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张宝贵和阴广浩立刻就皱起了眉头。张宝贵说道:“这能吃吗?我可是不吃猪肉的。”
阴广浩也说道:“猪肉不好吃。佑哥,你就骗我们吧,还什么美食,这就是你要做的美食?”
唐朝人以羊肉为主,很少吃猪肉,他们认为猪肉档次低,还有碍健康。当然,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做法有问题。
唐朝没有花生油《我国花生栽培历史初探》(此处不专门论述了),菜籽油的味道,北方人大都不喜欢,只是用来点灯用。所以猪肉的做法就极其单调了。主要的吃法,就是将猪肉煮熟,放上盐和蒜泥,类似于蒜泥白肉。
周乾等人按照李佑教给的方法,已经榨出了少量的花生油,李佑将花生油加热后,放进紫砂糖(从天竺进口的红糖),将糖化开,再将已经抄好的五花肉放进去上色。
这些工序做完后,李佑交代了所要放的调料,然后说道:“你们将此肉转入砂锅加适量开水,慢火焖半个时辰,要注意经常给肉翻身,避免猪皮粘锅。出锅之前撒点胡椒粉和盐就可以了。”
随后,他和张宝贵等人就离开了。
一个小时后(为了阅读方便,改用现代时间),周乾和主膳高志明拎着个朱漆食盒进来了。看到他们的满脸喜色,就知道红烧肉的味道如何了。
果然,他们打开食盒,一股浓郁的香气顿时弥漫开来。
几案上,一个淡青色的唐青花方形盘子里面,一块块长方形的五花肉,红扑扑,亮晶晶,颤巍巍,上面点缀着少量细碎的葱花,香菜,看着就令人垂涎欲滴。
李佑说道:“吃要趁热。都来尝尝。”
阴广浩吃相比较文雅,第一口抿到肉皮,用牙齿轻轻往下纵切,眼睛立刻圆睁起来,接着吃到下面一层的肥肉,肥而不腻,再下面一层是瘦肉,入口即化,下面又是一层肥肉,紧跟着又是一层瘦肉,层次分明。
“哇,这也太香了吧!”他忍不住说道。
张宝贵哪里有那么多讲究,当阴广浩慢慢品尝的时候,他已经好几块肉下去了。再吃上一些晶莹的扬州米,那感觉,啧啧,爽啊!
喜鹊、白虎和黑豹站在一边,馋的口水直流,可惜他们是下人,就只有眼馋的份儿。
李佑说道:“周乾啊,你安排下去,今晚就做红烧肉,要让王府里面的人全都吃上。”
喜鹊、白虎和黑豹大喜,立刻就盼着晚饭赶紧到来。
周乾却苦着脸说道:“王爷,不行啊,咱们府里没有那么多猪肉啊。”
皇室的御膳管理分为尚食局和光禄寺,尚食局是主管宫廷御膳的。光禄寺是管理皇家大型宴会的,各处皇子府和公主府的主要食材供应也由光禄寺负责。目前阶段,每月的肉食供应为牛肉12斤,羊二十只,猪肉50斤。往常,猪肉大家不喜欢吃,剩下不少,可是几十斤肉,也不够王府上千人吃的。
李佑笑道:“你笨啊,以前咱们府里不喜欢吃猪肉,别人府上不也是一样吗?你们不会拿羊肉去换吗?”
周乾眼前一亮,说道:“奴婢明白了,谢王爷指点,奴婢这就去换。”
周乾走后,李佑对主膳高志明说道:“这是刚刚开始,这个红烧肉,我有上百种做法,午饭后,你来记录,我给你讲三十种做法。”
高志明惊喜异常,说道:“王爷,太感谢您了。”说完,喜滋滋地告退了。
转眼间,红烧肉吃完了,张宝贵意犹未尽,说道:“佑哥,我今天就不走了,晚上接着吃。”
阴广浩心眼多,他说道:“佑哥,我也派个厨子来,在你这里学习一下。”
“嗯!这个好,我回去也派厨子来学。”张宝贵眼前一亮。
李佑说道:“没问题,我手里的美食菜谱多得是,你们尽管派人来吧。不过,一定要保密,你们想想,这些菜谱,咱们要是安排人去开饭店,如何?”
“哇,那不是发财了吗?”阴广浩脑子快,立刻就想到了这里。张宝贵也眼前一亮。
李佑说道:“怎么样,咱们是好兄弟,发财一起发,一起合股如何?”
