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吃货唐朝-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下说了,你们从今天起,每天要学会三个字。每学会一个字,奖励一文钱,少学会一个字,扣发两文钱。
明白了吗?”
………………………………
第一百八十八章 千里之外抢风头
士兵们听说回去后能够当官,一个个兴奋不已。再说了,奖励一文钱和扣发两文钱,这个账大家都算的过来。
于是,大家一起吼道:“明白了!”
队伍开始行进了,士兵们看着前面士兵的后背,三个字一天要看到无数次,想记不住都难。
哈米德赞道:“老李,行军学文两不误,好主意啊。”
长安,国子监。
孔颖达接到李佑的来信,十分疑惑,不知道他去了吐谷浑,找自己干什么?军事上的事情他可是帮不上忙的。
信使递交了来信,急匆匆地就走了。他已经得到了李佑的批准,送完了信就可以留在长安了。
可是,这么好的建功立业的机会,他可不愿意放过,于是,立刻打马直奔鄯州。
孔颖达泡上一杯茶水,慢悠悠地打开了李佑的来信,看着看着激动起来了。
“这,这……”老爷子兴奋得站了起来,喊道:“快叫博士和直教们进来。”
国子监里面设置教师,分为博士、直教和助教。
不久,众人都进来了,一起向孔颖达行礼道:“孔祭酒。”
老爷子摆摆手,说道:“免礼,你们都来看看这个。”说着,将李佑的来信递给了他们。
看完之后,众人也感到新鲜,纷纷赞道:“齐王殿下真是大才啊。”
孔颖达说道:“好了,此事我要去禀报陛下,向全国推广。”
说完,他起身朝着皇宫走去。
进了皇城,孔颖达想了想,还是先来到了尚书省,来找萧乾,毕竟他是主管教育的仆射。
……
傍晚,萧府。
萧婉玉坐在床边读书,手捧着书本时间长了,手腕有点酸疼,她放下书,眼睛却看到书桌上的一块环形玉佩。
她拿起玉佩,目光变得迷离起来。
那天下午,在感业寺后面的树林里,李佑拥抱了萧婉玉,亲吻了她的面颊和嘴唇。
每次想到那个场景,萧婉玉都不禁面红耳赤,心中却感到无限的温馨。
萧婉玉手中的这块玉佩,是李佑随身携带的,当时就给了萧婉玉,萧婉玉当时身上没有什么有纪念意义的物件,就割下了一缕秀发给了李佑。
两人海誓山盟,洒泪而别。
这些天来,萧婉玉经常想着这个场景,心中也时常为李佑担心。
“娘子,老爷回来了,请你过去呢。”这时,丫环来叫她,说萧乾回来了。
“哦,我这就来。”萧婉玉对着镜子照照,深吸了一口气,朝着前堂走去。
“爷爷,您回来了。”萧婉玉说道。
“来。,婉玉,你来看看这个,齐王殿下真是太了不起了。”萧乾兴奋地说道。
萧婉玉心里砰砰直跳,以为是李佑给她来信了。
她接过萧乾手中的书札,扫了一眼,顿时觉得有些失望,不是给自己的信。
她问道:“爷爷,这是什么?”
“蒙学读物,一本叫《百家姓》,一本叫《三字经》。比起千字文来,更加通俗易懂,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你来读读这《三字经》。”
萧婉玉读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唐代的蒙学教育,主要依据的是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的《千字文》,这本读物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比起《百家姓》和《三字经》来说,难度大了一些,可读性也差一点。
三大传统蒙学中,以《三字经》最为经典。
《百家姓》始于北宋,《三字经》始于南宋。李佑是将其中的涉及到唐代以后的内容删掉了以后,重新编撰的。
萧婉玉读得朗朗上口,十分起劲儿。
爷孙二人探讨了一番这两本读物后,萧乾不满地说道:“《三字经》很好,没什么了可挑剔地。可是这《百家姓》里姓氏的排名就有些问题了。
他李家凭什么就排在第一位,而我萧家就排在那么靠后,他李家的历史比得上我萧家吗?”老爷子气呼呼地说道。
原来的《百家姓》里的开头是“赵、钱、孙、李。”赵是宋朝国姓,当然要排第一的。
唐朝的国姓是“李”字,李佑自然给改成了“李、赵、钱、孙。”
萧婉玉笑道:“爷爷,人家李佑是为了读着顺口,他母亲的阴姓不也排在后面吗?”
