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唐朝-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皇帝不可能擅长所有的事物,所谓行行出状元,具体的事情就应该由那些人才去做。皇帝只要能够掌握好赏罚这两件武器,就会让臣民敬畏,从而在你的领导下,尽心竭力去解决各种问题。”

    李佑的这一番话,对于李承乾来说如同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其实关于如何做好一个好皇帝,从他当上太子的那一天起,从李世民、长孙皇后,到他经历的一个个师傅,都教授了他几百条方法,关于赏罚的问题也讲过无数次。但是从来没有人能够讲得如此透彻,能够令李承乾明白自己该如何去做。

    当初飞虎军中发生的常何的儿子因为赌博倒卖军马的事情,李承乾不敢进行处罚,采取了和稀泥的办法。李佑当众杀人,李承乾心中认为李佑这样的做法不妥,会彻底地得罪人的。

    可是,这么多年来他却发现,李佑虽然行事狠辣,很多做法上有些混不吝,可是他在朝野之间的威望却日益高涨。李承乾心里一直就不明白到底是为了什么?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自己谨小慎微一味的讨好人,不敢去处罚别人,得罪人的事情尽量不去做,结果却没有真正的得到人们的尊敬。那些自己想拉拢的人,也没有能够真正的为自己所用。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恩威并重真正的学问,并不是说说就能够掌握的。现在,李承乾才知道了该如何去做了。

    张玄素作为师傅,指导李承乾可谓尽心竭力,整天为他分析朝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告诉他应该笼络谁,不要去得罪谁。结果搞得李承乾糊里糊涂,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去做了。

    现在,李承乾基本上明白了,他已经掌握了作为上位者对下属最核心的处事方法。将来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慢慢地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

    李承乾望着李佑,真诚地说道:“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今天才知道,此言不谬。”

    他对高连说道:“你去通知中书省,今天下午,所有的事情由他们分类整理,交给有关部门去处理。任何人不准来打搅我。”

    高连应声去传谕了。

    李承乾说道:“五弟,大哥有很多困惑,今天,请你为大哥解惑。”

    看到李承乾开窍了,李佑也很高兴。他说道:“大哥,臣弟先说完自己的建议,然后咱们再慢慢的探讨。”

    李承乾说道:“好,你说。”

    李佑说道:“关于培养大批基层人才的事情,眼下倒是有一个很好的机会。”

    李承乾看到李佑说的口干舌燥,亲手为他倒了一杯茶。说道:“五弟,歇歇,来,喝杯茶。时间有的是,今天下午大哥就听你讲解了。”

    “谢谢大哥了。”李佑恭敬地双手接过茶杯说道。

    接着,李佑为李承乾出了一个主意。

    随着朝廷拓土开疆的进一步进行,新增国土和民众数目众多,急需大批的基层官员进行管理。由于没有系统的措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临时抽调了部分官员,前往管理新开拓的地区。

    这些官员不仅数量不足,而且因为没有经过认真挑选和系统的培训,良莠不齐。

    这个可以理解,内地的各个州府接到朝廷的命令,要求他们举荐人才,推荐到新增地区任职的官员。他们往往会将那些跟他们不一心的,看不顺眼的人推举出来,不够数就推举那些候选的没有经验的候补官吏,这批人整体的素质相对较差。

    这个问题存在很多年了,一直都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比如西域,已经打下这么多年了,从内地前往西域任职的官员,真正合格的没有几个,西域的管理主要还是依靠当地本族人进行管理。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削弱了朝廷对西域地区的真正的控制。

    在西北道,以及李恪所在jiao趾地区以及林邑国,都存在这个问题。

    朝鲜半岛上,新罗目前是自治国,除此之外百济和即将拿下的高句丽,都面临这需要大批合格官员进行管理的情况。

    系统培养大批的,能够熟悉民族事务的官员的事情应该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了。

    为此,李佑建议,马上成立一所民族事务管理学院,专门从事新开拓地区的官员的培养。

    学员分为高级班和初级班。高级班培养县级及其以上官员,初级班培养基层官吏。

    学院成立以后,还要对目前在西域、西北道、岭南、交趾和林邑等地区的官员进行轮训,以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

