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题,死鱼运到长安也就臭了。
李佑说道:“此事简单,你们可以用船舱设置水箱来运输活鱼。为了防止在运输途中出现死鱼,可以利用风箱、鼓风机或者羊皮吹风,来增加水箱里面的氧气……”
李佑对渔民们进行了一番科普。然后,他吩咐赵富。留下一名工匠指导当地渔民对渔船进行改造。
“哦,是这样啊,这行。俺们可以试试。”渔民们兴奋地说道。
“可是,在长安城里,俺们人生地不熟的,这鱼如何卖呀?”渔民们担心地说道。
“这个简单。你们尽管把鱼运来长安,到喜鹊商社找我就行,我会直接收购你们送来的鲶鱼。”武珝说道。在商言商,她马上就要发现了一条生财之道。
“这可太好了。”渔民们高兴的说道。
李佑对镇将说道:“长安城的市场很大,为了形成规模送货,你出面组织当地渔民进行捕捞,然后统一送往长安。”
说完了这些事情,他让王寮下厨,把那条小一点的鲶鱼,做了一道糖醋鲶鱼,请这些渔民一起品尝。
“齐王爷请我吃过饭。”这句话,从此就成了这些渔民们一生的骄傲。
晚饭后,李佑让那些渔民将那条鲶鱼王送回了黄河放生了。
李佑等人离开了潼关,经过了三门、含嘉,期间也路过了洛阳,只是去洛阳,还要折返一段路程,于是就不去了。他们直接来到了洛口。
这天,李佑正在船舱里跟张宝贵等人聊天,就听到前面吵吵嚷嚷的,一片喧哗声。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三百九十八章 假齐王
李佑在在船舱里,就听到外面吵吵嚷嚷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正要出去查看,白虎进来禀报道:“王爷,前面有一大队官兵拦路,要检查咱们的船只。那些官兵手持弓箭刀枪,还请王爷暂时不要出去。”
李佑感到到有点儿好奇。唐朝官员出行是比较亲民的,没有鸣锣开道肃静回避一说。不过,在自己的官船前面,还有薛仁贵等人的护卫船只,按说表明了他们的身份,就不应该会受到盘查的。
李佑觉得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不寻常的事情,他说道:“那就让他们来查吧。”
不久以后,白虎领来了一位水师的军官,薛仁贵紧跟在他的身后,防止他暴起伤人。
来人是个正八品的小官,他对李佑行礼后,问道:“齐王殿下,还请您出示官凭。”
李佑掏出了自己的腰牌,递给了那位军官。
军官看完后,双手捧着腰牌,恭恭敬敬地还给了李佑。他说道:“臣很抱歉,打扰殿下了,请问殿下,沈税监是不是被您带走了?”
李佑说道:“我没有见过什么沈税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个军官问道:“殿下,能不能让证人来辨认一下?”
李佑点头说道:“可以。”
那个军官就出去了,不久就带进来两名两名士兵,他们看了看李佑,又看了看李佑身边的几位美女夫人,摇摇头说道:“大人,不是这位王爷。”
那个军官再次向李佑行礼,说道:“臣冒犯殿下了,还请殿下恕罪。。”
李佑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个军官就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古代出行和现代一样,人们出行走路过桥和乘船都是要交过路费的。京杭大运河,从上游到下游一共设置了七个收费站,这些收费站是由户部直接掌管的。
其他的航运水道,是由各州掌管的,税收三成上交户部,其余的上交本州财政支配。
唐朝的过路费为每里一文钱,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这一趟走下来要交纳3588文钱,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洛口是长安方向通往京杭大运河上下游的交叉口,这里设置着一个大型的水上收费站。
就在昨天下午,一艘满载货物的货船来到了收费站,收费站还有一个职能,就是检查走私物品。这种检查就像是现在检查毒品一样,在没有可靠的情报来源的情况下,一般都是随机抽查。
士兵们看到这艘货船吃水很深,显得异常沉重,感到有些可疑,于是就将这艘货船拦下,准备登船检查。
这时,从船舱里走出来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还带着几个彪形大汉,他们亮出了他们的身份,竟然是齐王殿下和他的王妃,他们说自己是微服私访。
后来,那个齐王殿下就让收费站的税监忱俊上船护送他们南下,说是去郑州。然而忱俊就没有回来了。
今天,收费站的人听说又来了一位齐王殿下,顿时觉得事情有些不妙,这才对李佑等人的船进行了盘查。
张宝贵一听就火了,怒道:“哈哈,哪里来的贼人?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冒充我佑哥。”
众人也都有些愤怒,这件事要是不追查出清楚,对于李佑的名声可是大大的不利,他们纷纷要求对此事进行追查。
李佑也十分担心,他掏出腰牌,问道:“你们谁亲眼看见过这块腰牌?”
