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唐朝-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慕容翎:“可真是难为了他了,咱们去好好准备准备,做些他最爱吃的东西……”

    李佑来到客房,就看到阴弘治和阴广浩早已经等在那里了。

    寒暄过后,阴弘治说道:“殿下,魏王要在宾阳洞修佛龛的事情,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的了。我总觉得里面有问题。”

    “什么问题?”李佑问道。

    阴弘治说道:“人们都说魏王要为皇后娘娘尽孝,要大赦天下,还要在宾阳洞修佛龛,很多人都称赞他的孝心呢。

    我已经听黄院判说了,魏王要从你这里拿钱来修。是吧?”

    李佑点头说道:“是。”

    阴广浩说道:“自己尽孝心,却让别人出钱。他真不要脸啊!”

    李佑问道:“舅舅,广浩,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阴弘治说道:“按说这件事,尤其是让你出钱的事情,不该闹得这么沸沸扬扬的,可是现在人人皆知,这件事太奇怪了。毕竟这样做,对他的影响也不太好吧?

    我认为,他们这是有意而为的,消息一定是他们自己放出来的。

    你如果不给他钱,陛下的面子过不去,有可能会触怒陛下和皇后娘娘。如果给了他,大家都会认为,你人傻钱多,好欺负,从而对你看低了。而且,会让大家觉得你在陛下眼中不重要,让人们不敢接近你。你的威信会大受影响。”

    阴广浩说道:“佑哥,我阿爹说得对。这货就是个苍蝇,整天就知道膈应人。大家都在看这件事,看你如何处理呢。”

    萧婉玉说道:“是啊,舅舅说得对。太子殿下和魏大人也派人来提醒,让你小心应对。我爷爷和父亲都让我提醒你,此事不简单,一定要小心。”

    李佑问道:“你们认为该如何处理?”

    阴弘治说道:“殿下,我想了很久,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给他吧,大家都知道陛下已经下了圣旨,不给就是抗旨,恐怕不行。给了他吧,这也太窝囊了。

    可是,不给恐怕真的不行,要不就先给了他,退一步海阔天空,将来有机会再找补回来?”

    说完,他小心翼翼地望着李佑,担心他心情不好。

    这件事真的很难办,真是比打下西域还要令人费脑筋。李佑一时没有说话。

    阴弘治、阴广浩和萧婉玉都感到担忧。以前,李佑遇到事情,都会说“多大点事儿啊”,可是他现在却陷入了沉思。

    可见,这件事令李佑犯愁了。

    其实,李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脑子里已经形成了几个方案,他只是在比较,怎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这时,白虎进来了,他说道:“王爷,九灵儿来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

    来人是李淳风的徒孙九灵儿,他今年已经12岁了,个子也长高了不少。他行礼说道:“九灵儿见过齐王殿下。”

    李佑笑道:“九灵儿,你师祖让你来,是有什么妙计吧?”

    九灵儿说道:“是,殿下,小道师祖说您遇到难处,他有办法解决。”

    李佑说道:“你说说看?”

    九灵儿说道:“师祖说他用推背图推测了这件事,发现魏王殿下用在宾阳洞修佛龛这件事,来为皇后娘娘祈福,并不是个好主意,相反还有可能会起到不好的作用。

    宾阳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所营造的洞窟之一,可是北魏早已经灭亡了。这件事就可以说明,在宾阳洞修佛龛并没有起到祈福的作用。

    让皇后娘娘去学习一个败亡的王朝所为,是皇家的大忌才是。”

    “哎呀,妙啊,这可真是个好主意!”阴广浩赞道。

    阴弘治也说道:“不错,看风水本身就是道家的事情,李真人都说那里不好,从根子上就推翻了魏王的提议。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了。好好好。”

    萧婉玉拍手说道:“是啊,殿下,李真人的提议真是个好办法。”

    九灵儿听到大家称赞师祖,心中也异常高兴。

    众人都望着李佑,听他怎么说。

    李佑没有马上表态,他想了一会儿说道:“这也是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不过……”

    他没有说不过什么,对九灵儿说道:“你回去告诉你的师祖,让他准备得更加仔细一些。如果有需要,我会派人去通知他。”

    九灵儿说道:“好,殿下,小道这就回去告诉师祖。小道告辞了。”

    李佑说道:“婉玉,你去给九灵儿拿一些奶糖。”

    九灵儿高兴的说道:“谢谢殿下了。”

    萧婉玉和九灵儿走后,阴弘治问道:“殿下,这个主意不行吗?”

