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蓝新月抱着肩膀,很无语道:“不就放在桌上,你傻了?”

    “桌上?哪有啊?”

    蓝玉扫视了三遍,也没有孩子啊……难道他们俩生下个鬼不成?倒是柳淳那小子狡诈如妖孽,他能生出什么玩意来,还真不好说!

    正在蓝玉四处寻找的时候,蓝新月忍不住了,冲过来,抓起文稿,塞到了蓝玉的怀里。

    “不就在这吗?”

    “啥!”

    蓝玉的脑袋都空白了,迟愣了十秒钟,这才把目光挪到文稿上面。

    “常氏兵法。”

    没错,是他要写的,再往下看,“蓝玉著”也是他写的,问题是他就写到了这里……蓝玉瞧瞧翻开,后面密密麻麻,都是蝇头小楷。

    蓝玉揉了揉眼睛,一行一行看下来,越看越惊讶,嘴巴越张越大!

    等看了十几篇之后,竟然忍不住赞道:“好啊,写的真好!这才是武人该读的……”

    见老爹一副如获至宝的样子,蓝新月大喜:“是柳郎那些日子闲着没事写的!”

    “柳淳写的?那,那跟你有什么关系啊?”

    “我看过哒!”蓝新月理直气壮道:“我从头到尾都看过了,好些还能背下来呢!柳郎就是有学问,比你强多了!”

    蓝玉讪讪笑笑,他是不如柳淳有学问,这个杠不用抬!

    问题是……你们俩好几个月,就这个具体成果?

    丫头啊,你怎么就不能勇敢点?

    蓝玉突然很后悔!

    蓝新月瞧爹一副奇怪的样子,忍不住怒起来,“你是不是听了什么谣言!爹,你把女儿当成什么人了?”这回轮到蓝新月发飙了!

    “好啊,别人胡说八道也就算了,你这个当爹的,还编排自己的女儿,你怎么那么狠心啊?我能干什么?表哥常茂也住在府里,陛下的眼线天天过来,我还能干什么?你说啊?”

    蓝新月趴在蓝玉怀里,狠狠敲老爹的胸膛,蓝玉疼得龇牙咧嘴,不停苦笑。

    “丫头啊,爹多希望你能干点什么啊!你现在也老大不小了,这么拖下去,算什么啊?”

    蓝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丫头哄好了。

    “唉,我原打算是请旨去凤阳闭门著书的,现在书写好了,我闭门就行了。只是爹放心不下你啊!”

    蓝新月翻着眼皮,气鼓鼓道:“你怎么舍得放弃权位?好好的梁国公,不当了?”

    “唉!”

    蓝玉再次哀叹,“太子殿下死了,晋王也被赐死在宗正寺,陛下立了太孙……爹这心里多一半都空了。姐姐嘱托我,照顾那些老部下,辅佐太子登基,可,可太子死了,我,我对不起姐姐和姐夫啊!”

    蓝玉眼圈都红了,多了不起的汉子,都有弱点在。

    蓝玉虽然没有像沐英那样,活活哭死,可也悲痛欲绝。

    他跟太孙朱允炆之间,虽然有师徒之名,教过朱允炆弓马骑射,但两个人就是亲近不起来。

    不得不说,被柳淳改变最彻底的,就是蓝玉。

    当初柳淳鼓励他以名将为努力的方向,蓝玉还真老老实实做了。

    可做下来的结果,让蓝玉哭笑不得。

    他好像有点像徐达了……难道名将最后的归宿都是平庸吗?

    “反正我是身心俱疲,想找个地方,缓一口气。丫头,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吧?”

    蓝新月仔细瞧了瞧老爹,突然发现,自从太子死后,老爹的鬓角居然多了不少白发,似乎一夜之间冒出来似的!

    “爹!我,我跟着你,在你身边,照顾你。”

    “行啦!”蓝玉不耐烦摆手,“别是没用的,你在我身边,非把我气死不可!反正我跟柳三打招呼了,也算有了父母之命,再加上媒妁之言,你们俩就能成亲了,这座府邸算是我给你的嫁妆,就这么定了。”

    ……

    说是心灰意冷也好,说是急流勇退也罢!

    梁国公蓝玉离开了京城,比他还早一步的是宋国公冯胜,此老原来就是在凤阳闲居,此刻回去,也在情理之中。

    整个京城,老一波的国公当中,只剩下信国公汤和,不是老汤不愿意走,而是朱元璋不放!

