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仁贵看到这种情形,就让王三带着特战队员们到沙滩上去跑步,暂时离开这里。然后从女兵中间挑选了四名看上去相对强壮点的,让她们一边两个负责保护。
然后他说道:“各位王妃,其实这个不难的,你们可以这样,先轻轻的晃动,等到适应了,再加大晃动的幅度。慢慢就好了。”
慕容翎好歹上去过一次,算是有了点经验。于是她再次站了上去,按照薛仁贵所说的,脚下微微使力,让木板轻微的晃动起来。这次就好多了,她坚持了一小会儿,觉得头晕的受不了了,才再次跳了下来。
接下来,其他王妃们也轮流着上去开始体验起来。
在休息的时候,女人们就谈论起学游泳的事情了,大家嘁嘁喳喳的说了半天,都是想学游泳,可是也没有机会去学。
古代女子会游泳的人不多,这可不是她们笨,而是不方便,怕被男人们看到。
现在土豪家里,都以拥有游泳池自豪。古代就是皇宫里也没有游泳池的。
武珝在商言商,脑子里琢磨着发财的念头,她看到这些女子们想学游泳,就打起了这方面的主意。她记得好像王爷说过,有些地方的土豪家里就修着游泳池。
她忽然想到:“女子游泳肯定会受人喜欢,她们怕被人看到自己坦露身体,很不方便,这才不敢去学的。
要是在长安城里修建室内的游泳池,男女分开,不仅能赚男人的钱,也一定会吸引很多女子去的。这不是个发财的好机会吗?”
想到这里,她兴奋了起来,决定回去就去建游泳池,她还想到要设计女子游泳穿的专门儿的衣服,这个也是一个很大的商机。
回到都督府,武珝把自己的想法跟李佑说了,李佑顿时兴奋起来,他赞道:“我家珝儿就是聪明,我怎么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呢。回去咱们先在王府里面修一个。”
说完,他就给武珝画出了各种女女式游泳衣,其中还有比基尼。并且画了一个女子,模样就是武珝,接着就画了她穿比基尼的效果图。
武珝看得面红耳赤,嗔道:“王爷,这也太羞人了。”
李佑笑道:“室内的女子游泳池,里面都是女人,有啥害羞的?不过,我家珝儿穿上一定好看,老公我是可以欣赏的。哈哈。”
“呸。”武珝嘴上说着,心里却憧憬了起来。
扬州都督府。
喜鹊的第三本《李佑诗集》出版发行了,第一次印刷了1000本,短短几天就被抢购一空。不过,喜鹊没有马上再次印刷。她现在也很有商业头脑,她知道物以稀为贵,印刷的太多了,价值就小了。
而且,她为了维护王爷的声誉,也不愿意多印刷,让《李佑诗集》贬值。她决定回到长安,也就再印刷1000本,也就不再发行了。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终于编纂完毕了,老人家拿着《千金要方》的书稿,对李佑说道:“老夫曾经说过,《千金要方》编撰完毕之后,要无偿的捐献给朝廷,现在,就请殿下收下吧。”
………………………………
第四百四十二章 给脸不要脸
《千金要方》是孙思邈的呕心沥血之作。虽然李佑帮了一些忙,可是人家孙思邈在这部著作上凝聚的心血实在是太多了。
感动之余,李佑对老爷子说道:“老先生,这可不行啊,这可是您毕生的心血啊。”
孙思邈认真地说道:“正因为这是老朽的毕生心血。老朽才愿意将它无偿的交给朝廷,让它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来造福大唐的百姓。”
李佑很感动,可是他认为就是朝廷也不能白白地接受这么贵重的礼物。
可是,李佑不知道该如何劝说孙思邈。这是人家高尚品德的体现,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因此不能跟他提钱的事情,那样就亵渎了人家的一片真情。
可是,老人家毕竟岁数大了,总得留个养老的钱吧。
李佑考虑再三,说道:“老先生,您的这份心意,我代表朝廷接受了。不过,朝廷有保护知识产权的专利法。因此,朝廷给您的奖励您必须收下。不能因为您一个人,就破坏朝廷的法律。”
孙思邈虽然觉得李佑说话不太动听,可是他知道这是李佑担心自己不接受朝廷的奖励,故意这样说的。
孙思邈是个老江湖了,他为人谦和,善于接受别人的好意,他点点头说道:“好吧,老朽就接受你的一番好意了。”
“舒坦。”李佑心中大喜。他就喜欢孙思邈这样通人情世故的明白人,相处起来十分舒服。
李佑问道:“老先生,接下来您有什么打算?”
