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臭小子!兔崽子!你知道朕杀不了你,所以你就跳出来,让朕难堪,是吧?”朱元璋气得一个人破口大骂。

    幸好柳淳没有在这,不然非要倒霉不可。

    老朱在大殿里走来走去……他渐渐的想清楚了解决的办法。

    首先,他要更换储君!

    鉴于上次的疏忽,这一次必须更加谨慎,一定要挑选一个合格的君王,延续自己的大业……上天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绝对不能再犯错误。

    第二呢,这个储君必须有足够的能力,足以压制各方……所以,他要给未来的储君历练的机会,让他建功立业,获得各方认可。

    至于第三条,其实比前两条还要重要,柳淳这小子不能留了!

    别误会,不是要杀了柳淳。

    而是不能留在京城了。

    让他继续折腾下去,新君是没有办法掌控约束的。

    所以……朕要把你小子发配得远远的……让你先滚出京城。等朕死了,新君登基,一道旨意,把你从天涯海角捞回来。

    你小子受了新君的大恩,就只能乖乖替我朱家做事了。

    老朱简直想给自己竖两个大拇指,这么好的办法,两全其美,就这么办了!

    等打定主意之后,老朱又有些不舍。

    说实话啊,柳淳这小子办事还真有两下子,有他在自己能省太多的心思,把他弄走了,等于断了一条臂膀啊!

    不过貌似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柳淳何在?”

    老太监忙道:“回皇爷的话,柳淳在外面侯见呢!是不是马上让他进来?”

    “宣……不,不要叫他进来……马上拟旨。”

    老太监都下了一跳,多长时间了,柳淳都是想见就见,从来没有拒之门外过,陛下这是怎么了,居然不想见柳大人了?

    难道柳大人要出事?

    老太监暗暗叫苦,他好歹也是貔貅卫的人啊,虽然貔貅卫废了,但跟柳淳的情分还在,苍天保佑,可别让柳大人出事。

    他暗暗祈祷,把旨意送到了老朱的面前,这一次朱元璋没用其他人,干脆自己提笔亲自来写。

    “太子少师柳淳,为人师表,教导不严,有违师道,皆因年少位居高位,缺少历练……朕心痛之,不得已贬汝为云南永昌卫驿丞,望汝能深体朕意,读书思过,修身养性,待到他日,或可另有报国之机……旨意到日,三天之后,立刻启程,不得逗留迟误,钦此!”

    老朱写完之后,犹豫了半晌,抓起那个从北元缴获的玉玺,用力印在了上面。

    “拿去吧!赶快传旨!不要让朕改注意!”老朱竟然有些心虚了。

    老太监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陛下啊,你到底是改还是不改啊?这不是让我们为难吗?

    他一步一回头,却发展朱元璋抱着玉玺,陷入了沉思……看起来皇爷也不容易啊!

    老太监急匆匆离开了皇宫,前去传旨。

    要不说,这京城最没有秘密可言,老太监还没等到柳府,消息就已经传开了……陛下罢免了柳淳!

    这位太子少师,被赶到了云南,去当驿丞了!

    什么叫大起大落?

    柳淳完美诠释了这四个字。

    他从大宁的经历官起来,担任过国子监司业,太子洗马,又担任锦衣卫指挥使,加太子少师衔,跻身最高一级文官的行列。

    速度之快,不说前所未有,那也是少之又少。

    可相比升官的速度,柳淳倒霉的速度更加惊人……上半天还号令天下,威逼储君,下半晌就被贬到了云南,去担任驿丞。

    这个人人生,真是难以形容啊?

    要说起来,谁最高兴柳淳罢官,莫过于东宫这帮人了。

    朱允炆听到之后,呆坐了半晌,突然冲到了黄子澄的值房,冲着这位黄先生就是不停躬身施礼,都哭出来了,“先生啊,你的妙计可算救了我了……皇祖父贬了柳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342章 朕去送送他

    朱允炆真的开心得飞起,他去见了朱元璋,整个过程,甚至连抬头的勇气都没有……他承认了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他想藏的更多,奈何面对朱元璋,半点可能都没有,全都让老朱掏出来了。

    皇祖父的责骂,气愤,失望……在那一刻,几乎让朱允炆有了死的心思,储君之位,永远都失去了,世界都变得灰暗了,了无生机,生不如死。

    他好想大哭一场,可他又不知道该哭什么,是哭自己的倒霉,还是哭皇祖父的无情,或者是埋怨上天不帮忙……

    终于,什么都不用埋怨了。

    柳淳被贬到了云南,成了可有可无的驿丞,那么远的路,又是烟瘴之地,到处都是蛮夷……或许他会死在那里吧!

