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哉大明-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就看是否真的用心挖掘。吴三桂本来就是狠厉角色,他的那帮狐朋狗友虽然已是淘汰了大半,可剩下的也都是与吴三桂的情形差相仿佛,因此他们那一组的士气都是空前高涨。

    李家子弟这一组虽然不像吴三桂那组经历过那般的“坎坷”,但好在有李庆、李瑞和李庠等三位大哥狠厉目光的督促,甚至李庠还不时地拳脚相加,所以在训练中也是毫不相让,在暗中展开了比试。

    ――――

    “孺子可教也!”

    看到这边山坡上的七八人犹如饿虎扑食,嗷嗷叫喊着向山坡顶端冲锋,那边的坡顶上十几个人已经虎入羊群般的直冲而下,站在不远处另一座山头上观望的皇帝陛下不禁暗暗点头。

    “这都是好胚子,要好生训练,”皇帝陛下微侧着头,对身边的人说道。

    “是,皇上,臣谨遵圣谕,”本来笔直地站在皇帝陛下侧后方的何胜文,边回应着皇帝陛下的话,边微躬了一下身子。

    因为在清剿奸商的过程中立有大功,所以很得骆养性的赏识,向皇帝陛下的请功折子中自然也有何胜文的名字。

    此时的何胜文已被提拔为副千户,并经骆养性的推荐,被皇帝陛下特旨调来西山,专门负责训练大明狂飙。

    在何胜文身后稍远距离站立的,是李过。他也同样因为立功、一起得到了提拔。李过现在是总旗身份,堂堂的正七品武职。若是单论级别的话,他已经可以与米脂县的大老爷平起平坐了。不过,李过也知道自己的身份是如何得来的,因此对何胜文那也是感激涕零。

    目前李过仍然随在何胜文的身边,做为副千户的助手为皇帝陛下办差。

    “不容易啊,唉,”看到那边山坡上往上冲的已经到了山顶,这边往下来也已经到了山根儿,皇帝陛下微微摇了一下头,随即还叹息了一声。

    “是,”何胜文没听明白皇帝陛下意为何指,因此只得含糊地应了一声。

    “每日都是如此训练?”

    “是,每日的训练内容,都是按照训练大纲而定,”何胜文明白了皇帝陛下是对训练还有些不满的地方,可这都是依照计划制定的训练内容,皇帝陛下的不满又是所为何来,何胜文就不是很明白了。

    “走,回去说,”皇帝陛下心中似乎有了决定,要回去才能详谈。

    见皇帝陛下准备动身下山,身边的张玉一声唿哨,然后虚空中向大明狂飙的营房方向挥了一下手臂。隐身在暗处的其他七人就开始向那个方向游动,为皇帝陛下开辟前行道路。

    “还是……去你那儿吧,”

    回到大明狂飙的那几排房屋前面,皇帝陛下举目四周打量了一下,随即抬脚就向何胜文的那间房屋走去。

    “皇上,这怎么行,”何胜文一见皇帝陛下如此行事,不由大惊失色,而且口不择言,还有些气急败坏。

    。。。

    。。。
………………………………

第211章 朕要虎狼之师1

    何胜文见皇帝陛下要去他那间屋子,不仅神色大变,而且还口不择言。只不过因为是自己搞的突然袭击在先,平时对此类事情也不是太过计较,因此皇帝陛下也并没有在意而已。

    先别管说的是什么内容,就只何胜文的口气,已经是大不敬之罪了,严重了就是杀头的罪过。可他自己却浑不自觉,说罢之后还向随在皇帝陛下身后的张玉投去了求援的目光,那意思是请张玉帮着劝止皇帝陛下的“莽撞”行为。

    其实何胜文原本不该那么紧张的。

    因为西山军营尚属草创,一切基本都是急就章,建造的房屋不是很充足。除了给学员们的那几排宿舍,那个较大的房屋是供教官们休息只用,因此人员来往很多,而皇帝陛下又不忍心因为自己的到来却将他们统统赶到外面。因此才选择了何胜文所用的这间房屋。