孙思邈说道:“《千金要方》编撰完了,老朽的心愿已了了。正准备向你告辞,继续游方行医。”
李佑舍不得他离开,也不愿意让他诺大的年纪,继续在民间风餐露宿。不过,他知道,孙思邈这样的人物,劝是劝不住的,要想劝说他留下,必须要有值得他留下的东西才行。
李佑说道:“在西方,有一种医术,称之为西医。他们主张……总之,中医是主动预防疾病,而西医是被动预防疾病。中医治病强调‘养’,而西医是强调‘治’。中医是在没有发生疾病前干预,而西医是等到得了病之后才治疗。”
孙思邈被李佑的描述深深的吸引住了。他不停地提出问题,李佑按照科技图书馆上的说明,一一给与他解答。
孙思邈感慨地说道:“原来,华佗要给曹孟德做开颅去病,看来是真的。那个肠痈,呃,也就是你说的阑尾炎,开刀割去病损的部分,应该就能够治好。”
李佑说道:”西医的范畴和中医一样,泱泱庞大,在治疗疾病的方面,在很多时候更加快捷有效。
老先生,您有没有兴趣研究一下啊?”
孙思邈可以说几世为人,早已看破红尘。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还有能够打动他的东西,那就是新的更加先进的医术了。
老先生动心了,他说道:“如果殿下不嫌弃,老朽愿意做殿下的学生。”
李佑笑道:“老先生,咱们不说客套话,您暂时就留在我的身边,有时间咱们就进行探讨。至于您要研究西医,就需要进行临床实验。这个我也可以给你提供。”
孙思邈知道李佑要去打海盗,就知道他可以给自己提供海盗尸体进行解剖,这个条件恐怕也只有这位齐王殿下能够给自己提供了。
孙思邈不再犹豫,笑道:“那老朽就叨扰殿下了。”
西医与中医不同,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实习才行,做手术还是个体力活儿。因此,李佑建议孙思邈现在就培养几个年轻的徒弟。孙思邈同意了他的建议,很快就在军中和金陵城里挑选了四名弟子。
五月底,兵部的通知到了,说登州地区倭国海盗猖獗,请齐王殿下尽快出兵。
都督府。
刘仁轨汇报了海军的准备情况,按照计划,外海舰队(相对于内河水师)于六月底离开扬州军港,现在很多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
李佑给刘仁轨看了兵部的通知,刘仁轨说道:“王爷,既然登州海防告急,臣可率领部分舰船,先行前往登州。”
经过研究,决定刘仁轨率领由一艘二级、两艘三级、四级,五级各三艘风帆战列舰,以及两艘补给船,组成分舰队,先行前往渤海海域。
两天后,刘仁轨率领分舰队出发了。长孙顺德也接到通知,让他抓紧准备。
李佑真的很忙,外海舰队、远洋舰队和长孙顺德所部的事情千头万绪,还要分出时间来处理扬州都督府的事情,品尝扬州美食的时间都没有了。
李佑这么忙,有着自己的打算,他来自后世,本能地对倭寇就十分痛恨。他很想这次跟着外海舰队去打击海盗。条件许可的话,直接带着刘仁轨等人打到那个岛国的上面去。因此,他要充分地进行准备。
可是,就在这时,又有人来给他添麻烦了。看来,一时半会儿的,他这个愿望是难以实现了。
都督府。
这天,喜鹊送来了一封李承乾的来信和一封阴广浩的来信。
李佑先看李承乾的来信。看完后,脸色阴沉,骂道:‘该死的东西,真是给脸不要脸。”
“怎么了,佑哥?”张宝贵问道。
李佑把信递给他,说道:“你自己看吧。”接着,他又去看阴广浩的来信。
张宝贵看完了李承乾的信,也不由得恼怒了起来,说道:“李泰也太不要脸了,世界上就有这么巧的事儿?这明摆着就是不想离开长安啊。还有这个,还诬赖人家太子殿下,这也太恶毒了吧?”
