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承乾再次出来说道:“父皇,李泰纯粹是胡说八道。人家是老先生是自己主动上门去找李佑的。当时我就在齐王府,是亲眼所见的。”
李泰说道:“太子哥哥,你这才是胡说呢。众所周知,孙老先生是悄悄来到长安的,父皇也是听说了以后,才召他觐见的。不然的话,孙老先生根本就不会露面的。
你说孙老先生是主动去找李佑的,这可能吗?你们大家都说说这可能吗?”
李泰一个劲儿地挑拨着。
“父皇。”李佑说话了。支持李佑的大臣们都来了精神,看看他如何反击。
李佑说道:“父皇,民以食为天。这件事儿臣无话可说。总之,儿臣是没有完成父皇的旨意,请父皇责罚。”
“啊?”看到李佑认怂,支持他的大臣们都一阵失望。
李泰等人大喜。这可是他们第一次战胜李佑,他们不由得精神大振。尤其是王经纬,他心道:“都说李佑厉害无比,也不过如此嘛。”他得意地左顾右盼,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在这里面的功劳。
李世民也感到有些诧异,同时心里也有些失望。以往这个孩子,无论遇到什么难题,总会给自己一个圆满的答案。今天他是怎么了?
李世民有些不高兴地说道:“李佑,这件事你没有办好。念在你以前做事勤勉的份上,这次就不处罚你了。”
“父皇……”李佑刚想上前谢恩,就被李泰抢先了。
李泰好不容易战胜了李佑一次,岂能就这么轻易的放过他。他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李佑不是做事不认真,而是居心不良。他明明知道父皇希望孙老先生留下,也知道儿臣和李恪都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可是,他为了打击儿臣和李恪,故意逼走了孙老先生,这就明显的是居心不良了。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做,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因此,儿臣建议,对他要进行处罚,还给儿臣和李恪一个公道。”
李恪不愿意跟李泰沾边,他说道:“李泰,你就说你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不要带上我。”
李世民问道:“李佑,你有什么话要说?”
大臣们听到李泰的恶意攻击,都对他有些不满,都希望李佑能够进行反击。
李佑说道:“父皇,儿臣无话可说。”他真的是无话可说,孙思邈离开了长安,这是事实。他也不愿意把孙思邈搅和进来。
李泰十分得意,说道:“父皇,您看到了吧,李佑自知理亏,所以才无话可说。”
大臣们都感到很憋气,他们想出来替李佑说话,可是他们对于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根本就不清楚。想说话有无从说起。
李世民并不想处罚李佑,看到这种情形,李世民也无可奈何。他说道:“李佑做事不力,罚俸半年。此事就这样了。散朝吧。”他心里还是照顾李佑的,知道他不缺钱,罚他点钱就算了。
李泰等人十分兴奋,终于狠狠地教训了一下这个该死的混不吝。
其他大臣们都很郁闷,脸色个个都很难看。
长孙无忌和魏征等人都十分担忧。这件事虽然看起来不大,李佑受到的处罚也不严厉,可是这对于朝堂上的正气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今后,李泰一伙的势力又要抬头了,朝堂上恐怕又会乌烟瘴气了。
李世民站起身来,就要离开了。
“陛下,请等一下。”正在这时,长孙皇后来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九十五章 朕决不轻饶
“臣妾参见陛下。”长孙皇后行礼说道。
长孙皇后出现在朝堂上,是极为罕见的。
李世民好奇的问道:“皇后,你怎么来了?”平时他都称呼她为观音婢,正式场合就称呼官名了。
