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布衣猎国-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峰身后,俏盈盈的站着一个姿色天然的佳人。
乌兰随之刘峰的地位越来越高,也慢慢的学着汉装的打扮,不过和刘峰单独相处时,她却还是喜欢穿戎族的服装,因为她若是穿了汉装,那圆润丰满,却要被刘峰狠狠的看几眼。
都说女大十八变,乌兰愈发的成熟,酥胸翘臀格外的浑圆丰腴,大概其中也有刘峰的功劳,此刻却静静的站在刘峰身后,也不去打扰他,此刻的她也很幸福,自从与狼骑打上第一仗,她便没有和刘峰如此单独的静谧的相处过,即便是看着刘峰静静的仰望天空,与她来说或许都是幸福的。
不知道过了有多久,或许是装x的仰望动作,太过累人了,或许是终于想起,身后还有一位佳人在等待,收回了他抑或是感慨,抑或是胡思乱想的思绪,向乌兰招手,道:“不冷么?”
看乌兰走到他身前,刘峰从怀中,拿出绣的精美的云肩,给乌兰披上。
乌兰澄澈的双眸有些惊喜的看着他,摸挲着云肩,欣喜道:“你特意为我买的么?”
刘峰却顺势把她揽在怀中,不顾怀中佳人的娇嗔,有些蛮横道:“你这阿姐好怪!给你买一件云肩,如何这么大反应!”
乌兰却环着他的腰,不依道:“好长时间,你都不来寻我了,才给我买一件云肩,就能让我原谅你么?”
见刘峰有些哑然,乌兰却又道:“好了!阿姐且原谅你了,但你要告诉我,刚刚望着天空想什么呢?”
刘峰叹口气,紧紧搂住怀中的佳人,缓声说道:“适才望着星空,阿弟在想,如何让你,让阿妈,让禹城的乡民不再受到战乱烦扰,能每日都仰望着星空,安宁的生活。”
孟方立攻打禹城时,乌兰、白娜仁都齐齐参与战争,虽未丧命,但都也受了些伤,这也是刘峰为何如此憎恨孟方立的原因。
乌兰道:“北地有三关,再加上河东军,禹城不会再遭受战乱了吧!”她虽刀、弓娴熟,但对战略、战术却不甚明了。
刘峰摇头笑道:“阿姐!要是如此简单就好了,我也能每天能陪你了!”
乌兰却并不买账,幽幽的说道:“陪我么?怕是闲下来,便要去烧作营了吧!”
刘峰闻言,不敢搭话了,他明日确是要去烧作营,作为他起家的行当,也是他刘家传家的家业,瓷窑对于他这个刚刚兴起的小势力,还是很重要的,他无法在别的技术上一举超越当下的生产能力,但是烧制瓷,还是有很大很多的潜力,可以挖掘的。
仔细一想,定是扎雄透露了刘峰明日的行程,只能佯作坦然道:“阿姐,那我们明日一起去烧作营可……”
乌兰却不待他说完,便道:“我今日便和雪薇妹妹约好了,明日我与你去烧作营寻她!”
看着刘峰一脸的茫然无措,乌兰有些酸酸的道:“你的雪薇妹妹也想你了!到是不知阿弟你,想不想你的雪薇妹妹呢?”
“阿姐!我累了,我要睡觉了!”刘峰转身便向乌兰的房间走去,嘴里却念念有词,“待会再收拾你!”
'小说网,!'
