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宿国公指挥。
其余的3万人,遣散其中的少部分老弱病残,解除他们的军籍,将他们转为工人,一方面充实工业建设的工人队伍,另一方面将他们变成运输队,负责从陇右道和吐谷浑到新建两省地区的,官营产品如粮食、茶叶、酒类,尤其是食盐的运输。”
拉蒂夫兴奋地说道:“殿下这个主意好,不仅解决了社会安定的问题,还为这些人解决了生计问题。”
武栩插嘴说道:“王爷已经跟波斯、大食、吐s蕃人还有天竺人达成了协议,每年他们可以消化600万担以上的盐,运输这么大量的食盐,这些人正好可以派上大用场。”
“好,太好了。”程咬金是负责军事的,这些新收编的军队,对于他来说一直是个大麻烦。能够这样解决,他自然是很高兴的。
慕容翎高兴地说道:“谢谢殿下了。”
她说这话,众人都明白是什么意思。食盐大量销售,其中他们吐谷浑可是有30%的股份的,就等于为吐谷浑增加了大量的财富。
那些仆从国的将领们都十分羡慕,就连阿史那晴都有点儿妒忌人家吐谷浑有那么大的盐湖了。
李佑说道:“你们各个国家的军队远道而来,为确保新建两省地区的安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从明年开始,所有的军费全部由这里承担。包括唐军在内的所有官兵,除了朝廷规定的薪俸以外,还会给所有的将士们发放边防补贴。”
“太好啦!臣等赞成。”军方将领们一起鼓掌叫好。
李佑接着说道:“我曾经说过,不仅要免除你们各国的军费,还要想办法给你们的国内增加收入,不过这个却需要你们自己去办。”
李佑一说这个,将领们都兴奋起来了。他们早听说过,齐王殿下是个狠人,跟他出去打仗的人,从来都是发了大财回来的。
在喀布尔和飞拓王国打的仗,李佑事先就没有让他们发财,而是要求他们严肃军纪,认真地约束部队,不得扰民。
当时他承诺今后会有机会让他们发财的。
现在,他们听到李佑说让他们自己想办法,顿时就明白了,这是让他们去发财啊。
阿史那思摩问道:“殿下,您说吧,咱们打哪里?”
“是啊,殿下,您可得给找个有钱的地方啊。”将领们纷纷说道。
李佑说道:“我已经选好了一个目标,那里十分富庶,黄金遍地啊。”
张宝贵虽然现在是有钱人,可是赚来的钱似乎不如抢来的花着痛快,他说道:“佑哥,别卖关子了,快说是哪里?”
“是啊,殿下您快说说,是哪里?是哪个国家?”将领们猴急地说道。
………………………………
第六百七十三章 沉甸甸的责任
“不着急,目前暂时没有征战任务。等到明年夏季来临我会告诉你们目标的,雨季过后就发起攻势。总之,在你们这一批人轮换回国之前,一定会让你们发一笔横财的。”李佑说道。
这下,官员们都没有什么问题了。
李佑说道:“在我离开期间,宿国公留在喀布尔总管两省军事,马周统一管理这两省的政务。”
公事处理完以后,他开始安排三位夫人的事情。
目前薛延陀的军队和吐谷浑的军队,是这里的主力之一,需要慕容翎和阿史那晴留下,稳定这两支部队。武栩为了发展经商业,再加上怀有身孕,不宜长期奔波,因此李佑决定将她们三个也暂时留下。
那排好这一切,李佑带着张宝贵等人准备出发了。
就在李佑即将离开喀布尔的时候,哈米德派人来了。
来人是铁卫军统领加西夫,他带来了3万枚波斯银币,要从李佑手中买一批兵器。
李佑派人请来了程咬金,跟他商量这件事情。
程咬金说道:“殿下,您带来的兵器,一部分补充了突厥人,一部分给了吐谷浑人,剩下的装备了那新编的1万达罗毕图人。臣手里真是没有了。”
加西夫听到这里,立刻有些急眼了,他说道:“殿下,我家陛下新增招了大量的壮丁,没有武器可怎么行啊?”