    过去朱允炆也叫柳淳师父,心里多少还存了一点敬畏。

    可现在只剩下浓浓的怨恨……姓柳的,你敢逼迫孤,你死定了!

    皇祖父还是向着亲孙子的,你一个臣子,也敢挑战储君,当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自寻死路!

    早知道这么容易,就该早点去跟皇祖父讲。

    说起来还是黄先生有见识,有手段,以后可要多多仰仗黄先生才是,其余什么齐泰啊,练子宁啊,陈迪啊,全都比不上黄先生来得厉害!

    “先生,你说说,接下来该怎么办?”

    朱允炆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神亮亮的,黄子澄突然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本就不是足智多谋的人。

    让朱允炆请罪,完全是因为苏州的事情,他见识了柳淳的手段,知道这位难以战胜,除了祈求皇帝庇护,别无他法,

    现在还让他出主意,这不是难为人吗?

    黄子澄绞尽脑汁,想了半天。

    “殿下,旨意里面提到,柳淳是因为师道有亏,才被贬官……其实这事情,跟殿下也有关系。臣觉得,殿下应该去送送柳淳,并且向他认错,最好能维持师生情分……”

    “你胡说!”

    齐泰真的听不下去了,他气咻咻站出来,“黄大人,你是被柳淳吓破了胆吗?陛下都处置他了,现在就应该一鼓作气,上书弹劾,让柳淳出不了京城,立刻血溅三尺!你居然建议殿下去求和,还有什么师徒情分,简直不知所谓!你胡言乱语……”

    齐泰痛骂黄子澄,气急败坏,还没等黄子澄话说,朱允炆先瞪眼睛了。

    “齐先生,黄先生给孤出主意,是孤让的……更何况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柳淳背后还有那么多人,暂时不能得罪。借着送他的机会,以显示孤的宽宏大度,岂不美哉?就这么定了!”

    都说挫折让人成长,经历这件事之后,朱允炆的确有些不一样了,至少敢拿出储君的威严了……只不过谁也不清楚,他的成长到底是不是偏了……

    京城狂风暴雨,惊雷阵阵。

    倒是柳家,此刻一片祥和,丝毫没有伤心的感觉。

    就连蓝玉都到了,三位国公,跟柳家三口,围坐在一起。

    汤和抓着胡须,哈哈大笑,“小子,你是真成!老夫服了!”

    挑战了朱元璋的底限,还能全身而退,快三十年来,柳淳是第一个,恐怕也会成为唯一一个了。

    这几天,他们都战战兢兢,生怕朱元璋会追究罪责,到时候大家伙都在劫难逃。

    可现在看来,“罪魁祸首”仅仅贬官云南,他们这些跟着起哄的,更不会有生命之忧了。

    “能苟延残喘,老夫已经心满意足了。”冯胜感叹道。

    蓝玉却还怒气冲冲,“瞧你们的样子,也太没出息了!我不服气!王弼的死,还没有个结论,我们什么都没有得到,反而眼睁睁看着他丢了官……这,这要是上战场,还不亏死啊!”

    听着蓝玉的话,大家伙都哑然失笑。

    到底是武夫,官场的事情,他是玩不明白了。

    汤和道:“陛下的旨意其实说的很明白,他把柳淳发配云南,是为了以后启用。”

    “启用?那现在不还是丢官吗?”

    “你傻啊!”汤和气哼哼的,“老夫问你,事情闹到了这步,假如太孙登基,能启用柳淳吗?”

    “这个……当然不能,没准还会杀了他!”蓝玉突然大叫了一声,惊恐万分道:“莫非,莫非……”

    几个人微微一笑,心照不宣。

    看样子陛下是真的打算易储了。

    能拼下一位储君,谁还敢说一无所获?

