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唐朝-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酒宴上,张宝贵借着酒劲儿,问道:“郡主殿下,你什么时候嫁给我佑哥啊,我可是等着喝喜酒呢?”

    “就是,就是。”我们都等着喝喜酒呢。

    慕容翎喝了酒之后,原本脸色就有点红,这下脸红得像是一块红布了。

    她望了一眼李佑,呸道:“别瞎说,谁说要嫁给他了。”

    张宝贵说道:“郡主,像我佑哥这样英俊又聪明能干的人,我要是个女人,也一定会嫁给他的。你可别错过了机会啊。”

    哈米德也说道:“宝贵兄弟言之有理。”

    李佑笑道:“二弟,老哈,这么好的酒菜,也堵不上你们的嘴吗?来,喝酒,吃菜。”

    众人嘻嘻哈哈的,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晚宴。

    第二天下午,周乾带着几名太监进入了承天门,监门卫的侍卫们对于齐王府的人十分熟悉,知道人家又是给阴妃娘娘送东西来了。

    不久,李佑也过来了。

    进入了宫城之后,李佑见到了周乾等人,然后带着一个手里捧着盒子的小太监,朝着两仪殿走去。

    到了李世民的书房门口,马宣良对李佑点点头说道:“殿下,陛下正等着您和郡主呢。”

    进了书房,小太监摘下了帽子,露出了一头秀发,她说道:“臣女慕容翎参见陛下。”

    李世民问道:“慕容翎,你兄长还好吧。”

    慕容翎说道:“谢陛下关怀,臣女的兄长很好,臣女代兄长向陛下问安。”

    李世民说道:“你们吐谷浑的事情,李佑跟我说过一些,你把情况详细地介绍一下吧。”

    “是,陛下。吐谷浑目前……”慕容翎说道。

    吐谷浑刚刚经历了战乱,内部还没有整合完毕,一些慕容尊手下的残余势力仍然没有肃清,在叛军慕容乾的支持下,与慕容钵作对。

    慕容乾原本是吐谷浑大将,他带领的叛军有6万人马,都是吐谷浑原有的军队,训练有素。目前,在吐蕃的支持下,又新招募了4万人,正在加紧训练,准备用他们接替主力的防务,腾出主力对慕容钵作战。

    原本在龙德城就有吐蕃军队1万人,现在又新调来了五千骑兵,陆续还会有军队调来。

    慕容钵手下原有2万主力,2万民兵,慕容尊死后,招降了五万叛军,这些军队刚刚清洗了主要军官,人心不稳。

    慕容钵为了防备叛军进犯,下达了动员令,临时征召了10万民兵。可是吐谷浑刚刚经历了战乱,军费和兵器等物资匮乏,难以有效地组织训练。

    如果唐朝不出兵,慕容钵没有把握能够抵挡住得住叛军和吐蕃人的联合进攻。

    介绍完了情况,慕容翎焦急地说道:“陛下,我吐谷浑是大唐的臣属国,效忠大唐和陛下,还望陛下救救臣下。”

    李世民说道:“嗯,情况我都清楚了,你先下去休息一下,容我们商议后再说。”

    慕容翎就跟着王德出去了。

    此时,书房里有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和李佑。

    李世民问道:“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按说咱们大唐目前也很困难,参与吐谷浑的事情,恐怕又会卷入一场战争,实在是令人难以承受。

    可是吐谷浑是我大唐西北屏障,不能坐视吐蕃人将其吞并。臣的意见是,还是要制止吐蕃人的狼子野心。”

    长孙无忌深谋远虑,不愧是贞观第一大臣,凌烟阁位列第一。

    房玄龄说道:“臣赞成长孙大人的意见,不能任由吐蕃人吞并吐谷浑,那样会助长吐蕃的嚣张气焰,我西部边境将永无宁日。”

    李靖说道:“陛下,臣也赞成干涉吐谷浑的事情。臣已经做了军事干预的预案。”

    李世民是个果断的人,他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做好打仗的准备。

    目前虽然朝廷困难很多,军费紧张,朕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打这一仗。”

    李佑在一旁听得热血沸腾,心道:“难怪会有贞观盛世呢,就是因为有李世民这样英明的领袖,还有像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和魏征等一大批忠诚干练的文臣武将。”

    这时,李世民问道:“李佑,你熟悉吐谷浑的情况,你说说看,有什么想法。”

