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女副将-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刻之后,大门打开。

    公孙弘身穿三公一品官袍走了出来,若瑶和罗德善分列身后左右。

    见这个公孙弘终于出来了,刘安内心那个骂的哟:老东西,等死老子了。

    “淮南王辛苦了。”公孙弘首先行礼。

    刘安有些尴尬回礼:“丞相辛苦,本王昨天日夜奔波,很辛苦,呵呵。”

    公孙弘脑袋向后看了看对若瑶道:“去,把雷被带上,本相一定会还淮南王一个公道。”公孙弘也就随便说说而已。

    就这样,大队人马带着雷被向王宫而去。

    淮南王早有谋反当皇帝的心,在之前,满王宫都是龙雕、黄绸之类的东西,这些按照级别,只能皇帝专享,其余人员不可,否则就是忤逆。

    但是,在公孙弘来之前刘陵和伍被就已经将其拆除得一干二净。

    公孙弘兴致很高,在大队护卫下,在淮南王的王宫中转悠了一会儿。

    “哎呀,淮南王真是雅兴高呀。”公孙弘见一群宫女正在学唱曲儿于是说道:“看来,朝廷中有人说刘安掌握了一块肥硕之地,看来真是呀。”

    刘安有些尴尬道:“呵呵,那些庸官的话不可信,不可信,淮南这几年天灾不断,本王真的是有些力不从心啦,很多事情都由太子在打理。”

    “丞相,这雷被呀,当初在与太子练剑的过程中,太子无意间将其打伤,由于太子一直不肯认错,所以他怀恨在心,你要做主呀。”刘安请求道。

    公孙弘听后就转身坐在了亭台楼阁处,他知道,刘安不会傻到这个程度,此时的刘安应该做好了两手打算,一是杀了丞相造反,另外就是以雷被之事蒙混。

    见公孙弘一直没有说话,刘安的脸色开始变得有些难看,看来要亮底牌了:“丞相,据本王所知,此行你不单单是为了雷被的事情吧。”

    “呵呵。”公孙弘笑着摇了摇头,刘安是越来越沉不住气了:“那你觉得老夫还有何事?”说完,就接过了一旁郎中给的药。

    刘安注意到了细节,问道:“丞相这是喝的药吧。”

    “呵呵,对,几天的奔波有些风寒,所以今天早上就多睡了一会儿。”说完就喝下了药将碗递给郎中:“淮南王觉得老夫今天来还有何事?”

    刘安猜了猜,接过昨晚若瑶与刘陵的交流,镇定道:“朝中有人传言,卫将军夫人沈葭的死与我淮南有关,丞相恐怕此行是为这事吧?”

    “呵呵,你说卫青呀。”公孙弘再次起身看了看一旁的若瑶:“也算对吧。”

    刘安当即狡辩:“这件事情本王下来也查问过……”

    “对了。”公孙弘接过刘安的话茬道:“你把所有相关人等全部召到大殿,老夫要亲自查问一些人,特别是有关雷被以及沈葭案的人员。”

    “好好好。”刘安赶忙答应。

    “对了,江都王何不一起请来?”公孙弘忽然说道。

    这一说倒是把刘安僵住了,公孙弘怎么知道刘建到了淮南?

    淮南王的铁三角,公孙弘在长安的时候就已经探查清楚了,菑川国刘志都来了,这江都王刘建不可能不来,所以公孙弘还是肯定的。

    “呵呵,丞相,这话从何说起?刘建来我淮南干什么?”刘安顿时警觉起来。

    公孙弘也不是傻子:“哦,本相来的时候看见了江都几个士卒,而士卒都是王族的。”公孙弘这是在撒谎,他在炸刘安。

    正当刘安不知所措的时候,在楼阁的转角处立即就传来了一个笑声。

    “哈哈哈哈,丞相大人果然厉害,这都能猜到。”只见江都王刘建在刘细君等人的簇拥下走了过来:“本王本想过来问安,可又怕误会,既然丞相亲自问起,呵呵。”