    站在院子里交谈是不可能的。因为来往的人员即便不识得皇帝陛下的话,那见到何胜文也是要行礼的,因此总是要影响其他人正常的活动。

    而何胜文的那间房屋虽然只有他和李过二人,可也是兼做了卧室的……况且皇帝陛下来的着实突然,到了之后也就直接去了那个山头,因此屋内床上在在都是有碍观瞻之物。虽然李过也时常收拾一番,可李过也是个男人、甚至还是一个没有成家的男人不是,男人收拾的屋子……也就那么回事儿吧。

    在皇帝陛下身边日久,张玉也习惯了这位爷的随性,大度,因此对何胜文的冒犯天颜也没有过多计较。而对于何胜文以目光而示求援,他也是莞尔,耸一耸肩,表示爱莫能助。

    不过,皇帝陛下也不会就这么做了排闼直入的“恶客”。来到那间屋子的门前时,他有意停住了脚步。

    “皇上,臣还是请皇上移驾……”何胜文犹自急赤白脸地想尽办法阻止亲临他的“宝地”,一时没有明白皇帝陛下停下脚步的意思,还以为是他改变主意了呢,因此他还不由一喜。

    “皇上恕罪,”就在何胜文在皇帝陛下耳边不停聒噪之际,随着一声“恕罪”过后,一条身影已经从众人的身边“嗖”的一下蹿了过去,那扇屋门“咚”的一下被撞开,随即又被关上,紧接着屋内就响起了一阵乒乒乓乓的声音。

    “你呀,还不如年轻人反应快呢,”皇帝陛下看着一脸愕然的何胜文,轻笑着调侃道。

    张玉站在旁边,也是微笑不语。

    “这小子,倒吓我一跳,”因为何胜文一直想的,是如何阻止皇帝陛下的“擅入”,根本没有意识到皇帝陛下在门前停下脚步的真实意图。

    而刚才一直跟着后面的李过心里也是非常的紧张,可他却也是始终瞅着这样的机会。如今机会来了,因此他根本来不及与何胜文打招呼,只能在匆忙之中向皇帝陛下告了罪,然后就马上蹿入屋内收拾一番。

    “好了,不用那么讲究了,”停了不过三息时间,皇帝陛下也不管里面收拾的如何,就迈步向屋门走去。

    张玉紧跟在侧后方,当皇帝陛下堪堪来到门前时,他也适时伸出手臂,将屋门推开,皇帝陛下就一脚迈了进去。

    屋内隐隐有种不是多么好闻的气味,屋角处的两张床都是被帐子挡的严严实实,屋子中间倒是挺干净,没有堆砌什么杂物,可墙角处却是堆得满满当当,而且此时还有一个李过,正神色尴尬地耸立在那里。

    “条件实在简陋,请皇上恕臣不敬之罪,”何胜文和张玉随后也跟了进来之后,赶紧向皇帝陛下请罪。

    “条件简陋?你这是说朕亏待了你们?”进入室内之后,皇帝陛下就不妨调侃一番了。

    “臣不是那个意思,”虽然感到皇帝陛下不会真的为此龙颜大怒,可何胜文还是要赶忙解释一番。

    “朕知道你不是那个意思,所以你也应该知道,朕也不是这个意思,”说完之后,皇帝陛下自己忍不住裂开了嘴唇。

    何胜文和张玉陪着笑过之后,气氛也随之一松,没有了刚才那么的紧张兮兮了。

    期间李过趁着几人不注意,顺着墙边溜了出去。不久之后,他又再次进来,为几人送来了热水。

    虽然皇帝陛下的微行已经司空见惯,可饮食方面还是尤其注意的。张玉一直不离左右,也是对此要进行时刻的把关。此时见李过送来开水,本来张玉是要制止的,可看到皇帝陛下的目光,就闭上了嘴巴。可是,李过送过来的那杯热水,却也被他拿到了一边。

    何胜文当然首先要向皇帝陛下简单汇报了最近的大明狂飙的初训情况,包括报名人数有多少,中途退出的有多少,最后测试合格的有多少等等。

    因为测试的要求有些严苛,因此虽然曾经初训的人员很多,可真正在测试中能够过关的还是少数。遵照皇帝陛下的旨意,以宁缺毋滥为原则,只要是测试的成绩不合格,任何人说情都是无用。