    李佑说道:“行。可是,这不是我想要的。李泰耍阴谋手段,咱们也用阴谋手段对付他,固然可以平息眼前的事端。可是这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在宾阳洞修佛龛不好,他要是换一个理由,比如在长安城里建佛塔,咱们难道再让李淳风编出什么理由来对付他吗?”

    阴弘治仔细的想了想,说道:“还真是这样,魏王只要打着为皇后娘娘祈福的旗号,就可以编出各种理由来。如果他先找风水师看好一块儿地方,征得陛下的同意,要修建一个大型的佛塔。到时候跟咱们要20万贯,恐怕也得给他呀。”

    李佑说道:“不仅如此,这里面还有一个大问题。李淳风是道教,他反对在宾阳洞修佛龛,会引起佛教和道教之争,就会在朝野之间引起一场很大的风波。”

    佛教和道教之争由来已久,李佑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卷入其它的纷争。

    阴广浩怒道:“这家伙真是个害人精,太可恨了。不能纵容他这么祸害人。”

    李佑说道:“广浩说得对,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

    阴弘治和阴广浩听到他这样说,精神大振,问道:“殿下,你想到了什么好的主意?”

    李佑说道:“咱们如此如此……”

    这时,萧婉玉回来了,她问道:“佑哥,想到办法了没有?”

    阴广浩笑道:“我来替佑哥说吧,多大点事儿啊,哈哈。”

    萧婉玉就喜欢听这个,她望着自己的丈夫,心中充满了骄傲之情。

    李佑说道:“走吧,管他那么多呢,咱们先去吃上一顿再说。”

    晚饭后,李佑说道:“备马,我要去东宫。”

    魏王府。

    王聪说道:“齐王殿下回来了。”

    李泰忽然有点紧张,毕竟李佑这家伙实在是太妖孽了。他问道:“李佑回来后,去了哪里?”

    王聪说道:“目前还在府里,臣已经派人盯着他呢,一有消息,就会前来禀报的。”

    正在这时,有人来报,说李佑去了东宫。

    李泰大喜,说道:“好啊,我正等着他们去商量呢,哈哈。”

    阎立本笑道:“就怕李佑不去找太子殿下,他这一去,可就说不清楚了。哈哈。”

    李泰说道:“太好了,明天一早,我就进宫见驾。”

    东宫。

    晚膳后,李承乾在妻妾们的陪伴下,正在欣赏歌舞。李得志说道:“太子殿下,齐王殿下来了。”

    李承乾喊道:“停下,你们都下去吧。”

    妻妾们和舞女都退了下去。

    李承乾吃惊地说道:“我不是不让他来吗?”他担心受到牵连,特地派人去齐王府提醒,不让李佑来东宫,有事派人报信就行了,免得被李泰抓住把柄,到李世民那里去告状。

    李得志问道:“那,您见不见齐王殿下吗?”

    李佑来了,李承乾也不能不见。他说道:“有请。把张师傅也叫来。”

    不久以后,东宫书房。

    李佑行礼说道:“臣弟参见太子哥哥。”

    李承乾说道:“免礼。五弟,我不是派人去通知你了吗,你怎么还是来了?宫里人多嘴杂,耳目众多,这要是传到父皇的耳朵里,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了。”

    这件事他和张玄素商量过了,认为李佑的个性暴烈,他一定不会把钱给李泰的,这件事很可能会得罪李世民,因此,他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受到牵连。

    于是就提前派人通知了齐王府。

    李佑看看李承乾,又看看张玄素,然后盯着李承乾不说话了。

    李承乾被他盯得发毛,不知道自己出了什么问题。他不自觉地朝着自己身上打量了几下,也没看出什么问题。

    他不确定地问道:“五弟,你怎么了?要不,这笔钱我替你出吧?”

