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麹智勇大喜,喊道:“敌军要逃走了,杀呀!”
他的话音未落,眼前出现了一排排列整齐的骑兵队伍。他仓促间也看不明白,但是心中隐隐感觉不好。不过此时也容不得他犹豫,他咬着牙冲了上去。
就在这时,对面的敌军发动了。他们的人数虽然并不多,但是却有着一种惊人的气势。
说时迟那时快,麹智勇已经冲到了这队骑兵的面前。这是他才发现,眼前的这些骑兵,从骑士到战马都披着厚厚的铠甲,就只露出了一双眼睛。战马还是用铁链连接在一起的!
他们就像一堵高墙,朝着他碾压过来!
麹智勇虽然勇猛,但是并不莽撞。他见势不妙,一拉马缰,扭转了马头,向旁边逃去。就是这样,还是有些晚了。一组铁浮屠紧贴着他的马尾冲过,连环马上的一名骑士,伸出铁枪,刺中了他的战马的臀部。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爷的心真细啊
战马悲痛地嘶鸣着,向前猛蹿,带着麹智勇逃过了一劫。
可是,他身后的那些高昌人可是无法躲避,片刻间就被撞得人仰马翻。连环马马上的骑士们,挥舞着铁枪,不断地收割着高昌人的性命。
最可怜的是骑兵后面的那些步兵们,12组铁浮屠正面的宽度足足有100多米。在这100多米的范围内,那些高昌人的步兵们,先是被铁浮屠撞倒,然后再被马蹄践踏。就算是他们躲过了第一排铁浮屠的践踏,后面还有两排在等着他们。
对付这些步兵,铁浮屠们甚至都懒得挥动铁枪,只要直接碾压过去,基本上就解决了他们。
高昌国的勇士们,面对着如此恐怖的武器,一个个魂飞魄散,只恨自己爹妈给自己少生了两条腿。也有个别勇武的战士,挥舞着弯刀砍向了铁浮屠。然而,他们的弯刀砍在铁浮屠厚厚的铠甲上面,就像给人家挠痒痒一般,然后他自己就撞得飞了起来。
就在铁浮屠冲击的时候,草原人两侧的拐子马也乘机发动了攻击。他们在两侧砍杀着那些侥幸逃过铁浮屠冲击范围的残敌。
高昌人基本上都吓傻了,他们朝着城里拼命逃窜。
幸亏铁浮屠仅仅冲击了几百步路,就因为体力消耗过大,停了下来。一部分高昌人侥幸地逃进了城里。
整个战斗过程,从铁浮屠发起冲锋到停止前进,整个战斗过程,也就持续了几分钟。然而就是这几分钟,高昌人损失了将近一千余人,士兵们也吓破了胆,他们再也没有能力发动进攻了。
就像后世的电影上的那样,主角收拾了敌人之后,大批的警察才赶到了。
这时,司马炯带着援军出现了。
这还真是不怪他们。司马炯接到的命令是在阿史那晴遇到危险的时候,才能现身相救。
军队在行军的时候,不仅前面要派出尖兵,后面也要派出斥候,防止后面有敌军跟踪。司马炯不能被阿史那晴发现自己跟在她的后面。于是他的人马只能跟在他们十里地以外的地方,然后派出斥候暗中跟着他们。
刚一开始在城北发生的战斗,石马炯派来的斥候是看不到的。当他看到城里出来了大量敌军的时候,这才意识到了危险,急忙跑回去向司马举报信。他跑回去这就是十里地,司马炯接到消息再带着人马匆忙赶来,又是十里地。
因此,当他们赶到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了。
阿史那晴和阿史那昆仓虽然打败了高昌人,可是他们也只剩下了500人,无力攻打城池了。看到司马炯到来,不由得得喜出望外。
阿史那晴尽管已经猜到了司马炯的来意,可是她仍然想亲口听他说出他们到来的原因。
司马炯说道:“郡主,王爷担心您的安全,让臣暗中跟着您,在您最需要的时候,给您提供保护。王爷的心真细呀。”他边说还边头摇头晃脑,表示赞叹。
阿史那晴心中倍觉温暖,眼眶潮湿了。她不想让司马炯看到她的神情,将头扭向一边。她深吸了几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转过头来说道:
“司马将军,你来的正好,咱们一起攻打城池。”
此时,已经是上午10点多了。
司马炯派出了500名骑兵,绕道北门,去将敌军的退路堵死。
他对阿史那晴说道:“郡主,正午之前看来是打不下城池了。为了避免王爷担心,臣建议派人将这里的情况,去向王爷禀报。”
阿史那晴说道:“好吧,你就派人回去吧。告诉王爷,我一定会把这座城池打下来的。”
南门外,阿史那晴再次派人前去劝降。这次,她提出的条件中加上了要交出杀害阿史那何干凶手的要求。
麹智勇逃回了城里,觉得敌人的铁浮屠尽管厉害,可是也有它的弱点,那就是人数不多。他认为,目前自己部队的人数仍然高于敌军的人数,只要把自己的部队分散开来,四面包围上去。敌军的铁浮屠就难以发挥它的作用。
因此。他还想组织人马再次出城交战。
可是他手下的官兵们都已经吓破了胆了,当听说要与敌人继续交战的时候,将士们一个个面如土色,无人敢应承和他出城作战。
正在这时,敌人的援军又到了。麹智勇只好彻底放弃了打垮敌军的念头。他现在已经清楚,自己是无法带着这里的居民前往回鹘了。于是,他打算带着亲信自己逃走。
他的亲信就是他从田地郡带来的那些骑兵,经过了几场战斗,现在剩下不到200人了。
他跟这些人中的军官们简单商议了一下,决定立即从北门逃走。
此时,司马炯的骑兵还没有赶到北门。
当麹智勇等人赶到北门的时候,却看到大门前站着宁戎县城令,他带着数百人堵在大门口,不准他离开,看来是要把他献出去,保全城中的百姓了。
麹智勇想冲出去,可是那些人手里也都拿着兵器,他知道唐军是不会饶了他的,于是,他无奈地拔出佩刀,横刀自尽了。
随后,宁戎县城令带着城中的文武官员,提着麹智勇的人头,开城投降了。
司马炯随即又派出了第二拨信使,向李佑报信。
再说李佑,担心阿史那晴的安全,亲自带着3000人马前来帮忙,走出没有多久,就遇到了白虎的人马,就把他们也带上一起行军。
到了下午5点,他见到了司马炯派来的信使,这才放下了心来。
再说侯君集统帅唐军包围了高昌城,这才发现,高昌城远比他们想象的难以攻打。
高昌国盛产黄黏土和紫色黏土,粘性很大,在修建城墙的时候,还在里边加上了沙柳的柳条。这样的效果,就相当于钢筋混凝土。再加上这里干旱少雨,城墙修建的一异常坚固。
高昌的城墙高达三丈,上面的宽度就达到了5米,上面堆放着大量的黏土块,每块都重达8斤,从上面扔下来,云梯都能够被砸断。
此时的高昌城里,有军民23000多人,军队3000人,青壮年男子加起来有上万人。麹文泰在这里经营了几十年,里面储存了大量的物资,足以供城中的军民消耗一年以上。
麹文泰已经派出了求援的信使,他决心坚守城池,等待西突厥的救援。
侯君集和高勇组织了两次攻城,没有成功,还损失了数百人马。
侯君集看到一时打不下高昌城,于是一面派人去给李佑送信,让他带着工匠前来制作攻城的器械,一面分兵攻打周围的郡县。
这天,李佑带着大军来到了高昌城下。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三十五章 太欺负人了
高昌城外。
侯君集和高勇陪着李佑观察了高昌城。侯君集说道:“没想到高昌城竟然如此坚固,看来一时半会儿地是攻打不下来了。早知道这样,不如当初……”
他的意思是,当初他们主张偷袭高昌城,李佑没有同意,结果,现在这高昌城就很难打了。
李佑笑道:“多大点事儿啊,我就不信他们能够守得住。既然暂时打不下来,就不着急打了,让部队休息,先干点别的。”
从第二天开始,李佑让侯君集和高勇继续围城,防止敌军突围。慕容翎的人马一部分被派到附近去伐木,一部分运送从各个占领的城池里搜集来的铁钉、绳索等物资。协助已经赶到的赵富带着工匠们赶制攻城器械。
高昌城里。
麹文泰和麹智盛父子,刚刚得知唐军围城时,心情极度紧张。可是,在打退了唐军的两次进攻之后,对于抵抗唐军有了点信心。
