琬儿为少帅之时,我突然有些恍惚,却又不得不收敛心神,舒缓自己的心绪,让自己的表情可以更加自然一些。
“辛苦你了,红玉。”
红玉微微颔首,随即将马缰递给了琬儿,恭敬地站立在一边。
琬儿走上前去,从红玉手中接过马缰,随即伸手抚过飞龙那身柔顺发亮的毛发,而方才还显得十分威武不凡、生人勿近的飞龙,立马乖顺地任由琬儿抚摸。
只听琬儿宠溺的说了句,道:
“飞龙,许久不见了,看来他们将你照顾得很好呢!”
飞龙似有灵性,能听懂人语,更能与主人心意相通,听到琬儿的话语后,飞龙愉悦地扬了扬前蹄,还顺带点了点它那高傲的头颅,以作响应。
琬儿随即开心地抚着飞龙的额角,安抚了飞龙有些激动的心绪,随即回过身来,向我招了招手,言道:
“驸马,你来,我想将你介绍给飞龙认识。”
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腮,随即在飞龙目不转盯地注视中,颇为忐忑地走到了琬儿身边来,在琬儿目光的示意下,正准备伸出手去摸摸飞龙的鬓毛,却被飞龙陡然间的一个趄趔,而吓得立马缩回了手。
这种逼人气魄以及矫健身姿,令我这时候才恍然意识到,眼前的这匹神骏的大白马也许并非仅仅是神似“天马”,也许,它根本就是“天马”!
“琬儿,它,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
我不禁惊叹道。
“是,飞龙是汗血宝马的后裔。”
琬儿说得云淡风轻,比起飞龙是汗血宝马的身份,她更注重的是飞龙同自己的感情,它是极具灵性的,在琬儿眼里它不是一匹马,而是数度出生入死的亲密战友,也是在战场上,自己最信任的战友!
所以,琬儿很想让飞龙认识驸马,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
温柔地执过我的手,琬儿面带温和笑意,扶着我的手轻轻地抚在了飞龙地额间,飞龙异常的温顺,在琬儿的帮助下,我能逐渐感受到飞龙从开始的对我排斥,到逐渐慢慢接受的过程。
我能感受到琬儿的用心,随即对琬儿也报以温和的笑容。
只听琬儿在飞龙耳边无比温柔地说了句,道:
“飞龙啊,你要记住,她,是我的爱人……”
当听到这句话时,我的心田有阵阵暖流趟过,目光也突然有些湿润了,这一刻琬儿将她的心意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了我,我相信,自己在这一刻,是无比幸福和愉悦的。
随即我也温柔地来回抚了抚飞龙,用十分幸福地微笑向飞龙打招呼,道:
“你好啊,飞龙,我是高辰,是琬儿的爱人。从现在开始,琬儿,就交给你来守护了。请你代替我,守护在我爱的人身边,拜托你了!”
飞龙来回顶了顶我的手心,似乎是已经答应了我的请求。
我开心一笑,随即反手将琬儿的手紧紧地握在了掌心,两人深情地彼此对望着,而此时早已是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了……
待扶过琬儿跨上了马背,将马缰交到了琬儿手中,静立在飞龙身侧,又向身后的红玉传递了一个恳求的目光,抱拳向红玉作揖,恳切言道:
“红玉,就劳你们替我好好照看公主了。”
红玉立马抱拳回礼,点头示意,十分坚定地说道:
“请驸马督尉安心,红玉定会拼死护卫少帅安全的!”
向红玉报以万分感激的神色,道:
“多谢!”
言毕,回过头来一脸深情地凝望着琬儿,随即微微一笑,似催促,却更似挽留一般,言道:
“时辰不早了,出发吧!”
琬儿亦是一脸的黯然神伤,俯下身去伸出手来抚过我的脸,随即在我唇上落下无比深情而又温柔的一吻,这一刻,我拼命忍住的眼泪还是夺眶而出,就这般静静地在脸边流淌。
琬儿轻柔地为我拂去眼角的泪水,留给我一个十分动人的微笑,只听她用无比温柔地声音唤着我的名,对我言道:
“晨,在家,等我回来。”
我默然颔首,回道:
“好,我等你回来!”
