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唐朝-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佑笑道:“这里好啊,是风水宝地呀。哈哈。”

    众女看不出这里有什么好,一齐撇嘴。

    李佑不理她们,他手搭凉棚四处张望,半晌之后,他转过身来,对着四位美女说道:“你们说,这里为什么是风水宝地?答对有奖啊。”

    听说有奖励,四位美女都开始动起了脑筋。

    “呀,王爷,奴婢猜到啦。”武珝拍手叫道。

    萧婉玉、阿史那晴和慕容翎不知道她猜到了什么,都好奇地望着她。

    李佑笑道:“你说话说看,这儿好在哪里?”

    武珝说道:“王爷,您是不是要在这里盖房子卖?”她也有点不确定。这个超出了她的知识范围了。

    李佑赞道:“还是我家珝儿聪明。”

    武珝兴奋地说道:“奴婢真的猜对了吗?”

    李佑笑道:“说对了。过来,奖励一下。”

    武珝伸过小脸,让他在脸上和嘴唇上分别亲了一下。

    萧婉玉、阿史那晴和慕容翎一齐撇嘴,将脸扭向了一边。

    李佑笑道:“你们三个给我过来,你们很笨,让我惩罚一下。”

    说着,在她们三人伸过来的俏脸上每人亲了一下。不过,没有亲嘴,这就是李佑的家法了。

    萧婉玉等人各个聪明,可是她们还是没有想明白,这里到底有什么好?

    李佑说道:“白虎,去把那幅画拿来。”

    这是一幅度假村的规划图,是一种结合了欧洲和大唐建筑特点的新式园林建筑群,整个景观布局合理,环境优美。

    李佑说道:“看到了吧,这就是你们眼前的这块地,建成后就是这个样子了。”

    众女一致赞叹。

    武珝说道:“奴婢明白了,长安城里面缺少园林,少数的园林都在皇家手中,有了这个度假村,一定能够吸引长安城里富人们来此度假,这样,开发出来的房产,无论出租或者销售,都会得到很高的回报的。”

    李佑笑道:“我家珝儿的悟性就是高,果然是商业奇才啊。”

    回到长安城,李佑直接就去找了李世民,说西域大捷,他不要别的奖励,就只要这块荒废的河滩地。李世民没说什么,就把这周围的3800亩河滩地都给了李佑。

    这件事引起了李泰等人的嘲笑,觉得李佑是个傻货,还是李泰厉害,得到了芙蓉园。8)


………………………………

第三百七十三章 雌雄不分

    两仪殿,书房。

    李世民、李承乾、李恪、李泰、李佑、房玄龄、长孙无忌、李靖和高静明等人正在讨论西域今后的局势。

    长孙无忌谈论了西域官员的调配问题,房玄龄汇报了西域驻军的问题,李靖汇报了对回鹘的军事防御部署,高静明汇报了民政管理和税收问题。

    李佑指着西域的舆图说道:“父皇,今年7月中旬,大食帝国发动了对波斯帝国的进攻,现在,波斯帝国节节败退,情况不妙。照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大食人就会与大唐西域边界接壤了。

    哈米德在西域训练了一支军队,原本有2万多人,大食和波斯开战以后,大批的波斯人投奔了他,现在他手下已经拥有了5万多人。

    这次征讨西域,哈米德的军队替大唐打下了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等国。他提出了要暂时居住在原康居国的领地上,为他继续招兵买马操练军队,提供一个基地。”

    李世民问答:“你们以为如何?”

    李泰知道哈米德是李佑的挚友,他直接就反对道:“现在康居是大唐的国土,怎么能够让波斯人驻军呢?这可是原则问题,这种有辱国格的事情,坚决不能做。”

    李恪对于西域的事情不熟悉,他就没有发言。

    李佑对于李泰这条疯狗,真是有些无奈了。他轻叹了一口气,微微摇头。

    李承乾熟悉西域的事务,可是他现在变得沉稳了,也不急着发言了。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齐王殿下最熟悉西域的情况,先听听他的意见如何?”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李佑,你说吧。”

