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边远的地方去了?
阎立本自从被降级留用以后,为人十分低调,平常也很少与其他人来往,跟李泰更是没有什么联系。李泰这次回到长安,时间也不短了。阎立本一次也没去看望过他。
大哥,你恐怕不知道,有人看到李泰悄悄地去拜访阎立本,结果被阎立本谢绝了。”
“这你也知道?”李承乾好奇地问道。
“我也是偶然听说的。”李佑说道。
其实,阴广浩在长安建立了一张很大的情报网,只要是李佑想知道的事情,大部分都能够得到消息的。不过,这个不能跟李承乾说。
李佑接着说道:“这说明了什么?说明阎立本不再想跟李泰来往。李泰这个人的人品实在是不敢恭维。我要是阎立本,也绝不会再跟他来往了。
如今的阎立本心灰意冷。在这种情况下,咱们拉他一把,他会如何呢?‘’
“五弟,我明白了。你这招也够毒的。等于是釜底抽薪。李泰他想东山再起也没那么容易了。要说起来,阎立本的确是个人物,不仅父皇欣赏他,他本人在刑部威信也挺高的。
刑部一直是咱们的薄弱环节,能够阎立本拉过来,刑部的事情就更好办了。我同意你的意见。”
“大哥,既然你同意了,那我就先找阎立本谈谈。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你再找他谈一次,在他哥哥阎立德的事情上,给他一点好处,让他领你的情。”李佑说道。
“好,你就去跟他谈吧?”李承乾说道。
两人谈得尽兴,转眼又到了午膳时间,李承乾邀请李佑去东宫,兄弟二人边吃边谈。
尚书省。
唐朝的官府中午是有工作餐的,这也是官员们的一项福利。午餐的标准是按照官员的品级来定的,高级官员和基层官员之间伙食标准差距很大,因此,没有设置餐厅。而是由仆人提着专用的食盒送到官员的办公房里。
此刻,在长孙无忌的办公房里,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也正在边吃边谈。
………………………………
第七百七十七章 鬼使神差
“登善,陛下已经知道了齐州发生的事情,他虽然没有给尚书省回复,不过,他一定会给李佑发电报质问他的。李佑今天上午就来见太子殿下,路上的表情很严肃,跟太子殿下一直谈到了中午。然后他们又一起去了东宫,看得出来,两个人的心情都很不好。
由此可知,李佑一定是受到了陛下的斥责了。”长孙无忌说道。
褚遂良是南方钱塘人,说话的声音听起来有点含混,他说道:“好事啊,李佑向来做事喜欢自作主张,在很多事情上专横跋扈。在西域和西北道那些地方独断专行一些,还可以理解,可是在处理朝廷内部的事务中,这种态度就令人难以接受了。
坟茔的事情还有齐州的事情,就给陛下提了个醒了。陛下再宽宏大度,恐怕也容不下他这样跋扈的行为的。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只要陛下对他有了看法,之后无论他做什么事情,陛下都会往那方面想。有机会的话咱们再给他烧几把火,我看他也就完了。”
长孙无忌说道:“不错,我感觉到,李佑已经有些慌了手脚。他一定急于向陛下进行解释,这就更容易引起陛下对他的怀疑了。
如果不出所料的话,为了弥补他所犯的错误,李佑会急着采取下一步行动,也就更容易忙中出错。只要盯紧了他们,一定会抓住他们的把柄的。”
褚遂良说道:“相公说的对。”
长孙无忌说道:“上次你儿子的的事情,虽然是太子殿下不同意的。可是我猜想,一定是李佑在背后出的主意。这件事也应该引起咱们的警觉了,恐怕他已经开始防范着咱们了。”
“不会吧?李佑支持太子殿下,咱们一贯也支持太子殿下,而且明面上也从来没有找过他的麻烦,他怎么会怀疑到咱们呢?”褚遂良不可置信地问道。
长孙无忌说道:“我也不清楚,只是有这种直觉,那家伙就是个妖孽。总之,咱们还是要小心行事。”
长孙无忌的感觉很准,他虽然不知道李佑是个穿越客,十分了解他和褚遂良的历史,因此才刻意防范着他们。可是,凭着长孙无忌敏锐的政治嗅觉,他已经嗅到了李佑传达给他的信息了。
西北王府。
阎立本实在是想不到,李佑忽然派人请他去西北王府。
