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县传奇-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说网,!'
………………………………

繁荣

    第二十四回 移花接木奸细探太行 鬼使神差红帅认亲娘

    1繁荣

    常说花开蜂自舞,货聚商自来。赞皇山区地处河北山西两省交界,而两省地理各不相同,河北白面棉花花生大白菜正是山西奇缺之物,因交通不便,互不通商。一些当地之物,在另一地界反成稀缺之物。曾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山西客人到赞皇访友,主人为他炒了许多花生,但客人仅吃少许,便不吃了。主人问他为什么不吃,是否不可口?客人却答道:“因为太好吃,舍不得吃。”临走主人赠这赠那,他都不要,主人问他要什么。他看了半天,见屋檐下一堆放置多年的被套,用手一指说:“我就要它。”主人见他要的东西并不值钱,于心不忍问他还要何物?客人便说:“真心要给的话,请把那次剩下的花生给我一把。”主人一听马上又炒许多花生,给了客人。想那被套本是农家常见之物,花生在河北也遍地都是,但在山西人的眼里却是难得的宝贝,由此可见,相互通商何等重要。

    赞皇太行山区有三川,许亭院头野草湾,他们都是山中集镇。在山寨头领数年苦心经营之下,早有成效。原先集市,多是沿街摆摊,一路行来全是摊位。如今人多货聚,已无法容纳。随后三集镇分别有百丈街百亩滩,贸易岗等集市场所,做买的做卖的,吆喝之声不绝于耳。烧饼果子热馄饨的呼喊之声,你方唱罢我开腔,好一幅繁荣之象。赶集之人,如山似海。

    这日又逢集市,人群中有一俊秀少年十分显眼。但见他身穿蓝布长袍,头戴蓝帽,脑后发辫又粗又长,双眉弯弯,一口银牙,白如美玉,两只眼睛亮如秋水,只是不停的乱转,给人多少有些不庄重之象。只见他左顾右盼,看这看那,连各商家的吆喝声也都留意。突然一种奇怪的吆喝之声,把他吸引过去。只见一家商户主人立在高台之上高喊:“赶过集上过庙行过医卖过药,如今改行来卖老裤套。哎,快来看,来买,这是千年老裤套”

    少年好奇,不知何为老裤套,挤在人群,掂着脚观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一旁堆放的正是多年不用的裤套。这要在产棉区,白给都无人问津,可不少山西人你买我买他也买,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令少年十分不解。少年站立一时,起身又走,又听有人吆喝:“卖石杵;卖石臼,石杵长,石臼圆,买块泰山石敢当,石狮子石锤子麒麟送子保吉祥。”他走去一瞧,尽是石雕作品。看罢自言自语说:“太行山中,多有能人。”

    天至午时,少年来到一家店中,要了两碗素面。吃罢午饭,少年问价,伙计忙说:“不多,十六纹铜钱。”少年一听,顿时双眼一瞪说:“怎么你们太行山区宰人不成?”店小忙回道“我们向来公买公卖,从不宰客”。少年说:“既然从不宰客,平平常常的两碗素面,为何要你家少爷我十六纹铜钱,肉面又当如何?”

    店小二一听这话,便知少年不是本地人,不懂行情,忙解释说:“客官有所不知,我太行山区多有猪羊野味,两碗丰盛的肉面,仅值十八文钱。”

    少年听了又问:“这是为何?”

    小二回道:“山区土地贫瘠,产粮有限,所用粮食多是高价从山外购买,粮贵面自然就贵,这肉产于本地,自然不贵。”少年听后付钱而去。

    此后,那一少年在山区三镇留恋多日,察看集市贸易,了解市场行情。但见货分山区平原两大类,什么玉米麦子棉花豆子,又有谷子小米荞麦山药干,吃穿用度一应俱全。山区特产荆编物品荆条柳条核桃黑枣柿子柿饼山里红芦席苇箔高粱席,赞皇大枣更是让人青睐。禽畜市上更是非比寻常,猪嚎羊叫马嘶鸣,鸡鸭狗兔满街放,山鸡野兔狐狸野猪,诸多商品应有尽有。望着眼前的繁荣场面,少年自言自语道:“太行山日进斗金并非虚言。”
………………………………

认亲

    2认亲

    一日,野草湾又逢集市,少年二次光临,行走之间,见一群人围着告示观看。少年来到近前,见告示上写道:“太行山义军,替天行道,除暴安良,意在解民与倒悬,还百姓一个公道。不论贵贱贫富,如遇不平之事,山寨助君讨还公道,如遭大难,生活无望者,可投山寨。整个山寨,上至寨主,下至平民,人人平等。天下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如有不平之事,山寨为你等有仇报仇,有冤伸冤。”少年看罢,称有冤仇,要上山寨申诉,看榜小卒,将其带回山中。

