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女副将-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青乃百年难得之人,臣觉得卫将军能担此大任!”洪平声音响亮而坚定。
刘彻听后还是不高兴的起身就向外走去。
而一旁的韩安国内心在感叹:早就该腾位置了,现在是不是已经晚了?
………………………………
第68章 地位明确
洪平回府之后很懂事,不再以太尉身份干任何事情,太尉府需处理的军务大小事情都必报卫青审阅,大事报刘彻,卫青也正式开始履行统帅事务。
洪平被凉了起来,太尉官也由此被彻底的罢免,卫青的地位已经明确。
“卫青,你现在就是朕的左右手,一定不要让朕,不要让大汉子民失望!”
“臣,定当殚精竭虑,报陛下知遇之恩!”
在未央宫的城楼上,刘彻远远的看着西山的太阳,仿佛看到了大汉的曙光。
而卫青内心更不平静,他才三十岁出头,虽官不大,但权力已经达到了巅峰,行三公事,掌管全军,而在不久的将来,他还要辅助陛下完成强汉和灭胡使命。
“对了,期门军组建如何?”刘彻也很关心这支部队,毕竟卫青是带领这支部队打赢了龙城之战,对死去的兄弟们最好的交代,就是重组期门。
卫青其实昨晚考虑了一晚上,他想把期门军改名,毕竟期门军这名字就像当初组建时一样,看护宫廷的:“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刘彻见卫青还是这么客客气气的,于是笑着道:“跟朕你就不要这么客气。”
“臣想把期门军的番号改为羽林军!”卫青说完就看刘彻的反应。
“羽林军?”刘彻眉头紧锁,似乎不懂:“为何要改羽林军?”
卫青上前一步坚定道:“他们是陛下最忠诚的军队,最具战斗力的军队,带有辉煌战绩的军队,他们如陛下的羽毛,时刻效忠陛下!”
刘彻一听顿时高兴,不由得大声道:“好,这名字好听!”
“诺!”
至此,期门军改为了羽林军。
今天看来,刘彻的兴致很高,一路下来脸上都带着笑容,期门改羽林,主将也很关键:“对了,你现在替朕行使军事大权,你就不必兼任羽林军要职。”
“陛下放心,羽林军乃国之重器,臣已经为陛下选好了主将。”说完,卫青就紧了紧腰间的佩剑道:“王麒麟,曾在李广麾下铁甲军中效命,龙城之战与若瑶在无名山阻击敌人两天,为臣袭击龙城赢得了时间。”
听卫青这么一说,刘彻脑海里瞬间就浮现出一个人:“朕记起来了,他胡子深。”
卫青一听乐了:“呵呵呵,陛下好记性,他外号就叫王大胡子。”
“好,你选的人朕放心。”说完,刘彻眉头紧锁继续道:“但你要记住,军中用人一定要按照强汉的标准来,尽量让年轻人上,那些王公大臣打招呼的,你都往朕这儿推。”说完感叹道:“不能再像先帝时期呀,什么人都能当官。”
“年轻人?”卫青理解刘彻用人的初衷,但现在朝廷似乎没几个年轻人。
刘彻说道:“对,年轻人,比如公孙敖、公孙贺、还有,还有……”数来数去,刘彻心里似乎也只记起了这两位年轻人,其余不是老臣,就是贵族。
对于这两位,卫青影像深刻,上一次,刘彻出兵北上,选定了三个年轻人,其中就有公孙敖和公孙贺,但这两位一路连敌人的影子都没发现,另外一个兵败。
“陛下,他们……”卫青有些谨慎,毕竟打过败仗。
刘彻很豪气的说道:“他们两个还年轻,朕记得公孙敖也只比你大五岁,好好培养,以后应该还是个苗子。”
“诺!”
就在此时,丞相薛泽急急忙忙的从楼阁处走来。
他见卫青正在与刘彻在说话,于是小心翼翼的上前禀报:“陛,陛下。”
“丞相啊,看来你真的老了。”刘彻看着一路走来气喘吁吁的薛泽就想说上两句:“爬了个城楼,就把你累成这样,丞相日理万机,朕真的担心你的身体呀。”
薛泽带着年迈的身体拱手道:“不碍,不碍,谢陛下关心。”
又是一个懂不起的,刘彻听后淡淡一笑:“什么事?”
