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望族-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梅姐是位很勤快很精明的少妇,容貌秀丽,身材凸凹有致,人也很善良,当然其性情依然不改那一丝轻浮,不但丝毫不在意男人们不怀好意的调笑和目光,往往甚至是她主动去撩拔他人。

    这样的女性沈侃见多了,现代社会的职场有很多类似之人。

    但是在古代,如此不拘男女之防,无疑会成为家宅最被人诟病的焦点。

    沈侃很想提醒下春梅姐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可总是说不出口。

    伸手接过沉甸甸的竹篮,二人的手不免接触在了一起,沈侃没觉得什么,春梅姐却情不自禁的轻轻一颤,眼眸好似一汪春水。

    他是个好孩子,可惜了!春梅姐的异样掩饰在黑夜中,神色遗憾的道:“回头有了好东西,我再给你送来。”

    “好。对了,我那有一壶上好的女儿红,我去给你拿来。”沈侃笑道,他知道对方好酒。

    “那你给我送过去吧。”春梅姐不想被人看见引起误会,转身笑着去了。

    院子里,金大娘郑重的道:“那媳妇不是好人,你离她远些。”

    “是。”沈侃点头,为春梅姐辩解无疑显得欲盖拟彰,所以还是什么也不说的好。

    等他拿着酒壶走了,采冬问道:“哪个媳妇不是好人啊”

    “去去,与你无关。”金大娘没好气的道。

    “哼!”采冬不高兴了,一扭头进了屋。

    这边沈侃走到大厨房,就听里面传来了骂声,进去一看,春梅姐双手叉腰,对着几个老婆骂道:“你们这群不得好死的长舌妇,把我欺负的上不得台面,怪不得连小厮都不敢理我了!你们说,何见得我就是个淫…妇难道连说话也不许说了吗婆婆也防贼似的防着我,既这么,我往后倒偏要偷个汉子给她瞧瞧。”

    “瞧你那涂脂抹粉的风流样,还往后早不知偷了多少野汉子了。”一个老婆嘲笑道,顿时引来一群哄笑。

    “我打死你个满嘴喷粪的。”春梅姐暴怒,就要上前撕人。

    正在这时,二太太甘氏和四太太孙氏带着人闻讯赶来,及时阻止,沈侃皱眉站在一边。

    因孙氏管着大厨房,春梅姐是她下面得力之人,先存了帮衬之心,等听完双方杂七杂八的争辩,一脸莫名其妙,开口问道:“到底哪个欺了你哪个不理你又是哪个提防了你你先说个明白。”

    春梅姐不便说出婆婆来,气愤的道:“这院子里的混账婆娘,哪一个不来欺我不管任一个男人过来,她们都会血口喷人说我偷人。”

    二太太甘氏好笑的道:“你好生说说吵嘴的缘由,别一打一大片,你这媳妇平日见着挺机灵,怎么就不明白众怒难犯的道理”

    “是。”春梅姐突然将手里的东西往地下一扔,“今儿娘家送来些东西,我寻思买一匹缎子孝敬爹娘,便叫来兴儿那狗杂种,托他去买,谁知他理也不理我,跑了出去。我刚要叫住他,这些长舌妇就不三不四的指桑骂槐,当着太太的面,那些难听话我也不学了。”

    沈侃看了眼满地的铜钱,不由得松了口气,他还真怕春梅姐偷了人,落了把柄。

    “我当什么事儿呢。”孙氏也暗暗送了口气,当下对管事媳妇说道:“你去对门上说,帮买东西是外头的本分,就算不乐意也得说明一下呀,为何理也不理就走了还引出这么一出,大过年的不得清净。你去叫人把那小子杖责十下。”

    “是。”

    管事媳妇应了,出去不多一会儿,兴儿跟着他老娘走了进来,跪在阶下说道:“小的要回明了太太,就算挨一百棍子也是甘愿的。”

    不好!沈侃一瞧这兴儿十四五岁,长得眉清目秀,就知道事情不妙了。

    果然,春梅姐好似被踩到了尾巴,叫道:“你休要讨死,胡乱说什么,赶紧滚出去。”

    “呦……”妇女们顿时一个个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来。

    “闭嘴!”孙氏的脸也顷刻间的沉了下来,“兴儿你说。”

    兴儿赶紧说道:“昨晚四更天小的起床撒尿,一时口渴,过来要泡碗茶喝。不想合该晦气,遇到了……”

