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殿下嫁到-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又着人与我添了一座,既然此地乃是国子监读书之地,便分宾主落了座,待茶水端将上来,我也寻思好了应对之策,便微笑着同在场之人说道:

    “诸位兄长们都是京城当今文坛翘楚,高辰颇为景仰。故而方才入得内堂之时,便听到诸位兄长们争论驳斥,据理力争,大有讲经论道,辩论博古之精彩言论,高辰大为赞赏之余,亦觉此情此景颇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之风。只是不知,方才诸位兄长们争议之事所为何来啊”

    明明听起来是在赞扬他们,可又觉得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先不说他们所争论的跟学术探讨一点关系都没有,更可恨的是,他们争论了那么久而这位高御史却完全不知道他们在争论些什么,明眼人一听便知道这是明褒实贬了。

    我这一褒一贬之间,便让在场之人纷纷垂首感叹,彼此对望了片刻后,纷纷羞愧地闷不做声了。

    若是他们这群人当真是为了学术而争论,无论怎么吵,那也是值得读书人尊敬的事儿;可如今他们当堂争论的却是一个寒门士子是否有资格入选伴读之事,还为了此事差点就当堂动手打人了,这般想来,确实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

    瞧着他们都安静了,我想自己也用不着拐弯抹角了,便直言说道:

    “高辰知道诸位兄长们争论的是什么,那么高辰在此只想先问几个问题:其一,以考试优异定入选之学子,此等择才之法,诸位当时可是都同意的”

    众人听我发问,也便凭心回答,纷纷言道:

    “确实是我们都同意的。”

    闻言,我点头道了句好,继续问道:

    “那考试之时,可有不公、不正之举,而阅卷定案之时,可有不明、不法之处”

    听我此言,似在怀疑这场考试有舞弊不正之嫌,担任主考官和阅卷官的纷纷站出来说话,以证自己清白。

    “欸,这肯定没有,我等监考都是严明律己,绝无偏私之嫌的。”

    “对啊,先不说考卷不记姓名,更何况我等阅卷都是多人同阅同批,所定名词都是经众人同意之后方才定论的。”

    “是啊,我等都可证明,此次考试是公正严明的。”

    听到堂下诸位纷纷出言辩白,我也分别向车淮和逸仙征求意见,他们纷纷点头表示堂下之人所言属实。

    我举起手来示意大家安静,摆出一脸相信大家的表情,说道:

    “嗯,既然选择考试的方法选出贤才是大家公认的办法,而考试的过程中亦是公正严明的,那么选出来的那四位学子便是诸位兄长公认地候选之人了。既然如此,那也就无需争辩了啊”

    一听我这番说辞,大家都哑口无言了,原先反对的人选择了沉默,而选择支持的人看到了希望,都是一脸期待的神情。

    车淮作为翰林院掌院学士,自然是以门阀士族子弟的利益为先了,见堂下之人被驳得无言以对,这会儿若是自己再不出来说话,只怕到时候自己就成了北魏的千古罪人了。

    “高兄,你有所不知啊,这四人当中,有一位是太学馆的学子”

    车淮原本想点名那人乃是寒门子弟,可为顾及颜面,没能将这层窗户纸点破。

    他觉得我也是门阀士族出生,自然也不会纵容寒门子弟有靠近朝廷权利中心的机会。

    我淡淡一笑,往堂下扫了一圈,所有人的目光此时此刻都聚集在我身上,都在等着看我的态度和立场,若说我没有压力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这件事投射的是门阀士族与寒门士族之间的恩恩怨怨,偏了谁都会让人寒心,让人记恨

    所以我才说,这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啊

    我微微叹了口气,随即正声言道:

    “诸位兄长的忧虑高辰知道,只是有一件事高辰想提醒诸位,太皇太后懿旨上写的清清楚楚,选贤任能,择优而录。”