萧乾不服气地说道:“萧、钱、孙、李,不也朗朗上口吗?”
萧婉玉笑道:“爷爷,您就是一个老小孩,犯不着跟他计较的。”
……
早朝,太极殿。
李世民对于《三字经》和《百家姓》这两本蒙学读物十分满意。尤其是《百家姓》将李姓排在第一位,更是令他大加赞赏。
他说道:“众位爱卿,你们都读过了李佑写的《三字经》和《百家姓》,觉得如何啊?”
孔颖达是特地上朝来说这件事的,他首先说道:“陛下,老臣敢说,从盘古开天地以来,这两本蒙学读物,尤其是《三字经》,最为经典。
《三字经》其取材典范,包括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最为浅显易懂。
老臣建议,立即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两本蒙学读物。”
文官们中间不少人是孔颖达的弟子,看到先生如此推崇这两本读物,自然纷纷捧场。
“臣附议。”
“臣附议。”
房玄龄、长孙无忌和魏征等人也都赞成。大殿上一阵赞叹之声。
李世民很高兴,说道:“看到了吧,朕的儿子,即使在出征的路上,也不忘记为朕分忧,好啊,不愧是朕的好儿子啊。哈哈哈哈。”
李恪闷闷不乐,心道:“我也是你儿子啊。”
李泰则直撇嘴,心道:“又是那个吃货,千里之外,还回来抢风头。”
李泰府里有文学馆,按说这样的风头该由他来出才对,可是却偏偏是那个吃货。
“难不成真的是一吃就灵吗,不妨回去试试。”李泰有点迷糊了。
李佑等人终于到了鄯州。
鄯州,刺史府。
“王爷,这位就是薛仁贵。”侍卫王三介绍到。
………………………………
第一百八十九章 神射
“草民见过齐王殿下。”薛仁贵行礼说道。
李佑望着眼前的青年汉子,高个子,身材匀称健壮,面貌英俊,还带着饱读诗书的儒雅之气,不禁暗暗点头。
他说道:“薛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人,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熟读兵书战策,有一身的好武艺。
今日一见,果然一表人才。”
“谢王爷谬赞。”薛仁贵不卑不亢地说道。
李佑很欣赏薛仁贵的表现,说道:“你可愿意跟着本王,他日定可建功立业,成为一代名将。”
薛仁贵很感激李佑,说道:“草民愿意跟随王爷。”
李佑说道:“好,很好。听说你夫人病了,可安排好了?”
薛仁贵说道:“谢王爷,拙荆蒙王爷关照,已经安顿好了。”
李佑说道:“王三,你带薛仁贵去换一套衣甲来,我要看看他穿铠甲的样子。”
王三说道:“王爷,咱们出来的时候,没有带多余的铠甲啊。”
李佑说道:“你去找鄯州司马,就说我说的,给他挑一副好铠甲,选一件趁手的兵器。”
“是,王爷。薛仁贵,你跟我来吧。”王三带着薛仁贵出去了。
“佑哥,这个薛仁贵真的很厉害吗?”张宝贵不服气地问道。
侯成也说道:“是啊王爷,他就是个乡下小子,您就这么看重他?”
其他人也有些不服气。
李佑笑道:“有人敢跟我打赌吗,我赌你们这些人,没有一个能够在他的手下走过三个回合的。”
“这,佑哥,你也太瞧不起人了。你跟他只是见过一次面,怎么就知道他那么厉害?