对于李佑,阎立本有种说不出的复杂的感受。在他内心深处,可是十分痛恨李佑的。过去针对李佑的一次次失败,令他极其难堪,在他哥哥阎立德的事情上,甚至可以说是跟李佑结下了仇怨。
可是,对于李佑,他又十分的钦佩。无论是李佑那一身诡异的本领,还是为人处世的方式,为朝廷建立的无与伦比的功勋,都令他为之心折。
对于李佑的邀请,阎立本跟李佑没有隶属关系,他完全可以不去。可是,如同鬼使神差一般,他还是来了。
阎立本内心深处思想斗争一直没有停止,就在来西北王府的路上,他还在不断地犹豫。
其实,阎立本心里清楚,过去跟李佑之间发生的的冲突,都是因为自己为了维护李泰才发生的。包括自己兄长阎立德的事情,人家李佑从没有找主动挑衅过他们,全都是自己去挑衅人家李佑,然后被打脸造成的。只不过,他的内心深处不愿意承认而已。
自从李泰被贬斥之后,阎立本也跟着倒霉,从此失去了在政治上进取的念头。从那时起,他在工作的时候兢兢业业,闲暇的时候就写意丹青,不参与任何事情,甚至基本上不与其他的大臣来往。
他打算就这样熬到退休,然后回到家乡颐养天年。
李佑忽然的召唤,在阎立本的心中燃起了一团希望的火苗。根据他对李佑的判断,李佑忽然邀请自己谈话,绝不是为了来消遣或者打击自己,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他来做。
阎立本刚刚谢绝了李泰的造访,理智上告诉他不应该去跟李佑来往。可是,他胸中燃烧的希望的火光,驱使着他鬼使神差一般来到了西北王府。
阎立本抬眼望天,只见天空蔚蓝,白云悠悠,天际深邃辽远。他深吸了一口气,朝着西北王府的大门走去。
李佑的书房。
“臣阎立本,见过西北王殿下。”阎立本恭敬地行礼说道。
“阎大人,快快免礼。请坐。”李佑热情地说道。
萧婉玉亲自为阎立本沏茶,阎立本对这种气氛感到舒适满意。
李佑说道:“阎大人,我今天请你来,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跟你商量。”
阎立本听到李佑这样说话,心中顿时轻松了很多。他最担心的就是谈论过去的事情,那会令他十分尴尬。李佑肯找他办事儿,就传达了他对自己的信任。也就是说过去那些事情,在李佑的心中并没有在意。
阎立本说道:“殿下请讲。”
李佑说道:“在齐州发生的事情,你也听说了。这件事儿涉及到军民关系以及飞虎军的声誉。
我跟监国商量过了,准备由御史台和刑部组成调查组,由你来担任钦差大臣,负责调查此事。”
飞虎军是李佑管辖的,飞虎军的声誉也就代表着李佑的声誉。李佑将这件事情交给了阎立本,就表明了他对阎立本的信任。
阎立本心中热哄哄的,鼻子有点儿发酸。他拱手说道:“臣谢谢监国和殿下的信任,臣一定尽心竭力去办好此事。”
李佑说道:“阎大人,我相信你的人品和你的能力。你尽管放手去做,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相信对朝廷的忠心。”
阎立本彻底听明白了,这是李承乾和李佑把他当成亲信看待了,他心里更高兴了。
当他听到了李佑下面的话,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动情绪,眼泪忍不住涌了出来。
李佑说道:“你兄长阎立德的事情,也该办一下了,就让他们从岭南回到老家去吧,孩子们也可以在官府里安排一下。你具体有什么要求,明天去求见一下监国,他会给你安排的。”
阎立德一家被发配岭南为奴,日子十分艰苦,阎立本一挂念着他们,想帮助他们却无能为力。
阎立本起身行礼说道:“臣阎立本替家兄感谢监国,感谢殿下的恩典了。”
李佑请阎立本坐下,跟他闲聊了起来。萧婉玉在旁边作陪,只是说些书画丹青,气氛十分融洽。
阎立本心中有些惭愧,虽然李佑不提,他还是忍不住说道:“殿下,在过去臣对您多有得罪,现在想来十分惭愧。”
李佑笑道:“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各为其主嘛,那也证明了你的人品是好的嘛。
要论待人的胸怀,在本朝最令我佩服的就是陛下,过去魏征、张玄素、尉迟恭等人都曾经要置陛下于死地。可是现在,他们不都是大唐最忠心不二的臣子了吗?
