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端说道:“海明现在可是咱们矿区有名的人物,炼钢厂响当当的车间主任。”
李佑感慨地说道:“好啊,李端、海明,你们干得好啊。”
……
中午,李端、乔海明和李鸿,陪着李佑等人在食堂里吃了工作餐。工作餐三菜一汤,和工人们都一样,只是因为李佑来了,给他们增加了一些菜的数量和一瓶酒。
武珝也在一旁陪着他们,她十分殷勤地替他们倒酒,偶尔插嘴说笑几句,午餐的气氛十分融洽。
乔海明赞道:“佑哥,小嫂子好漂亮啊。”
武珝脸色微红,笑道:“哪有啊,奴家在齐王府是最丑的一个了。”说着,瞟了李佑一眼。
接着,她说道:“王爷一直都惦记着你们几个,喜鹊商社里购买了不少的商业用房,其中一部分要开娱乐城,给你们三人都留了股份了呢。”
“哎呀,这个可是太好了。谢谢殿下了。”三人大喜。
……
接下来,李佑就住在了西沟铁矿里,为矿业学校的学生和工匠中的骨干讲解铁矿开采和冶炼的相关知识,并且指导他们制造相关的机器设备。
要想提高劳动生产率,设备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因素。除了讲课,他就和工匠们研究开卷、平整、剪切、精整、正火退火等热处理、倒角等钢材处理设备,以及采矿用的相关设备。李佑在西沟铁矿两个月,解决了很多重大的技术问题。
这天,李佑在李端的陪同下来到了铁器加工厂,这个加工厂是由32户铁匠组成的,负责铁矿各种工具的加工制作和维修。
厂长李老干是祖传的铁匠,有着一手锻铁的绝活,他尤其擅长兵器制作,他打出的刀具异常锋利,因此十分自负。
唐刀是后世对仪刀,障刀,横刀和陌刀的总称,此时并没有唐刀的称呼。
仪刀名称上就可以看出装饰性用刀,障刀和横刀是单手佩刀,后来统一演变成了军人们的佩刀。也就是人们印象中拿来和日本武士刀来比较的唐刀。
唐刀的锻造是承袭了汉朝发明的“百炼钢”技术,刀刃的锻造是采用复合锻造的工艺,李老干是这种技艺的传承人,打造出来的唐刀的确是十分锋利。
他拿着一把横刀说道:“王爷,您试试这个。”
李佑示意白虎试验。白虎接过横刀,朝着一根小腿粗细的木桩砍去,只听“嚓”的一声,竟然将木桩砍断了。
“好刀!”白虎赞道。
李佑也点头说道:“不错。”他问道:“这些匠户中有多少人掌握了这种技艺。”
李老干说道:就只有小人一人。”
李佑问道:“为什么不教给大家呢?”
李老干说道:“王爷,小人祖辈打铁,这门锻铁的手艺,向来是不得外传的,就是小人家族里,也是传子不传女的。请恕小人不能外传。”
李佑笑道:“无妨,这是你的权力。不过,我教给你们一种锻铁的工艺,比你这种工艺还要高级一些。”
李老干心中满是“?”,瞪大了两只眼睛,不可置信地望着眼前这位年轻的王爷。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五十二章 难解之局
李佑拥有世界上最顶级兵器打造技术,比如说日本刀的制作。但是他却不会操作,这需要工匠的长期的实践经验才行。
他打算把这些技术传授给这些工匠们,于是,他让李老干召集了工匠们,准备给他们讲解。
忽然,他想起了一件事情,于是又让工匠们解散了,就只留下了李老干。
他问道:“李老干,打造横刀需要几个帮手?”