    李佑建议,新成立的民族事务管理学院由李世民担任院长,李承乾担任副院长,具体负责学院的管理事务。

    这样算下来,所有民族学院的学生都是天子门生,实际上也是李承乾的门生。

    李世民只是挂名的院长,他不会参与学院具体的事物。这所学院实际上就是李承乾的了。李佑希望李承乾要重视学院的事物,关心学院学生们的生活。在学生入学的时候,未来前往任职的时候,都要亲自接见他们。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常前往学院视察,并进行演讲。要关心学生们的住宿饮食和学习情况,排好他们的家庭事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关心他们任职后的成长。那么这一大批人,大部分都会成为李承乾的嫡系人马。

    等到这些人成长起来之后,可以从中选拔优秀者,进入朝堂或者到其他地方的重要地方任职。这就是李承乾未来掌管天下的坚实基础。

    李承乾对于这样的建议自然赞成,他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在学生挑选的问题上,如何避免长孙无忌等人插手此事,安插他们的人马。

    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地方官员大部分都在长孙无忌等人的控制之下,他们安插进来的学生,是不会为李承乾所用的。

    第二个问题。李承乾毕竟是监国,民族事务管理学院的真正的执行院长该由谁来担任?

    李佑说道:“第一个问题不难解决。现在的吏部尚书是侯君集,吏部侍郎是臣弟的岳父萧东昌,教育部长是萧大人,他们三个都是绝对的自己人,轮不到别人来插手。

    这次所有学生全部采取自愿报名,由吏部和教育部联合进行考核的办法,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们的背景是干干净净的,不是别人安插进来的人。”

    吏部是负责正六品以下官员的遴选和任命的。李承乾和侯君集以前也是把目光都投放在了朝堂上,竟然忽略了手里掌握着吏部这么一个重要的机构。

    经过李佑这么一分析,对于第一个问题,李承乾完全放下心来。

    接着,就是关于民族事务管理学院监督的人选问题了。

    李佑说道:“我提议,由你的师傅张玄素来担任监正。”

    李承乾说道:“张玄素师傅倒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不过,不知道他是否愿意担任这个职务。”接着,他说了自己跟张玄素之间的矛盾。

    这两年来,李承乾跟张玄素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了,两人之间时不时的会闹出一些不愉快。现在,李承乾都有些怀疑张玄素是否跟自己一心了。

    对于张玄素这个人,李佑还是了解的。他说道:“大哥,对于张玄素,你完全不必怀疑他对你的忠诚,他本人是绝对可以信任的。”

    李承乾问道:“为什么呢?他可是多次改换了门庭的?”

    张玄素曾经是隋朝的县丞,后来跟过窦建德,投入唐朝以后,成为了隐太子李建成的师傅,现在又成为了李承乾的师傅。按照他的履历,很容易被认为是墙头草的。

    李佑耐心地跟比李承乾分析了张玄素此人的情况,李承乾才放下心来。他说道:“五弟,我现在跟他沟通有些问题,这件事儿你来跟他谈吧。”

    李佑说道:“行,大哥,我一定会化解你们之间的矛盾的。”

    接着,李承乾问道:“建立民族事务管理学院,我认为父皇是一定会同意的,不知道大臣们会不会同意呢?”

    李佑问道:”大哥,你觉得呢?”

    李承乾想了想说道:“我觉得应该会。高句丽的战事即将结束,亟需大批的管理人才。这种情况下,我想没有人会反对这个建议的。”

    “是啊,大哥,这件事情是你树立权威的一个好机会。臣弟建议,在长安的主要大臣房玄龄、长孙无忌、曾文本、高静明、皇甫睿等人,你要亲自单独征询他们的意见,到时候在朝堂上提出来,一定会一呼百应的。”李佑说道。

    李佑原本想暗中替李承乾做这些大臣的工作,现在,他认为应该让李承乾自己去锻炼,决定自己不再插手此事。

    李承乾很兴奋,他把自己能够想到的困惑都提了出来,李佑都一一给与了解答。

    最后,李承乾想不起还有什么其他问题需要问李佑的了,就把在他心中的一个难以启齿的问题问了出来。

    他说道:“五弟,我想把李泰赶出长安,你不会认为大哥我绝情吧?”

