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笑道:“你个臭小子,油嘴滑舌的。快滚吧。”
不久以后,李承乾授意马周在朝堂上提出了专利技术保护法问题。经过了一番辩论之后,获得了大多数大臣的支持,李世民拍板定论。专利技术保护法作为大唐的法律之一,正式颁布实施了。
接下来,就是推广的问题了。还是老办法——千金买马骨。
李承乾亲自主持,对于向朝廷奉献出百炼钢和锻刀之法的李老干,给与了重奖,并且让他享受到了专利技术保护费。
长孙无忌通过吏部正式下文,通报了李老干的事件,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很快就有人献出了轩辕犁的技术和其它五花八门的技术。
为了审核这些技术,研究院专门成立了专利技术处审核处。
研究院。
这天,李佑正在跟尉迟宝琪研究工业城的事情。有人求见,原来是高贺年。
“臣高贺年见过王爷。”高贺年行礼说道。
“高院正,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啦?”李佑笑道。
高贺年现在是军医学校的校长。他住的地方离开齐王府和研究院较远,一个月才到齐王府来一趟,研究院更是基本上没有来过。今天他是临时过来的。
高贺年笑道:“殿下,臣现在的第二个孩子快要出生了,院正那点儿俸禄太少了,臣快养不起他们了。因此,臣想从您这里赚点儿钱花花。”
李佑笑道:“好啊,你有什么想法?”
高贺年说道:“臣的师傅保留了一幅图纸,您看看,不知道是否有用?”
李佑接过来一看,不有点儿惊喜的说道:“诸葛连弩!”
诸葛连弩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制作了一种连弩,又称作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后大发明家马钧欲对其进行改进,使之成为一种五十矢连弩,威力更大,但是因为生产很复杂,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所以没大量生产。
兰州市外国语中学的青年生物教师高飞,成功复原了诸葛连弩,他把以往复原弩机的箭匣由竖立设计成了横向,也增加了瞄准部件。高飞所复原的这把诸葛连弩可以连续拉动弓弦发射十支箭,射穿70米开外的泡沫板,这才是真正的诸葛连弩。也可以说技术上是超过了。
历史上的诸葛连弩十分笨重,需要数人操作。高飞设计的这种诸葛连弩重量很轻,单人就可以操作。这在古代就相当于连发步枪,要是多人连续发射,威力就赶上机关枪了。
李佑是有这项技术的,可是他一直没有拿出来。
现在唐朝军力强大,搞出这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有些犹豫。武器是拿来使用的,就难免会流失。一旦这样的武器落到别人手中,被仿制了以后,唐军军力的威力就会受到限制。就像是现代,一个几岁的孩子拿着枪械,就足以震慑成年人了。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李佑也不准备推出火药。
李佑没有采纳高贺年的建议,让他继续保密。不过,让他在一个大型中成药制药厂里拥有了股份。
这天,哈米德从西域传来了消息。8)
………………………………
第三百七十章 商业奇才武则天
东宫。
李佑接到哈米德的消息后,让武珝汇总了侯君集、王玄策、薛仁贵和司马炯的消息后,整理了西域的相关资料。他先来到东宫,向李承乾通报了情况,让李承乾尽快熟悉西域方面的事情。
武珝现在年满14岁了,她聪明好学,领悟力极强。她现在担任着李佑的生活秘书,李佑出门也常常带着她一起去。
李佑在和李承乾谈话的时候,允许她在一旁服侍。李佑注意到,她在自己跟别人谈话时,从来不主动插嘴,总是注意力很集中地在一旁倾听。她有时会凝神思索,遇到难题眉头微蹙;想通了以后,脸上会露出淡淡的微笑。
李佑有时也会问到她的意见,尽管由于她年纪小,限于自己的经验,看问题就不够全面。但是,只要是她相对熟悉的领域,总能够给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此时,李佑说道:“大哥,西域用不了多久就会纳入大唐的领土,那些王公贵族们,都要迁来长安,这些人的数量不少,如何安置他们啊?”
