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唐朝-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他指着身边的那个仆人打扮的汉人说道:“就是这位朋友,你们谈谈吧。”

    慕容钵看到眼前这个仆人,年纪比自己还小,相貌英俊,虽然穿着仆人的服饰,却气度非凡。他说道:“请问阁下是?”

    李佑笑道:“王子殿下,我叫李佑,我爹叫李世民。”

    慕容钵心头一震,有些吃惊。不过,他没有表露出来,平静地说道:“齐王殿下,你胆子不小啊。我祖父死在你们唐人手上,你就不怕我杀了你吗?”

    李佑笑道:“两军厮杀,战场上杀人不算血债。再说了,你现在的仇人不是我,而是你的叔叔慕容尊。”

    看到李佑镇定自若的样子,慕容钵暗暗称奇。他笑道:“不错,言之有理。殿下冒险前来,不知有何见教?”

    李佑说道:“和你做生意来了。”

    慕容钵问道:“什么生意?”

    李佑说道:“我送你50万贯钱,30万担粮草,一个郡王头衔,一个可汗封号。”

    “哦,你要什么?”慕容钵问道。

    李佑说道:“救我三哥李恪的一条命,臣服大唐。”

    李佑给慕容钵的,正是他目前最需要的。他要打仗,缺钱、缺粮草,也缺少有号召力的名义。

    李佑要的,看似简单,却对大唐至关重要。

    历史上的慕容钵,之所以和唐朝发生了冲突,就是因为他在与叔叔慕容尊的战争中,唐朝没有伸出援手,却让吐蕃人插手了此事。

    最终,唐朝付出了死伤3万人,财物损失不计其数,西部边境震荡4年之久的巨大代价。才换来了慕容钵臣服。

    慕容钵没有犹豫,他站起来,伸出手去说道:“成交!”

    李佑也站起来,伸出手与他三击掌为誓。

    慕容钵问道:“齐王殿下,你对吐谷浑的局势有何见教?”

    李佑说道:“目前慕容尊掌握的实力远大于你,直接起兵作战胜算不大。我建议:

    一、慕容尊胆敢攻击唐军,扣押我大唐亲王,背后必然有吐蕃人的支持。因此,必须断绝他和吐蕃的往来。

    你可以组织一支敢死队,秘密潜入伏俟城,突袭斩杀吐蕃使者,嫁祸给慕容尊,破坏他们的联盟。

    即使最后他们能够清楚情况,也需要很长时间,这就断掉了慕容尊的主要外援。

    二、派遣得力人员,收买慕容尊手下重要文臣武将,关键时刻让他们倒戈,给慕容尊致命一击。你大胆花钱和封官许愿,我可以再给你100万贯,你将来用经营特权和免税补偿我。”

    慕容钵果断地说道;“好,一言为定。只要我控制了局势,在商业利益上绝对会令你满意的。”

    李佑笑道:“你这里有什么美食,我饿了。”

    慕容钵哈哈大笑,说道:“来人啊,摆宴,我要和齐王殿下畅饮。”

    不久以后,李佑等人离开了烦巨城,前往伏俟城。

    长安城,早朝,太极殿。

    “陛下,臣弹劾齐王李佑,擅自离京,有违朝廷法度,应予严惩……”御史李彦说道。
………………………………

第七十三章 专门祸害御史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李佑离开长安的消息,终于被有心人知道了。早就看李佑不爽的李泰决定抓住这个机会,狠狠地打击一下李佑的嚣张气焰。

    不只是李泰,看李佑不顺眼的人很真的不少,毕竟李佑战胜权万纪的事情有些太牛叉了。

    今天早朝,御史李彦在李泰的受益下,出来弹劾李佑。

    自从李佑第一次上朝,打脸了李彦之后,他犀利的口才令御史们极为忌惮,尤其是王守成因为弹劾李佑,至今仍然关押在夜榳宫里。

    御史们发现,以前的渣王李佑是祸害百姓和其他官员,如今专门祸害御史了——凡是弹劾李佑的御史,全都被弄得灰头土脸的。

    李彦在出来之前,心有余悸地望着以前李佑上朝时站着的位置,直到确定李佑真的不在,才咬着牙出来了。

    他说道:“陛下,臣弹劾齐王李佑,擅自离开长安……”

    李世民心中也有些窝火,李佑离开长安,虽然是请侯君集向自己通报了,可也是先斩后奏的行为。因此,李彦的弹劾,他没有吭气。

    其他御史们看到李彦没事,胆子都大了起来,一拥而上,纷纷弹劾李佑。

    御史们弹劾内容五花八门,不仅仅弹劾李佑私自离京,还弹劾他私下经商,私下出入西市等等,大有一举将李佑灭掉的气势。

    侯君集、李道宗和尉迟恭知道内情,不过,他们按照李佑的吩咐,闭口不言。可是,程咬金却忍不住了,他站出来说道:“放屁,纯粹是放屁!”