    “你这狗杂种,撒你娘的慌。”春梅姐急得暴跳如雷。

    “你遇到了什么”孙氏的脸色愈加阴沉,丝毫不理会她。

    “遇,遇见了春梅嫂子,她招手叫我过去倒水。”兴儿喏喏的道。

    “倒个水有什么”二太太甘氏不以为然。

    “不是那样子。”兴儿神色古怪,“小的伸手去接水,谁知她不倒,反而在我胳膊上捏了几下。沈大娘吩咐过的,家里的小子,有哪个敢和春梅姐勾勾搭搭,立时撵出去,还有大柱哥也说过,谁敢给他戴绿帽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是以当时小的吓得半死,撒腿就往外跑,连茶也不泡了。春梅嫂子还一个劲的叫我回来回来,小的不敢答应,一口气跑了。”

    “你瘙了我的手,反倒诬陷我捏你”春梅姐疯了似的跑出来就要打人,却被几个婆子笑嘻嘻的拦住。

    完了,沈侃知道此事已经无可挽回,不管到底是谁骚扰的谁,以春梅姐往日饱受诟病的作风,既然有人出面指证她不贞,那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孙氏冷冷看了眼一脸死灰的春梅姐,对连连叹气的沈安家说道:“你的儿媳,你自己看着办吧。至于兴儿,拖下去实打实的杖责二十。”

    当晚,春梅姐被公公婆婆撵出了沈家,对此沈侃根本爱莫能助。

    正月十三,家里决定要请戏班子来唱戏。十四日清晨,沈侃指挥下人们将正厅的门窗隔扇尽皆撤去,对面搭建戏台,房檐下挂上清一色的走马灯和彩穗宫灯。

    一路上的两侧厢房以及整个游廊,挂满了或用绸料和葛纱,或纸糊的各式各样小灯笼,地上摆满了菊花。

    正堂摆了五张梨花木的大八仙桌,青铜三足香鼎里烧了百合香。茶几上放了些小巧玲珑的盆景儿,各色花瓶插了岁寒三友等新鲜花卉。

    正月十五,上元节。午时,请来的戏班子吹吹打打,沈嘉猷亲手扶着老太太出来。

    沈侃请祖母在正中的软榻上坐了,丫鬟在一旁放上茶盅、点心、痰盂、唾盒、眼镜等物。

    沈沛文叶秀如等姐妹进了里间,沈嘉猷和想看戏的男丁在东边席上,西边席上是老太太的几个老妯娌和上了年纪的老辈,下手一席三位太太和本家太太们陪坐。

    “将屏风搬过去。”沈侃吩咐沈安,把男女之间隔开。

    老太太顾氏笑呵呵的说道:“把秀如、沛文、沛薇、雨琴四个丫头唤出来,坐在我两旁。”

    沈侃见没什么事了,准备去趟孙府,为了晚上走百病。可是沈嘉猷在场,不好走人,遂老老实实的先坐着听戏。

    戏台上头一出唱的是《福缘善庆》,沈侃好笑的看了眼沈仕,大家都坐着,唯有他站在父亲身边捧着个银壶。

    沈嘉猷侧身和几个子侄说笑了一会儿,神态十分和蔼,看了会儿戏,起身走了过去,先给母亲敬酒,又各个席上劝酒,女人们忙纷纷起身陪笑相让。

    老太太笑道:“我知道,你不愿呆在这里,想出去是不是”

    沈嘉猷欠身笑道:“外头也摆了酒,有客人,想出去照应照应。再说我在这里大家都不方便。”

    “那倒是,好吧,就放你出去。”

    “是。”

    “你年纪也大了,不要多喝酒。”

    “是。”

    “随便照应一下子,就回屋歇息吧。”

    “是。”

    “好了,去吧。”

    “是。”

    远处的沈侃看着大伯又陪着说了好些话,这才侧着身子一步步的退出去,不禁感叹这古时的孝道!

    等沈嘉猷一走,沈仕当即把酒壶往桌上一放,兴冲冲的进了里屋。

    原来叶秀如四人在老太太跟前坐着闷得慌,适才对话的时候,她们躲在一边,早已一个接着一个的溜走了,人都在里间。
………………………………

第0049章 高下立判

    沈仕兴冲冲的进了屋,谁知叶秀如当即皱眉说道:“你怎么来了,这里没处坐。”

    “好歹让我坐会儿歇歇脚,站了大半天也够累了。”沈仕乐呵呵的,知道未婚妻面嫩。

    沈沛薇好笑的往一边挪了挪身子,说道:“雨琴去那边,让你哥哥坐吧,适才见他干站着,是怪可怜见的。”