……
风寂静地吹着,当那一黑一白飞骑身影逐渐消失在眼帘,我这才感觉到这鹿苑的郊外草地,是如此的空旷和寂寞,它悄然寂静得,似乎只能听到呼啸而过的风声,便再也听不到其他声音了……
北魏太和四年九月,上遣朔王萧澹领军一十六万东征伐齐,天下震动,大势生变,群情莫不翘首以待……
………………………………
第168章 情深不寿
北魏太和四年十月五日,北魏都城,京都。
前线传来北路军已攻克征伐北齐的第一道门户雍州的捷报,大元帅萧澹留下兵马二千人驻守雍州,随即令北路军与中路军一路北上,扫清沿路小城,直扑平州,而南路军继续南下,攻取洛阳,大战开始不出十日,京都便陆续接到东征军入续攻克周边小城的捷报。
首战告捷,军心大振,朝廷上下亦是士气高涨,为最大程度保证行军粮草器械等供应,朝廷接连向个州镇颁布征粮令,以及征收布匹丝绢,为前线军士越冬置备棉衣做准备。
而就在北魏大军攻克雍州后不久,朝廷接到了南陈攻克北齐历阳的消息,才短短二十多日,南陈便陆续增兵开赴历阳人数便超过了十万,全军上下誓要攻入江北之地,为陈国开疆拓土!
而北齐在接到南陈入侵的战报之时,正在围猎的北齐皇帝宇文畴闻讯不慌不忙,遣仪同三司尉石梁、长孙洪领步骑五万南下救援历阳。
可大军才赶到离历阳几十里外的仪和小镇时,南陈攻破历阳的消息传来,而南陈大军在洗劫历阳后乘胜追击北上,与前来救援的石梁军相遇,南陈名将彦明策指挥若定,领军乘胜追杀,石梁怯战,且败且逃,最后在随身护骑的拼死护卫下,一路逃回了彭城。
南陈攻克历阳后,便相当于在北齐南边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南陈统帅彦明策继续领军攻略周围城镇,以巩固新占领的历阳驻脚点。
北齐在南边防线上的失利,也给北魏攻取洛阳的南路军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南路军统帅独孤輳不愧是沙场老将,勇猛无敌,洛阳一路横扫小城无人敢于匹敌,待兵临洛阳城下,洛阳刺史凌安摔洛阳守军二万,凭借洛阳城防坚固,城内防御工程器械精良,闭城拒受,绝不轻易开门出城与北魏军决战,战场局势转为攻坚战。
独孤輳并未急于猛攻洛阳,而是采取围困战略,又亲率精锐铁骑占领北邙山,在此列阵,观察洛阳城中敌军动向。
独孤輳在分析过敌我双方状况后,认为洛阳敌军凭借城墙高坚占据优势,坚守不出,若己方直接攻城不但无益,反而会让自己损失惨重,所以果断决议建议环形围城攻势,切断洛阳的补给线,困死洛阳。
洛阳人多粮食消耗大,又加上被切断了补给线,而南方援兵正与南陈纠缠,根本无暇顾及,相信用不了多久,城内之人便会忍不住出城突围,只要他们出城了,就不怕北魏军磨不掉洛阳这支孤立守军。
随即,独孤輳便下令手下总管与将军,分别占据了宜阳向南的伊阙龙门,自太行山包围郑河内郡,以及从洛口切断洛阳的粮草运输线,在完成这道环形围城工事前,独孤輳时常派出小股部队不分昼夜,佯装轮番攻城,挫其锐气,令洛阳守军时刻处于备战状态,昼夜难安,人心惶惶,而主要精锐部队则乘机横扫洛阳周围各州镇,想将洛阳彻底变成一座孤城。
而独孤輳真正开始对洛阳进行全面进攻政策时,也已经是环形围城工事完全达成的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而中路大军也是越战越勇,表现不俗,自雍州攻克后一路北上直扑平州,一时间平州告急,齐使自旦至午,驿马三至,齐主宇文畴见报视若未闻,无意南援,哂之曰:西寇小儿,何足道哉?之后依旧故我,每日狩猎酒宴歌舞,盛之又盛,一日未绝,百官默然不敢奏言。
北魏中路军运用攻城器械猛攻平州两日,领军将领身先士卒,勇猛杀敌,是夜,平州齐将尉贵缨战死,平州守将折损殆尽,翌日,齐行台左丞侯刑钦出降敌,第三日,平州攻陷。
……
举国之战,往往牵动国家朝政方方面面,各司各部,都忙碌异常,上至丞相下至六部长官,都常聚于丞相治所集贤殿商讨各部所辖事宜,快速进行统筹规划后,及时上报于太皇太后御晓。