    阎立本有点高兴了,他说道:“程将军,大殿之上要注意礼仪,不可满口粗鄙之言。”

    程咬金说道:“你们这些人,整天就知道胡咧咧。在朝廷危难之际,齐王殿下挺身而出的时候,你们在干什么?一天不干正事,就知道挑毛病,胡扯淡。”

    李泰是文明人,很看不上混不吝的程咬金,他说道:“宿国公,你好好说话。齐王私自离开长安,难道也是为国为民吗?恐怕是寻找发财的吃食去了吧?!”

    “哈哈哈哈”,他的党羽们一阵大笑。

    魏征自从发财以后,心里忐忑不安,他主动去找了李世民,沉痛地说道:“陛下,臣信了齐王殿下的邪,买了他赢,结果发了一笔大财。臣有罪,愿意将这些钱上交国库。还请陛下责罚。”

    李世民哈哈大笑,说道:“魏征啊,你比我强啊。我也投注了,却买了权万纪赢,结果赔了一大笔钱。我这个混不吝的儿子啊。哈哈哈哈!你就踏踏实实地留着吧。哈哈哈哈。”

    魏征对李佑很有好感,现在,他看到李佑被人弹劾,心里不痛快。可是他不知道李佑到底去干什么了,想帮腔也不知道如何说起。

    侯君集看不下去了,出来说道:“陛下,齐王殿下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吐谷浑去救援蜀王殿下,你们却在这里说三道四,真是他……太过分了!”他强忍住没有说粗话。

    大殿上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众人都在琢磨侯君集的话。

    “哈哈哈哈”,阎立本大笑起来,他说道:“侯将军,你的话不觉得可笑吗?齐王殿下如何知道吐谷浑的事情?我大唐刚刚征服了吐谷浑,那里还有薛万钧将军的大军,蜀王殿下怎么会有危险呢?

    臣听说齐王殿下和你们军方的将领们经商,是不是他给了你什么好处啊。你想帮助他开脱,也要动动脑子,想个好的借口吧。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大殿上又是一阵哄笑。

    李世民虽然对李佑的看法有了一定的改观,可是多年形成的印象,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改变过来的。至少眼前的这件事,李佑的做法实在是有些不靠谱了。

    “嗯哼”,他鼻子里发出了声响,止住了朝堂上的喧嚣,说道:“好啦,这件事不要再提了,等齐王回来,问明了情况,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会对他进行处罚的。”

    “陛下圣明!”大臣们一齐说道。

    就在这时,大殿门口传来了一阵喧哗。在兵部值班的张亮进来说道:“陛下,紧急军报!”

    大殿上又一下子安静下来了。

    李世民心里“突突”直跳,心道:“莫非李佑所言属实?”

    他问道:“呈上来。”

    张亮说道:“陛下,没有奏章,请传西征军信使上殿,由他禀报。”

    “宣。”李世民说道。

    不久,一名顶盔贯甲的军官进来了,他衣衫褴褛,身上的斑斑血迹已经凝结成了黑褐色。他踉踉跄跄地来到大殿中央,禀报道:“陛下,臣是薛万彻将军部下的传令官,臣随副将高勇将军……我七千大军仅剩下三百余骑……

    蜀王殿下危在旦夕……”

    话没有说完,精疲力尽的传令官就昏倒过去了。

    大殿上议论声四起,“嗡嗡嗡”地乱作一团。

    李世民宣布散朝,命房玄龄、李靖、侯君集等人前往两仪殿,紧急磋商。

    李泰等人又被打脸了,一个个蔫头巴脑的,灰溜溜地离开了太极殿。

    两仪殿,李世民的书房。

    李世民、房玄龄、长孙无忌、岑文本、李靖、侯君集和高静明等人紧急商议军情。

    李世民说道:“侯君集,你把齐王前往吐谷浑的事情,详细说来。”

    侯君集就把李佑如何离开长安,临行前如何交代的事情说了一遍。

    众人心中都感到怪异:“齐王这个家伙,他是怎么知道吐谷浑的事情的?仅凭着一个胡商的言辞,他就能够判断出吐谷浑的局势,这也太厉害了吧?!”