我还就跟你赌了,我要是输了,输给你100贯。”张宝贵说道。
这家伙是个财迷,别看现在有钱了,可是只要是往外掏钱,心肝肺一起疼。一百贯钱,对他来说可是个不小的赌注了。
“好吧,我要是输了,三天不吃早饭。”李佑笑道。
侯成也不服薛仁贵,说道:“王爷,我也跟你赌了,5贯钱。”
高勇的侄子高通说道:“我也出五贯钱,也赌了。”
白虎武艺也不错,也有点不服薛仁贵,不过,他知道打赌从来没有人能够赢自家王爷,因此他没有吭气。
李佑笑道:“欢迎赞助啊。不过,这些钱,我也不要了,就都给了薛仁贵吧。”
不久,薛仁贵和王三回来了。
只见薛仁贵穿着红色的唐军军服,外面罩着一副明光铠,手中握着一杆方天画戟,十分威武。
李佑笑道:“薛仁贵,我这班兄弟们对你不服气,就只有我相信你。我可是跟他们打了赌的。
我赌他们没有人能够接住你三合,你要是输了,我可是要三天不吃早饭的啊。
怎么样,你敢不敢和他们比试?”
薛仁贵拱手说道:“一切听王爷吩咐。”
李佑拍手说道:“好样儿的,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不久以后,折冲府演武场。
贞观年间唐朝军队沿用“ 府兵制”。以 班田制的农户为基础,于天下各道、州、县要冲设军府六百三十四所,总称 折冲府,依编制规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府长官为折冲都尉( 正四品),副长官左、右 果毅都尉。
在府下设有团(又称营),官校尉,团下有队,设队正,队下为伙,设伙长。每营下辖五队,每队下领三伙,每伙领五位什长,各领十丁。
以营为基本单位。
军人最喜欢的就是比武了,听说有人比武,不仅是李佑带来的人马,就连折冲府里面的官兵们也纷纷出来观看。
张宝贵等人简单商议了一下,提出比试弓马骑射和马上对战。薛仁贵也都应了下来。
首先是骑射。
最先出场的是侯成,他是侯君集的义子,一身武艺尽得侯君集的真传。
只见侯成骑着一匹枣红马,在场上飞奔,到了箭靶的对面时,他将手中兵器挂在马背上,弯弓搭箭,朝着200步外的箭靶射去。
“中了,正中靶心。”箭靶处的报靶员,举起红旗示意。
“好啊。”演武场上爆发了一阵欢呼声。
接下来,侯成往返射箭,三箭全部射中了靶心。
这时,薛仁贵出场了。
只见他骑着一匹白马,首先来到观礼台前面,在马背上向李佑行礼。
他说道:“王爷,臣请求将箭靶移到两百五十步外。”
“什么?”官兵们都很吃惊,他们很多人能够将箭射到250 步外,但是这么远的距离,命中率就不高了。
人家侯成可是三箭都射中了靶心,难不成这么远你薛仁贵也能够做到?
李佑对薛仁贵有信心,说道:“好,就这样。”
听到王爷发话了,士兵们赶紧按照薛仁贵的意思摆好了箭靶。
薛仁贵将战马带到了演武场的边上,开始朝着场中奔驰,只见他策马飞奔到了箭靶正面,挂上方天画戟,弯弓搭箭,射了出去。
“中了,靶心。”报靶员示意。
“好啊。”场上一阵赞叹声。
接着,薛仁贵第二次策马过来,到了场中,弯弓搭箭,却是同时握住了两支箭,一齐射了过去。
“中了,靶心。”全是靶心。
众人愣住了,一时没人喝彩。过了一会儿,场上才爆发出热烈的喝彩声。
接下来,薛仁贵要第三次射箭了。
众人都很期待,看看他还有什么惊人之举。
“哒哒哒”,只见那匹白马飞奔了过来,马上却没有人。
就在众人疑惑的时候,蹬里藏身的薛仁贵突然上了马背,弯弓搭箭,再次射出。
只见他动作飞快,连发三箭。
“连珠箭!”张宝贵忍不住喊道。
众人的目光都望着箭靶。
只见那个报靶员站在靶子跟前发愣,看来是不知道该怎么报靶了。他干脆扛着靶子,朝着观礼台跑来。
众人围上去一看,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这也太厉害了吧!”