    皇帝陛下肯定了何胜文的工作,并且勉励他继续保持下去。

    “朕看,此前拟定的训练大纲,很有些可商榷之处,”最后,皇帝陛下才接续上刚才在外面山坡上的话题,“尤其是训练的方式方法,可以灵活一些,”

    因为报名人员的身体状况千差万别,仓促之间也不能详细区分,只能划分为有武功底子和没有武功底子两类。而因为只有十天时间,事前制定的训练大纲编排的都很满,基本没有可以“灵活”的余地。

    “请皇上明示,”

    因为朝廷还有武科的乡试会试,因此大明的民间尚武之风一直不弱,年轻人更是在闲暇时多有涉猎。能够报名大明狂飙初训的人,应该说身体素质都是不错。

    但是,或许是因为大明狂飙所设立的项目为此前未有,或许是他们的训练方法有问题,才导致了测试过关的人很少。

    何胜文对此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此刻听到皇帝陛下提及,而且这些项目的训练方法和测试的标准也都是皇帝陛下首创,因此何胜文也非常迫切地想知道,其中有何可改进之处。

    。。。

    。。。
………………………………

第212章 朕要虎狼之师2

    “朕看刚才的训练,都是每组单独训练?”皇帝陛下问何胜文。

    “是,”何胜文知道皇帝陛下肯定还有下文,因此只是应了一声,并没有更多解释。

    “如此……他们是否感到很是疲累?”

    “是,当……”何胜文想说的是“当然很是疲累了”,训练没有不累人的,这本没有疑问。但是一想起对面的是皇帝陛下,自己的这种口气可是颇有不敬。刚才是因为在情急之下,现在若是再不检点,是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因此何胜文生生地止住了自己的话头。

    “开始的一两天还可以,三四天、四五天之后,恐怕就难以保证训练质量了,”

    “皇上圣明,的确如此,”因为负责的就是这个,因此何胜文不止一次地跟队训练过。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半大小子们被山坡上的各种景致所吸引,还没有表现出烦躁迹象。

    可是,到后来,一方面是训练量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山坡上的景致也逐渐丧失了吸引力,有些人就逐渐丧失了继续训练的耐性,这个时期也是退出者开始大量出现的时候,有的甚至整个组的大半都做了逃兵。

    何胜文天天都在观察着训练,这种情况自然也是知道的。但是,他以为训练就是艰苦的,有人中途退出也是非常正常的,测试不过关的人数众多也是应该的,这才是大明狂飙之所以“珍贵”的原因所在。因此,何胜文也就从未想过目前训练的方式方法有什么不妥之处。

    如今看皇帝陛下的意思,要“保证训练质量”,就要对此前制定的训练方式等进行一些调整和改动。若是在坚持测试要求不降低的情况下,能够大大提高过关的人数,绝对是皇帝陛下乐于见到的。

    皇帝陛下既然提及,就肯定有解决的办法。何胜文不由凝神静听。

    “如此……是否想过在不降低训练质量的情况下,增添一些令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譬如……组和组之间进行一些对抗之类的……”

    “请皇上明示,”何胜文听的有点儿眉目了,可还不能完全领略皇帝陛下话中的真谛。

    “人都是有争强好胜之心的,何况是十几岁的少年,给他们提供一个战胜对手的机会,让他们去争取……”

    “臣明白了,”皇帝陛下的意思,是让他们通过“对掐”的这种形式,激发心中的争强好胜,以此来唤起他们的训练热情。可明白归明白,真正实行起来几乎难以成形。

    其实,即便是当下这个时代,分成两军“对垒”也是军事操演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一般得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军兵要已经经过了足够的训练,至少在号令之下,前进和后退能够做到整齐划一。二是在“对垒”的过程中,要保证不能出现偏差,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操演”都是摆给上峰看到“花活”。

    因此,何胜文是知道这种训练方式的,可他也从未想过要在大明狂飙初训阶段使用。

    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两个担心。

    所谓“对垒”,自然以势均力敌为先决条件。而参加大明狂飙的初训的人员良莠不齐、人员混杂,势均力敌的先决条件就不具备。

    在通过测试之前,这些人员都还不是正式的大明军户,因此也无法以军纪约束,号令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还有出现伤病如何处理。参加大明狂飙初训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对垒”的强度如何把握等等,在在需要一整套详尽而切实可行的办法。