    李世民问道:“各位爱卿,你们有什么看法?”

    岑文本历来稳重,从不主动发言。所谓关心则乱,他最关心李恪了,忍不住抢先说道:“陛下,蜀王殿下危在旦夕,朝廷要赶紧发兵救援了,不然就来不及了。”

    “是啊,陛下,赶紧发兵吧。”众人一齐说道。

    侯君集脾气暴躁,遇到这样的事情,历来是主动请缨的,这次他却默不作声。

    看到侯君集的反常,李世民问道:“侯君集,你有什么想法?”

    “陛下,齐王殿下临行前说道,此事既要发兵,又不要真的出兵。”侯君集说道。

    “什么意思?”众人都听不明白。

    李世民问道:“侯君集,你详细说说。”
………………………………

第七十四章 所见略同

    侯君集说道:“陛下,齐王殿下说,吐谷浑发生政变,蜀王殿下无非是遇到三种情况,一、遭遇不测,二、被俘;三、脱困。

    这三种情况下,都不宜出兵。脱困不用出兵;遭遇不测出兵没用;被俘投鼠忌器,仓促出兵反而会害了蜀王殿下的性命。”

    众人都觉得言之有理,可是事关李恪的性命,没人发表意见。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不错。他还有什么建议?”

    侯君集说道:“齐王殿下估计,如果不发生意外,蜀王殿下被俘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他们身处吐谷浑腹地,一旦发生变故,在吐谷浑人的包围下,逃离的可能性不大。

    蜀王殿下毕竟是大唐的亲王,吐谷浑人也不敢轻易杀害他。最大的可能是被俘,当做人质,成为吐谷浑人与我大唐谈判的筹码。”

    听到这里,众人都松了一口气,暗暗佩服李佑的冷静分析。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继续说。”

    侯君集说道:“齐王殿下说,刚刚打完了吐谷浑战争,府兵们正在返回家乡的路上,调集大军,重新征调民夫都需要较长的时间。目前朝廷的财政状况,也不适宜立即发动一场新的战争。”

    侯君集说到这里,高静明说道:“陛下,齐王殿下言之有理,户部没钱,没粮,拿什么打仗?臣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是啊,齐王殿下的意见是,朝廷不再征召府兵参战,只是从长安十六卫军中抽调部分人马,亮出大量番号,多树旗帜,冒充十万大军,开到吐谷浑边境地区,对吐谷浑人施加压力。这就是所谓的出兵又不出兵。”侯君集说道。

    房玄龄赞道:“是唱空城计啊。这倒不失为一个应急方案。”

    岑文本不放心,问道:“蜀王殿下怎么办?”

    侯君集说道:“齐王殿下说,唐军坐山观虎斗,他会利用吐谷浑两派势力之间的争斗,相机救出蜀王殿下的。”

    众人议论了一阵,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都把目光投向了李世民。

    李世民刚要说话,长孙无忌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他说道:“等一下,齐王殿下说吐蕃人可能插手此事,臣想,一旦吐蕃人插手,他们为了造成吐谷浑和唐朝之间的裂痕,一定会设法加害蜀王殿下,从而使吐谷浑和唐朝之间没有和谈的可能性的。”

    长孙无忌的话,令众人一下子又紧张起来。

    李世民问道:“这件事齐王是如何考虑的?”

    侯君集说道:“陛下,是齐王殿下先提出吐蕃人的事情的,说明他已经考虑过了这件事。具体他是如何打算的,臣就不知道了。”

    这件事涉及到了李恪,众人都不敢多说了。又把目光投向了李世民。

    李世民考虑再三,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说道:“此事恐怕只能如此了。”

    他下了决心,说道:“房玄龄、侯君集听旨。”

    “臣在。”二人答道。

    “立即抽调十六卫军一万人马,由侯君集、李道宗统帅,奔赴吐谷浑边境,配合齐王行事。”

    “臣遵旨。”房玄龄和侯君集答道。

    李世民问道:“众位爱卿,你们还有什么意见?没有的话,就各自办公去吧。”

    “陛下,臣想起了一件事。”侯君集说道。

    “你说吧。”李世民说道。

    侯君集说道:“齐王殿下临行前,跟臣说,他有一大笔钱,要送给陛下,还请陛下决断。”

    李佑临行前交代侯君集,等到朝廷议论吐谷浑的事情时,提出这个问题,好趁机发财。

    “什么钱,有多少?”不等李世民回答,高静明马上问道。他这个户部尚书穷怕了,尽管李佑提出粮食增产的事情,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李世民问道:“是啊,什么钱?”