李佑正在琢磨,程咬金说道:“加西夫将军,唐军的兵器确实没有了。不过,我们刚刚从飞拓王国那里缴获了不下30万件兵器,这些兵器你们要不要?要的话可以便宜点儿给你们。”
程咬金是个做生意的高手,他看不上飞拓王国的那些杂牌兵器,扔了也舍不得,早都想着要卖个大价钱。”
加西夫这时慌不择食,哪里还能够挑剔那么多。他高兴的说道:“要,我们都要。”
李佑说道:“既然这样,那你们俩先谈谈好了价钱,就成交吧。”
对于哈米德,李佑一贯是大力支持的。可是现在新建的两个省确实缺钱,如果无偿援助他的话,会赢引起大家的不满的。
说完,李佑离开了客房。他出了门,路过窗户的时候,就听里面程咬金问道:“加西夫将军,你一共带来了多少钱?”
李佑笑着摇摇头离开了。
不久以后,程咬金和加西夫来找李佑,李佑笑道:“这么快就谈好啦?”
程咬金笑道:“殿下,臣等都是爽快人。再说了,波斯的国王是您的好朋友,因此呢,我给他们的价很低,这件事儿很容易就谈妥啦。呵呵。”
加西夫说道:“是啊,殿下,程将军很爽快,感谢殿下和程将军了。”
李佑说道:“既然你们双方都满意,那你们就去交接吧。”这点事情他也没看在眼里,因此他也没问卖了多少兵器,一共多少钱。
第二天,程咬金又来找李佑了,他兴奋地说道:“殿下,发财了,臣把那些破烂,一共卖了3万波斯银币。”
3万波斯银币,可是相当于30万贯开元通宝啊,程咬金也真是够黑的了,把人家带来的那些钱全部都给弄来了。
李佑笑道:“宿国公,你不去做商人有点儿可惜了。”
程咬金笑道:“殿下,臣知道哈米德陛下是您的朋友,我不仅从飞拓王国那里缴获来的30万件兵器全都给了他,还把从吐罗国缴获的7万多件兵器也都给了他们了。”
李佑这才想起来了,上次在喀布尔城外,消灭了4万吐罗人,确实是缴获了大量的兵器。飞拓王国那些兵器,如果是新的话,倒是值30万贯钱,可是那里面有很多破旧的兵器,有的弓上面没有弓弦,有些刀枪也生锈了。卖给哈米德,有点儿占人家的便宜了。
不过,要是再加上从吐罗国缴获的7万多件兵器,倒也差不多了。
这些兵器对于唐朝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价值,程咬金还是替唐朝捞到了一笔钱。
李佑笑道:“宿国公,你的确会做生意,下次再缴获了兵器,还让你来卖。”
程咬金高兴地走了。
李佑对白虎说道:“你去找张宝贵,让他从特战队里面抽出100把唐刀来,派人给加西夫将军送去吧。”
李佑终于要离开了。
夜幕降临了,红烛静静地燃烧着,灯影在盛着红酒的玻璃杯上微微闪动着。
三位夫人围着李佑,气氛有些伤感。
论起政治智慧,武栩要高于慕容翎和阿史那晴,在加上她担任朝廷的商业部长,对于朝中的动态了解的更清楚一些,她担心地问道:“王爷,您回长安后,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慕容翎和阿史那晴也有些担心,她们在长安的时候,心情不如在这里好,这里虽然生活条件不如长安,可是却简单清净,她们希望李佑就留在这里,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简简单单地过日子,更令人舒心的了。
慕容翎说道:“老公,我看你不如就留在这里,天高皇帝远,省的在长安费心。”
阿史那晴其实跟慕容翎想得一样,不过,她不愿意给李佑增加压力。她说道:“殿下,您不必在意我们的想法,您觉得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无论如何,我们都会跟着您的。”
慕容翎说道:“三妹,看你说的,我也不是那个意思,老公在哪里,我自然会在哪里的。”
李佑知道唐朝的历史进程,他已经尽到了自己的努力,只要是李承乾能够顺利上位,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相对圆满的结局。
