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布衣猎国-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杰虞脸色微微一变,随后轻笑道:“倒是小瞧了天下英雄,这平卢军中,还是有些人物的!”

    邓杰虞不急,但刘牟不会放任如此战功流失,急声道:“属下这便率军,前去围截残军!都尉可率府卫军随后赶到!”

    邓杰虞、鲁冲闻言,相视一笑,摆手道:“不必了!”

    又转头向,那骑手道:“传话你家都头,紧随在平卢残军其后,行至三十里外,便可回城!切记,不得与之纠缠,远远的观望即可!”

    “呃!”

    刘牟惊呃一声,满心疑问。

    那骑手却听闻军令后,于马上敬一军礼,策马奔腾而去。

    邓杰虞看着满腹疑问的刘牟,笑着解释道:“此战之意,并非在于能否击杀或俘获多少平卢军士,而是要让平卢军承认齐州归我范阳府所有!”

    刘牟闻言,却还是不明了,不过却也不追问,只是满脸茫然之色。

    邓杰虞朗声笑道:“走!与某一起去会会这平卢君使!”

    '小说网,!'
………………………………

第一百四十一章 约见

    天色渐明,齐州范阳府军营中,惨叫声、低吟声一片,正是那些被俘的平卢军,关押在这里,在平卢残军撤出齐州五十里外,邓杰虞便打扫战场,兵回齐州。

    曹德业也不再前来撩拨,乖乖的率军回到淄州,而邓杰虞也只是派遣了一些精悍斥候在外侦查。

    一战之中两军阵亡的兵将的尸体暴露在旷野之中,范阳府军在收敛着尸体,正值夏日,邓杰虞怕尸体腐烂引来瘟疫,所以快速的清理战场。

    己方战死军士,也得以快速火化掉,至于那些战死的平卢军,便被集体火葬掉,好在此战并不太过残酷,双方死伤,共计不过千人。

    到是范阳军俘获了平卢军五千余人,同为俘虏的刘经武被单独的羁押在一座营房中,此刻的刘经武懊恼异常,经此一战,他彻底的明白过来。

    范阳军并不好惹,之所以刘峰不率军继续攻打青州,是另有他顾,绝不是军力不堪!

    刘经武立于营房案前,思虑很久,不由的深深叹息,看着营房外,操练场上,羁押的自家军士,到是均未遭受虐待。

    却也为眼下的局面所困惑,从昨夜的一战来看,平卢军并不具备与范阳军相抗衡的实力,虽说内心颇为不服,但血淋淋的事实容不得质疑。

    思虑良久后,又叹息一声哥,邓杰虞的态度,足以说明一些问题,刘峰并不会把他怎样,而接下来会有何要求,他便是案板上的鱼肉,只能任人宰割了。

    相同这些,到是在这营房中,也不觉的有何危险,但是曹德业率军南归,倒教他有些心疑,曹家本就是青州士族,倘若他被范阳府久久羁押,他这个平卢君使,也就是一个空头衔了。

    想到这里,刘经武便觉得心中发堵,但是又没有一处可发泄的地方,不由得开始暗恨起了曹德业。

    夏日的炎热凭空给他添了一份烦躁,不由自主的走出营房去,而守卫却也没阻拦,走到操练场上,看到那些同样茫目的平卢军士,有些意兴阑珊的转身回房,但是却看到了另一处营房中,被包扎着的连城和。

    便走上去,主臣二人,相视一眼,满脸苦笑。

    “使君,我等不仅小觑了那邓家小儿,更是对范阳军毫无了解,事到如今,不知使君有何抉择?”连城和躺在床上,拱手行了一礼,嘘声的说道,“此战是某之过啊!未曾想到这邓家小儿,有如此谋略,此番到是折在他的手里了!”

    “眼下还能如何?!现如今我们并不知这刘峰是何意,不过看那邓家小子,所作所为,倒不是要与我们为难,只是齐州我等是不要再想了!”刘经武苦笑的说道,“那当下只有等待了么?”连城和苦涩的问道,“既来之则安之,现在曹德业也已率军回到淄州驻守,于今之计,还是要尽快与刘峰详谈一场才是,如此才能知道范阳府到底是何意?”刘经武沉声道,他虽对军略不通,但对这些纵横的手段,却是异常的精通。

    沉默片刻,连城和忽然开口问道:“君使是如何看待这刘家乳虎的?”

