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哉大明-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第67章 熊孩子打架

    其实,在这整个过程中,说实话,皇帝陛下一直非常镇定,以至于外表上看起来,才显得他是似乎没有什么反应,好像完全是被动的。

    各位看官不要认为,皇帝陛下是风中枯藤塑造的一个人物,因此本人就毫无原则地任意拔高主人公的形象。其实,真不是,皇帝陛下脸不变色心不慌就是最好的明证。

    那个时代的京城,可不是几百年之后那样,五环六环都已经拥堵不堪,市区内更是高楼大厦林立,不管你是住在多少层,卫生间和卧室的窗帘基本上是要常年拉上的,因为说不定哪天,旁边就会长起一个更高的大个子,如果你在卫生间自己什么什么的时候、或是在卧室的床上和谁谁谁什么什么的时候,很有可能就被旁边刚刚长起来的楼上的谁谁谁看个正着。

    若是光看看也就罢了,过后咱可以完全否认,反正他也没什么证据不是。

    可……就是不说,各位大大也都知道,网上那么多的……好了,不扯了,再瞎扯下去,正事儿都耽误了。

    大明王朝时的京城,除了紫禁城里有着许多高大的建筑,其他地方三层以上的楼房根本没有多少。

    刚来的时候,皇帝陛下已经注意到了,盛福林是附近唯一的三层建筑,周围别说是楼房了,就是高一些的树木都没有。因为要防贼防刺客,所有超过房顶的树木全都砍光了。这个说法是不是准确不知道,反正这个时代的京城里,高大的树木很是稀少这确是事实。

    若是后世有手榴弹或是炸弹什么的,倒是蛮需要担心的。可这个时代的大刀和长枪,就只是大刀和长枪,根本没有想到给它安装上能够制导的设备(如果有制导设备的话),如何能够指望用这种方式行刺呢?

    因此,出现这种情况,无非是哪家的熊孩子发孬,纯属闲极无聊的恶作剧,或者是哪家和哪家的熊孩子打架,还不知轻重地动了家伙,可又因为功夫不深学艺不精,自己失手,或者被对方用长枪或大棍挑飞,这才出现这种情况。

    或许是窗子上被撞出的那个洞,使声音的传播减少了阻碍,也或许是纯粹为了验证皇帝陛下的推断,此时外面的吵闹声夹杂着叮叮当当的兵刃交击声就一股脑地传了进来。

    此时站在窗边的张玉已经看清楚了外面的情况,就见他冲着骆养性打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然后向王嵪招了招手,示意他过去顶替自己。尽管情势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危急,可必要的防备还是必要的。

    等王嵪走过去,接手监视着外面,张玉才向皇帝陛下和骆养性这边走了过来。皇帝陛下和骆养性也都眼巴巴地看着他过来。看张玉的意思,是危险的信号已经基本解除了,可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还缺少一个交代。

    “是吴家和李家的那些熊孩子,”张玉说话的时候,眼睛是看着皇帝陛下的,因为现场皇帝陛下的级别最高,有任何事情肯定是要首先向最高首长请示和汇报。

    但是,皇帝陛下可没有觉得张玉是在对自己说话。因为他说过之后,就停住了话头,而没有要解释的意思。这让皇帝陛下很是难受,一颗心悬在半空,总是感觉没着没落的。吴家是哪个吴家,李家又是哪个李家,所谓的熊孩子又是谁谁谁?若是不解释的话,皇帝陛下可是如坠入云雾中。

    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外面那些打架的熊孩子肯定不是第一次在外面打架了,以至于张玉都习以为常,他也认为别人也都是司空见惯,因此他不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解释什么。

    “是锦州总兵吴襄,和李成梁的子孙,”到底是指挥使大人,察言观色的能力就是不一般。

    骆养性看到皇帝陛下在张玉说完之后,两眼兀自望着对方,仍然是不明所以的样子,因此就赶忙替张玉做了一些解释。

    骆养性的解释可谓很是到位,因为在大明王朝末年,不知道吴襄和李成梁的人几乎没有。皇帝陛下也不例外。

    想必正在看书的各位大大如果对明末清初的这段历史稍微感兴趣的话,对于吴襄和李成梁根本不会陌生。为了节约各位大大的时间,就不在此赘述了。

    总之,吴襄和李成梁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只不过一个已经死了,另一个还没有死。而不管是死了的,还是没有死的,家族还依然保持着强势。因此,两家的子弟,也都是响当当的、标准的熊孩子。

