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女副将-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呀!”刘陵的战斗力爆表,直接就冲了过来。

    两个女将就这样在城楼下大战了起来。

    都说女人狠起让男人都怕,两人都是拼了命的在搏杀。

    “呀!”刘陵挥刀而来,一阵刀风伴随地上的树叶横扫整个战场。

    若瑶将手里的缰绳用力一勒,战马前蹄离地,躲过了这一致命的刀风。

    若瑶纵身一跃,一剑划破长空,将刘陵打翻在地……。

    刘陵最终怎么都没想到她的命运是这样的,她的一生更是坎坷的。

    如果没有战争,没有父亲给予的野心,她会像刘欣一样,做一个文文静静的美人。

    可,天下没有那么多的可能。

    淮南王刘安从小就有一个当皇帝的梦,可惜,身边却没有让他能当皇帝的人。

    刘安仗着自己的封地非常富庶,早年就开始与诸侯王谋反,只是当年在七王之乱的时候,他刘安没赶上趟而已。

    为了实现自己强大的梦想,最后不得不重点来栽培自己的女儿。

    在能言善辩上,刘安专门为刘陵找了一个师傅,在武功上,刘安就请了军中最好的剑客教刘陵,在打扮和气质上,他为刘陵请了之前在宫中任职的内侍。

    而成年后的刘陵也没让刘安失望,以刘陵为首在长安开始了他十几年的密谋活动,不惜出卖玉体在长安广联官员,不顾满身疲惫行走在大汉的天下求取联盟,不顾北寒的危险与伊稚斜暗地勾结,都是刘陵的功劳。

    “不要不甘心,一个小小的淮南岂是你刘陵可以撑起来的!”经过几十个回合的战斗,刘陵受伤了,而若瑶也受伤了,但两人的决斗还没有要停止的意思。

    刘陵确实心有不甘,也许是高估了自己,她用力撑着刀站起来,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能言善辩以及满脸笑容,他怒吼道:“这天下,本来就是刘家的,不是他刘彻一家的。”

    “还执迷不悟。”若瑶强忍左手的疼痛举剑。

    刘陵同样咬着牙强忍剧痛站了起来:“本郡主不甘心!”

    在刘陵看来,堂堂郡主在长安那是毫无尊严,为了笼络朝廷官员,他已经不知道与多少男人滚过床单,那种任凭各色各样的男人刁难,戏耍。

    堂堂郡主生前无尊严,死也要死的有尊严,而此时的刘陵却想到了一个人,那个一直容忍她打骂,一直容忍她发小脾气的涂杰,但她不知道涂杰怎么死的。

    带着遗憾和泪水,刘陵忽然将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本郡主,死都不会投降”说完,眼睛一闭脖子一扭,刘陵整个人就低头跪了下来。

    刘陵自杀了,城楼上的刘安吓傻了,儿子也战死了,女儿也战死了,所有人都死了:“刘陵,刘陵呀,父王的好女儿呀。”刘安在城楼上悲痛的大喊。

    死!没那么容易,沈葭的仇还没报呢!

    顿时,整个战场的空气就像凝固了一般,叛军开始瑟瑟发抖慢慢后退,刘安的眼睛都瞪大了,他有一种不敢作声的感觉。

    若瑶慢慢的走到刘陵的尸体面前,缓缓的扬起手里的八服,对天长叹:“夫人,若瑶无能,当初没能保护好你,如今,就用刘陵的人头来祭奠你。”

    “不……”随着刘安在城楼上的悲情怒喊,若瑶砍下了刘陵的头。

    一代绝色佳人就这样身首分离。

    ~~~~~~~~~~~~~~~~~~~~~~~~~~~~~~

    长平侯府。

    卫青与两位将军正在沙盘上下棋,他吃掉了两队人马,而后眼泪掉落。

    两位将军心知拱手而去,没有安慰。

    卫青起身走到作战室沈葭的牌位旁,拿出三炷香点上:“夫人,淮南城已破,若瑶正杀进淮南,夫人黄泉所知,即可安心去吧,来世,你还是本将军的夫人!”