    此言一出,我便是要提醒这群人,此次选贤,身份地位都不是摆在第一位的,才学与品行才是首位。

    “诸位兄长秉持朝廷旨意在国子监开试取才,张扬我朝爱贤任贤之美名,而诸位亦不负朝廷所托,公正严明,择优而录,当为臣子之表率。可今日我等若是因士族之私怨而褫夺一位凭借真才实学光明正大入围的士子进入复选之列,如此假公事而泄私愤,高辰窃以为不齿,而在座诸位又可曾想过,此事若传将出去,朝廷威信何在,朝廷颜面何存”

    我这一字一句说得掷地有声,竟让在场多人闻之羞愧难当。

    我停顿了片刻后,继续说道:

    “方才,车兄言及太学馆一学子先且不论,太学馆早已与国子监早已合并,太学馆的学子亦是国子监的学子,这点,不容争论。更重要的是,这四位学子中最终谁能有幸成为皇帝陛下的伴读,将由高辰凭此四人才学品行,择优而录。”

    “诸位兄长请放心,高辰定会秉持太皇太后懿旨,为朝廷选贤任能,不负太皇太后和皇帝陛下圣托”

    我已经将话说得如此明了了,此事最终结果无论怎样,我高辰都愿一力承担。

    有我此言,许多人心中大石也总算是落了地,既然有人愿意为此事担责,他们也就不用担心此事的不良后果会牵连到他们自己身上去了。

    接下来他们就只用看着这最终结果为何了

    若是那寒门士子没能通过,对于门阀士族来说自然是皆大欢喜,而高辰却也难逃被那些寒门士子以及天下读书人所非议;若是那寒门士子通过了,朝中门阀士族们绝不会坐视不管,届时,只怕高辰再如何得宠于太皇太后,也会成为门阀士族之死敌了

    无论最终结果怎样,高辰都是里外不是人啊

    在座的各位都是明白人,听到我的这番表态之后,众人纷纷表示愿意遵从我最终的择取结果。

    堂下之人同意了,我又看了看车淮和逸仙。

    这回倒是逸仙先站起身来表明了自己立场,言道:

    “逸仙信高贤弟”

    逸仙短短的一句话,便是不计得失,愿同我一道趟这趟浑水了。

    我抱拳微笑同他回了一礼。

    车淮倒是谨慎思忖了一番,最后恭敬地说了句,道:

    “一切听凭高兄做主了”

    这还真是这会见风使舵的车淮说出来的话,懂得中立自保,倒也不是什么坏事啊。

    我笑了笑,随即站起身来,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赶紧派人将那四位学子唤入堂来,高辰要亲自甄试这四位的才学品行如何”
………………………………

第149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待到试堂重开,我、逸仙、车淮三人成了主判,而堂下左右各有十人共同参与此次选拔以作公正,派人去请来的几位学子也陆续入了敬师堂来。乐文 小说 l

    等人都并排站到了大堂中央,我瞧着这几位约莫十三、四岁年纪,身着幅巾深衣模样清秀少年们,恍惚间回想起自己在国子监的那段岁月,不禁有些感慨时光易逝,转瞬不再。

    可片刻后我的目光却开始游离起来,因为等了许久,这堂中央站着的始终就只有三个人

    我眉头微蹙,转而询问传令官,为何独独还有一人未到,可是传令未曾传达到其人

    传令官惶惶回复称:四处寻遍也未见其人。

    闻言,我陷入了沉默,而堂下众人便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可以瞧见的是,脸上带着得意表情的人更多一些啊

    说也奇怪,这四人当中所缺的那个人,正巧便是那李源

    难道这李源遇到什么麻烦了

    我不禁暗暗思忖着,而堂下之人便有人开始进言,如此戏弄师长,目无法纪之人,理应除去此人入选名额。

    此言一出,便有半数以上之人随声附和,大有不将李源此人一笔勾销便无法善罢甘休之势。

    逸仙和车淮坐在我左右两边都沉默不语,既然他们都以不同的目的而同时选择了让我来主持这场甄选,便也就将主动权交到我手里了。

    我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噤声,无论是翰林院还是国子监的,见翰林院掌院与国子监祭酒都是一副以高御史马首是瞻的姿态,也便懂得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了,纷纷都静了下来。

