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唐朝-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查不要紧,这才发现以前每年户部从河道上收到的税款,还占不到整个河道收入的三成,整整七成的税收都落入了贪官们的手中。

    经过了整改之后,户部的税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他这个抠门儿的户部尚书,走路都忍不住哼着小曲儿。

    “臣高静明见过太子殿下。”高静明行礼说道。往常李承乾基本上不过问户部的事情,因此,他们之间打交道并不多。他不知道太子殿下叫他来干什么?

    “齐王李佑来信了。”李承乾说道。

    一听说是李佑来信,高静明跟李承乾一样,顿时就兴奋了起来。齐王殿下那绝对是户部的福星,以往给户部带来了大量的税收,就连人家去趟扬州,路上顺道儿还破获了河道上的贪腐大案,又给户部带来了大量的税收。

    高静明笑道:“齐王殿下又有什么好消息吗?”

    李承乾说道:“是个好消息,恐怕对你们户部来说是个坏消息。”李承乾成熟了很多,遇到事情也不像以前那样紧张和严肃了。他淡定的开着玩笑。

    说完他把李佑的来信,递给了高敬明。

    高静明看完以后,大惊失色。他说道:“哎呀,此事八成是真的。这可不得了,居然贪污到户部里来了。臣可是有失察之罪了。

    太子殿下,臣这就回去严查。妈呀,了不得了。”

    说完,他急着就要回去。

    “别急,高大人。这件事可不能打草惊蛇,咱们好好商议一下。”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四百三十三章 《拓地志》里面的大秘密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反过来说,不去河边儿走,就不容易湿鞋了。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经常干事儿的人就容易出错。像李泰这样整天P事不干的人,你想抓他个错,还真的很难。

    李承乾想对付李泰不是一天两天了,可是他就是抓不住人家的错。这次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机会,他不得不慎重对待。

    他吩咐高敬明,这件事要悄悄调查,不能让李泰等人有丝毫的察觉。这件事还要瞒着李世民,等到掌握了确实的证据之后,在重拳出击,一举打垮李泰。

    高静明对于户部的业务十分熟悉,他秘密的调查了户部漕运司的相关业务记录,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高静明又被吓了一跳。就在他们户部的内部,居然有这么大一个漏洞。他这个户部尚书也被蒙在了鼓里。

    这天傍晚,户部漕运司郎中李庚勤临下班了,被户部尚书高静明叫进了他的办公房,很奇怪的是,高静明却不在办公房里。

    负责接待他的秘书处的女官对李庚勤十分客气,不停的也为他沏茶倒水。对他说道:“李大人,尚书大人现在有点事儿,可能稍晚一点儿回来,请您耐心等候。”

    就这样一直到了下班时间,户部里的人基本上都走完了,可是高敬明还没有回来。负责接待他的女官,倒是仍然陪着他,让他继续耐心等候。

    终于,门开了,进来的却不是高景明,而是监察御史魏征和其他两位御史,在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两名御史台监房的狱卒。

    魏征郑重地向他宣宣布道:“李庚勤,有证据查明你涉嫌贪污。现决定将你收押。’他的话音刚落,那两名彪悍的狱卒,就来到了李庚勤的身边。

    御史台下属设置着临时监房,对那些尚未审结的嫌疑犯进行关押,定案后再转交刑部监狱。

    李庚勤被带到了御史台的监房里。魏征等人连夜对他进行了审问。然而,在事实的面前,他来了拒不交代。他要等着李泰前来救他。

    魏征早就看不惯离泰等人的小人嘴脸了,此刻,看到李庚勤在铁的事实面前,依旧百般抵赖,不由得怒火中烧。

    魏征向来主张以理服人,反对刑讯逼供,这一点朝野皆知。李庚勤现在就想利用魏征这一点,来个死猪不怕开水烫,争取时间等待李泰来救援。

    谁想到,魏征眼睛一瞪,大声喝道:“来人啊,给我大刑伺候。”