    其实,若是在平日,皇帝陛下稍微思考一下,多半也能自己想起,在这个时代的吴家和李家都是那个。因为除了吴三桂和李成梁,同姓的名人还真就不多。

    如此,就面临着难题了。严格地说来,是骆养性面临着难题。

    京城的治安,虽然一向是由五城兵马司负责,可是每逢重要的时候,锦衣卫也是常被历代的皇帝陛下委以重任,因此骆养性也是担着一部分责任。

    若是平常,他顶多出面、或是让某个手下出面训斥一顿,大不了再往五城兵马司那儿一推也就罢了。

    可是,今天却是有些棘手。

    说他们是刺客,肯定非常勉强,可惊了皇帝陛下的驾却是板上钉钉,无可抵赖的事情。

    这种事情,处理起来那就是可大可小了。

    大事化小就不说了。虽然外面那些都还是未成年人,可他们也都是有监护人的,是不是背后有主使之人,还要锦衣卫详加讯问。如果蔓延开来,一场大政潮或许就会迅速上演。

    对于阉党的处置可谓是最近的一场政潮,可那是在顺应大势,而且不如此,皇帝陛下也不易顺利掌握朝政。

    但是,如果今天仅仅为了熊孩子打架惊了圣驾就大肆株连,说实话,一是没有必要,二是皇帝陛下也没有做好准备,等于无的放矢。

    可骆养性却既不能轻拿轻放,又不能如此向皇帝陛下解释,虽然他也是完全为皇帝陛下考虑,可擅做主张的印象很有可能就会在皇帝陛下的心里种下,而这是他最感冤枉的地方,也是他最感难办的地方。

    “咦,她俩为何也在这里?”此时,守在窗边的王嵪忽然发出了疑问。

    。。。
………………………………

第68章 双美落难

    大概是已经意识到这只不过一次纯属意外的事故,因此王嵪的神经也没有开始那么高度紧张了,在窗边监守时就有心情四处打量一番了。

    他这一打量不要紧,还真就让他有了新的发现。

    外面楼前的道路本来很是宽敞,可现在因为对阵的双方投入了几十号人,因此显得颇为拥挤。

    王嵪只是瞄了一眼,就知道双方打头,一边是被唤做“长伯”的吴三桂,另一边是李庆、李瑞和李庠李家的这哥儿仨。吴三桂一方人数居于弱势,但凭借着高涨的气势与对方缠斗不休。因此,现在场中是出于势均力敌的局面。

    做为京城的锦衣卫,如果不知道地面上有哪些混混儿、有哪些混混儿兼勋贵子弟,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锦衣卫。其实,这像极了后世的交警,本地区那几个、或者哪些车型车牌号是要牢记在心的,否则吃亏、或者吃大亏的肯定就是自己。

    王嵪他们就是有这种本事,如果远远地看到有这样的人正在走来,或正在生事,他们往往有两种选择,一是视而不见,二是转身离开。

    这帮或那伙熊孩子在街头打架,本来就不算什么新鲜事儿,因此这不算王嵪的新发现。

    在这帮人正在交战现场的旁边,有一条胡同,王嵪的新发现就在胡同口这里。

    准确地说,不是她俩,而是他们四人——任大华的那对双胞胎妹妹和两个也是高鼻深目的大汉,正被七八个十二三、十三四岁的熊孩子围在了墙角。

    因为在直营店铺中曾经有过一面之缘,而今天那对双胞胎还是同样的装束,因此王嵪一眼就发现了他们。

    那两个大汉应该是双胞胎的随扈,此刻正用自己的身体把那对正在瑟瑟发抖的姊妹挡在身后。这两名随扈,虽然身形高大,看样子也是有功夫在身,但面对将自己私人围起来的熊孩子们,他们俩也不敢痛施杀手。

    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熊孩子在外面惹事儿,背后的势力是会故作不知。可若是自己出手过重不慎伤了人,恐怕人家的家长就要出面了,自己这边还是走不脱的。他们只想息事宁人,即便吃点儿小亏、或者吃些大亏,他们也打算低着头认了。