按照朝廷制定的政策,西域各国的国主以及他们三族以内的亲属,都要离开原住地,迁往长安。西域20多个国家,这些人的数量加起来可达数千人之多。
李承乾很挠头,他说道:“安置这么多人,这可是需要一大笔钱啊。而且现在长城里寸土寸金,真的没有这么多房产和土地来安置他们,怎么办?”
李佑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在那里苦思冥想。
最近一段儿时间,李佑经常要协助李承乾处理长安城市改造的事情,相关的资料都是由武珝来整理的。西域的情况,她整天接触这方面的材料,也相对熟悉。
看到李承乾和李佑发愁,她睁大眼睛,望着李佑,一副跃跃欲试的神情。
李佑问道:“珝儿,你有什么主意?”
武珝说道:“太子殿下,王爷,朝廷是说将他们安置在长安,可是也没有说一定要安置在长安城里,城外也可以啊。这些人都是亡国之人,他们不敢有什么怨言。
而且他们这些人恐怕也不愿意和别人混居在一起,看别人的脸色过活。奴婢要是他们,也宁愿的单独居住,心情会好一些。
奴婢的意见是,就在长安城外,单独建立一个居住区,让这些人住在一起,他们生活自在了,朝廷也便于对他们进行管理。
奴婢想,只要是生活设施跟上了,他们会乐于这样选择的。”
她说得很有道理,郑王李洪这些贵族都会选择到乡下居住,这些亡国的贵族们,在长城里的心情可想而知。
李承乾点头说道:“有道理,这些人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怨言。”
李佑用欣赏的目光望着武珝,鼓励她说道:“还有什么想法,接着说。”
武珝受到了他们的鼓励,愈发思如泉涌。她说道:“这些人来自西域,他们有自己居住的习惯。朝廷在城里赏赐给他们住宅,人家还不一定喜欢。
朝廷划出一片土地,把其中的一部分,给这些人每人划拨一块儿土地,不跟他们要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建房。就算是朝廷兑现了对他们的承诺。
朝廷征用或者购买这些土地,是需要花一笔钱。但是,城外的土地相对便宜,这笔开销就没有那么大了。
这些人居住以后,就等于是在长安城外建立了一个新城。在这个新城里的商业设施,又可以卖一大笔钱,这笔钱恐怕就能够抵得上那些购买土地的钱了。
新城建立以后,里面和周边土地必然会大幅增值,这时,除了划拨给这些人的部分土地以外,其余的土地就可以大赚一笔。这样下来,朝廷根本不需要出钱,就安置了这些人,并且能够赚一笔钱。”
“好主意啊。”李承乾赞道。
“嗯,不错,我家珝儿很聪明。回去奖励一下。”李佑笑道。
武珝知道李佑所说的奖励是什么,不禁有些脸红,心里却有些期待。
李承乾现在做事很踏实,他随后就带着皇甫睿和马周出城实地勘察地形,对于土地价格,道路交通,饮水和排污等都做了详细的调查。
不久以后,西域大捷的消息传来了。
早朝,太极殿。
李世民兴奋的宣布道:“西域宣抚副使侯君集传来了消息,联军已经打下了西突厥王庭瀚海城,西突厥可汗咥利失被薛仁贵的特战队活捉了。欲谷设带着部分族人越过大漠,退往咸海。
至此,西域22国中,除了回鹘所属的三国以外,已经全部纳入了我大唐的版图了。”
“大唐必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大臣们你兴奋异常,一齐欢呼了起来。
李世民接着说道:“这次出征西域,朝廷只派出了一万人马,就打下了整个西域,为大唐开疆拓土数万里,人口增加了百万之多。这是我大唐开国以来,一次伟大的胜利。”
“大唐必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大臣们又是一阵震天的欢呼。
李世民感慨地说道:“想当初,李佑提出要攻打高昌,就只带了一万唐军,加上一些仆从军。他们不仅打下了高昌,竟然打下了整个西域,尤其是灭掉了强大的西突厥,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难怪他会感慨,历史上侯君集仅仅攻打一个高昌,就动用了20万大军,在进军途中穿越沙漠的时候,遭遇了黑风暴,一次就损失了6000多人。整个战役下来,损失达到了数万人。
“齐王殿下真是太厉害了!”