薛泽走到城墙的位置,而后踮起脚看了看未央宫远处道:“陛下,李广北上的圣旨与文书臣已经办妥,他现在正在宫门外等候,请陛下示下!”
刘彻随薛泽眼光看去,只见李广一身铠甲正站在远处的空地里。
“好,朕要亲自送老将军!”刘彻说完转身就向城楼下走去。
卫青拱手送别:“陛下慢走!”
刘彻走了,卫青也要回府,可刚转身没走多远,就见皇后卫子夫走来。
“卫青见过皇后娘娘!”
卫子夫虽然是卫青的亲姐姐,但两人似乎隔着一层什么,卫青始终不敢迈出。
这就是敬畏,卫子夫的身份已经是大汉的皇后。
“弟弟!”卫子夫仍然那么亲切,自入宫以来,两人聚少离多,她走到卫青身边,帮卫青理了理战甲道:“最近还好吗?”
卫青左右看了看,确保没有人的情况下,才放开束缚:“还好,就是忙了些。”
卫子夫脸色有些不好看:“忙是好事,只是再忙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
“请姐姐放心,弟弟自有分寸!”
……
“老臣拜见陛下!”李广见刘彻走来,远远的就跪地迎接。
刘彻加快了步伐,上前扶起李广:“老将军辛苦,请起。”
看着李广一脸沧桑和白白的胡须,刘彻有些于心不忍:“老将军,派你去右北平,朕也是没有办法,左贤王十万之众满朝也只有你李广能担此重任。”
“陛下,臣都这把年纪了还承蒙陛下不离不弃,乃是李家荣幸,请陛下放心,只要有老臣在,匈奴纵有百万大军也难越过长城。”李广坚定而有力。
刘彻很欣慰,这个时候还是那些平时大大咧咧的家伙靠谱,于是看了看一旁的李陵:“怎么?老将军这是要把孙子也要带上?”
李广看后笑道:“对,老夫要让他到边疆走一遭,不然成天在长安游手好闲,如果废了,老夫可真就对不起当户了。”
李陵是李广儿子李当户的儿子,李当户阵亡后,李陵就成了遗腹子。
“李陵拜见陛下!”李陵跪地扣头。
刘彻上前扶起李陵道:“李陵!你一定要照顾好你爷爷,否则朕绝饶不了你。”
“请陛下放心……”
………………………………
第69章 熏香事件
洪平退了,李广走了,卫青在朝廷的地位已经确立,不是三公胜似三公。
所有的强汉步骤都按照刘彻的预想在一步一步推进。
而卫青为强军目标所做的一切也在按部就班的落实。
上一战失利的公孙敖和公孙贺在卫青的推荐下再次得到刘彻重用。
截至目前,汉朝军事一块的人事基本都掌握在了像刘彻这样的年轻人手里。
汉景帝在军事领域留给儿子刘彻的那些老将不是死了,就是被换了。
年轻人的朝气确实爆棚,卫青连续工作几个通宵都没问题。
四个月下来,完成了军事领域战马招募、针对性训练、边塞防御、军队将领年轻化、杀敌激励等七项军事改革措施,目前正加紧筹备第八个改革举措。
第八个改革举措也是事关大汉军事长城重中之重,军队整肃。
汉朝自高祖皇帝起,就没有发生过全国性的战争,什么后来的七王之乱都是局部性的,文帝、景帝时期全力经营内部发展,韬光养晦,对匈奴实施和亲政策。
两代皇帝都让汉朝百姓度过了一个难得的和平年代,但,和亲纳贡就等于没仗可打,关内有的军队除了防止国内极少数的动荡外,有的军队甚至已经四十年没有打过一仗,和平积习甚是严重,大部分军队不务正业搞起了产业发展。
“若瑶,你觉得这件事情如何抓?”卫青坐在作战室,看了各郡县上报的摸底竹简,从前期摸底看,真要发生匈奴举全国之力南下侵略,这些军队就是炮灰。
对于这个问题,若瑶再熟悉不过,因为穿越前他也在体制内混过一段时间,要整肃这一块的弊病如果靠卫青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深查其里,肯定会涉及很多的人和事:“我觉得你应该立足一个人,来抓此事,这样你可以不得罪任何人。”
“韩安国?”卫青顿时就想到了这么一个人,自己虽然主掌军队,但韩安国也是主掌刑律,这得罪人的差事为何不让这家伙来?这也是在保护自己。
若瑶笑了笑道:“对,这些关内的军队都已经几十年不打仗了,各种利益纠葛很深,他是御史大夫嘛,你如果不让他参与进来,难道你来得罪这些人?”