………………………………

第218章 灭顶之灾

    若瑶砍下了淮南郡主刘陵的脑袋,淮南城的守军顿时就全面崩溃。

    大军攻入淮南城,江都王携残部往东撤离,淮南王刘安已经自杀,整个王族无一幸免,男人全部死,女子全部抓获,兵荒马乱,这些女人注定悲剧。

    而让若瑶想不通和没想到的是,淮南国丞相伍被亲手点燃了整个淮南城,一时间大火冲天,损失惨重,基础设施得到大面积的毁坏。

    淮南国土崩瓦解后,也就昭示着江都王刘建的末日来了。

    卫广正面消灭了刘建的叛军,刘细君为了掩护刘建撤离,兵分两路最终被擒获,而刘建更不知道江都已经落入汉军之手,他的太子刘斌也已经被乱刀砍死。

    当刘建率军打到城楼下的时候,却发现城楼上站着的居然是朝廷的人,最后又不得不率领大军继续北上。

    刘细君被汉军擒获之后未来就注定悲剧了,他没有刘陵自杀的勇气。

    由于造反是死罪,如果不死最终的结局也是被卖到什么地方,而进攻他们的汉军又大多是地方郡州的守军,他们也知道,所以刘细君被这些军士残忍凌辱。

    战争,从来都只有胜利者才有发言权。

    “你们放开我,放开我。”

    “哈哈哈,用铁链,用铁链捆,她会武功,她会武功。”

    在淮南国的地牢里,关押了诸多被擒获和投降的叛军将领、家属等。

    若瑶刚进地牢,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哀求,这就是刘细君。

    透过牢房的铁门,隐约可以看见,五六个男人将刘细君按在地上,刘细君拼命的挣扎,撕心裂肺绝望的喊声在地牢回荡。

    而在其他的牢房,大家都这样静静的看着这边的表演,似乎都已经麻木了,更没有任何想法说要去笑话刘细君,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未来也很悲惨。

    “你们在干什么?”若瑶的护卫见状上前就开始咆哮。

    几人见来了几个身穿红缨铠甲的人,顿时就哆哆嗦嗦的站了起来。

    汉军为了把地方军和中央军分开,铠甲就是最好的标志,地方军基本都是银色铠甲,而朝廷的军队就是暗红色的。

    若瑶面无表情的从人群中走出来,都不忍心看刘细君的惨状。

    “呵呵,将军,你看,她犯的可是死罪,就,就就……”守军有些害怕,毕竟来者居然也是一个女将军,她肯定会同情刘细君的。

    若瑶面无表情淡淡的说道:“滚!”

    几人吓得当场提裤子就麻利儿向外跑去,其他护卫也跟着离开了牢房。

    整个牢房鸦雀无声,至于关在牢里的那么多的犯人,若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们不管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是活不了多久的。

    刘细君会武功,所以双手被锁上了牛大的铁链,比若瑶当初在草原为奴的时候都还大。

    她眼睛虽然充满血丝,但眼神还是异常坚定。

    若瑶缓缓的坐到一旁的凳子上:“成王败寇,你就认命吧。”

    刘细君两眼泛着泪花咬着牙不甘心,但就是不知道说什么。

    “哼!”若瑶再淡淡一笑:“和你与刘斌相处了半年多,说实话,你如果不是叛逆者就好了,也许,我们还是很好的姐妹。”

    “要杀就杀,别这样对待我行吗?”这才一天的时间,刘细君就已经忍受不了战败的折磨了,这种折磨让她终身难忘,几乎崩溃。

    若瑶记得,刘细君最终的归宿是大汉的公主,以后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于是说道:“你不是说想当公主吗?未来的路还长,好好活着。”

    “若瑶,若瑶。”刘细君看着若瑶离开的背影大声呼唤。

    走出牢房的若瑶警告看守的将军,对刘细君好点,否则后果严重。

    主要战场几天的时间就结束了,但全国的战场仍然在继续。

    若瑶率领大军继续追击,而整个战场也出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起兵造反的渤海王居然避开了汉军主力率领大军北上了。

    北上!谁都知道,他这是要投奔匈奴的节奏。

    为了防止内战引发外部压力,卫青紧急调动边防军将领李蔡南下。

    李蔡是李广的兄弟,也是一个兢兢业业老老实实干事的家伙。

    渤海王在李蔡的打击下很快土崩瓦解。

    ~~~~~~~~~~~~~~~~~~~~~~~~~~~~~~~~~~~~~~~

    “彻儿,这都是刘家子孙,你,你可要手下留情呀。”

    “留情,他们造反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给朕留情,啊!”