“是啊,这样的结果,谁能想的到呢?”
“嗡嗡嗡”,大殿上一片赞叹之声。
李靖说道:“陛下,只动用1万唐军,在没有朝廷后勤补给的情况下,能够打下西域。这样的仗老臣打不了。臣对齐王殿下深感钦佩。”
“是啊,是啊。”大将们个个也十分服气。
李世民说道:“此次出征西域、齐王李佑、侯君集和高勇等人功不可没。朝廷一定要给予重奖。中书省和吏部草拟嘉奖方案……”
这时,李承乾说道:“父皇,西域打下了,后续的善后事情也十分重要。儿臣建议……”8)
………………………………
第三百七十一章 别让疯狗只咬一个人
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建议,成立西域都护府,同意管理西域事务……”
李承乾把西域的组织构架,驻军,对波斯、回鹘吐蕃等国的关系问题,一一提出了建议,最后谈到了西域王公贵族的安置问题。
什么是专家?就是对某种事务的熟悉程度高,在这项事务上有发言权的人。
李靖是军神,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可是,谈起绣花,他比不上自绣花作坊里的女佣。说起酿酒,他比不上酿酒作坊里的杂役。谈起相关方面的事情,他就得乖乖听人家的意见。
人的才能是锻炼出来的。李承乾勇于实践,不断接触新事物,凭着对事务的熟悉程度,处理起相关事务越来越有信心了。
李世民对李承乾能够全面思考西域问题,大加赞赏。大臣们也觉得这位太子殿下越来越有个储君的样子了。
李泰以前一直瞧不起李承乾,现在他看到了李承乾的进步,心里的压力越来越大了。
李恪和李泰一样,现在也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他觉得自己凭着过去的泛泛的大而空的经验,越来越落后了。比如,现在谈到对外关系、工商业、科技、城建、新型农业等方面,他没有实际的接触,也就谈不上经验,也没有发言权了。
因此,他也想放下架子,做一些务实的事情了。
东宫。
天气越来越冷了,在李承乾的书房里,也效仿着齐王府里面书房修建了一个壁炉。熊熊燃烧的火焰跳跃着,在李承乾、李佑和张玄素三人的脸上留下了忽明忽暗的影子。
李佑说道:“大哥,你发现了没有,李恪对你的敌意越来越小了,反对你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张玄素说道:“太子殿下越来越成熟了,别的不说,得到陛下的赞赏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在很多问题上,蜀王他不清楚,想反对也不知道该如何反对。”
李承乾不屑地说道:“他和李泰一样,就会吟诗弄画,不当吃不当喝的,能解决什么问题?”
李佑说道:“大哥,张师傅,我有个想法。李恪和李泰不同,本质上还没有那么坏,做事凭着自己的聪明,不屑于搞阴谋诡计。我觉得还是可以争取的力量。”
张玄素有点纳闷,不明白李佑是个什么意思。
李承乾对李佑绝对的信任,他说道:“五弟,你有什么想法?”
李佑说道:“李泰就是条疯狗,四处咬人,可是他凭着父皇对他的宠信,咱们一时也不能把他怎样。我的意见是拉拢李恪,让李恪来分担你的部分压力。
李泰看到你和李恪走得近了,他就会感到更大的压力。他的压力越大,就越容易出错。
父皇对于李泰的好感,不是一天就能够改变的。可是他如果不断地犯错,迟早有一天,父皇会对他改变看法的。”
张玄素说道:“有道理。齐王殿下,你有什么具体的打算?”