    太子的死没有掀开是一回事,掀开了,牵连了那么多人,又是另一回事!

    兄弟相残,让朱元璋格外受伤,他没当好这个爹啊!人失落的时候,就需要朋友安慰,能跟老朱交心的,也就剩下汤和了。

    老爷子隔三差五,进宫跟老朱下棋聊天。

    朱元璋也有意栽培朱允炆,他把许多常规的政务都交给了朱允炆处理,真希望这个孙儿能快点长大成熟!扛起江山的重担。

    “耽搁了差不多一年了,也该动起来了。”

    朱元璋淡淡道:“允炆,立刻传旨,召见刘政、龙镡、汤怀等太学生,朕要在奉天殿,给他们封官!”

    朱允炆略微迟疑,“皇祖父,要封什么官?他们这些人,不是科甲正途,怕是难以服众啊?”

    “哈哈哈!”老朱朗声大笑:“不是科甲正途怎么了?你皇祖父还是个农夫呢!这帮人都是柳淳调教出来的,也算是你的同门师兄……你跟他们多亲多近,日后变法大业,还要指望着他们去推动!”

    朱允炆吸了口气,作为一个已经十六岁的少年,他丝毫不觉得变法是最紧要的事情。

    要说真正需要解决的,首当其冲,就是藩王!

    他还记得,朱棡就试图造反,幸好有蓝玉冲到了军营,消弭了祸端,可还有那么多藩王,尤其是雄踞北平的燕王朱棣!

    假如他想造反,没有人能拦得住吧?

    还有,自己的师父,师兄……他们究竟会站在哪一边?谁又能说得清楚!

    朱允炆忧心忡忡,却不敢显露出来,他还是要全力做好祖父眼中的乖孩子,一切等着大权到手,再做计较!

    “先生,弟子们拜见先生!”

    上百位在京的太学生,悉数聚集到了柳府,即便柳淳的书房够宽大,也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多一半都在外面,可即便受着日头的暴晒,他们也甘之如饴。

    汤怀笑嘻嘻道:“师父,这次陛下特别恩遇,破格提拔,让弟子们去各地推动变法,弟子就接了凤阳知府的位置。”

    柳淳大吃一惊,“知府?当初我才混个同知啊!”

    汤怀憨笑道:“师父,弟子不算什么,刘兄可是接了浙江的右布政使啊!”

    柳淳转向刘政,发现这小子笑得很矜持,居然是真的!

    柳淳没有丝毫的高兴,反而抱住了脑袋。

    真是破格提拔啊,老朱,你到底弄啥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292章 朱高煦的胜利

    这些太学生,虽然早就得到了七品冠带,但是骤然让他们牧守一方,去当父母官,一个个还难免惴惴不安,一副小生怕怕的样子。

    一起涌到柳淳这来,就是想讨个定心丸。

    “师父,你说该怎么办吧?大家伙都等着呢!”汤怀笑嘻嘻道,他毕竟正式拜师,比起其他人更亲密一些,故此胆子也够更大了一些。其余的人眼巴眼望着,等着柳淳的指点。

    说起来他们是幸运的,因为参与变法,被老朱提携,平步青云。

    可在另一个角度,他们又是不幸的,因为加入了新法的阵营,朝中的老臣前辈,尤其是科甲正途出身的官吏,都鄙夷他们。

    这里面有学历的问题,也有变法之争,总之,各种情绪交织,没有人愿意带着他们玩。

    就好像年轻的狮子会结伴捕猎一样,这帮小菜鸟也都自动自觉抱成了一团,他们很清楚,团结起来,或许会死,不团结,那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先生,我们都是您教出来的,给我们点指点吧?”

    柳淳淡然一笑,“你们想要指点,也罢……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等看过之后,或许你们能有所领悟。”

    柳淳招呼着一百多人,呼啦啦向城外而去。他的举动,可没有瞒过宫里的老朱,锦衣卫虽然半残了,但老朱手上还有力量,那就是太监!

