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国时期,楚国和赵国为了避免被秦国吞并,都将公主许配给了秦始皇,结果,他们仍然遭到了灭国的下场。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里我就不再一一叙述了。
还有就是主动和亲。这是在我方实力强大的基础上,为了分化瓦解对方,而采取的积极主动的有效办法,这样做的好处大家都明白,我也不多赘述了。
对于吐蕃来说,由于地理上的原因,我朝想要征服吐蕃是不现实的。而且从资源的角度来说,征服吐蕃就是个鸡肋。
因此,对于我朝来说,最好跟吐蕃做个好邻居。可是,这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那要看人家吐蕃怎么想了。
从目前的情况下来说,吐蕃占据了地利的优势,我朝西域都护府和陇右道,全部在吐蕃的打击范围之内,他们随时可以选择一点,对我朝进行攻击。
我军由于缺乏高原作战的经验,对于吐蕃基本上没有什么有效的反击手段。
从这点上来说,吐蕃是实力较强的一方。此时与之和亲,就是被动和亲。
儿臣的意见是,此时不宜和亲,对于吐蕃应该采取打击的态度,削弱其实力,等到吐蕃真的成为了一个弱小的邻居、畏惧我大唐时,采取和亲的方略,才能够达到和睦相处的目的。”
历史上就是这样的,吐蕃崛起之后,多次对唐朝发动局部战争,此时的唐军正是战斗力最强的时期,唐军屡次大败吐蕃军队,松赞干布才不得不主动求和,这才有了文成公主的故事。
和亲后,吐蕃在松赞干布在世的日子里,一次也没有向唐朝挑衅。就是禄东赞在位的初期,吐蕃与唐朝关系也保持得很好。
直到李世民去世后,吐蕃才与唐朝的关系逐渐交恶。
看到李佑侃侃而谈的样子,众人都很吃惊,这哪里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这分明就是一个老练的战略家啊。
李靖说道:“臣赞成齐王殿下的意见。”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也支持两李佑的意见。
唐俭有些担忧地说道:“就这么拒绝了吐蕃人,会不会引起冲突?”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李佑,你认为该如何处理此事呢?”
李佑说道:“同意和亲,但是要设置障碍,令其知难而退。
新郎迎亲的时候,不是要作诗吗?作不上来,就不让他过去。
就是这个意思,出一些难题,吐蕃人要是答不上来,那就是他们的问题了。”
“好,好,这个主意好啊。”身为礼部尚书,唐俭最注重礼节名声了,这样做很符合他的口味。
大臣们一致赞成这样的意见。
李世民说道:“就这么办。李泰,此事仍然由你负责。此事就议到这里,下面说其他的事情吧。”
看看没有自己什么事情了,李佑闭目养神,等到早朝结束,就回到了齐王府。
李佑刚刚进府不久,侯君集和李道宗就来了。
李佑见到二人,说道:“两位叔叔,我正要去找你们呢。”
侯君集问道:“有什么好事儿?”
