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女副将-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起卫青,若瑶也郁闷,卫青已经两天没回府上了,于是说道:“和你一样,都是一群工作狂,也不知道是谁在后面嚼舌根,说李息也参与了军功虚报。”
公孙弘听后摇了摇头,朝廷斗争呀,严重,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查出来了吗?”
若瑶一副无奈的表情:“不知道,将军昨天就走了。”
公孙弘听完之后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看着若瑶。
说实话,公孙弘已经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他看见若瑶非常亲切。
“你看着我干什么?吃饭没?没吃我让他们去做。”若瑶问道。
公孙弘淡淡一笑指了指身边的椅子道:“卫青不在,你就来陪老夫聊聊,坐。”
“本姑娘又不是专业陪聊的,价格很贵。”若瑶调侃道。
公孙弘听后也很大气,在兜里捣鼓了两下,瞬间就掏出几个铜板:“够不?”
“不够!”若瑶还真抢过铜板数了数,堂堂丞相兜里就买菜的钱。
公孙弘调整了一下坐姿道:“哎呀,你也别胃口大,刘斌送了你那么多,老夫又一分没要,按道理,见者有份,你得掏点出来。”
一听公孙弘提及了江都国太子刘斌,若瑶就忍不住好奇,当时,刘斌千方百计的想利用自己,结果反被自己利用,不知道逃出长安的他和刘细君是否又回来了呢?
“你说她现在怎么样了?”若瑶问道。
公孙弘指了指空空的杯子,若瑶顿时就记起还没倒茶呢,于是赶忙奉茶。
“今天不提他们行吧?”公孙弘淡淡的说道。
若瑶总感觉公孙弘不对,脸色有些惨白,面色不好,说话有气无力,还时不时咳嗽。
“你是不是病了?”若瑶问道。
公孙弘一口茶下肚双目紧闭享受半天问道:“老夫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如何了?”说完公孙弘苦笑。
若瑶听出了什么,人之将死最思念家人,况且是公孙弘这样的。
“你,你可不要吓我呀。”若瑶喃喃道。
公孙弘笑着说道:“偌大的长安,老夫也就跟卫青和你谈得来,自打老夫见你第一面就已经把你当成了我的孙女,把卫青当成了我的儿子。”
“你,你究竟想说什么?是不是感觉整个人都不好呀。”若瑶关切的问道,而后伸手就去搬公孙弘的眼睛:“来来来,我看看我看看。”
“去!”公孙弘拍开若瑶的手严肃的说道:“还能不能好好的听老夫说两句呀,什么什么什么,老夫就是想找你和卫青说说事。”
不像!至少刚才拍自己手的那一下绝对是带力气的,不像是将死之人。
“好吧。”若瑶有些无奈,因为眼前这个老头儿确实可怜,位高权重却又孤独一生。
就这样,若瑶静静的听着公孙弘天南海北的各种话题,有的时候都把若瑶逗得一乐一乐的,就像小时候在大树下听爷爷讲故事的那种感觉。
当然,更让若瑶受不了的就是,公孙弘谈论卫青与若瑶感情的那段,把若瑶听得越来越像那么回事,更把卫青给吹出了牛那么优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卫青还是没有回来,公孙弘见若瑶也是眼睛一睁一闭困乏,于是起身就走了,因为他明天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干。
………………………………
第208章 偶遇张汤
次日下午,
公孙弘步履阑珊的来到皇宫,看样子憔悴了很多,而且随身还携带有郎中。
“丞相,你看。”
公孙弘随侍卫的眼神看去,只见张汤的马车也到了,而且他快速下车,手里还带了几个竹简,看样子又是向陛下谏言什么东西吧。
公孙弘对张汤有些不满,除了他没事就向刘彻谏言一些比如防止外戚做大做强的建议外,就是这人不是很懂规矩。
由于丞相公孙弘极度繁忙,现在又没事还要过问廷尉府的事情,所以对张汤也没过问。
而张汤也就顺势而下,你不问我,我也不知道。
上一次公孙弘给张汤安排的筹措粮草一事,结果办得如何也不知道,更别说其他什么公事,压根儿就不经过公孙弘,就如当年因勾结诸侯王而被满门抄斩的宗正刘前勇。
“张汤。”公孙弘喊了一声。
也不知道张汤是故意没看见还是假装的,反正没看见公孙弘,听到这个声音后他先是楞了一下,而后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
但最终还没抵住公孙弘的威严,于是上前拱手道:“下官见过丞相!”