李承乾的信中说,李泰就在离开长安的那天,还没有走出京兆府的地界儿,就遇到了刺客,腿上中了一铁锤,这下,就借着养病回到了长安。
接着长安城里就传出了流言蜚语,说有人要谋害他,并且把矛头指向了太子殿下。
这时,看完了阴广浩来信的李佑,信上的内容更加令他郁闷。他面色凝重,果决地说道:“立刻返回长安。”
………………………………
第四百四十三章 打死这只蟑螂
阴广浩的来信中,说了一件十分严重的事情——就在李佑离开长安后不久,李承乾的脚疾犯了。最初,只是感到脚有些疼,后来越发的严重了,太医院进了最大的努力,也不见什么起色。以至于最近影响到了他的正常行走。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李承乾就是在脚疾犯了之后,走路一瘸一拐,他身为太子,难免被人指指点点。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他身从此以后,变得多疑,总以为有人在嘲笑他。从此性格变得十分乖戾。然后就一步步沉沦下去,最后走到了绝路上。
李泰之所以不肯离开长安,就是看到李承乾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他心中又开始蠢蠢欲动。而李世民的态度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他对李承乾个行为举止感到不满,对他能否将来继承大统产生了疑虑。因此对于李泰留在长安,也就不再反对了。
现在是大唐历史上的关键时刻,什么倭寇海盗、什么大航海计划,与这件事情相比,都变得无足轻重了。
因此,李佑必须马上返长安。
在接到长安的来信之后,李佑写了一封信,让喜鹊紧急发往长安,交给阴广浩。
随后,李佑抓紧时间找陆童、公孙德光、长孙顺德和狄知逊等人谈话,让他们按照预定计划行事。
然后,他带着张宝贵、薛仁贵等人走陆路,萧婉玉、孙思邈等人走水路,连夜出发,直奔长安。
长安城,东宫。
李承乾坐在寝殿的床上,脸色苍白,呆呆的想着心事儿。
李得志进来禀报道:“殿下,长孙大人来了。”
李承乾咬着牙,一瘸一拐的走出了寝室,来到了外间的会客室,
长孙无忌行礼后说道:“殿下,你已经连续三天没上朝了,陛下有些生气了。”
李承乾有气无力地说道:“舅舅,我的脚十分难受,上朝站久了受不了啊。”
长孙无忌说道:“殿下,臣看你还是心病,你的脚真的疼到了那种无法站立的地步吗?你是太子,要能够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事情,你……”
李承乾最不喜欢听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太子,应当如何如何。”
“舅舅,你就别说了。”李承乾不满的说道。
李承乾真的很灰心。李泰借口养病留在了长安,看李世民的意思,恐怕就不打算让李泰再离开了。而且,李世民大肆追查行刺李泰的人,要为李泰出头,矛头直指李承乾。摆明了就是不信任李承乾。
作为千古一帝,李世民英明神武,是个少有的伟大人物。可是,他不是神,也是人,是人就有他的弱点。他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子女的失误。而这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对李泰的溺爱。溺爱李泰,就意味着对其他子女的不公平,尤其是对李承乾这个太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李承乾这些天来,每天忍着疼痛,一瘸一拐的上朝,李世民除了不咸不淡的关心过两句。就算没有其他的表示了。而且,对于李承乾的脚疾,李世民住的离东宫这么近,竟然一次也没有亲自前去探视。
李泰住在皇宫外面,自从他的腿受伤以后,李世民已经亲自前去探视了三次了。
同样是儿子,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能不让李承乾有想法吗?
李佑日夜兼程,终于回到了长安。
齐王府。
阴弘治看到李佑回来了,吃惊地说道:“殿下,你可是扬州都督,现在是封疆大吏,没有陛下的旨意,你就这么跑回来,我担心陛下会有想法。”
李佑笑道:“民以食为天,不对,多大点事啊。我又不止是扬州都督,还是研究院的院正嘛,还是西北边境事务局的主持人呢。怎么就不能回来了呢?”
