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县传奇-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只见李星将身站起说:“本大王为百姓生计,前来和谈,而你等盛气凌人,动辄以朝廷名义欺压本王,难道这就叫心怀仁义?我今到此,为谈不为战,众位兄弟,既然和谈不成,我等告退。”言罢拂袖而去,首场谈判告败。
………………………………
再议和谈索额图探山
(4)再议和谈索额图探山
事后,索额图、刘祚远添油加醋,将谈判一事整理成文,报往北京。索额图亲自面圣,极力主张讨伐太行山。康熙皇帝看罢奏折,长叹数声说:“你等既为朝廷重臣,自当为国分忧,眼下江南半壁河山背反朝廷。国值多事之秋,不知权衡利害,主张一味动武,一旦挑起满汉纷争,汉人每人唾口唾沫也能将我满州淹没。招安、谈判是手段,稳定京畿才是目的。重新操办,务负朕望。”索额图只和照办。
索额图领旨出京,来到军中。刘祚远等接迎问:“皇上可下旨出兵?”索额图答道:“休提出兵,此次面圣,皇上十分不满,若非我抓捕鳌拜有功,难免受责。皇上旨意,南征北抚稳住京畿重地。”刘祚远听罢暗想:“我和明珠剿寇数年,与山寇已结不解之冤,幸喜皇上命我全权处理招抚,便于从中作梗,万不能让太行贼寇进入朝廷。”然后开口说:“如若招安,只恐兵部明珠也难接受。”索额图答道:“皇上明言,招安谈判是手段,稳住京畿才是目的。”
索额图本是康熙皇帝股肱大臣,忠于皇室,只是小视汉人,所以力主讨伐,但事为皇权,自是忠心,探知安抚只是权宜之计时,心想,皇上卧榻岂容他人鼾睡,灭此巨寇尚不是时候,应先礼后兵。打定主意,他要闯一闯太行山这龙潭虎穴。
山寨中众头领正议和谈一事,有报事军卒报到:“钦差大臣索额图拜山。”众人一听,如闻炸雷,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星听后吩咐报事军卒:“问他以什么身份拜山,待他答复后再作定夺。”众人不解李星用意?李星说:“既为钦差,不言拜山,既言拜山,不能以钦差自居。”
少时军卒来报:“他言以武士身份前来拜山。”不少人进言,诛杀索额图,李星言道:“此人独身进我山寨,可谓一身是胆。他有胆量来,我太行难道就没有胆量应吗?”遂传号令:“免去山礼山规,随我前去接人。”
双方进得军账,行罢江湖礼节,索额图说:“在京之日,常听人说太行山英雄了得,未见真容,心中常思你等只是江湖英雄,难脱草莽之气,相见后方知寨主不失儒雅风度,帐下人才济济,让我眼界大开。”李星接言:“诚蒙夸奖,自不敢当,将军辅佐康熙铲除权奸,闻名四海,令人钦佩。”索额图说:“那全是圣主英明睿智,非我之功。你我虽为敌我,然寨主以一隅敌一国,实盖世英雄。听人说你曾破二十八宿刀法,望寨主存英雄相惜之心,让在下一饱眼福。”李星说:“曾闻索大人天下无敌,望指教。”索额图说:“寨主为主,我为宾,寨主演罢,我自当献丑。”
李星听罢,正要下场,张鼎言道:“当堂演武有我张鼎,何劳寨主尊驾。”言罢出手,张鼎剑法纯熟,轻功卓绝,一但使开剑影如风扫梨花,似流星闪电,索额图心中自然叹服。那知张鼎一时失手,宝剑脱手,再看那剑如同流星直奔索额图胸膛而来。索额图本是武将,自有应对本领,倒是吓坏张鼎,他想:“一旦伤及对方,众人势必认为自己暗算伤人,恶名难当。”说时迟,那时快,好一个张鼎,急纵身躯,剑快人更快,但他生怕难以抓住宝剑,以双腿划动空气助力,急匆匆将剑抓住。眼见得剑到胸前堪堪停信,倒把张鼎惊出一身冷汗,索额图吓得吐出舌头,众英雄见状一齐叫好。