    安子亮问其缘由,那少年定要见红帅。少时红帅来见,刚一照面,那少年便说:“真象。”红帅忙问象什么,少年并未回答。二次又问,“你可是红帅?”红帅答道:“正是。”少年又问:“你可是二十多年前艺压群芳的红家班班主红娘子?你可是红老班主在伏牛山无名峰所救的女孩?制将军李岩的夫人又是那个?”这一连串的发问,令红帅很是不解,在场的何智远安子亮也是大惑不解,暗自留意起这位少年。此时红帅心潮起伏,稍待平静之后说:“你所问的,正是本帅”少年一听,急忙说道:“既然是你,那我有一要求,请查验红帅头顶可有一袁字?”红帅闻言,令女兵打散头上青丝,小心查看,少时,女兵惊叫说:“禀红帅,在你黑发掩映的头皮上,果有一袁字。”少年见说有字,高声叫道:“姑姑,我可找到你了”说罢跪在地下,膝行来到红帅跟前,一把抱住,失声痛哭。红帅满心疑惑,问道:“孩子,你到底是谁?”那少年见问,急急摘下帽子,脱去长衫。众人一看,无不吃惊。眼前之人,分明是一亭亭玉立的少女。此时她才答道:“我是你那多年寻找姑姑的侄女,名叫袁文莲”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红帅眼含泪水,问道“袁文莲,这一切都是从何说起?”袁文莲听到忙说:“我那苦命的姑姑,你静下心来,听侄女慢慢说来。”

    袁文莲之父名叫袁慧龙,是前明名将袁崇焕之孙,湖广人士,其父袁杰,十八岁娶妻戴氏后生一女一子,一直在北京居住。一日戴氏接得书信,说母亲身得重病,思女心切。戴氏告别婆母,携一双儿女回河南探母,就在她离家不久,家中遭遇塌天大祸。雄居山海关的公公袁崇焕以判国罪遭凌迟处死,子女均处斩刑,无一幸免。唯有儿媳戴氏省亲逃此大难。那戴氏有一陪嫁丫环,名叫雪梅,因已长大,嫁与刘姓之人,她和戴氏十分要好,急写书信,命丈夫送往河南,让戴氏携子女远走他乡,保住袁门一线香火。戴氏看罢书信,哭昏在地,被人救醒,商议避难之事,最后拿定主意,戴氏带子外逃,女儿由娘家保姆王妈夫妇带回老家南阳抚养。临别时在女儿头上刺一袁字,为的是好日后相认。因王妈夫妇要回老家,比戴氏晚走一天,前脚他们出门,后脚官兵赶到,没有拿得人犯,只好审问乡邻,得知有一妇人带一孩童离家不久,便四下寻找不提。

    再说戴氏这边逃出娘家,来到伏牛山深处青石峪一远房亲戚家隐姓埋名。数年之后,风声渐过,回到娘家一探究竟,哪知娘家之人并不知王妈下落,于是差人到南阳寻找。哪知数日之后派去寻找之人回来说明,王妈夫妇从未回家,从此再无音信。光银似箭,日月如梭,转眼袁慧龙已是十六七岁的少年。一日戴氏将儿子唤至跟前,让儿子出门寻找失散多年的女儿袁慧君,并说明女儿头顶有一袁字,查找半年一无所获,戴氏思女成疾。为偿母愿,儿子二次离家,多方打听,得知红家班主红娘子原是红老班主捡来的女孩,于是顺藤摸瓜,查找红家班踪迹。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红家班中一人,得知红娘子被逼造反,后嫁夫李岩,在河南,他夫妻二人大名无人不晓。但此时他夫妇二人已随闯王北上陕西。戴氏闻知女儿已有音讯,且嫁得如意郎君,心中暗自庆幸,但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女儿?只有看看头顶是否有一袁字。到得后来,得到的消息却是李岩被杀,其妻下落不明,一晃又是二十来年,毫无音讯。如今戴氏年事已高,担心她在有生之年见不到亲生女儿,思女之心一日甚似一日。近来闻听人讲李岩之妻在太行山取义,才引出袁文莲女扮男装来投太行山。
………………………………