    令人稍稍有些诧异的是,那帮熊孩子似乎并不是一伙,而是分属正在缠斗的两帮。他们在用手中的棍棒指着墙角的四人的同时,也对也对身旁的另一伙熊孩子们保持着戒备,他们也不时回头向正在交战的场中望去,似乎时刻也在关注着战局,也似乎是在根据那边主战场形势的发展而采取或进攻或退却的措施。

    所以,主战场处于势均力敌,墙角处的局部战场也是僵持的局面。

    根据外面场中的情况,王嵪很快就推断出,获胜方的战利品就是那对双胞胎。除非缠斗双方两败俱伤,否则她们都要处在麻烦中。

    “皇……王爷,不要……”骆养性的紧急改口似乎没太有必要,因为此时任大华同志兀自在桌底瑟瑟发抖。

    从外面传进来的嘈杂声音,皇帝陛下也已经明确断定这并不是针对自己的刺杀。因此在危险彻底解除之后,他就产生了看看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好奇。

    “那不是……?”皇帝陛下到底也是英明睿智,只在窗边站了一会儿,就发现了那个胡同口墙角处那对双胞胎。

    “皇上,请恕微臣死罪,请皇上速速随微臣回宫,”即便稍许违拗了皇帝陛下的意,骆养性也要将其带回皇宫,因此他凑近了皇帝陛下的耳边,低声地首先要向皇帝陛下告罪。

    即便这只是一场意外的械斗,即便这不是针对皇帝陛下的、有预谋的刺杀,骆养性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尽快将皇帝陛下护送回宫。别的不说,只是一个“将君王置于险地”的罪名,就能轻松地置其于死地。

    正在此时,在一名把总的带领下,五城兵马司的人姗姗而至。但是,他们的到来,似乎并没有影响缠斗中的双方,而他们似乎也很有自知之明,只是专注于驱散周围的看客,仿佛他们是为维护“比赛”的秩序和公平而来。

    “那……”皇帝陛下已经打算接受骆养性的建议了,可他还是朝着屋子中央的桌子看去。其实大家应该都明白,他看的不是桌子,而是桌子底下的那个人。可大家或许不明白的是,此时皇帝陛下心里想的,却是外面墙角处于危险境地的那对双胞胎。

    正在看书的各位大大千万不要想歪了,以为皇帝陛下对那对异域双胞胎产生了非分之想,他纯粹是在为处于危险中的那两人担忧。

    虽然知道外面正闹腾的欢实,可皇帝陛下也知道,自己搀和这些熊孩子的事情实在有失自己的身份。可若是就这样离开,似乎对那位刚刚结识的生意伙伴有些不够仗义。

    若是只有任大华一人还则罢了,他不是还有一双妹妹处于危险之中吗!

    负责维持京城治安的五城兵马司的人是来了,看样子他们也无意“偏袒”任何一方,因此获胜方还是能够得偿所愿,战利品也会成为其囊中之物。

    “请皇上放心,”骆养性完全明白皇帝陛下的意思,因此低声说道:“微臣派人去处理一下,”随后他看了一眼身边的王嵪,王嵪马上会意,双拳一抱,权作行礼,然后他就转身出门而去。

    王嵪出门。张玉走到桌边,蹲下身子,对着桌子下面的任大华说道:“别担心了,没事儿了,你在这里等一会儿,我们就先走了。”

    “别……别丢下我,”对于外面发生的事情,任大华依然懵懂,自然不知道自己的两个妹妹正在外面,而且还是处在危险之中。此刻,他只是非常害怕自己一人被留在这里。

    “别担心,一会儿王嵪会来找你,”张玉小声安慰着他。

    “不,我要和您们一起离开,”任大华态度坚决地说道。

    “我们还有要事,”张玉没耐性与他纠缠,因此干脆两眼一瞪,接着说道:“让你等,你就等着,还能骗你不成!”