只见这最后射出的三箭,第一支箭射中了靶心,第二支箭射中了第一支箭的箭尾,第三支箭又射中了第二支箭的箭尾,将前面的箭杆从中劈开了!
………………………………
第一百九十章 连升七级
“我靠。”李佑尽管已经知道薛仁贵厉害了,没想到竟然如此神奇!
“好啊,好啊!”官兵们都是大开眼界了。
弓箭比完了,就该比试马上对战了。张宝贵等人被薛仁贵的神威震慑,有点要打退堂鼓了。
高通不服,说道:“我先来。”说着,上马拿着三尖两刃刀,站在了场中。
薛仁贵也策马来到了他的对面,拱手说道:“大人请。”
高通看到,薛仁贵右手持着方天画戟,面无表情地望着自己,自己似乎却不知道该如何出手了。
高通略一寻思,舞刀朝着薛仁贵的的面门虚晃一下,手腕一翻,朝着他的腰间扫去。
薛仁贵单手持戟,微微一抬手腕,“嘡”的一声,撞开了高通的三尖两刃刀。
高通觉得手掌发麻,险些扔掉手中的兵器。“这家伙力气太大了吧。”他心中暗暗吃惊。
就在他犹豫的瞬间,薛仁贵依旧单手将方天画戟向前一送,戟尖已经抵在了高通的护心镜上。高通只好认输了。
不到一个回合!
薛仁贵拱手行礼,说道:“请各位大人一起来吧。”
张宝贵等人知道自己一个人打不过薛仁贵了,一起上有点丢人。可是这么好的与高手比武的机会,又舍不得放弃。
张宝贵也客气地拱手说道:“那就得罪了。”
张宝贵、侯成和高通三人将薛仁贵围住。
“叮叮当当”,一阵金铁交鸣之声,四人战在一起。
两个回合后,高通败下阵来。
张宝贵和侯成看到分开围攻力量太弱,于是两人并在一起,同时向薛仁贵迎面进攻。
张宝贵手持马槊刺向薛仁贵的头部,侯成则挺枪刺向薛仁贵的腹部。
薛仁贵双手持方天画戟首先荡开了侯成的长枪,然后去迎击张宝贵的马槊。
突然,意外发生了。
薛仁贵为了迅速对付张宝贵,在荡开侯成的长枪时,力气使得有些大了,侯成竟然握不住长枪,长枪被撞飞,打在了马腿上,战马一个趔趄,跪了下去,将侯成摔了下去。
眼看着侯成的头部就要撞在地上,不死也会重伤。
说时迟那时快,薛仁贵松开了方天画戟,伸手抓住了侯成的腰带。
此时,张宝贵的马槊已经到了薛仁贵的头边。
由于事发突然,张宝贵尽管用力收手,马槊还是击打在了薛仁贵的左肩上。
薛仁贵身子一晃,左肩上鲜血直流,顿时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他咬着牙,还是将侯成提了起来。
侯成得救了,薛仁贵却负伤了。
众人急忙围了上来。
侯成抱着薛仁贵,关切地问道:“薛大哥,你没事吧。”
薛仁贵疼得满头冷汗,却微笑着说道:“没事。”
高贺年为他处理了伤口,好在没有伤到筋骨。
就这样,薛仁贵的武艺和人品得到众人的认可。
李佑很满意,当即任命薛仁贵为金吾卫的队正,由他统领金吾卫那一百名精兵。
这个队正可是正八品上,薛仁贵一下子从从九品下,越过了从九品上、正九品上下,从八品上下、正八品下,连升七级!
众人虽然羡慕薛仁贵,却没有人有怨言,都认为这是他应得的。
这下,众人都佩服薛仁贵,更佩服齐王殿下的眼光。
伯乐啊!
齐王殿下不仅慧眼识人,而且每次都会把功劳让给下属。将士们都愿意跟着齐王殿下卖命,知道他不会埋没了大家的功劳的。
第二天早晨,李佑等人从鄯州出发,继续向吐谷浑进发。
长安城。
李淳风十分满意陛下赏给自己的这个宅子,这个宅子是一位户部五品侍中升任扬州都督府正四品长史后留下的。
这位侍中出身世家大族,贞观二年的进士,是个讲究人,宅子里面装潢得十分雅致,很对李淳风的胃口。他简单地打扫了一下灰尘,就举家搬了进去。
现在,李宅可是门庭若市,冠盖云集。
每天上门的有问仕途的,问风水的,问吉凶的,问婚丧嫁娶的,各种求,谁让人家李真人灵呢?!