    在建章宫,刘彻正与王太后争吵,而在门口,几十个刘家宗亲低头不语。

    这一次内战与其说是削番,还不如说是皇室成员的斗争。

    全都涉及刘家的子孙,这对刘彻来说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当年,汉景帝七王之乱后,景帝都只是处理了部分宗亲,以及收回了部分诸侯国的领土,再无其他措施,毕竟怕再次激起其他诸侯王的不满。

    而这一次,刘彻都已经做到了这份上了,不狠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母后,此事朕已经决定,对这些乱臣绝不会手软。”刘彻很坚决。

    门口的皇室宗亲听后纷纷下轨哭诉:“陛下,陛下!”

    “朕不是故意要叔叔伯伯们的命,而是强汉必须走这条路,如果叔叔伯伯们不交权,我大汉就是一盘散沙,何以捏紧拳头一致对外。”刘彻大声教育。

    宗亲们都怕了,纷纷伏地不敢抬头,他们都没想到,汉景帝没能止住他们,而刘彻却彻彻底底的制服了他们。

    “朕不能忍受他们对朕有二心,更不能忍受他们对大汉有二心,渤海王率军北上,他想搞什么?想与匈奴汇合?还是想成为胡邦?”刘彻反复质问各位宗亲。

    刘彻的质问反而将大家吓得伏地不敢抬头。

    见一个一个都怕了,刘彻又放缓了声音道:“这是耻辱,耻辱,告诉司马迁,这一笔就不用记载了。”说完就放大了声音:“特别是诸侯王与北边的那不清不楚的关系,都不要再记,朕丢不起那人,大汉丢不起那国威,还是刘家人,惭愧。”

    “诺!”内侍听后转身下去传召。

    而司马迁早已在门口等候,其实他就是想来询问这件事情,而后好记载。


………………………………

第219章 怜香惜玉

    内战火点还在全国各地燃烧,若瑶和卫广、卫步、罗德善转战南北擒拿漏网之鱼。

    朝廷对诸侯王的这一突然袭击果然奏效。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速战速决,让北边的匈奴还没反应过来,这边就已经结束了。

    当匈奴反应过来准备接应诸侯国的造反时,却发现诸侯王都已经败了。

    都是刘家的人,刘彻再三深思,淮南王、江都王、楚王、高密王、胶东王等所有家眷全部问罪,男的判刑充军,女的娼妓为奴。

    而只要在查实中与匈奴有接触的诸侯王一律满门问罪,这是刘彻的底线,没有之一。

    而这几天长安也出现了一个非常壮观的景象。

    那就是浩浩荡荡的犯人押解进京和诸侯王进长安臣服的壮举。

    廷尉府的衙门已经关不下这么多的宗亲犯人,就动用了丞相府、军营以及长安令等地的牢房,而那些投降待查的诸侯王更是低调得要命。

    刘细君被押解到了廷尉府,可廷尉府实在关不下这么多的犯人,于是又转到了丞相府。

    “张大人,又一批犯人送到。”门客徐飞跑进府里给正在核查人数的张汤汇报。

    张汤头有些大了,公孙弘死了之后,丞相府没主心骨,而其他官员又不买张汤的账,所以让张汤有些事情也难办和郁闷。

    张汤一直想往上谋,可原本以为公孙弘死了自己就好办了,可现在这些官员个个都看不惯他,于是气愤道:“迟早会让你们抬起眼睛来看本官。”

    “大人,共一百二七人,是江都王刘建的家眷。”徐飞乐呵呵将廷尉府移送的表册递上:“你看,是关在长安令的牢房呢?还是关在禁卫军的地牢。”

    张汤气愤的合起名册:“关个屁,长安令理都不理本官。”说完就转身向外面走去。

    此时,江都国一百多的犯人依次带着铁链和枷锁跪在地上。

    张汤本来就气愤,内心不舒服,扭了扭脖子上前就开始挨个踢打犯人。

    “你们真是狗胆包天,居然敢造反。”

    “真是的活腻了吗?啊!”

    “好好的诸侯王不当,现在当阶下囚了吧,啊,爽吧!”