丞相府所有官员,公孙弘就对张汤不满:“找陛下什么事情?”
公孙弘身为张汤的直接上司,是有权力过问这些事情,所以把张汤还真给僵住了:“丞,丞相,一些小事,小事。”
“拿来给老夫看看!”公孙弘伸出手板着脸。
官大一级压死人,而且公孙弘在刘彻面前也算是红人,张汤自然不敢在这公共场合反抗,更何况这是皇宫外面,一旦传到刘彻耳朵,自己惨了。
张汤很不情愿的将手里的竹简递了过去。
公孙弘一看顿时就气愤至极,一些事情张汤居然都绕过自己直接去找刘彻,气愤的他毫不客气的将竹简丢了过去并说道:“张汤,不错,去吧!”
张汤有些提心吊胆,他缓缓转身,心跳还未停止,而后很尴尬的向皇宫走去。
看着张汤的身影,公孙弘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感,此人不可低估,不管是谏言还是出主意,尽都是一些馊主意,反正祸害一个。
本来自己也去见刘彻,可现在张汤也在,刚好,那就等他先见。
~~~~~~~~~~~~~~~~~~~~~~~~~~~~~~~~~
内侍急促的脚步走到大殿禀报:“陛下,丞相求见。”
刘彻刚刚看完张汤的谏言,还没有做任何决定和表态,于是宣。
公孙弘在内侍的带领下向大殿走来,白了一眼一旁的张汤道:“老臣拜见陛下。”
刘彻对公孙弘的重视不亚于卫青,于是上前道:“丞相找朕何事?”
公孙弘看了一眼张汤。
张汤瞬间就懂起了,下面谈论的事情肯定不是自己所能听的,于是拱手道:“陛下,臣就先告退了。”说完就向大殿退去。
公孙弘淡淡一笑:“张大人不用紧张,正好,老夫有一件事情张大人也可听听。”
张汤额头发汗,公孙弘看来是要自己今天下不了台了。
“也行,张汤,就听丞相先说说。”刘彻扭了扭脖子道。
公孙弘恭恭敬敬的向殿中走来道:“陛下,张鸥已被贬几月,全国刑律无人掌管,臣恳请陛下早日任命御史大夫。”
张汤一听顿时不知道怎么办了?公孙弘难道知道是自己干翻了张鸥?
刘彻听后没有说话,而是沉思了一会儿,这事他还真没重视起来,这几天光研究北边的事情去了,于是问道:“丞相可有人选?”
“九卿之列大多都是老臣,臣建议,番系。”公孙弘知道张汤心里一天在研究什么,让他留下的意思也就是让他听听。
张汤内心气愤,是十足的气愤,但又不敢说话。
“番系?”刘彻在脑海里不停的翻转,这个人的名字很熟,可究竟是谁?
公孙弘补充道:“番系,就是当年协助韩安国和张鸥在全国建立十三个刺史部的人,此人干事雷厉风行,又熟知全国各地情况。”
对!刘彻想起来了,当年这个番系还是韩安国手下的一员猛将,在推进朝廷监控地方的监察领域非常出色。
刺史部,是朝廷监视地方大员的重要机构,是将权力收归朝廷的最要手段,是与地方诸侯扳手劲的前沿阵地,此机构非同小可。
“陛下,以往的御史大夫多为廷尉升任,但老臣以为,今年其实可以改一改,让一些确实有能力的人站到前台来。”公孙弘再次补充道。
公孙弘说完之后再看了一眼张汤,用眼神告诉张汤:怎么样?你什么事情不是都想绕过老夫吗?老夫在陛下面前的说话的分量也不差。
“张汤,你觉得呢?”刘彻问道。
张汤紧张,怎么说呢?难道说自己想谋御史大夫之位?于是只能拱手道:“回陛下,臣,臣觉得番系尚缺火候,或许还有其他人才。”
张汤这样说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希望刘彻还能记起他张汤的名字来,要知道,之前选丞相,刘彻可是主动记起了张汤的名字。
刘彻看了看公孙弘忽然就说道:“这样,就由你公孙弘兼任。”
“啊!”