李佑说道:“咱们的味精已经研制成功了。”
喜鹊很乖巧,不等李佑吩咐,就出去叫人了。
很快,王寮端着一个盒子进来了。他将盒子放在桌子上,打开盖子,露出了一堆晶莹的颗粒。
李佑用手指撵起一点,放进了嘴里,品了品说道:“你们尝尝,好东西啊。”
侯君集和李道宗学着李佑的样子,将味精放进了嘴里。
“哎呀,这味道好鲜美啊。”侯君集赞道。
“好东西,真是要发财了。”李道宗兴奋地说道。
接下来,几个人讨论了一阵生意上的事情。
李佑受到:“两位叔叔,我找你们还有一件事,是关于吐谷浑的事情,吐谷浑……”
正在这时,白虎进来禀报道:“王爷,李大将军来了。”
不久,李靖进来了。
李佑说道:“正好,我正有事要和你们商量呢,走,到我的书房去吧。”
进了书房,李佑打开了一幅吐谷浑地图,他说道:“各位将军,吐谷浑的战事恐怕不远了。”
李靖说道:“殿下,臣正是为此事而来的。”
……
鄯州。
慕容翎一行人进入大唐陇右道不久,慕容钵的信使就追了上来,
慕容钵在信上说,叛军慕容乾最近刚刚得到了吐蕃人的大笔军需补给,扩充了四万兵力,吐蕃军队又有部分人马进入了龙德城,战争一触即发。让慕容翎加快速度,尽快赶到长安向皇帝陛下求援。
慕容翎让郝连博特率领使团人员随后跟进,她自己带着几名侍卫,策马直奔长安。
这天下午,慕容翎等人来到了原州城,看看天色尚早,他们决定继续赶路,到前面的同济县城打尖。
连日来的纵马奔驰,众人都感到有些疲倦了,看到城外路边上有个茶摊,就下马歇息一下。
慕容翎等人正在喝茶,一伙吐谷浑商人模样的人也停下来喝茶。
慕容翎身边的一名侍卫,看到同样的吐谷浑人,不免注意观察。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此人是他无意中在鄯州客栈里见到的。
侍卫感到很奇怪,自己一行人是快马赶路的,这个人怎么会也出现在这里,除非他也是快马赶来的。他马上意识到了危险。
他低声说道:“殿下,这些人有问题。”
慕容翎武艺虽高,却没有江湖经验,听到侍卫的话,不由得朝着那些吐谷浑人望去。果然发现那些人形迹可疑。
这些吐谷浑人各个年轻彪悍,一般商人老少都有,哪有这般整齐的。再看看他们的身上,似乎都揣着家伙,应该就是冲着自己来的。
慕容翎猜的没错,这些人就是叛军慕容乾派来的。
慕容乾猜到慕容钵会向唐朝求援,就派人来截杀他派出的使臣。
杀手们没有在吐谷浑境内动手,而是要等着慕容钵的使臣进入唐朝境内再动手。
一来,他已经接到了吐蕃派遣使团到长安的通报,他要算好时间,配合吐蕃使团的行动。
二来,如果慕容钵的使者在吐谷浑境内被杀,慕容钵得到消息,再派出使臣也来得及,而且行踪一定更加隐蔽。
还不如等到慕容翎等人远离了吐谷浑,使臣出事了,慕容钵也得不到消息,等到他得到消息,再派出使臣就来不及了。
此时,慕容翎等人已经远离了吐谷浑,杀手们决定动手了。他们暗中跟着慕容翎等人,寻找机会下手。
慕容翎的举动,已经引起了杀手们的警觉,觉得自己暴露了。他们暗中做好了动手的准备。
这时,杀手们看到慕容翎站了起来,竟然朝着他们走来。他们不由得握紧了刀柄。
………………………………
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泰出题
慕容翎虽然缺少江湖经验,可是她却十分聪明。她知道自己被杀手们盯上了,敌暗我明,防不胜防。
她迅速判断了情况。
敌人一共12人,己方4人,人数虽然不占优势,但是此地距离城门只有几十步远,城门口就有把守的士兵。只要这里打斗起来,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赶来。
自己的身份可以证明,敌人却有所顾忌。慕容翎决定利用这个机会,逼着杀手们现身,除掉他们。
慕容翎站起来,拔出了柳叶剑,朝着那些吐谷浑人走去。三名侍卫也亮出兵器,跟了上去。
慕容乾派来的杀手们知道自己的行踪曝露了,干脆也亮出了兵器,双方打斗在一起了。
三名侍卫护住慕容翎的后背,掩护她冲在前面。不是侍卫们不忠心护主,而是他们了解郡主,平时与她对练,都不是她的对手。
慕容翎果然厉害,与杀手们一个照面下来,就有两人伤在了她的手下。杀手们各个都是好手,却抵挡着不住她的进攻。
慕容翎等人的四人组合,配合得十分有效。转眼之间,杀手们已经倒下去了三人。此时对方还有9人。
杀手领头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嘴里喊道:“不要乱,两个对一个,分开他们。你、你,跟我拦住她!”