阴广浩立刻说道:“好啊,我赞成。”
张宝贵却皱起了眉头,他有些尴尬地说道:“那个、那个我现在手头不方便啊。”他和阴广浩不同,人家是独子,有的是钱。他是个庶子,零用钱少啊。
李佑笑道:“这不是问题,我先替你垫上,等赚了钱从里面扣出来就行了。”
张宝贵十分感动,说道:“还是佑哥好啊。”
唐朝官员不准经商,可是这难不住他们,派个亲信下人去去经营不就行了。随后,三人就开始策划起来了。
周乾出了王府,来到了隔壁的蜀王府。
听周乾说明了来意,蜀王府的直长心中直乐,他马上就答应了周乾的要求。周乾走后,这个直长笑道:“宜阳王府里的人都傻了,一斤羊肉换一斤猪肉,哈哈,笑死我了!”要知道,羊肉二十钱一斤,猪肉才十二钱一斤啊。
他找到蜀王府的长史权万纪,汇报了此事,他说道:“权长史,小人自作主张答应了他们,今后每个月的猪肉,都和他们换成羊肉。”
权万纪觉得他做了一件不太光彩的的事情,说道:“这样不好吧,咱们不能占人家的便宜啊。”
直长说道:“是啊,小人也这么说啊,可是那个周乾坚持要这样做,小人也没办法啊。”
听他这样说,权万纪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安心的了,于是说道:“既然如此,由他去吧。”
周乾在周围转了一圈,回到王府,向李佑做了汇报。他有些不安地说道:“王爷,奴婢做了一件赔本的买卖……”
听完周乾的话,李佑哈哈大笑,说道:“好,干得好,有头脑。要不了多久,这猪肉就会十分抢手了。”
他端详了一番周乾,说道:“嗯,不错,有头脑,是个人才。今后对你有大用。去吧,到主簿那里去支取一贯钱,赏你的。”
周乾大喜,急忙谢过。
不久以后,长安城里传出来一个大笑话:“听说了吧,宜阳王得了一场大病,傻了。”
………………………………
第五章 阴妃娘娘哭了
唐初的皇宫称为大兴宫,南门是承天门,北门就是大名鼎鼎的玄武门。承天门正面是太极殿,是上朝和举行大典的地方,后面是两仪殿,是皇帝休息和接见大臣的地方。左边是掖庭宫,是宫女、太监居住和关押皇室罪犯的地方。右边是太子的东宫。
后面是一条横街(永巷),后面就是后宫,永巷南是皇帝生活区,即“帝寝”,永巷北是皇后妃子居住区,即“后寝”。
后宫,广翠殿。
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可是,阴妃娘娘的心情却有些黯淡。
这几天,长安城里传得沸沸扬扬的,说自己的儿子李佑得了一场病,好了以后就傻了。她心中担忧,就请示李世民,让李佑进宫,李世民同意了她的请求。此刻她正在等着李佑的到来。
“儿臣参见母妃。”李佑笑嘻嘻地说道。
“嗯?”阴妃吓了一跳。以前的李佑倔了吧唧的,很少见到他这个样子,莫非真的出毛病了?她问道:“佑儿,前两天不是说你病了吗,怎么也不派人来说一声,母妃好去看你啊?”
李佑笑嘻嘻地说道:“母妃,孩儿没病,只是夜间偶感风寒,早上就好了。这点小事,哪能劳动您的大驾呢?”
阴妃还是有点不放心,她说道:“我怎么听说,你这几天做傻事,满长安都传遍了,这不,都传到宫里来了?”