    而目前在整个大明王朝,这方面都还是一个空白。

    所以,何胜文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向皇帝陛下禀报。

    “无须全面施行,可择其一二试行……”皇帝陛下似乎意识到何胜文的无语是有着那些窒碍,因此就出言提示道。

    “臣明白了,”未等皇帝陛下的话音落地,何胜文已经极其粗鲁地接上了话茬。皇帝陛下看他那个兴奋样儿,也只是报以微笑。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目前的大明狂飙尚属草创阶段,何胜文承担这方面的责任,让他感到压力山大。他念兹在兹的,都是如何从“全局”做好自己的工作,因此对于一些可以在局部、在某一阶段能够采取的、提高训练水平的有效措施根本未曾考虑过。

    “无须全面……择其一二……”这是何等的英明睿智之举。

    何胜文唯一的顾虑,就是生怕对抗激烈起来,出现伤情甚至个别的死亡意外。而因为这种激烈的对抗是“有意”促成,尽管也要有些“收”的成分,可“放”的因素还是占据着主要的主导思想。

    “朕需要的是虎狼之师,可不是温驯的羔羊……似可比照正式的大明狂飙的伤亡例子予以抚恤,并且也给予同等荣耀。”离开之前,皇帝陛下如此叮嘱何胜文。

    何胜文恭送了皇帝陛下一行之后,当晚就召集手下教官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且制定出了一个初步的训练办法。

    第二天,李家子弟们就惊奇地发现,在自己小组队列的右边,也站立着一队人。这队人,正是他们的对头,吴三桂及其狐朋狗友。

    因为有教官就在旁边约束,距离如此之近的双方才没有呲牙咧嘴地对掐起来。

    但是,只要是走过旁边,就可以隐隐感到一种剑拔弩张的气氛就会扑面而来。在表面上他们都无一例外地以蔑视的目光斜睨对方,根本不将对方放在眼里。

    对于今天出现在队伍前面的这个叫做何胜文的大明狂飙总教官,李家子弟虽然见过几次,可并没有什么更深的印象。而吴三桂等人却对这个何总教官大有如雷贯耳之感。

    吴三桂等人的父兄多是一时权贵,因此也是热衷于当下炙手可热的人物。

    时间只是稍稍过去,有关那一场血雨腥风的更详细的细节,慢慢在大明朝廷的内部传播开来。

    其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这个叫做何胜文的新任锦衣卫副千户。

    不过,那时的何胜文还只是个百户。

    传说中的何百户是一个孤胆英雄,孤身一人打入已为奸商之傀儡和附庸的卫所,如何抓住时机发动了卫所中的中下层官兵,将喝兵血的指挥同知力斩马下,并且率领官兵直趋奸商老巢,并一举全歼了奸商的护卫……

    有这样一位传奇性的人物站在面前,吴三桂等人两眼几乎放光。像他们这个年纪,虽然纨绔习气浓厚,平时也是不靠谱的时候居多,可也是易于血脉贲张、易于崇拜英雄偶像的年纪。

    何总教官在前,王教官和马教官在后。

    何总教官说,这一堂训练课,由他给大家安排。

    何胜文本来想要从两个小组中抽取同等数量的人员,然后进行对抗。但是考虑到以后他们有可能都是大明狂飙的一员,集体意识还是要一直予以灌输的。因此,两个小组的成员,除非确实有伤病者,其他成员都是当然的参加者。

    而且最终判定胜负的依据,是以最后一名成员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为准。

    同组的成员之间是可以相互帮助的,可以相互搀扶,可以拉拽,甚至还可以背负而行。而且在对抗开始之后,即便是在途中受伤的人员,不能算作减员,也要坚持到对抗结束,就是不允许有中途退出人员。哪组出现了伤员,哪组的成员就是抬,也要负责将他们抬到终点。

    除此之外,何胜文还准备了一种非常接近实战的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方式甫一提出,就受到了双方人员的一致拥护。

