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哉大明-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陕西的好日子刚刚开始,决不允许蓄意破坏,任何人都不行!
若是能够在自己的辖区内,有自己亲自将案犯捉拿归案,且不提朝廷的奖赏,只是在当地获得的声望,就足以令人垂涎。
因此,吴巡检、耀州守御千户所以及州城的捕快等人,都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如今再一听孙大人的话,感到确实很有道理,所以也都是纷纷点头,轰然应诺。
————
高迎祥也的确不是一般的人物,对于危险的信息,他天生就有着超乎常人的灵敏的感觉。
当吴巡检等人离孙大人所画的那个点,大概还有三里远的时候,处于迷迷糊糊之中的高迎祥就倏然而惊,然后就一惊而起。
他坐起身形,侧起耳朵倾听了一番。
除了风,外面似乎没有什么其他动静。不,不是风,而是隐隐约约的人声。
高迎祥的浑身又是一个激灵。他赶忙起身,来到了外面。
外面本来有两个负责警戒的人,可这两人此时却萎缩在墙角昏睡不醒。
“起来,起来,不是刚刚睡过吗?怎么刚出来盯一会儿就又像死狗一样了,”高迎祥上去,一脚一个都给踹醒了。
“啊,谁?是马三和丁六回来了?”
“带吃的没?”
那两人虽然身子一激灵坐了起来,可两眼依旧朦胧,神智也没有完全清醒过来。或者,他们说的话,就是心里最想的、最期盼的事情。“一睁眼儿,面前都是一堆一堆的吃食,嗨,那多带劲呐……”这就是他们的梦想。
在很大程度上,这两人刚刚接班就又重新进入梦乡,多半不是因为疲乏困倦,而是因为饥饿。
“净知道吃!”高迎祥呵斥一声,就向附近那唯一一处制高点走去。
手脚并用,爬上那棵大树之后,高迎祥四周都打量了一番。
没什么异常?!
可高迎祥的太阳穴却再次剧烈跳动起来,“唉,不行,得换个地方了,”他一边往回走着,一边心里念叨着。
————
高迎祥选的这处藏身地点的确严密,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有这么一个所在,从外面是很难发现的。
从外面很难发现,而从里面却几乎能够将外面四周的情况尽收眼底。
“几乎”的意思……就不是全部、所有、百分之百。
当然了,从里面向外张望的话,总共也没有三两个死角,连百分之一都不到,比例很是微小,以至于……外地人完全可以忽略。
应该说,做为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高迎祥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但是,当地人却是轻而易举,很容易就找到了其中两个从里面向外瞭望的死角。
有这两个可以接近那处破败棚屋的地方已经足矣,虽然每处地方最多只能允许有两三人隐身,可至少当高迎祥等人想要悄然离去的时候,可以及时出现,并延缓他们逃离的速度。
就像现在这样。
高迎祥把手下的喽啰们吆喝起来,一行兀自迷迷瞪瞪、没精打采的十三条汉子,刚刚出了那处破败的棚屋,就被前面手提朴刀,凛然而立的三人给惊呆了。
。。。
………………………………
第168章 困兽5
“反贼高迎祥,尔等已经被包围了,赶快束手就擒,朝廷自会从轻发落,若是执迷不悟,公然拒捕,必将格杀当场……”
高迎祥等人正在错愕后悔间,没想到身后却猛不丁地传来了高声断喝。
高迎祥一回头,见他们身后出现了两人,手里也都拿着家伙,其人一人,手里提的赫然就是绣春刀。
这副场景、加上那人的话,就算是面临生死关头,高迎祥也差点儿被逗乐了,“兄弟,你可太逗了,合着就你们五人,这就算是把我们这十三个人给包围了?太幽默了,你们不会是德……什么社出来的吧?”
但是,不对,怎么……怎么这么大动静?!
