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唐朝-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佑说道:“请宣儿臣府中的直长周乾觐见。”

    李世民说道:“宣。”

    很快,早已经等在殿外的周乾等人抬着很多笼屉进来了。

    李佑亲手打开一个笼屉,里面出现了许多圆圆的白色物价,还冒着热气。他取过一个盘子,用筷子夹起了一个馒头,放了上去。

    王德下来接过盘子,给李世民送了过去。

    李世民品尝了之后,感到很不错,他问道:“这个就是蒸饼?”

    李佑说道:“是,这个蒸饼是用酵母发酵之后做成的,和以往的蒸饼、胡饼想比,一斤面可以多做出一倍以上的馒头,好吃,容易吸收,而且没有增加成本。”

    他说的对得起良心,虽然发酵需要一点碱面中和,可是用量很少,碱面的成本低,便宜啊。他心道:“我无偿献出了配方,卖点碱面赚点小钱,应该的啊。”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不错,来,你们大家都尝尝。”

    各位皇子、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重臣都品尝了一下,赞不绝口。

    户部尚书高静明说道:“陛下,这可是好东西啊,百姓们在不需要增加花费的情况下,饮食就有了这样大的改观,这是大功一件啊。”

    长孙无忌自然出来说话了,他说道:“陛下,太子殿下心怀百姓,他和宜阳王殿下的这一举措,可是造福百姓的大好事啊,应该给与褒奖。”

    房玄龄和魏征没有参与皇子之间的争斗,他们是中立者,就事论事,对馒头给百姓带来的好处给与了肯定。

    李佑说道:“父皇,儿臣研究出配方之后,原本还想着卖出去赚钱,可是太子哥哥教导儿臣要为百姓着想,儿臣决定无偿捐献给朝廷。”

    李世民很高兴,说道:“很好,太子身为储君,就应该心怀天下百姓,把百姓的福祉放在心上。此事有功当赏。宜阳王李佑研究饮食也有功劳,也应该赏赐。”

    李佑不稀罕财物,他说道:“父皇,儿臣有话说。”

    李世民说道:“你说吧。”

    “父皇,儿臣没有什么才能,上朝也是个摆设。既然如此,还不如让儿臣专门研究饮食,或许能够为朝廷出力也说不定呢。请准许儿臣不再上朝,集中精力研究饮食,儿臣保证,今后会研究出新的造福百姓的食品来。”

    阴弘治看到李佑又来这一套,气得眼冒金星。

    这时,阎立本出来说话了,他说道:“陛下,臣以为,宜阳王殿下言之有理,他不善于理政,精通奇赢技巧,何不如发挥他的长处,也许真的能够造福百姓。”他很想把李佑赶出朝堂。

    岑文本也很想这样做,不过,他历来谨慎,没有绝对把握是不会出手的。他想了想,还是忍住了。

    李承乾不干了,他说道:“父皇,宜阳王已经多次为朝廷解决了难题,立下了大功,应该让他留在朝堂上,继续为父皇和朝廷出力。”

    长孙无忌马上说道:“臣赞成太子殿下的意见,宜阳王应该留在朝堂上。”

    “嗡嗡嗡”,朝堂上又是一阵议论声。

    李佑在朝堂上一言不发,除了有人找他的麻烦,就真的一声不吭,和摆设也没有什么两样。让他却研究饮食,也许真的能够发挥他的长处。

    可是,李佑虽然不吭气,遇到难题,却能够拿出与众不同的方案来。李世民又有点舍不得他离开。

    李世民有些拿不定主意。

    这时,魏征出来说话了,他说道:“陛下,宜阳王殿下有大才,他应该留在朝堂上为朝廷出力。”

    这下,李世民拿定了主意,说道:“李佑,你每天必须上朝,其他的时间去研究你的学问吧。”

    李佑哭笑不得,狠狠地瞪了魏征一眼。

    魏征假装没有看见,眼观鼻鼻观心,嘴角却露出了微笑来。
………………………………

第二十四章 一条裤子

    在唐朝当官好啊,不仅待遇优渥,假期还多。唐朝官员的休沐很多,每十天休息一天,即每月在10、20、30号休息。每年还有36天的年假。除此之外,全国需要放假的节日还有十三个。官员们每年放假的时间多达百天。

    眼前就到了寒食节和清明节。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日,因此两个节日是一起过的,连在一起要放假4天。