    侯君集说道:“这件事,您可以召见户部侍中黄素新,他清楚这件事。”

    李世民马上说道:“房玄龄和侯君集去调集军队,其余人等留下。传黄素新觐见。”

    “臣遵旨。”众人说道。

    伏俟城。

    就在李佑赶往伏俟城的时候,吐蕃人的使者已经进入了伏俟城,吐蕃使臣梵高年随即求见了慕容尊。

    此时的吐蕃诞生了一位英主,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松赞干布,在他年仅12岁的时候,就发动了统一之战,紧紧用了三年时间,就统一了分裂数百年之久的吐蕃各部,建立了强大的高原政权。此时的他年仅18岁。

    在内部统一后,他的手伸向了吐谷浑。

    慕容尊很早就和松赞干布有交往,吐谷浑被唐军征服后,慕容尊和松赞干布达成了秘密协定,由吐蕃支持他复国称王,将来作为吐蕃的藩属国存在。

    这才有了慕容尊杀死慕容顺的一幕。

    慕容尊见到吐蕃使臣梵高年,接受了他的行礼致意后,说道:“感谢贵国的支持,你们帮助我消灭了唐军的主力,使我能够顺利地接掌了伏俟城。请贵使转达我对赞普(国王)松赞干布的致敬。”

    梵高年说道:“感谢可汗了,我一定向我家赞普转达可汗的敬意。可汗英明神武,一举夺取了吐谷浑的政权,可喜可贺。”

    接着,他问道:“可汗,听说您抓住了唐人的亲王李恪,不知道您准备如何处置啊?”

    慕容尊说道:“唐人扶持慕容顺,我除掉了他,并且抓住了他们的亲王李恪,就等于和唐人撕破了脸,唐人一定会前来报复的。我必须暂时留着李恪作为人质,防备唐人的进攻。”

    梵高年说道:“可汗,按照协定,我国为您提供了军饷和粮草,并且出兵帮助您打败了唐军。希望您能够遵守协定,彻底与唐人决裂,接受我家赞普的册封。”

    慕容尊说道:“一定,一定。我会遵守与贵国签订的协议的。”

    梵高年说道:“可汗,为了表示您的诚意,请立刻杀掉李恪。至于您担心唐人报复,我家赞普会派大军帮助你击退唐军的。”

    慕容尊说道:“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李恪是人质,留着还有用处。过一段时间再说吧。”

    梵高年不满地问道:“那城外的唐军呢?为什么还不将他们彻底歼灭?”

    慕容尊也有些不高兴地说道:“这些事情贵使就不要操心了。贵使远道而来,请先下去歇息吧。”

    梵高年只好告辞离开了。

    回到客舍,梵高年和吐蕃使团的其他人一起商议。他说道:“慕容尊留着唐人李恪和城外的唐军,也不同意我军越过龙德城一线,明摆着留下了与唐人和谈的余地。看来,慕容尊想脚踩两只船啊。”
………………………………

第七十五章 这次拍卖什么?

    吐蕃使团的成员们商议了半天,梵高年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说道:“为了防止慕容尊与唐朝和谈,必须杀掉唐人的亲王李恪,彻底断绝慕容尊与唐人和谈的最后机会。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决定:

    一、立刻派人前往龙德城的军中,秘密调集一批武士前来伏俟城执行刺杀任务。

    二、为了防止从龙德城调集武士出现耽搁,或者来不了,从留在伏俟城里吐蕃商人中间,秘密征集武士,担任执行刺杀任务的预备队。

    三、再次求见慕容尊,提议增加吐蕃对他的援助,促使他下定决心与唐人彻底决裂。”