李夫人收钱收得有点手软,她担心地问道:“老爷,妾这么收礼,会不会惹麻烦啊?”
李淳风笑道:“没事,我这是奉旨收礼,不收白不收。哈哈。
不过,那些穷家小户的,你就别收了,老爷我没工夫跟他们费口舌。”
李淳风早年间跟随师傅行走江湖,见多识广,加上学识渊博,一般的问题都能够解答。
为人解惑是有学问的。
李真人的原则是,凡是应验时间长的,需要若干年之后才能出结果的,就给与相对肯定的答复。比如,一位妇人抱着刚满周岁的孩子,问将来的前程的,那一定要立马给予一个肯定的答复。
他会说,你家小公子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将来一定是大富大贵的命,不过要防小人,娶妻不宜过早,要到21岁才行……
听上去很是那么回事儿,其实嘛……反正没毛病。
若是应验的快的,那就要小心了。
比如说,10天后就要科举考试了,人家问自己能不能中进士,这个就不能说了,要含含糊糊地说。
如果了解此人平时的底子的,可以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你一定能够高中的。
人家要是问意外是什么,就说“天机不可泄露。”那人就不敢再问了。
这样,此人中了,必然感谢李淳风。不中,也怪不得人家李淳风,此乃天机不可泄露嘛。
如果对此人不了解,或者知道此人不学无术,肯定是中不了的,干脆直接来个“天机不可泄露”了事。
反正,李真人是令人信服的。
这几天,长安城流传着一件事,说几个月前,有一个波斯商人,他的父亲因为偷税被关进了监狱。他在长安得到了消息,托人引荐,求见了李真人,想问问他父亲会不会有事。
李真人告诉他说,没事,用不了多久,波斯国主就会大赦天下,他的父亲会被释放的。
果然,这几天,有人从波斯到长安销货,告诉他说,波斯国主的宠妃新近生了一个小王子,刚出生的时候有病,波斯国主为了给小王子祈福,大赦天下,他的父亲被释放了出来。
“李真人真是太神了。那么遥远的地方,他也能够算到。”
“那是,要不然陛下都会请李真人问国运呢?”
这天晚饭后,李宅来了一位李淳风等待已久的客人——禄东赞。
………………………………
第一百九十一章 推背图
禄东赞被李世民封为右卫大将军,享受正三品的散官俸禄。
对于李世民的这个离间计,他并不担心,因为松赞干布是个英主,他信任禄东赞。禄东赞已经派人将这件事告诉了松赞干布。
禄东赞在长安的这段日子,除了对长安的繁华和唐朝的强盛感到震惊以外,还对两个人十分感兴趣。
一个是齐王李佑,他听说了这位王爷的不少故事,很想结识这位王爷。可是,据说此人一直都在外地的矿业学校,他暂时无缘与其相识。
另外一个就是李淳风,对于这位真人,他的兴趣更加浓厚。
禄东赞的学识渊博,或者说很杂,他不信教,只相信自己。但是他对于藏传佛教和道教了解得很多,因为他发现,这两者都可以利用。
最近一段时间,他忽然感到有些困惑了,因为李淳风的表现令他实在是无法解释了。
尤其是最近,推背图的传说引起了禄东赞极大的兴趣,他拥戴松赞干布,致力于振兴吐蕃,很想推算一下吐蕃的国运。
就在不久前,他听说了唐朝出兵吐谷浑的消息,就更加为吐谷浑的命运担心了。
于是,他就前来拜访李淳风了。
听说禄东赞来访,李淳风亲自到大门口迎接。
李淳风是四品官,禄东赞是正三品的大员,他是要先向人家禄东赞行礼的,他说道:“卑职见过大将军。”
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