李佑不屑地说道:“母妃,您这么聪明,您儿子怎么会傻呢?你放心,孩儿一点事都没有。”
“哦,那就好。街头传的那些事情是怎么回事儿啊?”阴妃说道。
“母妃,不提这个,孩儿今天是专门来孝敬您的。”说着,他对外面喊道:“都进来吧。”
周乾带着几个太监,手里拎着不少的食盒进来了。皇宫里面的限制是,除了皇帝以外,其他成年男子没有皇帝的许可不得入内,太监例外,进宫只需要通报一下殿中省就行了。众人进来一齐向阴妃娘娘行礼。
阴妃问道:“佑儿,你这是……”
李佑说道:“来呀,拿上来。”
周乾指挥着两个太监打开食盒,端上来几样点心。有宫廷太后饼、松子百合酥、枣泥酥饼、蜜汁蜂巢糕、香滑芝麻糕等。周乾过来给阴妃娘娘介绍了一番。
阴妃不知道李佑要干什么,她在宫里,什么样的糕点没吃过?可是,她看到李佑期盼的眼神,拿起了宫廷太后饼品尝了一下。
“噢?”她的眼睛亮了起来。
这个宫廷太后饼是汉朝汉文帝母亲薄太后喜欢吃的食物,唐朝宫里也有。可是,阴妃娘娘现在吃的这个,味道可是不太一样了。浓香淡了一些,却更加绵软可口了。
这个点心的做法,原料基本上没变,却采用的是慈禧太后的宫廷点心的制作方法。慈禧太后十分喜爱这道点心,命人整整研制了九年,才最后定型的。
其他的点心,因为发酵的方法不同,口感也比现在的宫廷点心好多了。
阴妃娘娘每一道都品尝了一点,赞道:“果然好味道。”
李佑笑道:“这只是小意思啦。今天宫里送来的午膳就拿去喂狗吧,您尝尝孩儿带来的午膳。”
说完,他对阴妃娘娘的贴身侍女巧云说道:“你带他们去小厨房吧。”
皇宫里面有御膳房,不过,各位娘娘的宫里,也都有个小厨房,皇帝来了,她们也要亲自准备,好调节气氛,博得皇帝的欢心。
巧云就带着他们去了。
阴妃很高兴,以前李佑可从来没有这样做过,除了给自己惹麻烦以外,连句暖心的话都没说过。她感慨地说道:“佑儿,母妃今天真高兴,你长大了,也懂事了。”
李佑认真地说道:“母妃,孩儿这几天终于想明白了。以前孩儿就只是会给您惹祸,实在是不孝。从今天起,孩儿要珍惜您对孩儿的关爱,好好地孝顺您。”
阴妃感动极了,哭了起来,想想这些年来自己为李佑操的心,费的力,越哭越来劲儿了。
此时的李佑,想起了阴妃娘娘对自己的好处,又想起了自己那再也见不到面的后世的双亲,忍不住也哭了起来。
阴妃一看儿子如此真挚,心中更加感动了。于是,娘儿两个就使劲儿地哭了起来。
巧云把周乾等人领到厨房,回到阴妃娘娘的寝殿外面,听到里面的哭声,吓了一跳。她急忙进来,就看到人家娘儿两个哭得痛快,上前问道:“娘娘,殿下,您们怎么了?”
阴妃娘娘擦了擦眼泪,笑着说道:“没事儿,本宫是高兴的。佑儿他懂事了。”
李佑往常是个什么德行,巧云可是知道的。听到娘娘这么说,也高兴了起来。她望着李佑,也感觉他今天顺眼多了。最起码,跟自己说话的态度比以前好多了。
周乾他们带来的食物都是加工好了的,只是在这里的厨房再加热一下就行了,很快,这些菜都端了上来。
他们带来的菜不多,只有红烧肉、鸡蛋羹、雍亲王府烧鹿筋、黄焖鱼翅四样。
此时,已近中午,阴妃娘娘又哭了一通,费了不少的力气,真的有些饿了。这几道菜一端上来,她立刻就闻到了不同寻常的香气。
阴妃娘娘首先对鸡蛋羹感兴趣,尝了尝后,说道:“这个鸡蛋羹是怎么做的,竟然这样细腻滑软?”
李佑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做法。
接着,阴妃娘娘又品尝了雍亲王府烧鹿筋、黄焖鱼翅,赞不绝口。
当她看到红烧肉的时候,有些犯愁,问道:“这个是什么肉?”
李佑说道:“是猪肉。”
阴妃娘娘皱着眉说道:“这个猪肉,我有点不喜欢。”
李佑笑道:“母妃,您就尝一尝,如果不好吃,孩儿今后就不做这道菜了。”
阴妃娘娘看在儿子如此用心的份上,勉为其难地吃了一口。
“嗯?……嗯。”
阴妃娘娘和那些第一次吃红烧肉的人一样,眼睛睁大了起来。
“好吃,好吃。”阴妃娘娘一边吃,一边夸赞。
红烧肉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由不得她不赞美一番。
站在一边伺候的巧云闻到这些菜的香气,又看到阴妃娘娘吃得如此开心,也不禁有些食指大动。
阴妃娘娘说道:“来,巧云,你也来尝尝佑儿的手艺。”
巧云拿起筷子品尝了一下,顿时也被这些菜品的美味震撼了。她由衷地说道:“殿下,您真是好手艺,奴婢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好菜呢。”
阴妃娘娘问道:“佑儿,你从哪里学来的这些厨艺?”