你道那索额图因何吐舌,原来他并非害怕张鼎剑伤自己,怕的是对方卓绝武功。喝彩一过,他出口问道:“敢问英雄大名,刚才所使又是何招术?”张鼎定一下心神,皱皱眉头答道:“小可太行山中草上飞张鼎是也,所使招法叫八步腾空,十二步赶剑。还请大人施展才能。”索额图自知不如,那敢下场,忙说:“壮士奇能,我不及其万一。”之后话锋一转说:“太行山人人豪杰,个个英雄,前日商谈,小视英雄,自当赔罪,望他日同赴野草湾,重开商谈,以解百姓之苦。”双方约定十日后相会,共商大计。要知招安之事如何,下文待叙。
………………………………
休兵罢战太行山再揽民心
第三十九回蛇蝎妇贪淫害亲夫童年女含泪诉奇冤
(1)休兵罢战太行山再揽民心
双方谈判如期进行。各方原班人马又聚野草湾。今非昔比,各方保持一团和气,寒暄已毕,话入正题。朝廷一方,首讲皇恩浩荡,既往不咎,康熙皇帝破格用人惜人,唯才是用,怀有真材实学者,朝廷启用,不能埋没人才。太行山军一方提出数项主张:一是以儒学为国学,教化后人,二是举国科举,满汉平等不能偏倚;三是朝中官吏满汉平等,共议朝政。四是数次圈地,百姓失地,废往日所圈其地,还地于民,废逃人法。五是太行山周边,准许蓄发。六是一旦招安,山中众军,保持一体,不得随意裁撤。七是以上数条,如得允准,山寨愿归顺朝廷,使天下百姓享受太平,造福万民。
安抚使刘祚远看罢条款说:“当今皇上圣明,已遵循古例,倡忠义,以孝治天下。开科取士唯才是用,朝中官吏,虽一时满人较多,但之后开科取士自当平衡。圈地事情已于康熙八年下旨,除顺治初年外一律作废。一些王公大臣之地,本是前明官吏和皇亲遗地。蓄发之事有待考虑。因削发留辨乃王化象征,推行频费其难,既已推行,改之不便。招安事宜,天子钦定,天下兵马都归万岁指挥,山寨所提我等将如实告知皇上,以待圣裁,众英雄当以国事为重。”
安子亮听罢说:“大人之言,多是避重就轻,朝中六部多是满人当道,虽有废圈地一说,然天下百姓失地为奴者,何止千万。开科取士,汉人略有增加,但授实权者,皆满人也。削发留辫称是既成事实,不得更改。中原江山相传数千年更是事实,却为何满人以武力擅居帝位?山寨所提条款,是天下苍生所愿,朝廷应顺应民意为重。”双方互不相让,难以达成共识。之后几度争辩,同意休兵罢战,任何一方不得轻开战事。
话说太行山英雄,面对招安不成共商对策,认为此次招安,根本不存在成功因素,但要趁这短暂的和平时期,再次争取民心,将山寨所提条款公示与众,沿太行山设立分寨,为战时调动山外力量铺平道路。几次除暴安良大得人心,忽然一日,安子亮接得一桩公案,谁知此案,竟成为日后招安太行山英雄必不可少的一笔,只得叙来。
原来顺德府治下,有一地方,古称唐山县,地处柏乡县南,临城县东,县中有一村庄叫王家庄。王家庄有一郎中以治疮为生,生一儿一女,女名王翠容,是为姐姐,儿名王盛容,是为弟弟。怎奈王盛容生有残疾,是一跛足,又自幼体弱多病,老郎中为怜其子,将女儿嫁与本村刘家,为得是日后姐弟有个照应。转眼王盛容年过二十,不能娶妻,老郎中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常常借酒消愁,岂知酒入愁肠愁更愁,一来二去,身得重病,临终含泪对女儿王翠容说:“看来我已不久于人世,死后别无记挂,唯有你弟二十多岁,身弱腿拐,不能成家。”王翠容安慰说:爹爹莫愁,兄弟起居,由我照料。虽说他身有残疾,但他为人好学,尽得爹爹真传,治得百疮,混口饭吃不在话下。至于未婚一事,是姻缘未到。女儿自当留心。”之后不久老郎中撒手西去,王盛容了承父业,行医治疮。
一日王盛容外出看病,行走间听有呼救之声,他随声找去,见向阳背风处有一蓬头垢面的少年,骨瘦如柴,又全身癣疥,其狼狈之象不辩男女。王盛容上前问道:“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又为什么落难?”那人说:“我不是男孩,是一女童,今年十四岁,随继母逃荒到此,只因全身癣疥,无钱医治,眼看将死,狠心继母嫌弃将我丢下不管,昏迷中听得动静,才喊救命。”说罢呜呜痛哭。