我虽然比不上父皇,好歹也是他的儿子。”
阎立本心中十分感慨:李泰也是李世民的儿子,可是他小肚鸡肠,只会躲在背后扇阴风、点鬼火、放暗箭,和人家李佑一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李佑看看时间,笑道:“阎大人,眼看着就到晚膳时间了,尝尝我府上的美食如何?”
阎立本也是个爽快人,他笑道:“久闻殿下的王府,是天下第一美食之所,就连皇宫也比不上。臣就一饱口福啦!”
………………………………
第七百七十八章 做事的底线
第二天早朝后,长孙无忌的心情很不好。
刚刚在早朝上,魏征提出要往齐州派遣钦差,去调查在齐州发生的飞虎军与当地百姓发生冲突的事情。李承乾表示同意,在钦差的人选上,李承乾让大家提供人选以供参考。
在这件事情上,长孙无忌早有准备。他事先跟房玄龄谈论过这件事情,提出了推荐谏议大夫褚遂良去担任钦差。
房玄龄没有意见,毕竟这件事情跟兵部有关,他要给李世民和李承乾一个交代。褚遂良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人,陛下对他十分欣赏,他的身份也合适。房玄龄就同意了长孙无忌的意见。
人选议定了以后,按照以往的惯例,长孙无忌要先去跟李承乾商量,于是他就去了东宫,却没有能够见到李承乾。
长孙无忌就找了张玄素,请他转告李承乾。张玄素答应会替他告诉李承乾的。
可是在今天早朝上,长孙无忌举荐褚遂良的时候,魏征出来举荐了阎立本,说这件事情是由御史台和刑部负责的,理应由这两个部门产生钦差的人选。阎立本官职最高,因此应该由应该由他来担任钦差大臣。
李承乾考虑了好一会儿,似乎对这两个人选很难决断,可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阎立本。
长孙无忌见到李承乾的样子,好像是被逼无奈才选择了阎立本,可是以长孙无忌对李承乾的了解,就觉得他是在演戏,应该已经提前做出了启用阎立本的决定。
长孙无忌越来越有些看不懂李承乾了。
褚遂良看到长孙无忌的建议又没有被李承乾采纳,就知道长孙无忌的心情不好,当长孙无忌派人叫他一起用午膳的时候,他真的有点不愿意去面对正在不高兴的长孙无忌了。
长孙无忌的办公房。
“长孙相公,您找我?”褚遂良小心翼翼的说道。
“唉。”长孙无忌叹了口气,又摇了摇头,半晌没有说话。
褚遂良默默地陪伴着他,等着他发表感慨。
终于,长孙无忌打破了沉默,他说道:“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你看明白了吧?”
褚遂良点头说道:“下官实在是没有想到,太子殿下竟然会启用阎立本,这一定是西北王殿下的主意。”
李承乾一直痛恨李泰,也痛恨帮助李泰打击自己的阎立本。以他的心胸,是不可能主动接受阎立本的,因此,褚遂良猜想一定是李佑的主意。
长孙无忌有些欣赏的说道:“登善,西北王殿下的这一招,真是令人不得不佩服。”
褚遂良说道:“是啊,李郡公留在了长安,的确是给太子殿下留下了隐患。西北王殿下的这一招可谓釜底抽薪,趁着李郡公暂时还没有翻身,就提前减除他的羽翼,来防患于未然,实在是高妙啊。”
“是啊,阎立本现在正是在失意的时候,李佑对他表示信任,再给他一些好处,一下子就将他拉拢了过来。说实话,这招我都没有想到。”长孙无忌说道。
“长孙相公,太子殿下受西北王殿下的影响是越来越大了。”褚遂良说道。”
长孙无忌担心的就是这个,他沉默着考虑如何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
褚遂良有些担忧地说道:“武威和齐州的事件不足以彻底打垮李佑,以阎立本的能力,应该能够帮助飞虎军摆脱困境。那个狄仁杰虽然年纪很小,但是看起来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武威的事情搞不好他们也能够摆脱困境。
有了阎立本的和狄仁杰调查的结果,陛下或许会改变对李佑形成的印象,消除对他的不满。”
长孙无忌皱着眉头没有吭气。
褚遂良望着长孙无忌,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可是又拿不定主意。
长孙无忌注意到了他的表情,问道:“登善,有什么话你就说。”
褚遂良说道:“李佑回到长安之前,是带着两万高句丽战俘的,后来由张宝贵负责押送,他们是步行,行动缓慢,现在应该刚刚走到了庆州一代,如果这两万高句丽人出了事情,张宝贵等人肯定是完了,恐怕李佑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您看,是不是……?”