    “那,那你们说,陛下会想让谁当储君?会不会……是朱允熥啊?”蓝玉真的太高兴了,朱允熥可是常氏的儿子,他的孙辈,假如小家伙能登基,他也算对死去的人有了交代,可以含笑九泉了。

    蓝玉喜滋滋抬头,却发现几道关爱傻子一般的眼神。

    “咳咳……蓝玉啊,柳淳也不在京里了,往后你就在凤阳,千万别出来!”

    蓝玉气得五官都扭曲了。

    “好啊,你们也太小瞧人了,为什么朱允熥就不行?”

    冯氏此刻突然道:“如果是朱允熥殿下,那么柳淳就不会被贬官云南,而是要留在京里,继续教导他,并且以师父之尊来辅佐储君。”

    汤和道:“没错,这话说的有见地,既然贬了柳淳,那必定是要在藩王之中选择了。老夫觉得,北边那位希望最大。”

    “燕王啊!”蓝玉嘴角抽搐了两下,他原本挺忌惮朱棣的,可现在想想,朱棣也的确最像陛下,让他登基,也不是不行。

    “柳淳,你可要告诉他,不许亏待了朱允熥,听到没有?”

    柳淳可不盲目天真乐观,“梁国公,不管立谁都是陛下的事情,我们这些臣子,真的不要多猜了。而且我估计,这事情不会这么顺利的。”

    “哦?还有变数?”汤和惊问。

    柳淳沉吟半晌,“易储不是小事情,陛下年纪大了,体力有限……总而言之,必须要小心谨慎,管住嘴巴。”

    柳淳年纪最小,可他说的话,大家伙都听进去了。

    三大国公,立刻向下面人传达消息,让大家一定约束自己,谁要是胡咧咧,惹出了大祸,那就没人能救你们了。

    而柳淳呢,他的时间不多。

    老朱仅仅给了他三天的光景,柳淳把自己关在了书房里,开始奋笔疾书,没有人知道他在忙什么。

    三天过后,柳淳满脸疲惫,将一摞厚厚的书稿,连同一个玉貔貅,让人送去宫里。

    “行了,我要去当邮差了!”

    柳淳伸着懒腰,准备出发。

    他的书稿,还有玉貔貅,毫无阻挡,送到了宫里。

    貔貅卫被废了,玉貔貅也让柳淳交给了老朱,可后来朱元璋看他锄草干净,又随手赏给了他。

    今天柳淳却是还给了老朱。

    “兔崽子,他这是要跟朕一刀两断吗?朕没砍他的脑袋,已经是天高地厚的恩德了,他还想怎么样?”

    老太监慌忙道:“皇爷,柳……驿丞可不是这个意思,他现在什么都不是了,没有这个玉貔貅,书稿怎么能送到宫里?奴婢听说了,这是柳大人在接到圣旨之后,熬了三个通宵,给陛下写出来的。”

    “是,是吗?”

    “千真万确啊,陛下,要说柳大人,对陛下的这份心,奴婢看了都感动!”

    “你少替他说话!”朱元璋厌弃摆手,赶走了老太监,他抓起书稿,随手看了起来。

    由于时间太紧,难免字迹潦草,甚至有几个错字,但是却不妨碍整篇的内容……柳淳再一次针对财税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柳淳认为,可以在关键的城市,重要的地区,设立京储仓,由户部派员,专职负责。各地粮食,就近交割。

    然后不定期巡查粮仓,确保粮食安全。

    至于京城的粮食供应,柳淳建议,再度对南直隶的农田进行清查,规定出粮田的范围,不许改种桑树,不得挪做他用。

    另外柳淳建议,由于大规模捕鲸,得到了一些肥料,可以推广使用。

    柳淳还建议,不能把京城的粮食,都寄托在税粮上面……朝廷应该挑选出几块旱涝保收的福地。每年拿出一些钱,以市价向当地百姓采购粮食。

    柳淳向老朱吐露了一个更容易的办法,其实皇家银行也可以加入收购粮食的行列……银行资本雄厚,平时采购粮食,赚一点差价,遇到了情况,皇家银行的粮食就能吐出来,为朝廷所用。

    此外,柳淳还提到,可以从海外定期采购粮食。

    反正大明的官方贸易很兴旺,去的时候,装满了茶叶和丝绸,回来就是空船,假如能采购粮食,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里面一条一条的建议,都让朱元璋看得眼圈发红……这是怎么了,莫非人老了,泪就多了?

