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唐朝-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迟宝琪在那里威信很高,他勤劳,正直,淳朴,和古若雨的为人很相像,两人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和共同语言。

    尉迟宝琪对古若雨十分关照,古若雨渐渐地开始对他有了好感。

    李佑欣慰地说道:“好事啊,等他们再发展一段时间,如果条件成熟了,就撮合他们的婚事。”

    一天下午,百骑司的副总管周攀求见李佑,他说道:“殿下,臣奉旨接雕版工匠古坣等人去造币厂居住,参与雕版的其他工匠也都已经接到了造币厂里面去了。”

    李佑一听就知道这是李世民不放心,要将参与印制纸币的人看管起来。他虽然觉得李世民有些小题大做,不过他也理解李世民的担忧,毕竟纸币对国计民生的影响力太大了,小心无大错。

    李佑说道:“好吧,你去找田敏,然后就把古坣接走吧。”

    不久,周攀接走了古坣。

    古若雨在工业城住宿,每隔六天回来一次,她回来后看到古坣被接走了,就又赶去了造币厂。

    这天下午,古若雨来了,不仅她来了。其他三位参与雕刻纸币印版的人的家眷也跟着她来了。这些人一见到李佑,就跪在地上哭了起来。

    李佑让他们起来说话,可是他们都不肯起来,只是跪在那里哭。

    李佑问道:“你们这是怎么了?若雨,你说。”

    古若雨的脸色也很难看,她就说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参与雕刻纸币印版的人到了印钞厂,就被软禁了起来,他们被关在一个院子里,每天锦衣玉食的伺候着,每个月给他们发放俸禄直接送到他们个人的家里。可是,他们却不准走出这个院子。

    他们的家眷想要看望他们,每隔六天才可以见到他们一次,见面的时候身边还有好几个百骑司的人在一旁监视,就跟坐牢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家人觉得不公平,因此一齐来到了李佑的府上。

    李佑很郁闷,他说道:“这件事,我会亲自去找陛下,你们先回去吧,有了消息我会派人去通知你们。”

    除了古若雨,其他人都离开了。古若雨愤愤不平地说道:“那个人怎么会这样呢?实在是太过分了。”她指的是李世民,她对李世民的不负责任和狠心充满了幽怨之情。

    李佑无言以对,他安慰她说道:“你别想那么多,这件事我会去劝说陛下的。”

    两仪殿,书房。

    李佑跟李世民汇报了扩大特战队的事情,李世民没有多问,就同意了,他提议由张宝贵统帅特战队,李世民也没有多问,也同意了。对于李佑来说,李世民对他的信任,实在是千古君臣和父子关系的典范。

    李佑说道:“父皇,儿臣还有一件事,就是关于参与雕刻纸币印版的人的事情,儿臣觉得没有什么必要,这些人每人只是参与雕版的一道工序,印钞纸和特种油墨别人也难以仿造,因此,软禁他们没有什么必要。”

    李世民说道:“事关重大,不可马虎。这些人掌握了关键的秘密,不能够让别人有接触他们的机会,就算他们忠于朝廷,可是如果有人逼迫他们,或者逼迫他们的家人,谁敢保证他们不泄露朝廷的秘密?”

    李佑黯然了,他回想起后世为了研究核武器,那些人隐姓埋名数十年,跟这个是同样的道理。当然了,那些人是自愿的,是国家的英雄。

    为了整个大唐的利益,就只有牺牲这些人了。李世民允许他们和家人见面,已经是做得仁至义尽了。

    李佑默默地同意了李世民的观点,他回到齐王府后,叫来了他们的家人,对他们讲了雕刻印版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说道:“你们的家人现在所做的,就跟那些戍守在高山雪原沙漠戈壁上的边防军将士一样,是光荣的。”

    接着,他给他们讲了其中的利害关系,说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们如果不是被保护在造币厂里,难免有人打他们的主意。他们如果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威胁,不说出其中的秘密,一定会惨遭毒手。

    一旦他们被逼泄露了国家机密,那时候不仅他被判处死刑,就连你们这些家人也都会被牵连的。所以说,尽管朝廷采取的措施,有些不近人情,可是却是十分必要的。”