    李佑笑道:“大哥,你说的没错。李泰就是个苍蝇,是个蛀虫,这样的人绝对不能给他翻身的机会。”

    李承乾听到李佑这么说,心情极为舒畅。他说道:“五弟,还是你了解大哥,知道大哥不是绝情的人,只是这李泰实在是欺人太甚。”

    李佑说道:“大哥,你待人宽厚,也是大家公认的。还是那句话,你认准的事情该做就去做,想说的话该说就去说,不要顾忌那么多。”

    李承乾说道:“上次咱们说过这件事情,我考虑了你的意见,觉得我还是不能够跟母后去提,就按照你说的,让我舅舅去说吧。

    可是我还是有些担心,父皇和母后会不会对我有看法。”

    李佑说道:“大哥,刚刚说了你不要有顾忌,你怎么?”

    “啪”的一声,李承乾在自己的脑门儿上重重的拍了一下。

    他说道:“哎呀,五弟,我真是的,优柔寡断这个毛病怎么就改不了呢?好!就按照你说的,只要问心无愧,就无所顾忌,堂堂正正做一个真正的男人。”

    李佑说道:“这才是我大哥呢。大哥,您放心,臣弟永远和您站在一起,天塌下来跟您一起扛。”

    李承乾心中无比感动,他说道:“五弟,大哥什么也不说了。总之一句话,咱们永远是好兄弟。”

    说完,他笑道:“行啦!五弟,大哥的心结都解开了。咱们不说这些烦闷的事情了,我宫中最近排练了一段新的舞蹈,咱们一起欣赏一下。”

    “好,大哥,臣弟整天忙碌,正想着放松一下呢。”李佑笑道。

    李承乾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儿,他说道:“五弟,说起歌舞来了,我有个想法:李恪的南征军也在前线浴血奋战,我想派一个慰问团去慰问他们,你看如何?”

    李佑伸出大拇指,赞道:“大哥,好主意啊。大家都知道你曾经跟三哥之间有过隔阂。你能够这么做,父皇和母后一定会高兴的。三哥也会领你情的,大臣们也会称赞您心胸开阔。

    高,实在是高!”

    李承乾的兴致更高了。他吩咐道:“准备酒宴,传歌舞上来。”

    ……

    几天后,西北王府。

    张玄素行礼说道:“臣张玄素见过殿下。”


………………………………

第七百五十八章 必须赶走李佑

    最近一段时间,长孙无忌对李承乾越来越不满了,或者说对李佑越来越不满了。

    虽然在扶持李承乾的事情上,长孙无忌和李佑的目标一致,可是,李承乾受到李佑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听话,有些事情甚至开始瞒着长孙无忌了。

    长孙无忌一直把扶持李承乾,然后操控李承乾作为自己未来的政治目标,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已经偏离了这个目标。李承乾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强势了。

    这次的建立民族事务管理学院的建议,李承乾起草了电文,直接请示了李世民,李世民当即表示同意,并且来电表扬了李承乾。长孙无忌也为他感到高兴,可是民族事务管理学院遴选学生的办法,却引起了他的警觉。

    朝廷拓土开疆的范围很大,所需要的官员的数目也十分庞大。对于擅长弄权,吏部尚书出身的长孙无忌来说,对这块儿大肥肉肯定是不会放过的。李承乾和李佑弄出的办法,却明显的将他排除在外,长孙无忌作为朝廷分管吏部的仆射,竟然完全插不上手。

    长孙无忌现在十分恼怒,却无可奈何。

    虽然他是分管吏部的,可是现任吏部尚书侯君集也是个强势人物,对他不太买账。吏部侍郎萧东昌原本是长孙无忌的铁杆支持者,可是,自从李佑成为了他的女婿,萧东昌就开始听李佑的了。