李佑说道:“李恪不是在修永通渠的时候露脸了吗,大哥你就提议成立一个专门的水利部,推荐李恪来负责。李恪掌握了一个部门,多少会感激你的。
他这个部门对于朝廷大局没有什么影响,却能够构成对李泰的压力。李泰除了写《拓地志》以外,无事可做。他看到了李恪掌握了实权部门,压力就会更大,就会增加对李恪的敌意。
在李泰的心目中,李恪也是他强劲的对手,他一定会设法打压李恪的。这样,李泰这条疯狗,就不会只咬你一个人了。他只要去咬李恪,李恪就会反击。你的压力不就小多了吗?”
张玄素觉得李恪也是个竞争对手,有点儿不愿意。李承乾却赞成李佑的意见,他整天处在李泰的打击之下,烦不胜烦,也希望有人替他分担一下。他说道:“我赞成这个意见。”
李佑看到张玄素的脸色,知道自己的建议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他说道:“大哥、张师傅,我这只是一个建议,究竟是否合适,你们可以征求一下长孙大人的意见。”
……
齐王府。
办完了朝廷和李承乾的事情,李佑要研究一下自己的小日子了。
“咯咯咯,嘻嘻嘻”,武珝充满活力,就像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四处乱飞,很少有安安静静的时候。
对于如何安排武珝,李佑一直没有想好。他早发现了,这妖女善于猜测人心,精力充沛,有着很强的权力欲望。要是把她留在府里,一定会无事生非,要是争风吃醋起来,其她的女人们一定不是她的对手。后宅必定会鸡飞狗跳。
因此,一定要给她一个发挥她才能的地方,还要让她掌握一定的权力,这样才能释放她无穷的精力。
在李佑的四个女人当中,武珝受过穷,曾经为钱发过愁,因此对于赚钱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
自从上次武珝给李承乾出过安置西域诸国王公贵族的主意后,李佑就有心培养她从事商业,于是,就让她开始接触喜鹊商社的业务。
这天,周乾来找李佑,对他说道:“王爷,奴婢有个提议,能不能让四王妃掌管商社,奴婢愿意给她当下手。”
李佑问道:“你干的好好地,为什么啊?”
周乾说道:“王妃才是商业奇才呢……”
原来,周乾文化底子差,在初期管理商社还行,可是现在的喜鹊商社的规模越来越大,他早已经感到吃力了。
自从武珝接触了喜鹊商社的业务以后,很快就熟悉了情况,她本身就是主动的性子,愿意展示自己的能力。以前在李佑面前,她小心翼翼的,不敢扎刺儿。在周乾面前可就放的开了。
针对喜鹊商社存在的问题,她经常提出各种建议,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能力,令周乾自叹不如。
周乾是个聪明人,他是个奴婢,喜鹊商社这样的聚宝盆,是齐王爷一半的家当。商社规模越大,他就越担心。一是担心自己干不好,二是担心自己受到猜疑。
他现在的小日子过的已经非常好了,他想保住自己的好日子,于是就想急流勇退,交出商社的大权。齐王妃是王爷的身边人,人家才是真正的一家人,聚宝盆还是交到人家自己手里,才真正的安心。
于是,他下定决心推荐武珝了。
李佑原本是想让武珝给周乾当下手的,现在看来是行不通的,她只有自己当家才行。
李佑叫来了武珝,当场考察了她对于喜鹊商社业务的了解,以及管理喜鹊商社的思路,的确如周乾所言,大大地超过了周乾了。
李佑想想也是,武则天管理一个国家都游刃有余,何况一个小小的喜鹊商社。于是,他下决心让她接管喜鹊商社了——一个商界女总裁诞生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七十二章 武则天出手
齐王府。
这天,阴弘治来找李佑,谈完了事情以后,正准备离开,武珝拦住了他。
“舅舅,奴家给你看一样东西。”武珝说道。
“什么东西啊?”阴弘治问道。
武珝拿出了一个长约一尺,宽约7寸的皮制的文件包,看上去大方美观。她说道:“舅舅,您看看这个。”
阴弘治接过来看看,只见里面分为两层,还带着铜制的拉链,他摆弄了一会儿,问道:“这个是干什么用的?”