阴弘治说道:“可是,远洋舰队还没有出发,长孙顺德的事情还没有办完,你就这么回来了,难免会让人家有想法。”
李佑笑道:“行了,舅舅,就别操这些闲心了。你把朝廷里的情况说一下吧。”
阴弘治就把自从李承乾脚疾犯了以后的情况,详细地向李佑进行了汇报。
总的情况是,李承乾变得有点儿颓废,李泰留在了长安,那些认为李泰能够东山再起的人,又开始或明忽暗的向他靠拢。那些反对过李泰的人,很担心将来遭到李泰的报复。朝堂上的气氛很压抑,很不正常。
接着,阴广浩向李佑汇报了他所掌握的情况。他说道:“佑哥,接到你的来信以后,我立刻就展开了调查。你说得还真对。此事真的跟那个叫朱桀的人有关,他还有一个结义兄弟,叫王克敏,现在在渭南担任缉盗使(相当于刑警队长)。
我已经暗中调查了,此人在李泰遇刺的那两天,都不在渭南城里,也不是因公离开的。”
在李佑的历史资料中,原本在第一次李世民下令成年皇子离开长安的时候,杨妃装病,李恪以照顾母妃为名,留在了长安。李泰是被朱桀用铁锤打伤,因此也留在了长安。
现在历史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次李泰遇刺的时候,朱桀是在一边保护他的。不过,李佑认为此事必定和他有关,于是让阴广浩暗中对他进行了调查。
现在,李佑基本上可以肯定此事跟朱桀的把兄弟王克敏有关了。
按说这样的情况,马宣良手下的百骑司应该也能查到。不过,这里面有两个问题,其一,李世民英明神武,他不会笨到猜不到李泰有可能采用苦肉计,来达到留在长安的目的。他之所以大张旗鼓的缉拿刺客,实际上是再给李泰台阶下。因此,马宣良表面上认真地做文章,实际上却是雷声大雨点儿小,并没有真的下力气去追查。
其二,李泰指使朱桀对自己下手,这件事情极其隐秘,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除了李泰和朱桀,大概就只有王克敏知道了。因此,这件事情还真是难以追查的。
李佑仔细地思索了一番,说道:“李泰就是讨厌的个蟑螂,还真是个腻歪玩意儿,这次一定要彻底地打死他。既然他不要脸。咱们也别客气,就给他来个狠的,让他连郡王也当不成了,必须立刻滚出长安。”
阴广浩说道:“佑哥,你说该怎么办?”
李佑说道:“首先拿下王克敏,从他那里拿到李泰苦肉计的证据。然后再说。”
说完,李佑喊道:“白虎。”
白虎进来说道:“王爷,有何吩咐?”
李佑说道:“你去把高贺年给我找来。”
阴广浩不解的问道:“有薛仁贵他们的特战队,这点事还干不了吗?”
李佑说道:“不妥,在没有拿到证据之前,绑架王克敏的事情,不是官府授权的,属于私人行为。特战队是国家的军队,不能让他们卷入这样的事情。这件事最好还是以江湖上的名义来解决。”
阴弘治听到这里赞道:“殿下,你考虑事情越来越周到了。”
渭南城。
百花楼是渭南城最大的青楼了,这天晚饭后,老鸨子看到门外进来了一位粗壮的男子,她赶紧迎了上去招呼道:“哎呦,这不是王大人吗?您可是好几天都没过来了。”
………………………………
第三百四十四章 奇迹般的变化
来人大约二十六七岁年纪,中等偏高个子,身体异常粗壮,圆脸大眼,透着精明干练。他对老鸨子说道:“颐莲在吗?”