他的意图是,自己带人阻拦住慕容翎,其余的人先解决掉她的手下,再一起四面围攻她。
杀手们不再一拥而上,散开来,围住了慕容翎等人,两人寻找一名敌手作战。杀手们各个都是好手,战术正确了,战力立刻发挥了出来。
慕容翎自己倒是不怕,可是她担心手下的侍卫们抵挡不住敌人的攻击。
她也喊道:“跟着我,向城里冲。”说着,带头朝着城门方向冲去。
杀手头目急忙和一名杀手拦在她的面前。
慕容翎挥舞着柳叶剑,边打边冲,却被杀手头目在一名杀手的配合下,死死缠住,一时冲不过去。
她看到对手武艺高强,一时无法击退,只好沉下心来,与对手拼杀。
这里的厮杀,已经惊动了城门口的守卫,可是他们却一时无法过来帮忙。
守卫城门的一共25名士兵,三班倒着执勤,此时门口只有八名守卫。打斗的人穿着吐谷浑的服装,士兵们摸不清路数,也不敢贸然出击。
执勤的伍长一面派人去叫其他的人过来,一面朝着打斗的双方吆喝,想制止他们,毕竟在城门附近出现流血事件,他们也是有责任的。
慕容翎以一敌二,丝毫不落下风,打得对方不停地招架,眼看着就要抵挡不住了。
这时,慕容翎手下的侍卫们却陷入了被动。他们的武艺与敌人也就在伯仲之间,以一敌二就十分吃力了。
“哎呦”一声,一名侍卫被刺中了腹部,手上一慢,肩膀上又中了一刀,眼看着就不行了。
另外两名侍卫看到这样下去不行,对望了一眼,嘴里喊道:“郡主快走!”说着,不管背后的敌人,分别扑向了与慕容翎对战的杀手头目和那名杀手。
慕容翎趁机杀向剩下的一名杀手,连刺两剑,将他刺穿了咽喉。
这时,两名侍卫已经陷入了围攻,他们浑身是血,拼死拦住敌人,急切地喊道:“郡主快走啊。”
慕容翎不忍心抛弃他们,可是自己身上肩负着吐谷浑天大的重任,只好一咬牙,趁机冲了过去,朝着城门方向跑去。
“啊,啊……”背后传来一阵惨叫声,两名侍卫被敌人乱刀砍死了。
慕容翎心中悲痛,却无可奈何,只能拼命奔跑。
杀手们也是重任在身,一定要杀死慕容翎,竟然不顾城门口出来的唐军士兵,也朝着门口追来。
这时,守门的队正出来了,带人拦住了跑过来的慕容翎。
队正喝道:“站住,你是什么人?”
慕容翎穿着男装,队正一时分辨不出她的身份。
慕容翎掏出腰牌喝道:“我是朝廷册封的银州郡主。这些人是叛军的刺客,拿下他们。”
队正听说过银州郡主,尽管是番属国的公主,却也是朝廷册封的大唐郡主,她可不能在这里出事。于是指挥着手下弯弓搭箭,射向了杀手们。
随着两名杀手中箭倒下。杀手头目看到这种情况,知道事不可为,只好放弃了追杀,带着剩下的杀手逃走了。
不久以后,慕容翎见到了闻讯赶来的原州刺史,刺史大人问清楚情况后,派出两队人马,一路去接应吐谷浑后面的使团,另一路,由原州司马亲自带领一队骑兵护送慕容翎前往长安。
魏王府。
长史王聪拿着一叠纸,对李泰说道:“殿下,您看看这些题目,其中真是有不少好的啊。”
李泰仔细地研究了一番,亲自挑选出了10道题目。再由他和阎立本与王聪三人从中挑选。
李泰十分聪明,手下的一帮文士也各个学问深厚。时间不长,他们就想出了很多题目,经过挑选,最后选出了6道难题。
最近李泰做事,屡次遭遇挫折,行事更加小心了。这6道题目出来以后,他没有急于去向李世民表功,而是召集了很多文士们进行测验,结果十分成功。
李泰特地拿给萧乾来看,结果萧乾只能答对其中的一道题,萧婉玉也只能答出其中的两道题。
这下,李泰心里有了十分的把握,认定来自番邦的吐蕃人不可能答对这6道题,这才前去觐见李世民。
两仪殿,书房。
李世民看了李泰出的题目,自己猜了一阵儿,也只能答对其中的一道题目,又给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看了,他们也认为这些题目出得好,一致赞叹。
李世民问道:“这些题目的答案是什么?”