………………………………
第一百一十五章 瓷砖
次日,已是艳阳高照,刘峰才懒懒的从乌兰的床~上爬了起来,昨晚虽然没有进行那有利身心的运动,却也借教训之名,却也对乌兰上~下~其~手,调弄了一番,有些罕见的在辰时才起床。
乌兰早已不再身边,刘峰挥手,让侍女出去,他虽有些懒,但除了乌兰,还是不习惯也不喜欢别人为他穿衣洗漱,懒懒的穿上乌兰早已给准备好的衣服,刚刚洗漱完毕,却见乌兰披着昨日刘峰送她的云肩,端着餐饭来了。
笑吟吟的看着他,放下早餐,走到房间里,有些嗔怒的拿出另一件相同的云肩,不言不语的放在一边,却自顾自的吃起早饭来了,徒留刘峰一人尴尬的站着,不知如何是好。
刘峰此刻确是有些无地自容,不知作何解释,在禹城街上,巡视的时候,看到蜀地商人的铺中,有不错的云肩,便买了两件,送给两个心仪自己的女孩,那时却未曾多想,不料昨日,便被乌兰发觉了。
“阿姐……”看着乌兰笑盈盈的吃着早饭,刘峰苦笑不已,用自作自受,形容自己也不为过,但是看着不闹不嗔的乌兰,刘峰却心中没底,不知如何劝说。
不过在心中,却打定主意,以后定然不能让类似的事情发生。
“愣着做什么?快吃饭!等会还要去烧作营看雪薇妹妹呢?”乌兰扫了一眼刘峰平静道,“阿姐!莫要生气,待你生辰时,我定送你一个足够让你惊喜的礼物!”刘峰想痛快些把这件事揭过去,不得服软道,这样的把柄被人拿到,乌兰虽不会说什么,但也足够让刘峰自惭形愧了。
不知乌兰是因刘峰的承诺,还是本就不生气,微笑道:“好啊!阿姐等你的惊喜!”
都说女人心海底针,本就对感情没什么经验的刘峰,怎能猜透乌兰的想法,只好尴尬的笑道:“好!好!”
他猜不到乌兰的想法,却不知乌兰早已猜透他的想法,乌兰心知刘峰对昭雪薇和对自己同样的好,或许只是因为婚约的关系,对自己更好一些,但是看着刘峰刚刚尴尬无措的样子,她还是很满足的。
刘峰有些尴尬的迅速解决了早餐,便要起身,前往烧作营,不料乌兰又拿出一件云肩,缓声道:“这件与我披的并不一样,很适合雪薇妹妹!”说着递到了刘峰手中,不在理会愣神的刘峰,径直向外走去。
两人无言,在一众亲卫的跟随下,向城西的烧作营赶去。
但此时刘峰看向乌兰的眼神中,或许有了一丝爱恋之外的东西。
……
禹城,烧作营。
烧作营的变化,却还要比禹城要来的日星月异,作为刘峰的钱袋子,烧作营几经整顿,已经成为北地首屈一指的大窑,作为刘氏家族的最后产业,刘峰相对来说还是很关心的。
现今的烧作营共分三处,城外西山处,有着磁州最大的砖瓦、石灰烧制作坊,只工匠便有近千人。城内的烧作营也分两处,一处为瓷器的烧制研发主要有昭雪薇带领着一众工匠在负责;一处为烧制手法成熟的瓷瓶烧制处,由昭智负责,两处工匠共计四百余人,在禹城的众多工坊营中,烧作营也算是一个庞然大物。
然而刘峰也知道,没有竞争力的产物,是很难有所进步的,既然没有外部环境的竞争,那便只好设置内部的竞争,只有在竞争的环境下才能有更好的产物,刘峰在烧作营中分置了多个组别,在烧制数量、质量上都有着不动规格的比较,好让他们在竞争中,不断的进步。
随着烧作营的不断扩充,刘峰又有了关于烧制瓷器的想法,这门火与土的艺术,将会给刘峰带来巨大的利益,“瓷”对于这个国度来说,便是一个符号,即便在后世,有了玻璃等化工产品,瓷也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是占有一定的地位。
刘峰从心里钟爱瓷器,钟爱这种经过烈火冶炼而成的美丽器物,或许正因为如此,他也喜欢那个和他一样钟爱着瓷器的黑黑的女孩。
而这个女孩,却也一早便打扮好了,在作坊中,望着烧作营的门口,期盼着刘峰的到来。
昭智看着女儿一脸的期待,心里叹道:“女大不中留!”不过他也乐成此事!