高迎祥扭头向侧面一看,不由得目瞪口呆。
原来,远处的那些人,本来还想学这五人的样子,悄悄地靠近前来。
一俟发现这里双方已经摆开了阵势、拉开了场子,那就别再猴着了,齐呼啦上吧……一时间,众人一起发足,向这边疾速奔跑而来。
看到这种情景,高迎祥不由心中长叹一声:我命休矣!看来今天这一关是不好过了。
“哥儿几个,分头行动,听天由命吧,”高迎祥一看,不能再犹豫了,若是等远处的那些人再上来,那可真是插翅难飞了。
因此他对身后的喽啰们交代一声,也没看他们是如何分头行动,就挥动着自己手里的朴刀,当先冲着那两人就扑了过去。
高迎祥是以为,两个人总比三个人要好对付一些。可这次,他可真是打错了算盘。
当这些人从破败的棚屋中出来时,朱应成根据马三和丁六的描述,早就盯准了那个为首之人。此时见高迎祥奔着自己这个方向过来,他的心中不由暗喜:来的好。
朱应成提刀冲着高迎祥就迎了上去。二人交换了一刀,一错身互换了位置。
从未交过手的双方,第一招大都不会用实、用老,基本是虚晃一下,主要目的,就是借机看一看对方的路数,抻一抻对方的斤两,估摸一下对手的实力,也好为接下来的缠斗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仅仅是这一下并未完全使出的招数,就可以看的出来,高迎祥的招式精妙,而且并不急于出刀,显是临阵经验也是相当丰富。
若是一直这样对阵下去,年轻好几岁的朱应成都未必敢说,一定能将高迎祥顺利拿下。
当然了,这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假如今天、或者昨天、甚至前天和大前天,高迎祥能够吃顿饱饭的话。一顿就行,真的。
而非常明显的是,这个先决条件,高迎祥并不具备,因此两人仅仅又过了几招,高迎祥的下盘就出现了不稳的现象,鼻凹鬓角也是见了汗滴。
可令高迎祥最后送命的,却是一件非常意外的事件。
这件事件之所以意外,不仅是对高迎祥而言,对受益者一方也同样是出乎意料。
高迎祥在与对方缠斗中间,就感到周围的情况似乎有些诡异。
“周围都是人啊,怎么这么静呢?!”高迎祥如此想着,就用眼睛的余光,向周围扫去。
一俟他看清了周围的情况,出汗的可就不仅是鼻凹鬓角了,一直支撑着他的那股劲随即不由一泄,浑身马上几乎虚脱了一般。
周围的人是不少,怎么也得有个好几百人。可大家——包括正方和反方、好人和坏蛋——都只是搁那儿站着,就像是观看一场演出。
朝廷的人,因为本方占据上风,而且出战的是锦衣卫,因此不好上前争功。可自己那些手下的喽啰,其中是很有几人很有些身手的,别看对方的人数多出几十倍,若想轻易拿下那也不是多么容易。难道他们就那么束手就擒了?
还得恭喜一下高迎祥,他的确猜对了,他的那些手下,就是束手就擒了。
当然了,这是在马三和丁六的“别打了,过来有饭吃!”感召下,他们才放下了屠刀,立地……被绑了。
手下的喽啰是如何束手就擒的,高迎祥不得而知,可根本没怎么让对方付出代价,他可是看的清清楚楚。
其实,若不是出现了这么一件意外的事情,高迎祥本来很快就会得手的。
高迎祥的确多日未曾饱腹,身子也是多日未曾真正地休息过,但要说他就因此一开始交手就显出疲态,那可是……真的就是一个陷阱。
在高迎祥的有意示弱下,朱应成已经开始加强了攻势。一旦朱应成真的认为对方根本无力发动攻势了,就是他露出破绽的时候,也就是高迎祥的奸计得逞的时候。
当然了,即便自己的奸计能够顺利得逞,最后自己的结局也是无法改变……肯定是乱刃分尸。
但是,高迎祥以为,那才是自己最应该享有的待遇,也是自己最向往的归宿——自从走上这条道之后,他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得善终!