怀疑

    3怀疑

    红娘子听罢这番诉说,一把抱住袁文莲失声痛哭。众人纷纷劝解,都无济于事。唯有何智远安子亮二人无动于衷,两人四只眼睛紧紧盯着这姑侄二人。

    这时李星李斗兄弟也到,红帅这才止住哭声,从中介绍,三兄妹见礼已毕。红帅问道:“文莲你初见姑姑时,便说真象,是何意思?”袁文莲答道:“姑姑举止行动,音容相貌酷似祖母,所以我说真象。”红帅又问母亲状况和岁数。袁文莲答道:“已有六十八岁高龄,身体也还可以”。红帅双手合十,祈求上苍保佑母亲高寿。

    众多头领得知红帅生每健在,姑侄相认,都来庆贺。到得天晚,红帅要为袁文莲安排住处,袁文莲却说愿意与姑姑同屋而居。何智远急忙制止说:“不可,红帅为一山之主,日理万机,无论白天夜晚,每有军卒报事,文莲是女儿之身,多有不便。”于是安排袁文莲在女兵营中住下不提。

    单说军师何智远,借众人散去之际,用手拉了一下安子亮的衣服。安子亮会意与师兄并肩慢行。待到无人之处,何智远问:“方才红帅姑侄痛哭之际,师弟因何不加劝解?”安子亮并未回答,却反问道:“众头领多有劝解,师兄又为何无动于衷呢?”问罢二人相视而笑。笑罢何智远自言自语地说:“两军未接先开战,白尔赫图送“戏”来”。接着又说:“我已把话挑明,师弟有可见解?”

    这时安子亮才说出自己的看法,他说:“本来我为红帅姑侄相见感到高兴,但二人痛哭之际,袁文莲的举动,让我生疑。凡是失散多年久无音信的至亲,突然相逢,不论男女,均有痛哭。然而红帅哭的是痛心疾首,一心一意的在哭,袁文莲则不然,哭得虚浮,给人以作戏之感。再者她哭时以手抹泪,两眼却滴溜溜乱转,大有不孝儿媳哭公婆,本不想哭,但又怕人笑话,才偷眼乱看之意,愚弟才因此生疑。”

    何智远道:“师弟所言极是,但此事只能你知我知,话不传六耳。”安子亮不解,问道:“连红帅也不告诉,却是为何?”

    何志远说:“这只是你的推断,尚无真凭实据。红帅困于亲情,就算告知,定然不信,所以你我不可道破,只能见机行事,加以点拨,方能把“戏”演好”。安子亮会意而去。

    那袁文莲到得山寨,百事都感新鲜,东走西窜,看看这个,弄弄那个,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军师何智远担心她深山迷路,挑选了两名干练女兵相随。每到晚上女兵才去练兵。

    一日,中军部接报,为防清军再次剿山,沿山防护设施完工,红帅闻报亲自视察沿山防护,数日不在寨中。一天夜间,月黑风急,除巡更放哨军卒外,都已入睡。就在这时,女兵营中有一黑影若隐若现,向中军部走去。只见那黑影拐弯抹角,来到红帅住处,轻轻打开房门,小心翼翼来到房中,沿墙摸索,到的书案跟前,一个顺手牵羊,将案上纸张,夹于腋下,反身出门落锁,匆匆离去。少时来到自己房中,先用黑布挡住窗户,点着灯火,挑选起带来的纸张,随后用笔记下重要之处,一阵忙活之后,重整纸张,夹于腋下又放回红帅房中。

    几日后,红帅回到寨中,发觉书案上的纸张有翻动迹象,再看房中书籍已有所动。于是找来何智远安子亮说明事由。那知何智远小题大做,竟然公开查起奸细,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也没查出个结果。何智远这一举动令红帅甚是不满,责备说:“军师一向处事稳重,不想盘查奸细一事却如此浮躁。”何智远回答说:“红帅只管放心,不出三日,定将奸细揪出”。之后仍是我行我素,不改其风。
………………………………

设计

    4设计

    是夜傍明,红帅再难入睡,反复思考奸细一事,正在这时,门外传来报事之声,说是奸细已经抓住。红帅闻声而起,匆匆梳洗便来到军帐。待山中头领都到时升帐审问奸细。那知奸细并非别人,正是红帅侄女袁文莲。押解军卒将其身上搜出的兵力部署图当场呈上,满座皆惊。

    红帅一见,气上加气,手拍桌案,大声喝道:“大胆奸细,为何探我军情,你到底是谁,从实招来?”

    那奸细答道:“姑姑,我真的是你的侄女袁文莲呀”。

    红帅追问:“既是我的侄女,为何探我军情,携图夜逃?”