    “好吧。”沈雨琴站起身来。

    大家伙都知道沈仕所为何来,不免一个个笑嘻嘻的看着叶秀如,就见她哼了一声,扭过脸去,“弟弟们皆规规矩矩在外,唯独有人没皮没脸的一头扎进女人堆里,也不害臊。”

    沈仕不觉红了脸,知道她是故意奚落自己,心中老大没趣,坐也不是走也不是。

    还是沈沛文见状将一碟子瓜子推过来,说道:“坐吧,别听她的。”

    “好。”沈仕马上坐下,笑着说道:“你不理我也罢了,总有关心我的姐姐妹妹。”

    叶秀如就当没听见,对此全不理睬。

    这时外头又唱了出才子佳人的戏码,那女扮男装的小生咿咿呀呀的唱道:“琼楼美人多委婉,我欲将白壁种蓝田,只恐月下下书难,红叶题诗谁帮传……”

    沈仕便没话找话的道:“这书生也忒没规矩,为何不堂堂正正的登门求聘呢可见是个登徒子。”

    对面的叶秀如闻言对沈沛薇说道:“咦!咱屋里怎么来了个登徒子一味赖着不走呢。”

    沈沛薇好笑的道:“哎呀,我的好嫂子你就别闹了。”

    “呸!”叶秀如脸红红的瞪了眼她,又说道:“老五安排好了没不像有些大爷,整日里也不知游手好闲在做什么。”

    “老五”沈仕忙小声问大姐,“什么事”

    沈沛文回道:“晚上我们要去城里走三桥,央的五弟跟着去。”

    “他一个孩子能保护你们笑话。”沈仕嗤笑,“晚上我亲自带家丁护送你们好了。”

    “那敢情好。”沈沛文喜道。

    “包在我身上。”沈仕悠哉的拿起一颗瓜子,不忘斜眼一扫他的未婚妻,人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当下沈仕精神一振,说道:“我给你们说个笑话吧。有一个秀才马上就要乡试了,考前的这几日,他不免日夜忧郁。于是,他妻子便安慰说:‘看你写文章,怎么就这么难呢,好像我生孩子似的。’

    秀才叹说:‘唉,还是你每次生孩子要容易些。’

    妻子听不明白,问他:‘怎么见得’。秀才答曰:‘你生孩子,毕竟是肚子里面有的,而我却是肚子里面没有的。’”

    没头没脑的讲了这么一个笑话,涉及女人生娃,沈沛文等人无不嘻嘻哈哈的笑了起来。

    “祝嫂子早生贵子。”沈雨琴大笑。

    糗的叶秀如恼也不是,笑也不是,遂气得一指始作俑者,“我也有个笑话。有一个秀才自诩有才,善于作对子。一日,他和朋友看戏,见隔壁雅间有几个女子正在对另一个女子取笑。朋友就说:‘常听人说兄台才思敏捷,小弟今日想当面领教一下。’

    秀才说:‘愿听指教。’朋友出题说:‘墙北数位浪蹄子。’

    秀才马上对曰:‘屋南一头大傻牛。’”

    “哈哈。”众人越发笑得前仰后合。

    老太太在大厅耳听里面传来阵阵笑声,不禁笑道:“你们听听,她们姐妹竟比咱们这边还热闹。快把戏单子给姑娘们送去,叫她们点个热闹些的戏。”

    戏班子的人顺手将单子交给了站在堂下的金大娘,金大娘只好进了里间,举目一看,满屋子的小姐,一时也不知先给谁好。

    按理说姑娘们中虽以沈沛文居长,但理应先给客人点,若是论客人的远近,自然头一位要数即将过门的叶家姑娘了。

    是以金大娘含笑上前将单子递给了叶秀如,叶秀如客气的礼让大家,见她们全都摇头,因听见了老太太刚才说的话,便点了一出热闹的《八仙过海》。

    金大娘不失时机的笑道:“老太太正高兴着,姑娘须得再赏几出戏才好。”

    叶秀如无奈,又点了两个。

    金大娘出来后,马上对老太太说道:“奴家请叶姑娘点戏,姑娘素来喜欢听文戏,可为了孝顺您老,一口气连点了三出热闹的呢。”

    “这孩子有心了。”老太太闻言非常开心,“劳你跑腿,叫媳妇老婆们上席吧,叫她们今日都承你的情。”

    “哎呦,多谢太夫人。”金大娘心中欢喜,赶紧道了个万福。

    老太太笑道:“你们快去吃饭吧,谁也不用问我累不累,知道你们傍晚要去城里走三桥。我呢不讨人嫌,再过一会儿,自去歇息。”