    李佑因为上朝,没有大块时间外出郊游,好不容易有了这4天假期,决定出去散心。

    这天早上,李佑、阴广浩带着侍卫,一行十余人出了光化门,直奔泾阳县去打猎。张宝贵急于发财,实现在自己家中的地位升级,闷头扎在制碱工坊里,连郊游都没有兴趣。

    泾阳县北部的嵯峨山区,植被茂盛,有野兔、黄鼠、狗獾、狐狸、狼等动物。

    这天,李佑射杀了一只狗獾,其他人也打到了一些野物,看看太色将晚,李佑决定找个地方过夜。

    黑豹被派去探路,回来后说在山下发现一个农庄,有几户人家。众人就来到了那个农庄。

    李佑看到,这个农庄只有三户人家,一个衣衫破旧、满脸皱纹的老农看到来了客人,就出来迎接。

    老农没见过世面,看到来人衣着华贵鲜亮,后面还跟着一群持刀的侍卫,有些害怕。他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起,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这样一声不吭地跪着。

    李佑下马,来到了这个老农跟前,说道:“老丈,起来吧。”

    老农战战兢兢地站起来,望着李佑等人仍然不敢说话。

    李佑说道:“老丈,我们打了一些野味,想借用一下你家的炉灶。”

    老农热情地说道:“好,用吧,用吧。”

    李佑走进了老农家里用篱笆扎起的小院里,白虎等人摆上了几张胡床(马扎),李佑坐下后,让老农也坐下来聊天。

    李佑问道:“老丈今年高寿?”

    老农说道:“不敢,小人虚长了31岁。”

    “啊?”李佑大吃一惊,这个老农看上去最少五十岁,不料竟然如此年轻。可见其生活的窘迫。

    李佑接着问了他家里的情况。老农名叫庄狗剩,婆姨两年前死了,家里有两个孩子,女儿十二岁,儿子十岁。他老家是河东云州人,早年间突厥人进犯,他举家来到这里生活。

    李佑看到他的衣衫破旧,家里的茅草屋也很寒酸,问道:“你家的生活看起来不好,是什么原因呢?”

    庄狗剩刚要开口,就听到侍卫喊道:“什么人,出来。”接着,就听到了一声女子的尖叫声。

    庄狗剩吓坏了,急忙说道:“大人,是小人的孩子。”

    白虎过来说道:“王爷,是这家的孩子,那个女孩儿……”说到这里,他低声说道;“那个女孩没有穿衣服。”

    庄狗剩羞臊地说道:“对不住了,家里穷,就一条裤子,孩子不能出来给贵人行礼。”

    李佑生长在长安城里,真的不知道乡下的百姓还有如此贫困的。他吩咐给庄狗剩家里留下几件衣服,庄狗剩千恩万谢。

    良久以后,两个孩子走了出来,一个个面黄肌瘦,见到生人,低着头不敢说话。

    李佑让他们坐下,拿出一些吃食给了他们,两个孩子惊喜万分,大口地吃着。

    李佑怒了,他说道:“黑豹,你去泾阳县城,把县令给我叫来。”

    夜幕降临时,泾阳县令来了。他名叫赵靖书,36岁,模样朴实憨厚。在路上,他询问了白虎王爷找他的原因,心中惭愧,忐忑不安。

    此时,李佑等人正在吃烤肉,庄狗剩一家人和其他两户人家也跟着一起享用烤肉。

    赵靖书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心中有些诧异。李佑的名头,他略知一二,名声不太好。可是,这位王爷竟然和那些农户在一起说说笑笑的,真是令他不敢相信。

    赵靖书上前行礼说道:“臣泾阳县令赵靖书,见过殿下。”

    李佑笑道:“赵县令,请坐。”

    黑豹递过来一个胡床,请赵靖书坐下。赵靖书坐下后,说道:“殿下,臣惭愧,没有治理好本县,请殿下责罚。”

    李佑说道:“赵县令,我请你来,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随便谈谈,别紧张。来,边吃边谈。”说着,递给他一块烤肉。

    赵靖书吃了几口烤肉,觉得很香,称赞了几句,结果,引来了李佑的一阵得意,他滔滔不绝地讲了一通烤肉的学问。赵靖书虽然觉得这位爷似乎有点不靠谱,可是心情却不知不觉地放松了下来。