    朕一个铁腕天子,怎么会在乎这点馊主意呢!

    老朱气哼哼把书信扔到了一边,恰巧上面的两页飘到地上……朱元璋急忙站起,蹲身捡起,掸了掸上面的灰尘,又小心翼翼,放到了上面。

    为了避免再次吹落,老朱竟然把这一摞纸压在了玉玺下面。

    “那小子走了吗?”

    他连着问了两遍,老太监终于小跑着过来,“回皇爷的话,三天了,柳大人必须离京了!莫非皇爷打算?”老太监惊喜交加。

    老朱却果断摇头,“准备马车,朕去送送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343章 我们成亲吧

    想离开京城的念头,早就有了。

    可是真正要走了,反而心里头慌慌的,五六年了,这座繁华的城市,留下了太多柳淳的痕迹,银行,锦衣卫,鸡鸣山学院,柳府,皇宫……这些地方,记录着喜怒哀乐,记录着数年的奋斗成果!

    我虽然走了,但我的成果还在,这是任何人都没法抹除的。相信有朝一日,撒下的种子,会开花结果,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柳淳硬着心肠,驱赶马车,向城门走去。

    距离城门还有二十丈,有一群精壮的武士,骑着战马,等在这里。为首之人身形敏捷,动作矫健,从马背上跳下来,直接蹿进了柳淳的马车,比狸猫还快。

    “你,你怎么来了?”

    柳淳有点傻眼了,眼前之人身形高挑,四肢修长,鸭蛋的小脸,白皙如脂,漂亮的眼眸,泛着激动的光彩。

    配上火红的武士服,宛如鲜艳的牡丹开放,嫩白的花蕊,娇艳的花瓣,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美……柳淳都有点磕巴了,他真没想过,蓝新月竟然如此会打扮,真的比天上的新月还明艳。

    “好看吧?”蓝新月得意道:“是她们俩帮我弄的。”

    “她们?”柳淳心里咯噔一声,自己急着给老朱写东西,三天的时间又到了,连告别的机会都没有,真是有些失礼。

    柳淳撩起车帘,下意识寻找那两个人的身影……蓝新月闷声道:“她们没来……让我跟着照顾你的。”

    “你?跟我去云南?”柳淳更加吃惊了,“这可不行,山高水长的,你一个姑娘家家的,怎么能乱跑呢!梁国公也不会答应的!”

    “会的!就是我爹让的!”

    蓝新月纠正道,还从怀里掏出了一本救荒本草,笑嘻嘻道:“放心吧,我会好好读书,好好照顾自己……当然,也包括你!”蓝新月探身,在柳淳的耳边低声道:“不只是我,还有张老,大家伙都挺担心的,生怕你会出事……你就是大家伙的主心骨啊!”

    蓝新月说完,就主动探头,告诉外面的武士,随着马车,一起出发。

    这些武士全都是蓝玉一手挑选出来的,不但忠勇,而且心细如发……他们构成了保护柳淳的最核心成员。

    坐在马车里的柳淳,神色渐渐凝重。

    他此去云南,可不是一般的贬官。

    毕竟这次的事情闹得这么大……朱元璋未必要杀他,但是老朱手下的臣子,还有朱允炆,他毕竟还是储君,身边一大堆善于阴谋诡计的小人。

    另外柳淳这些年得罪了多少勋贵,多少地主,多少文官……在朝野上下,有多少力量蛰伏着,在等待机会,给他致命一击!

    毫不客气地说,想柳淳死的人,绝不比希望他活着的人少。

    此去云南,那是风霜刀剑,天罗地网,一步一个险!

    究竟能不能活着到云南永昌卫,还真是不好说……柳淳突然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王阳明,他曾经被贬驿丞,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状元杨慎,因为大礼议,他被贬到了云南永昌。

    难不成自己要给他们提前探路吗?

    用不用我也来个悟道什么的……柳淳摇了摇头,还是来点现实的吧,他伸手突然按在了蓝新月的手上。

    蓝新月微微一动,却也没有挣扎。

    “彩云之南,是个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我们……成亲吧!”

    “啊!”

    蓝新月吓得连忙收回了手,心砰砰乱跳,她努力闭紧嘴巴,免得跳出来!