御史台亦不能免俗,因御史台有监察百官、弹劾不法之责,朝廷也正值特别时期,维护朝廷稳定与地方安定,不生错乱,便是御史台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在我接手御史台后,便开始着手整顿御史台人事任免等一干事物,我需要的是可以做事果决,办事干练的下属,实在没有多余的心思放在平衡朝中权利分布上去,所以快刀乱麻,将能用的留用,不能用的直接调离或者贬职,没多久,在御史台我便有了属于自己的办事班底。
御史台以御史中丞为首,下设有台院、殿院、察院。
台院有侍御史六人,掌纠察百僚、弹劾不法;
殿院有殿中侍御史九人,掌殿廷供奉之仪式,纠察朝会典礼失仪和随驾检举非违等事。
察院有监察御史十五人,掌监察地方官吏及尚书省的六部。
当然,这其中还未包括各院主簿、掌印、录事、书令史等职人数若干,整个御史台运作,上下便有上百号人,身为御史之首,每日要处理的事物数量也便可想而知了。
可即便如此,我也一直坚持担任太傅一职,每七日都有有两日为皇帝陛下开课讲筵,授业解惑,亦可乘机考校皇帝陛下课业,君臣相处,依然十分融洽。
这不,今日又到了为陛下开课讲筵之时,到了时辰,便随着内侍引领,到御书房为皇帝陛下讲解经典。
见过陛下,行过君臣之礼,随即又是师生之礼,君臣分别主次入座,讲筵开始。
十多岁的孩子长得快,不知不觉间,印象中小皇帝有些稚嫩的脸也逐渐消散开去,个子不断见长,也已将逐渐开始显露出男子应有的特征和英气,举手投足间已颇有几分王者风气,模样也越发俊秀了。
我不禁有些感慨,皇家的几位公主殿下都生的别样好看,瞧陛下这模样,将来也定会是位仪表非凡,贵气逼人的少年郎君了。
一念至此,不禁莞尔,心中暗骂自己一声,一时间竟在处此胡思乱想了。
抱拳向陛下揖了一礼,道:
“陛下,请恕微臣僭越,敢问陛下,上位讲师讲解经义到何章何处了?”
小皇帝挥手示意内侍退出房外,待室内只剩两人,小皇帝正经危坐的身子才稍微缓和了一些,语气也随和了不少,用打着商量的口吻言道:
“太傅,今后咱们便不讲经义了可好?”
“陛下可是嫌微臣讲课过于沉闷了?”
听我如此反问,小皇帝忙摆手言道:
“不,并非如此,朕是极喜欢太傅授课的,每次听完太傅授课,朕都受益匪浅,心中甚为感念。”
我微微一笑,随即自谦言道:
“微臣愧不敢当。”
“只是近来,太傅不像往日般可以常予朕授课了,故而,这典章经义,可让其他讲师说于朕听,可这些终是书中可学之物,朕想向太傅学的,是书中无法学到之物。”
只见小皇帝一脸认真地瞧着我,眼中泛出求知的耀眼光芒来。
我依然保持微笑,可心中却已在暗暗惊奇了,小皇帝确实慢慢长大了,他的聪慧机灵、敏而好学也逐渐展露出来,虽然贵为天子之尊,需谨守礼仪典范,无时无处都得展示天子威严,可要一个才十二岁的孩子展现出一派老气横秋的模样来,还真不是他这个年纪的孩子该出现的模样啊!
孩子的天性最为可贵,自古以来,长辈对孩子的教导就十分重视,更何况是皇帝呢?
故而,历朝历代,帝师都十分重视重视对皇帝亦或未来储君的心性培养,若是能善加引导,让皇帝心中多几分浩然之气,将来在权术一道上,亦不会过于沉湎其间,以至个性阴鸷,善变多疑,这无疑是造福天下苍生的好事。
可皇帝又不似一般的学生,因为他是这天下之主,更是自己的主人。若是身为帝师,妄图以一己之力而让皇帝成为自己理想中的君主,那他就太过高估自己的影响力了。
帝师可以教皇帝典章经义,帝王之道,甚至是阴谋权术,却永远都不能忘记,自己身为人臣的本分。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无论何时,都不能逾越了身份……
当我对上小皇帝眼中那道耀眼光芒之时,脑海中不断有声音提醒着自己必须谨尊着身为臣子的本分,眼前的这个孩子终究是皇帝,随着小皇帝年纪越来越大,他会有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力,会走属于自己的君王之道。
可即便是如此,即便将来会因此而付出无比沉重的代价,我也希望在这孩子心中植入一棵名为仁善之念的种子,等到将来这孩子真正迎来君临天下的那日,这点仁善之念也许会指引他成为一代明君。
若真有那么一日,那也不算辜负了我这平生所学了吧?!