    李佑说道:“大哥,你这些年来,整天战战兢兢,唯唯诺诺,一心想考讨父皇的喜欢,想得到母后的赞许,想得到大臣们的拥戴。可是结果如何呢?

    你也不是不聪明,张师傅教导的也不是不得力。然而,你在父皇、母后和大臣们心中的印象如何呢?

    臣弟说句不恭敬的话,不怎么样!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8)


………………………………

第三百五十六章 做你自己

    这些话说到了李承乾的心里,他心中很苦,他尽心讨好迎合那些人,可是他的所作所为,却令这些人更加不满意。他整天受到的都是质疑和斥责。

    他很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可是李世民、长孙皇后、长孙无忌、张玄素这些人整天给他讲大道理,他按照他们说的去做。结果事情却变得越来越糟。

    李承乾问道:“五弟,我一直就想弄明白这个问题。请你教我。”

    张玄素虽然有些不以为然,但是,这位齐王殿下是他所钦佩的人之一,或许他能够说出什么不一样的道理来。于是,他也认真的听着。

    李佑说道:“大哥,这么多年来,你一直想做一个好太子,想做一个好儿子,也想做一个好弟子。

    于是,你就小心翼翼地去看父皇和母后的脸色,生怕他们不高兴。你不愿意得罪大臣们,大家提出什么意见,你就虚心接受。张师傅教导你该如何去做,你也认认真真的去学习。

    你看到李泰讨父皇喜欢,就模仿他,看到兕子受母后宠爱,你就羡慕她。

    你真的做得很好了,可是结果却令大多数人不满意。你心里很苦,压力很大。因此,总想着找什么事情发泄一下,甚至有破罐破摔的想法。”

    “五弟,我……”李佑的话说到了李承乾心里,他真想大哭一场。

    李佑说道:“大哥,你错了,你真的错了。你错在只想成为别人心目中的你,不是成为你自己。一个只想着讨好别人的人,他就已经失去了自我。

    你再怎么向谁学习,你也不可能成为他,他自然对你不会满意。

    你想想看,假如一个人处处模仿你,你的心中会对他产生敬意吗?”

    “这……”李承乾有点开窍了。

    张玄素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道理,但是他却感到眼前一亮。

    李佑接着说道:“大哥,你要想使受人尊重,首先就要做自己,做一个有主见的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李承乾心中还是有些疑惑,他问道:“可是,不听别人的意见,这行吗?”

    李佑说道:“张师傅,你学富五车,阅历丰富,是一位大贤。不过,你教学生的方法也错了。”

    张玄素恭恭敬敬地说道:“愿闻其详。”

    李佑说道:“你们不愿意我来东宫,是怕我不给李泰钱,会得罪父皇,从而牵连到你们吧?”

    李承乾不好意思,不敢看他。

    张玄素坦诚地说道:“是,殿下,臣惭愧。是臣给太子殿下出的主意。”

    李佑说道:“张师傅,你知道你错在哪里了吗?你教学生,只是交给他遇到问题的时候,如何去规避风险。却没有教给他如何树立勇敢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

    一个剑客,遇到对手的时候,哪怕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也要有勇于亮剑的精神!

    一个人只有直面困难,才能够冷静的思索战胜困难的方法。而不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只想着如何去逃避。

    你们想想看,一个李泰就出了这么点儿小小的难题,你们居然就不敢和我见面,不觉得可笑吗?”