    此话一出,满园子的妇女一个个立时喜上眉梢,谁不想去城里走走

    当新年第一轮皎洁的满月初上柳梢头,繁华的苏州城内,无数穿着新衣的女人们出现在了街头,笑语盈盈,连肩挨背,聚集在运河附近,一对对拾阶而上,又携手下桥……

    沈侃一脸轻松的站在一座桥头上,神态写意,背着双手。而远处沈仕正气急败坏的连连呵斥,满头满脸大汗淋漓,不许任何人接近自家的姑娘们。

    “自讨苦吃。”沈侃一声轻笑,悠闲抬头赏月。

    桥下皎皎如水的月色,凉爽的春风送来脂粉香,耳中全是轻柔悦耳的吴侬软语,身临其境,感受着明代的传统佳节。

    南濠彩子北濠灯,城门洞里轧煞人。

    从南宋开始,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就是苏州人尤为重视的传统节日,“吴中风俗,尤竟上元”,办灯市,闹元宵,这一天的苏州城内成了欢乐的海洋。

    据说城内有一座猛将堂,又称吉祥庵,供奉着吴中农民信仰的护农神。相传猛将原本是穷苦出身,一直受到后妈的虐待,挑拨猛将的父子关系,父亲便偏信了后妈的话,把猛将赶出了家门。

    猛将在外面流浪,发现蝗虫在啃食田里的庄稼,他将蝗虫驱赶到了海边,不小心自己落水溺亡,故此苏州老百姓奉他为神灵。

    传说正月十五是猛将的生日,城内城外的百姓都要到猛将堂点燃五六十斤重的大蜡烛,祈祷一年里没有蝗灾,庄稼丰收。

    此时此刻,一百名壮汉会把猛将的神像抬出来游街,祈求风调雨顺。

    紫姑则是一位令人同情的小妾,因为受到大妇妒忌,常常叫她去茅厕干脏活。也是正月十五这一天,紫姑被大妇害死了。

    她死后,天帝见怜,因她生前常干脏活,便封她当了厕神。

    苏州人一向称紫姑神为“坑三姑娘”,因上茅厕方便叫“蹲坑”。今夜,家家户户都要扎“紫姑轿”接她回来,请她显灵,相传紫姑神的占卜最灵。

    苏州是丝绸之乡,大多数的百姓家都会养蚕,为了祈求蚕桑丰收,久而久之紫姑就成了蚕神。

    众多的习俗一起构成了元宵节的热闹无比,古代的一年中,尤其倭寇肆虐的这些年,江南各大城市大多数时间都会实行宵禁,而元宵节则是难得的几个例外,尤其对上流社会的仕女来说,今晚可谓她们的狂欢夜。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官府特意将一个区域单独分隔开来,无关的男人严禁入内,相关的男人也得老实陪着自家女眷,不然马上拿下,关进大牢去。

    所以小小的区域一下子挤进来无数的妇女,人多到连脚都没法沾地的程度。

    苏州桥多,妇女会选择名字吉利的桥走,名字吉利的,可以消除百病。此外乘龙桥,想结婚的走,多子桥,盼望早生贵子的走,诸如此类,颇有意思。

    不远处的阊门一带,更是万人空巷,璀璨的灯市数百年来久负盛名,龙灯、凤灯、荷花灯、麒麟灯、兔子灯、走马灯等等,总之人物故事、花草鱼虫、飞禽走兽、山水楼阁应有尽有。

    沈侃没忘记自己的任务,不时看一眼那一身红衣,人群中极为醒目的沈雨琴。

    四周,赫然分散站着二十名一身飞鱼服的锦衣卫,双手抱在胸前,手上捏着令人闻风丧胆的绣春刀。

    他们不单单要负责护卫沈家女眷的安全,同时还要保护孙家叶家等众多官眷。

    沈侃朗声说道:“值此佳节,就让她们尽情游乐吧。”

    人群中的叶秀如闻言抬起头来,先看了眼月下姿态潇洒的沈侃,犹如城头上一位调度有方的军师,而再看看身后正忙着挤来挤去好似无头苍蝇的沈仕,不禁微微摇头。

    不得不承认老五会办事,并且谁都知道他小小年纪却做事稳妥,不但提前向孙家借来了锦衣卫,通知县衙和府衙各自派出了若干捕快,且又与各家提前打好了招呼,调度车马,制定路线以及出行返家的时间表,统一指挥今夜之行。

