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唐朝-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十分尴尬,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下去了。

    许敬宗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也看到了大臣们的态度,他不在乎大臣们的态度,只想牢牢地抱住李世民的大腿。李世民给了他立功的机会,他决定牢牢地抓住。

    他出来说道:“陛下,臣反对高大人他们的意见,大唐能够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全靠陛下的英明领导,陛下的任何决定都是英明的。

    臣也反对阎大人的意见,俗话说知子莫若父,你阎大人对李郡公的了解,难道还能超过陛下对自己儿子的了解吗?

    陛下认为李郡王有能力负责修建永安宫,那就一定可以的。

    再说了,为陛下修建永安宫,是陛下自己的事情,陛下愿意用谁就用谁吗,妨着你们什么事儿了,用得着你们来反对吗?”

    许敬宗的话似乎无赖,却也不好反驳,谁反驳就是直接跟李世民作对了。

    然而,贞观年间的大臣们不是被吓大的。

    “许敬宗,你说的是什么混账话?”魏征出来说话了。他看不惯许敬宗的小人嘴脸,直接就不给他面子。

    他说道:“陛下,臣等没有人反对修建永安宫,大家的意见也都是要对这件事情负责,许敬宗这么说就是在挑拨离间。臣认为他的这种行为应该治罪。”

    “对,许敬宗太过分了,应该对他惩处。”大臣们纷纷说道。

    许敬宗马上反驳到:“魏征,你这分明就是对陛下撤掉你中书省侍中一职不满,是蓄意攻击陛下。”这货一说话就上纲上线。

    阎立本嘴快,他说道:“许敬宗,你这人说话句句挑拨陛下和大臣们的关系,可见你是居心叵测,包藏祸心。你究竟想干什么?”

    “是啊,这家伙人品有问题。”

    “对,他就是个奸臣。”

    “嗡嗡嗡。”大臣们又是一阵议论。众人都对他的小人嘴脸反感。

    “陛下。”许敬宗急眼了,他大吼一声,抛出了杀手锏。

    他说道:“陛下,您看到了,很多人今天反对您的意见,这绝非偶然,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他们干的。”

    这话一出,大殿上鸦雀无声。


………………………………

 第八百四十六章 到底是谁愚蠢

    许敬宗的话太敏感了。

    有些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皇子们和大臣们为了在朝堂上达到某种目的,事先跟支持自己的官员串通一下也是有的,这种事情大家彼此心照不宣,说出来就不好了。

    而且,大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是想集中大家的意见,请李世民同意某项事情。可是,眼前的这件事情不是大家请李世民来裁决某一项事情,而是直接反对李世民的意见。

    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大家都不吭气儿,用看白痴的眼神儿望着许敬宗。

    许敬宗手里的确有些所谓的证据,可是他所要针对的人身份太敏感了,扔出来就是一颗原子弹。

    看到大家这样看他,他也有些犹豫了。他知道,他的话一出口,如果最后达不到整垮李承乾和李佑的目的,他恐怕也就完了。

    魏征嘲讽地说道:“许敬宗,你说我们大家对陛下诚恳地提出意见,是有人是先指使,你倒是说说看,是何人指使,他又指使了什么?

    请你拿出证据来。”

    许敬宗有些尴尬,他望着李世民,想从他的表情上得到提示。

    李世民知道许敬宗要提出李承乾和李佑的事情,他也有些犹豫,这件事情太大了,万一说出来了,这可是一件棘手的大事,究竟要闹到什么程度,又该如何收场呢?

    难道真的要整垮李承乾和李佑吗?

    李世民没有想好,此刻他的思绪纷乱,如万马奔腾一般。

    可是,大臣们如此的齐心反对任用李泰,如果没有人事先在背后组织,这可能吗?

    还有,假如真的没有人在背后组织,那就更可怕了——说明李承乾和李佑的影响力也太大了,就因为他们二人反对重用李泰,这些人就自觉地支持他们。

    况且,李世民自从登基以来,这是遭到反对程度最高的一次。在其他的事情上,以前他也遭遇过反对,那怕是在贞观6年那次罢朝风波上,支持和反对的人也是一半对一半。

    李世民有点担心,如果自己这次妥协了,那么以后再遇到其它的问题,大臣们会不会再次抵制自己?这个头开不得啊!