    刘经武闻言,也不急的回答,沉默片刻,长吁一口,缓声道:“此人怕是有枭雄之志!未尝不能与那郭河东,一较高下!”

    连城和闻言,叹息一声,颔首不再言语,随后刘经武嘱咐了几句好生养伤,便回到了关押自己的营房,等待范阳府的人前来,可这一等便是两日。

    邓杰虞本从战场返回时,便要前来相见,不过听闻了鲁冲劝诫,有意晾刘经武两日,磨磨这一镇之首的耐心,不过在刘峰听闻俘获刘经武后,便传令邓杰虞将刘经武羁押道禹城,他要与刘经武详谈。

    ……

    夏日的禹城,可谓是车水马龙,城内水泥铺设的道路,异常的清洁,整个延街的商铺,都是三层的屋宇,因人流、货物往来频繁,禹城不得不在城北再开建一个货物运送的通道。

    禹城的崛起,倒是稳定的北地的经济,不过禹城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便是水路的交通并不便利,好在刘峰对道路的建设,力度之大,百年不见,才满足了货物流通的要求。

    这也是刘峰想要把齐州拿到手中的原因,有了齐州这样一个运河口岸,再加之高城港的修建,他的禹城将依靠先进的工业技术崛起,也将引领着这个时代的进步。

    而他此时,也在着手布局,虽齐州已掌握在手中,但他需要的是,完全的放入囊中,即便别人觊觎,也无法夺走。

    议事大厅中,刘峰喝着轻轻的抿了一口茶水,笑吟吟的看着厅下的几位。

    “君使可是有好消息要告诉我等?”厅下首位的邓俊良看着刘峰的作态,笑着开口问道,“不错!邓都尉明日便将那刘经武请到禹城!”刘峰倒也不掩饰自己心中的喜意,开口答道。

    邓俊良点点头不再多说,转而笑道:“君使可是要将刘经武纳入麾下么?”

    刘峰闻言楞了一下,没有作答。

    “以属下看来,那刘经武并不会轻易就投在使君麾下!齐州之战,还不足以让他信服!若是他轻易相应一些事,到是有可能虚以为蛇!”邓俊良侃侃而谈,他并不知刘峰如何决定对待刘经武,只是看到刘峰邀刘经武来禹城详谈,便如此谏道。

    刘峰目光一闪,望向邓俊良,缓声开口问道:“如先生所料,此番刘经武前来,要如何对待?”

    “晓之以理、诱之以利、摄之以武,使其明晓我范阳府与他处之不同,不谋求其归附,只寻求相盟!如此一来定事倍功半!”邓俊良轻抚胡须,缓声道,刘峰含笑点头,他并不在乎能否将刘经武收归麾下,齐州之战的目的,便是能与青州划河而治,彻底解决东南兵患,无后顾之忧后,便能全力对付契丹。

    但邓杰虞一下子便将刘经武抓到手,超额的完成了任务,这也让邓杰虞等人有了其他的想法,列如继续南侵,将青州等地收于范阳府治下。

    不过众人看到刘峰完全没有如此意愿,便不再提起。

    “先生所言极是,那待明日刘经武到来,便有先生一体应付了!”刘峰又来了一个大撒手。

    '小说网,!'
………………………………

第一百四十二章 盟约

    齐州至禹城不过数百里,一路倒也平坦,同刘经武一道赶往禹城的还有连城和,因连城和箭伤未愈,所以一路上,到也行走的缓慢。

    但自刘经武等人踏入范阳府境内,一切的一切,都打破了他们原有的观念,而刘峰的种种手段,让他们从内心被慑服。

    沟渠水利、风车磨坊、田园农堡、笔直畅通的大路,在他们眼中看到的完全是一个盛世年代,更或者是那个传说中的年代,才可能具有的面貌。

    越是向禹城靠近,越是能清晰的觉察到,范阳府与其他军镇有如何的不同,这巨大的差异,让他不敢相信,当然这也有邓俊良可以安排的影子存在。

    几处修建好的道路、磨坊、水车等等,故意的让刘经武亲眼看到,并有意使其了解,刘经武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将军,但绝对是一个卓越的纵横之士,眼界之广,并不输于范阳府中邓俊良、郭崇韬二人。

    但刘峰的一些行为举措,要远远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无论是借用哪家学说,都一时无法将范阳府的施政措施归结为哪一家的学说。