后来,他们父子看到唐军的援军到了,再次紧张了起来,麹智盛直接就住在城头上,等着唐军再次进攻。不料,城外的唐军一点动静也没有。
麹文泰和麹智盛的神经再次放松了下来,他们认为唐军对高昌城高大的城墙没有办法,用不了多久,他们携带的物资有限,就会退走的。
这天早晨,东门外守城的高昌士兵发现,一队唐军举着高大的木盾朝着城墙走来。
高昌士兵急忙发出了警报,守城的士兵们纷纷涌上了城墙,准备打退敌人的攻击。
唐军继续前进,离着城墙越来越近了。守城的官兵们为了阻止他们继续靠近,开始朝着他们射箭。
唐军的木盾都有一人多高,下面安装着两个木轮子,上面有两根支架,士兵们躲在后面,推着木盾前进,城墙上的高昌人根本就看不到他们,弓箭对他们完全不起作用。
城墙上面的士兵们异常紧张,准备好了滚木雷石,就等着敌军登城了。
不料,唐军来到距离城墙100步左右的距离,就不再前进了。
守城的士兵们看到,那些唐军首先将几面木盾排列成一排,接着这些木盾的上面又竖起了一排木盾。城墙上的士兵们完全看不到唐军在后面在干什么。
不久,在这些木盾的后面,搭起来一个架子,朝着城墙的一面,也挡着巨大的木盾。守城的官兵们眼睁睁的看着那个架子越来越高,已经超过了城墙的高度,最后成了一座高大的木塔,足足有五丈多高。
这下,守城士兵的日子可就难过了。这木塔上有唐军弓箭手从射孔里向外射箭。而且,木塔上的弓箭手,都是挑出来的神箭手,几乎是百发百中。守城的官兵们在城墙上根本就没有立足之地。
刚开始的时候,守城的官兵们,还朝着木塔放箭。可是他们根本看不到人家的身影,人家确是箭无虚发。不久,木塔正面的城墙上,很长的一段距离内,根本就看不到守军的身影了。
这还不算,除了弓箭手以外,木塔上还安装了一个巨大的铁皮喇叭。一群大嗓门儿的人,操着不同的是口音,轮换着劝降。
不久,唐军找来了很多在高昌城里有亲朋的人,他们站在木塔上,点名道姓地呼喊着城里的人,让他们出来投降。
木塔上的大喇叭实在是太大,声音传的很远。麹智盛在耳朵里塞着高昌的特产——棉花,也完全阻挡不了声音的进入。
他气极了,很想带人出去拆掉这个木塔。但是城外有强大的唐军,他们根本不敢出城。于是他们就放火箭想烧掉木塔。
他们的火箭使用的是菜子油,火力很弱。射在木塔上,并不能很快的引起木材的燃烧。木塔的顶上留着很多孔洞,只要有火箭射中木塔,上边儿那些孔洞就会流出水来。火箭根本不起作用。
不久,唐军依样画葫芦,沿着城墙每隔150步,接连建立了4座木塔。在木塔上的弓箭手的关照下,城墙上已经看不到守军的身影了。
麹智盛急坏了,心道:“这也太欺负人了。”如果此时唐军架起云梯攻城,守城的的官兵们根本就靠不到城墙边上,这如何能守得住啊?
这天,侯君集和高勇亲自来到了木塔上,看到城墙上敌军的狼狈相,感到十分痛快。看到弓箭手们监视城头,高勇也拿起弓箭想过过瘾,居然看不到一个守城的士兵。
两人下了木塔,来见李佑。
侯君集说道:“殿下,攻城吧,一个冲锋就上去了。”
李佑笑道:“不急,这么好的练兵机会,要好好的利用一下。”
此时,唐军已经占领了除了高昌城以外,其它22座城池,完全没有问题。侯君集和高勇等人也想看看李佑还有什么招数,也就不急着攻城了。
这天,木塔上的士兵发现,守军连夜在城墙上搭起了一条长廊。他们躲在长廊下面,木塔上的弓箭手对他们起不到作用了。
侯君集有点后悔了,他说道:“殿下,前一阵子,弓箭手能够压制城墙上的守军,当时攻城就好了。现在早已经拿下了高昌城了。现在守军找到了对付高塔上弓箭手的办法。再要攻城可就难了。”
李佑笑道:“别急,今天就给你们看个新玩意儿。”说完,他叫来了苗武,说道:“该你们火攻队上场了。”
这天,麹智盛躲在木屋的下面,十分得意地说道:“别以为你们搭了几座木塔,我们就没办法了。现在,你们能够把我们怎么样?”