一名士兵说道:“小的看到过,当时那人将腰牌递给忱大人的时候,小的很好奇,就在旁边看了一眼。”
李佑将手里的腰牌递给了他,问道:“你仔细看看,是不是这块腰牌?”
那个士兵结果腰牌,仔细地端详了一番,说道:“有点儿像,可是上面的花纹不太一样。”
李佑的心情好了一点,他说道:“这样还好,要是他们能够伪造一模一样的腰牌,这麻烦就大了。”亲王的腰牌都是中书省特别监造的,假如有人能够伪造一模一样的腰牌,那么此人都来头就非同一般了。
李佑决定就留在洛口,亲自追查此事。
按说,登州一带的海盗闹得如此猖獗,李佑不应该为了这点儿小事儿,就耽误了剿匪的大计。李佑之所以有时间游山玩水,现在又能够花费时间在这里追查这个冒充自己的案件是有原因的。
出兵打仗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做大量的准备。海军刚刚组建,事情千头万绪,仅仅理顺内部关系,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海军从扬州转战到登州,调整兵力,进行磨合训练,再加上准备物资等,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无法完成的。
张宝贵问道:“佑哥,那些人已经过了收费站,去了郑州。咱们留在这里调查还有什么意义吗?我建议,咱们直接去郑州调查。”
李佑问道:“你们说,我为什么要留在这里呢?”
为了培养身边的这些年轻的亲信,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只要条件许可,他都会让他们积极地参与。
众人都陷入了沉思,就连四位夫人也都努力的思考着。
这时,武珝说道:“王爷,奴婢明白了。这件事如果仅仅是冒充王爷您,那么他们就是为了掩护他们船上的走私物品,才这样做的。
可是,他们却带走了忱税监,这件事就不寻常了。这些人一定和忱税监之间有某种关联。因此,案件就要从这个忱税监的身上查起。留在这里也就最合适了。”
“哎呀,四嫂真是厉害,你这一说,我也觉得有道理了。”不等李佑说话,张宝贵抢先说道。
李佑笑道:“不错,珝儿说的对。”
众人把目光望向武珝,看得她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她急忙说道:“还是王爷聪明。奴婢只是在王爷的启发下,瞎猜的。”
萧婉玉拉着她的手说道:“我早就看出来了,四妹是真的很聪明。”
慕容了和阿史那晴和武珝相处的很好,她们也不吃醋,由衷地对她表示了赞赏。
薛仁贵对王爷看人的眼光十分钦佩。自己就不说了,刘仁轨、王玄策、陆童、马周等人,各个都是独当一面的人才。就连这个年纪小小的四王妃,才智也远非常人可比。
他心道:“难怪王爷会为了她大打出手呢。”
孙思邈一开始接触李佑,就觉得这位王爷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这些天随着他与李佑接触的深入,他发现,就连李佑身边的人们也各个与众不同,在这些人的身上,他看到的是情意、忠诚和热情。他现在很喜欢和这些年轻人相处。
洛口是祀水县的一个小镇,李佑等人住进了收费站附近的一个驿站。当晚,祀水县令苗西庭闻讯赶来了。8)
………………………………
第三百九十九章 古老的漕帮
祀水县令苗西庭听说齐王李佑住进了祀水县境内的驿站,就过来进行礼节性的拜访。
在祀水县境内,发生了有人冒充大唐亲王的事件,虽然是在河道上发生的,与他这位县令没有直接关系,可是他多少也有些责任。
苗西庭看上去是个很朴实的汉子,他大约三十四五岁,中等个儿脸型消瘦,细长眼睛,皮肤有点儿黑,额头上布满了皱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
他担任县令时间不长,以前没有接触过亲王这样的大官儿,显得十分局促紧张,他诚惶诚恐的向李佑行礼表示歉意后,站在那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李佑看着他紧张,就让他坐下了,随手递给了他一块糖。苗西庭可不敢在他的面前吃糖,将糖果紧紧地握在手里。不过,李佑的这个举动,让他的精神放松了许多。
李佑跟他随便攀谈了起来,询问了祀水县一些基本情况。李佑发现,这位县令十分勤于政务,说到祀水县内的事务,他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在此时显得十分自信。
李佑问道:“祀水县里哪些人跟河道往来密切?”