    好半晌,蓝新月才镇定下来,“你,你说,什么……”

    “我说咱们成婚吧!反正你爹跟我爹都谈过了,我们就在山花丛里,结为夫妻如何?”

    蓝新月憧憬过无数次,心爱的柳郎,带着重礼,敲锣打鼓下聘,风风光光,把她娶回家里。

    高朋满座,胜友如云。

    所有人都来祝福他们!

    那才是真正的婚事,才是真正想要的婚礼……

    她一个国公之女,掌上明珠,就这么随随便便,连点礼物都没有,叫人家怎么办?你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吧?

    马车向前,突然车夫勒住缰绳,马车停下,要出事了吗?柳淳正要往外面看……蓝新月可急坏了,难得主动提出来,这要是错过了机会,又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我愿意,真的愿意!”

    她伸手猛地抓住柳淳的腕子,焦急紧张,一副生怕到手的猎物跑掉似的。

    柳淳冲着露出大大的笑容,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这才撩开车帘,从里面跳出来。

    站在道旁的正是锦衣卫的弟兄们,为首的人是经历官唐韵、

    柳淳执掌锦衣卫的时间不长,但是他对锦衣卫的影响,却是超出了所有人。

    记得柳淳没来的时候,锦衣卫正处于低谷中的低谷,不但名声狼藉,而且权柄全无,已经被人欺负到了家门口,侵门踏户了。

    柳淳不但把锦衣卫带出了低谷,还彻底改变了锦衣卫的形象。

    通过几次的办案,锦衣卫展现出来的高效专业,让三法司,应天府,全都叹为观止,自愧弗如。

    “大人,您虽然走了,可锦衣卫依旧会按照大人的要求,我们对得起身上的飞鱼服!谁要是辜负了大人的教诲,就一头跳进玄武湖,淹死算了。”

    在锦衣卫日子久了,唐韵也没了半点文人的优雅。

    这时候他亲手牵过一匹神骏的白马。

    “请大人上马!”

    柳淳能说什么,只得点头。

    等他坐稳之后,唐韵亲手牵马向前走,其余的锦衣卫跟在两边,从人群当中,出现了低声的背诵之声……“朕观自古国家,建立法制,皆在始受命之君。当时法已定,人已守,是以恩威加於海内,民用平康。盖其创业之初,备尝艰苦,阅人旣多,历事亦熟。比之生长深宫之主,未谙世故……”

    起初是一个人,渐渐的人多起来,最后唐韵带头高声大呼:“……以后子孙做皇帝时,止守律与大诰,并不许用黥刺、腓、劓、阉割之刑。云何?盖嗣君宫内生长,人情善恶,未能周知;恐一时所施不当,误伤善良……”

    “凡吾平日持身之道,无优伶进狎之失,无酣歌夜饮之欢;正宫无自纵之权,妃嫔无宠恣之专幸。朕以乾清宫为正寝,后妃宫院各有其所……”

    “凡广耳目,不偏听,所以防壅蔽而通下情也。今后大小官员,并百工伎艺之人,应有可言之事,许直至御前闻奏。其言当理,即付所司施行;诸衙门毋得阻滞,违者即同奸论……”

    ……

    明皇祖训!

    数百名锦衣卫,声音震天,道路两边的百姓,无不侧目!

    是皇明祖训!

    是大明朝的金科玉律!

    是天子留给后世子孙的规范。

    也是锦衣卫做事的依据。

    那些老锦衣卫,全都眼圈泛红,他们当了二十多年的锦衣卫,只有在柳大人的手下,他们才感觉到了尊严和荣耀!

    “大人!一路平安啊!”

    出城三里,锦衣卫退到了两边,老先生茹太素,率领着许许多多皇家银行的高管,包括那些最顶尖儿的账房,等在了这里。

    老爷子二话不说,抢过了唐韵手里的缰绳。

    “柳大人苦心孤诣,创立银行,功在社稷,利在万民!自老夫以下,皆师从柳郎!今日师长远行,当由弟子牵马向导!请!”

    老爷子这么大的岁数,竟然给柳淳牵马,弄得柳淳很不好意思,没有办法,他只能伏在马背上,侧着身体,表示谦逊。

    茹太素牵马走了二里,老爷子额头见汗,喘息声重,他主动退到了一旁……第三波牵马的人出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