“不讲典章经义的话,那陛下想听微臣讲些什么?”
小皇帝见我送了口,大喜,思忖了片刻,道出这句话来。
“太傅就给朕讲讲这天下各地的人文地貌,风土民情吧!”
闻言,我不觉苦笑一声,若小皇帝真意真系于此,那我所能讲的也不过是纸上所得,画中所见,途中所闻了。
虽然游览名山大川也曾是我一度一来的理想之行,可因缘际会,直至如今也无机会得偿所愿。
记得那时金榜题名,入仕为官不久,人情艰难,仕途不顺,心中黯然,苦闷难掩,只觉若是能寄情山水之间,增广博文,离了朝廷中的纷纷扰扰,尔虞我诈,亦是人生一大乐事。
可又因自己是高家长子嫡孙,加之功名在身,脱身不得,故而终日苦闷,心中郁结渐生。那时候若非柳絮从旁开导宽慰,只怕我早已成了厌世之徒,终日沉湎于声色犬马之所了。而现在,亦是感觉离这个愿望是原来越远了呢……
“陛下若是想听,待微臣将所见所闻都悉数说与陛下听也便是。可破书万卷,不如路行万里,说来忏愧,微臣亦是极少有机会可以出的京城,故而要将这所见所闻尽述,也只顶的过三五回,待将这些都说完了,微臣也便黔驴技穷了,无话可对陛下说了。”
说完最后,我也只能无奈地苦笑了。
小皇帝闻言,急了,言道:
“太傅这般说辞可是自谦太过了,朕知道,太傅乃经纬之才,博古通今,天文地理,无不知晓,朕心中对太傅亦是十分仰慕,还请太傅教朕!”
说完,小皇帝还向我抱拳一礼,十分郑重。
我则慌忙回礼,应道:
“陛下如此谬赞,微臣实在是愧不敢当啊!”
说完,偷瞥了一眼小皇帝,却正好瞧见他正抿着嘴偷笑,小皇帝这会儿给我带高帽,很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我随即摆出一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模样来,款款言道:
“既然陛下如此重托,那微臣便竭尽所能,为陛下将这天下各地的人文风物都细述于陛下知晓,只是陛下此举,是否别有深意,不妨直言。”
听我如此认真的这番说辞,小皇帝顿时也心急了,没想到自己的这点小算盘,还是没能逃过太傅之眼。
原来,最近小皇帝对行军作战十分上心,故而对兵书一类有所偏好,对于北齐之战的实况更是心心念念,当然了,忧心胜败是一回事儿,比起这小皇帝更在意的是几场战役敌我两方的战法与战技如何。
可他这点小心思还是被皇祖母给发现了,皇祖母有些严厉地叮嘱他现在应该专心致志地学习圣人之道,莫要心生旁骛,三心二意,到时候哪一边都学不好。
虽然明白皇祖母所言,可小皇帝很难舍弃对兵书奇谋、排兵布阵的喜爱之情,便偷偷地自学兵书,可有些地方实在是生涩难懂,其中涉及一些山川地貌之说,难以融会贯通,而皇祖母又曾有严辞下来,故而一概授业老师都不敢私自教导小皇帝兵法韬略。
小皇帝不想让各位老师和太傅为难,不得已,只能用这种方法让太傅间接教导自己了。
“朕想学兵法韬略,可皇祖母不许……”
沉默了片刻,小皇帝还是将心中为难,娓娓道来。
“陛下年纪还小,太皇太后之意,是想让陛下先学过圣人之道,柔和心性,磨炼品行后再教于陛下六韬三略,太皇太后对陛下期望甚高,望陛下不负太皇太后期许。”
太皇太后是深怕小皇帝将来会成为一位只知穷兵黩武的皇帝,故而比起兵法韬略,她会让小皇帝先学圣人仁德之道,以化解兵法韬略之中的嗜血戾气。
“皇祖母的一片苦心,朕如何能不知,只是希望朕能快些成长,好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