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着,李世民说道:“这次咱们东征高句丽,回来的路上化险为夷,援军一定也是朕的这个儿子提前安排的。这小子,呵呵。”
李世民是个胸襟宽广的千古一帝,并不会因为自己打了败仗,就觉得有什么尴尬。
其实,李绩和李道宗等人看到出现的援军,都是李佑的部下,就已经猜到了这一点。只不过他们担心李世民尴尬,因此没有人提起。
现在看到李世民自己都不忌讳,大家也都轻松了起来。
李道宗说道:“陛下,臣跟着齐王殿下打过仗,他打仗并不单纯是依靠着军队的勇猛作战,而是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巧妙地进行运作。以很小的代价取得胜利,甚至是不战而胜。”
当年他和侯君集跟着李佑去吐谷浑,结果是一仗没打,就取得了胜利。
李世民忽然有些想这个儿子了,他说道:“朕已经快两年没有见到他了,是该让他回来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六百七十章 神奇的白昼
李佑在信中提到的关于操控货币的事情,李世民认为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他想当面听听李佑的意见,当然了,这只是一个理由,他心里也真是想见见自己这个儿子了。
李世民想到这里,马上吩咐派人前往喀布尔传旨,让李佑返回长安。
唐军灭掉了飞拓王国之后,吐s蕃的边境巡逻队发现了对面的达罗毕图人的巡逻士兵,一夜之间突然就变成了唐朝人,一时之间他们感到十分惊奇。
唐朝的士兵将护送着唐朝的使臣,经过吐s蕃人的同意后,进入了吐s蕃的边境,前往拉萨。
松赞ganbu看到唐朝占领飞拓王国已经成为既成的事实,也无可奈何。
飞拓王国原本是吐s蕃与天竺国商贸往来的主要通道,现在被唐朝堵截了通道,他们只好接受了李佑的建议,与唐朝通商。
李佑邀请吐s蕃人继续保持跟新成立的baiji斯坦地区,以及安戈特省地区保持经贸往来。
新成立的唐朝baji斯坦商贸通道继续对吐s蕃人开放,同时吐s蕃对唐朝的商贸通道开放,由此,从baji斯坦可以经过吐s蕃直接前往长安,比起途径西域的丝绸之路,路途缩短了将近1/3。
这将大大地加深唐朝与印度大陆各国之间的商贸往来。
至此,唐朝与吐s蕃保持了相安无事的状态。
天竺国对于唐朝占领了他们的藩属国有些恼怒,于是在边境上寻衅滋事,结果,在严阵以待的唐军的反击下,他们最终放弃了夺回飞拓王国的企图。
接着王玄策出使天竺国,与天竺国王是达成了商贸往来的协定。
至此,唐朝与天竺国也保持了相安无事的状态。
李佑决定用一年时间消化新占领地区,暂时不再对外扩张。局势平稳了下来。
喀布尔城。
baji斯坦和安戈特省的事情自有军政官员们操心,李佑就空闲了下来。
李佑在陪着夫人们享受美食的同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研究无线电通信的事情上面。
这件事情太难了,主要是喀布尔地区的工业基础太差了,连一根铜线都加工不出来。
李佑组织了大批工匠,零敲碎打的一点点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无线电信培训班的学员,通过李佑的授课,在他们面前展现了一个崭新科技世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钻研科技学问的热情。他们除了学习以外,就是和工匠们一起,按照李佑绘出的图纸,去研究打造李佑所说的电信设备。
制造无线电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李佑首先要加深学员和工匠们对电力的了解。
这天,白虎拿着一套名贵的玻璃茶具,送到了工匠们的作坊里,白虎随身还带来了一套图纸,以及相关的说明书。
白虎说道:“王爷交代了,让你们把这些玻璃,加工成图纸上所说的样子。”
“这?”工匠们都十分吃惊,这套晶莹璀璨的玻璃器皿,绝对是价值不菲,王爷竟然让他们加工成图纸上那个半个葫芦状的东西,这也太败家,嗯,浪费了吧?