当昭雪薇看着刘峰和乌兰联袂而至,心里还是有些小失望,但在刘峰把那云肩给她披上时,便不再计较了。
有乌兰在一旁,刘峰也不好表现的过于亲密了,进了工坊后,刘峰便向昭雪薇阐述自己的想法,烧制瓷砖的想法。
作为最为实用的瓷品,瓷砖是当仁不让的,在木板、青砖铺地的时候,出现了精美的瓷砖作为富庶之家铺地的选择,这也是刘峰准备给后汉、南唐、蜀地、荆楚、契丹各处准备的第一份大礼。
瓷砖在后世,却是最为普通的一种建筑陶瓷,但是刘峰在此时,要烧制出瓷砖,还是有很大的难度,一是作为铺地的瓷砖,要有足够的硬度、强度、和釉面的耐磨度;二是,如何烧制出,一指厚的瓷砖,瓷砖的成型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刘峰知道后世的瓷砖种类有很多,但还是那句话,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好在刘峰与昭雪薇虽说不是大师级的制瓷人物,但刘峰有着超前的瓷砖烧制知识,再加上昭雪薇的扎实的制瓷功底,却发挥出胜于大师级人物的能力。
作为瓷砖的原料,一般有高浓度的瓷石和高岭土变成,好在这些禹城有的是,只是二者的比例需要不断的调试,在巨碾中磨细的瓷土,经过淘洗池不停的淘洗后,再化为泥浆,经过淘洗池沉淀后,再蒸发水分,得出可以制作的瓷胚泥。
而最为难办的便是制作瓷胚,在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时,刘峰只能和昭雪薇在模框中用手,凭着经验,在做这砖胚。
因为是试制,所以在装饰上,刘峰并没有下功夫,只是待泥胚凉干后,涂上了一层釉里红的铜料,低温固烧后,刘峰才进行了均匀上釉。
忙碌了近三天,第一批瓷砖才能入窑烧制,好在这三天,有着两位佳人的陪伴,到不显得那么枯燥,刘峰甚至有那么一刻觉得,制瓷要比呆在议事厅,处理那些事务来的舒服一些。
可是,怎能如他所愿,在刘峰近乎三日没有处理公务,邓俊良、郭崇韬等人,便找到烧作营,把追了回来。
'小说网,!'
………………………………
第一百一十六章 拓荒
范阳府的冬日,与往年大不一样,虽是严寒,天气刻骨的冷,但在寒风中,乡民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作为禹城一带最早期十二个农堡的乡民,终于过上,有生之年的第一个恶狠狠的肥年,能吃上饱饭不说,有新房子住,有新衣穿,饭食中时不时的还有些荤腥,这样肥的流油的年,让范阳府其他地界的乡民,都馋红了眼。在范阳府整顿完民政司吏后,便在急切的等待着,土地改革、整顿。
刘峰知道在在农业生产在全部经济中还占有主要地位时,土地、人口便可为一切资源之首,如何利用好这写土地、人手,给范阳府带来极大的利益,是他要仔细思量的,虽说在禹城南农堡的乡民们,有极大的收益,可对于刘峰来说,在钱财上仅仅是收支平衡而已,禹城南的农堡给刘峰提供的最大的利益是人口稳定,粮食提供,而税收只是极小的一部分。
而邓俊良等人在开垦禹城以北的土地时,便再三的犹豫不决,邢州、冀州、磁州三郡并不和禹城南一般,虽然同为战乱被弃之地,但是各地还有些大小豪阀,他们有着自己的土地、佃农,在政策上便不能和禹城南一概而论,他们没有那么大的魄力,和这些早已破败的世家翻脸。
刘峰也知道有一个好的、适合的土地政策,将会给自己的治下带来极大的生产动力,在这个时代,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口,为种田的乡民,倘若他能因为土地政策及生产力进步,从而在种田的乡民中解放出百分之二十的乡民,用于工业生产发展上,他的范阳府发展便不可限量。
但如果,税赋沉重,土地流失、荒芜严重,他将也只是着滚滚历史长河中,一个略大些的石子,溅起的浪花,随即就会被湮灭。
于是乎,在对于土地政策的制定上,刘峰慎之又慎,重之又重,再经过反复的磋商后,才制定出《范阳府土地条令》即,范阳府治下所有土地归为范阳府所有,酌情补偿征收的治下私有耕田;
辖下土地均以农堡为单位模式耕作,农堡的经营方式将分为多种,可由范阳府组织生产,所有基础设施有范阳府负责,而将农堡所得分为三份,范阳府得两成为税赋,农堡得其四成作为农堡运营,租种乡民得其四成为各自收入。
而各地商人、世家、可自行承包,各郡规划出的农堡经营,须自筹一切农备、劳力,而农堡所收,只需上缴一成五的赋税。
好在邢州、冀州两地长期战乱,乡民流离失所,户口迁徙,田地大量荒芜,而仅存的世家、邬堡等,在刘峰银子加刀子的胁迫下,都痛快的进行了土地整改。
而消息传出,最为激动的还是那些乡民们,禹城南的成功,让这些方圆的乡民,都明白了加入这种农堡的好处,刘峰同时也在大肆的招募各地乡民来邢州、冀州二地。
一时间各地乡民、商户、世家的探子蜂拥而来,乡民是为了来寻一条生路,而那些商户,却是嗅觉灵敏,听闻了禹城富庶的消息,来寻商机发财,世家的探子则是为了,寻找能与三郡合作的机会。