长孙皇后微笑着说道:“陛下,臣妾是来恭贺陛下的。”
“哦,喜从何来啊?”李世民问道。
长孙皇后说道:“陛下,请您看看这封信就知道了。”说着,将手中的一封书信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来一看,信封上写着:“大唐皇帝陛下亲启。”他抽出信纸,先看了下面的落款,上面赫然写着:孙思邈。
李世民看了看信中的内容,不由得兴奋了起来,他念道:“陛下,草民孙思邈生于魏大统七年,经历了魏、周、隋各朝,论及国富民强,政治清明,唯我朝贞观年间居上。
草民感谢陛下挽留草民之一片诚心。只是草民年事已高,只想将余年编撰《千金要方》,还望陛下凉解。等到《千金要方》编成之际,草民愿将药方无偿捐献给朝廷,为贞观盛世尽草民之绵薄之力。
草民孙思邈拜上。”
“唯贞观年间居上。”李世民最想要的就是这句话,尤其是从经历了数个朝代的孙思邈这样的名人的口中说出来的。这是他开创的贞观之治丰功伟业的最好证明之一。
李佑想不到孙思邈会说出这样的话,他略一寻思,就知道是孙思邈在报答自己的赠送药方的情意。他决不能辜负了老人家的一番心意。
他立即上前说道:“儿臣恭喜父皇。”
阴弘治等人都是聪明人,急忙一起说道:“臣等恭喜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哈”,李世民得意地大笑了起来。
笑完之后,他感慨地说道:“孙老先生为了编撰《千金要方》,呕心沥血。他竟然愿意将此无比珍贵之《千金要方》无偿的捐献给朝廷,此等情怀,难能可贵啊。”
“是啊,是啊。”大臣们一阵附和。
长孙皇后说道:“陛下,臣妾还有一喜要恭喜陛下。”
“皇后,还有什么喜事啊?”李世民高兴的问道。
长孙皇后说道:“陛下,上次孩子们孝敬了臣妾10万贯钱,用于开设医馆为长安百姓服务。承乾和李佑已经将医馆的设施准备好了。可是没有人来主持此事。臣妾无此经验,一直担心办不好此事。
孙思邈老先生感念李佑为他编撰《千金要方》提供的帮助,特地让他的弟子来为臣妾主持此事,以孙思邈老先生的为人和医术,他的弟子来主持此事,一定能够造福长安的百姓的。”
话说到了这里,李世民和众位大臣都明白了,原来人家孙思邈是看在李佑的面子上,才有了这番表示的。这份情意太重了,也不知道李佑是如何能够让孙思邈这样做的。
李世民有些尴尬了,不过,他今天真是太高兴了,也就不在意这点小事儿了。他说道:“齐王李佑,做事用心,出色地完成了朕的旨意,特加封3个州的都督。”他记不住州名了,反正具体的事情有人去办。
李佑也不矫情,上前行礼说道:“儿臣谢父皇隆恩。”
李世民今天实在是太高兴了,他说道:“齐王李佑做事一贯得力,屡次为朝廷建立大功。朕心甚慰。今后不得有人再对李佑说三道四,否则的话,朕绝不轻饶。”
这下,李泰当场挨了重重的一棍。
阎立本快要哭了,他就知道,只要是跟李佑作对,一定就是这个结果。
王经纬傻眼了,他做梦也想不到,李佑竟然厉害如斯!难怪他的前任王聪落得了悲惨的下场。他忽然发现,自己这次意外获得提升,似乎不是什么好事儿了。
散朝了,李世民亲自陪同长孙皇后返回后宫。
路上,长孙皇后说道:“陛下,佑儿这孩子,待人诚恳,不仅妾为之感动,就连孙思邈这样神仙般的人物,也为之心折。真是令人感慨万分。”
李世民点头说道:“是啊,李佑不勉强孙思邈,肯为他担负抗旨的干系,反而感动了他,令他主动替朝廷做事。看来,做人一定要待人以诚啊。”
“二郎,李佑从来不惹事,可是青雀总是跟李佑过不去,妾真的为此事担忧啊。”长孙皇后忧心忡忡地说道。
李世民也有些头疼,他说道:“青雀这孩子,确实是有些过分了。刚才我已经警告了他了,他应该会收敛一些了。”
今天朝堂上的戏剧性变化,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齐王府。
李佑在返回齐王府的路上,想起了昨天四位夫人在那里滴滴咕咕,就猜想到此事和她们有关了。他心中感动,可是也有些恼怒。
他明白她们是为自己分忧,可是这样的自作主张,擅自行动,是绝对不能惯着她们的。