李泰说道:“父皇,为了保密,儿臣也只是知道其中一道题的答案。还请父皇允许儿臣暂时保密。”
李世民很喜欢这些题目,也欣赏李泰的做事态度,他高兴地说道:“青雀,你果然聪明。这件事办得很好,定能够让吐蕃人知难而退的。”
说完,他对礼部尚书唐俭说道:“你可以通知鸿卢寺了,让那些吐蕃人前来觐见吧。”
不久以后,两仪殿宴会厅。
李世民接见了吐蕃使团。
………………………………
第一百六十章 老婆你来了
行礼过后,禄东赞问道:“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我国国书上的请求,不知陛下是否允准。”
他觉得大唐应该没有人能够看懂他们的国书,就等着他们开口询问呢。
李世民淡淡地说道:“你们国书上请求与我国建立友好关系,这点朕是同意的。
至于你们想求取朕的公主和亲,这个也不是不行。只是我大唐的公主品德高洁,聪明博学,不知道你们吐蕃人教化如何,是否配得上我大唐的公主呢?”
“啊?大唐皇帝竟然能够看懂我吐蕃刚刚创建的文字,这也太神奇了吧。”
本想给唐朝来个下马威的禄东赞,吃了大唐一个下马威。
禄东赞说道:“我吐蕃也是泱泱大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他不甘示弱,炫耀了一番。
李世民说道:“是不是真的,一试便知。贵使,你们敢不敢接受一下测验?”
禄东赞是吐蕃顶尖学者,对汉文化深有研究,他自信地说道:“请陛下尽管出题。”
李世民说道:“好吧,朕准备一下,十天后,在御花园举行测试。”
李泰的题目出得很棒,准备起来也很复杂,的确需要些时间。
禄东赞问道:“请问陛下,如果我答对了您的题目,您的哪位公主会嫁给我家赞普呢?”
李世民说道:“朕的女儿南平公主年方15,与你家赞普年岁相当,如果能够结亲,明年即可出嫁。
不过,你们要是答不上来,此事作罢。”
禄东赞说道:“一言为定,我替我家赞普谢谢陛下了。”
……
立政殿。
“呜呜”,长孙皇后的寝殿里,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哭得昏天黑地的,她就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女儿南平公主李乐菱。
“母后,儿臣不愿意嫁给那吐蕃野人,求母后让父皇收回成命。呜呜。”李乐菱哭道。
长孙皇后劝道:“不会的,不是真的让你嫁给吐蕃人的。”
“父皇已经答应了吐蕃人了,说只要是人家能够答上来咱们出的题目,就要女儿嫁给他们的赞普的。呜呜。”李乐菱但心地说道。
“不会的,他们不可能答上你四哥出的题目的,你看看吧。”长孙皇后将李泰出的题目交给了李乐菱。
李乐菱擦了擦眼泪,看了起来。很快她就被李泰出的精彩的题目所吸引,不再抽泣了。
她仔细研究了半天,一道题也答不上来。这下,心里好受了不少。
不过,她还是不放心,就去找了李泰。
魏王府。
得到了李世民的赞扬,李泰的心情很好,他正在文学馆和文士们诗词唱和,李乐菱找上门来了。
她问道:“四哥,你干嘛出这样的主意,我可不愿意嫁到那荒僻的吐蕃去。”
李泰十分冤枉,说道:“哎呀三妹,这可不是我的主意。是李佑说可以跟吐蕃人和亲的,那日在朝堂上,李佑说……”
李泰从来不替别人背黑锅的,向来好事是自己的,坏事都是别人的。
他说道:“为了帮助你,我可是绞尽脑汁想出了难题,一定能令吐蕃人知难而退的。”
尽管李佑现在名声大振,李乐菱因为最近没有和李佑接触过,对李佑的印象却仍然停留在以前的那个形象。
她怒道:“这该死的家伙,我找他去。”说完,气冲冲地走了。
齐王府。
李乐菱见到李佑,直接说道:“李佑,你吃饱了撑得,干嘛答应那些野蛮人的和亲?我告诉你啊,打死我也不会去的,要去你去好了!”
李佑:“……???”无话可说。
李乐菱数落了一通之后,扬长而去。
李佑伸手打了自己的嘴巴一下,说道:“该,叫你嘴欠,朝廷大事关你屁事?”