    御史台的狱卒们十分兴奋,他们以前就在这里当差,在魏征当监察御史以前,他们经常参与刑讯逼供。

    好几年了没打人了,他们的手早就痒了。听到魏征的命令,几名凶悍的狱卒一拥而上,将李庚勤绑在了粗大的木架上。

    魏征不喜欢看到这样血腥的场面,他转身离开了刑讯室。就在他刚刚出门,走出不到十步远,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惨叫声。他皱了皱眉,继续向前走去。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一名留在刑讯室里的御史就匆匆来见魏征,他兴奋地说道:“大人,他招了。”

    魏征也有些兴奋,心道:“看来,对付这样的恶徒,还是要采取一些手段啊。”

    魏征回到刑讯室,继续审问李庚勤,然后让他在口供上签字画押。

    第二天一早,魏征和高静明就来到了东宫。

    魏征说道:“太子殿下,事情全都清楚了。”

    原来,李泰的秘密就藏在《拓地志》里面。

    《拓地志》的主要内容是,按贞观十道排比358州,再以州为单位,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

    在编撰《拓地志》的过程中,为了收集资料,对于各州县的各种数据都进行了重新调查。其中河道上的数据跟以前户部沿用的武德时期的数据,已经有了一定的出入。

    户部根据《拓地志》上的数据河道上的税收行了重新的核定。其中大部分州县的河道里程由于这些年来的修建而有所增加。也有部分河道里程由于洪水等自然灾害,而有所减少。

    总的来说,依据《拓地志》上的数据,户部的税收增加了不少。为此,高静明还特地向李泰表示过感谢。李世民也因此对李泰进行过褒奖。

    李泰是越州,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越、婺、泉、建、台、鄜、夏、胜、北抚、北宁、北、雍州等州都督,在这些州里,河道的数据大部分没有增加,或者略有减少。不过,隐藏在358个州的中间,也不显眼。

    经过高静明的核查,发现这些州里有一部分在本地征收河道的里程数,与上交给户部征收的里程数,有着一定的差距。

    这个数目上的差距,就造成了户部税收的大量流失。

    按说,潜藏在其中的这个秘密,在不久前户部和御史台的联合调查中,应该能够查到蛛丝马迹的。可是他们忽略了一个了问题——户部负责调查这个案件的人,正是漕运司郎中李庚勤。

    李庚勤是李泰的众多小舅子之一,他的这个漕运司郎中也是李泰举荐的。他和李泰所辖的州里的亲信互相勾结,外人很难发现其中的秘密。

    这次,要不是武珝的提醒,这个秘密就会一直保持下去。

    一想到这么多年来,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户部的税收竟然出了这么大窟窿,高静明难受的只想哭。

    他说道:“太子殿下,臣惭愧,臣严重失职,定当引咎辞职。”

    李承乾哭笑不得,说道:“高大人,这件事跟你有什么关系?你辞个哪门子的职?

    现在,咱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把李泰这个巨贪揭露出来。”

    高静明担忧地说道:“以陛下对魏王殿下的宠信,这件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魏征坚定的说道:“不管是谁,在国法面前,决不能任由他逍遥法外。”

    李承乾说道:“魏大人说得对。高大人说得也有理。咱们要认真准备,重拳出击。”

    经过商议,众人开始分头行动。

    魏王府。

    天刚蒙蒙亮,李泰就被小妾李忆霜吵醒了。

    李泰披上衣服,不满的问道:“大清早的,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

    李忆霜哭着说道:“殿下,奴家的兄长昨夜没有回府,嫂子一早就找上门来了。”

    李泰心里“咯噔”一下,紧张的问道:“是你哪个兄长?”