李佑知道,这些女人深爱着自己,可是她们毕竟是女人,万一将来有人拿自己来威胁她们,她们一冲动,很容易就会受到伤害的。因此,从现在起,就不能让她们养成这个擅作主张的习惯。
李佑一回到寝殿,就吩咐道:“去把四位王妃都给我叫来。”他要给她们一个下马威。
不料,她们四位一个也不在家。李佑知道他们是刻意的避着自己,想等自己气消了再回来。李佑对自己这四位聪明绝顶的夫人,真是哭笑不得。
果然,一直到了晚饭前,四位夫人才回来了。此时李佑的火气已经消减了很多,脸色也好多了。
不过,李佑还是决定要处罚她们。他派人去叫她们过来。
不久,四位夫人来了,她们没有马上进来,先在门口等着,四个人凑齐了。她们先在门口小声的低估了一会儿,大概是商量对策,然后才一起进来了。
“佑哥,老公,殿下,王爷。”
不等李佑发飙,四位夫人马上就围了上来,嘻嘻哈哈地替李佑按摩头、肩和手臂,嘴里说着亲昵肉麻的话,令李佑想发火也拉不下脸来。
李佑运了运气,严肃地说道:“别嘻嘻哈哈的,严肃点,都给我靠墙站好。”8)
………………………………
第三百九十六章 都不是简单人物
自从和李佑相识以来,这是李佑第一次对她们如此严肃。
阿史那晴和武珝心里一直对李佑敬畏,她们两个乖乖地遵命站在屏风的前面。萧婉玉和李佑感情深厚,姐妹中她是大姐,一定要给李佑面子,也站了过去。
慕容翎大大咧咧惯了,有点想扎刺儿,可是她看到其他人都站了过去,只好不情愿地也跟着站在那里。
李佑板着面孔瞪起眼睛,刚要开训,就看到四位夫人一个个都十分委屈,眼圈红红的,眼泪马上就要掉下来了。他的心一下子就软了下来。
他咬着牙说道:“你们知道你们错在哪里吗?”
四位夫人都不说话,目中含泪,眼巴巴地望着他。那副可怜样儿,顿时就打垮了李佑。李佑都不敢看她们了,他把目光从她们的脸上移开,怒道:“你们今晚不准吃饭,给我好好反省。”
说完,他逃也似的离开了房间。他刚刚走到门外,就听到里面一阵欢呼声:
“我就猜到了,他就会不让咱们吃晚饭,幸亏我提前吃了点心了。嘻嘻。”
“我也知道,特地让人去厨房,拿来了两屉灌汤包呢。咯咯。”
“我平时就在屋子里备着点心呢,早就吃过了,哈哈。”
“……”
李佑苦笑着摇摇头,朝着饭厅走去。
半个时辰后,李佑结束了罚站,然后陪着四位夫人一起用膳。四位夫人发现,尽管李佑号称自己已经吃过了,留给她们的都是残羹剩饭。可是李佑陪着她们吃的时候,饭量很大,明显的就是没有吃过。她们心中的一点委屈顿时烟消云散了。
情况很快就清楚了。
原来,传旨太监前来齐王府传旨,让李佑设法劝说孙思邈留下。李佑担心孙思邈有压力,于是,在接旨的时候,是瞒着孙思邈的。
这件事四位夫人是知道的,当她们发现孙思邈就要离开长安了,担心李佑受到李世民的责罚,于是有意无意地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孙思邈的徒弟孙澜。
孙澜将这件事告诉了孙思邈,孙思邈不想让李佑为难,于是让孙澜跟李佑的夫人们商量此事,最后想出了这么个解决方法。只是瞒着李佑,没有让他知道。
李佑又是感动,又是生气。感动就不说了,他与四位夫人生死与共,这些就不再讲什么理由了。
可是,女人们为了爱情,往往容易冲动,这件事就令李佑在孙思邈面前有些难为情,显得自己有些不够光明磊落。他心道:“历来强调不准夫人干政,看来真是有道理的。”
李佑说道:“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
几位夫人一听就来了精神,竖起耳朵等着他往下说。
李佑说道:“西方古代有一位大将军,他战无不胜,爱兵如子,深受将士们的拥戴。敌人总想打败他,但是这位大将军实在是太厉害了,把他的敌人们打的落花流水。
后来,在一次征战中,他遇到了一位美丽的公主,两人互相爱慕,历经了千难万险,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爱情故事是最能够吸引女人们的,当李佑讲到这里的时候,这些出名的女人们觉得这不是故事的结束,就问道:“后来呢?”