    李佑打起精神说道:“父皇,波斯的文化和汉文化还有相通之处,千百年来,丝绸之路的形成就说明了问题。

    大食是教派国家,他们的信仰与大唐的文化传统格格不入,两种文化根本就无法融合。将来必定会与大唐发生冲突。

    波斯帝国和大食帝国想比,相对较弱,如果大唐不施以援手的话,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大食帝国吞并,到时候,大唐陆地上通往西方的道路就会被大食帝国阻断。

    大食帝国国力强盛,不亚于大唐,大唐就是倾全国之力,也对它无可奈何。到那时,最好的结果和平相处,向西方的拓土开疆就没有可能了。

    对于大唐来说,波斯帝国存在较为有利。波斯帝国和大食帝国之间的战争越久,双方的国力削弱的就越厉害,两败俱伤是最好的结果。

    哈米德为人雄才大略,他的军队或许能够挽救波斯帝国的命运。因此,儿臣建议答应他的要求。”

    李泰马上说道:“你这叫什么话,波斯也好,大食也好,都是番邦人,为了他们的利益,就要牺牲我大唐的领土主权的尊严,无论如何也是不行的。”

    李承乾说道:“波斯人以前就帮助过大唐,那次在吐谷浑,哈米德就拿出了大笔钱财。在这次西域的战争中也是人家首先是帮助了大唐的,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等国都是人家打下来的,现在人家实施要求暂借康居一地,有什么不行啊?”

    李泰义正辞严地说道:“那也不行。这是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的问题,没得商量的余地。再说了,历史上就有刘备借荆州的问题,结果怎样?

    父皇,儿臣建议,将这件事交给朝会上讨论,看看大家怎么说?”

    李佑真是头疼,他知道,这件事要是交给朝会上讨论,那些人和李泰一样,根本就不了解情况,可是他们会讲大道理,各个义正辞严,能够批得你体无完肤。这件事根本就通不过。

    他望着李世民,看看他怎么说。

    李世民一时没有出声。

    李靖说道:“陛下,老臣认为齐王殿下言之有理,为了大唐的长远利益,臣赞同将康居之地借给波斯人。”

    “臣赞成齐王殿下的意见。”高静明说道,现在,只要是李佑的建议,都能够给户部带来收益,也能够为户部减少负担。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也支持李佑的意见。

    李泰早就看出大臣们越来越支持李佑了,他必须反击,否则,自己将来上位就越来越不可能了。

    他说道:“父皇,儿臣坚持自己的意见。谁敢保证波斯人将来一定会归还康居?你们谁敢保证?大家都知道,哈米德此人是李佑的挚友,谁敢说李佑这样做,不是出于私心呢?

    儿臣强烈建议,要将此事交给朝会讨论。”

    李佑说道:“父皇,儿臣能不能问魏王一个问题?”

    李世民说道:“你问吧。”

    李佑问道:“魏王,请问鲱鱼和鳕鱼,是雄鱼照顾孩子,还是雌鱼照顾孩子?”

    李泰哪里知道这些,他想了想说道:“一般的情况下,都是雌鱼照顾孩子的。或许雄鱼也会帮忙的。”

    “哈哈哈哈哈”,李佑大笑不已。

    李泰怒道:“这有什么好笑的?”

    李佑说道:“鲱鱼和鳕鱼根本就不分雌雄,它们是雌雄同体动物。”

    说完,他对李世民说道:“父皇,魏王和那些大臣们一样,他们对西域一无所知。事关大唐未来的命运,和数万波斯人的生死。就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这些雌雄不分的人去讨论,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儿臣建议,今后谈论任何事情,希望参与者事先要认真研究相关的内容,不要张嘴就来。”

    众人都不说话了,都望着李世民,看他如何决断。

    李世民刚才为什么犹豫呢?其实他心中早有了决断,他是赞成李佑的意见的。可是他不忍心看到李泰难堪,他正在想一个两全的方法。

    现在,李佑的话说到了这份儿上,他也明白,一旦将此事交给朝会讨论,必然又是一场风波,他也不愿地无端地面对这样的后果。

    他说道:“好吧,就按照李佑的意见办吧。”

    散会后,李世民留下了李泰,安抚他说道:“你不要不高兴,李佑说得对,你对西域的事情不熟悉,就不要管这件事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七十四章 倭国海盗

    李泰郁闷地说道:“父皇,您没有发现吗,现在大臣们都被李佑给收买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啊?”

