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布衣猎国-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南良此刻也放松了下了,拿起案上的壶为乌泽满了一杯茶,缓声笑道:“好胆魄,十几人就敢入我广平城,是欺我广平无人麽?”又接着道:“不知是磁州那个营头的校尉?亲临我广平城!?”
见郑南良识破了自己的由来,乌泽也不再忌讳,朗声道:“在下戎族乌泽,忝为磁州风狼营校尉,如此手段到让郑先生见笑了!只是广平守卫森严,不如此是不好与先生一见啊!”
乌泽又接着道:“明人不说暗话,想必先生也是明了我此次冒险前来的想法,广平城,磁州势在必得!为了避免广平乡民遭受咱自家的战火袭扰,还望先生成全,当然事后,我定在我们城主前,替先生开脱,以先生的能力及在广平的名望,磁州城将必有先生一席之地。”
郑南良抿了一口茶,笑而不语,乌泽也不催促,到是让茶舍外的风狼骑们等待的有些急躁了!
而郑南良此刻心中却暗自踌躇,他拿不准眼前这个汉子所说的是真是假,不过也感叹磁州仅也有如此豪杰,半刻后,缓声开口道:“乌校尉胆魄过人,在下佩服,莫不是校尉认为只凭这十几人就能拿下我广平城么?”
“城外旧河道三里处,我的三个都在那里埋伏,只要看见城里的响箭或火光,自然会奔袭而至。”乌泽哂笑道:“非要走到那一步么?郑先生忍辱负重多年换来广平城的安宁生活,就要如此结束了么?我出兵前,邓参军曾和我如此说,广平郑南良虽多有罪于磁州,但大都迫不得已,若得以相见,可先详谈!”
郑南良讶然道:“倘若你今日遇不到我呢?”
“那便破城,与你相见时再劝说,我想或许在那个时候,我的言语才更为真诚!”说罢后,便挺身而起有道:“再有一刻,我的那些兄弟便破门而进了,先生莫怪,他们不如我有此耐心!”
郑南良有些羞怒,想他也是,被各方所敬重的,今日却被一个年轻的小子给拿住了,有些不忿的怒视乌泽。
却不料乌泽,并不在意,淡然道:“先生大才,莫要与我等武人计较!还是速下决断为好。”
郑南良有些气噎,狠声道:“他刘峰贵为磁州城主,手下行事却如此卑劣,等将来与刘城主相见时,定要与他细说一番。”言下之意是向乌泽服软了。
乌泽长长一揖,诚恳道:“如此,乌泽谨代广平乡民和兄弟们谢过先生。”
'小说网,!'
………………………………
第六十九章 狮城
随着武安、肥乡、广平的消息一点点的传回磁州城,刘峰紧绷的心才放了下来,虽说两边都做了具体的安排,但都各自有缺陷,武安方向曾誉带一拨体弱的军士,而乌泽、刘彦英又太年轻,没有经历过几次大战,经验严重不足。可分身乏术的刘峰也只能如此的安排了,好在两处都进行的比较顺利,除了在肥乡处,伤亡了些军士,一切都向计划的方向发展。
磁州方面的安排,慢慢的告一段落了,三处地方虽然都已拿到收了,但接下来却是给邓俊良、曾祥儒留下了一个绝大的烂摊子。他们一个作为磁州刺史、一个作为磁州参军,善后的工作肯定是他们二人的了,至于刘峰此刻他已踏上回刘家堡的路上。
来时一路缠绵慢行,一是因为刘峰心中对劝服曾誉等人没有把握,再则是仔细的观察这一路来的乡民情况。回时本欲策马狂奔,不料随行的人、物太多,刘峰要暂时把磁州城作为一个军堡,所以不可避免的要经历战争,所以,大批的乡民被外迁至魏县、临漳两处,一些司吏的家属也都要迁只刘家堡。
作为未来的刘峰夫人,乌兰在外人面前,很是收敛,这里的外人便是指刘家堡以外的人,他们对乌兰的敬重,让她不敢再放开性子,肆意妄为的在众人面前与刘峰亲热,碰了机会软钉子的刘峰,也只好私下里狠狠的讨要回来。
走在归堡途上的亲卫们,兴致高昂,谈笑声不断,虽然这次他们死伤了两个兄弟,但是刘家堡却满载而归,不仅刘峰做了磁州城主,而他们这些老亲卫都也升做了伍长或队长,对他们而言,打仗死人之前也好、以后也罢都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庆喜的是他们都升了官,拿了赏银,也在磁州城里威风过了。
慢腾腾的赶路,让急切的刘峰无所适从,第二日,他便只领一伍亲卫,快马加鞭的返回刘家堡,留下齐长明、王志仓等人带领其余亲卫安排这些事宜。