    果然是刘建,这个骨子里就长反骨的人。

    公孙弘有一种莫名的高兴,与一旁的罗德善和若瑶对视。

    就这样,刘安去召集文武大臣及涉雷被、沈葭相关人员。

    公孙弘与刘建在刘安的王宫里畅谈,刘建是各种拉弄公孙弘,而更让公孙弘始料不及的是,刘建居然主动把菑川国刘志也搬了出来。

    “刘志也来淮南了?”公孙弘假装不知道,其实早已知道。

    刘建乐呵呵的说道:“哈哈哈,对,你的故人呀。”说完就指挥身边人去找。

    刘欣其实知道今天肯定有事,在刘志出城之后,也已经到了王宫。

    “欣儿见过丞相。”刘欣从人群里走了出来,文文静静的向公孙弘行礼。

    公孙弘的脸色变得凝重。

    刘建却问道:“你父王呢?快,快让他来见见故人呀。”刘建知道公孙弘也是菑川人。

    刘欣再次给刘建行礼:“父王出门办点事,可能要耽搁。”

    “嗨,真是扫兴!”刘建大大咧咧。

    大家就这样在刘安的后院叽叽歪歪了一阵子。

    公孙弘也是累了,起身对大家说道:“这样,大家都到大殿等候,雷被也去。”

    “丞相,雷被这小子吃里扒外。”刘建说完就看了看雷被。

    若瑶搀扶着公孙弘向另外的方向走去:“他们怎么都在?”

    公孙弘边走边笑,那种笑让人摸不透:“这么热闹,超出了老夫的预期。”

    两人就这样走,恰巧就经过了刘细君的身边。

    若瑶与刘细君眼神相视,似乎述说着什么,他明显看出刘细君眼神里充满杀气。

    而若瑶内心也在感叹,她哥哥刘斌究竟对她是不是痴情呢?要是此时刘斌在场会如何?


………………………………

第215章 别苑事件

    公孙弘很高兴,可若瑶和罗德善却高兴不起来,若瑶眼圈儿甚至有一点点的红。

    公孙弘来到王宫的偏殿,这里是淮南王平时处理国家大事的书房。

    公孙弘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而后坐在了淮南王的座位上。

    “若瑶,罗德善。”公孙弘忽然喊道。

    若瑶哭了,他两跪在地上,罗德善更是低头不说话。

    对于整个事情的谋划公孙弘在来的路上就已经交办。

    公孙弘与卫青商量好的削番对策就是,朝廷必须掌握削番的主动权,与其等着和防着各诸侯国造反,还不如布下口袋想个办法把这些想造反的诸侯国逼反。

    公孙弘此次前来淮南国,其实根本不是为了查什么案子,而是死在淮南国。

    而卫青也早已秘密做好了全方位的防控,公孙敖、公孙贺遏楚国,宋玉军、郭昌遏广陵国,徐自为、卫步遏鲁国,杨仆、苏建遏制梁国,吴林遏制胶国、高密国,若瑶、李息、罗德善、卫广遏制甾川国、淮南国及江都国。

    董宣旭率领朝直营遏制广平国、河间国、中山国、淮阳国、九江国等,这是一张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大网,这支网卫青为此织了半年之久,他忍丧偶之痛,带着家国情仇织下了这张全国大网,各军相辅相成可以自由发挥和支援。

    七王之乱算什么?卫青和公孙弘玩的就是心跳,试想,这是十几王、二十几王。为何是公孙弘与卫青?因为公孙弘压根儿就没给刘彻说是以自己的死来换取刘彻全国削番的借口,这是一项天翻地覆的事情。

    见若瑶哭了,公孙弘边说边理了理这身三公官袍说道:“别哭,记得老夫托付给你的事情,蛊惑之年还能遇到你和卫青,荣幸荣幸。”

    “丞相!”若瑶尽管内心很坚定,可她真没想到这种舍身求义的事会在他身上发生。

    罗德善本来就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拱手坚定道:“丞相,你就放心去吧。”

    若瑶擦了擦眼泪:“对,定不负丞相一片苦心。”

    公孙弘一路下来,该说的都说了,该交办的都交办了,于是抬头看着模糊的宫殿,带着沧桑的声音说道:“陛下,公孙弘尽力了。”

    此话结束,若瑶与罗德善弯腰鞠躬。

    若瑶将腰间佩戴的另外一把汉剑取下放在公孙弘面前的桌案上。

    两人转身向殿外走去,身后的殿门慢慢的关上了。

    淮南王的偏殿顿时杀气上升,陪同公孙弘前来的所有护卫全部拔出汉剑。

    这一批军士,全都是卫青亲自挑选的,他们绝对是忠诚的,勇敢的。

    而此时,刘安和刘建以及刘欣都已经准备好了,淮南国丞相伍被将有关人等召集到了大殿,但,刘陵也已经安排了人准备应付最严峻的事情。

    大家纷纷向偏殿走来,刘安一脸笑意的问道:“呵呵,都已经准备好了,丞相呢?”