    两人闲聊了很长时间,李佑了解了当地的百姓生活情况。

    泾阳县一半以上都是山区,山下的土地也很贫瘠,是个典型的贫困县,像庄狗剩这样的贫困户比比皆是。虽然山里蕴藏着许多矿产资源,可是没人知道,也无力开采。山上的果木资源、草药资源也很多,但是受制于交通、销路等原因,也利用不起来。

    赵靖书苦笑道:“臣出身贫寒,虽然中了进士,因为没有门路,才被发配到了这里。臣也想爱惜百姓,做出一番成绩来,可是……”他摇摇头,羞愧地说不下去了。

    李佑在叫他来之前,查阅了科技图书馆,有个和吃有关的重大发现。他意识到发财的机会来了,于是说道:“赵县令,我认识一个喜鹊商社,他们想在这里做点生意,还请赵县令帮忙。”

    赵靖书有些好奇,他不知道他管辖的这个穷县里,有什么生意可做。

    李佑说道:“这个生意,可以养活你们县里上千人,也许更多,能给你们县里增添很多赋税。你愿不愿意帮忙?”

    赵靖书县令的任期只有一年了,升迁不了,就会被调走,到州里担任一个平级的散官,熬到致仕,这辈子就这样了。他没有什么顾忌,说道:“殿下,如此甚好。臣愿意全力协助。”

    李佑又交代了一番,赵靖书大喜,连夜就赶回县衙,赶写文书,准备明天就开始实施了。

    赵县令走后,李佑对阴广浩说道:“三弟,发财啦!”

    阴广浩望着那些衣衫褴褛的农户,怀疑地说道:“发财?就在这里?佑哥,你是在发昏吧?”

    李佑笑道:“你呀,就是个睁眼瞎,满地都是金钱,你就是看不见!”
………………………………

第二十五章 被鄙视了

    泾阳县有一大特产--泾阳茯砖茶。

    “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泾阳茯砖茶,因其是在夏季伏天加工制作,其香气和作用又类似茯苓,且蒸压后的外形成砖状,故称为“茯砖茶”。泾阳茯砖茶又称“封子茶”,“泾阳砖”,是再加工茶类中黑茶紧压茶的一种。

    李佑决定生产这种茶叶,眼看着夏季将近,他正好现在开始准备。

    第二天一早,他无心再游猎了,带着众人返回了长安。

    不久以后,泾阳县里到处贴出了布告,说长安城的喜鹊商社在县里招募农工,每月工钱600钱,税钱由商社代缴。可带家眷,提供宅基地,盖房补贴5贯钱。年底还有分红。

    一时间,设置在县衙附近的喜鹊商社的临时报名点人满为患。

    商社的制茶作坊的地址就选在庄狗剩家所在的农庄那里。不久,这里就开始兴建起了大片的住宅和宽大的作坊。

    按照茯砖茶的生产工艺,李佑等人很快就生产出来了部分茯砖茶,虽然不是在盛夏制造的,但是口味也相差无几。

    接下来,就是如何推广茯砖茶了。

    广翠殿。

    这天,阴弘治进宫来见阴妃娘娘。他面色不愉地说道:“姐姐,你就不该让我去那个老顽固家里,我刚刚开口,就被人家给拒绝了。”

    原来,阴妃看到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开始关心他的婚事,她相中了前左仆射萧乾家的孙女萧婉玉,就让阴弘治前去提亲。

    萧乾可是唐朝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曾经是李渊时代的宰相,到了贞观年间继续做宰相。这老家伙的脾气,论起倔强来,魏征只能排在第二。他历来是得理不让人,多次让李世民下不了台,被贬官了5次了。但是,他很有才华,又忠于朝廷,最近,李世民准备继续启用他,担任右仆射。

    清明节的第二天,阴弘治来到了萧乾府上。萧乾听阴弘治说明了来意,直接说道:“我孙女已经许配给别人了,娘娘的好意臣心领了。”

    阴弘治来之前是托人打听过的,那个萧婉玉尚未许配人家。不过,人家既然这样说,明摆着就是不愿意了。他不得要领,只好怏怏地离开了。

    阴弘治走后,萧乾冷笑道:“就你李家那个混不吝的儿子,配得上我家婉儿吗?”