    “好好,你多费心了,”王爷身边的护卫自然也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同时也是说翻脸就翻脸的人物,任大华对此并不难以接受。此刻他虽然尚未完全清醒,可至少也明白自己是没有资格,要求与一位大明王朝的王爷同行的。

    骆养性护卫着皇帝陛下从盛福林酒楼的后门出去之后,迅速地返回了皇宫。

    。。。
………………………………

第69章 锦衣卫办差

    骆养性等人护卫着皇帝陛下回宫不提。

    先一步出来的王嵪,来到盛福林酒楼前面的街上,对那些兀自颤抖不休的熊孩子们不屑一顾。五城兵马司的人想要上前阻拦,也被他一眼瞪到了一边。之后他没有耽搁,直奔胡同口的墙角处而去。

    “你们几个,滚一边去,”王嵪一边冲着那七八个熊孩子说着,一边把锦衣卫千户的腰牌冲着他们晃了一晃。

    “你是那颗葱啊……啊?是千户大人啊,”其中一人刚要口出不逊,可当他看清了来人晃动着的腰牌之后,就马上闭上了自己的臭嘴。

    这帮熊孩子虽然平时个个无法无天冥顽不灵,但是也个顶个地脑筋活泛反应灵敏。他们都是一身的毛病,可最的优点就是有眼力价儿,知道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惹,什么人遇到之后,自己干脆就只得毕恭毕敬,俯首帖耳。

    “是王叔啊,”此时几人中有一个小家伙认出了王嵪,随即嬉皮笑脸地上来搭讪,浑无刚才那副争强斗狠的模样,“王叔是一个人来的?是公干?还是……”要说乖巧,也是此辈的强项之一。

    “你是……你是工部张侍郎家的……那谁吧,光知道出来惹祸,就不知道让你爹省心,还不快回家去,”王嵪似乎也觉得这个小家伙似曾相识,稍微一想就马上认出来了。

    “是,王叔,我是四儿,听您老人家吩咐,我马上回,”这个张侍郎家的四儿见锦衣卫千户大人认出了自己,竟似脸上贴了金似的,腰杆儿也马上一挺,仿佛在同伴中(同一阵营和不同阵营都包括在内)的形象一下子拔高了很多,“叔儿肯定不是一个人来的,那……是不是和那谁来这里吃饭吧?”他一边凑近低声说着,一边还偷偷冲着王嵪竖了一下大拇指,“您老给透个底儿,我绝对不说出去,”

    王嵪随扈皇帝陛下左右,这事儿原本是个秘密。可在京城一些高端圈子里,这也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张侍郎家的这个四儿恐怕是不知从哪里听到了一些事情。

    “不该你问的,千万不要乱打听,小心给你爹招祸,还不快滚……你们,”王嵪警告了张侍郎家的四儿之后,就扭头对其他那些还有些捏呆的熊孩子们说道。

    “走了,走了,千户大人发话了,就是长伯也无话可说,走了,”张侍郎家的四儿竟然开始帮着王嵪驱散同伴和那些对头们,然后他就率先与自己的同伴离开。

    “跟哥儿几个说,知道刚才……”可是还没走开几步,与自己的同伴刚刚开始勾肩搭背,这个四儿的嘴巴就开始胡咧咧了。

    “张四儿,你这个熊孩子,你这张臭嘴就改不了了……你爹还不想这么早就致仕啊,”王嵪到不完全是虚言恫吓,而是真正的威胁。皇帝陛下的行踪如果任由市井传说开去,最后受牵累的还是他们哥儿四个。

    ————

    把两帮熊孩子们轰跑之后,王嵪转身面对墙角的那四人。

    “你……你想干是么?”没想到那两名随扈依然紧张,并用有些变调的汉话问道。

    虽然王嵪的兵刃都是暗藏在身上,手里没有拿着棍棒,是空手而来,而且还帮忙驱散了围困他们的熊孩子,况且他的目光也非常坦荡,不似那帮少年那样直接无遮拦,但是王嵪的年龄基本上是那些少年们的两倍,因此这也同时意味着,这个人或许更加阴险,更加深藏不露,危险性也更加的浓厚。

    所以,这两名随扈不敢掉以轻心。

    “啊?是你!”刚才那对双胞胎一直萎缩在墙角,兼以有两名随扈的高大身躯遮挡,因此并没有看到王嵪走过来。此时见那帮少年散去,这才大着胆子抬眼望出,没想到来人却是有过一面之缘。

    两女中的一人伸手拽了拽一名随扈的衣袖,然后低声地对他诉说着,大概就是解说刚来的这个人,前一天还在直营店铺中见过面。

    但是,有过一面之缘又有何妨,这个人的身份也没有就此确认。任大华只顾集中精力钻营了,恐怕也没工夫对自己的妹妹解说,而且即便在临来盛福林酒楼之前,任大华也不知道自己今天要见的,就是在直营店铺中见到的那个人,而且还是个王爷来的。