苗西庭说道:“船户,他们靠着漕运为生。漕运不仅要交纳船税,还要按照船只的大小交纳货运税……”
在河道上,有不少的运输专业户,他们常年在河道上行走,每个收费站都要交纳相应的税,还要受到检查站和河道水师的盘剥。船户如果打点不到,检查站和河道水师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扣押船户的船只,按照规定,即使无错,一次也可以扣押达到12个时辰。
因此,船户们为少缴税,行船方便,就必须和收费站以及河道水师搞好关系。可是一般的船户们没有门路和实力,来与各个方面都搞好关系。于是,他们就要依附一些有门路的大户。
这里面有很大是利益,因此就有人专门吃这碗饭,负责疏通收费站与河道水师的关系。这些人就叫漕口。船户与漕口联系在一起,逐渐就形成了漕帮。不过唐朝不叫漕帮,就叫漕口。
唐朝的漕口一般是以一州为一个漕口,老大也叫漕口。祀水县的船户依靠的就是洛阳的漕口。各州的漕口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互相不干涉对方的漕运。
收费站里面猫腻很多,水很深,是个最容易滋生贪腐的地方之一。、
别的不说,就是那个失踪了的税监忱俊,本人只是一个九品的小官,不仅在洛阳城里拥有两处大宅子,妾室都有了四房。可见河道的油水有多大。
苗西庭的本家叔叔就是祀水县最大的船户,他有时会跟苗西庭发牢骚,诉诉苦。苗西庭因此对河道上的事情了解较多。
假冒王爷的事情发生以后,苗西庭也是动了一番脑子,他的第一感觉和李佑相同,首先往河道上的利益方面考虑。
李佑问道:“能不能叫你本家叔叔过来谈谈?”
苗西庭说道:“不瞒殿下说,不方便。臣建议您派人私下去了解,否则,船户们担心会遭到报复,不敢跟您说实话的。”
李佑说道:“你负责安排一下,我便装去见他一面。”
苗西庭说道:“是,臣这就去安排。”
洛口收费站下游17里,有个小渔村,只有十几户人家,这里的居民除了渔民,其他的也是船户。小渔村紧靠着鸡鸣山,植被繁茂,地形复杂。
在离开村子不远的地方,有个山洞,洞口在山沟里面,隐藏在茂密的灌木丛后面,不知道的人,即使从很近地方经过,也难以发现这个洞口。
洞口大约一人高,进去的时候要低着头才行。进到里面以后,却十分宽敞,容得下上百人。再往里还有两个洞口,里面太深了,没有人进去过。
山洞里点着一堆篝火,借着忽明忽暗的火光,可以看到有几人影,其中一个穿着官服,正是那个收费站的税监忱俊,他被绑在一块大石头上,靠着石头坐在地上。
在他的对面,有几个年轻的壮汉,还有一个大约十六七岁的女子。这些人就是冒充李佑的那伙人了。
这时,一个高个子大眼睛的青年男子说道:“秀姑,漕运官府这帮家伙的心真是太黑了。你看看,这帮家伙一天收税一千多贯钱,登记的票据上,只写着187贯钱。他们贪污的也太厉害了。”
秀姑站着一张秀气的瓜子脸,大眼睛翘鼻梁,说话时两颗尖尖的小虎牙若隐若现。她说道:“这些家伙真是该死,他们贪污官家的就算了。咱们百姓又管不着。可是,他们贪得无厌,就是这样,还要加重咱们的税收,还要给他们各种孝敬。真是不让人活了。”
说完,她对着忱俊说道:“你这个狗官,船户们运点货收个运费,要找货源,拜码头,打点官府,风里来雨里去的,就落不下几个钱。可是你们动不动就要加税,白喜事儿都要从我们的身上搜刮。你们的良心让狗吃了。”
忱俊这几天没少挨打,饭也没有吃饱,早就没胆量也没有力气说话了,他低着头,一声不吭,任由他们辱骂训斥。
不久以后,从洞外走进来一个船户打扮的汉子,他提着一个篮子,说道:“开饭啦,有馒头,还有酱菜。”
他把篮子放在一块石头上,说道:“秀姑,老巴爷说了,这个狗官要看好了,不要伤了他的性命。现在外面查的紧,让咱们不要轻易的出去,等风头过了再说。”
先前的那个高个的青年问道:“最近几天外面是什么情况?”