    萧府的花园里,花团锦簇。萧乾的夫人崔氏擅长种花,郁金香,桃花、海棠、樱花等在园中竞相怒放。尤其是海棠,花色有绯红、朱红、粉红、浅红、橘红、白色及复色等,少数为绿色,一步一景,各色花卉组成流动的花海。

    花园里站着两个少女,其中一个大约十四五岁,身材窈窕,身穿一套淡紫色衣裙,映衬得她原本白皙的肌肤更加雪白。此时,阳光披撒在她的脸上,秀美的脸庞容光四射,耀人眼目。一个字:美!

    她的秀发梳着细碎的小辫,弯曲倌在脑后,露出一张精致的鹅蛋型脸孔,肌肤雪白细腻,好似随时散发着光芒。她的前额十分光洁饱满,秀气的一字眉,杏仁眼,俏挺的鼻梁下面,一张小嘴线条明晰,柔美中略带刚毅。给人的感觉是冷艳高傲。

    她就是萧乾的孙女萧婉玉。她秀外慧中,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是个有名的才女。不仅如此,还使得一手好剑法,马球打得也十分出色。两个字:完美。

    萧婉玉自小跟随祖母侍弄花卉,品位很高,各种花卉被她修剪得姿态各异,却恰到好处。此刻,她手里拿着一把小小的喷壶,正在给花枝喷水。

    另外一个女孩儿名叫杜梅,是户部侍郎杜新元的女儿,萧婉玉的闺蜜。身高和年岁和她差不多,容貌姣好,圆脸微胖,性格活泼,快人快语。她说道:“那个讨厌的家伙,恶名昭彰,就是一个无赖,他哪里配得上咱们的婉玉姐姐呢?他舅舅还好意思前来提亲。真是的。”

    萧婉玉笑笑,没有说话。

    杜梅把林婉玉修剪下来的花枝,团在手里,扎成了花束,一边摘去上面的枯叶,一边不屑地说道:“那个恶人仗着自己是皇子,欺男霸女,为非作歹,不要说你这么出众的女子,就是我也看不上他呢。”

    萧婉玉笑道:“当然啦,你杜大小姐这样优秀的美女,怎么会看上他那样的恶人呢。咦,那天你母亲说给你提亲,事情怎么样了?”

    杜梅拉着萧婉玉的手,来到葡萄架下的石桌边坐下,有点发愁地说道:“你帮我参谋参谋,我阿爹想把我许给胡国公(秦琼)家的二公子秦怀道,我都没有见过他,心里拿不定主意。”

    萧婉玉说道:“是秦二公子啊,听说他虽然出身将门,文采也十分出众呢。要见他还不容易吗?让你阿爹带你去拜访胡国公不久行了。”

    杜梅说道:“那也不好,万一我看不上人家或者人家看不上我,那多尴尬呀!”

    “哎,你别忘了,今年端午节,魏王殿下的文学馆要举办端午赛诗会,秦二公子一定会去的,到时候你也去不就见到了吗?”萧婉玉说道。

    “那你陪我去吧。”杜梅向往地说道。

    “一定。”萧婉玉肯定地说道。

    广翠殿。

    阴弘治不服气地说道:“他萧老儿有什么了不起的。殿下是堂堂的亲王,又一表人才,才华出众,他萧家凭什么就看不上殿下。”

    他也不想想,以前的李佑是个什么货色。

    阴妃娘娘叹了口气,没有吱声。半晌之后,她说道:“此事就罢了,不要让佑儿知道。”

    望着眼前橙红透亮的砖茶,李佑很兴奋,阴弘治和张宝贵也都很兴奋,他们看到的颜色不是橙红,而是铜钱闪闪的金光。

    张宝贵说道:“佑哥,我发现我有点爱上你了。你这脑袋怎么就突然开窍了呢?”说着,伸手去摸李佑的脑袋。

    唐朝不少人有龙阳之好。李佑不由得一阵恶寒,他伸手打掉张宝贵的手,说道:“滚得远一点!”