    李佑说道:“父皇,你们的决心是正确的,吐蕃人狼子野心,如果不打服他们,将来后患无穷。

    儿臣赞成干涉吐谷浑的事情,决不能让吐蕃人吞并吐谷浑。

    有件事儿臣要禀报父皇,吐谷浑看似贫瘠,却有着巨大的宝藏。

    只要是利用的好,打仗不仅不赔钱,还能够发大财的。”
………………………………

第一百六十二章 让你占个大便宜

    “哦?还有这事,快说说看,吐谷浑有什么宝藏?”李世民很感兴趣地问道。

    李佑走到舆图前面,指着柴达木盆地的位置说道:“吐谷浑有大大小小的盐湖100多个,在这些盐湖中,最大也最出名的是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和柯柯盐湖,它们都分布在柴达木盆地。

    这三个中的任何一个盐湖的盐就够整个大唐食用数百年的。”

    李靖说道:“殿下,臣早就知道那里有盐湖,可是那些盐苦涩异常,根本就不能食用啊。”

    李佑笑道:“你说得不错,那些盐是不能直接食用,可是你们忘了,民以食为天,我就是专门研究吃的。

    我有办法将这些盐变成可以食用的盐,甚至比咱们现在吃的盐都好。

    你们说说看,这么多盐,咱们是不是发财了?”

    “什么,殿下竟然懂得制盐之法?!”房玄龄惊讶地说道。

    李佑笑道:“父皇,儿臣就是个吃货,什么也不懂得,就会吃,凡是与吃有关的事情,儿臣都很熟悉。”

    李世民也激动起来了,他说道:“好,好,就为了这些盐,这一仗也值得了。”

    说完,他果断地说道:“李佑,你负责跟吐谷浑谈判,一定要将这些盐湖控制在大唐手中。”

    “儿臣遵旨。”李佑应道。

    李佑出了书房,到了偏殿,就看到慕容翎焦急地等着他,一见到他就急切地问道:“怎么样,陛下怎么说,能帮助我们吐谷浑吗?”

    李佑说道:“老婆,你放心,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为了你的事,我可是磨破了嘴皮,终于说动了我父皇,他已经答应出兵了。”

    “真的吗?太好了!”慕容翎激动起来了。

    李佑笑道:“怎么样,老婆,该怎么奖励你老公啊?”

    说着,把脸凑过去,指了指自己的脸颊。

    慕容翎红着脸推了他一把,说道:“咱们赶紧回去,我要写信,告诉我兄长。”

    李佑说道:“不急,有件事还没跟你说呢。”

    慕容翎问道:“什么事情,快说。”

    李佑说道:“不急,回去说。”

    慕容翎嗔道:“你这人真是的,有话赶紧说,急死人了。”

    李佑笑道:“我就不说,憋死你。”

    慕容翎气得给了他一粉拳,李佑惊叫一声:“哎呀,谋杀亲夫啦!”

    “有刺客!”

    殿前的几位武士听到李佑的鬼叫声,急忙举着刀枪过来查看。

    李佑笑道:“没你们的事,散了吧。”

    齐王府。

    回到府里,慕容翎仍然盯着李佑问道:“你说,到底是什么事情?”

    李佑说道:“出兵的事情是定下来了,可是时间恐怕得向后推一下,怎么着也得到年底吧。”

    “什么?那怎么行?”慕容翎急眼了。

    李佑说道:“我朝的情况你也清楚,刚刚经历了旱灾,瘟疫,又帮助你们吐谷浑打了仗,穷啊,没钱打仗啊。

    为了筹措军费,时间就得往后拖一拖了。”

    慕容翎急眼了,站起来说道:“等你们筹措了经费,叛军都已经打过来了。”

    李佑说道:“也不是没办法,只是我父皇说了,你们吐谷浑要拿出点诚意来才行。”

    慕容翎说道:“你们要什么?我们现在这么困难,什么也没有啊?”

    李佑说道:“有,你们吐谷浑有很多盐湖,你要是肯和我合作开发,不仅我们大唐有了军费,就是你们吐谷浑也能够有钱花了。”

    慕容翎疑惑地问道:“那些盐湖?有用吗?”

