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唐朝-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下的一条峡谷里,李佑和哈米德等人正在艰难地跋涉着。

    与此同时,各路大军也陆续开始向西域开拔了。这些军队五花八门,有薛延陀人、铁勒人、突利人、吐谷浑人、突厥人,也有唐军。

    这是一种怎样的组合呢?


………………………………

第五百九十九章 可怕的阿拉伯人

    在唐朝强盛的时期,曾经拥有过很多仆从国,对外的战争的军事力量,基本上是以仆从国为主,仆从国不仅要出兵,连军费都要自己承担,唐朝出动一支军队作为督战队。就跟如今的米国一样,作战时组织盟国参战类似。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唐朝的损失小,死的人大部分是仆从军,军费消耗也少。缺点是仆从军是被迫的,作战时缺乏主动精神,战斗力较弱,甚至有临阵倒戈的危险。

    大唐天宝10年,唐朝在与阿拉伯人的怛罗斯战役中,唐军大将高仙芝本来已经取得了胜利,结果仆从军葛逻禄部族临阵倒戈,

    他们的叛变成为了怛罗斯之战的转折点,最终导致了唐军的惨败。

    这次出兵波斯帝国,李佑是希望能够由唐军做主力,可是阻力很大,包括李世民在内,朝廷还是希望通过消耗仆从国的军力,来达成战争的目标。

    这个可以理解,毕竟唐朝不想消耗自己的力量。

    李佑很无奈,他必须依靠这样的军队,去对抗强大的阿拉伯人。

    如果说李佑在唐朝这个时代,有最不愿意交手的军队,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阿拉伯人。

    这天夜里,李佑等人在山谷中宿营。

    在李佑的中军大帐里,众人围着温暖的火盆,听哈米德介绍大食人的情况。

    当哈米德说到阿拉伯军队的时候,脸上神情凝重,微微显出恐惧之色,在他身边的那些大将们,一个个的神情也都跟他差不多。

    高通、白虎和米淮看到他们的样子,不由得对他们产生了轻视的感觉。

    李佑不同,他的神情跟哈米德等人差不多,甚至还带着些沮丧。

    随着哈米德的讲述,在众人面前展现出一副惨烈的战场画面。

    去年八月初,波斯重镇阿巴丹。

    清晨,一场夜雨过后,阿巴丹城外雾气蒸腾,一支大军正在悄然逼近。

    哈米德带着3万大军出城,在东门外的旷野上列阵迎敌。

    不久以后,阿拉伯军队开过来了,他们一声不响地在波斯军队对面列阵。

    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都在头上包着缠头,波斯人的缠头较高,颜色较深,衣服的颜色也相对鲜艳。阿拉伯人的缠头和身上的衣服,以白色或者浅灰色为主。双方即使混在一起,也很容易辨认。

    哈米德的军队得到了李佑的支持,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阵排列井然有序。

    阿拉伯军队大约一万多人,他们的武器五花八门,大部分人身上没有铠甲,排列的队形看上去松松垮垮的。

    此时,如果有人在远处比较,一定会得出结论,阿拉伯军队比不上波斯人。

    可是,如果有人能够走到两军的队列前面,看看那些临阵的将士们的神情,就会有新的发现。

    波斯人看上去紧张、恐惧、兴奋,激动。

    大食人看上去十分镇定,眼神里却充满了狂热。

    战斗开始了,两支军队呐喊着朝着对方冲去,数万人马像两股的巨大的洪流,在大地上流淌着。

    在冲击的过程中,漫天的箭雨不断落下,双方都死伤惨重。

    波斯武士不断地有人倒下,他们身边的人脸上充满了畏惧,有人退缩了,很多人想停下脚步,却被裹挟着继续向前。那些中箭的人,停留在原地等候救援,眼睛里甚至充满了庆幸的神色。

    阿拉伯战士也在不断地倒下,其他的战士们却好似未有看到一般,他们的眼神狂热、凶恶、贪婪甚至充满了欣喜,唯独没有恐惧。

    一个阿拉伯战士倒下了,他一条腿中箭,一瘸一拐地继续向前冲锋。

    另一个战士倒在地上,他艰难地向前爬行,身后拖着长长的血迹,照样是在向前冲锋。

    那些倒在地上奄奄一息的战士,他们没有恐惧,只是带着一丝遗憾,用尽最后的力气,呐喊着为战友助威。

    唯独没有人后退。

    一个视死如归的战士,能够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成千上万的同样的战士,令人从心底充满寒意。