李佑想了半天,这件事似乎是自己不对,李乐菱是无辜的。
原来,他是想对付吐蕃人,和亲的事情就是随便说说。这下,这件事可就真的成了自己的事情了,必须出马解决了,不然,就算是李乐菱不会嫁给吐蕃人,也得恨上自己一辈子了。
李佑犯愁了,他想啊想的,满脑子浆糊。
忽然,白虎进来说道:“王爷,原州司马求见。”
李佑很纳闷,这个原州的人,自己一个也不认识,他想不出人家找自己有什么事情。
他说道:“叫他进来吧。”
原州司马是个中年汉子,满脸络腮胡子,威武彪悍,他说道:“臣原州司马司马炯,见过齐王殿下。”
李佑乐了,看看人家,怨不得当司马呢,原来就姓司马。
他问道:“司马大人,你找我什么事情?”
司马炯说道:“殿下,银州郡主来了……”他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李佑大喜,说道:“我老婆来了,这下难题解决了。”
司马炯有点发蒙,没听说齐王殿下和银州郡主成婚了啊。
李佑说道:“你带我去。”
长安城外的一间民房里,慕容翎等待着李佑到来。
经过了刺杀事件,她不得不加倍小心,因此,她不敢贸然直接进城,就让司马炯去见李佑。
“老婆,你来了。”李佑笑嘻嘻地说道。
慕容翎一阵欣喜,顿时觉得心里踏实了下来。可是想起自己这一路的风尘仆仆,忽然有点委屈,她嗔道:“你就没有个正形,一见面就胡说八道。”
李佑肃然道:“银州郡主,我是唐朝李佑,请问,你有什么事情。”
李佑的装模作样,逗得慕容翎一笑,她说道:“不理你了。我有要紧事情要跟你说。”
李佑说道:“别急,咱们回家去说。”
不久以后,慕容翎换上原州士兵的衣服,混在士兵们中间,悄悄进入了齐王府。
齐王府
李佑对原州司马司马炯说道:“司马大人,你的情意我记下了,有机会我会回报你的,你回去后,对此事要严格保密。
顺便向刺史大人表示感谢,欢迎你们来长安的时候,到我府里做客。”
说完,让白虎递给了司马炯一只箱子,说道:“这些钱,你拿去给将士们分分吧。”
司马炯很高兴,带着士兵们离去了。
客房里,慕容翎说道:“李佑,吐谷浑现在很危险,你要帮我啊。”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仗能发财啊
慕容翎介绍了吐谷浑的情况,并说了慕容钵提出的请求。
说完后,她一脸担忧焦躁的神色。
李佑给她倒了一杯茶,亲手端给她,笑道:“别说你是我老婆,就算不是,我也看那些吐蕃人不顺眼。
放心吧,这件事我管定了。”
慕容翎和李佑一起经历过生死,对他十分信服,听他这样说,心里感到轻松了下来。
李佑叫来周乾,说道:“你去广翠殿,见到我母妃后,让她请陛下到她那里去,就说我和郡主一起过去,在那里见驾。”
李佑不清楚朝廷里有没有被吐蕃收买的人,而且慕容乾派来的刺客,应该也到了长安。为了慕容翎的安全,他必须小心行事。
正事忙完了,他吩咐道:“摆宴,我要宴请我老婆。”
慕容翎看到李佑如此重视自己的事情,心中十分高兴,就暂时放下了心事,和李佑聊起天来。
晚饭前,周乾回来说道:“王爷,今天陛下有事,明天下午,让你带着郡主进宫。”
李佑说道:“白虎,去叫宝贵他们过来,还有老哈,一起热闹热闹。”
不久以后,张宝贵、阴广浩、哈米德、侯成、李端,还有程处亮等人都过来了。
除了阴广浩以外,这些人共同经历过生死考验,见面分外亲切。
李佑亲自下厨,做了几个南方菜,拿出了自己酿制的52度的渭河纯酒,热热闹闹地畅谈了起来。
酒宴上,张宝贵借着酒劲儿,问道:“郡主殿下,你什么时候嫁给我佑哥啊,我可是等着喝喜酒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