武珝说道:“这叫公文包,您看这里面放上文件,使用简单,防水防潮,大方气派。您以后上班的时候带上它,是不是很方便啊。”
阴弘治站起来,将公文包夹在手肘间感觉看了一下,说道:“嗯,是不错啊。给我弄几个吧。”
武珝说道:“舅舅,您要几个都没问题。不过,您是新官儿上任,怎么也得给属下办点福利吧,你们礼部是不是一人来一个啊?”
阴弘治笑道:“不错,会做生意,我支持你。先给我定做两百个吧。不过,这品级要分开,不能都一样了。”
武珝说道:“这个您放心,奴家那里公文包的种类齐全,随便您挑选。”
搞定了礼部的,武珝接着就去找了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的家眷,没多久,吏部统一为全国的官员定制了公文包,一下子就卖出去了十几万个。
接着,武珝开始推广女士用包。
首先,萧婉玉、慕容翎、阿史那晴和武珝每天上班的时候,都换上不同的手包,引起了那些女同事们的追捧。接着,她们跑到皇宫里,给皇后娘娘、各位嫔妃,公主们也都送了一些,没多久,就引起了轰动。绝对是一包难求啊。
武珝在工业城里建立了十几个大型的皮革加工厂,仅仅工人就招募了上万,日夜赶工,仍然供不应求。
两仪殿,书房。
到年底了,户部向李世民汇报税收的情况。高静明说道:“陛下,工商业实在是太厉害了。
仅仅一个喜鹊商社的皮革加工部分,给朝廷带来的税收,就抵得上14个上县的农业税收。
今年的工商业税收,已经接近了农业税收,照这样下去,最多在后年就能够超过农业税收了。”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看来李佑说得有道理,今后农业不再是大唐发展的第一位了,工商业的作用是越来越大了。”
事实胜于雄辩。
当李佑第一次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没有人相信。随着工商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观念在不断的改变。
长安的深秋,城外一片萧瑟景象。
一队彪悍的骑兵,护卫着两辆马车出了景耀门,一路向西北奔去。
马车上,李佑背靠着马头方向坐在中间,萧婉玉、慕容翎、阿史那晴和武珝分坐在两边。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是四个呢。四个女人年纪都不大,正是充满活力的时候,一路上她们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女人们的话题离不开衣服鞋子之类的东西,李佑向来不掺和她们议论,他靠在椅子背上,闭目养神。
女人们看到他这样,声音就小了一点。李佑睁开眼睛说道:“没事儿,你们继续。”
女人们还是有点儿不好意思,她们压低了嗓音继续谈论,说到兴奋之处,声音渐渐的大了起来。
四个女人现在相处得很好,彼此之间以姐妹相称。现在,武珝掌管着齐王府的商业,她那些好东西多,一旦谈论这些事情,她就成了权威人士。
慕容翎说道:“四妹,你们那里又有什么新款的靴子吗?”
武珝说道:“有呢,今年冬季的靴子有鹿皮高腰高、中、低跟皮靴,牦牛皮……你们放心,等新品一出来,小妹每人送你们几双。”
“四妹最懂事儿了,嘻嘻。”姐妹们笑道。
忽然,马车停下了。外面传来了白虎的声音,他说道:“王爷,到了。”
因为李佑说今天要带着美女们出门游玩,大家的兴致都很高,听说到了地方,众女纷纷高兴地下了马车。
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片废弃的漕运古渠道,两边是长满枯草的荒滩,秋风带着寒意,吹拂着岸边的芦苇,发出沙沙的响声。
望着眼前萧瑟的景色,众女都傻眼了。
萧婉玉含蓄,阿史那晴怕李佑,武珝心眼多,她们三人尽管都很失望,可是都不吭气。慕容翎一项大大咧咧的,她说道:“老公,好不容易休沐了,你就带我们来看这个?”
李佑笑道:“这里好啊,是风水宝地呀。哈哈。”
众女看不出这里有什么好,一齐撇嘴。
李佑不理她们,他手搭凉棚四处张望,半晌之后,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