    李佑笑道:“对你们来说没用,可是对我来说有用啊。只要你同意合作开发,我就有把握说服我父皇,尽快出兵。”

    慕容翎现在已经火上房了,那些没有用的盐湖还在乎吗?一旦叛军打过来,什么都没有了。

    她说道:“我同意,你说怎么办?”

    李佑说道:“咱们签订一份协议,吐谷浑的盐湖由唐朝和吐谷浑共同开发,一切经营都由唐朝负责,你们不用出一文钱,每年的利润二八开,你们白白地得到了两成的利益。

    你可是捡了大便宜了。”

    慕容翎问道:“那些盐湖真的能够赚钱吗?”

    李佑说道:“给你没有用,给了我就行。”

    慕容翎一咬牙,说道:“那,三七开。”

    李佑叹道:“你呀,真是要钱不要命,都什么时候了,还这么斤斤计较?!”

    慕容翎说道:“你不是我老……我哥吗,就不能让着我点?”

    其实,李佑的目标位就是三七开,如果悬殊太大,将来一定会有麻烦的。

    毕竟盐湖在人家的地盘上,到时候给你设置一点障碍,就让你干不成了。

    他笑道:“算了,看在你是我老婆的份儿上,我就再让你一成,就算是给你的彩礼了。”

    两人又探讨了一些细节,很快就达成了协定。

    慕容翎很着急,要求马上签订协议,于是他们就叫来了田敏,让他起草了一份协定。

    为了方便行事,慕容翎来时,慕容钵就让她带来了空白的加盖了玉玺的文书,在上面填上了内容。

    李佑说道:“好了,明天我就去找父皇加盖大唐的玉玺。这件事就成了。

    放心,出兵的事情,一定会准时的。你可以向你兄长报信了。”

    慕容翎很高兴,立刻起草了文书,让白虎带着文书,去路上迎接后面赶来的郝连博特,让他派人送回吐谷浑。

    办完了这些事,慕容翎放松了下来,开始和李佑说说笑笑了。

    李佑说道:“老婆,吐蕃人的使团就在长安,他们也是为了你们吐谷浑来的,他们要求取我大唐的公主,和大唐建立友好关系,就是为了避免大唐干预吐谷浑的事情。”

    他这一说,慕容翎又有点急眼了。她说道:“你们要讲信用啊,不是说好了要出兵的吗?”

    李佑笑道:“那件事是说定了。哎,怎么样,要不要咱们一起坑吐蕃人一把?”

    慕容翎对这个感兴趣,她说道:“好啊,你说怎么办?”

    李佑说道:“咱们这样……”

    慕容翎说道:“行,没问题。”

    李佑笑道:“不愧是我老婆啊。”

    两人聊了一会儿,李佑就让她先去休息了。

    慕容翎走后,李佑来到了厨房。
………………………………

第一百六十三章 精盐

    “王爷,您来了。”

    齐王殿下和其他王爷们不同,他是来厨房最多的一位,厨子们和他都很熟悉。

    李佑说道:“王寮,你去拿一些木炭,捣碎了,再拿一个底下带孔的花盆来,洗干净了,将这些碎木炭装满。

    拿几斤腌咸菜的粗盐来,化成水。再拿一些麻布和绢来。”

    王寮也不问为什么,直接吩咐手下去办了。

    时间不长,这一切都准备好了。

    李佑让王寮将化开的盐水,先用几层麻布和绢过滤了一遍,然后倒进了装满木炭碎颗粒的花盆里,下面再放上一个铜盆,接着过滤出来的盐水。

    然后将这些盐水反复过滤了几遍。

    木炭不是活性炭,吸附功能差,李佑只好多次过滤。等到过滤出来的盐水看上去很清亮的时候,李佑说道:“把这些盐水放进锅里熬干了吧。”

    夏天,厨房里又有明火,有些闷热,李佑吃了一根雪糕,说道:“你们每天在厨房里工作,很辛苦,从今天起,月俸再加两成。”

    厨师们一阵欢呼。

    王爷是个吃货,与吃货关系最近的当然是厨师们了。需要就是价值,齐王府的厨师们是整个厨师界地位最高的。

    这半年多时间,月俸已经涨了好几次了。

    盐水终于熬干了,锅底留下了一层盐颗粒。王寮等人将盐刮下来,放进了盘子里。

    李佑捏起了几颗盐粒,放在手中看了看,然后放进了嘴里。

    “嗯,不错,就是这个了。”