    张汤这是在发泄,不管男女,只要他看不顺眼的就要上前拳打脚踢,因为他心中的苦闷无法向其他人诉说,几次升迁机会,几次都这样泡汤。

    可当张汤发泄到刘细君身边的时候,他停了,因为他发现,这些犯人中居然还有这样国色天香的女子,更重要的是他与刘细君有一面之缘。

    那是很久的事情,刘细君为了拉拢张汤,还与刘陵一起来拜访过张汤,那个时候的张汤就感觉这二位郡主果然是长得漂亮。

    “郡主!”张汤很惊讶,但脸上却露出了可怕的笑容。

    刘细君面无表情,他已经被折腾得麻木,对未来的路更不知道是什么,所以对眼前这位张大人也就没有理睬。

    张汤是一个占有欲非常强的人,为了达到目的,他可以不择手段,就如当初弄死张鸥一样,可以轻松弄死刘细君乃至任何人。

    见刘细君没有理会自己,张汤倒还真的来了劲,转身走到徐飞面前,从徐飞手里拔出了剑,当场就将刘细君的一个家眷砍死。

    刘细君这才吓的站了起来,气愤又如何,只能看着:“你……”

    张汤笑了,他就是一个专治不服的人:“本官还以为你和那些官员一样不搭理呢。”

    刘细君泪流满面,恳求道:“别对我的家人这样行吗?”

    张汤咬牙一把上前掐住刘细君的脖子,将脸凑到刘细君的面前,甚至双方都能听到对方的呼吸声,张汤恶狠狠的说道:“造反都是满门抄斩,你还想让本官如何对他们?”

    刘细君眼神充满绝望,只感觉快要窒息,但她倒还希望张汤将他掐死。

    可掐到一半,张汤忽然笑着就松手了,而后手在刘细君脸上晃来晃去,有了非分之想。

    这可是诸侯国的郡主呀,地位高贵。

    “死罪,不过呢,也不是没有办法。”张汤忽然放开了刘细君,心中的色心越来越大,想通过一些手段让刘细君活下来。

    张汤目前来说是有这个便利和胆量的,因为公孙弘死了,丞相府目前是一个右丞在主持工作,没了公孙弘,他干很多事情就更便利。

    刘细君一听转脸看着张汤,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要救家人和她自己。

    “张大人,如果能保住我妹妹及他们一家的性命,我刘细君干什么都可以。”现在的这一百多个人都是刘细君妹妹家的人,至于太子刘斌家的人都已经死了。

    张汤看向了一边另外一个女子,他同样被吓得瑟瑟发抖,但穿着还是彰显出他的高贵。

    征服了一个郡主,张汤的内心顿时就开心起来,于是再一次用手去触碰刘细君的脸:“这可是你说的,那就委屈郡主了,哈哈哈哈。”

    刘细君看着张汤那奸人的笑,忽然感觉张汤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只要张大人信守承诺,保住他们的命。”

    “没问题。”张汤坚定的说道:“但这也要看郡主洛。”

    刘细君双目紧闭,成王败寇就是这个样:“被郡主已经遭此厄运,你觉得还有余地吗?”说完,就睁开双眼看着张汤。

    越来越迷人,越来越有成就感,张汤环视四周,见人多眼杂,于是轻轻的说道:“郡主一身疲劳,是不是改去洗洗了。”说完,就对身后的下人道:“来人,带郡主去沐浴更衣,本官要亲自审问。”

    “诺!”下人连拖带拽的将刘细君带了下去。

    看着刘细君被带走了,徐飞也兴奋起来:“哇,大人,这可是郡主耶,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看人的,今天落到这幅田地,哎……”

    “哎什么哎,本官怜香惜玉有错吗?她应该高兴呀。”张汤心中的苦闷早已烟消云散。

    徐飞摇了摇头道:“那,大人,你先去亲自审问,小的将他们全都带回去关起来。”

    “好,办事厅利索!”张汤说完往前走了几步忽然停下道:“女的,随便挑。”

    “这样不好吧。”徐飞假装推辞。

    张汤笑笑道:“哎,你不要就可惜了,造反的罪名很大,谁都救不了他们的。”

    “那你刚才对郡主……”

    “且,本官说的话你也信?”

