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唐朝-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信义说道:“师傅,您放心吧。有事儿您就忙去吧。”

    刘全忠急急忙忙地跑去了毛厕。

    放出了膀胱里的尿水,刘全忠感觉舒服多了,他担心那副要,急急忙忙地赶了回去。当他回到煎药房里,看到刘信义十分尽责,正在小心地守护着药壶呢。

    刘信义看到刘全忠进来,跟他聊了几句,就告辞离开了。

    不久以后,药就煎好了。刘全忠提着药壶朝着立政殿走去。

    立政殿。

    李世民一直守候在长孙皇后的床边,陪着她说话。

    刘全忠进来后,他将药倒进了药碗以后,端过来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小心翼翼的,亲自给长孙皇后喂药。长孙皇后喝了药,不久就困了。李世民知道她一时半会儿醒不过来,他也有些困了。于是,就在隔壁找了个地方睡下了。

    李佑坐在中殿里,闭目养神。

    他心里依旧忐忑不安,仔细地分析着目前的情况。从目前已经发生的事情来看,如果仅仅是长孙皇后意外地着凉,而引发了哮喘。这件事来说,应该不会致命的。

    难道,还隐藏着什么更加可怕的事情吗?

    李佑分析来分析去,分析得脑仁疼。但是仍然没有一点儿头绪。他有点迷糊,干脆也睡着了。

    睡梦中,李佑不停的做噩梦。这时,他梦到长孙皇后脸色青紫,呼吸急促,似乎是就要不行了。他心中一惊,一下醒了过来。

    他浑身都是冷汗,心里碰碰直跳。

    当他弄清楚了,原来是自己做了噩梦,心情才平静了下来。

    可是,然而,这真的不是梦啊!

    长孙皇后的寝殿里,突然传出了宫女海安的尖叫声:“不好了,皇后娘娘不好了,快来人啊!”8)


………………………………

第三百一十二章 绝对想不到

    李佑听到喊声,一时之间还没有把她的喊声,跟自己的梦境区分开来,有些发呆。

    这时,里面已经传来了李世民的声音,他跑得很快,第一时间已经冲进了长孙皇后的寝殿。只听他喊道:“观音婢,你怎么了?李佑,李佑,你快点过来。”

    李佑终于终于清醒了过来,他急忙飞奔了过去。

    看到李佑进来,李世民急切的说道:“李佑,你快来看看,你母后这是怎么了?”

    李佑来到了长孙皇后的床前,就看到长孙皇后的脸和脖子都有明显的浮肿,脸色有点发青。

    因为今天是七月28,李佑满脑子的都是阴谋论,他第一感觉就是长孙皇后被人下毒了。

    他直接就问道:“你们给我母后吃了什么药?”

    刘全忠吓坏了,他急忙说道:“殿下,臣给皇后娘娘煎服的药,就是您看过的那张药方上的药,是臣亲自煎服的啊。”

    李佑问道:“你确定没有别人接触过煎服的药吗?”他是看影视剧看多了,首先就这么认为。

    刘全忠说道:“臣确定,臣把药煎服好了直接就送到这里来了。”

    李佑不信,问道:“你在煎药的时候。一直都守在药壶旁边吗?”

    刘全忠说道:“臣中间出去过一会儿,就由臣的徒弟刘信义替臣看管了一会儿。”

    “什么?”李佑眼前发黑,越发认定是药物出了问题,他大怒道:“你这个混账东西,我不是跟你交代了,只准你和杨兴源(太医院的院判、相当于副院正)两人经手吗?”

    “这,这……臣的徒弟不会有问题的。”刘全忠冷汗直冒。

    在一旁听到他们对话的李世民,一下子就急眼了,他瞪着血红的眼睛喝道:“马宣良,去把那个刘信义给朕抓来。该死的东西,敢害朕的观音婢,朕诛你九族!”