刘彻的决定让公孙弘和张汤都惊讶万分。
公孙弘赶忙上前道:“陛下,老臣已是风烛残年,恐难当此大任呀。”
公孙弘还真不想当御史大夫,真的是太累了,他有时候在想,能不能熬过今年都还是个问题,所以再一次推辞:“陛下,恳请陛下体恤。”
对于张汤,刘彻不是没有考虑,但任职也得有人提携才对,假如公孙弘今天不推举攀系,那么刘彻还真的有可能会选张汤,可惜公孙弘推荐了人选。
“就这样定了,你先兼着吧。”刘彻让公孙弘兼着的意思就是看中公孙弘确实不错。
就这样,公孙弘想推辞掉御史大夫的担子,可最终没推掉,相反还压实了,张汤想谋御史大夫的位置,可没自己什么事。
走出皇宫,公孙弘也没给张汤好脸色看:“自己几分几两重还是先掂量掂量。”
张汤无比尴尬,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
公孙弘任丞相以来,满朝文武都入他法眼,就这不懂规矩的张汤就是个祸害。
………………………………
第209章 深死之交
“啪……”
张汤回到府上火气大发,进屋还没停就掀翻了桌子,公孙弘今天的嘴脸在他脑海里一遍又一遍的浮现,越想越气的他上前就对正在收拾残局的女仆一巴掌。
女仆被打后蜷缩在地上,捂着红烫烫的脸不敢作声,因为她知道,张汤的脾气非常不好,稍有反抗就会被继续毒打。
见张汤发火了,门客徐飞麻利儿的从外面跑了进来,招呼女仆下去之后问道:“大人,出什么事了?”
张汤咬牙启齿一拳打在柱头上恶狠狠的说道:“公孙弘,可恨。”
徐飞是一个聪明人,已经猜到张汤接下来要描述的事情,于是安慰道:“大人也不必动怒,老都老了,蹦跶不了几天了。”
张汤听后忽然心情又变得舒畅,因为他想起了一件事情,今天公孙弘去见刘彻,破天荒的随身携带了郎中:“对哦,呵呵,看样子他确实蹦跶不了几天了。”
“可是他现在向陛下推荐了一个番系来任御史大夫。”张汤气愤。
徐飞冷静的问道:“陛下准了?”
“没有,还是让这老东西继续兼职御史大夫。”张汤摇了摇头无奈。
徐飞笑着道:“张大人这就不用担心,是你的迟早都是你的,说明陛下对这个番系也不是很感兴趣,张大人还是有机会的。”
听徐飞这么一说,张汤还真有了这种感觉,既然没定,那么就继续攻关。
~~~~~~~~~~~~~~~~~~~~~~~~~~~
四个月后,
卫青还在作战室研究军事,忽然就匆匆忙忙的从作战室跑了出来。
正在院内浇花的若瑶赶忙上前询问:“将军,出什么事了?”
卫青站住脚说道:“哦,丞相说淮南那边有事情,让本将军去一趟。”
淮南国有事情?难道是造反了?
还没等若瑶反应过来,卫青就已经跑出了院子,看样子他对淮南国的事很关心,毕竟沈葭的死与淮南国脱不了任何干系,所以都是带跑的。
若瑶放下手里的水壶也跑了出去。
此时的丞相府一片死气沉沉,公孙弘已经病重,走任何地方都有郎中携带。
“哎呀,你看你,都这般样子了,就好好的养病吧。”卫青刚进府就看见公孙弘躺在自己的板子椅上听曲儿,看似悠哉的背后其实痛苦。
公孙弘缓缓的睁开眼睛,老眼昏花的他似乎没看到一个人:“就你一个人呀?”