    若瑶嘴角微微上尧,而后缓缓拔出八服,兵刃所指寒气逼人,眼睛里充满血丝。

    若瑶的举动把大家吓住了,再一看这公孙弘带来的护卫全部都拔出了汉剑。

    淮南王刘安、刘欣、刘细君等人更是快速后退了几步。

    而淮南王宫里的侍卫见状纷纷上前,因为他们早就接到了刘陵的安排,就怕公孙弘就地对淮南王的人进行问罪。

    若瑶忽然笑着抬头看天,一阵风从脸上吹过,她对天长吼:“淮南王刘安勾结九江王、江都王、渤海王等密谋造反,今,杀害当朝丞相,罪之当诛!”

    声音划破整个王宫,而后所有侍卫向淮南王的方向杀了过去。

    这一切的一切,把所有人都搞懵了,这是什么情况?

    虽说大家都有准备,但确实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发展,特别惊讶的当然是刘欣,昨天晚上,公孙弘派若瑶给她传话,原来今天的局势是这样发展的。

    “快,快快,抓住他们!”刘陵迅速指挥宫防大军向若瑶他们跑的方向而去。

    刘安手足无措,甚至有些发抖,倒是江都王刘建爽快,快速走到殿门口。

    推开殿门,里面的情形把大家吓住了。

    公孙弘趴在桌案上,早已倒在血泊之中,因为他摸了脖子。

    刘欣顿时感觉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眼眶中开始有泪水泛白,他似乎明白了一切。

    “快,快,一定要抓住他们。”刘建顿时对着身后的人大喊。

    所有的事情都是卫青和公孙弘密谋好了的,现在就等着刘彻向所有诸侯王下通牒了。

    ~~~~~~~~~~~~~~~~~~~~~~~~~~~~~~

    夜晚,未央宫已经熄禁。

    忽然,宫门大开,若瑶右手拿着公孙弘亲写的一个竹简快速进宫。

    “这么晚了究竟什么事情?”刘彻还在与卫子夫缠绵,就很不高兴的问内侍。

    内侍急急忙忙的撩开帘子道:“不知道,若姑娘满身是血。”

    “啊!”卫子夫忽然惊讶起来。

    “宣,宣!”刘彻似乎闻到了什么味道,因为若瑶是公孙弘亲点随他去淮南国的人。

    若瑶快步走进内室,卫子夫都还没穿好衣服。

    “陛下,丞相已经死了。”若瑶淡淡的说完就奉上竹简。

    “啊!”刘彻大惊,眼前一黑差点坐到了床上:“怎么回事!”

    刘彻对公孙弘的谋划一无所知,因为他相信公孙弘,而公孙弘对刘彻只是说了,一切交由老臣来办,具体怎么办?刘彻还真没问过。

    “陛下,这是丞相亲自写给你的。”说完递给内侍。

    内侍接过竹简递给刘彻,刘彻的表情慢慢的缓和,但又有一种呆呆的感觉,最后,泪花在眼眶中打转,一屁股就坐到了床边。

    “公孙弘,自朕登基以来就跟着朕推行强汉改革,此卿已去,朕,何时再有?”刘彻感到有些悲痛,这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左右手。

    定了定神,刘彻将竹简递给内侍,双目紧闭说道:“淮南王勾结九江王、江都王、渤海王等密谋造反,现已杀害当朝丞相,把这个消息立即传遍全国。”

    “诺!”内侍手有些发抖,应答而后准备出门。

    “回来!”刘彻睁开双眼,紧捏拳头,字句铿锵:“传旨,淮南王刘安联合各诸侯王造反,谋害朝廷重臣,令,相关诸侯王立即缴械,无条件投降,等候朝廷发落。”

    说实话,最难的,就是对宗亲动手,汉景帝当年也只能在七王反叛之后动手,就是把诸侯国打败了,最后也只是收回了部分封地,而刘彻如今可以掌握主动权,将这些隐患一锅端,更不只是回收一点点的土地那么简单。


………………………………

第216章 借机出兵

    事情完全在朝廷的掌控之中。

    此消息一出,顿时在民间和诸侯王中引起地震,民间和地方大员对此事的看法就是,连朝廷的三公之首都敢谋害,看来下一步就是谋害天子,这些诸侯王真的是死心不改,不吸取七王之乱的教训,以公孙弘的命,刘彻收获了第一波的民心和支持。

    在诸侯王中也引起了地震,由于事情来得太突然,以至于很多参与造反的诸侯王都还在责怪淮南王刘安不顾及大局,怎么就先动手了呢?