早刘峰几日回到堡里的郭崇韬,早早的在北门外等候,他也是火急火燎的等待刘峰的归来,竞卖会再有半月就要开始了,他按刘峰的安排把事情做的差不多了,可接下来如何继续,他也一筹莫展,面对这样的商业活动,别说他这样的门外汉,即使从商十几年的刘延锡、刘延北也一时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安排。
“参军大人!他们回来了!”刘彦波突然说了一声,他隐隐的听到了马蹄声,随着话音一落,远处出现了几个黑点,接着越来越近,终于看清楚了,一行六个人,刘峰的那袭黑披风,尤为显眼。看到堡主归来,堡墙上刘彦波的鹰扬营第一都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
……
武安被磁州所取的消息,邢州刺史获得消息后,对此无动于衷,虽然武安在范围了属于他的治下,但是境内的狼骑却不归属他管,话说一国两制的最早发明人应当是契丹的耶律阿保机。
在契丹分南北官制,南面官多仿唐制,也有三省六部、各台、院、寺、监、诸卫等官,多用来安置汉人的,但是并无实权。地方的燕云十六州等汉人居住区,实行州、县两级制,州长官为刺史,县长官为县令。
且在汉地又设五京,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五京各设“宰相府”,各有左右相、左右平章政事等官,各有“留守司”、“都总管府”等机构。
契丹的地方行政组织,还有一种“投下军州”。这种州,都是由契丹的宗室、外戚、大臣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的人,以其所分得的或所俘获的人口设置的。大的州都修建城廓,被俘获的汉人和渤海人,大部分安置在适宜于农耕的地区,有技艺的则令其从事手工业。
这些从事农耕的人,一方面要向头下军州的贵族交纳实物地租,另外还须向辽政府交纳课税。城市里的商税,除酒税交给辽政府外,其他均归头下军州的贵族所有。头下军州的官吏除节度使以外,都由各州的贵族委派。头下军州的户口,一面依附本主,一面依附辽政府。
而冀州狮城就是这样一个投下州,乌力吉便是狮城的契丹贵族,时进七月,已入盛夏,即使如北方的天,也并不凉爽。本每日都要骑马跑上一圈的乌力吉,也被当头的红日,给晒回了府中。
乌力吉是祖上庇荫,被赏赐了一个狮城的属地,原本向往草原的他也慢慢的习惯享受现在的生活了,安逸富足,不像草原生活那般血腥,而他最开心的便是南下劫掠,每次劫掠收获都是巨大的,大批的粮食、无数的金银财帛、大量的奴隶,让他的狮城也越来越富足。
躺在园里的凉亭里,乌力吉享受着湖边吹来的那丝凉风,驱赶走夏日的闷热,在乌力吉的心中,可以威胁到他现在安逸生活的人只有契丹的其他贵族,那些贪得无厌皇族、国舅们。至于后汉河东军、磁州兵等都一时无法威胁到他,而当河东军、磁州等都有一定能力时,便也到了大军南下的时候。契丹经历了几年大战后,再加上皇族之间篡权谋位的战事,让他们无暇南下,等一切尘埃落定后,便又是他们血腥南下的时候。
而他也时刻做着南下的准备,他为南京析津府守着南方大门,也充当着南下的先锋,在邢州、湖城、深州、狮城一带,他所辖狼骑约有五千余骑,而统属的汉军也有三万之数。
熬过夏日的炎热,便就迎来他们最为爽快的日子,既是狩猎、也是练兵,或许今年的劫掠可以让他一骑绝尘的冲到澶州,在这富裕的土地上狠狠的咬上一口,让战火纷飞的草原上恢复一些元气。到不得不说,人类不管哪个种族,抑或势力,都躲不过内斗这一个阶段,大概利益所向才是人们心中对事物的最大分别。
契丹的内乱与否,也丝毫不影响中原大地的自己的战争,各节度使间相互征伐,后汉南唐间时有龌蹉,不得不替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乡民悲哀,他们几乎看不到会有安宁生活的那一天,似乎永远处在战火纷飞中。
幻想着未来、幻想着美好的乌力吉,半躺在凉榻上,美美的喝口冰镇的梅汤,长长地吸了一口气,眯着眼享受着炎热的夏日中唯一的一丝凉意。
耳边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乌力吉抬起头来,一身着戎装的契丹人从门外快步走来,到他的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伏身道:“夷离堇!延留请罪!”