王盛容看罢女孩癣疥说:“小姑娘别哭,你的癣疥,我能医治。”女孩一听,喜出望外,忙说:哥哥如能将我治好,就是当牛作马也要报还。于是二人起身。这二人一个身有残疾,一个极度衰弱,行走不得。王盛容背她行走,背一会走一会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到得家中。
到家后,王盛容不顾劳累,施展医术,为此女治病,昼夜操劳,姐姐王翠容见弟弟捡来一女童,另有打算,照料之余,旁敲侧击询问她的情况,得知女孩已年满十四,被继母狠心抛弃。翠容心想:“女孩十四,将要长成,别看现在瘦小,多是疾病所累。”思虑再三开口对女孩说:“姑娘,你和我弟,虽是郎中病人,终是男女有别,姐姐虽是同村,也难终日照看。我有一言,不知该说不该说。”方秀灵忙说:“姐姐有话请讲。”翠容说:“你生此大病,又遭继母遗弃,眼看性命难保,我弟弟身有残疾,都是苦命人,你的病情,不知那年那月才能治好,为求方便,不如结为夫妻,也好同甘共苦。别看弟弟残疾,治病治疮倒有一套,日后你二人定然不愁吃穿。”
方秀灵人虽瘦小,终是十四岁少女,情窦渐开。她想:“继母原先总说她是美人胚子,指望她嫁夫养老,生病后却骂她是痨病鬼,那有人要,这才将她遗弃。”没人要和嫁不出去对女孩意味着什么,她心中明白,几次想要轻生,却抵不过心中求生的本能,这才有王盛容救她一事。如今自己孤苦无依,还带着一身癣疥,有人不嫌弃自己,主动求婚,一颗将死之心,重燃生命火花。于是回答:“前日,我早说过,哥哥如能将我治好,当牛作马都行。就算治不好,病死,哥哥有这爱恋之心,也心满意足。”翠容一听忙说:“傻妮子,别死呀活呀的,怪不吉利,我弟弟能将你治好,病好后姐姐给你们完婚。”
………………………………
方秀灵忘恩负义
(2)方秀灵忘恩负义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方秀灵病症见轻,一年后完全康复。
十六岁那年,她彻底恢复少女的容光,出落的亭亭玉立,是三里五乡出名的美人儿。
就在这年二人完婚,她十六,王盛容二十五。三年后二人生一女孩,取名王凤霞。
常说夜长梦多,方秀灵在一个被人遗弃的痨病鬼,嫁不出去的丑丫头时,能嫁个治病救人的郎中,感到十分满足。
现在完全康复,是三里五乡的美人,再加上村里闲人闲语,她也开始嫌弃王盛容拐腿多病,有些长舌妇人多讲夫妻恩爱,更令方秀灵更加嫌弃丈夫,二人虽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
也是应该有事,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富家子弟,手背生疮,到王盛容家就医,一日王盛容不在,方秀灵给他换药,那人名叫吕青,本是拈花惹草之辈,一见她自然着迷,说三道四。
此时的方秀灵,尚能自制,开口说:“你来看病,请放尊重些。”吕青碰壁后并不回头,找情妇花银两,那妇人得钱找方秀灵讲些闺房密语,勾引于她。
方秀灵正在妙龄,不理睬丈夫,是看不上。经人挑唆,**中烧。吕青无病**,不是这疼,就是那痒,时常**上身让方秀灵治病。
她一时难奈,冲破道德底线,干出伤风败俗为人所不齿的事来。妻子的变化,王盛容看在眼里,但他为人老实,自己又瘸又病,只好忍气吞声,但是他的忍让并未唤醒方秀灵的回心,而是变本加厉。
方秀灵、吕青嫌王盛容碍眼,于是设计除掉他。一日二人偷情后,吕青说:“你我恩爱却不能光明正大,反要背着你那痨病鬼。”方秀灵说:“提他干什么,无用的人。”吕青说:“人虽无用,着实碍眼,坏你我许多好事。”方秀灵问:“那能怎样,难道杀了他不成?”吕青连忙捂住方秀灵的嘴说:“别提杀字,不是耍的,就是有心,也不能说”。