    我又慎重其事地询问了一遍传令官是否有严格执行传达命令

    传令官战战兢兢,却也依然回答说确已派人四处寻找,可到处都寻不到李源踪迹。

    我瞧此人倒也并不像说谎的模样,便不再为难与他了。

    既然人暂时找不到,四个人当中少了一个,按照规矩确实可以勾掉李源名字,可这般做却也有些埋没人才了。

    这四人的文章我都瞧过,虽然文笔工整宗义善属稚嫩,词意通达而干练,更难得的是能主动展现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文章之中透出股勃勃生气来,这在同龄孩子当中确实算是佼佼者了。

    而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这四人各具才气。

    “既然如此,那便先考校这三位学子吧”

    对于是否勾掉李源之名,我是持着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令在场众人捉摸不透,却又不敢轻易提出疑问来。

    考校便是三位主考官分别以提问的方式来考校学子的课业学习程度如何,看的便是他们是否能通读理解,应对得体,对考官的问题是否可以做到不慌不忙、对答如流,其中表现最好的,便能从此次甄选当中脱颖而出了。

    鉴于这三位学生迄今为止的所学程度,车淮便将此次考题范围定在了礼记一书上。

    略瞥了一眼这三位学生,我淡淡言道:

    “先报上各家姓名来。”

    右手第一位便应声向前一步,恭敬揖礼,谦谦言道:

    “学生恒楚,见过各位老师”

    言毕,又谦逊退回原位。

    恒楚莫不是出生于名门世家恒家之人么

    瞧这孩子仪表堂堂,气质沉稳,便可知恒家书香门第,礼义传家绝非虚言了。

    一见到这位恒楚,众人皆感此人气质上佳,都毫不吝啬地给予点头称赞。

    紧接着第二位应声而出,也是有礼作揖,朗声言道:

    “学生乐恺,拜见各位老师。”

    说完,也利落地退回原位去了。

    而第三位紧忙迈步向前,语气似有些紧张,可面容却还淡然,边揖了一礼边恭敬说道:

    “学,学生周慎,见过各,各位老师”

    我听到周慎如此言语,似乎口舌有些不便,莫不是

    众人闻言也不禁有些失色,都在彼此低声嘀咕着,这位名叫周慎的学子竟是位口吃,这口齿不清将来若入朝为官如何朝会奏事儿看来这周慎此次甄选是无望了

    车淮清声咳嗽了几声,以示肃静。

    方才我们三人便以商定,由车淮出题考校学子,他如今已经贵为翰林院掌院学士,由他出题实至名归,车淮故作推辞几次,最后还是在我与逸仙的盛情邀请下勉为其难地接受了这份差事。

    为了彰显他这位新任翰林院掌院学士才学非凡,车淮捏着自己的胡须,摇头晃脑一本正经的问道:

    “敢问致知在格物何谓也”

    闻言,我的目光都开始游离了,不愧是车淮,这题目出得如此有水准,这可是千年来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议题,如今依然各有论证,没有统一言论,抵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他如今出了这题来考堂上这三位还不过十三、四岁的孩子,很显然不是真要他们说出什么子丑寅卯来,只是让他们照本宣科,该背的背出来,该释义地稍微解释一下也便是了。

    首先是从恒楚开始应答,只见他不慌不忙,一步向前,缓缓道来,言道: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闻言,众人脸上一片赞赏神色了。

    嗯,不错,恒楚竟是一字不差地将原文背诵了出来。

    正当恒楚要稍作解释之时,车淮便直接让他旁边的乐恺来加以释义,说道:

    “你来释义这段。”

    乐恺微微一愣,随即走上一步,躬身言道:

    “探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够智识提高,通达明理;智识提高,通达明理而后意念才会诚挚,意念诚挚而后心性才能端正,心性端正而后自身才有修养,自身修养而后才能使家族整饬规范,家族整饬规范而后,整个国家才能得到治理,国家得到治理而后天下才有太平。”

    “好,周慎,你来说说,该如何修身”

    周慎忙站了出来,正声言道:

    “修身者,先得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先诚其意。意诚者,能去得私欲,还得天理,使本体端正而无偏,然后能检束其身,以就规矩,凡所举动,皆合道理,而后身无不修。”