    “……”


………………………………

第220章 商量国事

    自开始削番以来,内战就一直在卫青的掌控之中。

    而这一战让卫青的角色再一次凸显,真正做到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削番归削番,但毕竟都是刘家子弟,就如王太后说的,不可能都杀了吧。

    刘彻再三权衡之下,当即拍板削国二十二个,保留七个,这二十二个被削的诸侯国,封地和权力全部移交郡州,只保留封号和待遇。

    就从此时起,这些诸侯国就实质上失去了自治的权力,连土地都上交朝廷。

    而被保留的七个诸侯国,全都是景帝时期册封的诸侯王,大多也就是景帝的儿子们及叔叔伯伯刚册封的,为了人道主义,所以刘彻没有动这一块。

    保留的,也不是说可以和以往一样为所欲为,保留下来的诸侯国虽对国家有自治权,但绝对没有军权,也就是哪怕是驻防的军队也必须由朝廷派驻。

    刘彻:“你们可听懂了朕的话?”

    众臣及诸侯王跪拜:“陛下圣明!”

    刘彻再一次将自己的想法阐述了一遍,堂下的诸侯王们个个都害怕。

    虽然个个口头上都表示拥护,但刘彻还是看出了这些家伙内心的不悦,于是再次起身大声呵斥道:“你们也不要有什么怨言,都听了,从朕开始,后世之君不在封王,朕的儿子也不会封王,你们可以监督朕。”

    此话一出,堂下的诸侯王确实心里平衡了些,于是高呼:“陛下圣明!”

    见大家都好了,刘彻有些疲惫的向龙椅走去,而后坐下道:“你们都回去吧,记住,一年内完成所有交接,你们当好你们的闲王即可。”

    一年内完成交接,这是正规的时间,在现代,一项改革从上到下落地没有一年也是不行的,更何况,刚经历内战,全国的要恢复恐怕没有两年以上是恢复不过来的。

    所有诸侯王退出了大殿,但当最后一个菑川国王刘志准备外出的时候却被刘彻叫住了。

    刘志很惶恐,一旁的刘欣和太子爷很惶恐,因为菑川国保留了下来。

    “陛下!”刘志伏地叩拜,要知道,如果是以往,他不需要伏地,但现在不一样了。

    刘彻有些恨铁不成钢,因为刘志的爹当年也参与了景帝时期的七王之乱:“刘志,说实话,朕真的不想放过你,你懂吗?”刘彻的声音很严厉。

    刘志伏地颤抖,连声应答:“臣,臣谢陛下,谢陛下。”

    刘欣和太子爷伏地不敢抬头看一眼,生怕龙颜大怒又将其问罪。

    “你的父王刘贤,当年参与七王之乱,先帝看在都是宗亲的份上没有过多的追究,但,你真的让朕很失望,你居然又联合淮南王刘安,你胆子好大。”刘彻气不过。

    刘志连续磕头三次:“陛下,臣,臣知错了,臣也是被蒙蔽了。”

    “蒙蔽?你的脑袋是猪脑子吗?你还是一个诸侯王,就这么容易被蒙蔽吗?”刘彻质问道:“还有你们,你们身为儿女,难道也被蒙蔽吗?”

    刘欣和太子吓得直哆嗦。

    见这一家子都已经吓得够呛,刘彻最终缓解了一下声音道:“平津侯公孙弘,为了朕的天下可谓是燃尽了最后一丝油,你们,真的要感谢公孙弘。”

    刘志不停的磕头道:“臣,一定不忘公孙丞相的大恩,回去之后,建祠以扬之名。”

    “都滚吧!”刘彻说完就闭上了双眼。

    刘志、刘欣和太子起身弯腰退出大殿。

    至此,菑川国在这场悲剧中得意保留,在西汉的历史上,按照《推恩令》的制度,这个诸侯国总共经历了九代,内部封王总五十一个。

    ~~~~~~~~~~~~~~~~~~~~~~~~~~~~~~~~~

    “姐姐,姐姐,快,快去打水,锅都快烧干了。”

    “你去,别什么都指望我,今天的战报都还没理清呢!”

    长平侯府,霍去病正提着一个桶来回在院内奔跑。

    自沈葭死后,卫伉及其两个兄弟也被送走了,霍去病就成了将军府的常客,帮助卫青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顺便让卫青教一些打仗的事情。

    刚把第二桶水提进去,霍去病才刚跑到门口就发现门外站这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霍去病顿时就来了兴趣:这莫不是舅舅又找的舅妈?

    “你,你找谁?”霍去病弱弱的问道。

    女子正是刘欣,今天得到圣恩,刘志回去了,而他要见一个人,就是卫青。

    “请问这是卫将军府上吗?”刘欣问道,而后偏头往里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