“出了什么事了?为何请罪?你不在武安好好呆着,跑来狮城做什么?”乌力吉皱起了眉头,不满地道,延留并不自己的族民,虽归属自己统领,但躲在武安,并不是很听从自己的调遣,这一次不知为何来到狮城!”
“夷离堇,武安被磁州曾誉占领了,我带领儿郎们与他的骑兵战了一场,虽然算不上精锐,但也很难缠,想来武安现在也有三千磁州兵在驻守了!”延留沉声道,他知道自己很难过乌力吉这一关,但是心里还是有另一个想法,乌力吉南下劫掠,手里的可用的人手较少,自己倒是可以争取一下。
乌力吉眉毛一挑,再有一段时间便是自己南下劫掠的时候了,这个时候,磁州的曾誉竟然敢先出手,到让他有些摸不到头脑。
'小说网,!'
………………………………
第七十章 勾结
“你能确定是磁州曾誉的人么?”乌力吉用手指轻轻的敲着桌案,缓声问道,他最近虽道听途说磁州很多消息,但他只对契丹高层方面的消息会尽力打探,到是忽略了磁州方面的情况,一时也不确定。
“夷离堇,我与曾誉交手多次,与他相识!”延留有道:“现磁州被磁州南刘家堡主所夺,而刘家堡新烧制出一些精美的瓷品,在南唐、后汉风靡一时!大笔的金银进账,刘家堡富得流油后,便把磁州也接手了过来!虽然他们着甲兵丁较少,可是也很难缠,与我交手的便是这些刘家堡的骑手!”
乌力吉的神色冷了下来,厉声问道:“可是响合山北的刘家堡?”
延留被乌力吉的神色所惊倒,仔细的回想了一下,轻声道:“是响合山北的刘家堡,原堡主刘延于去年冬日意外过世,现在他的十三岁独子刘峰接任堡主!”
乌力吉有些茫然的站了起来,走到延留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错,能打探到这么多的消息,先下去休息吧!”此刻的乌力吉心里却也回想起这个刘家堡,这也是他多年的痛苦,若要问他在狮城这些年安逸的生活中还有什么不快吗?就当数刘家堡这个砸不烂的铜豌豆。
为何他如此对刘家堡念念不忘,那便要从刘家瓷窑说起,作为狮城投下州的夷离堇,他当然想让自己统辖的乡民为自己赚取更多的利益,而他拥有大批的廉价劳力,便想到了作坊,盐、茶、瓷、丝是草原最受欢迎的商品,狮城有盐场,却被南京析津府的耶律吼所控制,北方却又无产茶的良地,丝绸却又是楚、蜀等地特属,于是乎他便盯上了刘家磁窑。
但多次都未成得手,倒并不是打不下来刘家堡,而是刘家堡每次既给他准备好一批瓷器,又摆出一副玉石俱焚的姿态,颇让他有些无奈。
不过事出反常必有妖,刘家堡历来小心谨慎,几年来除了在各地销售瓷具,也只有与武城一带的戎族等有所交涉,这些也都在他的眼皮下进行的,他也不好逼迫太过,也就如此放任刘家堡生存了几年,到也让刘家堡越来越有起色,变得越来越不好下手,但刘家堡每年送来的瓷具到也逐年的增加,虽不至于让他太过难堪,却也是他心中的一个结。
乌力吉在想,是不是该好好敲打一番刘家堡了,这些年也确实有些纵容刘家堡的发展了,他叹了一口气,转身向着自己的书房走去,虽然他不识几个字,但也入乡随俗的有了自己的书房。一路思索着回到自己书房,却没想到他刚刚坐下,磁州便有人携厚礼前来求见。
让乌力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求见于他的人,也是他同样憎恨的磁州余家人,盯着眼前富态的余文杰,这也倒是他相识的人,不过他眉头紧锁,想不出磁州余家给自己送重礼所图是何?余家送礼与否,他今年都要南下劫掠,虽说他并不惧怕河东军与磁州兵,但是削弱他们的实力,这是自己必须要保证的,更何况这几年保州的河东军,在郭威的带领下愈发的咄咄逼人,他也吃了几次亏,所以磁州的这个软柿子,他无论如何都是要捏的。
拿着手里的礼单,头也不抬,冷冷道:“用你们汉人的话说,你这便叫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说吧!我们契丹人不喜欢绕圈子,当然也不喜欢被蒙骗,携重礼求于我,又是什么好事?”