麹智盛搭起这条走廊,可是费了不少力气。城中没有这么多木材,他们是拆了很多百姓的大门,才筹集到了这么多木材的。
麹智盛观察一会儿,觉得唐军也没有什么办法,于是就准备回去好好睡上一觉。
正在这时,木塔上的广播又开始了,人家指名道姓的说道:“麹文泰,麹智盛,再给你们一次机会,赶紧投降吧。你们要珍惜这次机会,否则的话,就别怪我们攻下城后,对你们不客气。”
麹智盛不理他们,他倒要看看唐军有什么办法,能够对付城墙上的守军。
唐军喊了几嗓子,看到没人搭理自己,也就不再吭气儿。麹智盛轻蔑地笑道:“你家公爷可不是吓大的。”
这时,从木塔上,伸出了巨大的箭杆,箭杆就像是长矛一样,前段挂着一个陶罐。箭杆搭在一个宽大的木架上,原来是床弩。
“嗖,嗖,嗖”,床弩一连发射了七八支弩箭,除了刚开始的两支外,其余的都落到了城头上,上面的陶罐的被撞碎了,里面的液体四处飞溅。
城头上的守军,闻到了一股从来没有闻到过的强烈的气味。
这时,一名神箭手,拿起一支火箭,点燃以后,朝着城头射去。8)
………………………………
第三百三十六章 何去何从
装满汽油的陶罐不少是在长廊顶部撞碎的,很多士兵身上都淋上了汽油。
一名高昌军官看到脚下流淌着的液体,有些好奇地伸手摸了摸,在鼻子跟前闻了闻。就像是很多人一样,他有些喜欢汽油的味道。
这在这时,“轰”的一声,城楼上燃起了一团火焰,火箭迅速蔓延,很快就燃起了冲天的大火。
那名高层军官的脚上的鞋子和他的手也燃烧了起来,疼得他嗷嗷叫着窜了出去。长廊下沾染了汽油的那些士兵们,他们一个个变成了火人,惨叫着在火中挣扎,就像一个个滚动的火球。城墙上那条长廊,更是变成了一条火龙,在风中发出呼呼的轰响。
麹智盛吓傻了,一时间呆在那里,不知所措。等他反应过来,才大声喊道:“快救火呀!”
修建这条长廊的时候,高昌人也做了防火的措施,在长廊下放了一些水桶。猛烈的燃烧灼热的气浪,令人难以靠近。但是,总是有勇敢的士兵。他拿起水桶冲上前去,将水泼向大火。
不料,跑出去的水不仅没有扑灭大火,反而令火苗四溅,燃烧得更加旺盛了起来。
高昌人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能远远地躲开火焰,眼睁睁地看着大火将长廊烧得干干净净。
为了让大家观看猛火油的效果,李佑和侯君集等人,上到了一座木塔上面。侯君集和高勇等人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道是什么火油,燃烧得竟然如此猛烈。
为了不让慕容翎和阿史那晴看到那些火人的惨状,李李佑特地通知她们,不让她们前来观看。没想到,他忽略了女人的好奇心,这二位硬是跑到另外一座木塔上,看到了这惨烈的一幕。两位美女不禁花容失色,捂着脸不敢再看了。
一个多小时以后,城墙上的大火彻底熄灭了。城墙上空荡荡的,除了那些烧焦了的士兵的尸体,再没有一个人影活动了。
这时,守卫城门的士兵,跑来向麹智盛报告说,城外发现了好几个庞大的怪物。
麹智盛跑到门缝向外望去。果然,就在刚才大火燃烧的时候,城外出现了好几座高大的会移动的建筑。麹智盛虽然没有见过,但是他猜测出来了,外面的就是攻城车。
不错,外面来的就是欧洲中世纪攻打城池的黑科技——巨无霸攻城车。
这种攻城车,是集合下层攻城锥,中层攻城塔,上层跳板和箭楼于一体的超大超强巨型战车,无坚不摧。
进攻士兵先将车推至城下,或撞击城门或登上攻城塔,在箭楼士兵射箭等攻击下,通过接入城墙的跳板攻入城内。前面有尖锐的破门装置,强攻城门。顶层还有悬梯,可以跨越护城河,直接将士兵送到城墙上去。
麹智盛看到这种情况,心急如焚。他担心唐军乘机攻城,于是催促士兵们上城防守。士兵们早已经吓破了胆,无论军官们如何催促,他们都躲着离城墙远远的,就没有一个人愿意登上城墙。