颐莲是百花楼的红牌,姿色过人,王克敏对她很是喜欢。
老鸨子说道:“在呢,不过……”
王克敏身为渭南城缉盗使,平时有些灰色收入,可是他有两个糟钱的爱好,一个是赌,二就是来青楼。因此,他手头时常会感到拮据。来青楼有时候会少给钱或者不给钱。老鸨子和姑娘们都不喜欢这样的客人,虽然不敢得罪他,可是姑娘们会借口身体不适,不愿意接待他。
王克敏笑道:“不就是钱吗?老爷我有的是。”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钱袋,掏出几枚波斯银币,说道:“给你。”
老鸨子眉开眼笑,说道:“哎呦,王大人发财了,恭喜啊。”说完,她对一个姑娘说道:“快去叫颐莲,让她好好服侍王大人。”
王克敏兴冲冲地上了二楼,就看到颐莲笑吟吟地迎接他。
王克敏花了大价钱,今天如愿以偿地留宿在颐莲的秀房里了,此时两人正在饮酒聊天。
今天从下午开始,天就阴了下来,晚上九点不到,夜幕就已经笼罩了渭南城。一条黑影悄悄地来到了颐莲秀房上面的屋顶上,靠近窗户侧耳倾听。
此时已经立夏了,渭南的天气开始热了起来,窗户开着较大的缝隙,里面的谈话声虽然不大,却也清晰地传了出来。
王克敏本身就是老捕快出身,他耳聪目明,警惕性很高,可是屋顶上的人更是高人,行动就像是一只猫那样毫无声息,王克敏丝毫没有察觉。
屋顶上的人正是高贺年。对于李泰遇刺的事情,李佑也只能是猜测,不敢肯定就是朱桀的把兄弟王克敏所为。对于阴广浩提供的消息,还需要进行验证。高贺年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摸清王克敏的情况。
王克敏本身就是刑侦人员,他的警惕性很高,是不会透漏自己的秘密的。他在跟颐莲聊天的时候,尽管喝了酒,可是他也没有说什么有价值的话。
高贺年听了半天,也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当他听到人家要上床睡觉了,就准备离开了。
忽然,他听到颐莲说道:“大人,您曾经说要替我赎身,是不是真的?”
王克敏说道:“颐莲,我是真的喜欢你。以前我没有那个能力,现在不同了。我不仅有钱了,还结识了京城里面的大人物,将来飞黄腾达是肯定的。过一段时间,我就来替你赎身。”
“真的吗,太好了。”颐莲说道。
……
高贺年得到了最重要的信息,他现在已经可以肯定,刺杀李泰的事情,就是王克敏所为了。高贺年没有轻举妄动,他悄悄离开了百花楼,去向李佑报信儿。
第二天,李佑就接到了飞鸽传书,他的心也踏实了下来。
两仪殿,书房。
“儿臣参见父皇。”李佑行礼说道。
“李佑,你怎么回来了?”李世民好奇地问道。
李佑笑道:“父皇,儿臣想您了,于是就回来了。”
李世民笑道:“你小子贫嘴,来,坐下说。”
李佑向李世民汇报了外海舰队和远洋舰队的情况,最后还汇报了孙思邈编撰《千金药方》的情况,以及他对此事的意见。
李世民感慨地说道:“孙思邈不愧是神仙般的人物,品德高洁,令人心折啊。你做的对,朝廷不能无偿地接受孙思邈这份心意,一定要给与重奖。”
他问道:“你这次回来,还有别的事情吧?”李世民对李佑突然回来,心存疑虑。
李佑老老实实地说道:“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太子哥哥。”
提起李承乾,李世民一肚子不满。他说道:“承乾这个人真是太脆弱了。脚有病又算得了什么?古往今来,身残志坚者如孙膑、如要离比比皆是,人家不是照样做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可倒好,整天灰头土脸的,没有一点儿精气神。最近更离谱了,居然称病不上朝了。真是气死我了。”
李佑看到李世民正在气头上,原本想劝说他善待李承乾的话,只好暂时不说了。他说道:“父皇说得对,一会儿臣就去看看他。儿臣会把您的心意转告他的。”
李世民对李佑真的很信任,他没有责备李佑在扬州的事情没有办完的情况下,就回到长安的事情。对他说道:“你已经离开长安很久了,先去看望你母妃吧。”
“谢谢父皇了。儿臣先去看望太子哥哥,下午就去看望母妃。”李佑说道。
李世民点头说道:“也好,你替我好好说说他,要振作起来。”
不久以后,东宫。
“五弟,你回来了。”见到李佑,李承乾十分高兴,苍白的脸上,也有了一丝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