    李世民犹豫了片刻,终于缓缓地点了点头。

    许敬宗有了李世民的首肯,顿时有了底气。他从衣袖里面掏出了一本奏章,说道:“陛下,针对李郡公的事情,绝非是今天才开始的,而是有预谋的行为。

    这里是《大唐日报》编撰许攸和刘会的供词,他们擅自扣押李郡公为陛下祝寿的稿件,不准在《大唐日报》刊登,这不仅仅是针对李郡公的行为,明摆着就是针对陛下的行为。

    很多人都知道,下官曾经是许攸的同窗和同僚,知道他谨小甚微,甚至可以说胆小如鼠。

    试问一下,许攸不过是一个正五品的官员,以他的性格,他哪里来的胆子敢私下扣押一个皇子的文章?分明就是有人在背后为他撑腰。”

    说到这里,许敬宗环顾四周,看到众人都望着自己。他有些得意地说道:“我现在已经掌握了充分的证据,现在公布如下。”

    许敬宗把许攸和刘会的证词念了一遍,说道:“看到了吧,这是太子殿下和西北王殿下指使他们做的,上次朝会的时候,太子殿下和西北王殿下就坚决反对陛下重用李郡公,今天有人同样反对李郡公,难道是巧合吗?

    陛下,臣怀疑这些人都是跟太子殿下和西北王殿下串通好了的,是有预谋的行为。”

    阎立本是最担心李泰重新上位的,以李泰的品行,他一旦得势,自己一定会遭到报复的。就在许敬宗正在念证据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好了对策。

    许敬宗的话音刚落,阎立本就出来说道:“许敬宗,对你的话我有疑问。

    其一,你是如何找到所谓的证据的?”

    许敬宗就把当时搜查《大唐日报》社情况说了一遍。他说道:“为什么别人的文章没有被扣押,偏偏就是李郡公的文章呢,找到了被扣押的文章,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阎立本哈哈大笑,说道:“陛下,各位大人,假如有人故意要扣押李郡公的文章,他为什么不干脆就将它损毁,就说没有收到不就行了。许攸他们还把文章放在桌子底下,等着你许敬宗来搜查,难道人家都是傻子吗?”

    “就是,这明显的不合理呀!”

    “是啊,人家太子殿下和西北王殿下是多么聪明的人,能干出这样的蠢事来吗?”

    “我看,也只有他许敬宗这样的愚蠢的人,才能干出这样的事情来。”

    “他才不傻呢,我看八成就是他故意栽赃。他怎么就知道文章在桌子底下?当时肯定是他自己偷偷的塞进去的。”

    “嗡嗡嗡。”大臣们议论纷纷。

    许敬宗说道:“阎立本,你这就是诬陷。当时那可是士兵们翻箱倒柜搜查出来的,士兵们都可以作证。你是刑部侍郎,应该知道说话要讲证据的。

    况且,《大唐日报》社的许攸和刘会都已经交代了他们的罪行,这里有他们签字画押的口供为证。”

    阎立本说道:“好,你说的对。我是刑部侍郎,审理过成千上万的案件,一眼就能够看出其中的问题。我问你,你是如何拿到这样的证据的,在审问时候是否对许攸和刘会用刑了?”

    许敬宗说道:“我只是在审问的时候,按照程序进行了正常的审讯。”

    阎立本问道:“你不要顾左右而言他,你就说实话,是否对他们二人用刑了?”

    许敬宗说道:“他们二人担心招供出来以后会遭到报复,因此一开始的时候不肯招供,我只是正常的采取了一些刑讯手段,你们刑部审犯人的时候,难道也全都不用刑吗?”

    阎立本说道:“陛下,各位大人,你们都听到了吧,所谓的许攸和刘会的口供,是被他许敬宗严刑逼供后做出来的。”

    “原来是这样啊,许敬宗也太过分了。”

    “是啊,这就是屈打成招啊!”

    嗡嗡嗡。大臣们又是一阵议论。

    许敬宗说道:“人证物证俱在,不由得许攸和刘会不承认,采取必要的刑讯手段,有什么可指责的?”