看到工匠们犹豫,白虎说道:“你们尽管大胆地去做,王爷说了,这一套玻璃器皿是让你们拿来练手的,不够的话我会再给你们送来。”
喀布尔没有玻璃工厂,李佑只能让工匠们熔炼他带来的玻璃器皿。
白虎说的很大方,可是工匠们不敢这样败家,他们仔细的研究图纸,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材料。
这天,喀布尔总督府里面的人们都很激动,他们期待着一个奇迹的出现。
在议事厅旁边的客房里,李端等人正在鼓捣着一架机器。
这架机器,跟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之后不久,利用电磁感应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一样。
这台发电机制构造跟现代的发电机不同,在磁场所中转动的不是线圈,而是一个紫铜做的圆盘。圆心处固定一个摇柄,圆盘的边缘和圆心处各与一个黄铜电刷紧贴,用导线把电刷与电流表连接起来;紫铜圆盘放置在蹄形磁铁的磁场中。
当转动摇柄,使紫铜圆盘旋转起来时,电流表的指针偏向一边,这说明电路中产生了持续的电流。
在这架机器上连出了两条电线,穿过了客房的窗缝,连接到了议事厅里,在议事厅屋顶上的横梁上,悬挂着几盏李佑称之为灯泡的东西。
这个东西就是白虎让工匠们加工的灯泡。
钨丝灯,李佑现在是造不出来的,他只能效仿当年爱迪生制造出来的毛竹斯灯。不过这种灯已经很厉害了,足以连续点亮上千小时。
此刻,在议事厅里,聚集着李佑和他的夫人们,程咬金、马周、阿布哈桑等人,以及王府的大小官员们。这些人下了班,都不回家,守在议事厅里,等待着奇迹的出现。
此时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阿布哈桑心急,吩咐仆人们将门窗的帘子全部拉起,议事厅里顿时漆黑一片。
不久以后,一道亮光从大门透了进来,李端开门进来了。他说道:“王爷,臣等准备好啦。”
李佑说道:“那就开始吧。”
“是,王爷。”李端退了出去,随手关上了门,议事厅里面又是漆黑一片。
突然,房梁上悬挂的电灯亮了,议事厅里面顿时如同白昼一般。
在白炽灯的强光照射下,习惯了在夜间使用蜡烛昏暗灯光的人们,一下子无法适应,很多人不由自主地捂住或者闭上了眼睛。
程咬金却不怕,他瞪着大眼,大嘴张着,惊奇的望着屋顶上的那些灯泡。
“成功啦。”无线电信学习班儿的学员们,和那些参与研制电灯的工匠们,首先欢呼了起来。
接着,议事厅里的人们爆发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夜间变白昼的神奇,迅速传遍了喀布尔全城,有头有脸有关系的人们,千方百计地进入总督府来看稀罕。
这些天来很多人都找阿布哈桑,希望能够一睹电灯的神奇。阿布哈桑很快就嫌麻烦了,干脆让工匠们在总督府的门前,竖起了一根旗杆,在旗杆上挂上电灯,让百姓们看个够。
连续很多天,一到夜晚,总督府门前都是人山人海的,这股热潮持续了很久很久。
电灯的研制成功,极大地激发了无线电信学习班儿学员和工匠们的热情,在李佑的指导下,进一步向着研制无线电台努力。
上元节前夕,李佑接到了李世民的圣旨,让他返回长安。
李佑准备在返回长安时途径吐蕃,顺便去拜会松赞ganbu。
………………………………
第六百七十一章 王爷,不能走啊
李佑准备离开喀布尔了,可是他却被军政官员们给拦住了,因为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
喀布尔总督府。
李佑、三位夫人、程咬金、李端、马周、阿布哈桑、李同山和拉蒂夫等人召开了会议,军政官员们提出了下一步急需解决的问题。
马周说道:“殿下,按照政策,对地方税收2年免税,3年减税,这些政策实行以后,是受到了广大国民的拥护,地方上保持了稳定。
可是,官府原本的财政积蓄已经将要耗尽,今后如何维持?”