    就在去年,在往西北道派遣官员的时候,长孙无忌想趁着侯君集不在长安,安插自己的人进去,就被萧东昌挡住了,最后安排的都是李佑提出的人选。长孙无忌几次想针对萧东昌,却忌惮李佑的牛叉,只好暂时作罢。

    现在,长孙无忌认为李佑蛊惑了李承乾,他开始把针对的目标转向了李佑。当李承乾提出让他设法赶走李泰的时候,长孙无忌决定借着这个由头,把李佑也赶出长安。

    不过,长孙无忌老奸巨猾,他是不会出面说这样的话,来当面得罪李佑的。他要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提出这个问题,让李佑无法推辞。于是他想到了张玄素。

    昨天,长孙无忌来到东宫,单独见了张玄素。

    长孙无忌说道:“张师傅,监国提出的建立民族事务管理学院的事情,的确是有着战略眼光的,我猜想,这个建议一定是在你的帮助下形成的吧?”

    说完,长孙无忌漫不经心地把玩的手中的茶杯,眼睛却在观察着张玄素的表情。其实他已经猜到了,朝中真正熟悉民族事务的人,恐怕莫过于李佑了。他故意这样说,就是想挑起张玄素对李佑的不满。

    正如他所料,张玄素十分尴尬,脸色十分的不自然。

    最近对李承乾不满的,还有他的师傅张玄素。以前的李承乾对他这个师傅几乎是言听计从,后来慢慢变的不再那么重视他的意见。现在干脆在很多事情上,不再征求他的意见了。

    尤其是最近,张玄素发现李承乾有不少事情瞒着自己,前不久,李承乾和李佑暗中商量了什么事情,随后就从户部调动了资金,出动了飞虎军,他们具体要干什么,他这个师傅一无所知。

    张玄素认为这么大的事情,恐怕会引起李世民的不满,特地询问了李承乾,可是李承乾却不肯向他吐lu具体的内容。

    李承乾提出的关于建立民族事务管理学院的提议,尽管张全素也是认同的,可是,他并没有事先跟张玄素商量,这也令他心里很不舒服。

    此刻,张玄素听到长孙无忌这样说,他对李佑的不满,顿时又上升了几分。

    张玄素也认为李承乾是受到了李佑的蛊惑,尽管他内心是佩服李佑的,可是,他认为李佑行事的方法并不适合李承乾。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不一样,身份地位也不一样。李佑能做的很多事情,并不代表李承乾就能够去做。

    看到张玄素尴尬,长孙无忌主动避开了这个话题。他说道:“李泰留在长安久久不肯离去,据说是陛下有话,让他留在长安的。

    这几年成年的皇子们相继都离开了长安,太子殿下终于有了一个安定的环境。现在李泰要打破这种平衡,朝堂上恐怕又生波澜。

    太子殿下找到了我,让我出面劝说李泰离开长安,我决定去找皇后娘娘,由她出面来做李泰的工作。可是,现在有一件为难之事,恐怕会被李泰当做借口的。”

    张玄素心中正在对李佑不满,听到他这样说,立刻就明白了他所说的人就是李佑。他点头说道:“是啊,西北王殿下也在长安,他要是不离开的话,李郡公就有不离开长安的借口了。”

    长孙无忌说道:“我就是担心这个。李泰必须离开长安,不能让他有任何的借口。因此,西北王殿下应该首先离开长安。这样,皇后娘娘劝说起李泰来,就方便的多了。

    西北王殿下一向是支持太子殿下的,这件事儿太子殿下不方便跟他提起,我作为太子殿下的舅舅也不合适。我思前想后,恐怕还得烦劳你出面才行。”

    张玄素早就有想找李佑交换意见的想法。劝说李佑离开长安这件事儿,其他人真的还不太合适去说。他作为李承乾的师傅,以维护李承乾的名义,可以开诚布公的跟李佑提出这个要求。

    他说道:“长孙大人说得是,为了太子殿下,我明天就去西北王府走一趟。”

    长孙无忌说道:“现在,太子殿下受西北王殿下的影响很大,我建议,去找西北王殿下的事情就不要让他知道了。将来即使他知道了,也会体谅你的一番好意的。

    假如他真的要怪罪下来,我会和你一起承担的。”