    尤其是捕鲸成功之后,太监手里多了一条财路。

    有了财路,就能扩充队伍,为了办事方便,老朱从锦衣卫里,拨出两个百户兵马,交给了太监。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厂前身,只不过朱元璋严守不许宦官干政的规矩,他授予权力,给予人员,只是在私下里运作,范围仅限于京城。是绝不会让太监到处狐假虎威的。

    可即便如此,对于太监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他们不光是在宫里打扫卫生那么简单,已经变成了天子的耳目,无疑权力地位,都大大提升。

    朱允炆当下每天陪伴在朱元璋身边,爷孙两个几乎形影不离。太监来送信,朱允炆正在看奏疏,他突然顿了一下,而后几乎低头阅读。

    他的小动作,没有瞒过朱元璋,等太监下去之后。

    老朱轻笑:“允炆,你觉得皇祖父给你挑的师父如何?”

    朱允炆放下手里的奏疏,忙道:“先生心思机敏,年轻有为,的确是当世少有的贤才,孙儿获益匪浅!”

    朱元璋不以为然,“可皇祖父看来,你怎么有些忌惮……或者说,是害怕?”

    朱允炆脸色骤变,他忙到老朱面前,深深一躬,然后道:“孙儿才疏学浅,国政又如此繁重,孙儿唯恐辜负了皇祖父的希望,故此战战兢兢,还请皇祖父见谅!”

    老朱深深吸口气,凝视着朱允炆……乍看之下,这孩子给朱标年轻时候,一般不二。这也是老朱为什么很快立他为太孙的原因所在。

    可每日在一起,渐渐的朱元璋发现,朱允炆和他爹还是不一样的。

    朱标的仁厚宽宏背后,是强烈的自信。

    可朱允炆呢,处处谨小慎微,明显有些底气不足,表现出来的就是疑心和猜忌……老朱也猜得出来,或许跟朱允炆的身份和年纪有关。

    “唉!”

    老朱轻叹口气,“皇祖父励精图治,本想给子孙留下一个太平天下……可柳淳带着数百太学生,在长沙府清查了一遍。不得不说,各种乱象已经出现了苗头。皇祖父定下的治国之法,似乎也有所不足,必须拾遗补缺,甚至改弦更张……这就是力主变法的原因所在!”

    “既然要变法,就要有人才!相比起满朝旧臣,变法能依靠的人不多,柳淳算一个,还有就是这些年轻的官吏。算起来他们也是你的师兄,有这层情分在,他们会忠心耿耿,成为你的左膀右臂!”

    一个英明的天子,必然是战略大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真言,就是夺得天下的秘诀。

    如今朝廷想要变法,就要弄清楚敌我。变法最大的敌人,就是庞大的士绅集团,不管是汉唐的世家门阀,还是两宋的寒门地主,一脉相承,根深蒂固。和如此强悍的对手交锋,没有强大的左膀右臂,是根本做不到的。

    柳淳是个少年英才不假,但光靠他还有那些太学生肯定不行。所以老朱没有动蓝玉和冯胜,而是准许他们暂居凤阳。

    这就是留下两个暗子,他在日,能推动变法,不需要勋贵帮忙。可若是他不在了,还可以借助勋贵的力量,抗衡文官士绅。

    老朱很清楚,这些勋贵当中,以蓝家和常家为主,他们跟朱标都非比寻常。

    朱元璋很希望太孙朱允炆能跟这些人多亲多近,成为天然的盟友。哪怕他死了,朱允炆的龙椅依旧安稳,变法依旧能够推动下去。

    奈何朱元璋渐渐发现,事情和他想的不太一样。

    太孙跟蓝家和常家,怎么都亲近不起来。

    而且蓝玉请辞,朱允炆连句话都没替他讲……蓝玉是常氏的舅舅,可问题是常氏也是朱允炆的嫡母啊!

    老朱又忍不住想起,前些时候,晋王朱棡被押解到了京城。

    他也曾询问朱允炆的意思,朱允炆跟他讲,天家颜面要紧,晋王又是皇祖父的嫡子,不宜明正典刑,还是要留个全尸。

    朱元璋当时同意了,还觉得孙儿替自己着想,十分孝顺。

    可再回头想想,又觉得不妥……祖父再亲,总不能超过父亲吧?那可是杀你爹的凶手,岂能轻易放过?

    若是换成嫉恶如仇的,一定会要求明正典刑,哪怕会弄得皇帝不快,也在所不惜。

    朱允炆这个孩子,是太小心谨慎了,还是……老朱不敢想下去了。

    说实话,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先是临安公主,接着是汝宁公主,然后是潭王,太子,还有晋王!