慕容翎说道:“殿下,现在无仗可打,将士们思乡心切,都希望能够返回家乡,这件事该如何处置?”
阿史那晴说道:“是啊,王爷,我们薛延陀的将士们也提出了这样的请求。”
程咬金说道:“不仅如此,草原上的各个部族军队也都提出了类似的请求。
还有,飞拓王国覆灭后,留下了12000名雅利安人战俘,还收编了4万名达罗毕图人旧军人,相比目前留在那里的唐军,这些人人数太多,是一个不小的安全隐患。”
李端说道:“王爷,这里的工业基础太差,开展工业建设前期需要投入的资金很多,从长安带来的资金也已经快消耗完了。”
接着众人七嘴八舌地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主要集中在一个字上面钱。
今后的几年内,资金缺口巨大,可是来源却一时没有着落。
其实这些问题早就存在,可是众人习惯性了依赖李佑,知道他一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可是,李佑就要离开长安了,以李佑对唐朝的重要性,很有可能会被留在长安的,因此众人才感到这些问题显得急迫了起来。
阿布哈桑说话更直接了,他说道:“齐王殿下,您不能离开喀布尔,您走了,不仅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就连与周边国家打交道的事情,出了问题谁能做主?”
的确,这里的周边环境十分复杂,能够处理波斯、大食、吐s蕃和天竺这些国家错综复杂的关系的,恐怕也只有李佑一人了。王玄策再能干,他也只是在李佑的安排下,来发挥他的才干。
李佑的三位夫人也都不愿意他离开。
面对着众人期盼的目光,李佑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暗暗叫苦。
李佑不愿意回到长安,目前的局面挺好,避免了他和李承乾之间的尴尬,从而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而且长安的社会关系太过复杂,李佑在那里做事,会受到很多的羁绊,远远不如在这里来得爽快。
他笑道:“大家不要担心,长安我是必须要回去的,圣旨不能违抗。而且我回去以后,还可以替咱们这里做很多事情。
其一,我建议将这里的两个省,合并成大唐的新的一个道,下辖两个总督府。这件事需要得到朝廷批准。
其二,我回长安,会继续为这里调来大批人才。
其三,我会设法为这里筹措一笔数量可观的资金。”
马周忍不住问道:“殿下,陛下会不会将您留在长安?”
这句话压在军政官员的心里很久了,可是他们却不敢问这个问题,这里面牵扯着太多的敏感问题。马周不同,原本他在长安已经被贬斥了,李佑是他唯一的依靠,因此他最担心这个问题。
李佑真的不知道,他回到长安会不会被留在那里,不过,他现在还是要安抚众人,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他笑道:“我留在长安干什么?大家放心好了,我用不了多久就会返回来的。”
“这就好。”众人明显的都松了一口气。
李佑说道:“现在,咱们来讨论一下眼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军队的问题。
其一,这次前来的唐军、吐谷浑、薛延陀、草原各部,我打算全部留在这里。
为了避免将士们产生思乡情绪,采用轮换的办法,每两年从本国更换同样数量的部队,始终保持在这里军队的人数。
为了减轻除唐军以外各国的负担,这些滞留在波斯地区的军队的供给由这里负担。”
轮战的办法是后世经常采取的,不仅能够保证在前方部队的军队的总数不变,还解决了前线将士们思乡厌战的情绪问题。
李佑这个办法的提出,众人都觉得眼前一亮。
慕容翎虽然不愿意本国的军队这么被唐朝使用,可是老公的意见她是必须支持的。
她说道:“我同意,这是一个好办法。”
阿史那晴不甘示弱,也表示了支持。
其他仆从国的军队将领看到这种情况,他们也不敢反对,可是心里还是有些不愿意。
阿史那思摩说道:“对齐王殿下的决定,臣是支持的。可是1万人马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个小数字,每年供养这么多人马,我们恐怕是难以负担。
“是啊,是啊。”铁勒部和突利部将领也都附和着。
李佑说道:“这个问题我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做人要厚道,我不能要求你们出人马,还要出钱粮。
在这里,我可以明确的表态,你们各国的兵马,除了人员和马匹,其它的兵器钱粮和所有负担全部都由朝廷来承担。
而且,我会给你们各国都交纳一定数目的军费。”
“太好啦!”这下,这些国家的将领们,都没有意见了。
马周心里焦急,原本这里就缺钱。仆从国的军队由他们各自出军费,负担还小一些,即便如此,这里两个省的财政,今后仍然是无法应付的。
他一个劲儿的咳嗽,提醒李佑说话要注意。
谁想到,李佑似乎就没有听见,问道:“你们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李同山说道:“殿下,baji斯坦目前还关押着12000名雅利安人的战俘,这个如何安排?”