余文杰看着眼前这个凶名昭著的契丹人,谈不上怕,心中或多或少有些恨意,却未表现出来,有些谄媚道:“乌力吉大王圣明,确是如此,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到是让您一眼识破,那在下便也不再有所隐瞒,大王请看!”说着拿出了一份刘家堡所印发的竞卖会宣传小册。
当决定亲自来与乌力吉见面时,余文杰便做好了这一切的准备,他之所以选择自己前来,也是考虑到乌力吉并不是一个莽撞的人,能在狮城一呆便是十多年,任南京析津府的宰相变幻,他依旧能稳坐狮城这一方地,这样的人岂容小觑。
看着面前稍显精制的小册,乌力吉眼皮一跳,那画册上的精美瓷瓶,瞬间把他便吸引住了,愣了片刻,他缓声道:“这又是何意?”
余文杰笑道:“想必大王也听闻,武安被磁州曾誉所占了,那在下便给大王讲讲磁州现今的近况……”
随着余文杰的介绍,乌力吉的脸色愈发的难堪,刘家堡这半年井喷式的爆发,不是让他感到吃惊,而是惧怕,现在的契丹看似强大,那是和被多年被战火摧残的北地相交,但是倘若北地真有强势的崛起,他就要无比的警惕了,列如保州的河东军郭威,近些年让他南下劫掠变得缩手缩脚。
他从内心里不愿相信余文杰所说的话,但实际上却是心里早已明白余文杰所说怕是全部都是真的,却依旧冷笑道:“在狼骑的铁蹄下,这一切都将不会存在,在冀州一地,不论不论是谁敢烦我契丹,他就要做好面对我契丹血色的惩罚!”
“说的好!”余文杰听此言高兴的手掌一击,道:“我来此有两个目的,一是,为大王解释一下,磁州兵冒犯武安一事,和我余家并不半点关系。二是,还想请大王重整磁州一方势力,我余家定当以大王马首是瞻。”
正是想要睡觉便有人送来枕头,乌力吉有些心动,他知道余家在磁州一带还是小有势力的,本来还为刘家堡的崛起有些顾忌的他,有个这样的内应,这如何叫他不高兴,压抑住那份高兴,淡然道:“如何重整磁州一方势力?”
“血洗刘家堡,余家便能重掌瓷州大权,余家将献上瓷土、瓷釉、烧制等配方,对了,大王还有能获得,刘家堡精美瓷瓶的不传之秘!”余文杰悠悠的说道,手指在案上的那本宣传册上,轻轻的点了点。
不料乌力吉摇头道:“若只是如此,还不足以让我狼骑拼了命去攻打刘家堡那坚固的城寨。谁掌磁州大权与我契丹并无太大关系。”他并不傻,且全部相信余文杰所说,他也不会让狼骑如此的作战,之所以不去破堡寨,就是珍惜这些狼骑的性命,有了狼骑在手,他才能在南京析津府有自己的一方土地。
余文杰见状笑道:“大王是怕狼骑有所折损吧!有余家在刘家堡做策应,那小小的堡寨大王不在话下吧!或许会有几个狼骑兄弟意外身故,相信是不会有太多!”
余文杰看着乌力吉,又接着劝说道:“这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大王莫要错过了,西京大同府的其他投下州,怕也是紧盯着这里呢?若要被别人抢了先,大王可就得不偿失了。”
乌力吉也是精明如斯的人物,笑道:“这桩生意,我与你做了!但你要送我几位烧瓷的师傅组我建窑、烧瓷!”
余文杰大笑起来,道:“没问题,定给大王安排最好的烧瓷师傅,到时刘家堡是您的,余家取回磁州。”说着向乌力吉重重的揖了一揖!