而随着陆续进入到二州的乡民,经过整顿后,分别进入了作坊、矿产、农堡、军伍之中,范阳府愈发有一丝中兴之意。
刘延栋这个屯田使也再度的忙碌起来,麾下司田组织起有检验的老农,在仔细的勘察着各地的土地,进行着水渠、耕田、井池的规划。
刘峰下了严令,也下了重赏,三郡十八县,要切实的把范阳府的土地政令实施下去,磁州郡守曾祥儒、邢州郡守丁明德、冀州郡守宇文嘉佑也都精心的督查治下司田、县令在勘察。
让刘峰等人欣喜的是,三郡可用于耕作的土地达两千万亩以上,而且大多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尤其邢州、冀州二地,河流众多,利于灌溉,只是因为战乱频发,才导致土地荒芜。
好在这些土地并未完全是荒地,只是荒芜了几年,而原来的水渠等还有所保存,只要修复后便能继续耕作使用,为了争取在开春后,这些土地都能耕作,刘延栋等人决定,当即,治下农籍乡民,全力投入到开荒中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禹城的匠作营,便也昼夜不停的投入生产,整个范阳府有着一股,全民大作战的气氛,不论是三郡原籍的乡民,还是前来投奔的乡民,都加入了这场前所未有的“战斗”中,为他们自己的生活斗争着,冰天雪夜中,也不见丝毫抱怨。
而禹城刘延栋的农作营,也在经过刘峰的指点,和老农的实践操作后,对于亩产的提高,也进行了多种的实验,在种子的选育上颇下了一番苦心。而在当下提高亩产的办法,也只有精耕细作,加大灌溉面积,有效的增施肥料,采用轮换的耕作制度。
在这一方面,各处的司田,都来到禹城的农作营取经,这些司田有的是年纪长些的老吏,有的则是刚刚加入到范阳府的南唐抑或北汉的读书人,但他们在禹城接受到了不一样的教育。
由老农给他们进行授课,这如何能让这些自觉高高在上的吏员接受,正待大闹一场,却见到刘峰恭敬的向老农打了招呼后,也坐在堂下,听老农授课。
本来还有些不服的司田,也不敢再言语,老农见刘峰如此支持,也放开了胆子,一一的给这些司田讲耕作的技术等等。
授课结束后,刘峰如同学生一般,给老农行礼后,向堂下的诸多司吏。朗声道:“韩文公曾有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堂上老农,在耕作间,是我等之师,怎能不尊?”
堂下诸多司吏,闻言,噤若寒蝉。
刘峰又摇头语重心长,道:“非我如此严厉,倘若明年秋收后,汝等治下农堡亩产之量,能超出禹城十二农堡的亩产量,那便记你首功,我也以师之礼待之!”
堂下众司吏,面面相觑,有的道定不负使君所托!也有的唱喏道待明年秋收,要来与禹城一较高下,但更多的是,围在了老农前,继续的讨教耕作方面的事宜。
而刘峰如此重视农耕的消息,也在北地流传起来,三郡乡民,对刘峰感恩戴德的声音不断,而“刘疯子”的外号,也早已不见了,不过他武勇仁义之名到是流传了起来。
声名大好的刘峰,此刻却又在犯愁了,瓷砖的第一次烧制失败了,而府库中的金银,也不够他如此的挥霍糟蹋,出现了经济危机。
'小说网,!'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商路
禹城,议事厅中。
以邓俊良为首的诸多范阳行政吏员,齐聚在这里,神色沉重,一筹莫展,忙碌急速发展的范阳府,终于遇到了坎坷。
刘延栋汇报了各地开垦荒田的总体情况,总的来说就是缺、少、短,生产工具缺,乡民少,时间短,刘峰的匠作营,全力开工,也将将够提供整个范阳府的生产工具,但匠作营还有其他任务,还是无法全面提供生产工具;而三郡各地乡民,因战乱死伤、难逃者甚众,乡民缺少,即使刘峰的土地政策极为诱人,在严冬时分,各处来的乡民,也不是太多;而距离明年春耕也还只有几个月的时间。
此外,兴修水利、铺路架桥、建造房屋、修缮城墙林林总总,也是消耗人力物力的。除却禹城,剩下的磁州、邢州、冀州都是一穷二白,什么都要从头再来,在资源材料等方面,全面依靠禹城一地。即便各处乡民们的热情再高,离开这些必要的生产资源,也是无计可施的。
仅仅两个多月,刘峰赏赐、抚恤军士,开耕荒地,修建三关、修缮城池、开凿水渠、铺路建桥等大工程,就花费了数十万两白银。
好在禹城南今年大丰收,再加上淮南徐福给提供的粮食,倒也能让范阳府一地的乡民,不至于和往常一样,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将军,估算接下来,每月须五万银,才能维持各处运转!!”度支使潘庆云沉重的说道,现在范阳府的情况不是太乐观,刘峰一下子铺开的局面太大了,而积累又太少,导致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嗯!”刘峰点点头,沉声说道:“放心!我会解决的!各处的工程不能断,继续加快脚步!”