    此刻,他甚至有些相信,那些北地乡民的传闻,刘峰之知乃是天授,这也是乡民们惯有的想法,每当出现无法解释的状况,却又因此得到益处,便归功于上天。

    刘经武却要比那些无知的乡民,明晓许多,但也无法看透范阳府当前的情况。

    一路行来一路思索,却不得其解,只好深埋疑虑在心中,不过此时,他也是异常坦然,虽不是倾心于范阳府,但也有所意动。

    刘峰并不知邓俊良的安排会给刘经武带来多大的震撼,不过却也时刻关注着,在刘经武到达禹城时,也亲自出府迎接,给足了刘经武的面子。

    尽管刘经武是被俘而来,但刘峰以后却要和刘经武合作,更何况刘经武割据一方,与刘峰身份相当,若不是出城接迎,会带来许多困扰,刘峰极有可能出城迎接。

    这一路来,刘经武很是煎熬,前半段的惊奇,中途的思索,直到打定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思,而在看到禹城的那一刻,他自己也无法掌控心绪了。

    当刘经武一众人等,行至范阳府外,便看到了刘峰等一众范阳府掌权者在等候,刘经武不敢拿捏,轻磕马腹,向前快行了几步,距数十米远,便翻身下马。

    却不待刘经武上前见礼,刘峰抢先抱拳一揖,道:“刘君使行程劳累了!”

    刘经武亦是抱拳还了一礼,笑道:“有劳君使出迎了!某愧不敢当啊!到是久闻君使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天人之姿!”

    “刘君使过誉了!君使舟车劳顿数日,先请去去乏!”刘峰伸手一让,请刘经武先行。

    已到如此地步,刘经武也不客套,“惭愧,败军之将,如何当君使礼遇,待洗漱完毕,便前来与君使详谈!”

    ……

    不到一个时辰,刘经武便到议事厅与刘峰详谈,一走进议事厅,便看到范阳府议事厅中,司吏武官,人才济济。

    不由得羡慕起刘峰来,能够招募来如此众多的人才,尤其是那磁州智者邓俊良,父子皆是人杰,却都效力于刘峰。

    看着端坐在厅中案前,神情淡定,智珠在握的邓俊良,刘经武满心苦涩,有此人旁听,他的纵横之论,恐也再无效用。

    明白如此,寒暄几句后,便直接沉声道:“不知君使何求?”

    “齐州!定是要归于范阳府的!”邓俊良接话道,这是题中应有之意,关于齐州事宜,刘经武早已有心理准备,这是他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但除却之外的东西,恐怕才是重点。

    “唔!只是如此么?”刘经武笑着问道,“齐州羁押的五千平卢军士,可以归还,但大河以北之地皆归范阳!”邓俊良如此说道,他在摸清刘峰的意图时,便拟好了此番商议的大概。

    刘经武内心有些诧异,这两个条件公平的有些过分,甚至是极大的偏向他,但他不知之后的条件是否会过分至极,也只好沈着脸,颔首道:“还有何要求,一并说了吧!”

    “凡范阳府商队在你平卢府辖地内畅通无阻,且免除他们的关税。”邓俊良微笑着说道,刘经武思虑了一下,并无觉得不妥,亦颔首认同。

    不过踟蹰了半晌开口道:“仅是如此么?”

    “某欲与平卢府结成同盟,只要你我还是两府之君使,便不互相攻伐!”刘峰在首位之上,朗声道,语气虽淡,但话里的意思,却让刘经武好一通思索。

    “作为我们盟约的见证,我范阳府将会提供一些兵器给平卢府!”刘峰微笑道:“想必刘君使也是知道,我范阳府军械之利吧!”