    马宣良十分敬佩长孙皇后,他早就急眼了,听到李世民下旨,立马飞奔而去。

    刘全忠吓得一下子跪在了地上。

    李世民就望了一眼长孙皇后,焦急地说道:“李佑,你赶紧救救你的母后。”

    李佑对刘全忠说道:“你给我滚起来,赶紧把药壶拿来。”

    刘全忠急忙取来了药壶,李佑拿过一个碗,倒出了一些药汁,送到嘴边就要品尝。

    “佑哥,老公,不要啊!”萧婉玉和慕容翎同时惊叫了起来。

    李世民也担心地说道:“佑儿,危险啊。”

    为了尽快查明长孙皇后服用的药物的成分,李佑顾不上那么许多了。他摆摆手示意无妨,小口地喝了一些。

    萧婉玉和慕容翎花容失色,眼泪已经止不住流了下来。

    李世民也异常感动,眼眶湿润了。

    “嗯?怎么回事儿?”李佑自言自语的说道。

    李世民急切地问道:“莫非药里真的有毒?”他已经吓坏了。

    “等一下。”李佑示意他别说话。

    李佑端起药碗,又喝了一口。他刚才已经通过科技图书馆分析了药物的成分,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他现在要做的事再确定一下。

    “父皇,药没有问题。这些药和以前母后喝的药是一样的。”李佑说道。

    刘全忠松了一口气,他已经吓坏了,身子一软,险些又坐在地上。

    李世民问道:“李佑,那你母后怎么会这样呢?”

    李佑有点儿发蒙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父皇,儿臣请求,从现在起,你们谁也别说话,让儿臣好好想想。”

    他走到长孙皇后面前,又仔细地观察了她的面部和脖子。他对长孙皇后的贴身宫女海安说道:“我母后身上的情况也是这样吗?”

    海安说道:“是一样的。”

    李佑把这些信息又输入科技图书馆里。不久他眼前一亮,接着问道:“她在这次发病之前,身上有这样的迹象吗?”

    海安说道:“奴婢没有注意到。”

    正在这时,马宣良把刘信义抓来了。刘信义鼻青脸肿的,看来是被马宣良边审问边押解过来的。

    刘信义被马宣良一脚踢得跪在地上,他刚要喊冤,被李世民喝道:“闭嘴,不许说话。”

    李佑再次确认了科技图书馆提供的信息,他问道:“今天我母后都吃了些什么?”

    很快御膳房的人也被传来了,李佑让他们报了一下食谱,李佑把这些食谱资料也都传到了科技图书图书馆里,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他又问道:“除了这些膳食,你们还给她吃了什么?”

    海安说道:“奴婢等人就服侍娘娘喝了些茶水,还吃了几块点心。”

    李佑问道:“说详细点,喝的什么茶叶,吃的什么点心?都拿过来我看看。”

    海安拿过来那些茶叶和点心。你又看完以后,又输入了这些信息。

    终于,李佑可以确定问题出在哪里了。

    原来,问题出在人参上,按照刚开始时候李佑检查的长孙皇后的情况,药方里的确是需要加入人参的,因为她的身体异常虚弱,因此还要加大用量。

    可是,原本长孙皇后的身体就有些轻微的浮肿,由于她身上的浮肿状况很轻,就连海安也没有注意到。

    这种状况是在长孙皇后的身上的,李佑给她检查身体的时候,总不能让她脱了衣服全身检查吧?因此他是看不到的。

    身体浮肿,尤其是女性,是不能够服用人参的,只会加重浮肿的程度。从昨天刚开始的时候,长孙皇后也是服用了含有人参的药物,为什么就没有引起这种反应呢?

    其实,长孙皇后身上的浮肿自从服用了人参之后,已经在悄然加重了,只不过还没有严重到让人能够明显的观察出来的情况。人们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她原先的病的发作上了,也就忽视了这一点。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今天,长孙皇后的病情好了不少,她胃口不好,于是御膳房就想为她做些开胃的饭菜,也包括一些甜点。其中的一种点心上面,加入了一些葡萄干。而人参和葡萄一起吃,是有副作用的。

    长孙皇后身体的状况不好,抵抗力本来就不强,再加上这几种因素,这才导致了她身上浮肿的发作。

    弄明白了这些情况,李佑把自己也吓了一跳。他心道:“原来差点儿把长孙皇后害死的人,竟然就是我李佑。俗话说庸医杀人。此话果然不假。”8)


………………………………

第三百一十三章 还有什么意外

    不过,李佑可不傻,这个问题可是不能这样说的。

    他说道:“父皇,您不必担心,母后没有中毒,身体并无大碍。”

    李世民问道:“那你母后怎么会成了这个样子?”