麹智盛知道这城是守不住了,他想回去跟父亲麹文泰商量对策。
这时,敌人的木塔上传来了广播声,有人喊道:“城里的人听着,大唐亲王齐王殿下有话要讲。”
这人生怕别人听不见,连续广播了三遍。
麹智盛躲在城墙下,也想听听这位大唐亲王要说些什么。
不久,传来了一个青年男子洪亮的声音。
李佑说道:“麹文泰、麹智盛,我知道你们就在附近,能够听到我的讲话。唐军的威力你们也看到了,只要我们愿意,马上就可以放火烧毁你们的整座城池。我们要想攻下这座城池也是轻而易举。
之所以没有攻城,是不愿意多造成杀戮。现在,再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限令你们这半个时辰内投降。我保证你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请记住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否则的话,我会追究你们你们父子的责任。
守城的官兵们,你们也听好了,如果麹文泰、麹智盛父子不投降,那么你们也会在作战中白白地战死。我告诉你们一件事:麹智勇抵抗我大军攻城,被城中的百姓杀死了,我军饶恕了城中的百姓。
我建议你们效仿他们,劝说麹文泰、麹智盛父子投降,不要白白地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对于李佑当面**裸的威胁和挑拨,侯君集等人都听得直乐。
麹智盛却听得浑身发凉,他向四周望望,觉得那些士兵们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
这时,李佑继续说道:“麹文泰、麹智盛,还有城中的官员百姓们,请记住,只有半个时辰的时间了。现在,开始倒计时。”
此时的麹智盛已经没有了守城的信心,他也觉得假如自己再守下去,结局会跟自己的弟弟麹智勇一样,被那些乱民杀死。他不再犹豫,急忙去找自己的父亲麹文泰去商量。
正在这时,一个大臣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见到麹智盛就跪在了地上,哭着说道:“殿下,不好了,陛下升天了。”
跟历史上一样,原本就有心脏病的麹文泰被唐军吓死了。
这时,大臣们一齐过来了,纷纷劝说麹智盛,请求开城投降。于是,麹智盛也跟历史上一样,开城投降了。
打下高昌,不是个什么难事,接下来的问题才是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庆功宴后,李佑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思考下一步的事情。
打下了高昌,李佑已经完成了朝廷交给的作战任务,他现在返回长安,也是一个不错的近乎完美的结局。可是,他不愿意就这么回到长安,整天看到三位哥哥勾心斗角的,实在是无趣。
可是,他又担心李承乾,尽管这时皇后没死,他的腿也没有摔断,可是李承乾的才智和个性,能不能让他顶得住来自让他和李恪的压力,从而不走上路上颓废的老路,李佑心里很不踏实。
考虑再三,他决定先留在西域,派白虎回去报捷,听候李世民的下一步的指示,顺便了解一下朝廷的动态。
长安城,早朝、太极殿。
“陛下,齐王殿下派信使来了。”房玄龄出来说道。8)
………………………………
第三百三十七章 今后有棉花了
大殿上的百官们,很久没有听到李佑的消息了。他们都竖起耳朵,想听听信使带来了什么消息。
李承乾、阴弘治、萧乾、萧东昌、程咬金等人关心李佑他们的安危,更是盯着李世民,看看李佑都说了些什么。
李世民拿着李佑和侯君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