李佑说道:“有一次,大将军外出征战,妻子就在家里为他祷告,等候他平安归来。
一天下午,她的家里来了一个商人,他紧张地说道:‘夫人,大将军在外征战的时候,受伤了,他现在生命垂危,想在临死前见上夫人一面。’夫人一听,心急如焚,跟着这位商人就出门了。
这天,大将军正在准备与敌人作战,忽然传来了消息。他挚爱的夫人被敌人抓住了。敌人送来了大将军夫人的一缕头发和她贴身的物件。
大将军无奈,只好改变了作战计划,带人去救自己的夫人,结果,不幸中了敌人的埋伏,身中数十箭,当场死了。
后来,大将军的夫人听说大将军死了,也跟着自尽了。可怜留下了一个只有一岁多的婴儿,这么小就失去了双亲。”
李佑的故事讲完了,四位夫人唏嘘不已,手帕早已经被眼泪沾湿了。
李佑问道:“你们从这个故事里,悟出了什么?”
“哎呀,这个将军夫人笨死了。”慕容翎说道。
“就是,她整个就是一个没脑子。”武珝说道。
阿史那晴说道:“是啊,她这不是给大将军添麻烦吗?”
萧婉玉觉得李佑话里有话,应该是在说她们几个呢,她说道:“佑哥,你放心,我们姐妹比她聪明多了,绝不会干那样的傻事的。”
李佑哭笑不得,完全不得要领。他原本想表达的意思,被这些夫人们全都弄拧了。
正在李佑想如何才能让她们明白的时候,萧婉玉严肃地说道:“佑哥,你想说什么,我们都知道。你放心吧,我们宁死也不会给你添麻烦的。再说了,请你相信我们姐妹。你是天下第一聪明的男人,我们姐妹也绝不是愚笨的女人。”
“是,老公,殿下,王爷,请相信我们。”慕容翎、阿史那晴和武珝一齐说道。
望着眼前一张张美丽的面孔,看到她们坚定的神色,李佑忽然发现自己想多了,也有些矫情了。这些女子,不仅对自己一往情深,而且各个都不是简单人物,别人不说,武珝的智慧,就是天下的男人,又有几个能够比得上呢?!
就说这件事情的处理,可以说是相当的圆满,就是李佑自己也未必能够做的这么好。
李佑决定不再干煞风景的事情了,他说道:“下不为例,今后这样的事情,一定要跟我商量。”
“太好了。佑哥、老公、殿下、王爷,嘻嘻嘻、咯咯咯……”几位夫人顿时活跃了起来。
早朝,太极殿。
兵部侍郎张亮说道:“陛下,臣昨日接到河南道观察使的奏报,渤海海域海盗猖獗,大股者战船百余艘,海盗数千人,连续袭扰我登州和莱州地区,焚毁村庄22个,一度逼近登州县城,杀死劫掠我军民600余人,财物无数。恳请朝廷派兵剿灭海盗。”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九十七章 鲶鱼王
张亮禀报了海盗的消息,李世民顿时就兴奋了起来,他手里握着一支无敌舰队,早就想耀武扬威一番了。
张亮刚刚说完,李世民就说到:海盗猖獗由来之已久,是时候给予其沉重打击了。散朝后,李佑、房玄龄、张亮、李靖前往两仪殿议事。”
……
不久,朝廷颁布之了人事任命,李佑领扬州和登州刺史和都督,总督海事和剿匪事宜。成立了独立的海军舰队,刘仁轨任海军舰队都统,加封镇海将军。成立了远洋舰队,由陆童担任远洋舰队统领,加封威海校尉,执行大航海计划。
638年3月28,李佑、四位夫人、张宝贵、杜梅、白虎、喜鹊、赵富、刘仁轨、侯成、高通等人,还有王寮带着个几名御厨,在薛仁贵率领的特战队的王三中队的护卫下,前往扬州。
因为李佑要离开长安,这样,答应给孙思邈每个月送医学资料就不方便了,于是他干脆邀请老先生跟着他一起前往扬州了。
刘仁轨和陆童骑马先行南下。李佑等人为了避免鞍马劳顿,乘船走水路,逍遥漫游。
李佑来到唐朝以后,出过几次远门儿,不仅行色匆匆,去的还都是些荒凉萧条之地。这次南下扬州,他决定走一路吃一路,好好的享受一番。