卫青顿时对若瑶有了另外一种感觉,这女子总能在关键时刻帮个忙什么的,于是好奇的问道:“若瑶,我就纳闷了,你究竟是什么人?”
“女人!”若瑶脱口而出,但后来又改了话:“不是,是男人!”
卫青听后笑着摇了摇头,不可否认,若瑶这个副将比之前的罗德善要机灵很多,而且见识也很广,如果今天的事问罗德善,罗也只是笑笑听卫青的。
若瑶走出去不过三刻就匆匆的跑了进来:“将军,说曹操曹操就到。”
“曹操?”卫青一脸懵逼,这丫头这些日子怎么老是说些自己都不明白的东西?
若瑶定了定神,忽记起这是西汉于是道:“不,是韩安国,他来了。”
“啊?那你说他曹操?”卫青感叹着摇了摇头起身去迎接……。
……
韩安国今天过府很正式,还带了廷尉府十几个衙役抬着一箩筐竹简。
而韩安国之后进门的,就是平南将军吴林。
对于吴林那是再欢喜不过了,因天子剑八服结识卫家,后又帮卫青架空洪平,现在卫青执掌三军,吴林之前的投资眼看也就要丰收了。
三人走进堂内坐下,韩安国脸色僵硬道:“卫将军,今日本官过府是想给你通报一下熏香楼的事情,在吴将军的协助下,经过三个多月的侦办,现已结案。”
一听是熏香楼的事情,若瑶就来了兴趣,要知道这都是自己的功劳。
此事,卫青指定军方的吴林协助韩安国查出,历时三个月,共端掉匈奴和南越在长安的敌特组织四个,抓捕一百三十多人,十四名官员牵扯其中。
“我就说,肯定有咱们内部人员。”若瑶依稀记得,所有人都还不知道李广要去右北平,当时涂冉就已经知道,朝廷内肯定有线人。
吴林喝了一杯茶道:“末将追查过,像熏香楼这些敌特点位,在先帝时期就已经开始活动,是匈奴左谷蠡王伊稚斜建立的。”
“伊稚斜是汉通,他利用朝廷对匈奴和亲和开放市场的机遇在长安建立了这些站点,常年收集我朝廷对外的机密。”韩安国补充道。
卫青静静的听着,当年,满朝都是主和派,想和平,可敌人让灭汉之心一刻都没有停止,气愤的他猛的拍了一下桌子:“可恨,真是可恨!”
“还不只是这些。”韩安国脸上的表情越发难看:“此事涉及长安众多王公贵族后代,经查实的消息透露者其中,其中……”韩安国欲言又止。
“大人直言便是。”卫青看上去很坚决。
韩安国左右看看道:“将军的儿子卫伉、平南将军的儿子吴尚荣,都牵涉其中。”
“什么!”卫青听后不敢相信,直接就惊讶的站了起来,这事一直没有人告诉他,转身怒看若瑶问道:“若瑶,可有此事!”
若瑶内心郁闷:“有,我以为你知道,之前他每天出去鬼混……。”
“那,那那不是什么什么帮吗?”卫青记得管家给他说过叫南城帮。
吴林接过话茬:“卫将军不必动怒,那南城帮的老大涂冉,就是熏香楼的老板。”
这事就难办了,卫青呆若木鸡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任何事情就怕有后顾之忧。
韩安国皱着眉头与吴林对视后道:“此事还牵涉中东郎将齐军的儿子、长水校尉韩东林的孙子,中军大将军的儿子,就连,就连……”
“还有谁?”卫青很关切的问道。
见韩安国没有往下说,吴林接过话茬道:“王公贵族涉及齐王、燕王以及九江王,还有颜郡侯、五仙侯、甚至,甚至还牵涉博望侯以及李广的孙子。”
“张骞和李陵!”若瑶不敢相信:“张骞不会通敌卖国。”
韩安国道:“不是通敌卖国,熏香楼来往客商本来就有很多关外人事,张骞分管外事,特别是西域一块,很多活动都在熏香楼办,所以……”
卫青几乎是吓傻了,小小熏香楼到最后居然这么棘手,也难怪韩安国一路愁态。
………………………………
第70章 又出馊主意
端掉熏香楼是一件容易的事,吴林出马都能灭掉一个涂冉,可产生的问题棘手。
韩安国与吴林走后,卫青就一直坐在作战室,沈夫人三次叫吃饭都没任何心情。
事情极为重大,涉及面又如此之广,本想着让韩安国参与整肃军队内部,可现在看看,韩安国也都是焦头烂额:“进宫!”卫青必须要把此事禀报刘彻。
“你去?”若瑶纳闷:“这事是韩安国的事情,你去禀报什么?”