“回去做好准备,待秋日后,我便要与他刘峰好好清算一番!”乌力吉道,余文杰心里也明白,狼骑受不了夏日的炎热,再加上马匹产子上膘等事,这也就造成了契丹狼骑作战的局限性,当下道:“在下在磁州静候大王佳音!”
'小说网,!'
………………………………
第七十一章 武安
武安,这是一个历来被人注目的地方,战国纵横家苏秦和名将白起、李牧都曾被封为武安君,可见此地在燕赵大地有着怎样的地位,不过经过战火的摧残再不负旧日荣光。武安于王母山东麓,武安城也是依山而建,其境内紫金山有着刘峰梦寐以求的铁石,而且紫金山的煤石矿同样不比响合山少。
而现今到了曾誉的手中,仅仅几日便有了改变,虽不至于有太大的变化,倒也变得有模有样,武安在人力、物力方面有了刘家堡强有力的支持,正日新月异的变化着。
依山而建的武安城,木料石料更是不缺,曾誉也是大魄力,全营除了一个都的骑手在值守巡逻,一千五百军士,轮流的被安排修整城墙,而刘家堡陆续拨来的三千民壮和武安当地的城民帮忙,也上演了一份万人齐劳作的场景。
城墙以紫金山的青石为基础,再加上武安本就是老城,经年失修,但原城墙上的巨石还都存在,这也节省了曾誉的大量时间,再加上由刘家堡派遣过来的筑城工匠,有了之前在刘家堡筑墙的经验,无论工力分配,还是城墙设计,一切既快速又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此刻的曾誉,从心里也放下了刘峰猜忌他的想法,要知道刘峰如此的重用于他,曾誉还是心存疑虑的,在这个时代,大家到是有一个共同的观念,武力代表着一切。对于曾誉来说即使是余太生做城主时,他也是被限制的,而年纪轻轻的刘峰竟然敢把几千军丁交到他的手上,不由的他不起疑。
但看着大批挑着簸箕、箩筐的男女沿着城墙边来回运土奔跑,一些工匠在指挥着军丁们打磨石料,一些工匠则在指挥男丁夯筑堡墙,这样热火朝天的场面,他的心里再无疑虑。
……
武安城的城墙,在工匠们依据原址的设计及改造下的比原来略小,方圆五里的城墙需要修缮的有六百多米的缺口,堡墙并没有一股脑的加高,到是加厚加固了,高约十米,但城墙的厚度却有八米,把原有的破旧城楼拆除了,在城墙上却修筑了许多可容纳三五人的角楼。
在紧靠紫金山的城西,新的营舍已经建成,夯土而成的墙壁与城墙连为了一体,那些城门楼等地拆除下来的林木都排上了用途,刚建好的营舍前,是宽敞的校场,一都的军士正在平整场地,而这里工匠们的规划之中,还有一个可供供军官坐镇指挥和休息的演武厅。
此刻,曾誉的心里只有两件事,练兵!修堡!每三日一操,还未完全修整完的校场在这群汉子们的脚下,已经慢慢变得结实了。刘峰所派来的军士,也是给了曾誉很大的触动,那种严格到严厉地步的纪律让他看到了一个铁军的气质,作为多年作战的老将,他深知古往今来,所有的精兵强军无不建立在纪律之上。
更让曾誉出奇的是,刘峰编写的《虎卫军军纪条例》、《长枪手操典》、《长弓手操典》、《刀盾手操典》、《骑手操典》等等一系列文册,而这些在曾誉看来是不传之密的练兵之法,刘峰却一股脑的让人带来给他析赏,让他对其中的不合理处修正改编。而在刘峰的计划中,以后这些文册将下发到每一个都头、队长、伍长甚至军士手中,在这个大多数都不认识字的条件下,倒像是一个异想天开的做法,但曾誉还是从中意识到了如此做的巨大好处。
军中实行严格的军纪军法,而让军官、军士都完全的熟记军纪军法,一是更好的贯彻严明的纪律,二是完全提高军士军官的素质。不管在那个年代老兵在军队中永远是最中坚的砥柱,那是因为他们有着在战场上生存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形成纪律条例时便极大的减少了新兵的损失,那些基层的军官带兵也会有了方向、比较。
曾誉认识到这一点,于是他对新招募的军士严厉要求,而一些无视军纪的老军士也都被他回炉训练了。有着工匠们操心城墙修建的事宜,曾誉便每日都盯在了操练场上。
操练场上,疤脸大汉周铁衡手持一杆羌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