李佑不能留在长安,他留在那里会触动各方面的利益。
首先就是李承乾,他会来因为自李佑的压力感到尴尬,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的那些人,也会对李佑产生敌意。
如果李佑留在长安,李恪、李恪的胞弟李愔、甚至李泰就都有回到长安的借口,朝堂上又是一阵混乱。
李佑打定了主意,他是一定要回到喀布尔来的。
李佑说道:“你们的心意我都明白,实话跟你们说吧,我也不愿意回长安,只是父皇的圣旨我不能违抗。
不过,我回去后,会想方设法再回到这里来的。”
阿史那晴说道:“殿下,我想青儿了,想把他接过来。”说着眼圈儿都红了。
说起这个,慕容翎也难过了起来,她说道:“老公,我也要去把翎儿接来。”
李佑摇摇头说道:“你们的心情我都理解,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等我从长安回来之后,马上就去接咱们的孩子过来。”
武栩说道:“王爷说的有道理,姐姐们,如果现在就把孩子接来,那么王爷要回来的意图就太明显了。”
慕容翎和阿史那晴都是识大体的人,他们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再谈接孩子的事情了。
李佑看到气氛太过压抑,笑道:“多大点儿事儿啊?我好久没做诗了,今晚就作一首吧。”
夫人们都喜欢李佑的诗词,一个个振作起精神来了。武栩取过了纸笔准备记录。
李佑想找一首有关闺房之乐的诗词,可是一时之间却搜索不到合适的。看到夫人们期盼的眼神儿,他随便找了一首,吟道“
冰清玉映,自是闺房秀。十里卷朱帘,好紫陌、家家未有。天然情素,高压一城春,花艳丽,月精神,梅韵腰枝瘦。
曲屏虚幌,枉著鸳鸯绣。不是不相逢,泪空滴、年年别袖。从他兰菊,秋露与春风,终不似,玉人人,一片心长久。”
宋朝仲并的诗写的极好,李佑却觉得用在这里并不应景。他正想着再找一首别的欢快点儿的诗的时候,却发现三位夫人围着写着诗词的那张纸,兴奋的讨论着,明显地表现出了喜爱之情。
看到夫人们这么快就忘记了刚才沉闷的话题,在那里专心致志的研究诗词。李佑突然感觉到了一种责任——夫人们能够很快的放松了下来,说明了在她们的心目中有着对李佑无限的信任。
在她们的心目中,李佑无所不能,会解决他面对的一切的问题的。
面对这些优秀女人们的由衷的信任,李佑心中涌起了一股壮烈的豪情。
他发誓,他会战胜一切困难,包括任何敌人,永远为这些女人们遮风挡雨。
想到这里,他表情庄重地走过去,伸手要将三个女人抱住。
女人们对李佑的动作感到有些惊愕,却随即顺从地,将她们美丽的脸颊贴在了他的身上。
第二天一早,李佑终于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途。
………………………………
第六百七十四章 齐王殿下有钱啊
李佑和张宝贵带着王玄策和高通在一个中队的飞虎军护卫下,从baji斯坦边境进入了吐s蕃,他将一些礼物和一封信,委托吐s蕃的边防军送往拉萨jiao给松赞ganbu,说这次途径吐s蕃,因为是奉旨回国,时间紧迫,就暂时不去拜会他了。等到李佑从长安返回的时候,会亲自去拜会松赞ganbu。
长安城,东宫。
初春的长安,乍暖还寒。
花园里其它的植物,颜色依旧灰暗,迎春花却已经灿然开放。
李承乾披着赭黄色的锦袍,在王妃苏氏的陪伴下,正在花园里散步,张玄素拿着一封信过来了。
他行礼说道:“臣张玄素参加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
“师傅不必多礼。”李承乾说道。
“殿下,齐王殿下来信了。”张玄素说道。他将一封没有封口的信,交给了李承乾。
“哈哈,五弟要回来了,我要给他设宴,好好的接待他一番。”李承乾看完了信,高兴的说道。
张玄素也提前看了信中的内容,不过,他假装不知道信中的内容,问道:“齐王殿下在信中说了些什么?”