    哪怕子女再多,也架不住一个接着一个死去,而且死的又是那么惨,几乎没有善终的,哪怕是铁石心肠,也会破碎不堪。

    用不着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朱元璋比以前明显老了许多,鬓角的头发都白了,原本笔直的背部,也出现了弯曲。

    表面上如此,而精力更是大不如前,他处理国政的时候,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出神,不复昔日的果断明快。

    任何人都会衰老,朱元璋也不例外。

    他多希望太孙能快速成长起来,顺利继承皇位……老朱不敢想象,以他现在的情况,还能不能经得起一场天崩地裂的变故了!

    出神半晌,朱元璋突然道:“备车,你不要忙了,陪着皇祖父出去,我们亲眼瞧瞧,那小子要玩什么花招!”

    朱允炆乖乖答应,他服侍着祖父,上了马车,悄悄出宫。

    马车径直赶到了码头,在这里聚集了许许多多的人。

    因为一个持续了很长时间的争论,今天终于要有一个结果了。

    燕王二公子朱高煦跟周王朱橚,关于鲸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柳淳曾经让他们亲手解剖,可光是解剖一头鲸,也说不清楚。

    而且很多在京的读书人,也加入其中,他们遍寻古籍,佐证自己的观点,基本上都坚持认为,鲸就是大鱼!

    朱橚备受鼓舞,可随着捕鲸的增加,一头头的鲸鱼被切开,朱橚也不得不动摇了。

    鲸的确跟普通的鱼,是不一样的!

    除了没有鳞片,没有鱼鳃之外,包括心脏器官,都跟鱼相去甚远。

    “五叔,你总是拿古圣先贤说事,我想问你,哪位圣人抓了这多鲸,哪位圣人亲手剖开过?他们都没做过,凭什么说他们讲的就是对的,为什么要相信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古书?”

    朱橚绷着一张脸,冷哼道:“别得理不饶人,我还是不信!”

    “那今天就让你心服口服!”

    朱高煦对着码头上的船工大喊:“准备怎么样了?”

    “请二公子放心,今天抓的是一头母的,肯定能成!”

    “好!赶快动手吧!”朱高煦大笑道:“我要让五叔无话可说!”

    工人熟练切开鲸厚实的皮肤,像庖丁解牛一样,把这头庞然大物的秘密,展示给所有人。

    柳淳带着门人弟子,就在远处看着。

    浓烈的血腥气,很刺激鼻孔。

    但大家伙什么没见过,早就不在乎了。

    汤怀凑到柳淳的旁边,笑嘻嘻道:“师父,你说二师兄能赢不啊?”

    柳淳还愣了一下,才知道他嘴里的二师兄就是朱高煦!

    柳淳耸了耸肩,“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希望你们能看出一点门道,领悟科学的本质!”

    就在这时候,鲸鱼的腹部完全切开,工人翻了半天,抱出了一头已经死亡的小鲸鱼……朱高煦顾不得满地的血水,撒腿跑过去,就连朱橚也吃惊地跟过去。

    朱高煦看了又看,终于得意道:“五叔,这次你服气了吧?鲸是胎生的!和鱼不一样!”

    朱橚哑口无言,争了这么长时间,他这是一败涂地了。只能气得甩袖子离开,朱高煦得意大笑。

    “你们要仔细找找,没准还能找出龙涎香呢!”

    在半个时辰之后,果然有人捧着黑乎乎的东西,冲朱高煦大喊:“二公子,真的有啊,是不是这玩意?”

    他们这边欢声笑语,远处的马车上,朱允炆却脸色苍白,摇头道:“这,这未免太残忍了!”


………………………………

第293章 朱元璋要造福家乡

    “身为一国储君,连一点血腥也见不得?何以执掌万里河山,又如何杀伐果决?”老朱幽幽道。

    朱允炆额角见汗,明显害怕了,慌忙伏在马车之内,急迫道:”孙儿,孙儿无能,让皇祖父失望,孙儿请皇祖父责罚!”

    朱元璋看了看他,叹口气,“老百姓常说隔辈亲,朕怎么会舍得责罚你?”

    “孙儿谢皇祖父!”

    “但是……”老朱语气一变,骤然道:“你从小锦衣玉食,长于宫中,身边尽是妇人阉竖。此等之人,最无胆魄,不足与谋。昔日朕让梁国公教导皇孙武艺,你学的如何?”

    朱允炆越发尴尬,只能老实道:“回皇祖父,孙儿资质平庸,武艺平平!”

    “唉!”