船户说道:“咱们借用了那个什么齐王的名头,看来他是生气了,留在了驿站里,一定要找到冒充他的人才肯罢休。”
……
这天晚上,苗西庭派了一个亲信来到驿站,说事情已经安排好了,让李佑等人跟着他前去跟船户们见面。
李佑带着张宝贵和白虎,跟着来人,乘坐马车前往祀水县东郊。薛仁贵带着特战队的人暗中跟着进行保护。
洛阳都督府。
在一间宽敞的房间里,有三个官员正在谈话。当众一人身穿一件紫色官服,他50多岁年纪,身材高大魁梧,红脸膛,留着一把大胡子,威风凛凛,十分气派。
他问道:“李佑那个小子,还真的留在洛口不走了?”
………………………………
第四百章 洛阳的水更深
这位红脸大汉就是长孙皇后的叔叔、左骁卫大将军薛国公长孙顺德,他现任洛阳都督兼任洛州刺史,军政大权集于一身,手握3万重兵,是李世民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
在他面前的是洛阳长史卫鹳和洛阳司马马文贵,一个瘦高,一个矮胖,是他的哼哈二将。
长史卫鹳说道:“是啊,齐王殿下原本只是路过洛口,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劫匪,竟然冒充齐王殿下。应该就是这件事情激怒了他,因此他要进行调查。”
司马马文贵不以为然地说道:“他一个外地人,在这里路过能够查到什么?我看他要不了几天,查不到什么就走了。”
卫鹳说道:“这件事千万不可大意。那伙劫匪的身份还没有确定,关键是洛口收费站的税监忱俊被他们带走了。这个忱俊可是知道河道上大部的秘密的,万一他说出了其中的秘密,被齐王殿下知道了,那可就大祸临头了。”
长孙顺德说道:“李佑这小子不简单,别看他年轻,竟然能够平定吐谷浑和草原,还为朝廷打下了西域。据说他手里握着御赐金牌。最关键的是他跟魏王不和,这件事最好不要让他抓住什么把柄。”
长孙顺德说到这里,问马文贵道:“你是负责治安的,你说说看,那些劫匪是些什么人?”