李老干说道:“有我和我两个儿子就行了。”
李佑说道:“好,就留下你儿子就行了,这门锻刀技术,我就只教给你一人了。”
李老干嘴上说道:“草民谢谢王爷了。”不过,他心里不信,认为王爷是想从自己这里套出锻刀技术的秘密。心道:“我得防着他点,不该说的一个字不说。”
李佑说道:“你使用的是汉朝传下来的百炼钢技术……”他详细讲解了百炼钢技术和复合刀具制作方法。不仅跟李老干掌握的一样,并且在他的基础上有所改进。
李老干出了一身冷汗,他心道:“我和儿子锻刀的时候,都很小心的,防止别人看到。想不到还是被别人偷看,告诉了这位王爷。这可如何是好?我对不起我的祖先啊。”
李佑开始给李老干讲解日本刀的现代制作工艺,听得他激动不已。这才明白,眼前的这位王爷才是真正的高人。
李老干一激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说道:“王爷,请您收小人为徒吧。”
这等无理的举动,李佑并没有不高兴,他身边的白虎等人也没有生气,因为他们知道王爷是不会计较这些的。
李佑笑道:“这些技术我会传授给你的,拜师就不必了。”
李老干忽然发现自己有些孟浪了,他急忙说道:“王爷,小的不会说话,真是该死,请王爷责罚。”他的两个儿子看到老爹这样,也急忙跪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李佑笑道:“没事儿,都起来吧。我不收你们为徒,不是看不起你们,而是我只是知道锻刀之法,可是自己却不会打造,这点要向你们学习。因此咱们是互相学习,互相切磋,谈不上什么师徒了。”
李老干早就听说这个王爷平易近人,现在看到果然如此,心也踏实不下来。
接下来,李佑就开始指导他们,按照现代日本刀的制作技术,进行锻造。
一连10天,李佑都泡在铁匠铺里,指导李老干父子,终于打造出了日本武士刀。鉴于日本武士刀原本就是在横刀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它的老祖宗就是唐刀。因此李佑给它起名为唐刀。
这天,李老干拿着一把锻造好的唐刀,交给白虎来试验,经过测试,这种刀的各项性能,都超过了横刀。唐军现有装备中的兵器,也只有横刀可以和这种武士刀抗衡,其于的兵器均落在下风。
至于草原人、吐蕃人、西域等国家生产的杂牌兵器,很多在唐刀的一击之下,竟然断做两截。
这些天来,李佑跟李老干父子已经十分熟悉了,他平时也是穿着矿上统一的工作服。
这天,他坐在铁匠铺里的长凳上,对李老干说道:“唐军需要大量的兵器,你们父子打造一把唐刀就需要几天时间,这样的效率太低了。
锻刀的技术是你们自己的,我不要求你们传给别人,可是唐军需要兵器,仅仅靠着你们父子是不行的。
我有个想法要跟你商量一下,你看能不能这样。你们把断刀的技术分为八道工序,每道工序教会一批人,这些人只负责这一道工序,他们的技术就会非常精炼,但是他们又不全部掌握你的技术。你的技术既不会流失,又能够发挥它的效率。”
接着,李佑给他讲解了流水线作业的方法。
李老干看到王爷如此体谅自己,也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说道:“王爷,小人愿意。”
李佑说道:“那行,我准备在这里为兵部建立一个兵器作坊,就由你来担任监作,暂时就定位从八品吧。”
李老干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够当官儿了,急忙行礼表示感谢。
李佑之所以这样做,还有一个原因。他要提议建立专利技术保护,提高发明创造的地位。
在唐朝,发明创造被视为奇赢技巧,工部有规定,一项发明被朝廷采纳之后,最高奖励为5贯钱!
……
“扑棱棱。”西沟铁矿的客舍里,一只灰色的信鸽腾空而起,很快就消失在天际。
喜鹊培养的信鸽,现在已经能够承担通信的作用了,在齐王府、研究院、工业城、矿业学校和西沟铁矿等李佑掌握的部门都已经开始使用了。
武珝望着信鸽消失后,回到了屋里,说道:“王爷,送出去了。”
李佑说道:“珝儿,通知白虎,今日启程返回长安。”
不久前,他接到了阴广浩的来信,说李泰要给长孙皇后明年的寿诞献礼,要花10万贯钱,在龙门山宾阳洞造佛龛,还要大赦天下。这种拍马屁的事情,李佑也懒得去做,也懒得去管。
可是,李泰这个混蛋,你说他干这些没有屁用,劳民伤财的事情就算了,他还要祸害别人——他提议让研究院出钱给他,而李世民竟然同意了!