    刘经武神色一滞,刘峰所开出的条件,根本不容他拒绝。

    不过他也明白,这是利益的交还,或许刘峰有更大的棋要下,所以不愿和他继续纠缠,抑或是刘峰看好他,总之来说,这一场齐州争夺战,对他而言,也许未有害处。

    尤其是听闻刘峰要出售军械给他,此刻他脑子里,甚至在勾画着用那些军械,南拓辖地。

    刘峰并不知道刘经武此刻已在遐想,不过看他正在沉思,也不去打断。

    他所开具的条件,岂止是优厚,对于这样的条件,邓俊良、潘庆云等人颇有微言,不过刘峰十分清楚契丹、河东军才是他将要面对的。

    若是可以暗中联合平卢军,依河拒守东南,便能极大的将精力放在北地,而青州境内世家繁多,匪众亦多如牛毛,刘经武的发展有些,无法构成对范阳府东南的威胁。

    而河东军也将面临朝廷的发难,也只能与他交好,但数年间军镇与朝廷间的交锋,不会就此停止,只需要政治、军事的博弈。

    于是乎,接下来的数年中,便是范阳府与契丹交锋的时刻。

    刘峰看着“沉思”的刘经武,这却也是个头脑灵活之人,他料定刘经武可以猜测到自己的意图,也体会到了范阳府的军威!如此便是最好的结盟伙伴。

    '小说网,!'
………………………………

第一百四十三章 重甲之威

    所谓盟约除却道义约束之外,更多的是利益的瓜葛,刘峰之所以敢与刘经武结盟,便是出于对自身实力的自信,而如此盟约,对于刘经武来说,更有极大的利处。

    论军事实力,范阳府可完全侵占他平卢府,何况他还是阶下之囚,即便没人把他当做囚犯来看待,仅是结盟后,范阳府的军械可出售给平卢军这一条,就让刘经武合不拢嘴了。

    而为了让这样的口头盟约更有效,刘峰决定带刘经武一道观摩他的豹韬营,这是刘峰的战略战备力量,可以说是当前范阳府的重拳部队。

    为了要完成邓俊良的“摄之以武”,刘峰原本计划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阅兵式,但有估计影响太大,恐另生他变。

    所以只好带刘经武观摩他的这支战略战备队伍。

    豹韬营已经整训半年之久,左右校尉依旧为白氏兄弟,不过他们二人的校尉级别要远远高于其他校尉,和其他五卫都尉相当。

    而豹韬营辖四都,两个重骑都,一个特战都,还有密训中的火炮都,而重骑兵对于这个时代的军镇来说,便是顶级武力了。

    虽还未能让重骑甲士投入作战,但也训练到可熟悉军中的旌旗、金鼓等指挥号令,进行前进后退,队形变化,操演熟练,所以此时也可拉出来,让刘经武观摩一番。

    这是刘峰思绪良久才耗费重金成立重骑兵,冷兵器时代,野战战场上有四个基本兵种,重步兵、重骑兵、轻步兵(弓弩手)和轻骑兵等,而刘峰在军伍中也只是增设立了医护兵、辎重工兵等辅助技术兵种。

    在地势平坦的理想战场上,阵型紧密的重步兵,尤其是长枪手,可以瓦解重骑兵的正面进攻,但无论面对弓弩手还是弓骑兵的箭雨,都缺乏足够的防御能力。

    重骑兵的速度和防护能力可以轻易突破轻步兵的箭网,给后者以毁灭性打击,但面对机动性更优的弓骑兵,重骑兵通常是被动挨打。在射击对抗中,弓箭手的发射速度和精确性明显优于弓骑兵,重骑兵对于重步兵队形的侧翼和后方有压倒性优势。

    所以轻重骑兵的配合,将是这个时代的大杀器,或者可以说是终极力量,在重机枪出现前,骑兵仍是战场上的可以左右胜负的重要因素。

    所以刘峰除了研制火枪外,格外的重视骑兵的培养,而豹韬营中的山地特战都,便是纯粹的甲级精锐军士组成的步兵战都。

    而刘峰所训练的重骑与当下最为著名的契丹宫帐骑,大有不同,刘峰深知重骑兵的缺陷,也知道重骑兵的发展的瓶颈。

    一支堪称无敌的重骑在于几个关键的要素,马匹、甲具、骑士,豹韬营的重骑的马匹乃是刘峰重金在草原、漠北等地购进的,几乎一年才筹够了六百百骑,保证重甲骑兵足够的机动性及攻击能力,重甲都配备双战马。

    但刘峰给豹韬营重骑所配备的甲具,却是当世无双的,无论是骑士的板甲,还是保护马头的“面帘”,保护马颈的“鸡颈”,保护马胸的“当胸”,保护马躯的“马身甲”、保护马臀的“搭后”和竖立在马臀部的“寄生”都是精炼的钢铁,经过双重淬火,千斤水锤冷锻而成,是范阳府当前最高的工业成就。