    波斯人是武士,训练有素,能打会拼,他们有七情六欲,会恐惧,会害怕,有着正常人该有的反应。

    阿拉伯人是战士,战士不仅仅是武士,他们有理想,是为了理想而战的武士,他们为了追求理想,视死如归。他们行为令人难以理解,有一个词或许更加适合他们——疯狂。

    波斯军队和阿拉伯军队终于撞击在了一起,展开了激烈的生死搏杀。

    与大军冲锋时的呐喊声相比,此时的声浪小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刀枪交击的鸣响、刀锋入肉沉闷和凄厉的惨叫声。

    尸横满地,鲜血淋漓。

    阿古泰是一名波斯下级军官,是波斯武士公认的强者,参加过很多次内战,也和大食帝国的仆从军交过手,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战绩,为此,他得到了令人羡慕的奖励——一把锋利的唐刀。

    此刻,阿古泰信心满满的投入了战斗。

    他看到敌人冲了过来,勇敢地迎了上去。一名阿拉伯人手持着长矛向他刺来,他略一侧身,让过了长矛的尖刺,一刀砍在敌人的枪杆上,唐刀异常锋利,不仅砍断了敌人的枪杆,甚至砍掉了敌人的左手。

    阿古泰大喜,他向前迈上一步,同时举起手中的唐刀,准备再给敌人致命的一击。

    然而,敌人与阿古泰预料的正常的反应相反,敌人不仅没有因为恐惧后退躲避,反而向他迎了上来,刹那之间,敌人那张峥嵘的面孔,出现了在他的眼前。

    阿古泰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吓了一跳,他本能地将手中的钢刀砍下,却因为敌人的距离太近,他的手腕击打在了对方的肩膀上,唐刀却砍空了。

    接着,令阿古泰更加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敌人的右手握住被砍断的枪杆,刺进了他的咽喉。

    在倒下之前,阿古泰看到眼前的敌人那蓝色的眼睛里充满了戏谑的笑意。他最后的意识是自己倒在地上,敌人从他的身上跨了过去。

    波斯武士们的感受和阿古泰差不多,他们面前的敌人不畏生死有进无退,一个个仿佛不是血肉之躯,即使身体被刺穿,仍然奋力挣扎着将手中的武器刺向他们。

    战斗是体力强弱、训练程度、兵器优劣的较量,更是人的意志力的较量,在很大程度上,意志力的强弱起到的作用更大。

    波斯武士是正常的,阿拉伯战士是疯狂的。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没有多久,3万训练有素的波斯大军竟然被装备劣势的1万多阿拉伯人打得节节后退。

    波斯人损失惨重,哈米德不得不将大军退入了城里,依靠坚固高大的城墙,才阻止了阿拉伯人的进攻。

    哈米德的讲述,令大帐里面的气氛异常压抑凝重。

    高通和白虎等人收起了对波斯人的轻视,脸上也微微地露出了一丝恐惧之色。

    无论是什么人,当他面对视死如归的敌手的时候,都会感到头疼的。

    良久之后,米淮问道:“这些大食人为什么会这么厉害?”

    哈米德和他手下的大将们,互相看看,都摇了摇头。

    这时,李佑开口了,他说道:“这件事还要从70年前讲起。”


………………………………

第六百章 强悍的理由

    看到众人注视着自己,气氛有些紧张,李佑笑道:“这些事情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完的,咱们边吃边说。”

    白虎赶忙出去传令,很快,王寮等人端着酒菜进来了,由于他们是在行军之中,路途上无法补充,菜的品种少了很多,数量倒还充足。

    众人吃了些东西,又喝了点儿酒,大帐里面的气氛活跃了很多。

    哈米德惦记着刚才的话头,他对于阿拉伯人只是大致的了解,急于加深对阿拉伯人的了解,催问道:“老李,别光顾着吃了,边吃边说。”