    特别是一些真有问题的诸侯王,朝廷让缴械投降待查?这不是等死吗?所以反了,还有一部分诸侯王连情况都没有搞清楚,就稀里糊涂的反了。

    变被动为主动,朝廷与其提心吊胆的防着和等着诸侯王反,还不如将他们逼反,而后一锅端,此计奏效,公孙弘也没有白死。

    很多有问题的诸侯王由于害怕被查,最终被逼反,他们纷纷响应淮南王的号召,清君侧。也有很多诸侯王冷眼观看,看哪一方胜利了就倒向哪一边,还有诸侯国为了自保开始写揭发信,向朝廷说明,自己与公孙弘的死没有任何关系。

    虽说举动各不同,但造反的也不是那么容易,由于卫青前期的军事部署得当,这些诸侯王带着自己的人马才刚走出自己的封地就被卫青部署的军事力量所压制。

    毕竟,卫青的这张大网是满盘部署的:公孙敖、公孙贺遏楚国,宋玉军、郭昌遏广陵国,徐自为、卫步遏鲁国,杨仆、苏建遏制梁国,吴林遏制胶国、高密国。

    若瑶、李息、罗德善、卫广遏制甾川国、淮南国及江都国。还有董宣旭率领的朝直营遏制广平国、河间国、中山国、淮阳国、九江国等,逼反这些诸侯王,一锅端掉。

    而公孙弘给刘彻留下的建议也只有一个,既然《推恩令》已经在诸侯王的压力下二度被废,那么就不必再推行什么推恩令,直接上当年晁错提出的《削藩策》。

    《削藩策》比《推恩令》狠十倍,他主张,所有诸侯国交出自治权和封地,只保留封号和食邑人数,朝廷每年按照规定发给钱物用于开销,就相当于把诸侯国全部弄成一个闲差摆设,也难怪当年的景帝会顶不住诸侯王的压力把晁错满门灭绝。

    但这一次,刘彻决心采纳已故晁错的建议,武力削番,将其挨个歼灭。

    ~~~~~~~~~~~~~~~~~~~~~~~~~~~~~~~

    内战已在大汉的各个地方打响,卫青坐镇长安指挥全国这盘大棋。

    淮南、江都和菑川这个铁三角也很快被汉军分割,响应的诸侯王能与淮南王刘安合兵一处的只有江都王刘建的两万兵马。

    而最困难的就是菑川王刘志,刚组织一万人出封地,就被汉军给盯上了,本来就左右摇摆的他不知道怎么办,等待刘欣传回淮南国的消息。

    刘欣经过了三天的奔波,绕开了叛军与朝廷的交锋点,终于回到了菑川国。

    此时,的刘志经过与丞相和大将军商议,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出兵,朝廷就不会放过我们,必须联合淮南王,于是决心南下与淮南王汇合。

    “王上,王上!”菑川丞相惊恐的从军帐外跑来。

    刘志转身坚定的问道:“怎么?朝廷进攻了?”

    刘志很紧张,经过这几天的对峙,刘志已经缓过神来,朝廷其实对菑川已经采取了措施,菑川军队出境走什么地方,如何走,怎么围堵,早就有计划。

    丞相慌慌张张:“不是,不是,是是郡主回来了。”

    刘欣回来了,刘志就像看到了希望,要知道淮南的消息就是他救命的稻草:“在哪儿?欣儿,欣儿!”刘志快速跑出军帐。

    刘欣一身泥土,带着几个军士从暗道回来的,一路非常艰辛,看见刘志她就忍不住哭了起来:“父王,呜呜呜,父王,呜呜呜!”

    刘志上前扶起刘欣,焦急的问道:“女儿,你可回来了,父王,父王准备南下。”

    “父王,投降朝廷吧。”刘欣哭诉着说道:“我们是打不过卫青的。”

    刘志进退两难,将手里的剑刺进了一旁的树里无奈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朝廷恐怕现在都知道我刘志已经起兵,父王,父王不曾想朝廷的军队就在门口等着。”

    刘欣起身将淮南的事情给刘志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介绍,特别是发生在公孙弘身上的事情,刘志听后的感觉不可思议,看来形势已经不容多考虑一刻。

    面对刘志的无奈,刘欣也只能建议:“父王,咱们没有机会了,女儿不想看见菑川国血流成河,我相信公孙弘丞相肯定会保菑川国的。”