    李世民知道他是在挑拨自己和李佑的关系,他眉头微皱了一下,说道:“不谈这个了,芙蓉园修缮得如何了?缺钱的话,我再给你一些。”

    转眼间,时间已经到了638年春节了。

    喜鹊的飞鸽通信站已经建立了扬州与长安的联系,过了年,大航海计划就要实施了。

    唐代的扬州和现代的扬州不是一个概念。扬州是大唐淮南道的一个府(府是大型的州,大唐一共有七个府,有洛阳府、太原府等)下辖19个县,首府在金陵,辖区一直到沿海地区。

    几个月前,在扬州府如东县东北的海面上,一条来自大唐丹州的商船正在朝着扬州方向行驶。

    这天早晨,初升的太阳放射出万道光芒,在海面上撒下了无数的碎金,这些碎金梦幻般的跳跃着,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一个十四五岁的俏丽少女站在船舷,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眺望。

    不久以后,一个红脸膛的中年健壮汉子和一位秀气的中年妇女来到她的身边。女孩回头对着他们甜甜的一笑,说道:“阿爹、阿娘。”

    中年妇女关切地说道:“惜文,海上风大,多穿点衣服。”

    女孩说道:“阿娘,没事儿,女儿不冷。哎,你们看啊,海上的日出好美哦。”

    中年妇女笑道:“你呀,天天都看海上的日出,还没有看够啊。”

    女孩说道:“不一样的。每天的日出,都有新的变化呢。”

    中年男子笑道:“有道理,咱家惜文学问深,感悟就是不一样。”

    这是一家三口,男子叫公孙德光,三国名将公孙瓒的后人,是原丹东水军副都统,不久前因为与上官不和,辞官后,搭乘商船返金陵老家。中年妇女是他的夫人王氏,女孩是他的女儿公孙惜文。

    中年妇女感慨地说道:“一晃离家已经12年了,终于回来了。”她也是金陵人士,随着丈夫一直在丹州生活。

    突然,在船楼上负责观望的水手喊道:“前面有船,快去告诉纲首(船长)。”

    不久以后,那个水手惊恐的喊道:“不好了,是海盗船,是倭国的海盗船!”

    中年汉子疑惑地说道:“这里怎么也会有倭国的海盗呢?”倭国的海盗很少会南下越过海州的,不知道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倭国的海盗以残忍著称,他们抢劫了船只以后,会杀掉被抢船只上所有的男子,女人们就更加悲惨了,姿色好的,会在海盗内部分配供其头目赢乐,其余的被箭赢后卖掉。总之是不会留下一个活口离开的。

    海盗船一共两条,一条海盗船正面拦截,另一条从侧面包抄了上来。

    船员和乘客们吓得魂飞魄散,船上乱作一团。

    纲首(船长)跑到公孙德光面前,惊恐地说道:“公孙将军,您看这如何是好?”

    公孙德光看到海盗两艘船是两桅两帆快船,依照其规模,大约有60人左右的配备,眼下自己这条船上的男子加起来大约有五十人左右,这里距离大陆不到40里,如果抵抗争取时间,或许会得到救援的。

    他说道:“你立刻将船驶向海岸,留下操控船只必要的水手,将其余的男子集中起来,发给他们武器,抵抗海盗,争取时间。”

    不久以后,船上的男子们集中起来了,一共有三十多人,一个个惊魂未定。

    公孙德光说道:“大家不要乱。海盗残忍,不抵抗只有死路一条,与其如此,还不如拼死一战。这里距离海岸只有20多里,附近会有扬州水师的巡逻舰船,咱们只要能够坚持一个时辰,就一定能够得救。”

    纲首听到他动员的话,心中暗暗佩服,这里明明离开海岸还有40里,有没有扬州水师的巡逻舰船鬼才知道。可是经过他这么一撒谎,那些男子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希望,一个个也镇定了下来。

    公孙德光将男子们分成了四队,临时指定了负责人,让他们分别防守船头,船尾和两舷。

    商船转向朝着海岸方向驶去,两艘海盗船从拦截变成了围追了。

    商船是3桅5帆的海运船,虽然船大笨重,但是在有风的情况下,行驶的速度并不慢,海盗船虽然船小轻快,但是双方的速度差距并不大,按照这样的速度,即使到了海岸,他们也未必能够追的上。