    老朱叹了口气,“是朕一时疏忽啊,从明天起,你要随着朕学习拳脚。还有……你的心性也要改一改,不能光是老实善良,要学着从帝王的视角,俯视天下。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先想想,对天下苍生如何?对江山社稷如何?想清楚了就一往无前,不要忧谗畏讥,也不要踟蹰不前……”

    想当初,面对儿子们,老朱还能让他们去凤阳,体察民情,了解百姓疾苦。可到了朱允炆这里,一来是时间不允许,二来也生怕再出意外。

    朱元璋只能不断耳提面命,谆谆教导。而朱允炆则是不停点头,可有些事情,不是光听一遍就能知道怎么做的,也的确令人为难。

    倒是那帮即将牧守一方的小菜鸟,目睹眼前的这一幕,纷纷若有所思。

    刘政思忖道:“所谓鲸者,古书皆言乃大鱼也,到了今日,方知古人之大谬!由此可见,先生告诉我们,真正的学问是脚底板走出来的,不是读书读出来的,真乃至理名言!”

    汤怀笑道:“别急着拍马屁啊,你们想过没有,弄清楚这玩意和鱼不一样,有什么用处?”

    龙镡大笑,“用处多了,先生说过,当我们的知识拓展之后,新的财富就会随之而来。”

    刘政就说道:“没错,弄清楚了鲸的情况,研究明白习性,就可以组织船队,大举捕捉!”刘政笑道:“先生,弟子接了浙江右布政使,正在发愁,如何开局!先生觉得,从鲸做文章,如何?”

    柳淳欣然点头,“很好,推动新法不止要除弊,还要兴利,让百姓看到实惠。鲸的油水,的确是不小啊!”

    还有几个被分派到沿海州县的学生,大家凑在一起,就像在长沙府那样,开始讨论起来,究竟怎么做这一篇文章!

    首先呢,捕鲸能带来丰厚的鲸油,鲸油能用来照明,据说秦始皇的陵墓里,就用鲸油充当燃料,点燃长明灯。

    毫无疑问,鲸油的价钱差不了。

    其次呢,鲸肉或许不好吃,但架不住便宜啊!而且量也够大,一头鲸,能抵得上几百上千只大肥……豚!

    把鲸肉用盐腌制,就可以向各地出售,甚至能贩卖到海外获利。

    另外像皮啊,骨头啊,筋膜啊,全都有用处。尤其是筋可以用来熬胶,一头鲸能抵得上多少头牛?

    而且牛是用来耕田的,不能随便宰杀,如果用鲸取代,对老百姓也是好事情啊!

    最后,哪怕是最后剩下的内脏,粪便,也能用来肥田!

    越讨论,刘政就越是兴奋,最后简直手舞足蹈了。

    “浙江是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方,由于盛产生丝,还算富足。可人多地少,摊到百姓头上的田亩有限,更有许多大户兼并土地,种植桑树。虽然桑田比农田收获要高,但百姓过日子,离不开粮食。捕捉巨鲸,等于给百姓又找了一条财路,吃饱饭也就不难了。”

    刘政是心满意足了,他已经勾画好了全盘计划。

    捕鲸只是个开头,等老百姓的收入上来,在民间的声望培养起来,他就推动清丈田亩……士绅地主肯定还要反对,但刘政不怕,你们想不想分享捕鲸的利润?想不想在捕鲸的庞大产业链上,分一杯羹。想做,就老实听话。

    这样一来,就能分化士绅,当然,什么时候,都会有最顽固的一些人,他们死活不愿意接受变法。

    到了那时候,就只有行霹雳手段了。

    这也是他从柳淳身上,学来的做事方法!

    柳淳在长沙就是这么干的,先争取民心,接着疏通商路,拓展财源,然后积极拉拢分化,争取一些骑墙派的支持,最后对顽固的保守派形成泰山压顶之势,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

    刘政的事情说完了,汤怀呢,他被分到了凤阳,可没有鲸鱼捕捉。

    “汤师兄,你又准备怎么破局呢?”大家伙都好奇询问。

    汤怀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山人自有妙计!”

    正在他臭屁呢,朱高煦换了一身新衣服,洗净了血水,走了过来,他挥拳就给汤怀一下子。

    “四师弟,你装什么大瓣蒜,师父还在这呢!有什么屁,赶快放!”

    汤怀狂翻白眼,要是我能打过你,早把你屁股打开花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