第一站,李佑等人来到了潼关。
潼关地处关中平原东端,居秦晋豫三省交界处。东接河南灵宝,西连华阴,南依秦岭北濒黄河、是长安的东大门,是连接西北、华北、中原的咽喉要道。
这天,众人一齐登上了潼关的城头。
喜鹊是负责飞鸽通信的,她跟随李佑出来,顺便检查一下长安通往扬州沿途的各个飞鸽通信站。王爷作诗,是她最喜欢的事情了,她现在已经出版了李佑的两本诗集,第三本正在筹措之中。
此刻,她站在潼关城头,望着奔腾怒吼的黄河,忍不住说道:“王爷,此情此景,您还不赋诗一首吗?”说着就掏出了纸笔准备记录。
孙思邈也早闻听过这位王爷的赋诗的急智,笑道:“殿下请赋诗一首,让老朽欣赏一下殿下的文采。”
李佑也不矫情,张口吟道:“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好诗啊。”众人一阵赞叹。孙思邈也不禁微微点头。
接下来,李佑要做的就是一个吃货应该做的事情了。
通关的特色菜肴有肉夹馍、鸭片汤、烩饼、黄河鲶鱼汤、羊肉泡、牛肉煮等,还有味道独特的潼关酱菜。
最让李佑感兴趣的是黄河鲶鱼。黄河鲶鱼与南方的鲇鱼塘虱之类是大为不同的,黄河鲶鱼头大扁宽小眼,两根胡须下血盆大嘴布满利齿,通体土褐色,腹部柔软肥大,尾巴十分有力,肉质细嫩、少刺。现代一公斤鲤鱼的价格在6元左右,而黄河鲶鱼的价格则在80元至100元。
潼关是长安的东大门,这里设置的是军镇,守城的镇将为了迎接齐王爷,特地组织当地渔民去捕捉新鲜的鲶鱼。
这天傍晚,潼关镇将设宴招待李佑一行人,就在晚饭之前,白虎兴冲冲进来说道:“王爷,好彩头啊,今天渔民们捉到了鲶鱼王了。”
李佑等人来到了院子里,就看到一名什长领着四个渔民,这些渔民扛着两根杠子,扛着一条大鱼进来了。后面还有个渔民,手里提着一条大约十几斤的鲶鱼。
“喝,好大的鲶鱼啊。”众人看到这条鲶鱼,不由得吃了一惊。只见这条鲶鱼,头大如水桶,身子足有一米多长。大鲶鱼的嘴一张一合的,还活着呢。
镇将当即让人称了重量,足足有126斤。他说道:“殿下,臣在这里镇守了很多年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鲶鱼。您这一来,这鲶鱼王就出现了。殿下真有福气啊。”
萧婉玉一开始也是关注着鲶鱼,随后,她把目光转到了那些渔民身上。她悄声的对李佑说道:“佑哥,你看看那些渔民。”
其实,李佑也注意到了,这些渔民一个个面色黝黑,看上去有些瘦弱,身上衣服十分破旧。
李佑说道:“珝儿,按照当地的鱼价付给他们鱼钱。”武珝取出了铜钱付给了渔民们。渔民们千恩万谢,就要离开。李佑吩咐道:“等一下,取一些胡床来,大家一起聊聊。”
不一会儿,士兵们取来了很多胡床,众人就在院子里坐下了,李佑问道:“长安的百姓生活,现在已经过的很好了。潼关距离长安也不远,你们这里的生活为什么这么艰苦呢?”
镇将介绍了当地的情况。潼关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军镇,人口主要以军人为主。后来随着一些军属在当地生活,就吸引来了一些其他百姓。当地的耕地很少,不少人就成了渔民。
可是潼关的市场太小,这些渔民的生活水平也就难以提高了。长安城的消费水平高,鲶鱼是有市场的。可是,潼关的渔民们解决不了运输问题,死鱼运到长安也就臭了。
李佑说道:“此事简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