    船上的人们看到这种情况,心里感到轻松了不少。

    可是,海盗船仍然全力追击着。

    就这样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公孙德光看到海盗船依旧追击,心中突然闪过一个不好的念头:“糟糕,前面可能会有埋伏。”

    果然,观察哨喊道:“公孙将军,前面有一条海盗船。”

    公孙德光迅速判断了情况,他快步来到了舵仓,对纲首说道:“不要管他们,全速前进,海盗要是敢拦截就撞沉它。”

    随后他上了船楼,大声喊道:“注意啦,准备厮杀。”

    商船迎着海盗船冲去,海盗船也迎着商船冲来,两条船越来越近了,双方只有一箭之地了,照这个速度,很快就会撞在一起了。

    公孙德光又来到舵仓,看到纲首等人紧张的样子,他轻松的笑道:“别紧张,他们不敢和咱们相撞,马上就会让路的。”

    他话音未落,就看到对面的海盗船偏离了方向,并且落帆减速掉头,准备在商船经过的时候贴上来。

    这也是海盗们必须采取的战术,两条船如果对开,海盗们根本没有机会登上商船。他们必须同向行驶,两条船才能够相对静止,海盗们才能够登上商船。

    众人都很庆幸,在目前这样的速度下,海盗船很难靠得上来的。

    突然,海上的风速减弱了,商船的速度逐渐慢了下来。

    公孙德光心里凉了半截,他知道海盗们很快就会靠上来了,面对上百名训练有素的疯狂的亡命徒,商船上的这些普通百姓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公孙德光叹了口气,做了最坏的打算。他来到船舱,拿出一把短刀,递给了夫人王氏,说道:“翠莲,今天咱们恐怕是在劫难逃了,你们不要落在海盗手里。一旦我死了,你们就自尽吧。”

    王氏毕竟是军人的妻子,没有慌张。她和丈夫感情深厚,公孙德光死了,她也不会独活的。她含着眼泪说道:“夫君,你不要管我们,我们绝对不会让你感到辱没的。”

    公孙德光望了一眼女儿,一咬牙,握住唐刀就出去了。

    王氏母女相拥在一起,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一条海盗船靠上来了,海盗们狂叫着,一张张峥嵘的面孔清晰可见。8)


………………………………

第三百七十五章 无敌水师

    “嗖嗖嗖”,海盗们开始放箭,压制商船上的守卫,将船身靠了上来。

    “啊,啊。”商船上的船员们不断有人中箭倒下,海盗船终于靠了上来。

    “呼呼呼,咚咚咚”,一条条飞爪抛了过来,打在船帮上,死死地抓住了商船,随即他们用力拉动绳索,将两条船靠向一起。

    公孙德光挥舞唐刀砍断了几条绳索,但是,更多飞爪抛了过来。

    两条船的距离越来越近,海盗们伸出挠钩,扒住了商船的船帮,将两条船靠在了一起。海盗们狂叫着,朝着商船上爬来。

    公孙德光将大部船员集中到了这里,与海盗们展展开了拼死的厮杀。

    “杀呀。”

    “叮叮当当。”

    “啊,啊!”

    两条船的船舷上乱作一团。

    船员们居高临下,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不少海盗被砍了下去,可是海盗们都是亡命徒,不顾死伤继续向上爬来。海盗船上有不少的弓箭手,他们不断用弓箭杀伤船上的船员。船员们不断的中箭倒下。

    终于,几名海盗爬了上来,跳上了夹板。公孙德光带着一名船员冲了上去。

    一名海盗看到公孙德光冲了过来,怪叫一声,舞刀就朝着他砍来,公孙德光随手挥刀挡了上去。

    “嘡”的一声,海盗的刀竟然断做了两截!海盗大吃一惊,一下子愣住了。原来,公孙德光这把唐刀,就是西沟铁矿生产的,他托人设法弄到了一把。这次离开军队,就带回来了这一件纪念品。