说到这里,baiji斯坦总督府司马拉蒂夫说道:“还有收编的4万人马军心不稳,不知殿下如何安排?”
飞拓王国灭亡后,原本的以土著人达罗毕图人地方军被唐军收编了。这些人毕竟是旧军人,现在改朝换代了,军队内部存在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
李佑说道:“这些问题我都已经考虑过了,原本是准备过了上元节再说的,现在就跟你们说了吧。”
………………………………
第六百七十二章 王爷,您说打那里
军政官员们各个忧心忡忡,提出了很多难题。
李佑笑道:“咱们别只是看到困难,先说点儿高兴的事情。”
说着,他指着武栩笑道:“到处都是要钱的,可是咱们的武部长可是给咱们带来了不少的收入啊。来,你跟大家说说吧。”
武栩是朝廷的商业部长,兼任着新设两省的商业司长,目前还掌管着税收。
唐朝为了安抚新得到的两个省的地区,就要让当地的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朝廷对这两个地方实行了减免税的政策。
唐朝的税收是以土地为基准的两税制,其它的税收称之为杂税,主要是商业税,其中盐、酒、茶、关为主要的四大税种。
盐、酒、茶好解释,这个“关”是什么呢?“关”指的就是关税,或者叫过路费。
农业税和人丁税这些涉及普通百姓的赋税被减免了,杂税却是要照常交纳的。
安戈特省和巴基斯坦省这两个新成立的省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正是连接吐s蕃、天竺、波斯和大食通商的关键途径。
尤其是在喀布尔建立了商贸中心之后,商业异常繁荣。从税收上来说,官府不仅可以收取大量的商业税,还可以收取大量的关税。
这两项税收的数目十分可观,而且随着喀布尔商贸中心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这两项税收的数目也会进一步增加。
在此之前,由于商贸中心刚刚成型,按照季度统计税收的统计工作没有完成,因此大家还不知道具体的数额。
武栩向军政官员们通报了税收和其它收入的情况。
“各位大人,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商业税和关税,一共是141万贯。”
“什么,有这么多?”阿布哈桑震惊了。
别人不太清楚这个数目到底是多是少,阿布哈桑可是清楚的。他们以前征收的商业税和关税加起来,全年不过相当于56万贯的开元通宝,可是人家武栩一来,税收的增长竟然到了如此的地步。
他向大家解释了以前的税收情况后,激动的说道:“照这样下去,今后的日子可就好过了。”
武栩说道:“这仅仅是开始。随着商贸中心的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商业税收会和关税会进一步增加的。预计不超过三年,税收的总额至少翻上两翻以上。”
军方将领们对于税收等问题知之甚少,但是看到文官们这么高兴,他们知道肯定是商业税收有了很大的提高。
武栩建议道:“王爷,臣建议暂时下调关税,以便吸引更多的客商前往喀布尔商贸中心。”
李佑点头说道:“是个好主意,降低了商人们的通关成本,的确是可以吸引更多的客商,前来商贸中心进行交易的。我建议通过武部长的提议。”
马周最佩服的人第一个是李佑,第二个就是这位武部长了,当年他主管长安城建,没少跟武栩打交道。他说道:“臣附议。”