    袁文莲说:“我奉奶奶之命寻找姑姑,不料被清军抓住,是我年幼无知,说出家乡居住和来意,清兵要我进山刺探军情,我不答应,就杀全家,并说事成后给我重金,这是实情,望姑姑看奶奶颜面,饶了侄女吧。”

    经过反复审问,袁文莲回答始终如一,红帅认为再无审问必要,高声喝道:“推出去斩首”一个斩字出口,走上几名雄壮军卒,押着袁文莲就要出军帐。

    众头领见状纷纷劝说,红帅大声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敌方奸细,探我军情,定斩不饶,再有求情者,重责四十军棍。”严令一出,别人那敢求情。

    就在这时,李星分开众人,跪于帐中说:“孩儿有话,必须讲明,待儿讲完,是打是罚,任凭母亲发落,决无怨言。”红帅见李星言辞恳切,这才令讲。

    李星说:“往日母亲因身世不明,也曾几度落泪。小时候,弟弟童言无忌,一句回姥姥家吃豆饭,引得母亲极度悲伤。苍天有眼,才有表妹投山之喜。如今她虽身犯重罪,还望母亲法外开恩,饶恕其罪。倘若将表妹正法,岂不让姥姥得到女儿反失孙女,日后母亲如何与姥姥及舅父相见?”

    李星一番言语,只说的红帅心绪翻腾,众人面前,强压悲愤,大声说:“刺探军情,触犯山规为公,亲情为私,本帅公私分明,定斩奸细,李星抗令求情,当打四十军棍。”说罢,手把令箭扔了出去。行刑军卒尚在犹豫,红帅厉声喝道:“行刑军卒,你等胆敢抗命不成?”军卒无奈,只好听令,将李星袁文莲押出军帐,少时李星被打四十军棍,只等午时三刻处斩袁文莲。眼看要到午时,行刑军卒来报:“李斗劫了法场,救走袁文莲”红帅闻听,只气得双眉倒竖,二目圆睁,急命张鼎带云中兄弟捉拿李斗袁文莲。

    就在红帅盛怒之际,何智远不慌不忙地说:“李斗是奉命行事,捉拿不得。”红帅怒道“何人大胆,敢下如此命令?”何智远说:“就是本军师所为”。

    红帅一听,气冲斗牛,问道:“何智远,你敢聚众对抗本帅,视我匣中宝剑不利否?”言罢就要用手拔剑,眼看一场变故就在眼前。这时安子亮急步上前道:“红帅息怒,军师所为事出有因,万望红帅详察。”事到如今,红帅也感不妥,手离剑柄,强压怒火,问起前因后果。安子亮乘机遣散众人,三人对桌而坐,诉说事情始末。

    原来,何安二人认为袁文莲可疑,派人暗中监视,每到夜间,撤去跟随女兵,来个明松暗紧,袁文莲果然中计,因此她一切行动,均在何智远安子亮二人掌握之中。早前袁文莲两次送信,就连信的内容,他们全都知晓。

    听到此处,红帅问起怎样知道信的内容?何智远接着说:“我和子亮在她住处略作手脚,将桌子移至天窗之下,每到夜间,派人观望,自然了解信中内容。等到红帅发觉房中有翻动痕迹,我二人来个敲山震虎,迫使她露出马脚。今天红帅要斩袁文莲,众人求情,都在情理之中。唯独李斗救走犯人是奉命行事。如今她并未出山,而是被我严密看管。”

    红帅听后仍是不解,问道:“这又是何意?”安子亮说:“我二人对袁文莲的身世颇有质疑,其人应答如流,非一般女孩可比,除非受过特殊训练方能如此。如今李斗已对袁文莲诈称白天行走不便,晚上定然送她下山。一旦袁文莲下山,真假自然明白。”红帅听完说:“本帅因亲情所困,误中奸计,幸亏军师先生聪明睿智,方能为山寨免去一场灾难。”
………………………………

缘起

(5)缘起

    是夜,李斗依计放走袁文莲,并且相送一程,原路返回。刚走不远,便见山路中有人行走,李斗躲身暗处,但见来者竟是张鼎师徒。原来张鼎师徒依令行事,尾随于袁文莲之后,为得是一辨真伪。

    那袁文莲得李斗相救,于深夜出得深山,急急如漏网之鱼,一路狂奔,来到县城城门,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地。这时天才刚亮,城门未开,便放声大喊开城,多时守城军士上得城楼,哈欠连天地对着门外吼道:“叫,叫什么叫?搅了老子的好梦。”