卫青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韩御史今天来找我的意思就是这意思,可!”
卫青眉头紧锁似乎有难言之隐:“以陛下的性情,估计……”
“又要血流成河是吧!”若瑶接过话茬。
卫青看着若瑶,也不知道这丫头还是随口一说还是真知道:“牵扯面太广,而且陛下在匈奴问题上一惯都是持强硬态度,事情没那么简单。”
若瑶一笑,其实这件事情很简单,只要换个方式方法禀报就没事:“这样,我给你打个赌,本姑娘去找陛下,绝对迎刃而解。”
“你?”卫青持怀疑态度。
若瑶一个冷笑:“还是那句话,本姑娘没有东方朔那样治国平天下的本事,但辅助当个军师还是没问题的,特别是当个小小的副将。”
“你知道东方朔?”卫青有些惊讶:“东方朔有大智慧,陛下登基之初……。”
“可惜他最后还是离开了长安。”若瑶补充道:“伴君如伴虎,连东方朔这样大智慧的人物都只能以离开来自保,可想陛下有多残暴。”
“胡说!”卫青吓得够呛,若瑶总是时不时冒出一句来吓人,他赶忙走到门口关上门:“以后不允许再说这样的话,不知死活!”
“是是是,将军教训的是。”若瑶摆弄了一下八服后道:“其实这件事你去禀报最为妥当,按我说的禀报,虽不能完全降低风险,但能救一批人。”
“你倒是说说看。”
……
深夜,
刘彻还在建章宫批阅奏章,卫子夫在一旁陪伴。
当得知卫青求见时,刘彻顿时就来了兴致,赶忙让卫子夫吩咐弄一些吃的。
卫子夫深知礼数,君王和将军谈论军国大事,自己肯定要回避。
“卫青,来来来,朕刚才还想你呢!”刘彻说完赶忙伸手指引卫青坐到自己旁边来:“龙城之战到现在这么久了,朕总感觉匈奴人该南下了。”
刘彻为了匈奴的事可谓废寝忘食,首战龙城大捷,第二战要是输了,可就不好看了,所以刘彻一直在谋划如何主动出击。
“臣不敢!”卫青懂得礼数,不敢坐,于是道:“臣有喜事禀报陛下。”
“喜事?”刘彻兴致越来越高,当即站起来:“什么喜事?”
卫青淡淡一笑道:“匈奴今年不会南下,这样给了我们扩充军备训练士卒的机会,所以,臣请陛下高枕无忧,保重龙体即可。”
这个消息,确实是喜事,但半信半疑:“你怎么知道?”