许多通奸害命的案子,都已犯案。休提,休提。方秀灵一听心中不满,随口说:“你有胆偷人,没胆害人,以后少来招惹老娘。”其实吕青早有除掉王盛容之心,只是担心方秀灵顾及夫妻情分。
如今话出她口,正中下怀,二人琢磨起害人方法。一日,方秀灵面有喜色,对吕青说:“我已想到除掉病鬼办法。”吕青忙说:“事要办的万无一失,天衣无缝,万不能把你我赔了进去。”方秀灵说:“大可放心,万无一失,害他就在这里。”说罢一指水瓮。
吕青急说:“小小水瓮,不足三尺,如何害人。”方秀灵一指点在吕青额头说:“偷人你精除害却傻。前日女儿口渴叫嚷,我一时没空,不曾给水,那知女儿到瓮旁拿瓢取水,小小身子差点栽到里边,没把我吓死。事过细想,我那病鬼身材瘦小,换一大瓮,让他取水,你我暗做手脚,手提他腿,将他大头朝下倒栽水中。”吕青一听,连说:“妙、妙,我先藏于你家,待你下手唤我,定叫他死而难言。”一条杀人毒计,就此订下。
………………………………
谋害
(3)谋害之后,方秀灵谎称女儿掏水危险为名,将水瓮换成一个大缸,王盛容只是不疑。
之后数日,方秀灵直嚷腰疼,不便弯腰取水。一家人的生活,细小情节,王盛容更不多想。
方秀灵为下手方便,多次观看丈夫掏水。但凡瓮中水少,王盛容都是将瘦小身躯探入瓮中,她仔细琢磨着怎样下手。
一日,吃罢午饭,王盛容回房午睡。方秀灵招来吕青,让他藏于茅草房中,然后回房呼唤丈夫。
王盛容被叫醒后问:“有什么事,大晌午的,不许人睡觉。”方秀灵此时和颜悦色地说:“明天要去赶集,洗几件衣服,以备明天替换,因我腰疼不便掏水,因此叫你来干。”王盛容想:“妻子往日对我总是橫挑鼻子竖挑眼,今天却满脸赔笑。”于是走到厨房掏水。
方秀灵也到瓮旁,发现瓮中水较多,只怕行事不大方便,又说:“浆洗衣服用水较多,掏两桶吧。”王盛容并未回声,只顾弯身掏水。
方秀灵依在丈夫身边,只见他掏满一桶又掏第二桶,瓮中水渐少,半个身子已探入瓮中。
方秀灵见便于下手,一不作二不休,借丈夫取水之际,就将其双腿抓住,猛往上搬,王盛容冷不防遭人暗算,大头朝下栽入水中,也是方秀灵欠算计,瓮中之水仅淹没脖子。
话说王盛容栽入水中,求生本能所使,双手用力,将身撑起,脑袋出水,便喊:“贱人害我。”方秀灵见事不妙,奋力下按,王盛容上撑出水呼救。
方秀灵再次下按,王盛容本想高声呼救,但话未出口就又被按下。紧急关头,方秀灵突然想到情人就在眼前,忙喊:“胆小鬼,快来。”其实吕青听到动静急忙就来。
但从草房到厨房总需时间。那吕青急跑快蹿,到得厨房,一把按住王盛容双腿,方秀灵抽身提起桶将水倒入瓮中,王盛容再不能挣脱出水面,直到一动不动。
奸夫**一见事成,稳稳惊魂,吕青言道:“大功已成,就是包公在世也难破此案。”方秀灵忙说:“先别高兴,快回去午睡,只当什么都没发生。”吕青依言,溜出王盛容家门。
方秀灵定一定心神,擦一把汗水,回到房中假装午睡。刚倒身炕上,女儿凤霞便问:“刚才厨房在干什么,咕咚咕咚老有响声?”方秀灵一见女儿动问,心中吃惊,但转念一想,六岁孩童,知道什么。
随口说是娘给凤霞洗衣服,带你一块儿去赶集,买好吃的。说着手拍女儿催她睡觉。
女儿合上双眼,少时又睁,问说:“娘啊,我见水瓮中伸出两只脚是不是作梦。”方秀灵一听又吃一惊,但女儿又问是不是作梦,她又安下心来,然后对女儿说:“是你作梦,以后不许胡说,再胡说要打屁股的。”女儿忙说:“我不胡说,娘别打屁股。”说罢慢慢睡去。
女儿睡后,方秀灵惊喜参半,那能入睡,看看已到午后上工时间,站起身来,想着如何处理丈夫后事,又怕女儿看见,她叫醒女儿,打发到邻居家玩耍,自己在家干号起来,乡亲们闻声赶来,王盛容早死多时,眼见没得救了。
乡亲问:“为什么闹成这样”,那妇人一边干号一边儿回答:我不知道,吃过午饭,我回房休息,睡时他在炕上,醒来却死于瓮中。
说罢又干号起来。乡亲们急忙劝解。王翠容知弟弟已死急忙赶来时,人死不能复生除了痛哭,别无他法。