    李忆霜说道:“是奴家的大哥李庚勤。有人说看到他被御史台的人带走了。”

    李泰脑子”嗡”的一下,有些发晕,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就不是当太子的料

    魏王府。

    李泰得到李庚勤失踪的消息后,脑子有点儿乱,跌坐在椅子上休息了片刻。

    很快他就冷静了下来,他思索了如何化解眼前的危机。片刻之后,李泰走到门外,叫来了王府侍卫长朱桀,对他吩咐了几句。朱桀领命而去。

    随后,他回到寝殿,对李忆霜说道:“你跟我来,我有话要对你说。”

    大约半个小时后,门房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禀报道:“殿下,不好了,王府被魏大人带人包围了。”

    原来,李承乾、魏征和高静明三人商量以后,决定由李承乾去求见李世民,申请搜查魏王府。魏征去包围魏王府,防止相关案犯走脱。高静明带人去控制户部的其他相关案犯。

    魏征从东宫出来以后,拿着李承乾的手令,从监门卫抽调了100名士兵,来到了魏王府。他们监视着魏王府,只许进不许出。

    魏征做事果断迅速,昨天晚上,他不仅迅速拿到了李庚勤的口供,还把御史台所有御史都留在御史台里,防止他们向李泰通风报信。接着就带兵包围了魏王府,防止案犯逃离。

    不过,没有李世民的允许,他是不能擅自进入亲王府的。他只能在这里等候李承乾的消息。

    永巷,帝寝。

    李世民正在用早膳,王德进来禀报道:“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李世民觉得很奇怪,不知道李承乾这么早过来干要干什么?

    他说道:“让他进来吧。”

    李承乾进来了,行礼说道?:“儿臣参见父皇。”

    最近一段时间来,李承乾的表现越来越令李世民满意了。李世民说道:“承乾,你这么早过来,还没有用早膳吧。来,坐下一起吃吧。”

    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有紧急的事情要向您汇报。”

    李世民问道:“出什么事情了?”

    李承乾说道:“父皇,请您看看这个。”他把魏征审问李庚勤的口供的副本交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看完后大怒,他说道:“李泰这个逆子,枉费了朕对他的一番是情意。”

    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请求搜查魏王府,还请您恩准。”

    李世民想了想后,摇摇头说道:“不必弄得满城风雨,一会儿我派人叫李泰过来,问问情况再说。”

    李承乾说道:“儿臣已经派魏征人包围了魏王府。还请父皇恩准,先将有关的证人拿下为好。”

    李世民不满就说道:“承乾,谁让你这么做的?你为什么不是先来请示我?”他是真的不满意,他认为在事情没有彻底弄清楚之前,不应该如此张扬,弄得满城风雨,连个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

    在李世民的心里,还是有些不相信李泰会去做贪污的事情,因为李泰不缺钱花,他经常大笔的赏赐李泰,李泰犯不着去冒险贪污。

    在这一刻,李世民对李承乾有些恼火,认为李承乾是在挟私报复。

    如果是以往,李承乾面对李世民的不满,一定会吓得脸色苍白,唯唯诺诺。可是现在,他没有畏惧,直视着李世民的目光说道:“父皇,要是遇到别的案犯,是不是应该将他果断拿下呢?”

    李世民怒道:“你身为太子,做事怎么就没有大局观呢?涉及皇家的事情,就这么随随便便的处置吗?”

    李承乾说道:“父皇,一旦李泰毁灭了证据,这件事恐怕又会成为一个悬案。到时候您更难处置,如何向朝野之间交代。”

    李世民毕竟还是爱护李泰,他急眼了,说道:“你立刻去让魏征带人离开魏王府。”

    李承乾待在原地没有吱声。

    李世民说道:“难道你敢抗旨吗?”

    正在这时,王德说道:“陛下,魏大人求见。”

    李世民怒道:“来的正好,叫他进来。”

    魏征进来后,不等他行礼,李世民就怒道:“魏征,谁给你的权利?没有朕的允许,你怎么就敢带人去包围一个亲王府呢?”