    “瞎眼的狗头,睁开你的狗眼,看看姑奶奶是谁,再不开城门,打伤你的狗腿。”袁文莲手指城门大声叫骂。守城军士听得叫门之人口气不小,揉一揉睡眼,定睛一看,急忙说:“小的有眼无珠,得罪二小姐,还望二小姐包涵。”说罢望着下面喊道:“下边的听了,快给祖二小姐开城门”。不多时城门大开。这位祖二小姐进了城。紧随其后的便是化装成百姓的张鼎等人。他们奉命跟踪袁文莲,一路追来,看看天已放亮,于是化装来到城门。假袁文莲叫门一幕,他们看得明白。于是张鼎令其余五人回山报信,自己和杨兴进城一探究竟。

    却说张鼎、杨兴二人来到城门,被守门军士拦住搜身,张鼎取出散碎银子塞给守城士兵,士兵接住银子,顿时眉开眼笑,挥手示意让他们过去。张鼎装作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说:“刚才那位姑娘是谁,好大的口气,连军爷都敢辱骂?”守城士兵刚被骂过,心中自然别扭,经此一问,张口就来:“除了祖龙的二小姐,还能有谁”。张鼎听了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进城去了。此时张鼎早有主意,要想查明真相,还需从假袁文莲入手,才能找到真袁文莲的下落。

    说到此处,祖二小姐为何变成袁文莲已成一大悬念。原来其中自有一段奇巧之缘。早先祖龙接得圣旨和兵部指令,让其围剿太行山匪寇,军令如山,祖龙急急离开杭州,只身赴任。谁料出师未捷身先死,家人得报只哭得死去活来。那知二小姐祖文莲年方十八,自恃有一身功夫,决心替父报仇。祖夫人担心女儿涉世不深,死不放行。谁知此女暗下决心,自荐当一捕快,每每留意审案。半年之后自认已掌握民间争讼和当差办案之法,背母出走,离开杭州,望河北而来。因往日办案她多穿男装,因此女扮男装,早是轻车熟路。由于报仇心切,她一路骑马急行,不日过得黄河。

    一日,祖文莲起早又行,谁料当日大雾弥漫,行人甚少,姑娘那管许多,只是打马急行。由于雾大,走得又急,几乎撞着马前行路少年。那少年身手倒快,只一闪躲过马头,出手抓住缰绳说:“兄台慢行,免得出什么差错。”祖文莲自知理亏,急下马赔礼,询问对方伤着没有。对方连说没有没有。双方客气一番,祖文莲上马又行。走了一段路程之后,因感内急,下马小解后又扬长而去。

    再说那险些被撞之人也在往北行走,行走间猛然见地上有一包裹,打开看时,竟是许多银两,他捡起行走几步却又站住,只等失主来寻。等候多时,不见人来,无奈只好手提包裹而行。刚走几步,听得北方马蹄声响,听声便知行程甚急,他二次止步以待来人。此时大雾初散,远山轮廓林木形影尽收眼底,正北急驰而来的马匹,早在视线之中。那骑马之人正是匆匆返回的祖文莲。因刚才到一村落觉得口渴,想下马讨些水喝,却发觉银子没了,顾不得口渴,返回来找。

    那知沿途行走数里,并无结果。于是祖文莲仔细回忆,料定是丢于刚才与人相撞之处,因此又往回赶。行走间,老远就见一人手提一物站在路旁,走的近些再看,正是自己的包裹。再看那人,却是自己险些撞上的少年,想是少年拾了包裹在此等候失主。这时他仔细打量那人,见他大不过二十出头,身材修长,剑眉入鬓,二目有神,面皮白净鼻直口方,好一个俊秀儿男。殊不知因这一看却看出几多恩仇,几多愁绪和斩不断、理还乱的情丝。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此时这位二小姐崇敬之意油然而生,但她又一奇怪想法骤然生起。想到他刚才闪身躲马,她要试一试他的武功,想到这里,她挥动马鞭,出手便是数鞭,边打边说:“大胆毛贼,竟敢偷我银子。”但见那少年身体轻健,轻易地躲过数鞭,刚要张口说话,祖文莲却抢先说:“兄台莫怪,刚才几鞭,意在试你武功,想不到你好快的身手,竟能躲开。”说得对方欲怪不能,欲谢不成。只好说:“你这几鞭也够绝情的了。”祖文莲急忙下马施礼说:“小弟给你赔礼了。”说罢躬身施礼,二人言归于好。少年问她因何而回,祖文莲回道:“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