魏征觉得这件事不妥,可是反对的理由也不充分。长孙无忌不便说话,萧乾已经得到李佑的叮嘱,只让他管教育部的事情。
李承乾还是那个样子,这样棘手的问题,他处理不了。他本身是个孝子,这种事情他是无法反对的。问题是,这件事太窝囊了。
其实,这是李泰精心布下的一个局,看似简单,却很难破解。这件事既打击了李承乾和李佑,还落得了一个孝顺的美名,也容易博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好感。
这明摆着就是在欺负人,可是却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扯虎皮做大旗。偏偏李世民宠爱李泰,对他能够向长孙皇后尽孝,感到很高兴。
李承乾、阴弘治、魏征等人都派人到齐王府,让他们通知李佑。
李佑刚刚给研究院判黄素新去信,让他守好钱袋子,不准给李泰,一切等他回去再说。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泰的杀招
不久前,两仪殿,书房。
“儿臣见过父皇。”李泰说道。
李世民端详了一下李泰,关切地说道:“青雀,你最近似乎瘦了一些呀。”
李泰说道:“父皇,儿臣最近加紧《括地志》的编撰,加上天气炎热,睡眠有些不好。”
李世民说道:“高句丽最近进贡来了一批人参,有很好的安神效果。我一会儿让人给你送一些去。”
李泰说道:“谢父皇了。儿臣是来向父皇汇报《括地志》的编撰情况的。”
《括地志》是中国唐朝时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
全书正文约13万字,550卷、序略5卷。它吸收了《汉书·地理志》和顾野王《舆地志》两书编簒上的特点,创立了一种新的地理书体裁,为后来的《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开了先河。
全书按贞观十道排比358州,再以州为单位,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征引广博,保存了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
此时的《括地志》由李泰带着萧德言、顾胤、蒋亚卿、谢偃等人正在编撰。
李泰详细汇报了《括地志》的编撰情况,并将已经编纂完成,编制成册的部分呈现给了李世民。
李泰会做事,这倒李世民喜欢什么。每本册子的封面上,他都精心绘制了图画,使得图册看起来清新雅致。
李世民拿起关于长安部分的图册翻阅了几下,频频点头赞道:“好啊,当年秦始皇为了了解国土,多次亲自出巡,所能够去的地方,也寥寥无几。不过管中窥豹而已。
如今大唐的国土远胜于秦始皇所统治的秦朝,我也想都亲自去看看。可是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有了这本《括地志》,我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大唐山川形胜之妙,弥补了人生一大憾事。”
接着,李世民望着封面上的绘画说道:“青雀,你的丹青笔法越来越纯熟了,这些画笔力遒劲却不失细腻,很好啊。”
李泰说道:“儿臣心无旁骛,不会弄什么奇淫技巧。只知道研读圣人文章,研究诗词书画。在这方面略有小成。”
接下来,父子二人研讨了一阵儿诗词书画。李世民诵读了自己新写的一首诗:“咏雨:其一,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其二、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好诗。”李泰复诵了一遍,点评道:“父皇特别看重农业,对田地和农事几位熟悉,胸中有万物,才能下笔如有神。
此诗前六句均写景物,用词生动且令人感觉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栩栩如生。尾联为抒发个人的情感。此诗还有一个艺术特点是每一句都流露出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之情,但却通篇不用一个“喜”字。
这两诗除了尾联外,其余的联句都采用对仗的方式来写,不仅对仗工整,且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描写景物方面,把大自然的神韵通过诗句体现出来。
在仔细赏读过后,常能意会出其中的神韵,并且有如饮甘泉的感觉。”
听到李泰的点评,李世民感觉遇到知音之感。李世民喜欢李泰绝非偶然,父子俩极其投缘。
李泰说道:“父皇,儿臣在研究《括地志》的时候,发现了一处风水宝地。”
李世民好奇的问道:“什么风水宝地?”