刘峰知道,范阳府陷入这个境地主要是因为,自己的一系列产业,除了烧作营,能给自己提供大量盈余,而其他作坊,现在还无法盈利过多,再加上入冬后,交通不便,大批量的产品,无法流通,造成了现在这个局面。
而他的烧作营,这次在瓷砖制作方面,也没有往常那么给力,失败了几次,让刘峰也有些苦恼,这个时刻,开辟新的财路,已是迫在眉睫了。
堂下的冀州郡守宇文嘉佑,却凸然开口道:“将军,属下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宇文嘉佑是白戎一族,也是冀州名士,素有才情,在刘峰力邀下,才出面担任冀州郡守,见到厅内众人为财源惆怅出声道。
闻言,众人都看向了他,身为郡守,却未着官袍,一袭白衣,黑发飘飘,虽是白戎族,但却生的白皙,脸庞棱角分明,眼眸却也乌黑深邃,到有那么一丝江南富贵公子的感觉。
刘峰颔首道:“宇文郡守,无须多礼,直言无妨!”
宇文嘉佑,仍是一副高冷的模样,缓声道:“刚才听闻诸位大人所言,现范阳府之所以,钱财不裕,主要因两点原因:一是开销甚大,二是商路运输不通。”
见众人也在沉思,他接着道:“那我们便着手从着两个方面来解决便好,在开销方面,除却必要的材料开支,在人力方面,主要以工代赈为主便可!”
“而在商路运输方面,古往今来,运输无非水、陆两种,而我冀州狮城离海岸不远,倘若我们依靠海路运输,我们的财路便就打开了!”
刘峰闻言击节,喜道:“宇文郡守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我倒是忘却了,还有海路可以运输这一点!”他自己在心里埋怨,把心事都放在生产上了,却望去开通道路上了,把那句要想富先修路的名句给丢在了脑后。
宇文嘉佑接着有条不紊道:“狮城虽不是海运城市,无法行的远洋,但紧靠海岸而下,还是可以一路行至临安一带的!”
“不知宇文大人对海运了解多少?狮城有无海船?有无商队?”刘峰坐直了身子,严肃的问道,宇文嘉佑含笑道:“狮城便有两支海上船队,且其中一支便是乌力吉的船队,他们在一个月前与南唐临安城返回到狮城,被属下一举拿下了,扣在狮城!”
“哦!?”刘峰闻言,才想起在邸报中,似乎看到过这样的消息,只不过自己这段时间太过于忙碌,有些忽略了,刘峰也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一些事情上,亲力亲为,却没有时间着眼于长远,这次的危机到是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自己的规划不当造成的。
刘峰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缓声道:“即便是把皮绒、成衣、瓷器等贩卖到临安,也只能维持范阳府暂时的经济稳定!”
宇文嘉佑诧异的看了刘峰一眼,又道:“将军,我等也可以从临安进购货物,在禹城、狮城等地贩买!”
“是啊!我们可以从南唐购进,丝绸、茶叶等!”刘延锡接话道,他是经商的,现在也负责着范阳府的几支商队,只是因为狮城等地,收复不久,再加上,狮城的海港又小,到让他也忽略了此事。
刘延锡对商队运营、贸易等还是非常熟悉,要比刘峰、宇文嘉佑两人熟悉多,经过宇文嘉佑一引导,便打开了话匣子,兴奋的说道:“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