    “任大华你们认识吗?认识就跟我走,不认识……我就自己走,”王嵪不冷不热地说道。

    看他们的目光和架势,是对自己也充满了警惕。瞧这事儿闹的,自己竟然拿着自己的热脸来凑别人的冷屁股。王嵪觉得即使自己好言好语地解说,他们或许更起疑心,因此干脆以冷面孔示人。

    “你认识哥哥?”“哥哥在哪儿?”这双胞胎几乎同时开口询问,只不过所问的问题不一样罢了。

    “任大华是不是在那里,”王嵪边说,边回手指了指盛福林的那个金字大招牌。

    “是,”“你怎么知道?”两人又是几乎同时出口。任大华虽然没有对她们说具体去见什么人,可“盛福林”三个字却是清晰地提及过的。

    “是就行了,怎么,是跟我上去找他?还是我上去叫他下来找你们?”说完,王嵪已经拉开了架势,要转身返回盛福林了。

    而正在这个时候,大概是张侍郎家的四儿,给那边缠斗中的双方带去了消息。

    战利品都已经被人家截胡了,咱们还傻斗个什么劲儿啊!因此此时双方也都停止了揪斗,几十人的眼睛齐刷刷地朝着这边望过来……那阵势,没有亲临现场是不会有切身体会的,尤其是现场还鸦雀无声,似乎专等着王嵪离开之后,那些少年就会蜂拥而上。

    “我们跟你去,”没想到这次开口说话的却是两名随扈中的一位。

    还是男人有决断一些。他虽然不知道跟着这个人去盛福林酒楼有什么后果,可却知道留在此地的后果肯定会大大地不妙。况且今天中午主人在盛福林酒楼请客他们也是知道的,或许是主人在楼上看到了自己这几个人,可又暂时离不开,才请这位出面帮助解困……反正这个人多半要可信一些。

    ————

    注:吴三桂生于万历四十(1612)年,此时正是十五六岁年纪。

    李庆、李瑞和李庠等是李成梁子孙,此纯系小说家杜撰。李成梁在万历四十三(1615)年以九十高龄去世,其孙子辈的年龄应该与吴三桂相仿。此系情节需要,请各位大大不要较真。后面还要提及,在此表过不提。

    。。。
………………………………

第70章 三桂小时

    这两名随扈知道自己今天闯祸了。

    其实,这事儿还真与两人无关,至少是关系不大——谁让两位小姐非要出门逛街呢!小姐也是主人不是?

    这对双胞胎也是只有十四五岁活泼好动的年纪,如何能够安安稳稳在喜连升客栈中呆着呢。况且两人也是因为倾慕大明王朝京城的繁华,才央求哥哥联袂一行。广州福州等南方城市虽也是物华丰埠,可与京城比起来,还是缺乏着庄重典雅。

    今天虽然哥哥有要事,不能带通她们前往,可难不成自己上街就一定遇到什么祸事?

    祸事可真就让她们遇上了。

    即使两人依然男装打扮,也没有敷施任何脂粉,可仅那浑然天成、粉雕玉琢般的脸蛋儿就足够泄露她们的底蕴。

    等吴三桂盯上她们的时候,她们就感到了不妙,因此她们就赶忙返回喜连升客栈。

    可是,不管她们如何紧走慢赶,总是甩不掉后面的尾巴。而且情急之下,她们也似乎迷了路,行进的方向已经不是喜连升客栈了。

    正当吴三桂一伙仗恃着地形熟悉,对这两个充满异域情调的小娘子围追堵截忙的不亦乐乎的时候,李家的那几个小子不知什么时候也坠了上来。

    眼看就要得逞之际,却不料被李家的小子横插一脚,吴三桂自然火冒三丈。可李家的人也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斥退的,因此一来二去双方就有火拼之势。

    当双方怒目相向、剑拔弩张之际,那两名随扈似乎看到脱身的良机,所以就想干忙带着小姐脱离是非之地。

    可那边的双方如何能够轻易放过他们,因此也一边互相言语挑衅,一边尾追不舍地跟了下去。三转两转,竟然鬼使神差般地来到了盛福林酒楼前面的这条街道。

    这条街道也是十分宽敞,足够几十人摆开阵势。吴三桂觉得不能这样一直耗下去,因此派出了三四个人先把他们四人逼到了墙角,令他们不易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