    家眷们知道李佑说的有道理,只好自认倒霉。

    李佑说道:“这样吧,对于他们的付出,朝廷是不会忘记的。在朝廷给他们的俸禄的基础上,我再给你们一份俸禄,你们的家人我会负责关照的。子女的入学、工作和提升职务,优先安排。”

    众人表示了感谢。李佑叮嘱他们,不要在外面提起此事,避免被居心不良的人造谣生事。

    随即,李佑让参与雕刻纸币印版的人和他们的家眷都签署了保密协议。

    古若雨心情异常难过,她的舅舅这一生实在是太苦了,为了养育自己,一生没有娶妻,拖着残疾的双腿,吃了太多的苦。终于看到了古若雨长大成人,开始过上幸福生活了,自己却又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古若雨当着李佑的面大哭了一场,李佑却不知如何去安慰她。

    御史台。

    魏征的地位正在进一步提升,他不仅有了检议大夫的头衔,还兼任了中书侍中,协助岑文本处理中书省的事务,也继续兼任监察御史。

    这天,他接到了一封来自河北道贝州清河县的检举信,从此揭开了一场汹涌风暴的序幕。


………………………………

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唐毒瘤

    魏征收到的是一封私人信件,上面署名“魏征大人亲启”,魏征问道:“这信是什么人送来的?”

    一名书办说道:“回大人,这封信是门口的一名衙役送送来的,下官问过了,他说是一个乡下人打扮的人送来的。那人把信交给了门口的衙役,急匆匆地就走了。”

    魏征打开书信,看着看着眉头就皱了起来。

    信中写道:“清河县土地兼并问题严重,全县七成良田都归崔氏所有。崔氏巧取豪夺,手段极其毒辣。

    本月十二,清河崔氏三房子弟崔云和,为了扩大自己家的后花园,要强占乡民王德宝的七分宅基地,王德宝不愿意,崔云和派恶奴放火焚烧了王德宝的祖宅,逼迫王德宝一家流落街头。

    王德宝到县衙告状,官府不予受理。王德宝一家准备到京城告状,一家五口人全部遇害。

    恳请魏大人派人前往调查,我会提供相关证据。”

    署名是知情人。

    魏征看完了来信,十分愤怒,不过他却没有声张,将信揣进了怀里。

    唐朝建立以来,实行了均田制,为广大的农民分发了土地,因此得到了田敏的支持,可是以门阀氏族为首的各地的豪强,采用发放高利贷等手段,逼迫农民放弃土地,大量的土地被他们占据,那些无地的农民只能沦为了他们的佃户。

    举报信里面提到的只是无数其土地兼并的案例中的一个。

    这时,一名御史问道:“魏大人,哪里来的书信,有什么问题吗?”

    魏征说道:“没什么,是我一位远房侄子的来信,说他的父亲病了,想跟我借点儿钱看病。”他不能说出实情,御史台的12名御史中,就有两名跟清河崔氏有很深的渊源,他们平时都以此为荣,经常挂着嘴边炫耀。

    也难怪他们炫耀,清河崔氏有着辉煌的历史。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就是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西晋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

    北魏时一度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大家”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23人做过宰相。杜甫的母亲,就是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掌握着大量的土地,控制着大批的依附土地生活的农民,还有庞大的商业网络,在李佑到来之前,在山东,河北等地垄断着粮食、布匹等传统商业。

    清河崔氏的势力十分庞大,他们人丁兴旺,有着庞大的姻亲关系,还有门生故吏,势力渗透到了朝廷的各个方面,在清河县所在的贝州,清河崔氏系统的官吏能够占到三成以上,其他的官员也都看崔氏的脸色,不跟他们同流合污的官员,这里根本就待不下去。清河县乃至整个贝州,基本上就是他们的独立王国。

    朝廷的政令在这里形同虚设。

    如果说门阀氏族是大唐肌体上的毒瘤,清河崔氏就是最大的毒瘤之一。不清除这个毒瘤,大唐迟早会走向灭亡。

    魏征接到的举报信,内容涉及到了清河崔氏,魏征不得不十分小心。他心里很难受,却若无其事的继续办公,整个上午都没有一开御史台。

    中午魏征说自己有事要回家一趟,说自己下午会晚来一些,他出了门,直奔齐王府。他不能直接去找李世民,朝廷里到处都有清河崔氏的人,李世民身边的中书省呢,就有崔氏的一个子弟和一个女婿。他想通过李佑将这封信转给李世民。

    齐王府。

    魏征说道:“殿下,请您看看这封信?”