李承乾把信递给了他,说道:“你看看吧。”
张玄素接过了来信,假装仔细地看了一会儿,高兴地说道:“齐王殿下要求的事情,要抓紧给他办理,免得他在长安耽搁。”
李佑在来信中说,他这次是奉旨返回长安,汇报与波斯、大食等国通商的事情,很快就会返回波斯。希望李承乾为他动员大批教师、学生和工匠,好让他临走时带回波斯。
李承乾和张玄素听说李佑只是暂时回到长安,很快就要离开,心里也没有别的想法。尤其是李承乾,他跟李佑的关系密切,快两年不见了,心中确实有些想念。
张玄素不同,他不希望李佑在长安长时间耽搁,因此他认为应该迅速将李佑的要求,在李佑返回长安之前,就为他办好,这样就可以避免李佑因为这些事情,有留在长安的借口。
其实,李佑故意写这样的内容,提前给李承乾,就是向李承乾等人表明自己的态度,告诉他们自己是不会留在长安的。
李承乾听到张玄素这么为李佑着想,很高兴的说道:“这件事儿就劳烦师傅牵头来办吧。波斯那里是新开辟地区,汉人的数量也很少,急需大量的人才。
请师傅多多费心,尽可能的为五弟多输送一些有用之人。”
“是,殿下,臣马上就去安排。”张玄素说道。
“师傅,也不急在这一时,难得这迎春花花团锦簇,一起赏花如何?”李承乾心情很好,兴致很高。
张玄素却没有这个心情,他急着落实李佑要求的事情,免得因为这些事情,给李佑留下留在长安的借口。
他笑道:“臣对诗文并不擅长,这您是知道的。赏花的事情,还是由太子妃殿下来陪伴您吧,臣可不想留在这里做蜡烛。哈哈。”
当年,李佑对萧婉玉说的那个关于蜡烛的比喻,早已经被人们普遍的接受了。张玄素正好拿来一用。
三月底,李佑终于返回了长安。
这天晚上,芳林门即将关闭,城门官已经发出了关闭城门的命令。六名士兵推动着两扇沉重的大门,缓缓的向中间合拢。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骑士喊道:“先不要关城门。”
正在城楼上的城门官,看到是一名军官,具体的服色在夜间看不清楚。他就对下面的士兵们吩咐道:“先不要关城门。”
随后他冲着来人问道:“来者何人?”
这名军官说道:“我是飞虎军军使高通,请暂时不要关闭城门,后面还有人马即将入城。”
“这?”城门官有些犹豫了。
关闭城门的时刻已到,按照规定他必须立刻关闭城门。如果是高通一人,此时入城他还可以提供方便。可是等到后面的队伍入城,他就为难了。
不过他也不是不可以通融,他问道:“后边的人马距离此处还有多远?”他的意思是,如果时间短,他可以稍等一下。时间长了,那他就爱莫能助了。
李佑在长安城的知名度很高,他为了避免张扬,特地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夜间入城。
在路上,因为一名卫士突然发病,耽搁了一点儿时间,因此才派高通前来城门通融。
高通从自己离开队伍的地方到这里的距离判断,李佑等人至少还需要小半个时辰。
他说道:“还需要半个时辰。”
城门官说道:“将军大人,这件事儿请恕小人爱莫能助了。得罪了。”
说完,他喊道:“关闭城门。”
士兵们又开始推动城门。
高通有点儿着急了,他总不能让齐王殿下等人在城外的荒野上待一晚上吧。他说道:“等一下,是齐王殿下到了。”
“什么?齐王殿下?”城门官吃惊地问道。
士兵们也自动停下关闭城门的动作。
高通说道:“正是齐王殿下,他不远万里刚刚从波斯赶回来,还请大人通融。”
齐王殿下威名赫赫,上到皇亲国戚下到贩夫走卒,对他无一不是敬佩有加。
以前的诸多功绩就不说了,最近接连在波斯那边打下了纵横数百里,人口超过百万的庞大的疆土,作为大唐的子民,个个都感到脸上有光彩。
城门官不再犹豫,他说道:“大人,请允许我等虚掩城门,并不上锁。等齐王殿下到了,为殿下开启如何?”
高通对着城头上的城门官和城门口的士卒们拱手说道:“那就先谢谢大人,谢谢各位兄弟了!”