    阴广浩乐了,他也伸手来摸李佑的脑袋。

    李佑边躲边说道:“你们这都是什么毛病?恶心死了。”

    周乾等到小哥儿几个笑闹够了,说道:“王爷,您让我找的那些胡人,约好了明天下午来咱们王府。”

    李佑点点头说道:“好,今天好好准备,我明早上朝,好好推销咱们的砖茶。”
………………………………

第二十六章 出大事了

    下午,两仪殿。

    房玄龄和张亮一起来到了李世民的书房,表情十分严肃。

    李世民看了他们送上来的大将军李靖的奏章,也是脸色难看。

    原来,自从李靖接到朝廷的回复,同意采取侯君集的建议后,按照李佑的方法进行了补给准备,随后集中了全军的战马,由侯君集率领15000名骑兵,3月13日从甘州出发,穿过祁连山大峡谷,直奔吐谷浑的王城伏俟城。

    按照行程推算,侯君集等人应该在3月23日左右就到达伏俟城。侯君集从伏俟城派出信使快马通知李靖,最多只用4天时间,李靖应该在3月28日前接到侯君集的军报。

    然而,直到月底,李靖仍然没有接到侯君集的军报。李靖猜测侯君集的大军遇到了麻烦,立刻派飞骑尉程处亮(程咬金次子)带人沿着侯君集的进军路线前往查看。

    程处亮出发后第二天,在路上遇见了侯君集前来报信的信使,一行三人中,两人倒毙在路上,另外一个只剩下了一口气。

    程处亮赶紧救治,并询问侯君集大军的情况,那个信使只说了“侯将军”三个字就咽了气。

    程处亮想找到侯君集的军报,可是三个信使都被人扒光了衣服,什么也没有找到。

    程处亮派人回去禀报大将军李靖,自己带人继续沿着侯君集大军进行的路线搜寻。

    李靖接到报告,一面等候程处亮的消息,一面写成奏章,飞马前来长安报信。

    看完了李靖的奏章,李世民召集了众位皇子、房玄龄、长孙无忌、张亮、岑文本等人商议。

    李世民通报了李靖奏章的内容后,李佑的脑袋立马就大了一圈。

    他心道:“我靠,历史不会突然变了吧?原本侯君集可是取得了大胜的,加上我提供的供给方案,应该更加顺利才是,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李泰心中暗暗高兴,他假装沉痛地说道:“父皇,看来侯将军的大军是遇到了危险,那可是15000名精锐的将士啊,实在是令人痛心。”

    李承乾不高兴了,他说道:“四弟,你这叫什么话?现在情况不清楚,你怎么就知道侯将军的大军就没有了呢?”

    李泰说道:“这不明摆着吗?就连侯将军的信使都被人追杀了,大军还有幸存的可能吗?”

    房玄龄心中不快,说道:“魏王殿下,现在下结论还早。先不要说这些丧气话,还是研究一下下一步怎么办才是。”

    李泰说道:“五弟,都是你出的好主意,吃,吃啊,这下,把侯将军的大军给吃没了。”他要把责任推到李佑身上。

    李恪上次是支持李佑的意见的,看到李泰说风凉话,也不高兴了。他说道:“四弟,你这叫什么话?上次你不是也没有反对吗?”

    李泰说道:“还有你,你当时坚决支持侯君集的意见,现在出事了,你是有责任的。”

    两个人争吵了起来。

    “够了,闭嘴!”李世民怒了。他瞪了李泰和李恪一眼,说道:“玄龄、无忌,你们有什么意见?”

    不愧是房谋杜断,房玄龄主意来得快,他说道:“陛下,侯君集的大军不一定出事了,也许是路上遇到了什么情况,耽搁了。李靖也已经派人去联络侯君集了,为今之计,只有等待消息了。”

    长孙无忌说道:“臣同意房大人的意见,在没有得到侯君集的准确消息之前,大军暂时停止行动,等消息确实了之后,再做定夺。”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好吧。也只能这样了。这件事要严格保密,不要走漏了风声,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离开了两仪殿,李佑郁闷地回到了王府。

    喜鹊看到李佑闷闷不乐的样子,问道:“王爷,您怎么了,看上去有点不高兴啊?”李佑是被传进宫里去的,回来就不高兴了,看来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

    李佑没有吭气,坐上了躺椅,闭上眼睛瞎琢磨。他心道:“这个历史到底靠不靠谱?历史上侯君集奔袭伏俟城,吐谷浑人没有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吐谷浑可汗伏允狼狈逃窜,伏允的儿子伏顺投降唐朝,伏允自缢而死。

    按照我提供的供给方法,侯君集的大军的行动更加便捷,到达伏俟城的时间更早,按说战役的突然性更强了,怎么会没有了消息了呢?真他娘的,莫非历史记载有问题。要真是这样的话,这个科技图书馆可有点不靠谱了。

    要是这样的话,下次朝廷上的事情,老子可不再出头了。真是吃饱了撑得……”

    他正在胡思乱想,忽然闻到了一股香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