“不行,绝对不能打这个主意。”长孙无极斩钉截铁的说道。
“登善,咱们跟西北王殿下只是政见不同,这是朝廷内部的纷争,押送战俘的事情绝不能出事儿。两万名高句丽战俘一旦暴乱,不仅会在当地造成大规模流血事件,导致生灵涂炭,还会影响整个高句丽的移民政策,乃至影响到所有番邦地区地区的移民政策。
这样动摇国之根本的事情,绝对不能够做,连想都不应该去想。”
长孙无忌严肃地说道。
褚遂良吓了一大跳,他急忙站了起来,躬身向长孙无忌行礼说道:“长孙相公,下官知错了。还请相公恕罪。”
长孙无忌换了一副面孔,和颜悦色的说道:“登善,请坐吧。你的心意我明白。没有关系的,咱们总会想到对付他们的办法的。”
下午,长孙无忌来到芙蓉园,求见了长孙皇后。
在问候了长孙皇后身体的情况之后,长孙无忌说道:“妹妹,我对陛下忠心耿耿,可是陛下有很多事情都瞒着我,不再像那以前那样来找臣商量了。是不是陛下不再信任臣了?”
长孙皇后安慰他说道:“哥哥,你想多了。陛下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意思。有些事情不跟你商量,是因为你也不熟悉,就比如那个顺风耳叫什么电台的事情,你弄得明白吗?你不明白,让他如何跟你商量。?
还有边境上的事务,比如说大食、吐s蕃,他们内部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你也不清楚,能够给陛下什么意见呢?”
长孙皇后虽然人在后宫,现在甚至不在后宫,而是在芙蓉园疗养,可是对于朝廷的大事儿,尤其是对长孙无忌的情况,还是十分了解的。
长孙无忌听到长孙皇后这样说,心里好受了不少。他说道:“那就好,陛下了解臣的忠心就好。”
长孙皇后说道:“哥哥,还记得以前你在没有当上仆射的时候,我极力阻止你,你明白是为什么吧?”
长孙无忌说道:“我知道,你是担心造成外戚干政的嫌疑。”
长孙皇后说道:“哥哥,历史上有多少例子,都是因为外权威过重,最后被抄家灭门的,这些教训还不够惨痛吗?不该你管的事情,你尽量不要插手。”
长孙无忌说道:“是,妹妹,我记住了。”
长孙皇后说道:“哥哥,你今天来找我,就是说这件事儿吗?”