    魏征苦笑着摇摇头,说道:“陛下,不用包围了。一切都晚了。”

    李承乾吃惊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魏征说道:“陛下,臣还是去晚啦。臣刚刚去了不久,魏王府里面已经发生了凶案,还带着一场大火。臣真是服了魏王殿下了。”

    李世民也被这个消息震惊了,他问道:“魏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魏征说道:“陛下,臣昨晚审问李庚勤拿到了口供,他交代说以前他把贪污来的赃款,交给了魏王府长史王聪。王聪死后,魏王李泰对新来的长史王经纬不信任,就让李庚勤就把赃款交给了自己的妹妹、魏王殿下的妾室李忆霜。

    臣包围了魏王府,已经去晚了。李忆霜畏罪自杀了,魏王府失火,四名曾经参与过运送赃款的魏王府人员全部被火烧死了。

    这下好了,魏王殿下很干净了,贪污的事情都跟他没关系了。”

    这时,高静明求见,李世民心情极度不好,他问道:“高静明,你又有什么坏消息?”

    高静明神情恐怖的说道:“陛下,臣带人去李庚勤家里搜查证据,可是已经晚了。那里已经被一场大火焚烧了,死了十几口人。真惨啊。”

    李承乾长叹一声,自言自语道:“还是五弟说的对啊。”

    李世民愤怒的说道:“这里面又有李佑什么事儿?他又说了什么?”

    李承乾苦笑着说道:“父皇,看来儿臣真的是有些不适合当太子。五弟来信说,李泰心狠手辣,绝非一般人可比。他告诉儿臣,一旦拿到证据,不必请旨,直接冲进去将相关证人拿下。

    可是,儿臣没有那个魄力,考虑的太多了,认为还是要先向您请示后再就说。结果,就是现在这个结果。”说完,他使劲儿的摇了摇头。

    魏征说道:“齐王殿下说的对呀,臣所料不错的话,魏王殿下马上就会来向陛下禀报,说他拿到了李庚勤贪污的证据,大概连赃款都找到了。”

    他话音未落,王德说道:“陛下,魏王殿下求见。”

    李世民脸色铁青,咬着牙说道;“让他进来。”

    李泰进来了,他对于李承乾等人在这里丝毫也不意外。他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府里发生了命案,妾室李忆霜听说哥哥李庚勤涉嫌贪污,她留下了一份遗书,也上吊自尽了。她交代了她伙同其兄长贪污的事情,并且交代了赃款的下落。

    李忆霜平时跟儿臣感情深厚,她这是为了避免儿臣被人诬陷,宁可牺牲自己,也要证明儿臣的清白。

    忆霜啊,是我连累了你啊。呜呜呜。”

    李泰声泪俱下,要多可怜有多可怜。他在暗示李承乾等人在陷害自己。

    李世民英明神武,事情的原委,他早已经看得清清楚楚。他厌恶地说道:“闭嘴,别哭了。”

    李泰止住了哭声,还是忍不住抽泣了两下。

    李世民心中异常烦闷,说道:“行啦,你们先都下去吧。”

    众人走后,李世民呆坐在沙发上,脸色苍白,似乎在瞬间苍老了许多。

    众人离开了帝寝,李泰不屑地望着李承乾等人,一副你奈我何的模样。

    众人冷冷的望着他,脸上的表情就像望着一只苍蝇一样,全都是一脸的嫌恶之色。


………………………………

第四百三十五章 亲情与江山

    这天没有上早朝,因为没有提前通知,大臣们都等着在太极殿的门口,到了早朝时间,殿值太监说道;“陛下有旨,今日免朝。”

    大臣们议论纷纷,朝着各自的办公房走去。

    李承乾、高静明和魏征离开了帝寝,也各忙各的去了。李泰却留在帝寝的外面,等候李世民召见。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王德出来说道:“魏王殿下,今日陛下是不会见您啦,您请回吧。”

    李泰还想争取一下,他说道:“王公公,还请您给再给通禀一下。”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块精美的玉璧递了过去。

    王德没有伸手,而是拱手对他说道:“殿下请回吧。陛下心情不好,不希望别人打扰他。”说完,他就转身离去了。

    李泰十分尴尬,呆了片刻,也泱泱不乐地走了。

    李世民在寝殿的饭厅里,望着桌子上那些残羹冷饭发呆。他脸色苍白,心情极其难过。

    王德很少见过李世民这样,他既心疼又担忧。他想劝慰李世民几句,可是又不敢打扰他,就默默地站在一旁陪伴着他。

    李世民足足待了一个小时,这才站起来,说道:“去立政殿吧。”

    立政殿。

    李世民极少在上午来立政殿,除非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或者遇到什么事情心情激动,才会这样。

    长孙皇后一看李世民的脸色,就知道这位陛下又遇到什么烦心的事情了。

    李世民坐下后,长孙皇后站在他的身后,一边替他按摩头部,一边问道:“二郎,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吗?”