    李佑拿起点缀着葡萄干的点心说道:“父皇,您看这个,这上面有葡萄干。这是个意外,人参和葡萄不能一起吃,母后身上原本就有轻微的浮肿,再加上她身体本来就不好,因此加重了她的浮肿。

    父皇不必担心,只要药物中停止服用人参,再开一些减轻浮肿的药就行了。”

    接着,李佑给开出了药方:

    楮白皮、猪苓、木通各二钱,桑白皮三钱,陈皮、橘皮各一钱,生姜三片。加水三钟煎服。一天服一剂。

    刘全忠急忙出去煎药了。

    李世民松了口气,庆幸地说道:“佑儿,多亏了有你在这里啊。”

    这时,他看到跪在地上的刘信义,说道:“行啦,没你的事儿了。你出去吧。”

    刘信义死里逃生,急忙谢恩退下了。

    暂时又度过了一劫。此时是下午4点半。

    李佑十分担心,他不知道到今天午夜12点以前,还会发生什么意外。

    “小心、小心,一定要再小心啊!”李佑心道。

    李佑又考虑了一遍,说道:“父皇,今天是关键的一天。儿臣建议,从现在起,除了父皇您、儿臣、婉玉、翎儿和海安,任何人都不得靠近儿臣母后十步之内。

    尤其是父皇您必须在场,您是天子,够威慑那些魑魅魍魉,保佑儿臣母后的安全。”

    长孙皇后接连闹了这么两下子了,李世民也真是怕了。他说道:“就依你说的,今天天塌下来,我也要守在这里。”

    李佑说道:“刘全忠煎药就在立政殿里进行,御膳也要在这里的小厨房来做。所有的药物、膳食包括茶水,都由儿臣亲自检查过后,才能够让儿臣的母后服用。”

    李世民说道:“好,一切的事情都由你来安排。”

    接下来,李世民继续在里面值班。李佑等人就来到了中殿里面等候。

    刘全忠给长孙皇后送来了治疗浮肿的药物,交给了萧婉玉送到里面。他走到了李佑的面前,感激的说道:“殿下,谢谢您的救命之恩。要不是您能够查明事情的真相,臣和臣的徒弟今天就性命不保了。”

    李佑说道:“刘院正,今天你的徒弟没有任何责任。闪舞可是你却犯有严重的渎职罪。你接受了替皇后娘娘煎药的任务,就应该尽忠职守。

    别说你只是憋了一泡尿,就是刀架着你的脖子上,也不应该擅离职守。”

    刘全忠满脸惭愧地说道:“是,殿下,臣有罪。”

    李佑说道:“念在你这么多年来忠心耿耿的,这次就不处罚你了。不过,你的徒弟因此受到了牵连,你应该向他赔个不是,就送点医药费给他吧。”

    刘全忠感激的说道:“谢殿下不罪之恩。臣一定照办。”

    接下来一直到过了晚膳时间,都风平浪静。

    这时,守在外面门口的王德,进来禀报道:“陛下,晋阳公主发烧了,现在越来越厉害了。”

    原来,兕子落水之后,患上了感冒,不久就开始发烧,服用了退烧药以后,情况变得好多了。可是今天下午她的病忽然又有些反复了。

    李佑十分郁闷,他不明白兕子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吃了不该吃的东西,还是又受了惊吓,或者仅仅是又被风吹了?