    李承乾的眼睛亮了起来,拳头紧紧的握了起来。

    张玄素觉得十分汗颜,他拱手说道:“殿下,臣惭愧。”

    李佑说道:“大哥,从今天起,你要做你自己。只要你做事出自本心,认为自己做的对,就坚持自己的意见,做错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勇敢地去实践,在挫折中摔打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的成长起来。

    你是太子,将来是要继承大统的,一个谨小慎微,唯唯诺诺的太子,不是父皇和母后希望看到的,也不是张师傅想要教出的弟子。”

    李承乾说道:“五弟,我明白了。”他是真的有些开窍了。

    他以前不明白,李佑这个混不吝,从来不怕得罪人,结果,反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原来就是这个道理。

    张玄素激动地说道:“谢谢齐王殿下了,老臣惭愧,只想着教授太子殿下处理问题的能力,却忘记了培养他战胜困难的勇气。”

    李承乾问道:“五弟,你打算如何处理此事?”

    李佑说道:“李泰这样做,是个很深的圈套。我要是给了他钱,他向母后尽了孝心,你这个太子就落了下风。你即使跟着他去做向母后尽孝的事情,一定会被别人指责和嘲笑的。

    所以说逃避根本不是办法。”

    张玄素叹道:“是啊,齐王殿下说得对啊。”

    李佑说道:“还是那个办法,遇到困难要知难而上,必须对李泰迎头反击。我的计划是……”

    夜色温柔,月光如水。

    红烛的火苗静静的伫立在灯笼中间,投射出温柔的光亮。李佑望了一眼酣睡在自己身边的萧婉玉,小心地将她雪白的手臂放进被子里,披衣下床,来到了外面的中殿,坐在沙发上静静的思索。

    接下来的战斗,是一场硬仗。毕竟李世民宠爱李泰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因此,他不得不小心行事。

    明天,他将要跟李世民当面谈话,可能会发生冲突,这可是他们之间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引起李世民的暴怒,也不知对他今后的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萧婉玉静静地躺在床上,脑海里却做着一个不好的梦。她似乎看到李佑跟李世民吵架,李世民十分生气,伸手打向了李佑……

    她惊醒了过来,下意识的摸摸身边,却发现李佑不在。她有些紧张的披好衣服,朝着中殿走来。她看到了正在沉思的李佑,朝着他轻轻地走去。

    李佑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就看到一双秀美白皙的的玉足,出现在他的眼前。他抬起头来,就看到萧婉玉披散着瀑布般的长发,关切地望着自己。

    李佑知道自己让她担心了,于是站起身来,对她歉意的笑了笑。轻轻的揽住了她的肩膀,朝着寝室走去。

    两仪殿,书房。

    早朝刚散,李泰就来求见了李世民。

    “青雀,你有事吗?”李世民问道。

    “父皇,儿臣已经请人画好了佛龛的画像,就等着开始施工了。昨天有人看到五弟回来了,他去了太子哥哥那里。您什么时候拨给儿臣那笔钱,儿臣等着要用呢?”

    李世民说道:“李佑回来了,一会儿他会来我这里的,我跟他说吧,然后你去找他就行了。”

    李泰说道:“父皇,儿臣有点担心。您也知道,太子哥哥和五弟跟儿臣有点误会,他们肯定不愿意儿臣替母后尽孝,这钱您恐怕是要不来的。”

    这时,王德进来禀报道:“陛下,房大人求见。”

    李世民对李泰说道:“你先下去吧。”

    李泰行礼说道:“儿臣告退了。”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让房玄龄进来吧。”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五十七章 耳目一新的李承乾

    立政殿。

    早朝后,就在李泰前往两仪殿的时候,李承乾带着几名太监抬着一个大箱子求见了长孙皇后。

    “承乾,你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有事儿吗?”长孙皇后问道。

    李承乾让人打开箱子,里面金灿灿的全是波斯银币。他说道:“母后,这是10万贯钱。”

    长孙皇后不解的问道:“你拿这些钱来干什么?”

    李承乾问道:“母后,您认为儿臣孝顺吗?”

    李承乾在孝顺这一点上,历来做得很好。长孙皇后说道:“你是个孝顺的孩子。你为什么这么问呢?”

    李承乾说道:“母后,儿臣在您面前,说过弟妹们的坏话吗?”