    李佑将手中已经夹起来的牛肉,放进嘴里咀嚼着。享受美食,就要细嚼慢咽,众人都盯着他的嘴,等着他慢慢的享受。

    李佑不管那么多,他一边咀嚼,一边整理着自己的思路。

    他终于咽下了这口菜,伸手又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看到众人尤其是波斯人快急眼了,这才说道:“北齐武平元年(570年),阿拉伯人的先知穆罕默德诞生了,他就是阿拉伯人信奉的***教的创始人。”

    李佑首先介绍了穆罕默德和***教兴起的情况。

    那时,阿拉伯半岛正处于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内部贫富分化加快,部落之间为争夺有限的水源、牧场和生存空间进行着连绵不断的劫掠和旷日持久的厮杀,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外来侵略特别是埃塞俄比亚和波斯的入侵,更加剧了危机。

    在阿拉伯半岛,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尖锐激化,孕育着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教出现了,它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

    默罕默德的精神感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阿拉伯半岛上有着这种浓厚的宗教氛围,多神教、偶像崇拜盛行,那么在这样一种氛围下,人们容易思考天、地、神、人这种关系,崇拜月亮、星星、水源、祖先。

    穆罕默德提出的一神论对解决当时的队拉伯半岛上出现的部落之间的这种混乱和血亲复仇等等,对结束这样一种局面是有重要作用的。

    630年,穆罕默德率***大军进入麦加城,阿拉伯半岛各个部落纷纷派遣代表团觐见先知穆罕默德,表示愿意抛弃偶像崇拜、皈依***教,由此,阿拉伯人开始向着统一的道路迈进。

    随着***教的传播和圣战的不断展开,阿拉伯人便心统治民族的姿态登上了中东的历史舞台,古老的中东跨入了崭新的时代。

    从此以后,这个阿拉伯荒岛好像着了魔一样,突然变成了英雄的苗圃,以哈立德为代表的大将们在伊拉克、波斯、叙利亚和埃及各战役中所取得的辉煌战果,可以跟汉尼拔亚历山大和拿破化的战果媲美。

    当阿拉伯人开始崛起时,北方的强邻波斯帝国和拜占廷帝国,却在长期的互相厮杀中势力衰微。

    李佑说到这里,又开始去吃菜了。

    众人听得十分入神,尤其是哈米德,他手里端着一个空了的酒杯,也忘记放下了,他若有所思,似乎明白了什么。

    看到李佑的举动,他忍不住催促道:“老李,说完了再吃。”

    李佑放下筷子,说道:“阿拉伯人为什么会那么厉害呢?

    这主要有这么三个原因:

    第一呢,在***教产生以前,阿拉伯半岛处于部落制发展阶段,社会的基本单位是部落,一个部落就是一支军队,每一个部落民都是一个勇敢的战士,部落民自幼习武、骁勇善战。

    第二点呢,是分享战利品的刺激,古老经规定,在作战中获得的战利品,五分之四是分给前方的战士,五分之一是分给后方的,那么这种政策对前方作战的将士,是很大的鼓舞。

    第三点呢,就是为主道而战的这种精神,根据古兰经,为主道而战可以升入天堂,所以在战场上***们作战常常是勇往直前。

    在圣战的旗帜下,在分享战利品的鼓励下,***如同潮水般涌出阿拉伯半岛,涌向周围地区。征服行动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叙利亚,在阿拉伯人眼中,这里到处是牛奶、蜂蜜,就像人间天堂一样令人神往。

    638年,享誉真主之剑的哈立德和名将阿慕尔指挥***军,大败拜占廷军,占领整个叙利亚。

    在征服活动中,***往往在攻打一个地方的时候,给对方做出三种选择:

    凡是直接皈依***教的,那么就可以享受***的待遇,就可以免除人丁税、土地税;如果要立约投降的话,那么就可以得到***的保护,自己也可以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但是必须要缴人丁税、缴土地税,不过这个税比起在波斯帝国和拜占廷帝国统治下的那个税轻得多;既不皈依***教也不立约投降,这种情况下呢才进行武力讨伐。”