手下喽啰的不战而降,令高迎祥心情大坏,一直支撑着他的那股劲儿,几乎瞬间就从指间消失无踪。
凡是练家子都应该了解,在缠斗之中,切忌心生旁骛,切忌心思闪烁,尤其是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更是分不得一点儿心。
而锦衣卫小旗朱应成,却是仍然按照自己的步调开始了全力的进攻。
他一刀快似一刀,一刀又比一刀重。
高迎祥已经步步后退……是真的,格挡已经开始凌乱……也是真的,下盘更是真的出现了不稳的现象——这些都是真的。
朱应成越战越勇。
在他使用力劈华山的招式连劈了三刀,都被高迎祥格挡出去之后,他仍然不罢休,第四刀又是高高举起,马上就要重重落下,而高迎祥也是将自己手中的刀奋力地迎了上去。
可是,朱应成的第四刀却并没有重重劈下,而是迅疾地收回,然后又迅疾地刺了出去。
其实,若是没有出现刚刚中间的那个意外事件,高迎祥也是在专等着这样的机会。
朱应成的这一变招,其实是非常凶险的。他的刀收回再刺出,时间上肯定要多一些,同时自己的头颈以及胸肩部位也就失去了防守,等于是暴露于对方的刀锋之下。
如果高迎祥孤注一掷,在对方收刀的刹那开始抢攻,结局或许就是两败俱伤,甚至是同归于尽也是很有可能。当然了,另一种结局也是有可能出现的,那就是双方同时罢手,然后再行来过。
但此时的高迎祥已经心浮气躁、乱了方寸,虽然意识到对方要变招了,自己也是一直在等着对方提供的这种机会,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自己却偏偏无法做出及时的反应。
。。。
。。。
………………………………
第169章 两枚鸡子儿的故事
凤翔府凤翔县。
皇帝陛下驻跸之处。
今天一早收到耀州顺义驿的驿卒快马送来的孙传庭的奏折,以及用木匣盛放的高迎祥那颗血淋淋、面目狰狞的人头,皇帝陛下的心情稍微好转了一些。
“这个孙传庭也真是……让他去干什么呢,结果他却那……什么了,可真是啊,什么人什么命,真是不能跟老天抬杠,”皇帝陛下在心里暗自感慨了一番,此事也就此丢下。
虽然此时高闯王的历史地位,已经没有那一世的那么重要了,可这样的人物,少一个总比多一个强。
这件事丢下了,可另一件更棘手的事情,却还是需要他做出决断。
其实,这件棘手的事情,也是从很早就开始谋划了。
做为将保护圣躬视为第一要务的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在皇帝陛下巡幸陕西期间,却一直未能随驾的原因,就是在为此事做着准备。如今只不过是到了万事俱备、只等皇帝陛下最后拍板的时候了。
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
其实,不做是不可能的。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即便是大明王朝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也都要对其带来的影响……甚感不胜负荷。史册肯定是要添注一笔的,虽然有那个真正的那什么……背负名声,可一想到自己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他还是陷于踌躇彷徨之中。
骆养性是昨天晚上子时到达凤翔县的。
虽然因为时间太晚,没有立即召见,可皇帝陛下知道骆养性到达之后,这一整晚就再也没有合过眼。
他知道,骆养性的部署已经基本完毕,是到了开始下一步、也就是最为关键、最为……血腥的那一步了。
而且,此事一经发动,就没有收手的可能。
受到影响和波及的,恐怕还有大明王朝那本来就已经非常脆弱的经济,以及那几乎完全变了轨道的经济秩序。
皇帝陛下知道,一国的国力如何,取决于该国的经济政策,取决于该国施行的经济政策是否符合该国的国情,是否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