    萧东昌对于父亲萧乾被免职,心里不痛快,他说道:“阎大人,许攸和刘会招供的事情,你能不能让许敬宗也招供啊?”

    阎立本说道:“陛下,萧大人说得有道理。请陛下恩准,由臣来审问许敬宗,臣敢保证他一定会招供出这件事情不是太子殿下和西北王殿下指使的,而是他许敬宗暗中指使的。

    刑部的刑讯室里有48套刑具,臣就不相信他许敬宗能挨得过一半儿。臣敢保证,最多使用24套刑具,他许敬宗就会把他小时候,偷看邻居家女人洗澡的事情,也招供出来的。”

    “哈哈哈哈。”大殿上一片哄笑声。

    许敬宗立功心切,好不容易取得了一些成绩,却没有想到被众人轻易地就推翻了。他一时之间无比尴尬。

    不过,许敬宗毕竟不是个等闲之辈,他反击道:“阎立本,原来你们刑部就是如此的草菅人命,你敢说你们刑部办案从来没有用过刑?凡是用过刑的犯人招供出来的东西,就都是假的吗?眼前的这个案件人证物证俱全,法律以事实为依据,由不得你在这里胡言乱语。”

    张亮作为张宝贵的父亲,深知眼前的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如果李佑倒霉了,张宝贵也跑不了,他这个当父亲的也难辞其咎。因此,虽然他平时一贯低调,可是也不得不站出来说话了。

    他说道:“陛下,臣绝不相信这件事情是太子殿下和西北王殿下指使的。既然许敬宗说许攸和刘慧已经招供了,臣认为事关重大,因此请求陛下让许攸和刘会来当堂对质。”

    “对,臣等请陛下恩准让许攸和刘会当堂对证。”大臣们都不相信李承乾和李佑能干出这样的蠢事儿来,于是一起上前附议。


………………………………

第八百四十七章 触目惊心

    长孙无忌、房玄龄和阎立本等人都认为,李承乾和李佑绝不会做出这样的蠢事儿,尤其是李佑,那绝对是人精,他也犯不着在这样的细节上让别人抓住把柄。

    因此,许敬宗肯定不敢让许攸和刘会出来对质,于是他们一起请求李世民准许许攸和刘会出来对质。

    不料,许敬宗马上说道:“陛下,臣正有此意,请您恩准许攸和刘会出来对质,好让这些人无话可说。”

    其实,就在大臣们提出让许攸和刘会出来对质的时候,李世民心里也有些不相信这件事儿是真的,他猜想或许李承乾能够干出这样的事情,他跟李泰向来水火不容,气头上有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可是李佑那小子聪明绝顶,有大局观,从来没有听说过他干出这等不上台面的事情。

    李世民知道李承乾跟李佑走得近,一定商量过如何对付李泰的事情,应该也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来,这件事情也太容易让人抓着把柄了。

    面对着大臣们的请求,李世民正在犹豫着是否同意,他担心许攸和刘会出来推翻了口供,那场面一定十分尴尬,那样就不是许敬宗能否下的来台的问题了,而是赤裸裸的打他李世民的脸了。

    许敬宗的态度出乎意料的坚决,让李世民眼前一亮,他发现许敬宗还真是个人才,办事稳妥牢靠。

    李世民点头说道:“准了,传许攸和刘会上殿。”

    这件事情是百骑司负责的,马宣良马上派人去带许攸和刘会过来。

    掖庭距离太极殿很近,不到一炷香的功夫,百骑司副总管周攀进来了,他禀报道:“陛下,臣只带来了许攸,刘会已经死了。”

    “怎么回事儿,在天牢里,人怎么就会死呢?”

    “是啊,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嗡嗡嗡”,此话一出,大殿上顿时想开了锅一样,大臣们议论纷纷。

    李世民的眉头也皱了起来,他不满地问道:“许敬宗,这个刘会怎么就会死了呢?”

    许敬宗说道:“臣认为他是畏罪自杀,臣在牢中审问他的时候,他就十分害怕,说有人可能会杀他全家,他大概是想用自己的死换取他全家的安全。”

    李世民问道:“周攀,刘会是怎么死的?”