    总之,七月28这天,怪事连连。

    兕子是李世民的心头肉,他说道:“佑儿,你们守在这里,我过去看看就回来。”

    李佑吓了一大跳,他急忙说到:“父皇,咱们说好了的,天塌下来也不管了,就守在儿臣的母后身边。

    李淳风的警告里,是说母后有危险,并没有说其他人会危险的。再说了,兕子病了,有太医们呢,您过去帮不上什么忙的。”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你说的对,我今天就哪也不去了。”他对王德说道:“你去告诉杨兴源,兕子的病由他负责。”

    “是,奴婢这就过去。”王德走了。

    晚上7点了,天阴沉了下来,接着就下起了雨,不久雨下的就越来越大了,还伴随着电闪雷鸣。

    到了换班的时间了,李世民已经连续值了两人的班了,慕容翎进去把他换了出来。

    他对于今天发生的一系列不寻常的事件感到十分担忧,他心情沉重,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众人也都沉默不语,中殿里的气氛十分压抑。

    晚上九点办,房府。

    天色不好,房玄龄打算歇息了。正在这时,管家前来禀报道:“老爷,吏部李侍中来了,他说有急事儿要求见老爷。”李侍中是尚书省今晚负责值班的官员。

    房玄龄知道一定是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否则这个李侍中是不会这么晚来打搅自己的。

    他说道:“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李侍中进来了,他慌慌张张的说道:“仆射大人,大事不好了。”

    原来,是永通渠出事了。

    永通渠是长安连接京杭大运河的水上重要通道,一半以上的水上物资的运输,都要通过永通渠来完成。

    5月初的时候,工部就已经上报了永通渠年久失修,希望朝廷拨款修复。但是当时由于经费紧张,李承乾和户部忙着卖房产赚钱,工部忙着城市改造,这件事就耽搁了下来。

    进入雨季以后,连续几场大雨并没有对永通渠造成重大的破坏。这件事也就没有人再提起了。

    今天这场雨实在太大了,按说连接长安城的永通渠,水位应该上涨才对。可是十分诡异的是永通渠的水位却骤然下降了。这就只有一个解释——永通渠的上游崩塌了。

    负责管理永通渠的工部官员,赶紧亲自去查看了一番。原来就在距离长安城十五里外的地方,永通渠发生了大面积的崩塌,渠水流失在附近的农田里了,还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水灾。

    这个工部官员不敢怠慢,立即上报了尚书省。李侍中尽忠职守,急忙前来向房玄龄禀报。

    吃货唐朝


………………………………

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后的一击

    按说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军国大事,不应该这么晚惊动皇帝陛下了。可是永通渠对于长安的影响非常巨大,房玄龄可以肯定,不出三天,长安的物资运输受到的影响,就足以造成长安城的物资短缺。接下来就是物价飞涨,人心惶惶。

    对于长安居民的影响来说,完全不亚于边境上发生了战争之类的军国大事。

    李淳风预测长孙皇后和李承乾会遭遇意外的事情,是保密的,房玄龄并不知道皇帝陛下在宫中干什么。于是,尽忠职守的他,穿好衣服直奔皇宫。

    此时是夜间10点半,眼看着到午夜子时,仅仅只剩下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了。

    李世民原本在换班后,可以到其他的地方去休息,可是他不敢离开中殿,就坐在中间的椅子上休息。

    他正在闭目养神儿,就听见外面有人小声说话,是王德,他说道:“房大人,陛下今天有非常要紧的事情,您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吧。”

    李世民知道房玄龄这么晚来,一定有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今天的事情真是太诡异了,李世民给气得有些怒了。他站起来,冲着空中挥舞着拳头,说道:“究竟是何方妖怪?你有本事冲着我来。跟一个女人过不去,算什么本事?!”

    门外的房玄龄吓了一跳,不知道皇帝陛下在说什么。

    王德没法跟他解释,就说道:“房大人,有什么事情你自己去处理吧,今晚陛下实在是不适合接见您的。”

    这时,里面传出来李世民的声音,说道:“让房爱卿进来吧。”

    “等一下。”李佑急忙制止了他。他想到了一件事情,外面下着大雨,房玄龄身上必定带着一身寒气,他要是进来,或许就差这么一点儿,就能够影响到长孙皇后的命运。

    于是他说道:“父皇,房大人身上带着寒气,不能进来。您也不能出去,有什么事情,就隔着门说吧。”

    李世民真觉得憋屈,可是他觉得李佑说的有道理,他是真的不敢冒险了。于是,他说道:“房爱卿,有什么事情你就都在外面禀报吧。”

    房玄龄尽管觉得怪异,也只好说道:“是,陛下。臣刚刚接到工部的报告,永通渠……”