李泰说道:“龙门山宾阳洞。”宾阳洞包括南洞、中洞和北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所营造的洞窟之一。
李世民点头说道:“那得环境优雅,气象宏伟,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难怪北魏宣武帝被相中此地呢。你有什么想法?”
李泰说道:“儿臣的母后一直身体不好,去年更是遭到劫难。即使是现在看上去身体仍然那般孱弱。
儿臣想修缮宾阳洞佛龛,为母后祈福。”
李世民高兴地说道:“好啊,青雀有孝心,很好啊。我支持。”
李泰挠了挠头,有些为难的说道:“父皇,您也知道,儿臣一心只会做学问,从不涉足商业。因此这手头有些紧张,恐怕难以完成这个心愿。”
李世民问答:“大约需要多少费用?”
李泰说道:“10万贯足以。”
李世民觉得这不是个小数字,想了想说道:“好吧。我给你出这笔钱吧。”
李泰说道:“父皇,这本来是儿臣尽孝的事情。让您来出钱似乎有些不太妥当。”
李世民了解李泰,知道他下面已经想好对策,问道:“你有什么想法?”
李泰说道:“大家都知道,五弟整天钻研奇赢技巧,还从事什么工商业,研究院肥的流油。
他也是皇子,这为儿臣的母后祈福的事情,他尽点孝心也是应该的。不如就让他那里出这笔钱吧。”
李世民似乎又觉得有点儿不妥,可是他不忍心拒绝李泰的一片孝心,又认为李佑有本事赚钱,10万贯钱,对于他来说算不了什么。于是说道:“好吧,那就这样吧。”
……
离开了两仪殿,李泰得意地笑了起来。
最近,李承乾的表现越来越出色了,给李泰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李泰很想把他比下去,但是人家李承乾背后有李佑这个妖孽强劲的支持。他一时也无从下手。
李泰、阎立本和王聪等人商议了半天,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他们借口为长孙皇后祈福,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夫妻情深,一定会同意。
李承乾十分孝顺,对长孙皇后又深深的敬畏,他不敢阻拦此事。长孙无忌也不会阻拦为自己亲妹妹祈福的事情。
让李佑出钱,他一定会觉得憋屈,他那个混不吝的个性,拒绝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就会得罪李世民。
而且,李承乾等人帮不上李佑的忙,他们之间很有可能会产生裂隙。
至于修不修佛龛,李泰完全无所谓。他只是要借着这件事挑拨李佑和李世民以及李承乾等人的关系。
而这一切,李泰只是动动嘴而已,成不成完全没有损失。
看到李世民点头同意了,李泰心中十分畅快,他可以想象得到李佑等人心中的憋屈。
研究院。
王聪来到研究院,对黄素新说道:“黄大人,请你支出10万贯,我现在就要领走。”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五十四章 父皇,您的圣旨不管用啊
黄素新说道:“对不起,王大人,研究院里的大笔开支,我无权做主,必须由齐王殿下亲自审批才行。”
王聪说道:“我这是奉旨行事,你难道敢抗旨吗?”
黄素新说道:“圣旨在哪里,拿出来我看看?”
王聪说道:“是陛下的口谕。”
黄素新有李佑撑腰,根本就不怕他。说道:“你说是陛下的口谕,就是啊。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我怎么能相信你呢?莫非你假传圣旨?”
“你……”王聪气的不行,却毫无办法。他说道:“你给我等着。我这就回去禀明魏王殿下。”
王聪离开后,黄素新知道他回去禀报了李泰,李泰就会去陛下那里挑唆告状,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对萧婉玉说道:“王妃,臣去种植基地了,他们再来要钱,您就让他们去那里找臣就行了。”他要躲避出去了。
魏王府。
王聪气呼呼的说道:“殿下,那个黄素新不把您放在眼里,我去要钱,他居然敢说我假传圣旨。真是气死人了。”
李泰也气不打一处来,狞笑道:“哼哼,真是条忠实的走狗。等着瞧吧,终有一天我扒了你的狗皮。”
阎立本笑道:“殿下,好事儿啊。他要是痛痛快快给了您钱,还有什么文章可做呢?”