    他对厨师们说道:“来,都看看,尝尝。”

    “哎呀,王爷,这盐,这盐太好了,比咱们用的细盐还好呢。”王寮激动地说道。

    “是啊,是啊。”厨师们都很激动。

    李佑笑道:“这才是人吃的盐呢。”

    ……

    第二天早朝后,李佑拿着和慕容翎签订的协议,去求见李世民。

    李佑进了皇城,走了没多久,就看到高静明在前门和两名官员谈话。

    高静明见到李佑,打发走了那两名官员,朝着他迎来。

    “殿下。”高静明拱手招呼道。

    “高大人。”李佑还礼说道。

    高静明满脸兴奋地说道:“殿下,听说吐谷浑有盐湖,能够制盐,什么时候能给户部增加收入,能够增加多少啊?”

    李佑说道:“我正要去见父皇,说的就是这件事,你和我一起去吧。”

    两仪殿,书房。

    李佑从衣袋里掏出了一个小布袋,拿起一张宣纸铺在桌子上,将袋子里的食盐倒在上面。

    他说道:“父皇,各位大人,这就是精盐。”

    众人品尝了以后,纷纷赞叹不已。

    高静明问道:“殿下,这盐比咱们往常食用的盐都好,是怎么制出来了,成本高不高啊?”

    李佑说道:“无论是海盐、湖盐、井岩还是岩盐,其中都含有杂质,因此有些苦涩。不过,这些杂质是可以过滤掉的。

    有一种炭叫做活性炭,它不同于普通的木炭,是将炭在高温下,采用一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原料有煤炭、竹炭、木炭、核桃壳和椰子壳等。其中核桃壳和椰子壳效果最好……”

    李佑科普了相关知识,然后说道:“父皇,无论是海盐、湖盐、井岩还是岩盐,儿臣都有办法提高产量和品质,今后大唐绝不会为了食盐的问题困扰了。”

    食盐匮乏,历朝历代都是常态,因此,朝廷才会实行盐业专卖。

    盐业的收入占到了朝廷税赋收入的很大比重。例如,安史之乱之后,朝廷将食盐每斗由11文提高到了110文,整整涨价了十倍,食盐的收入占到了朝廷全部财政收入的七成。

    李世民大喜,他立志要做千古一帝,国家不缺盐,就是亘古未有之盛大功绩。

    李佑建议,今后朝廷对于盐业生产、销售、运输和储存,要重新规划,要由重臣来负责。

    当李世民让李佑主持此事的时候,李佑推荐了太子李承乾,得到了李世民的批准。

    长孙无忌对李佑投来了感激的目光。

    最后,李佑拿出了与慕容翎签订的协议草案。

    对于大唐占了吐谷浑盐业的七成,众人都很满意。

    李佑说道:“父皇,儿臣建议,我大唐就以护盐的名义,派军队进入吐谷浑,等退去了吐蕃人,大军直接开进盐湖,进行屯田,呃,屯盐。

    这样,就可以在吐谷浑堂堂正正地驻扎一支大军,开发湖盐,同时控制吐谷浑的局势。

    将来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一举吞并吐谷浑。”

    古人出兵讲究名义,房玄龄赞成道:“陛下,臣以为这样稳妥。”

    大唐是只猛虎,李世民对于拓土开疆十分热衷,大臣们也各个都不是善茬。

    李世民赞道:“民以食为天。这饮食果然是个大学问,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啊。”

    ……

    李泰最近十分忙碌,张罗准备着测试题目。

    李泰所出的测试题目每个都不简单,花掉了李世民的一大笔钱,不过,这些题目奢华有趣,李世民也不在乎钱了。

    鸿卢寺客舍。

    禄东赞带领吐蕃使团前来长安,就是要达到与唐朝结亲的目的,进而与唐朝签订和平协定,使得唐朝不能撕破和平协定,干涉他们吞并吐谷浑的计划。

    由于两国往来较少,彼此不十分熟悉,尤其是唐朝不熟悉吐蕃,使团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宣示吐蕃的强大和发达,让唐朝有所顾忌。

    唐朝是泱泱大国,吐蕃人对于唐朝的熟悉程度远胜于唐朝对吐蕃的熟悉,唐朝人普遍认为吐蕃人野蛮落后,对他们十分轻视。

    唐朝采取测试的方法,正中了吐蕃人的下怀。禄东赞要通过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唐朝人不敢小觑他们吐蕃人。