李佑笑道:“母妃,前几日孩儿夜间做梦,一位神仙传授给孩儿的。”
阴妃娘娘笑道:“你就会胡说,哪里会有仙人托梦的事情啊。”
李佑说道:“母妃,从今天开始,孩儿会么天派人给您送菜,孩儿保证,不仅每道菜的味道都很精美,花样一年都不会重复的。”
阴妃娘娘对他做菜的品味已经信服了,可是对他所说的每天不重样有些不信,哪里会有这样多的菜品呢?她说道:“有些菜我爱吃,重样也很好啊。”
阴妃娘娘想了想说道:“佑儿,你既然有这样的厨艺,过几天,做一些更加精致的,我去把你父皇请来,让他也来品尝一下。”
这件事,李佑满心不愿意,他不想看到李世民拉着驴脸的样子。可是,自己的母亲要讨好李世民,他还是愿意帮忙的。于是,他答应了下来。
………………………………
第六章 猪肉价格暴涨
宜阳王府大请客,请的却是自己府里的人,不仅仅是那些官员,就连仆役都吃到了王爷发明的红烧肉。
所谓“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人多嘴杂啊,宜阳王府里有一道用猪肉做的红烧肉,据说口味极佳,在长安城里传得沸沸扬扬的。
长安城商业区分为东、西两市,分别位于皇城的东南和西南。现代人所说的买东西,就是从这里来的。
长安西市。
这几日,西市里面的屠行和肉行的掌柜都兴奋异常,往常卖不动的猪肉被宜阳王府、阴国舅府和郧国公府采购一空,并且订立了长期供货协议。导致市场缺货,价格暴涨。还有椒笋行(菜店)里面的花生果也是如此。
宜阳王府隔壁的蜀王府里。
蜀王李恪见到长史兼师傅权万纪,说道:“师傅,这个宜阳王搞得什么名堂,他什么时候会做菜了,听说还自己下厨了。真是没有体统。”
权万纪有点哭笑不得,他说道:“殿下,您还记得吗,前几天,咱们府上和宜阳王府上,订立了协议,光禄寺每个月发的猪肉,要全部和宜阳王府换成羊肉。看来,宜阳王殿下是有预谋的。”
唐朝人重承诺,口头应承的也会信守诺言。
接着,权万纪说道:“臣也听说,东西两市的猪肉价格突然暴涨,还有花生果,已经没货了。”
他这一说,李恪也有点郁闷了。就在前两天,他还嘲笑李佑,觉得他用羊肉换猪肉有病呢。
他讪笑了一下说道:“你设法派人了解一下,这个红烧肉还有花生果是怎么回事儿。”
“是,殿下。”权万纪应道。
同时感到郁闷的还有魏王李泰和梁王李愔等人,他们府上也和宜阳王府订立了羊肉换猪肉的协定。周乾这家伙没有去东宫,不是不想去,而是东宫在皇宫里面,膳食供应全归御膳房。
两仪殿,李世民的书房。
左仆射兼兵部尚书房玄龄双手递上奏折,满脸忧虑站在一边。房玄龄是贞观年间著名宰相,和已故的杜如晦并称“房谋杜断。”
李世民说道:“坐吧。”
房玄龄谢过,坐下,神色依旧十分严肃。
奏折是大将军李靖送来的。
去年九年初,吐谷浑(今甘肃青海一带)王慕容伏允拒绝朝贡,六月份,唐朝派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率军反击,伏允败退逃走。十一月十九日,伏允卷土重来,再次袭击凉州。
今年初,李世民派遣大将军李靖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兵部侍郎、积石道行军总管侯君集、刑部尚书任城王、鄯善道行军总管李道宗、凉州都督、且末道行军总管李大亮、和归唐的突厥及契苾何力等军进击吐谷浑。
李靖在奏折中说道:“陛下……吐谷浑地势高,地形险恶,我军将士多患有夜盲和雪盲,加之逆贼伏允纵火焚烧牧草,我大军粮草不继,建议暂时停止进击,待下半年天气适宜、牧草旺盛之时再行征伐……”
李世民看完后也是眉头紧皱,他说道:“来人啊,传长孙无忌、岑文本前来议事。”
太监总管王德急忙派人前去传唤。
不久,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中书侍郎岑文本进来了。
“臣等见过陛下。”长孙无忌和岑文本行礼说道。