    周攀说道:“他是用自己的裤带悬梁的,至于是自杀还是他杀,这件事情刚刚发生不久,臣等目前尚未调查清楚。”

    说完,他跟马宣良对望了一眼,二人心中都很郁闷。李佑专门儿交代过他们要保证许攸和刘会的安全,可是他们只是负责拿人,天牢里面不是他们百骑司负责的,那里归宗正寺负责。

    李世民说道:“这事情你们去调查一下,有了结果以后,向朕禀报。”

    “臣遵旨。”周攀说完后退下了。

    此时,许攸跪在大殿的中央,李世民看到他衣衫整洁,看不出他受过刑讯逼供,觉得阎立本等人的话有些言过其实了。

    他问道:“许攸,许敬宗所说的事情,到底有没有啊?你如实说来。”

    许攸说道:“陛下,确有此事。一个多月前,有位太子府的官员来见臣,他说太子殿下交代,所有李郡公写的文章,大唐日报一律不许登载。”

    “这可能吗,一定是有人逼着他这么说的。”

    “这家伙简直是胡说八道,这件事绝对不可能。”

    “嗡嗡嗡。”大殿上又是一阵议论纷纷。

    李世民问道:“许攸,你所说的这件事情,是不是有人逼着你这样说的?”

    许攸说道:“没有人逼迫罪臣,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的,臣不敢在陛下面前撒谎。”

    李世民问道:“许敬宗有没有对你用刑?”

    许攸说道:“刚开始的时候,臣担心受到太子殿下的报复,不敢说实话,许大人打了臣几下,但并不严重。

    陛下,臣这么做,真是迫于压力不得不为之的,还请陛下宽恕臣的罪行。”

    李世民对他的回答很满意,或者说对这样的结果很满意。

    这件事情足以证明李承乾在对待李泰的事情上做了手脚,大臣们跟着他胡闹是大臣们理亏。而且这件事情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只不过是扣押了李泰的一篇文章而已,李承乾和李佑所犯的过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李世民对他们稍加处罚,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打击了李承乾和李佑的气焰,还不至于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可谓一举两得。

    他说道:“这件事情也不全怪你,而且也不是一件什么天大的事情,就不对你处罚了。官复原职吧。”

    许攸大喜过望,急忙磕头谢恩。

    李世民此时已经做出了决定,他准备对李承乾和李佑给予罚俸半年的处分,反正这两个家伙也不缺钱,这件事就此了结。他相信大臣们现在已经无话可说,不能再反对自己重用李泰了。

    “嗯哼。”李世民清了清嗓子,正要开口说话。

    “陛下,臣有疑问。”就在这时,大殿上有两个人同时站出来说道。原来是魏征和阎立本。

    李世民不满地问道:“事情已经很清楚了,你们还有什么话可说?”

    魏征和阎立本对望了一眼,魏征说道:“阎大人请说。”说完,他退到了一边。

    阎立本对魏征点点头,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臣从事刑侦工作数十年,觉得这件事情还是有些疑问,臣请您恩准臣问许攸几个问题。”

    李世民觉得这家伙真是麻烦,可是当着满大殿大臣的面儿,他也无法阻止阎立本的请求,不然的话,就显得自己心虚似的。他只好说道:“你问吧。”

    阎立本走到了许攸的面前,伸手抓住他的衣领拉扯了一下,说道:“许攸,请你把衣服脱下来。”

    不等许攸回答,许敬宗马上说道:“阎大人,你这是干什么?这里是神圣的朝堂大殿,你让他宽衣解带,在陛下面前殿前失仪,该当何罪?”

    阴弘治马上说道:“许敬宗,你要干什么?为什么不准阎大人把话说完。

    西北王殿下当年在当齐王的时候,就在这个大殿上说过:总是有些人不要脸,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胡乱打断别人。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有的人素质仍然没有提高呢?”

    “说得有道理,这素质也太差了。”

    “就是,这家伙一看就是个小人。”

    “是啊,人家阎大人向许攸问话,妨碍爱着你许敬宗什么事儿了。”

    “这家伙分明就是做贼心虚,害怕人家阎大人查出问题来。”

    “嗡嗡嗡。”大殿上响起了一片斥责声。

    阎立本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涉及到了太子殿下和西北王殿下的声誉。请允臣将此事调查清楚,免得大家在背后议论。”

    阎立本说话很有水平,他的意思是如果不当着大家的面把事情问清楚,你皇帝陛下就怪不得大家在背后议论你了?