    李世民握住了她的手,拉着她坐在自己的身边,郁闷地说道:“观音婢,青雀这孩子做事儿真是太过分了。”

    长孙皇后没有说话,她知道自己不问,李世民也会接着说下去的。

    果然,李世民说道:“青雀竟然会卷入贪污案件,为了掩盖事情的真相,不惜杀人放火。”他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听完后感到十分震惊,她说道:“十几条人命啊,青雀怎么就干得出来呢?”

    李世民有些担忧地望着爱妻,担心她受不了打击。长孙顺德的事情,对长孙皇后的打击不小,李泰要是再出事了,不知道她能否承受得了。

    长孙皇后沉默不语。李世民想安慰她,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良久之后,长孙皇后叹了口气,说道:“青雀这孩子,做事太过分了,妾以前就替他担心。可是却没有想到他居然会走得这么远。”

    说到这里,她望着李世民,问道:“二郎,您打算如何处理此事?”

    李世民郁闷地说道:“我是想保他的,可是,就怕魏征等人不答应。还有承乾和高静明等人,这件事情就是他们查出来的。”

    说到这里,李世民有些不解地说道:“你说青雀这孩子,我对他最是照顾了。他也不缺钱,干嘛要贪污呢?”

    其实,李泰不是不缺钱,而是很缺钱。他要收买党羽,要在宫中安插耳目,处处都需要用钱。他不是李世民,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很多事情都是要靠钱来摆平的。

    李世民当皇帝时间长了,忘记了自己当秦王的时候,照样干过拿钱来贿赂李渊身边的人的事情了。

    对于长孙皇后的问话,李世民答非所问。因为他真的没有想好,该如何处理李泰。他望着长孙皇后,果然发现今天自己来这里有些失策,这件事没法征求她的意见。

    长孙皇后也没法给出意见,难道让她同意处置自己的儿子,或者包庇自己的儿子?

    李世民摇摇头说道:“我真的还没有想好。”说完,他站起身来,说道:“你休息吧,我回去啦。”

    长孙皇后也站起来送他,她斟酌着说道:“陛下,对于如何处理此事,妾希望陛下全面考虑,不必完全顾忌妾的心情。”

    长孙皇后没有替李泰求情,也没有说要处置李泰,可是她说要全面考虑,李世民就明白了她的意思——江山为重,兼顾亲情。

    李世民点点头,返回了帝寝。

    第二天,李世民提前传旨,继续免朝。

    接下来是休沐日。

    这几天来,李世民心里十分难过,他跟李泰的感情实在是太过深厚了。帝王家的亲情与一般人家不同,历来都是十分淡漠的。

    李世民有十几个儿子,二十一位公主,他就只是跟少数的几个亲近。其中最亲密的就是李泰了。

    李世民是个重情义的人,在他当皇帝之前,他跟秦王府的文武官员都十分亲近,和长孙皇后等妻妾也心意相通。可是,自从他当了皇帝,这一切都就都离他远去了。他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却失去了爱情、亲情和友情。

    李泰在某种意义上,满足了李世民的这种渴求。李世民因此对他极其宠爱。

    可是,李世民现在意识到了,也许正是因为自己的对他的这种过分的宠爱,导致了李泰的自我膨胀,让他一步步的走向深渊。

    这几天对于李世民来说,实在是太痛苦了。这件事他无法跟任何人商量,别人也不会在这件事上发表意见。因为没有人傻到,会劝说一个溺爱儿子的父亲,去处置自己的儿子。

    这天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