    此时的倭国锻铁技术还十分落后,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的白江口之战,唐军(1万3000,战船170艘)以少胜多,倭军(4万2千,有战船1000余艘),横刀的锋利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唐刀更胜于横刀,难怪海盗会感到吃惊呢。

    说时迟,那时快。公孙德光趁着海盗愣神,抢上一步,一刀将他砍死。接着,仗着手中的唐刀锋利,不闪不避,直接跟海盗们对杀。他本身就武艺高强,三下两下就将上来的几名海盗全部斩杀了。

    船员们看到他如此威猛,精神大振,拼死厮杀,终于将爬上来的海盗全部杀死。其余的海盗们胆战心惊,暂时退了下去。

    就在这时,另外两条海盗船也靠了上来,此时船上还能够战斗的船员已经不足十人了!

    公孙德光知道完了,他担心妻子对女儿下不去手,就走进船舱,准备亲手杀死她们,然后再与海盗同归于尽。

    公孙德光将母女二人抱在怀里,说道:“翠莲,惜文,你们先走一步,我随后就来。”

    王氏笑着说道:“夫君,妾嫁给你这么多年,感到很幸福,这一辈子值了。”

    公孙惜文望着父亲,说道:“阿爹,来吧,女儿不怕!”说着闭上了眼睛,昂起了下颌。

    公孙德光望着自己亲爱的妻女,心如刀绞。尤其是自己的女儿,美好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他实在是下不去手啊。

    可是,外面海盗们的怪叫声越来越近了,容不得他再犹豫了。他狠了狠心,举起了手中锋利的唐刀。

    突然,有人喊道:“大唐水师,大唐水师来拉!”是纲首的声音。

    公孙德光急忙跑出了船舱,登上了船楼,果然,南面出现了一艘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战船,桅杆上飘扬着红底黑字的唐旗!

    在这一瞬间,公孙德光这个刚强的汉子,胸中一热,眼中的热泪夺眶而出。

    来的正是刘仁轨统帅的大唐水师的舰船。这是一支新型的海军,装备的是这个时代独有的风帆战列舰。

    风帆战列舰,是指从十六世纪起在海上担任主力作战的武装舰船。全为木材建造的风帆战舰,在水线以下包裹铜皮,动力为风帆。这种战列舰曾经称霸海上200多年,可见其性能的优越。风帆战列舰按照其用途不同,共分为五级。

    李佑以大航海为名,要打造一支称霸世界的,在唐代能够建造的超级舰队,他选择了风帆战列舰。只是他把战舰上的武器(火炮),设定为床弩和车弩,以及冲杆抛石机。装备了猛火油。

    在长安的时候,唐逊等人重点学习的就是风帆战列舰的建造,他们来到扬州,就开始打造风帆战列舰,目前已经建造了一支包括2艘二级、8艘三级、8艘四级、20艘五级风帆战列舰。

    他没有建造一级风帆战列舰,一是太费钱了,二是根本用不着。刘仁轨训练了一支相应的海军,编制模仿英国相应的海军建制。

    有了这样规模的舰队,在这个时代就足以称霸天下了。

    此时,来的是一艘三级风帆战列舰。这级军舰是三桅船,共两层甲板,装备了16具车弩,36具床弩,8具抛石机,携带了大量的石弹和猛火油。定员650人左右,排水量1800吨。

    指挥室里,一位年轻的舰长,手里握着一具望远镜(玻璃制造出来以后,李佑已经打造出来了部分望远镜,优先装备了海军),正在观察海面上的情况。

    倭国海盗船的数量虽多,但是他们看到如此巨大的战舰,放弃了商船,四散逃走。

    面对海盗这样的战术,年轻的舰长分身无术,他只好下令咬住一只海盗的船,紧追不舍。

    此时,海上的风虽然不大,但是战列舰上宽大的风帆,仍然能够给战列舰提供足够的动力。

    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战列舰追上了海盗船。

    “嗖嗖嗖”,几排巨大的车弩射出了带着绳索的弩箭,刺入了海盗船,这些绳索后面的绞盘一起拉动,硬生生地拽住了海盗船。

    两条船迅速靠近后,海盗船上的海盗们朝着战列舰放箭抵抗,被躲在厚厚的木质箭垛后面的200名唐军弓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