    周慎断断续续地吐出自己见解,虽然让人听着着急,可回答得也算十分得体。

    他们能通读、理解、会意到这般程度,确实也是了不起的事情了,看来,这些年门阀士族中也是出了些人才的。

    这一时间似乎也很难从他们中做出选择,而众人窃窃私语间,大多都在惋惜周慎的口舌不便,都纷纷觉得这两人之选就飞恒楚与乐恺莫属了

    可他们都知道,最终的决定权在我手里,继而纷纷朝我望来,想看看我究竟会作何选择了。

    从刚才开始,我就一直在观察这三个孩子,恒楚是其中才学最好的一位,个性沉稳,举止得体,目光内敛而工于谋略,这与恒家世代书香,教导严格不无关系。

    而乐恺才思敏捷,灵活好动,应该算是他们当中最有趣的一个孩子了。

    至于周慎,虽然有些口舌不变,却也个博览群书,发奋向上的好孩子,也算十分难能可贵了。

    还有就是未能及时到场的李源,这小子的才学我也是知道的,关键还有一点,李源个性冲动了些,有时候会受不住别个挑拨之语而至行事鲁莽,可却是一个心志坚定,善于决断之人。

    我突然有些期待,将来这四个人同殿为臣,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了

    我嘴角微微上扬,随即指了指乐恺腰间系的那并非美玉的配饰,言道:

    “乐恺,我从开始就想问了,你腰间系着的,莫不是孔明锁吧”

    乐恺陡然听见有人道出此物来历,顿时眼中泛光,突有伯牙得遇子期之感。

    “不错,高御史,您也识得这正是孔明锁,还是经我改造过后的孔明锁,现在可以解开此锁而又能将它复原的,在这京城里已经找不出第二人来了”

    说完,乐恺兴奋地将一手掌心大小呈正方无比精致的孔明锁展现出来,而这孔明锁却却赠加到了十六个小块,而普通的孔明锁却只有六个小块。

    乐恺是说得兴致勃勃,可周遭之人闻之,却不断的哀声叹气,给了他四字评价:玩物丧志

    我闻言只是垂目不语,而乐恺却是一笑置之,由此可见他并无心此次甄选,回来参加此次甄选,只怕也是家慈严令所致了。

    我想起了近来市井之中流有传言,说一位白衣少年精练于各种工艺技能还四处求教匠人,此人聪慧敏捷,所学之技很快上手,还颇有心得,其人所制之物巧夺天工,常有超越前人之技艺者,故而坊间对这位少年十分赞赏,称其鲁班在世。

    如今看到乐恺手中如此精致小气的孔明锁,不用想都可以猜出来,这坊间流传的那位白衣少年究竟是何人了。

    我淡淡一笑,说道:

    “拿来与我瞧瞧可好”

    乐恺闻言放佛正中下怀,喜上眉梢,他可是一直都想会会当年那位以八十一步走出华容道而被人誉为天下第一聪明人的高人。

    “腰间系的是模型,这儿有个大的。”

    说完,乐恺便从长袖中换出一个巴掌大的十六根木头组合而成的孔明锁,然后郑重其事地交到我手中。

    我将孔明锁拿在手中揣摩了片刻,也觉得这孔明锁设计得越发精妙了,一发现好玩的东西,这兴致也便高了,可现下绝不是玩的时候啊。

    随即淡淡地说了句,道:

    “待破解后还你如何”

    “不用还亦可。”

    乐恺笑容可掬,可说出来的话就没那么可爱了。

    这是在说我破解不了他这孔明锁么呵呵,这小子果然有趣得紧啊

    “少年心性,贪玩了些倒也无妨,说辞吞吐,也非大碍,正所谓瑕不掩瑜,瑜不掩瑕么。”

    瑕疵掩盖不了美玉的光泽,便如同乐恺的爱好玩乐,周慎的口舌不便,即便有那么些缺点,可都无法掩盖住他们各自所拥有的才能。

    “古人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既然提到了修身一说,那咱们也来论论这修身”