卫青知道公孙弘想要问什么,他将若瑶早已当成孙女,所以问的肯定是她:“后面呢,本将都来了,你觉得他怎么可能不来呢。”
公孙弘满意的笑了笑,而后在卫青的搀扶下起身。
“老夫恐怕是熬不过今年了。”公孙弘显得很悲。
卫青扶着公孙弘,此时的若瑶也从外面跑了进来,见公孙弘面色惨白上前道:“呀,丞相,你怎么了?”说完就看了看一旁的郎中。
公孙弘也看了看郎中挥手道:“你们都下去吧。”
“诺!”所有人走出屋内。
公孙弘拄着拐杖吃力的站了起来,而后说道:“老夫这一生足以,本以为在草棚终其一生,没想到还有幸拜相,成为百官之首,最后还任御史大夫。”
公孙弘满意的笑了,在汉的历史上,他这样草根出生,没有任何背景最终坐上两个三公大位的人还真只有他一个,真是不易。
若瑶在一旁端茶送水的忙活,因为公孙弘已经给他说了几次,他这辈子不可能再回老家,就让若瑶送他一程。
公孙弘语重心长,虽然老了且病重,但公孙弘还是惦记刘彻心中的心病,那就是诸侯国的事情,公孙弘想在有生之年将这棘手的大事给解决了。
“卫青啊,你不是一直想替沈葭报仇吗?”公孙弘弱弱的问道。
对诸侯国,卫青充满国仇家恨,强汉,诸侯国必定是拦路虎,报仇,淮南国必定是首打之国:“你不是说时机未到吗?本将现在还等得起。”
公孙弘微微一笑道:“时机来了,千载难逢。”
“陛下有这个意思?”卫青问道,因为他现在很少在刘彻面前发表什么言论。
但公孙弘的脸色又开始淡然:“一场内战的损失是外征十次的总和,说实话,老夫真不想看见全天下的百姓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话没错,外征不可怕,毕竟战火是在外面烧,可内战就不一样了,如果一场内战打下来,没有个五年十年是恢复不过来的。
当年的七王之乱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训。
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
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赵王、济南王、胶西王、胶东王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
这一仗,由于梁国的坚守和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用时三个月平定。
但战后,汉朝国内萧条一片,还好景帝当年的政策就是修生养息,所以在后来的五年时间,汉朝的各方面才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而公孙弘怕就怕在,一旦开战,久打不绝,以及战中或战后匈奴南下。
卫青听完公孙弘的论述后苦笑道:“既然时机不对,那就再等等,这么多年都等下来了,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儿。”
“可是老夫已经等不起了。”公孙弘有些吃力的站了起来,对于诸侯国的事情说实话,他还没有看见朝廷中有哪一位大臣有能耐把这件事情解决了。
卫青紧邹眉头:“你的意思强行解决?”
“对。”公孙弘说完就一脸的高兴:“老夫等会儿给你引荐一个人。”
说话间,外面侍卫传话:“丞相,雷被到了。”
“来的正好,正说他呢,让他进来。”公孙弘说完就坐到了自己的上椅。
一刻,
雷被就手持汉剑从外面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此人英俊潇洒,一点都不输给已经死了的涂杰。
若瑶知道这个雷被,历史上,他想从军抗胡立功,最后被淮南王刘安扣下,最后举报淮南王谋反,最后的最后,就灭了。
“淮南国客卿拜见公孙丞相。”雷被进屋后就施礼。
公孙弘挥了挥手道:“老夫眼睛有些看不见了,不要介意,坐下吧。”
“谢丞相!”
………………………………
第210章 时机已到
雷被,淮南国的剑术高手。
“雷被,这位就是你崇拜的卫青呀。”公孙弘开始引荐。
雷被惊愕的看着一旁的卫青,自己居然与卫青同坐,于是赶忙起身行礼:“淮南国客卿雷被拜见卫将军。”语气充满豪气。
卫青对这个雷被很陌生,甚至都没听说过,于是笑笑问道:“伍被是你什么人?”
雷被听后一笑:“回将军,不是什么人,他早年是淮南王的谋士,如今是丞相。”
“哦!”卫青其实就想问问万一这雷被与沈葭的死有关呢?