而战争,尤其是对外战争,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国家富强的起点,而是国家富强的延伸,是向周围的国家或地区推销自己的主义、政策和剩余产品的一种有时很有效的方式。
除了自保,除了抵抗外侵,除了上位者、掌权者利令智昏,没有哪个国家在国力虚弱、国库空虚的情况下,敢于发动一场靡费多多的对外战争。因为,那实在是不自量力,自速其死。
强盗土匪是不包括在内的,因为他们本来就不属于“国”的范畴,而且他们本来就是以抢掠为生。某种程度上,越是内部空虚,强盗和土匪就越是需要对外宣示武力。当然了,他们的目标,肯定是那些比自己还要弱小的群体。
――――
早膳的时候,皇帝陛下一进那间辟做餐室的屋子,就发现跪倒在地上迎接自己的人中,骆养性那几乎脱形的身影赫然在内。
尽管为了面圣,骆养性应该是特意整饬了一番自己的面容,胡须修饰的也还整齐,可那数十日积累起来的疲态还是难以掩饰。
“都坐吧,上饭,不是让他多睡会儿吗?”短短的言语,针对的却是不同的人员。
“听到动静,骆大人就自己起来了,”回答皇帝陛下问话的,就是已经恢复健康的、此刻正在端盘子拿碗在旁边殷勤侍候的梁惠妹梁小姐。
因为皇帝陛下许诺,一定要为她讨回公道。因此梁惠妹就一直没有离开――她要亲眼看着皇帝陛下如何为她主持公道。再说了,姐姐去世之后,她就成了一个孤苦无依之人,真的是没有可去之处。
“臣已经习惯,天一亮就再也无法安睡了。再者,臣也听说,那……”说着,骆养性用眼睛瞄了一下桌上白瓷大碗中的那些白生生的鸡子儿,“那东西不多,晚了可就没得吃了,”此前骆养性就陪伴圣驾日久,再次见面显得尤为亲热。而且他也知道,在这样不是非常正式的场合,皇帝陛下是不介意些许调侃的。
“哈哈,好你个骆养性,原来是惦记着朕的鸡子儿啊!别担心,朕给你个‘特批’……”皇帝陛下又扭过头,冲着旁边的梁惠妹说道:“骆大人在的时间,鸡子儿管够,他能吃几个,就给他几个,不许克扣,”然后他又回过头,对着骆养性说道:“这总行了吧?”
“奴婢遵旨,”梁惠妹也是凑趣,故意一本正经地答应着。
“谢主隆恩,”骆养性也是适时接话。
“可惜今天预备的不多,”皇帝陛下一边招呼着大家在八仙桌旁坐下,一边说道:“不过,朕也不会让你吃亏,喏,这两个是你的,”随着“叭儿叭儿”的两声,两枚白生生的鸡子儿就竖立在骆养性的面前,“朕的这两个……今天也归你了,”然后又是“叭儿叭儿”的两声,四枚鸡子儿就在骆养性的面前挤做了一团。
“臣,不敢,”骆养性有些局促起来。
“有什么不敢的,不就是两个鸡子儿吗?”
“臣……”
“别废话,吃掉,”皇帝陛下故意板起了面孔,“***,吃下去……也给朕好歹赶紧长点儿肉,就你这副尊荣……若不然有人还不得说朕是如何克扣臣下呢,”
“臣骆养性,谢主隆恩,”虽然一直是玩笑的语气,可骆养性却已经不以玩笑视之了。
他一边用两只微微有些颤抖的手剥着鸡子儿的壳,而喉咙却接连吞咽着什么,鼻孔也是唏嘘有声。
八仙桌旁吃饭的人一时无语,旁边侍候的人也是蹑手蹑脚,整个餐室只听到咀嚼和吞咽之声。梁惠妹更是抿紧了两片薄薄的嘴唇儿,嫩白的脸蛋儿也仿佛是被红润涂抹了似的,两只眼睛也微微有些湿润。
――――
“去做吧,”
“是,臣骆养性遵旨,”
当皇帝陛下的面前只有骆养性时,两人的面色都是出奇的凝重。两人也都知道,因为此刻做出的决断,大明王朝有多少人会被卷进漩涡之中,其中肯定也会有很多很多的人被这个漩涡所吞没。
“那些事前的筹划……都落实了?”虽然明知若是做不到万事俱备,骆养性肯定不会亲自来御前请自己“定行止”,可他还是禁不住有此一问。
“臣已经按照皇上的筹划布置下去,目前看来尚无必要做大的更改,”
“嗯,也不用过于拘泥于咱们事前的那些筹划,地区不同,习惯不同,每个家族也都是各有各的实情,因此些许调整不仅是可以的,有时甚至是必须的,”
“是,臣一定细心梳理,若是发现有何地方出现了偏差,臣也一定会因其势而力导之,只是……”骆养性有些欲言又止,似乎有些碍口。
“朕既然将此事交付于你,自然就会放权给你,”从骆养**言又止的样子,皇帝陛下看出他在什么地方还有着顾虑,而对此皇帝陛下也是要格外慎重,此例一开,或许后患无穷,可目前又确实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有些事情……朕知道,根本不容许往来请示,事急从权,你就仔细去做吧,只要你的本心无他,即使偶尔出了差错,朕也不会揪住不放,”