    而在兵器的配备上,刘峰给重骑配备了六米长的三棱重骑枪,精钢所制,而他们的骑刀与风狼骑有所不同,更为宽厚些。

    这是一只用钱粮堆出来的重骑,组建这两都三百重骑,所耗费的钱粮,足以再组建一支轻骑卫,不过刘峰斥重金打造的重骑兵,是旨在建造一支类似唐初的玄甲军。

    没有重甲骑兵的笨重,但却又重甲骑兵的攻击力,可完成侧翼突击、正面突击、迂回突击等战术动作,不再是战场上的活靶子。

    对于重骑都的观摩,是在禹城北数十里外的旷野中进行的,而当三百重骑皆穿戴战甲自军营出城时,却也引起了禹城的轰动。

    高大的马匹,乌黑的战甲,骑士沉着冷漠的眼神,无不宣告着这支甲骑的非凡,不论是围观的乡民,还是司吏、军士们,都感受到了这支战骑的强大。

    刘峰相信很快的时间里,他拥有一支强大的重甲骑兵,或者更玄的消息,会传至四方,甚至传到那些还在觊觎范阳府的有心人耳中。

    而留心观察这支重甲骑兵的,不仅有各处的探子,也有各地的商人,当他们观察完这支重骑兵后,定会有新的判断,也会做出更明智的抉择。

    刘峰本意是要向刘经武展示自己的军事力量,却无意间让乡民们震惊了,不过这样也给生活在禹城的乡民一个重要的安全保障。

    在旷野上两都重甲骑兵,进行了作战演练,那种山崩地裂的冲锋气势,那种有来无往的壮烈,让一同而来的连城和的惊讶的双嘴不能合拢。

    时至此刻,刘经武也明了刘峰何意,不由的涩笑,即便是刘峰不向他展示重甲骑兵,他也不敢有丝毫背盟之意,最起码在数年间,绝不会心存背盟之意。

    军队啊!刘经武在心中哀叹,刘峰以幼龄之纪掌三郡大权,无不是凭借手中悍勇的军士,而待此次危机过去,回到青州一定要励精图治,招贤纳谏,重新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扬眉吐气。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分外痛恨起曹德业来,如果不是曹家种种掣肘,自己如何不能在青州练出一支精兵。而青州诸多世家的存在,对编练军伍动些手脚,这也是他平卢军越发的战力后退的原因。

    ……

    数日之后,刘经武、连城和两骑返回齐州城。

    五千平卢军也扶持着离开了齐州城,向淄州行去,他们不知范阳府为何放人,但在齐州城中,却没少受范阳府医护营的照拂,即便两军再度开战,这些降兵的战意也会不足。

    至那日观摩重骑后,连城和的脸色就一直很灰暗,战败于邓杰虞且不论,重要的是他面对范阳军的无力感,让这个昔日也曾意气风发的将领整个人都苍老了许多。

    “连都尉,可与我同去运河处?”刘经武到是早已从种种震惊中恢复了过来。

    “去那屈辱之地作甚?”连城和并不情愿的答道,但是却也跟上了刘经武的脚步。

    '小说网,!'
………………………………

第一百四十四章 齐州风云

    旬月过后的战场,在几场瓢泼的夏雨冲刷下,再也没有了那日的血色,旷野上的杂草又一次的复苏,若不是亲生在此经历了那一场战争,根本无法看出,此地曾是战场。

    刘经武与连城和抛下亲卫,两人沿着运河而去,运河上的渡船、货船,也已渐渐多了起来,相熟的船老大,互相打着招呼。

    连城和心情沉郁,沉默不言,倒是刘经武却如同一个游历的书生一般,与那些船家搭讪,问询一些事宜,似乎此次被俘的经历,对他而言无甚大碍。

    站在运河东岸的那处高地上,可一览数里运河,却见运河上,船舶之多甚是罕见,不过却都忙而有序。

    夏风吹来,带起了运河中的一丝水气,刘经武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缓声道:“此地便是那日某被俘之处吧!”

    连城和叹了一口气道:“君使,来这运河之处,不只是为了感慨被俘一事吧!”

    刘经武微笑着,坐在运河岸边一青石之上,笑吟吟道:“连兄,被范阳军威所震慑住了么?”

    “确实如此!”连城和苦涩道,范阳军的强大,让他难以望其项背。

    刘经武收敛起微笑,目光熠熠的看着连城和,沉声道:“某知连兄被那铁甲重骑所摄心魄,所以某才带连兄来此处一观!”

    “连兄,此番禹城之行,可看到了什么?乡民安宁生活,禹城富足,商贸往来繁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