雷被对卫青很崇拜:“久闻将军让匈奴闻风丧胆……”
“行啦行啦行啦!”卫青显然没什么兴趣听这位来自淮南国的客卿什么话。
雷被有些尴尬,表情变了又变,而后看着公孙弘。
公孙弘笑笑道:“别放在心上,卫将军的夫人沈葭就死在伍被的手里。”
“啊!”雷被再次惊愕,似乎明白了其中道理,所以又尴尬的坐了下来,而后开始介绍自己的事情……。
雷被,他是素有“淮南第一剑客”之称,淮南王太子刘迁听闻此事后不服,便和雷被较量。由于雷被失手击中了刘迁,从此刘迁怀恨在心,处处为难。
后来雷被更是被逼得在淮南国里待不下去了,于是向刘安请求跟随卫青去打匈奴。没想到刘安听后,反倒认为雷被起了叛心,并将其免了职。
心怀怨恨的雷被索性逃出淮南王府,这一路下来被也是九死一生。
据雷被讲述,淮南王这几年都在秘密都为谋反做准备,招募了大量的死士和兵丁。
公孙弘也分析,从今年征兵的大数据看,各诸侯国的兵力输出已经越来越少,要么是诸侯国在阻挡这些人参军报国,要么就私自招募了。
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这些诸侯王私自招募的嫌疑很大,至少听雷被说,淮南王刘安就私自招募了一万多人,这是何等强大的数字。
“其实,不光淮南王刘安在招兵买马,他还与江都王等人秘密联盟。”雷被说道。
卫青看了看一旁静静听着的若瑶接过话茬问道:“你在他们军中供职?”
雷被拱手回答:“是,前锋校尉,隶属于太子刘迁,小的从小就有一颗驰骋沙场的心,闻卫将军龙城大捷,平推孜然王,收复河南地,遂也想从军报国封侯拜将,无奈,淮南王只想谋反,所以不放国内任何兵丁从军,每年也就拿出一些老弱人员来充数。”
“呵呵,你这话可把本将军给难为得。”卫青现在倒开始欣赏雷被。
~~~~~~~~~~~~~~~~~~~~~~~~~~~~
雷被就在丞相府安顿了下来,公孙弘也就将卫青和若瑶留在了丞相府。
“丞相,你说的意思本将今天懂。”卫青说完就开始回忆整个律法:“雷被执行天子诏令抗胡,可淮南王阻扰,应被判弃市死罪。”
公孙弘听后乐呵呵的笑了笑:“光这点罪名怎么能扳倒众多的诸侯王。”
“看来这一次,老夫得亲自出马啦,呵呵,来来来,吃饭!”公孙弘替卫青拿起筷子:“来,大鱼大肉没有,吃点小菜吧,呵呵。”
卫青接过筷子。
“若瑶,若瑶。”公孙弘扯着嗓子就开喊。
若瑶端着一碗汤从外面走了进来:“来啦来啦。”
“卫青,吃吧,吃了之后,你就先回去吧,若瑶就跟着我几天,如何?”公孙弘道。
卫青憋了憋嘴,他总感觉公孙弘今天的话是真的:可能熬不过今年了。
“若瑶,这几日你就随丞相。”卫青不想再多说什么。
大家就这样像在草棚一样,三人吃饭闲扯。
夜晚,
公孙弘在堂屋躺着,若瑶则按照公孙弘的意思整理东西。
“老爷子,这件衣服谁的?”若瑶从压箱底中拿出一件汉服比划。
公孙弘其实看见了,他虽然眼睛模糊,但汉服的轮廓还是有的:“哦,这是,这是杜氏的。”杜氏,就是公孙弘的结发妻子。
人到死的时候就特别想念亲人,特别像公孙弘这样,为了事业抛弃家业的男人。
“若瑶,你会不会觉得老夫很坏。”公孙弘眼睛只要一有泪水就什么都看不清,他只只有一个模糊汉服在眼前。
若瑶看出来了,这就是一个要死的糟老头子:“不会,你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公孙弘听后脸上露出微微的笑容,而后带着苍老的声音道:“老夫本想着活着最后一口气回老家的,可现在,看来要死在任上了。”
若瑶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感,这就像现代的留守老人,这个时候,是老人最缺亲情和最怕的时候,若瑶可以感觉到公孙弘内心的恐惧。
公孙弘也许是累了,手里还攥着廷尉府送来的文简而后昏睡过去。
郎中一直在外面候着,因为丞相府和长平侯府一样,都是一个没有女主人的衙门,所以这些下人面对这样的事情有些手足无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