    李佑看完了来信,问道:“魏大人,你有什么想法?”

    魏征说道:“这么严重的事情,一定要严查到底。”

    李佑说道:“你怎么查?”

    魏征说道:“从朝廷派个钦差大臣,到清河县去查。”

    李佑说道:“那里从官员到衙役,到处都是崔氏的人,你能查出什么结果?”

    魏征说道:“臣已经想好了一个办法,查访的人分为一明一暗,公开派一个钦差大臣大张旗鼓的调查,暗地里再派一个得力之人秘密查访。”他主持御史台多年,查案的经验十分丰富。

    李佑想了想说道:“我觉得没用,首先你很难查出结果。你派人去暗访,派谁去?如果不是当地人的话,一个陌生人出现在那里,很快就会被人家盯上,寸步难行。不仅查房不到事情的真相,能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都很难说。

    其次,就算是你查到了事情的结果,又能怎么样?把那个杀人放火,侵吞别人土地的人杀了,再把相关的官员罢官,能起到什么作用?能够制止土地兼并,动摇崔世的根基吗?”

    魏征黯然无语,他明白李佑说的话有道理,处理这件事情,付出代价一定会非常巨大,效果却十分微弱。

    魏征沉默了一阵,坚定地说道:“殿下,再难,臣也要去查。”这就是魏征,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知难而上。

    李佑问道:“魏大人,你的夫人来自太原王氏,你对太原王氏如何看待?”太原王氏有很多分支,魏征的夫人是王氏旁支子女。

    魏征正色地说道:“臣不论出身,只认国法。如果臣的夫人的家族参与了违反国法之事,臣绝不姑息。”

    李佑说道:“魏大人,你的为人我是相信的。可是你的办法不过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魏征问道:“殿下,您有什么办法?”

    门阀氏族的消亡,主要有两个标志,一个是他们经济地位的丧降低和经济特权的丧失。一个是文化优势的丧失。

    大兴科举制度和发展学校教育制度,是消除门阀氏族文化优势的根本办法,这一点,李佑和李世民一直不遗余力地进行了努力。

    但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是要建立在第一个标志基础上,才能够彻底完成的过程。

    历史上门阀氏族的消亡,有一个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就是唐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这首诗中,“我花开后百花杀。”这就话,就是门阀氏族加速消亡的直接原因。

    黄巢大肆杀戮门阀氏族子弟,直接从肉体上消灭了他们,夺取了他们的财产。从此以后,门阀十足残余的人力物力,不足以支撑门阀氏族的影响力,从此走向了衰败。

    李佑和李世民也要走黄巢这个路子,直接打掉他们的经济基础和人才。经过了这几年的努力,朝廷在经济上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国际上也有相对安定的环境,他们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已经来了。


………………………………

第五百三十六章 打上门来了

    李佑说道:“魏大人,不满你说,这件事我已经和陛下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了,这样吧,你和我一起进宫见驾。”

    两仪殿,书房。

    李世民、李承乾、李佑、长孙无忌、侯君集和魏征,商讨了行动计划,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