    李佑说到这里,再次拿起筷子,继续享受美食。

    这次,大家没有催促他,纷纷议论的起来。

    高通说道:“原来这样啊,八成的战利品分给前方的战士,我要是大食人,也会拼命作战的。”

    “是啊,大食人的军功奖励比咱们大唐人好,难怪大食人那么拼命呢。”

    他们看问题较浅,米淮却发愁了起来,他说道:“这个仗可就难打了,大食人是进攻,他们占领了新的地方,是为了圣战,还能够抢劫财物,当然会卖命作战。

    咱们是防御的一方,只是想保住自己的家园,打输了就完蛋,打赢了,也没有什么奖励,士气不好提升。大食人还有那三条选择,防守的一方难保不会投降。”

    哈米德等人更是一筹莫展,他们目前面临的情况更加糟糕。他们不仅要打阿拉伯人,还要进行内战,人心散漫,士气低落,岌岌可危。

    李佑也在头疼,朝廷给他的军队,主要是仆从军,原本就士气低落,再加上是守卫安戈特地区,是防御战,没有缴获可以分享,要想让他们卖命,更是难上加难了。

    哈米德问道:“老李,你有什么主意?”


………………………………

第六百零一章 影响深远的战略思想

    李佑说道:“我暂时也没有想好,走一步看一步吧。不管怎样,唐军还是要进入安戈特地区的,大食人也不敢轻易对大唐开战的。有大唐作你们的屏障,至少避免你们两面作战。”

    哈米德心里感动,真诚地说道:“老李,好兄弟。”

    夜深了,哈米德等人告辞了。

    米淮问道:“殿下,大食人这么难缠,咱们干嘛要掺和波斯人的事情呢?臣很担心,一旦真的和大食人开战,西域离着大食人这么近,一旦他们打过来,要想保住西域就难了。”

    高通现在对阿拉伯人也有点怵头,他说道:“米大人言之有理,咱们接管了安戈特,那里的百姓都是波斯人,他们可跟咱们不是一条心,大食人要是打过来,他们一准投降了大食人。”

    白虎对李佑绝对信任,他说道:“王爷,小的知道您这样做一定有道理,您跟我们讲讲吧。”

    李佑为什么一定要参与波斯帝国与大食帝国的战争呢?

    早期的历史上汉民族极其强盛,尤其是汉唐时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国。后来就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了。

    历史的拐点在那里呢?

    就是在大唐天宝10年,唐朝在与阿拉伯人的怛罗斯战役败北之后,唐朝停止了对外扩张,从此之后,汉民族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也就是从那时起,不仅仅是民族的版图在缩小,民族的心态也开始发生了转变。

    在这次战役之前,唐朝的政治,军事、gdp和文化的影响力,都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唐朝人自豪、开放,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俯视着整个世界。

    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

    唐朝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是两大文明的冲突,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阿拉伯人现在正处于上升的阶段,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们的崛起,李佑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扶持波斯帝国,利用他们来削弱阿拉伯人,尽可能保持唐朝的优势。

    李世民和朝中大臣不愿意与波斯人和大食人发生冲突,要想说服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

    李佑只好跟哈米德商量,用安戈特省的土地和人口诱惑他们,这才促成了这次出兵波斯。为了防止节外生枝,李佑甚至没有提起阿拉伯人有多么难缠。

    李佑没有打算跟阿拉伯人开战,他的目标是让阿拉伯人在东方撞上铁板,停止在东方的扩张,去西方祸害别人,从而确保唐朝西北部边境的安全,并且留下向西方发展的出口。同时,保住了波斯帝国,也就为唐朝吞并南亚大陆创造了条件。

    不过,李佑做好了和阿拉伯人进行一场战争的准备,不给那些气势如虹,眼高于顶的阿拉伯人一次狠狠地教训,他们绝不会停下扩张的脚步。

    对于高通、白虎和米淮,李佑无法跟他们说自己的战略思想,只是跟他们说,帮助波斯人,就是帮助大唐保卫西北边境的安全。

    这天夜里,李佑反复思考了自己的计划,有了全盘的考虑。

    第二天一早,哈米德等人过来吃早饭,看到李佑精神焕发的样子,顿时觉得有了希望。

    哈米德问道:“老李,你想到办法了吧。”

    李佑自信的说道:“老哈,就凭咱们兄弟联手,还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吗?”