    这种训练方式,权且叫做攻守演练。

    具体方法就是划定一个山坡,双方分为进攻一方和防守一方。进攻一方的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通过山坡到达坡顶,而防守一方,就是在在山坡上设置种种障碍,尽量阻止对方的前进,或者尽量延缓对方的前进步伐。

    一轮对抗,记下进攻方到达坡顶的时间,然后双方交换攻防,重复进行上述对抗。双方各有一次攻防之后,以到达坡顶所需时间最短者为胜。

    人多的一方看似占了便宜,可因为是以最后一名到达目的地才能判定为胜,因此这点优势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相对来说,这种训练方式,他们更愿意做为防守一方,因为,使坏、下绊子不仅是这些二世祖所“喜闻乐见”,更是他们的“专长”,过程中更是能够激发他们无穷的智慧。

    何胜文的这一发明,极大地激起了训练热情。一直在西山观摩他们训练的皇帝陛下,也对训练情况感到非常满意。

    这样训练一番,时间也超过了十天的初训期限。为此,皇帝陛下还下了特旨,将这两个小组的成员,全部免试招为大明狂飙的正式成员。

    皇帝陛下为两个小组成员颁发了初训合格证书之后,马上离开了。

    因为边关示警,大明王朝要迎来一场血与火的考验了。

    医院数日守护,身心极度疲惫,今天回家稍事休整,急切中奉上一章,请各位大大见谅!!!

    。。。
………………………………

第213章 大战临近1

    皇帝陛下虽然离开了大明狂飙的训练基地,可并没有离开西山兵营。他去的那个地方,叫做大明王朝西山军事指挥中心。

    这个军事指挥中心,是在西山深处。

    当初修建西山兵营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处天然溶洞。经过探测,溶洞内空间相当大,而且内中还有一条地下河缓缓流过,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去往何处。出入口也是非常隐秘,若是事先不知,从外部根本无法发现。

    皇帝陛下获悉之后,亲自进入到里面探访了一番。出来后就专门安排锦衣卫整修一番,准备派上大的用场。

    经过一段时间的操持,卢象升和何腾蛟负责的兵部职方清吏司获得很大的提升,不管从人员的数量上还是精干程度上,以及职司的范围等方面都已经大为扩充。因此,以前的承天门对面的兵部衙门已经无法容得下了。

    于是,皇帝陛下下令,将兵部职方司搬到了西山,搬到了西山的这处溶洞之内。

    在皇帝陛下的心里,兵部职方司已经是做为后世的参谋部而组建。这是一**事的心脏,必须保持很高的机密性。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之内,军事方面的事务,恐怕会成为大明王朝必须面对的问题,皇帝陛下觉得怎么重视都不能算是过分。况且即便为了王朝的长治久安,军情的采集和保存都是一个不容轻忽的事情。

    这个地点是属于绝对机密的所在,因此不能大张旗鼓地进行建设,筹建的进度也就缓慢了一些,此时也只是先僻出了几间房子大小的地方,供皇帝陛下和卢象升和何腾蛟等人商议军情。

    为了尽可能多的、尽可能详尽地掌握后金控制地区的情况,卢象升和何腾蛟不断地派出斥候深入辽东地区。

    最近,从斥候反馈回来的情报看,后金开始动员兵力。而兵力集结的地点,是在沈阳的南面,因此排除了刚刚签下城下之盟的朝鲜之后,后金的兵锋所指,就只有大明王朝了。

    后金的八旗制度是以牛录为单位,平时耕作狩猎,遇有战事,才向某一地点集中。

    近一段时间以来,后金控制区域内的旗丁纷纷告妻别子、整顿装备,向自己所属的牛录集中。他们集中之后,前进的目的地一是在宽奠、新奠一线,另一个就是辽阳、西平堡和广宁一线。

    广宁的西南方向就是大凌河、小凌河、松山和锦州等,目前这些地方都还掌握在大明手里,由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孙承宗率领众将把守。

    在宽奠和新奠等处,已经集结起来的兵力,继续向南,在与皮岛和獐子岛隔海相望的铁山和宣州等处海边扎设营盘。

    在辽阳、西平堡和广宁一线,他们并没有构筑什么防御性的营盘。

    与此同时,后金还在自己的控制区域内,大肆搜刮粮食草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