    登州刺史府。

    登州刺史姚东接到了老搭档原登州司马,现任刑部侍中王怀仁的来信,信上加盖着齐王李佑的印章,要求他按照名单将一批办案能力强的县尉、缉盗使和捕快,秘密派往冀州折冲府。

    姚东执行了齐王殿下的指示,按照名单派遣了人员。与此同时,来自陇州、陕州、原州等地的办案高手,也秘密向冀州折冲府集中。

    这次调集的人员多达1430人,这些办案人员都是平民出身,与门阀氏族没有瓜葛的人员,他们也不知道朝廷调动他们干什么,只是奉命前往冀州。

    王怀仁也离开了长安,前往冀州。

    东征军重新集结到了登州,侯君集秘密调集了大军开往了登州,他们的最终目的地也是冀州,此次调动的军队总数多达2万余人。

    大军的调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李世民在早朝上宣布,说要进行第二次东征,有了第一次东征的成功案例,朝野之间也没有什么异议。

    一切都在秘密进行,没有人知道李世民要干什么,也没有人知道李世民的决心有多大。

    门下省侍中崔子轩,是现任崔氏家主崔演的次子,是清河崔氏在朝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这天,他的府中来了一位客人。来人是一位年轻人,他说道:“二叔,大伯让小侄向您问好。”

    崔子轩说道:“隐元,你来长安有什么事情?”来人叫崔隐元,是崔子轩的族侄。

    崔会元说道:“清河出了一点事情,大伯让我来知会您一声。”接着,他讲了事情的经过。

    清河崔氏三房子弟崔云和,为了强占乡民王德宝的宅基地,杀了王德宝全家,当地官府都是他们崔氏的人,也没有人追究此事。可是,清河县有个书办,名叫唐辉,他和王德宝的女儿有婚约。王德宝一家死后,他派人到长安给魏征送信,被人察觉后,逃离了清河县,有可能来到了长安。

    家主崔演担心唐辉在长安惹出麻烦,特地派崔会元来长安知会崔子轩,万一魏征要追究此事,让他设法阻止。

    崔子轩想了想说道:“我会在朝中留意此事的,你派人在魏征府前盯着,不要让他见到魏征。只要魏征没有人证,他即使派人去清河调查,也没有任何用处。”

    崔会元说道:“是,二叔,我这就去亲自盯着此事,只是我不知道魏征的住处,您派人带我去一趟。”

    魏征府上。

    这天早晨,魏征起床后,正要去上早朝,门房凤凰张张的跑了进来,说道:“老爷,不好啦,有人死在咱们府上的门前,您快去看看吧。”

    魏征急忙来到了府门前,就看到一个农户打扮的人躺在府门前,身下流了很多血,人已经死去多时了。

    魏征看到自己府上的大门前的台阶上有血迹,就连很少也沾上了一些血迹。看得出此人是想进入自己的府上时,被人杀死的。

    这时,几名武侯赶了过来,他们检死者的尸体,没有发现能够证明死者身份的东西。

    魏征直觉此人是来找自己的,他说道:“你们查明死者的身份,然后向我禀报。”

    武侯们抬走了尸体,回去检验时,在他的鞋帮里发现了一封书信。

    不久以后,御史台。

    负责办案的武侯见到了魏征,对他说道:“魏大人,死者的身份已经清楚了,此人名叫唐辉,来自贝州清河县,是一名县衙的书办,这是从他的鞋帮里发现的写给您的书信。”

    魏征问道:“这件事还有谁知道?”

    武侯说道:“伍长知道,他已经上报了京兆府衙门。”

    魏征十分后悔,他觉得自己当初应该让武侯们保密,可是武侯们办的程序就是这样,像这样的涉及人命的案子,是要上报京兆府衙门的,而京兆府衙门也会上报刑部的。

    也就是说,这封信的内容,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了,而且崔氏的人一定也知道了。

    朝廷已经决定要采取行动了,部署一时还无法到位,这就给了崔氏毁灭证据的时间了。魏征很郁闷,又去找李佑商量了。

    比如魏征所想,崔子轩很快就知道了此事,他心中暗暗骂道:”崔会元也不会办事儿了,一件小事儿居然闹得如此沸沸扬扬。”

    齐王府。

    魏征向李佑汇报个事情的经过,郁闷地说道:“殿下,臣办事不利,给了崔氏毁灭证据的时间。”

    李佑想了想后,笑道:“多大点事儿啊。这个证据要不要没关系,崔氏兼并土地的事情何止这一桩,证据有的是。他们知道就知道吧,这件事也是一件好事儿,咱们接下来的行动,就不用在朝堂上费口舌了。