    禄东赞可是个超级考霸,从小到大所有考试都是以一名。他不仅聪明好学,还养成了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李泰没闲着,禄东赞也没闲着,他千方百计地打探有关测试的消息。

    这天,一个吐蕃商人说道:“纰论大人,我已经打听到了公主殿下奶娘兄弟的下落,给了他一大笔钱,公主殿下的体貌特征,我都记下来了。”

    说着,递给了禄东赞一张写满了字的纸。

    禄东赞赞扬了他,并且赏给了他很多的钱。

    不久,禄东赞又得到消息,说御花园附近出现了很多马匹,还有不少拉着圆木的马车。

    齐王府。

    李佑也没闲着,他忙着研究如何下套来坑禄东赞。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坑人计划

    阴弘治是礼部侍郎,鸿卢寺归礼部管,可是这次李泰出的题目,李泰却只是告诉了礼部尚书唐俭。阴弘治是李佑的舅舅,打死李泰也不会告诉他的。

    阴弘治想从唐俭那里打听,人家是个守信用的君子,说魏王殿下说了,不准告诉任何人,因此不能告诉他。

    李佑想要坑人,就要知道李泰所出的题目是什么,阴弘治没有打听得到,十分遗憾地告诉了李佑。

    李佑想了想笑道:“舅舅,这有何难,我保证有一个人知道。”

    阴弘治想了一下,笑道:“不错,别人他会瞒着,但是一定会告诉陛下的。那家伙就会拍陛下的龙爪的。”

    李佑的计划,正好要经过李世民的同意,于是他进宫求见李世民。

    两仪殿,书房。

    李世民正在批阅奏折,马宣良进来说道:“陛下,齐王殿下有要事禀报,他想避人耳目,请陛下换个地方见他。”

    现在的李佑,在李世民的心目中分量越来越重了,他知道李佑这样做一定有重要的事情。

    李世民说道:“好,你先带他到我的寝殿,一会儿我就过去。”

    李世民勤于政务,平时在两仪殿书房办公,中午在两仪殿的寝殿休息,每天傍晚才下班回到帝寝。

    不久以后,李世民接见了李佑。

    李佑受到:“父皇,我四哥出的题目,能不能让我看一下?”

    李世民没有带着,放在书房了,不过,他有印象,说道:“王德,你去书房把李泰出的题目取来。”

    说完,他问道:“你问这个干什么?”

    李佑说道:“父皇,那些题目恐怕难不住禄东赞。”

    李世民对李泰出的那些题目十分欣赏,他自己也答不上来。他不可置信地说道:“这不可能吧。”

    李佑说道:“父皇,禄东赞是吐蕃第一智者,吐蕃的松赞干布能够取得如此大是成就,一多半功劳都应该归功于禄东赞。待会儿,儿臣看了题目便知。”

    王德很快取来了李泰出的题目,李佑接过来一看,不禁暗暗称奇——果然就是历史上迎娶文成公主时,出的那六道著名的难题。

    李佑当即说道:“父皇,这些题难不住禄东赞!”

    李世民仍然不可置信,问道:“你怎么能够肯定?”

    李佑说道:“父皇,要论聪明程度,禄东赞远胜于儿臣。这些题目,儿臣都能够解答,何况是他呢?!”

    李世民仍然不信,说道:“你说说看,这些题目的答案是什么?”

    李佑一一解答了这六道题。

    李世民大惊失色,他自认为聪明绝顶,可是他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些题目自己也只能够猜对两道。

    李佑只是看了一眼就能够解答下来,这就够妖孽的了。按照李佑的说法,那个禄东赞岂不是更加妖孽了?!

    李世民顿时起了爱才之心,而且,他禄东赞有好感,说道:“如此人才,当为我大唐所用。我要留下他。”

    李佑摇摇头说道:“父皇,您留不住他的。”

    李世民说道:“我册封他为右卫大将军,再从中宗室中许配给他一门亲事如何?”

    李佑摇摇头说道:“不行。禄东赞是大丈夫,他绝不会因为您的这些条件而动摇的。”

    李世民有点郁闷,问道:“你有什么想法?”

    李佑说道:“父皇,儿臣跟您的想法一致——将禄东赞留在长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