李世民赐座后,将李靖的奏折递给了长孙无忌和岑文本传看。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发小,也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深得李世民器重,两人私交极好,他是唯一一个可以不经过通报就可以觐见李世民,并且可以进入后宫觐见长孙皇后的人,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第一名。
他说道:“陛下,大将军考虑得有道理,此乃稳妥之法。可是,大军集结在陇右道,每日靡费巨大,拖延至夏季,朝廷难以负担啊。”
他说得很有道理,十几万大军集结在陇右道,人吃马嚼,消耗可是个天文数字。先退兵,到时候再集结也不行。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出征时要先从各地集结,然后统一开往战区,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个过程漫长,消耗同样巨大。
岑文本点头说道:“臣赞成长孙大人的意见,应该设法尽快进军。”
房玄龄摇头说道:“不妥,李靖深知兵事,他岂不知道朝廷的难处?他既然提出这个建议,必然有他为难之处。臣建议相信李靖,采纳他的建议。”
李世民十分头疼,说道:“我(除了上朝和祭祀等重大场合,李世民一般不称朕)是倾向于尽快进军的,可是李靖面对的那些问题如何解决呢?”
房玄龄说道:“是啊,吐谷浑气候恶劣,夏季都会下雪,夜盲和雪盲更是难以克服。而吐谷浑人常年居住于此,已经适应了环境。此时进军,胜算不大啊。”
李世民问道:“这个夜盲、雪盲有办法克服吗?”
长孙无忌和岑文本一齐摇头。
李世民想同意李靖的意见,又有些不甘心,于是说道:“明日是月初,正好是朔朝,将这个问题提交朝会,也许能够想出办法来。”
“臣等遵旨。”房玄龄等人一齐告退。
李世民心情烦躁,拿起《史记》翻阅,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这时,他看到王德欲言又止的样子,王德:“有什么事情吗?”
王德满脸堆笑着说道:“陛下,阴妃娘娘说她那里做了一些新奇的膳食,请陛下过去尝尝。”
李世民心情烦躁,也想去散散心,于是就点点头。
王德说道:“还有一事,阴妃娘娘说今日是宜阳王殿下的寿诞,请恩准他一同前来。”
李世民眉头一皱,眼前出现了李佑那个混不吝的样子,心里立马有些不痛快。不过,今天既然是他的生日,见见也罢。于是,他说道:“准了。”
李佑接到传唤,命他进宫。
听到自己的霸道老爹李世民也去,李佑心里就不痛快了。李世民这些年来,就没给过李佑好脸色,不是不理睬,就是加以训斥。李佑一看到他,就连享受美食的心情都没有了。
“唉,真没劲。”他原本想和死党们一起过生日的,可是皇命难违,只好去吧。
后宫,广翠殿。
阴妃娘娘一见到李佑,兴奋地说道:“佑儿,今天你过寿诞,你父皇要亲自前来。”
………………………………
第七章 佛跳墙
李佑撇撇嘴,说道:“他不来才好呢。儿臣就想和您单独过个生日。”
“这孩子,怎么说话呢?还是那么不懂事。”阴妃有些郁闷。
别的皇子们都想方设法地讨好好李世民,可是李佑这货却是倔不啦叽的,很不讨李世民喜欢。
正说着,外面有太监通传:“娘娘,陛下来了。”
阴妃娘娘急忙出去迎接,李佑慢吞吞地跟在后面。
阴妃娘娘和李佑侯在大殿门口,很快,李世民龙行虎步地进来了。
阴妃娘娘赶紧笑脸相迎,跪下行礼:“臣妾见过陛下。”
李佑跪在在后面含含糊糊地说道:“儿臣参见父皇。”
李世民望着阴妃娇美的身姿,目光中充满了爱怜,可是他看李佑的眼神中,却有一丝冷漠。
“起来吧。”李世民伸手扶起了阴妃娘娘。
进入阴妃娘娘的寝殿的外间,李世民和阴妃娘娘坐在一起,李佑则站在一边伺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