    明天你这样……”

    第二天早朝,太极殿。

    魏征和李佑商量以后,为了掩盖朝廷朝廷的真正的行动,他索性将眼前发生的事情公开了。

    他说道:“陛下,臣接到举报,贝州清河发生了一起命案,涉及土地纠纷,臣请派人前往清河调查此事。”

    听到这里大臣们一阵议论纷纷,崔氏系统的官员们脸上都有些担忧之色。

    李世民说道:“准了,这件事就由御史台牵头,和刑部一起调查此事。”

    “臣遵旨。”魏征说道。

    门下省侍中崔子轩府上,几名朝中崔氏官员正在讨论魏征提到的这件事。

    一个官员说道:“清河闹出这样的事情,要是被魏征查实了,有损于咱们清河崔氏的声誉啊。”

    “是啊,是啊。”众人议论纷纷。

    看到众人担忧的样子,崔子轩问道:“你们担心什么?清河是咱们崔氏的地盘儿,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姓崔,魏征派去的人能调查出什么来?去就让他们去,用不了多久,他们就灰溜溜的回来了。”

    众人听到这里,一起笑了起来。

    这时,一个官员说道:“各位大人,你们还记得户部为了印制纸币,搞了一个调版印刷艺术大赛的事情吧?我听到了一个消息,说户部的印钞厂,为了印制纸币,把那些负责雕版的工匠秘密关押在印钞厂里面了。不准他们回家,实际上等于是监禁起来了。这种行为和当年秦始皇为了修建陵墓,把那些修建陵墓的工匠秘密处死有什么区别?

    这种行为令人不齿,咱们是不是可以在这上面做做文章?”

    一个官员说道:“有道理,咱们把这件事情捅出去,不但可以打击李氏的气焰,提高咱们世家的声望。还可以打乱了他们的计划,看他们还有心思去调查清河的事情吗?”

    “哈哈哈,就这么办。仅要把这件事情捅出去,还要发动咱们的人,弹劾高静明。”崔子轩说道。

    弹劾高静明,实际上矛头直指李世民。

    李佑不知道,他针对崔氏的行动还没有开始,来自崔氏的打击就降临到自己的头上,确切的说是降临到了古坣和古若雨的头上。


………………………………

第五百三十七章 长安浪漫

    齐王府,书房。

    武正在向李佑汇报喜鹊商社今年的经营情况,尉迟宝琪求见。

    武为尉迟宝琪沏好了茶,说道:“王爷,宝琪,你们谈,我先出去了。”说着就要离开。

    “请等一下。”尉迟宝琪说道。

    “哦?”武停下了脚步,好奇地望着他。

    尉迟宝琪有些扭捏的说道:“王爷,王妃,臣有件事儿想请教你们。”

    武坐下来,问道:“有什么事情,你请说。”

    尉迟宝琪有点儿羞涩,脸有些红了,不过他那张脸比较黑,看不出来,他支吾了一会儿,终于说出了他来的目的。

    原来,尉迟宝琪爱上了古若雨,对她百般呵护,赢得了她的一些好感,可是古若雨对尉迟宝琪的热情,还是若即若离,没有进一步的升温。尉迟宝琪感到束手无策,就来请教李佑。

    听完了尉迟宝琪的话,李佑和武都为尉迟宝琪对古若雨的真诚感到高兴。

    武笑道:“宝琪,你要问这件事情,可是找对了人了,我家王爷可是情圣,我当年就是一下子被他征服了,就让他给你出主意吧。”说着,她盯着李佑使劲儿的看,意思是看看人家宝琪,再看看你李佑这个花心的家伙。

    李佑脸不变色心不跳,认认真真地给尉迟宝琪当起了恋爱指导老师。他详细的询问了尉迟宝琪和古若雨交往的种种情形,感觉应该问题不大。

    他说道:“宝琪,对这件事情你不要着急,你如果是真心喜欢她,就要喜欢她一辈子,何必急在这一时呢?因此你一定要有耐心。

    你们相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