    张玄素大义凛然地说道:“太子殿下的事情关乎国之根本,我作为臣子和太子殿下的师傅,没有什么可顾忌的。”

    长孙无忌赞道:“张师傅高风亮节,我一贯是钦佩的。”

    于是,张玄素就来到西北王府。

    李佑早知道长孙无忌和张玄素会对自己不满,但是,这两人的不满,却有着天壤之别。

    长孙无忌的不满是出自个人的野心,张玄素的不满却是出自对李承乾真正的关心。李佑也早有和张学素深入交谈的想法。

    此刻,张玄素向李佑行礼后,李佑按照他在李承乾身边的地位,也恭敬地还礼说道:“见过张师傅。”

    萧婉玉亲手给张玄素沏茶,李佑借此机会,暗暗打量着张玄素。

    望着眼前这个略显干瘦,一脸精明倔强的小老头,李佑知道即将开始的谈话,会是一个烧脑的艰难的过程。

    张玄素首先开口了,他说道:“殿下,臣一直有些想法盘根于心中,想跟殿下请教。今日特地登门拜访,希望能跟殿下开诚布公地jiao流意见。”

    李佑说道:“张师傅客气了,有话请讲。”

    张玄素宦海沉浮数十年,老于世故,自然不会上来就跟李佑提让他离开长安的事情。

    他说道:“殿下,您一直是大力扶持太子殿下的,您认为,您在边关事务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太子殿下在朝堂上遇到的问题有何区别?”

    李佑说道:“在具体的事务的内容上,自然是不同的,可是,处理问题的方法却没有什么分别。”

    张玄素说道:“在这一点上,臣不敢苟同。在边关事务中,事情看似纷繁复杂,然而敌我关系明晰,处理起来却相对简单。朝堂上的事情看似简单,然而却错综复杂,处理起来顾忌要多出很多。

    因此,臣认为,让太子殿下借鉴您处理边关事务的经验,来解决朝堂上的问题,未必合适。”

    李佑心道:“这家伙看来是来兴师问罪的,因为李承乾不采纳他这个当师傅的意见,惹得他不高兴了。”

    李佑不愿意在细节上跟他纠缠,也就没有就这个话题往下说。

    张玄素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朝堂上度过的,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然而,他的经验却拘泥于朝堂上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缺乏超然物外的大格局。

    张玄素整日活动在李承乾的身边,能够对李承乾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李佑认为有必要改造他的一些观念,使他能够更好地辅佐李承乾。

    然而,张玄素人老成精,为人有极其自负和固执,想要说服这样的人谈何容易,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李佑寻思了片刻,忽然想起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

第七百五十九章 任我行的创意

    李佑问道:“张师傅,在朝堂上你最佩服谁?”

    张玄素为人自负,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对于李佑的提问,他一时之间还真是回答不上来。他在脑海里迅速检索着,朝堂上的人物走马灯似地在他脑海中不停地闪过。

    要真的说的上能够令他佩服的人,恐怕还就是眼前这位牛叉的王爷了,别看他如此年轻,那一身匪夷所思的本领、创建的辉煌业绩,却令人不得不叹为观止。可是,张玄素对李佑的某些做法,仍然不敢苟同。

    总之,在张玄素眼里,他最佩服的人就是他自己,其他的人他总是能在他们的身上找出或多或少的缺点。

    看到张玄素眼珠乱转,李佑就知道他没有真正考虑过这个问题。他笑道:“张师傅,看来你一时没有想好。这样吧,你想不想知道我最佩服的人是谁呢?”

    李佑是牛人,张玄素再骄傲,也不认为自己比人家更厉害。他真的想知道什么人能够让李佑佩服。

    他说道:“愿闻其详。”

    李佑说道:“在朝堂上,我佩服的人一共有三个半。”

    “三个半?”对于李佑的奇怪的说法,张玄素的好奇心更重了。

    看到张玄素的表情,李佑心中暗暗发笑,知道自己成功的吸引了张玄素的注意力,也就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和节奏。

    其实,这并不是李佑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