阿布哈桑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也表示了赞同。
其他的人们对这件事情不太懂,不过听上去是件好事儿,大家都不反对。于是武栩的这项建议就通过了。
武栩接着说道:“经过王爷的批准,盐、茶、酒类由本地官府专营,依托的唐朝国内的优势,仅仅今年最后这一个季度,收入就达到了700万贯。”
她说到这里,张宝贵忍不住说道:“我告诉你们吧,这个酒和茶主要是我佑哥生产的,现在拿来让本地官府经营,赚取的利润大部分都留给了本地官府,可以说这些钱原本大部分都应该是我佑哥自己的。”
李佑的确是让利给这里的官府的,他基本上是以略高于成本价,将大部分茶叶和高度酒交给本地官府经营的。
张宝贵说到这里,众人觉得齐王殿下的确是高风亮节了,众人纷纷表示赞叹。
张宝贵再次忍不住了,他说道:“实话告诉你们吧,酒和茶叶里面也有我的股份,今后你们花的钱里头,可也有我的一份儿呢。”
李佑做生意向来不会忘了张宝贵和阴广浩,他的产业里面基本上都有他们二人的股份。
李佑笑道:“宝贵,我代表新建两首地区的官府和百姓,感谢你做出的贡献,行了吧。”
李佑说到这个,张宝贵有点儿不好意思了。他说道:“佑哥,你出的是大头,小弟这点儿就别提啦。哈哈!”
程咬金可是跟李佑有糖业股份的,食糖可是一笔大生意,要是运来喀布尔,也能够发一笔大财的。他看到张宝贵嘚瑟,也有点心动了,可是他看到李佑没有提这件事儿,他也忍住了没说。
目前在陕州等地的甜菜种植面积还不大,生产出来的糖,仅仅供应长安和洛阳两地,都不够用,完全不愁销路,自己运到这里来没有什么意义。
至于食盐和茶叶,以及酒类数量庞大,李佑组织大规模贩运,也算是公私两便利。
武栩介绍完了以后以后,李佑说道:”李端,你来说说吧。”
李端站起来说道:“王爷,到目前为止,喀布尔地区的工业投入一共是68万贯。
从最后一季度开始,部分的企业已经开始投入生产,并已经取得了部分的销售收入。到目前为止,已经产生了27万贯的利润。
预计明年上半年就可以收回全部的投资,并且会产生部分赢利。
随着进一步的投资建设,喀布尔地区工业将会达到一定的规模。臣敢保证,三年后每年的工业收入不少于1千万贯。”
“哎呀,这可太好了。”听到这样的好消息,众人都十分高兴。
军方将领们,尤其是仆从国的将领们,听到这里的工商业竟然有如此大的收入,知道李佑所说的免除他们本国的军费是有保障的。
李佑说道:“这仅仅是个开始,下面我就讲讲对战俘和新收编部队的使用。
为了确保新建两省地区的经济收入,我计划将12000名雅利安人战俘,送到吐谷浑的盐业基地,去增加那里的劳动力。”
李同山马上说道:“殿下这个主意好,臣赞成。将这12000人调离了***堡,不仅减轻了朝廷的负担,消除了治安上的隐患,还能够为朝廷增加劳动力。好主意。”
拉蒂夫作为掌管baji斯坦省治安的长官,他最担心的也就是这些雅利安人战俘。一旦让这些人重新流落到社会上,那可就让真是让他头疼了。
他也表示了赞成。他说道:“殿下,那4万收编的军队呢?”
李佑说道:“这些人虽然都是你们达罗毕图人,不过他们毕竟是旧军队,不能依靠他们来保卫baiji斯坦省的安全。
可是这么多人,一下子解散,让他们流落到社会上,也是很大的安全隐患。
我的想法是,从中选取1万人,去除所有的旧军官,选派你们达罗毕图人中信得过的人,担任主要军官,由唐军进行训练,组编成一支新军,统一归宿国公指挥。
其余的3万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