    李世民听完了报告,说道:“房爱卿,永通渠对于长城来说至关重要,你立即安排人连夜调查清楚永通渠崩塌的情况,明日早朝的时候向我禀报。”

    “臣遵旨。”房玄龄告辞离开了。

    这是,时间已经到了11点了。

    就只剩下一个小时的时间了,一个有利于唐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就将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李佑紧张地说道:“父皇,儿臣进去看看儿臣的母后。”

    李世民点点头示意他进去。

    李佑进去给长孙皇后诊了脉,发现她目前的状况,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又叮嘱萧婉玉千万不要打盹,加倍小心。

    李佑走出来后,对慕容翎说道:“翎儿,你也进去,陪在母后身边,有任何的情况,立即出来汇报。”

    慕容翎也进去了。

    时间过的真慢啊。现在这每一分钟,李佑都觉得是那么漫长。

    李佑仍然担心会出什么意外,他走到门口,对手在外面的王德和马宣良说道:“王公公、马总管,从现在起,即使天塌下来,也不要再惊扰陛下了。”

    “是,殿下。”王德和马宣良一起答道。

    东宫。

    李世民原本不相信李淳风所说的话,可是发生在长孙皇后身上的事情,使他也不得不小心了起来。

    他回到东宫以后,叫来程处亮等人,让他们加强戒备。

    此时,他也没有睡觉,等待着立政殿的消息。

    今晚是侯海棠侍寝,她早已困顿不堪,躺在一边睡着了。李承乾拿着一本《三国演义》,胡乱地看着,聊以打发时间。

    这时,宵禁的钟声响了。

    宵禁现在已经推迟到了午夜子时,提前半个小时是要敲钟的。此时也就是11点半了。

    这时,李世民说道:“佑儿,看来应该是没事儿了。”他说这话,其实是在给自己壮胆子。他很紧张,担心在最后的时刻还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李佑安慰他说道:“父皇,您是真命天子!有您守候在这里,儿臣的母后一定会没事儿。李淳风说了,最危险的就是今天,只要是过了今天,儿臣的母后就会平安无事了。

    现在时间马上就要到了,过了午夜子时,笼罩在立政殿上空的煞气,就会散去了。”

    其实这样的话,李佑跟李世民已经说过了若干遍了。他现在说这话,不仅是在安慰李世民,也是在安慰自己。借此化解自己紧张的心情。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眼看着就只剩下最后一刻了。

    突然,慕容翎从里面跑了出来,她这个举动,顿时把李世民和李佑吓了一跳。

    他们同声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慕容翎红着脸,难为情地说道:“父皇,儿臣的母后要去方便,儿臣劝不住她,这……”

    长孙皇后是个极其讲究的人,她即使在病中,让人搀扶着,也绝不会在自己的寝殿里方便的。

    而她要去方便,就要出去,到隔壁的房间去解决方便的问题。她让慕容翎出来,是想让李世民、主要是李佑离开中殿,她好出去方便。

    虽然她只是从走廊里经过,可是外面下着大雨,寒气逼人,长孙皇后这样的身体状况,恐怕她是无法承受的。

    “原来最后的一击在这里!”李世民和李佑对望一眼,都十分庆幸。

    李佑心道:“幸亏我坚持父皇要留在这里,否则谁也无法阻止长孙皇后自尊自爱的举止的。”

    李世民心道:“幸亏我坚持留在这里,否则的话,以观音婢的性格,宫女们是无法阻止她的。”

    李世民站了起来,大踏步地走进了长孙皇后的寝殿……

    “当、当、当……”午夜的钟声终于响了。

    无论如何,大唐的历史真的改变了!8)


………………………………

第三百一十五章 长安城的困境

    齐王府。

    李佑、萧婉玉和慕容翎围着圆桌坐着,面前摆着三大碗面。

    只见碗里白色的面条上面,有黄色的蛋皮、黑色的木耳、红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色彩十分好看。这就是长安著名的小吃臊子面。

    三个人拿着筷子,稀溜溜的吃了起来。

    “哇”,很爽的感觉。

    李佑的吃法那叫一个畅快,大口大口吃着,还带着稀溜的声音。什么雅不雅的,就这样吃才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