    “他不是都已经死了吗?”刘志无奈的问道。

    刘欣:“丞相是菑川人,他肯定不会希望菑川国血流成河,你就相信女儿吧,如果公孙丞相不想保我们,他绝对不会让若瑶来找我们并带话。”

    最终,在刘欣的再三劝阻下,为了保住菑川国,刘志决心学七王之乱时期的梁王。

    最终,刘志以最快的速度上书朝廷一封坚决拥护《削藩策》令,随时等候朝廷大员的检查,并上交国玺及大将军印,等候朝廷发落。

    夜晚,菑川王刘志、郡主刘欣,携带国玺及大将军印来到李息的军中。

    在李息看来,这是一场绝对性的成功。

    “李将军,我父王从来没有想过要起兵造反,我父王起兵是决定南下消灭淮南王刘安的叛军。”刘欣见刘志不知道对李息说什么,于是上前挡着。

    刘志一听,这理由不错:“对对对,李将军,本王听闻淮南王和江都王造反,所以才组织国内军民南下抗击叛军,还请将军……”

    不管这是真是假,受降这是天大的事情,而后立即接管了菑川王刘志的军队。

    夜晚,

    菑川的威胁已经平息,就等着明日南下搞江都王和淮南王。

    李息久久未休息,他始终看着桌案上菑川王的国玺。

    晶莹透亮的玉,在火焰下有些刺眼。


………………………………

第217章 阵前决战

    全国内战爆发,最为严重的地方还是淮南国。

    若瑶、卫广、卫步率领周边郡州两万多守军与之对抗了十天。

    这天,

    卫广在淮南以北的地方打败了以淮南太子刘迁为主力的叛军。

    而江都王刘建的军队仍然在淮南以南的方向拼死抵抗,而留守江都国老巢的太子刘斌此时已经沦为刀下之鬼,他至死都不明白,诸侯国的联盟为何败得那么快。

    兵败的刘迁一路仓皇而逃,恰巧在淮南正城楼与正在攻城的卫步相遇。

    “报,若姑娘,卫步没能擒住刘迁,差点差点……”

    士兵的吞吞吐吐让若瑶已经猜到:“卫步怎么可能是刘陵的的对手?人呢?”

    “在正门。”士兵禀报。

    淮南叛军的防线已经被汉军收缩,至此只剩最后一道城门。

    若瑶长叹一气,而后内心弱弱的发誓:一定要亲手宰了伍被和刘陵,为沈葭报仇。

    “驾!”若瑶快速向正门而去。

    此时的正门说句实话,也就只有一个刘陵守着,淮南国的大将军已经被若瑶斩于马下。

    刘陵确实厉害,他从小就在军中长大,武功全部从军,不仅是能言善辩的人物,而且还是一个不错的女将,当年,若瑶在长安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就已经料定这是对手。

    此时的刘陵已经杀红了眼,可以说整个城门都是她在守。

    见若瑶骑着高头大马而来,满脸是血的刘陵既无奈又气愤。

    “哟,别傻傻的瞪着本姑娘,就喜欢你想干又干不掉我的样子。”若瑶调侃道。

    刘陵骑着战马看了看城楼上的淮南王刘安,两人都想不通为何就十天,就败了。

    按道理,战场应该杀伐果断才是,可若瑶现在就喜欢废话几句:“淮南王,别等了,实话告诉你,所有响应你们的诸侯王都已经被拦截了。”

    淮南王刘安听后腿都软了,看来,他真的是在作死。

    “你胡说八道。”刘陵挥刀怒指若瑶。

    若瑶淡淡一笑,掷地有声的说道:“现在的天子,不是先帝,现在的掌军人,他不是周亚夫,是卫青,挡强汉者,只有一条路,死!”

    淮南王刘安听后扶着城墙瘫软在地,叛军早已被卫青分割包围给灭掉了。

    卫步早已想立功,如能攻下淮南国,当属头功一件,还能封侯拜将,于是大声对身后的士兵道:“准备攻城!”

    “杀!”众军听令。

    若瑶缓缓提起八服,将其抽出剑鞘,坚定的说道:“刘陵,本姑娘今天必须拿下你的人头,来祭奠沈夫人的在天之灵。”说完,就怒指刘陵。

    “呀!”刘陵的战斗力爆表,直接就冲了过来。

    两个女将就这样在城楼下大战了起来。

    都说女人狠起让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