接下来,芳林门当值的和不当值的官兵们,都穿戴整齐,排列在城门口等着迎候齐王殿下的大驾。
一个时辰后,李佑等人骑马来到了芳林门,守门的官兵们急忙打开了大门,随后一起向齐王殿下半跪行了军礼。
李佑在马上拱手还礼说道:“难为弟兄们了,谢谢。”说着,带着队伍走进了城门。
走在队伍最后的白虎停了下来,掏出了一叠子开元通宝,对城门官说道:“给弟兄们添麻烦了,这是齐王殿下的一点儿心意。”
“这?不用了吧?”城门官有点儿不好意思。
白虎说道:“不用客气,拿着吧。”说完,直接递到城门官的手中,然后打马离去。
城门官看到手中的这一叠纸币,都是一百文面额的,足足有一百贯之多,守门的官兵只有50人,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城门官叹息道:“看看吧,还是人家齐王殿下豪爽!难怪人家能建立那么大的功业呢。”
一个士兵感叹道:“齐王殿下就是有钱啊。”
“屁话,有钱人多了。可是除了齐王殿下,谁肯赏赐咱们这么多钱啊?”城门官骂道。
“嘿嘿,大人别生气,小人不是那个意思。齐王殿下是好人,嘿嘿。”那个士兵不好意思的说道。
齐王府。
守卫在大门前的卫兵们,看到一队人马过来了,顿时警惕了起来。当他们看清楚来人的面貌之后,不由得发出了惊喜的呼喊。
………………………………
第六百七十五章 您儿子的眼光差不了
萧婉玉已经入睡了,睡梦中她看到自己站在感业寺后面那片树林里,那是她第一次跟李佑独处的地方。
她看到李佑站在自己的面前,明亮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冠,在他的身上撒下斑驳的光影。他微笑着,就那么凝视着自己。
萧婉玉伸出手去,想抚摸李佑面庞,却发现眼前的光影忽然变得纷乱,并向四外散开,李佑的身影也突然消失不见了。
萧婉玉急出了一身冷汗,她大声呼喊着:“佑哥,佑哥,你在哪里?”
这时,传来了李佑那浑厚的富有男子气概的声音:“玉儿,我在这里。”这声音格外的亲切,仿佛就在她耳边。
萧婉玉朦朦胧胧的意识已经开始清醒,她想起了自己心爱的男人此刻远在遥远的波斯,不由得分外的失望。
她不敢睁开眼睛,希望梦中的片段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多停留一会儿。
“玉儿。”这时,那个亲切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萧婉玉听的真真的,真是李佑的声音。
可是她仍然不敢睁开眼睛,害怕李佑如同梦境般的那些光影一般再次消散。
这时,一只温热的大手握住了她的玉手,温柔地说道:“是我,我回来啦!”
萧婉玉睁开了眼睛,就看到一张英俊的带有成熟男子气概的面庞,一双明亮的眸子,正温柔地望着自己。
萧婉玉吃惊地望着眼前的李佑,一时之间仍然有些不敢相信。两年的时光中,她无数次梦到李佑,醒来的时候却都是伴着强烈的失望和心酸的泪水。
萧婉玉抓住李佑的大手,狠狠地在上面咬了一口。
李佑微笑着将她搂进了怀中。
萧婉玉紧紧的抱住李佑喊道:“佑哥,真的是你吗?”
李佑在她耳边轻声说道:“玉儿,是我,我回来啦。”
“哇”的一声,萧婉玉失声痛哭了起来……
第二天上午,两仪殿,书房。
“儿臣参见父皇。”李佑行礼说道。
李世民望着眼前这个留着八字胡的英俊成熟的青年男子,亲切地说道:“佑儿,免礼,快过来,到我身边来。”
李佑坐在李世民身边,真诚地问道:“父皇,您还好吧?”
李世民笑道:“好,很好,就是有些惦记你了。还有你母后,你母妃她们,都惦记着你呢。”
李世民是真的想念李佑了,可是他亲口说出来,觉得有点儿肉麻,于是赶忙说长孙皇后和yin妃娘娘她们想李佑了。
可是,正是李世民这微小的尴尬,却让李佑真切的感受到李世民对自己的父爱和关怀。
李佑很感动,他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