    李承乾不在背后乱嚼舌根子,在这一点上,长孙皇后也是认可的。她说道:“承乾,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李承乾说道:“儿臣听说四弟要为母后祈福,这件事儿臣不反对,但是,他的方法却是十分错误的。”

    李承乾昨晚听了李佑的一番振聋发聩的话,深深地反思了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生活。他发现,自己越是怕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等人不满意,他们就越是不满意。越是怕得罪大臣们,结果得罪的人越多,就是因为自己没有主见,没有担当。

    李佑一心支持自己,可是自己这次如果不旗帜鲜明的支持他,就会把他也彻底得罪了。

    李承乾终于想明白了,自己是太子,就要有作为天子的担当。他下定了决心要改变自己,他今天终于大胆地在他最惧怕的人的面前,坦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长孙皇后有点儿意外,她意外的不是李承乾在背后说李泰的坏话,而是这件事情的本身,她似乎感觉到今天的李承乾,和以往有些不同。

    长孙皇后盯着李承乾的眼睛,想一探究竟。对于李承乾来说,这就是长孙皇后的杀手锏。李承乾只要一撒谎,长孙皇后不用揭穿他,只要是用这样审慎的目光盯上他一会儿,李承乾就会败下阵来,乖乖地坦白交代了。

    李承乾心里也有些恐慌,但是他决定亮剑了。他勇敢地注视着长孙皇后,目光中充满了坦然。

    长孙皇后从前对这个儿子很失望,从来没有指望过他对事情有什么新鲜的见解。李承乾现在的表现引起了她的兴趣。

    她说道:“承乾,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李承乾说道:“儿臣有几个问题,想问问母后。

    第一,李泰要为母后祈福,要赦免一些死囚,这样的做法真的就很好吗?母后请看。”

    他拿出了几份京兆府死囚的卷宗,递给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看到,第一个死囚叫周万顺,他趁着邻居的丈夫不在家,剑舞了邻居的女人,当时邻居家中有个4岁的女儿,被惊醒发出了哭声。

    周万顺害怕自己被人发现,竟然杀死了女邻居和那个孩子,然后一把火烧掉了邻居的家。

    第二个死囚名叫肖果果,是个女囚,她为了和奸夫统建,竟然下毒害死了自己婆家的13口人,甚至包括自己三岁的儿子。

    后面的几个死囚的罪行也各个令人触目惊心。

    望着长孙皇后皱起的眉头,李承乾说道:“母后,赦免这些十恶不赦的恶贼,难道就能为您祈福吗?那些被这些恶贼祸害的人的家人,会怎么想?那些被祸害的人的冤魂能够安心吗?”

    长孙皇后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还有什么,你接着说。”

    李承乾从长孙皇后的表情里,看不出她是什么意思,在多年的积威之下,心里不免有点慌乱。

    可是,他想起李佑说的:“只要是出自本心,自己认为对的就坚持去做。”他振作起精神,说道:“母后,儿臣再说第二件事。

    宾阳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所营造的洞窟之一,可是北魏早已经灭亡了。这件事就可以说明,在宾阳洞修佛龛并没有起到祈福的作用。

    让母后去学习一个败亡的宣武帝所为,这合适吗?”

    李承乾今天和以往的唯唯诺诺不同,他谈吐清晰,论而有据吗,令长孙皇后有些触动。

    她鼓励地说道:“说的有道理。你接着往下说。”

    李承乾硬着头皮发表了说自己的一番见解,已经做好了被长孙皇后斥责的准备。不料,竟然得到了她的赞许,顿时精神大振。

    他说道:“母后,儿臣今天想说的,还不是这件事。儿臣以为,李泰在这件事情上包藏祸心。

    请问,为了向母后尽孝心,有无数种方法。比如在自己的府上默默地为母后祈祷即可,有必要花费10万贯之巨吗?

    如果李泰为了给母后祈福,要花10万贯。那么儿臣身为太子,是不是要花20万贯呢?李恪、李佑、李愔、李

    恽、李贞、李治这些已经开衙建府的亲王,每人又该出多少钱呢?

    这些钱加起来,怕是有百万之巨。请问,国家还很贫穷,这么多钱如果用在为母后祈福的事情上,文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