    李世民无奈地说道:“你问吧,其他人就不要打断他的话了。”

    许敬宗心中焦急,可是他也无法阻止阎立本问话了。

    许攸在阎立本的催促下,脱下了上衣。他身上的累累伤痕,看上去令人触目惊心。

    这还不算,阎立本干脆扯下了许攸的裤子,众人可以看到他的臀部和大腿,也都有被烧焦的痕迹。

    阎立本说道:“许敬宗,这就是你说的正常的审问?我真是佩服你了,你还真是个用刑讯的高手,专门往人家看不见的地方下黑手。”

    “这家伙也太狠了吧,平时看着挺老实的,没想到下手这么黑。”

    “妈呀,这也太吓人了。我现在明白刘会是怎么死的了?”

    大臣们纷纷表示了不满。

    许攸穿上了衣服,眼含泪水一言不发。

    魏征看不下去了,他走过来问道:“许攸,你是不是被屈打成招的?”

    许攸满眼都是眼泪,他望望李世民,又望望许敬宗,咬着牙说道:“没有,臣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是真的,就是太子殿下派人逼迫臣做的。”

    魏征说道:“你一口咬定是太子殿下逼你做的,太子殿下到底是派谁来跟你传达他的意思的?你说出那人的名字来,让他来跟你对质。”

    许攸说道:“我不认识那个人,他手里拿着太子府的腰牌,我不敢不听。”

    魏征大声说道:“好啊,好一个不认识。”

    他转向李世民说道:“陛下,各位大人,你们现在还觉得他的话可信吗?”

    喜欢吃货唐朝请大家收藏:()吃货唐朝热门吧更新速度最快。


………………………………

 第八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的手段

    魏征的话说完后,大臣们议论纷纷。

    “这也太巧合了吧?”

    “是啊,牵涉到里面的人,一个已经死了,另外一个说不认识,这明显的有问题啊。”

    “就是,他说一句不认识,那人拿着一块太子府的腰牌,就说是太子府的人,如何去寻找那个人?有太子府腰牌的人不在少数,太子府官员和太子六率有数千人之多呢。”

    “是啊,这纯粹是胡说。”

    新任工部尚书商文奇现在跟许敬宗是统一战线,他赶忙出来帮忙,他说道:“陛下,臣认为许攸所言合情合理。其一,太子殿下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派出一个大家所不熟悉的人这很正常。其二,许攸看到手持太子府腰牌的人,不敢不相信,也不敢不遵从。

    假如臣是许攸,恐怕也会跟他一样,按照来人的意思扣押李郡公的文章的。因为那毕竟是太子殿下的意思,臣怎敢不遵从呢?”

    “你这里面又是假如又是恐怕,还不都是凭空推断吗?”阎立本说道。

    “就是,没有证据,全都是似是而非的东西,如何能够令人信服?”萧东昌说道。

    大殿上乱哄哄地吵嚷成一团。

    “好了,不要吵了。”李世民出声制止了众人。

    他说道:“这件事情就不要议论了,朕认为在这件事情上太子有明显的嫌疑,况且他目无君父,在朝堂上当众顶撞朕,理应受到惩罚。李佑跟太子串通一气,殿前失仪,也一并要受到惩罚。

    这决定,对太子和李佑罚俸半年,念在他们初犯,解除他们的禁足。”

    李世民确定和稀泥,快刀斩乱麻底处理此事。

    大臣们事先真的没有串通,他们对李承乾和李佑被禁足深感担忧,不知道他们会受到何种处罚。现在,看到李世民对他们的处罚不重,能够解除禁足,很多人都觉得能够接受。

    魏征、阎立本和萧东昌觉得这么不公平,出来表示反对。不过,此时大多数大臣认为能够接受,反对的声浪小了很多。

    李世民心中暗喜,决定趁热打铁。他问道:“修建永安宫的事情,众位爱卿没有异议了吧?”

    “臣等无异议。”大臣们一齐答道。

    “那好,这件事情就定下来了。此事由李泰负责,工部给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