“陛下可记得之前若瑶破获的熏香楼事件?”卫青一步一步套话。
刘彻答道:“朕记得。”
“臣联合韩安国,端掉了伊稚斜在长安设置的四处细作点,通过用假消息滥竽充数,一举粉碎了匈奴人今年举全国之力南下的阴谋。”
卫青这样禀报,就是要把此事当成打赢了一场对匈战争来汇报,如果按照原来卫青的汇报方式,就是平铺直述的说熏香楼是干什么的,如何端掉的,涉及哪些狗仔队。
若瑶在来之前就再三告诫卫青,汇报要投其所好,所有事情都要往武帝的思想和决心意图上靠,要做到扫地、捅厕所都是讲政治,事情就好办多了。
而且据若瑶回忆,匈奴举全国之力南下确实不在今年,而在元朔二年秋,那个时候韩安国已经不是现在的御史大夫。
“哈哈哈,好!”刘彻顿时龙心大悦,又是一场胜仗:“好哇,你知道吗?朕,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就是怕匈奴人南下,要是改在明年,朕就好办多了。”
卫青已是满头大汗,要是匈奴人今年南下了这算不算欺君之罪?他内心忐忑,要是不这样,最后处理这件事,刘彻和韩安国也会拉上自己。
就当给自己减轻压力吧,卫青拱手道:“恭喜陛下,一年再胜一仗。”
此时,卫子夫和几个宫女端着燕窝走了进来。
卫子夫:“恭喜陛下,现在可以好好休息了吧,来,喝碗燕窝。”
刘彻犹如卸货的卡车顿时感到全身轻松,要是明年开战,李广也应该做好了全方位的准备,卫青的虎贲军和羽林军也已初具战斗力,而且经过改革,军队整体战斗力也应该得到提升,粮草战马准备更加充分,战胜匈奴的底气更足。
刘彻高兴的接过卫子夫手里的一碗燕窝走到卫青跟前道:“来,你也来一碗。”
“陛下!”卫青惊愕的往后一退,能得到皇帝亲赐燕窝一碗乃祖坟冒青烟。
刘彻笑着上前一步,将热腾腾的燕窝放在卫青手里道:“来,你我就不必这样客气。”说完,刘彻叹气道:“难得现在还有你我二人为北疆边患的事情废寝忘食。”
刘彻的感叹也有道理,在这个时段,在整个朝廷,还真难找到第三个人还在为匈奴人的事情发愁。
卫青接过燕窝叩谢道:“臣,谢陛下赐燕窝。”
“喝吧,哈哈哈!”刘彻今天心里舒畅于是道:“朕之前还不知熏香楼,要是知道,朕,还真要让这些主张和亲的大臣们去看看,他们挖空心思的想以和亲纳贡换太平,咱们的敌人,却无时无刻不在想办法南下灭掉我们。”
卫青见刘彻喝下了燕窝,而后眼神看了看一旁的卫子夫,似乎对这碗燕窝究竟喝不喝拿不定注意,毕竟喝汤都得讲政治呀。
“陛下,捣毁了熏香楼,为朝廷征战匈奴的准备赢得了时间,但此事牵扯一些官家子弟,其中,其中就,就有犬子卫伉,请陛下降罪!”卫青始终不敢喝燕窝。
………………………………
第71章 安国甩锅
刘彻此时的心情很好,闵了闵干巴巴的嘴唇道:“这事你来处理就行,记住,对那些切实有通敌卖国行为的人绝不能手软。”说完,刘彻就起身边走边说道:“朕听韩安国说过,熏香楼自先帝时期就存在,
这么多年了,在长安城肯定盘根错节,朕登基之后,朝廷对匈奴实施的各种战略匈奴人都了如指掌,这绝对不只是充当情报站那么简单,要深挖其中。”
此时卫青背心都已经凉了,还好刘彻说了这么一番话,要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直接就已经下旨该斩首的斩首,该抄家的抄家了,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陛下,那,那涉及的官家子弟怎么办?”卫青首先要把这批人排除。
刘彻沉思一刻,脸色凝重的说道:“这些官家子弟在先帝时期的太平日子过惯了,朕其实早就想整治一下,你看看中丞家的那几个儿子,朕上一次微服私访,二十几岁的人了,就知道遛狗斗蛐蛐,一点家国情怀都没有,都是朕失败。”
“陛下心系国家,一心强我大汉,废寝忘食乃国人之幸,请陛下要保重龙体。”卫青这是发自肺腑的话,同时,他又从中嗅出了另外一件需要做的大事。
……
从皇宫回来已经是凌晨,第二天,卫青一直睡到了晌午才起床。
而当他起床后,却发现有贵客早已在中堂等候。
“韩御史,昨晚深夜进宫,所以才……”卫青实在感到不好意思,于是看了看一旁的若瑶道:“你也不知道提前叫本将军。”
若瑶白了一眼道:“是夫人不让惊扰将军,末将不敢!”
“你!”卫青有些无奈,于是上韩安国赔罪:“昨夜本将已将此事禀报陛下。”
韩安国惊讶,他最怕刘彻发飙,刘彻要是发飙,最终落到他身上的事情可不会轻松,负责落实刘发飙措施的永远是御史大夫,于是起身问道:“陛下如何说?”
“陛下说,要深挖其中,对通敌卖国的人绝不能手软。”卫青原话传达。
韩安国沉思一刻:“那些官二代如何办?”
“对!”卫青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