    “何谓修身,如周慎所言,修身者,正心、意诚,去得私欲,还得天理,检束其身,以就规矩,凡所举动,皆合道理。可若时刻警惕,去得私欲,检束起身,便真能成为真君子了么”

    我顿了顿,继续说道:

    “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就比如金珠宝器、古玩玉石陈列眼前,一人把玩鉴赏,交口称赞,过后则忘记;而另一人时刻提醒自己去得私欲,检束起身,故意将眼前珍宝视若无睹。这便是能够轻视富贵,却时时想起自己要轻视富贵;能重视道义礼节,却时常强调自己要重视名誉礼节。这样的人不能说不是君子,只是离真正的君子还有一段差距。”

    众人闻言,不禁陷入沉思当中,而三位学生也在尽可能地理解这些话语。

    恒楚似乎颇能理解此话中的含义,忙作揖询问道:

    “学生敢问老师,在老师眼中,真君子又是怎样的呢”

    “真君子不重视富贵,也不会时时执念于自己轻视富贵的姿态;真君子重名义,此念渗于言行举止,却不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将重名义的念头放在心上。”

    “更何况,人只要活着,之念便永无断绝。尽去私欲,谈何容易沉浮宦海,追逐名利是欲;瞧见美好之物,心生向往是欲;爱恨恶贪嗔痴亦是欲,你们道,人,如何尽去私欲”

    “有,并不代表你不能成为一位君子,关键在于你懂得约束自己的。古之圣贤,何以能约束自己的,那是因为他们都有着远大的志向”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说的便是品德不好之人,心胸狭隘,考虑问题不够长远;才能不高之人,目光浅薄,不能博览众之所长。品德可以修养,不畏胸狭不容气度;博览群书,经年累月,自能博得一技所长。可若没有远大志向以作撑持,所有的一切都难以坚持长久。那久而久之,此人必然沦为庸庸碌碌,沉湎难以自拔之辈”

    “所以,我要问诸君的是,各位的志向为何”

    听到我的提问,这三位学子都陷入难以言喻的沉浸当中,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在思索着自己志向为何

    “你们无需现在回答,我给你们三天时日,三日后再过堂回话,届时,我会依据诸君志向,最终确定入选之人的”

    “学生听凭老师所言”

    三人闻言,忙躬身行礼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退到了一边。

    “车兄,逸仙兄,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临了,我还不忘询问这两位的意见。

    逸仙倒是爽快得紧,言道:

    “听凭高贤弟处置了。”

    车淮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意料之外了,顿时也有些没了主意,见逸仙附议了,自己也懵懂地随声附和了。

    “就按高兄说得办。”

    既然逸仙和车淮都同意了,堂下的诸位也不敢再有什么异议了,那就等三日后做最后决议了。

    既然已经定下了三日后再做最终决定,今日的甄选也便将近尾声了,处理好了善后事宜后,应该就可以回府了。

    正在此时,那位一直侍候在小珏儿身边的内侍突然来寻我,我有些诧异他为何没有陪伴在小殿下身侧,担心小殿下是不是出什么状况了,便同车淮与逸仙二人交代了几句后,忙出了敬师堂与这位内侍会合。

    言语交谈之后才知道,小殿下果然出状况了,而且问题还可大可小

    “怎么会这样立刻带我去瞧瞧”

    我有些生气地言道,催促着内侍在前头带路,心里祈祷着小殿下别出什么大问题才好啊
………………………………

第150章 小时了了

    我人才走入国子监内的一处雅致别院,小殿下的哭闹声便传了过来,惹得我脸色大变,立刻三步并作两步地入了雅阁,抬头一眼便看到这小丫头正视若无人地坐在主位上哇哇大哭。

    我立马迎了上去,又是帮着抹眼泪擦鼻涕,又是仔细检查她的手臂看有没受伤。

    果然,手掌给擦破了皮,隐隐透着细细血丝呢

    可恨,究竟是哪个混小子,居然敢如此胆大妄为,我非扒了这小子的皮不可。

    “把那混小子给我带过来”

    我怒斥了一句,边从内侍手中接过伤药,连骗带哄地细心给小殿下上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