长孙无忌说道:“最近西北王殿下在武威和齐州接连出事儿,朝野之间议论纷纷,恐怕陛下对他也有看法。太子殿下跟他走得太近了,不要被他牵累才好。”
长孙皇后皱着眉头说道:“哥哥,我明白你的意思。对于李佑的事情,我信任他,陛下也信任他,承乾跟他走得近,我是赞成的。”
长孙无忌没有想到,长孙皇后的态度这样坚决。他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儿。
这是,长孙皇后有些不高兴地说道:“哥哥,我知道你一贯是支持承乾的。可是,李承乾他现在长大了成熟了,有他自己的主见,咱们不能再以前的眼光来看待他了。
他现在是储君,将来是要当皇帝的。
作为臣子,你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遇到事情要以他的意见为准,不能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
长孙无忌被长孙皇后数落了一通,心里十分不痛快。闲聊了几句之后,就告辞离开了。
他出了长孙皇后的寝殿,正好遇见李泰来看望长孙皇后。
李泰见到长孙无忌,急忙拱手行礼说道:“舅舅。”
长孙无忌心里正不痛快,看到李泰也不愿意理他,鼻子里哼了一声,背着手走了。
李泰十分尴尬,望着长孙无忌的背影,目光中充满了怨毒之色。
玉门关。
张宝贵现在变得成熟干练了,他带着三千名飞虎军,护送着2万高句丽人组成的唐军前往西北道,这一路上,他每天都跟那些高句丽籍的将领们同吃同住,跟他们十分熟悉,也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对于那些高句丽的普通官兵,飞虎军在生活上对他们认真保障,按照唐军出征时的伙食标准和军饷标准来对待他们,沿途按时给他们发放了军饷,取得了他们的信任。飞虎军每天都会派医务人员到高句丽军中各个部队进行巡查。这一路上基本上没有发生高句丽官兵伤残和因病掉队的情况。
与此同时,为了加强他们的认同感,张宝贵他学着当年李佑带着他们前往吐谷浑时候的办法,让高句丽的官兵们边行军边学习汉语。每天要求不高,只学会三个字即可。别小看这三个字,经过了三个多月的行军,高句丽的官兵们基本上都能够用汉语进行简单的交流了。
高句丽人看到张宝贵等人待人真诚,他们也严格的要求自己,一路上没有发生过扰民的事件。
这天,张宝贵等人来到了玉门关,遇见了程咬金派来的接应他们的一名校尉。
那个校尉见到张宝贵,十分高兴地说道:“张侯爷,大帅就盼着你们来呢,要有大动作了。”
………………………………
第七百七十九章 天大的好消息
张宝贵等人十分高兴,问道:“什么大动作?”
校尉说道:“波斯那里……”
长安,西北王府。
李佑正在跟阴弘治聊天,谈论派遣使臣的事情,喜鹊拿着一封电报,走进来递给了李佑,说道:“王爷,是波斯来的电报。加密的。”
李佑说道:“你直接翻译过来吧。今后除了陛下的电报,其余的人的电报,你都可以直接翻译过来,再送过来。”
喜鹊说道:“是,王爷,奴婢这就去翻译。谢谢王爷的信任了。”说完就出去了。
阴弘治有些发愁地说道:“殿下,一下子出使这么多国家,鸿卢寺的人全加起来也不够用,礼部也抽不出这么多人来的,这可怎么办啊?”
李佑说道:“这个容易,由礼部负责准备国书,请监国盖上玉玺,然后把这些国书按照不同的方向,送到那里的官府,由他们派人以鸿卢寺的名义出使。
东面的国家扶余、室韦、契丹、涸末、新罗、百济、九州、倭奴等国就由东征军去通知,直接找要李郡王就行。
北面的薛延陀、铁勒、突利、回纥等国,由阴山都护府去通知。西北面的国家交给西北道和西域都护府去通知。南面的交给岭南王李恪负责。”
“哎呀,殿下,你真是有办法。无论什么难题到你这里,就一下子都解决了。”阴弘治眉头舒展,由衷地赞道。
“舅舅,你虽然是在拍马屁,不过,我听了还是很高兴的。呵呵。”李佑笑道。
阴弘治认真的说道:“我这可不是拍马屁。你的脑袋转的就是快,谁不服也不行。”
不久,喜鹊进来了,她喜滋滋地说道:“王爷,好消息啊。”
李佑问道:“什么好消息?”说着他接过电报看了起来。
电报的内容是关于波斯局势的,那里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哈米德的父亲伊嗣俟三世如同历史上一样,被人暗杀了,现在他所管辖的地区落入了太子舅舅的手中,他拥立年仅3岁的太子登基,挟天子以令诸侯。
哈米德决定趁机攻打叛军,已经和程咬金、薛仁贵等人拟定了作战计划,约定打下叛军控制的区域,割让与安戈特地区相邻的合德省给唐朝。
这些情况李佑是知道的,程咬金发来了电报,说西征军目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