    哈米德一直都很信任李佑,看到他豪气冲天的样子,心中也涌起了一股豪情,他握紧拳头说道:“好,咱们兄弟并肩作战,一起大干一场。”

    十几天后,李佑等人终于翻越了葱岭,来到了波斯境内。

    齐王府。

    自从慕容翎提提醒了武之后,她就一直琢磨着如何找借口去寻找李佑。

    这天傍晚,她下班回到家里,萧婉玉说道:“四妹,佑哥来信了。”

    武高兴地说道:“信在哪里,快让我看看?”

    武看完了来信,惊喜地跳了起来。她说道:“真是太好了,我可以去见王爷了。”

    萧婉玉笑道:“这可是随了你的愿了。”

    武激动地说道:“我这就进宫去。”

    萧婉玉伸手摸着她的额头笑道:“你呀,昏了头了,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慕容翎说道:“大姐,你让她去,咱们可是要开饭了。”

    武这才想起已经是晚饭时间了,她不可能去见陛下了。她笑道:“开饭,我要喝酒。”

    慕容翎笑道:“看你瑟的,老公点名让你一个人去,过几天我和你一起同行,回伏俟城去,等你和老公回来的时候,我再跟你们一起回来。”

    萧婉玉了解她的性格,不想因为阻止她伤了姐妹情分。她说道:“也好,你们两个作伴,我也放心了。”

    慕容翎大大咧咧,个性强,尽管萧婉玉不同意,她也会回吐谷浑的。不过,她见到萧婉玉同意了,也很高兴。她说道:“谢谢大姐了。”

    萧婉玉好人做到底,说道:“明天我就给你们准备路上用的东西。”

    第二天上午,两仪殿,书房。

    武虽然不能向李佑和长孙无忌那样无需通报,就可以觐见李世民。可是,她现在可以通过监门卫通知王德请求觐见,这也算是有了一定的特权。

    “父皇,齐王殿下给您写来了奏章。”武说道。

    李世民接过来信,看到上面是火漆封口的,知道是密信,他对武说道:“你坐吧。”说着,拆开了李佑的来信。

    李佑在信中把他对波斯局势的判断以及将要采取的战略,向李世民做了汇报,在信的最后,李佑建议这件事就只有他们父子二人知道就行了,不需要对外扩散。

    大臣们对于波斯局势不了解,解释起来很麻烦,而且,对于远在万里之遥的事情,人们也都不感兴趣。

    李世民对于李佑这种埋头做事,不求名利的态度感到很满意。

    李佑的来信很长,李世民足足看了一炷香的时间,才看完了来信。

    他站起来,走到舆图跟前,对照着信中提到的地名查看了一遍。

    李世民转过身来,对武说道:“李佑在信中说,他交代了让你办的事情,你尽管放手去做,我给你一道密旨,你可以直接向有关人员传达。另外,尽可能保密。”

    武说道:“儿臣遵旨。父皇,儿臣处理好齐王殿下交代的事情,就直接离开长安了,就不来向您请辞了。”

    李世民慈爱地望着武说道:“好,你们都是好孩子,见到李佑,告诉他,就说他对朝廷的贡献,我记在心里了。”

    武说道:“是,父皇,儿臣告退。”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路上注意安全,派飞虎军的人护送你去吧。”

    “谢父皇了,儿臣告退了。”武说完,离开了两仪殿。

    户部。

    看到武来访,高静明直接问道:“殿下,是不是有齐王殿下的消息了,他什么时候回来?”他太希望李佑留在长安了,只要李佑在,户部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武笑道:“高大人,王爷来信了,托我向你问好呢。”

    高静明说道:“谢谢殿下了。您今天来,是齐王殿下有什么事情要办吗?”

    武说道:“高大人就是敏锐,一下子就猜到了我的来意。”

    说完,她郑重地说道:“陛下口谕,请高大人接旨。”


………………………………

第六百零二章 是王爷跟你要钱

    高静明急忙站起来,躬身施礼,等候武珝传旨。

    武珝传达了李世民的旨意后,高静明表示全力配合。

    武珝说道:“高大人,我需要80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