“臣叩谢皇上的信任,臣的衷心,日月可鉴,臣也一定不会辜负皇上圣恩,”兹事体大,而范围又是无比广阔宽泛,一旦发动就没有任何的缓冲。其中,肯定有着事前预想不到的情况。若是出现此类计划之外的变故,再要“请旨定夺”,根本就是不可能。
而“事急从权”的要求,做为臣下是绝对不敢主动开口提的。尤其是涉及到动用军方的事情,就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谁敢轻言,抄家灭族都是分分钟的事。
“朕的这番话,也希望你给手下的那些人交代清楚,”
“臣领旨,”
“还要给他们讲清楚,仅限于此事,”
“臣一定铭记在心,不敢稍有惘纵,”骆养性知道,皇帝陛下的意思,可不仅是对自己的那些手下而言。因此,他也首先摆明了自己的态度。
“嗯,朕对你还是信任有加,”
“臣铭感五内,”
“在凤翔府多呆几天吧,好好休息一下。凡事不必急于一时,尤其是你,陛下得沉的住气,越是到了关键的时候,越不能操切从事,”该说的都差不多已经说完,皇帝陛下嘱咐几句,就打算结束这一场奏对了。
“臣谢过皇上,”
骆养性确实又在凤翔府多呆了几天。可若说是休息,那也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
既然已经决定开始做,那就肯定不得闲。别的暂且不提,只是那海量的讯息,大多都是要提前传递出去。尤其是偏远地区,更是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余地。
随骆养性而来的锦衣卫竟有数百名之多!做为同殿之臣,本来徐光启还想瞅机会与指挥使大人提醒一下,劝告他不要过度张扬。哪知道还未等他开口,那数百名的锦衣卫就被三五人不等地、分散着派往了各地。也就两天的工夫,来时犹如众星捧月的骆养性,几乎就变回了孤家寡人。
。。。
。。。
………………………………
第170章 龙翔潜邸1
近期圣驾即将回銮的讯息传出之后,很多人都像是要卸下一个巨大的包袱那样,大大地舒了一口气。
至于何时起驾,以及具体的回銮路线如何,那可就不是一般人能够知道的了。
什么?去打听打听,打听什么?打听皇帝陛下的行踪?你是不是不想活了?皇帝陛下的行踪也是什么人都可以打听的?难道你还想刺王杀驾不成?
确实,很多人感到即将解脱,可还是想确知圣驾回銮的事情。而他们如此岌岌,也确实不是想要图谋不轨。他们的目的,真的只是感到能够确切知道那位爷何时离开陕西,他们的心里才觉得更妥当了些。
不管怎么说,尽管还不知道具体的时间,也不知道具体的回銮路线,可总算是有了去除这块心病的希望。
可在希望真正变为现实、真正能够将郁积胸中的那股气彻底宣泄之前,也还要有段难熬憋闷的时间。
因为皇帝陛下的出跸和回銮,安全问题绝对都是一等一的大事。因此,不仅京畿与陕西两地,包括之间的山西、河南和北直隶,甚至临近的四川、湖广、山东都是处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氛围中。
尤其是各地的卫所,更是犹如剑拔弩张、如临大敌。不过,好在自从皇帝陛下出行以来,各地的卫所已经慢慢适应、并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京城派出的锦衣卫的进驻。
此番圣驾回銮,只是将一直绷紧的那根弦,再行收紧一些罢了。等过了这一阵子,大家不是又都可以放松下来吗。
各地都司衙门的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以及各守御千户所的正、副千户和镇抚等地方上的军方大员,对于京城锦衣卫的登堂入室、喧宾夺主都是敢怒不敢言。
因为有“圣驾安危”这顶大帽子在那儿压着,任谁也不敢稍显异议。
“哼,这下若是再出现问题,可就找不到我们的头上了。”某种程度上,这种观点几乎就是他们所有人的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