    英雄所见略同。吐蕃人的想法和李佑的想法基本上相同。

    伏俟城王宫。

    李恪等人被关押在王宫东南角的一座偏殿里,吐蕃人对他们很优待,除了不准出去以外,饮食等都按照唐人的习惯供应。

    李恪十分郁闷。他不是怕死,在遭遇吐谷浑人突袭的时候,他也亲自拿剑与敌人作战。被关押起来后,也没有做出一件令唐朝蒙羞的事情。

    不过,他仍然很郁闷。

    这次前来吐谷浑,原本是一件很风光惬意的事情。作为册封使,替朝廷宣抚吐谷浑,安定西部边陲,本事就是大功一件。同时,利用这次册封的机会,交好了可汗慕容顺,对于李恪来说,未来也是一大助力。

    可惜的是,他命不好,不仅慕容顺被杀,连自己也被吐谷浑人扣做了人质。

    看到李恪情绪不佳,权万纪劝道:“殿下,您不必为此烦恼,事发突然,谁也预料不到。”

    李恪灰心地说道:“丢人啊,回到长安,还不被那些人笑话吗?唉。”

    权万纪笑道:“殿下,这有什么?本身这件事就与您无关,换上谁来也是这个结果的。”

    李恪点点头说道:“话虽不错,可是……”

    他摇摇头苦笑了一下,接着说道:“我有时真有点羡慕我那个混不吝的五弟了,什么也不在乎,反而什么事情也没有。”

    提起李佑,权万纪就一脸的尴尬。他不愿意接这个话茬,于是默不作声。

    李恪和权万纪对自己的安全并不担心,认为慕容尊不敢把他们这些唐朝的使者怎么样,等到朝廷派来谈判使臣后,他们很快就会被放回去的。

    这也难怪,李恪等人不了解外面的局势,他们不知道这次政变,里面有吐蕃人的影子,也不知道高勇的大军几乎被歼灭。他们看到的只是吐谷浑人内讧,也知道慕容尊对他们和薛万钧统领的唐军留了余地。

    李恪使劲儿晃了晃头,自嘲地笑道:“五弟那混不吝的劲头,咱们倒是可以学一学,该吃吃该睡睡。耐心等待朝廷派人来谈判吧。”

    他们哪里知道,真正危险即将到来。

    这天下午,李佑等人来到了伏俟城的郊外。

    在茫茫的草原上,李佑躺在柔软的草地上,嘴里叼着一根草,眯着眼睛,享受着高原明媚的阳光和凉爽的微风轻抚,呼吸着清新的草木馨香,十分惬意。

    他对身边的哈米德说道:“老哈,这吐谷浑的风光真是不错,久在长安城里,憋闷死了,早就该出来走走了。”

    哈米德头枕着自己的胳膊,望着天上悠然的白云,说道:“不错,长安城里的空气实在是不好,今后咱们是要多出来走走。可惜的是,这里荒无人烟,吃点美食就难了。”

    李佑也很遗憾,问道:“老哈,伏俟城你是去过的,里面有什么特色美食吗?”

    说起这个,哈米德来了精神,他说道:“城里特色小吃不少啊,羊羔肉、石烤羊、莜面蒸饺、蒜仔烧鲶鱼……

    哎,这个蒜仔烧鲶鱼的味道真是不错,首先,这里的鲶鱼肉质鲜美……”

    哈米德滔滔不绝的讲着,李佑的口水开始下淌,肚子也开始咕噜起来。

    侯君集的义子侯尘、李道宗的侄子李端和白虎等人,在一边听着他们胡扯,感到十分轻松,完全没有深入敌后的压力感。

    李佑掏出几块糖,递给哈米德一块,把其余的给了白虎他们,自己也在嘴里放上了一块,说道:

    “老哈,吐谷浑别看穷山恶水的,地下有宝啊,这里有煤、石膏、石英砂岩、黏土矿、白云岩、膨润土、磷、铸型用砂、硫铁矿、铸石原料等,都是好东西。

    等到这里战事平息了,咱们拉着慕容钵那家伙一起发财。”

    哈米德担忧地说道:“慕容钵的实力比不上他叔叔慕容尊,打得过他吗?”

    李佑笑道:“放心,别看慕容钵小鼻子小眼,心眼可不少,慕容尊不是他的对手的。”

    哈米德等人将信将疑,不知道李佑如何就这么看好这个慕容钵。

    李佑说得没错。

    就在李佑出发后不久,慕容钵也展开了行动。他从烦巨城派出了大批亲信人马,化装成不同身份,朝着伏俟城进发。

    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他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