李泰醒悟了过来,说道:“师傅说的对。我这就进宫去。”
两仪殿,书房。
“儿臣参加父皇。”李泰说道。
看到李泰满脸不高兴的样子,李世民关切地问道:“青雀,怎么了?”
李泰说道:“父皇,您的圣旨不管用啊。”
李世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望着李泰,等着他往下说。
李泰说道:“父皇,王聪前去研究院要那笔款子,可是人家不给。王聪说了自己是奉旨行事,黄素新说没有五弟的许可,谁说也不行。”说着,他偷偷观察李世民的脸色。
看到李世民脸色阴沉,他继续说道:“父皇,早就听人说了,研究院是五弟自己的,跟朝廷没有关系。儿臣有点儿纳闷儿,那里面的那些官员,可都是朝廷任命的。怎么就跟朝廷没关系呢?”
李世民望着李泰,若有所思,没有说话。
李泰看到李世民不说话了,觉得自己的话已经起到了作用。于是,他也不再往下说了。
片刻之后,李世民说道:“青雀,这件事我派人去办吧。”
李泰说道:“那行,父皇,有您做主就好。儿臣就先告退了。”
望着李泰的背影,李世民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然后继续批阅奏章。
不久以后,传旨太监王公公来到了研究院,对萧婉玉说道:“陛下有旨,传齐王殿下返回长安。”
几天以后,李佑回到了长安。
齐王府。
“佑哥,老公,殿下”,李佑一下马车,就看到三张娇俏的笑脸,萧婉玉、慕容翎和阿史那晴一齐迎了上来。看到这种阵势,武珝自觉地退后一步,等着姐姐们跟王爷亲热。
李佑眉开眼笑,说道:“老婆们,想我没有啊?”
三女一齐说道:“没有。”却主动地将俏脸伸了过来。
李佑在挨个在她们的脸上和嘴唇上亲吻了一下。
这时,武珝笑盈盈地上前行礼说道:“小妹见过三位姐姐。”
三女分别还礼后,萧婉玉上前拉住她的手说道:“妹妹,几日不见,越发的好看了呢。”
武珝笑道:“三位姐姐才是真的好看呢,你们都不知道,我都不愿意回来,在你们面前小妹压力好大哦。”
慕容翎和阿史那晴都很喜欢武珝的乖巧,上前跟她说话,一时间竟然把李佑晾在了那里。
萧婉玉、慕容翎和阿史那晴三人个个自负高傲,相互之间难免有些争强好胜,打破醋坛子的时候。不过,她们对武珝却是一致的喜欢。
李佑暗道:“难怪呢,这才是武则天的厉害之处啊。”
“嗯哼”,李佑很喜欢她们之间的亲密,不过对她们竟然敢忽视自己的存在,发出了宣示夫纲的轻哼。
萧婉玉等人急忙围了过来,向他表示歉意,随后姐妹几人簇拥着李佑走进了府里。
路上,萧婉玉说道:“佑哥,这几天太子殿下、魏大人都派人来过,舅舅和广浩就在府里等你呢。”
李佑等人来到寝殿,李佑说道:“婉玉留下,跟我去客房。翎儿、晴儿,你们先回去准备晚膳。西沟铁矿的饭菜太难吃了,老公我得好好补补。”
“是,老公、殿下、王爷。”慕容翎、阿史那晴和武珝齐声应到。随后向寝殿里面走去,武珝说道:“两位姐姐,西沟铁矿每天就只有三菜一汤,哎呀,做的真难吃啊。王爷都受不了,每次吃完饭后,回来还要偷偷吃一些糕点呐。”
慕容翎:“可真是难为了他了,咱们去好好准备准备,做些他最爱吃的东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