当夜小女孩凤霞因害怕要跟姑姑睡觉。翠容只好带回。之后侄女常怕家中父亲尸体,多跟姑姑睡觉。
………………………………
诉冤
(4)诉冤面对弟弟的死,王翠容也曾疑心。但弟弟之死无可挑剔,日常虽也多次听弟弟诉苦,纵有疑点也是枉然。
有一夜晚,侄女一次惊醒,让她坚信了自己的判断,定下为弟弟报仇的决心,找借口再不让侄女回家。
一对奸夫**只顾得无人打扰自得其乐,那顾得女儿。侄女七岁那年,一天夜里,王翠容睡下不久,侄女凤霞一惊一乍,猛然惊醒,连声喊怕,他问侄女怕什么,侄女说怕瓮中双腿,王翠容忙问:“什么瓮中双腿,别胡说。”侄女忙说:“我不胡说,和以前见到的一模一样。”她知事有蹊跷,细问怎么回事。
侄女说:“我梦见我家厨房瓮中伸出双腿,我娘用力按住那腿,又见一个叔叔象是吕青,跑来也按那腿。”王翠容听罢问:“到底是看见还是作梦?”侄女说:“今晚是作梦,早先是看见,我娘说我作梦。”听罢侄女所言,她更加坚信弟弟是被害而死,有心为弟报仇。
他的丈夫劝说:死无对证,仅凭一小女孩只言片语的梦话,谁肯接这人命要案。
从那以后,王翠容多方打听吕青、方秀灵通奸一事,但见怪不怪,自王盛容死后,这对男女早已共住一室,作成夫妻,往事已渐渐遗忘。
品青家本有家产,又得王家外财,又会算计,家境猛起,往日被人遗弃的方秀灵如今使奴唤婢,称起太太来了。
吕青自知罪责,撒财结官,已是一方名人。转眼已是三年,王凤霞已是九岁。
那年她又作一个梦,将梦境说与姑姑。王翠容知侄女人渐长大,思路渐开,对她说:“凤霞,事到今天,你已是三次作同一个梦,你好好想想,第一次你说是亲眼看到,你娘说你是作梦。七岁你又作此梦,今天又是如此,到底为什么,莫非与你爹惨死瓮中,有关联吗?他可是头朝下脚朝上死的。”王凤霞听罢,极力回想,半夜未睡,回忆往事,父亲惨死的场景终于在脑海中复圆。
这年,正是太行山好汉除暴安良的时节,数起沉年冤情水落石出,才引得王凤霞诉说父仇。
安子亮一行人来到唐山一带,路遇王翠容为弟弟申冤。王翠容诉说兄弟被奸夫**害死于瓮中一案,安子亮听罢问道:“你弟被害,可是你亲眼所见?”王翠容说:“不是民女所见。”安子亮又问:“可有人证,姓什么,叫什么?是哪年被害?”王翠容回道:“侄女王凤霞亲见她爹被害,我弟已死三年。”安子亮见有亲女为证,说:“状已准下。”安子亮接下王翠容为弟申冤一案后,命张三孩带王翠容回家寻找侄女回话。
时间不大,将人带到。安子亮不看便罢,一看大吃一惊,忙说:“王翠容,你侄女今年多大?你兄弟哪那年被害,你兄弟死后为什么不去告发,延至今日?”王翠容说:“侄女今年九岁,我弟三年前被害。只因那时侄女幼小不能说清事情,延误至今。”安子亮说:“照你所说,你弟死时侄女仅是六岁孩童,我说王氏女呀,你叫一个六岁孩子当堂为证,如何服众?”王翠容听后说:“能不能服众,大王审后再下结论,如能替弟弟伸冤,民妇感恩戴德,如若不能,民妇决无怨言。”安子亮听罢说:“你将你弟弟夫妻生活细节和弟弟死时情节一一说明。”王翠容依言,将弟弟行医救回弟媳,如何成婚,如何夫妻不和一一说明,并说:“兄弟死后,我到他家,追问死因,方秀灵说是掏水栽入水缸而死。我再问时,她回答说是她让其掏水,说是要洗衣服。并说自己回房午睡,发觉时人早死去多时。”随后我到厨房,只见水桶翻倒一旁,不合乎掏水迹象,再问时方秀灵只说她已午睡,什么都不知道。
前年侄女惊梦,说破兄弟死因,我那时将信将疑。那知侄女又作同一梦境,不得不疑。
如今侄女日渐长大,经她苦苦回想,现出头绪,望青天大王明鉴。
………………………………
断案
(5)太行山断案公允得民心安子亮又问王凤霞,她说:“当时幼小,似梦非梦,被厨房响动惊醒,跪在床上隔窗望去,见瓮中伸出双腿,母亲用力下按,又见一人象是吕青,也来按那双腿,不知是干什么。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