马文贵说道:“河道历来跟漕口矛盾很深,这件事八成和他们有关。”
卫鹳说道:“咱们要赶紧找到那个忱俊,不能让他见到齐王殿下。”
长孙顺德说道:“找到那个忱俊,就不要留下活口了。”
马文贵说道:“薛国公,这件事就交给下官来办吧。我的意见是,咱们大张旗鼓地替齐王殿下捉拿劫匪,故意闹得满城风雨,声称要严厉制裁那些劫匪,让那些劫匪不敢露面,防止他们跟齐王殿下发生接触。
下官会暗中再派人调查忱俊的事情,警告他的家眷和那些可能和他有关的人,防止他们向齐王殿下提供线索。”
卫鹳说道:“这还不够,要派人死死地盯住齐王殿下的一举一动,看看他和谁接触,必要的话,除掉那些想接近他的人,杀鸡儆猴,让他得不到一点儿线索。”
长孙顺德说道:“有道理。这样,为了避免李佑长时间呆在这里,我派人去长安,让魏王设法提醒陛下,就说李佑在洛阳干扰当地政务,骚扰民众。让陛下逼着他赶紧离开洛阳,前往扬州赴任。”
卫鹳说道:“咱们三管齐下,下官这就动身去洛口,一是去收费站堵住里面可能的漏洞。二是去拜见一下这位齐王殿下,以协助办案为名,在他的身边安插上咱们自己的人。”
长孙顺德说道;“好,就这么办。记住,做事不要拖泥带水,一定要做的干净利落,凡是有可能泄露秘密的人,一定要坚决除掉。”
“是,薛国公,下官等这就去办差了。”卫鹳和马文贵说道。
夜色茫茫,月光如水。
洛河三里庄码头上,堆满了货物,码头的东头有一座大宅院,里面足有二十间房屋,在宅院的门口,站着几名彪悍的护院。这里就是洛阳槽口的老巢。
在后院的一间屋子里,一条大汉坐在炕沿上,炕沿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一些酒菜。此人40岁左右年纪,方脸,宽脑门,高鼻梁,眉毛浓重。四月初的洛阳气温并不高,夜间的温度更低。可是,他上身却只穿着一件汗衫,露出肩头和两条肌肉鼓鼓的胳膊。
他就是洛阳的槽口黄老巴,人称巴爷。
此刻,他一手端着酒杯,问道:“小七,秀姑怎么会冒充那个什么齐王呢?”秀姑是巴爷的女儿,一直在乡下跟着外婆长大,年初的时候才进城来,第一次出门就惹了这么大的祸。
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年轻的汉子,小鼻子小眼儿,看上去十分机灵。他叫路小七,是巴爷的亲随。
他说道:“巴爷,那天秀姑带着小的几个人去含嘉押运粮船,在那里遇见了一伙人,那些人男男女女的,穿的衣服都很华贵,看上去都是些大人物。
秀姑让人打听了一下,说那些人是什么长安来的齐王爷。
我们押运着粮船,下一站要过洛口收费站,您也知道船上夹带着私盐。秀姑听说,最近那个税监忱俊总是找咱们槽口的麻烦。她担心过洛口会遇到他的刁难,就想着冒充那个齐王了。
秀姑让小的花了一贯钱,买了一块假腰牌,又花了100文,让人在上面刻了一个‘齐’字。
飞龙的长相身高和那个齐王有点像,他就冒充齐王,秀姑冒充他的媳妇,就这么去了洛口。
在收费站,那个忱俊大概是听说了那个什么齐王要路过这里,他也没有见过齐王和他的腰牌,也就没有怀疑。
本来人家忱俊已经放行了,可是不知道秀姑是怎么想的,突然就要那个忱俊跟着南下。
后来,我们就把那个忱俊关在了鸡鸣山的山洞里了。”
巴爷挠了挠头皮,无奈的说道:“这孩子打小就任性,做事总是不知道轻重。这也怪我,她阿娘死得早,外婆又惯着她,这才养成了她这么个惹事儿的性子。”
路小七说道:“最近外面闹的动静很大,官府都在追查这件事情。您说该怎么办?”
巴爷说道:“你去告诉秀姑他们,最近就在那里躲着,千万不要出来。等到风头过了再说吧。”
……
祀水县东郊东王村。
祀水县令苗西庭的叔叔苗翠林今年已经58岁了,看上去身体还挺结实,他身边还有一位壮年汉子,是老人的儿子。
李佑陪着他聊起了漕运的事情,老人很健谈,谈了江湖上的许多趣事,可是,当说道漕运税收等问题时,老人就把话题岔开了。
老人的儿子欲言又止,他刚想说什么,也被老人打断了。
李佑等人基本上是一无所获。李佑等人无奈,只好告辞离开了。
李佑等人走后,老人的儿子问道;“阿爹,西庭堂兄不是让您把实情告诉这位王爷吗?您怎么就不说了呢?”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四百零一章 也就是个纨绔子弟
苗翠林说道:“青云啊,这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