    计划十分周祥,连万一有人走失都做了备案,各大城门口有人负责留守,连码头等也派了人,城内的地头蛇也一一打点好了,是以各家俱都放心的没跟来老爷少爷。

    相比之下,沈仕则仅仅脑袋一热就带着人跟来了,毫无章法。

    兄弟俩一比较,自然高下立判。
………………………………

第0050章 请客吃饭

    正月十六,年终于过完了。

    开春这村里的头一桩大事,无疑就是办学堂,请先生。

    昨天夜里,沈嘉绩打德州归来,因他平日为人,村里人得知后都很开心。

    一大早,就有朋友前来送好酒给他接风,然后陆续又有人送来菜肴给他洗尘,左邻右舍也纷纷登门看望,有的拿着礼物,有的则两手空空。

    总之大家伙都很尊敬四老爷,沈家下人也觉得与有荣焉,热情的招待来客。沈嘉绩也纷纷答谢人情,把从山东带回来的土特产一一分送。

    他回来的正及时,顾老爷等人前来商议,经过各方的反复争论,最终选定了一位老师人选。

    第二日一早,沈嘉绩带着沈侃赶往苏州城,路上坐在马车里,沈侃询问起德州的族人。

    沈嘉绩缓缓说道:“比这边富贵且淳朴,村里环境清幽,家家不愁温饱,子弟读书的气氛令人羡慕,犹如一世外桃源。不过虽远离俗世纷扰,却也固闭,比不得江南这边人文荟萃,读书可以时时受益。”

    “哦。”沈侃点头同意,读书是受大环境影响的,比如后世学习水准天下第一的上海学生,北上广的孩子肯定要比其它地区的孩子更见多识广一些,考上本地名牌大学的几率相对也大一些,毕业寻找工作的种种好处自不必说了。

    德州即使交通便利,学习环境也无法与江南相比,更无法与吴兴沈家深厚的文学底蕴相提并论。

    沈侃说道:“四叔,我年纪不小了,今年会好生读书,也想出门游历一番,德州最合适,等有机会您让我去一趟吧。”

    “成。”沈嘉绩痛快答应了,那边亲人的盛情款待,令他非常感动,自然要时不时的派人过去沟通联系。

    进了城,马车熟门熟路的停在一个胡同口,沈侃随着沈嘉绩下了车,走进长长的胡同,眼前是一座很寻常的宅门,这才知道此乃自家位于苏州城的别院。

    以前的沈侃肯定知道,所以现在的沈侃装作很熟悉的样子。

    四五个下人跑出来迎接,从车后抬下来两个大框进了门,这边的管家沈中走过去一瞧,都是些鸡鸭鱼肉、兔子水菜之类。

    沈嘉绩边走边吩咐:“抬进厨上,速作一桌席面,摆在碧草轩。我的人已经去下了请帖,你叫人在街上望着。”

    “是。”沈中一边答应,一边笑着冲沈侃拱手。

    几个人径直进了内宅书房,沈嘉绩又说道:“等客人到了,不必走前门,从西胡同请过来,我在后门等候。”

    请的什么人沈侃很好奇,大约猜到里面应该会有自己未来的恩师。

    他习惯性的去了厨房,下人看见他出来了,呼啦一下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说什么木哥儿怎么好久不来了想死咱们了云云。

    一位四十岁的妇人埋怨道:“上元夜太太姑娘们来走三桥,为何不就近过来住上一夜呢难道这边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

    “呃……”沈侃心里苦笑,我哪知道城里还有个家呢也没人对我说啊!

    不得已只好说道:“人太多,太太不想劳累你们,毕竟过节,普天同庆嘛。”

    “哎呦!到底是太太恩德,体恤咱们下面人。”妇人笑道。

    “是啊。”沈侃打了个哈哈,顺嘴问道:“过年的赏赐这边都有吧”

    “托少爷的福,都有都有。”

    “那就好。”沈侃心里直犯合计,怎么这事自己也一点都不知情呢

    其实并非是家里有意瞒着他,而是过年的赏赐一向由大太太负责,而周氏今年又交给了女儿,沈沛文不想让沈侃太累,便交代给了大管家。

    沈侃故意漫不经心的和大家说话,暗中记住每个人的名字,省得露出马脚。

    半个时辰后,四位客人应邀而来,沈侃跟着沈嘉绩将他们请进来,到了碧草轩,宾主客气一番后,各自入座。

    小厮献上香茗,又点燃了檀香,沈侃就见沈嘉绩躬身致谢,说道:“诸位兄长能来一望,已足铭感,何必赐祝呢!”

    其中一位相貌儒雅的中年人笑道:“你远涉而归,送些酒水软脚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