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该说!你承认有柳学,那就是承认,当世之上,有圣贤在世,能开创一家之言了?”
“刘老大人!”景清怒斥道:“柳淳所谓的学问,皆是不值一提,胡言乱语,祸乱人心。他以杨朱门徒自居,就是当世最大的奸邪,如何到了老大人的嘴里,变成了圣贤?简直岂有此理!”
景清毫不客气,茹瑺等人生怕老爷子招架不住,想替他说话,可今天的刘三吾,战意高昂,谁也不用,就凭他,一样可以横扫八方!
“景御史,首先,柳学之说,只是民间的说法,身为朝廷大臣,拿到金殿上讲,十分不合适!其次,陛下也是柳淳的弟子,也算是柳学门下,你想说陛下什么吗?”
老爷子一句话,堵住了景清的嘴巴,他却没有继续追打,而是话锋一转,“启奏陛下,先帝推崇柳淳的学问,人尽皆知。老臣就听闻先帝曾经彻夜通读算学,还曾经刊印一批算学书籍,交给户部,命令户部官吏尽数研读。”
“还有,陛下身体力行,钻研金融货币之道,如今皇家银行,就是依照柳淳提议建立的。如今每年给皇家提供几百万贯的收益。所谓饮水思源,柳淳之功,人尽皆知,只是有些奸邪小人,诋毁中伤。陛下身为柳淳的弟子,应该主持公道,以免让人误以为陛下不敬师长……毕竟柳淳是先帝为陛下挑选的师父,和其他人,还是不同的!”
刘三吾真是老尔弥辣,他几乎是用老前辈教训后辈子侄的语气,在教训朱允炆,
偏偏老头处处都打着先帝的旗号,让朱允炆只能徒呼奈何。
本来录取了一大堆柳淳的弟子,就够朱允炆糟心的了,现在还逼着他认师父,这个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
可不管怎么难受,他也不敢否认。
“景清,柳先生曾指点学问,朕获益良多,你不许胡言乱语!”
景清也不是吃素的,他故意绷着脸,“陛下既然是柳淳的弟子,那就更应该避嫌才是!如今取中的进士,有数十人出自柳淳门下,让世人怎么看?他们会不会说,是陛下包庇纵容,故意取中自己的同门师兄弟?假如是这样,岂不是有损陛下的圣明!”
“哈哈哈!”
刘三吾笑得更开心了,“景御史,老夫刚刚指点了你柳学的错误,现在你又错了!什么是柳淳门下?鸡鸣山学堂乃是先帝下令设立,先帝曾经多次以师长自居,是这些学子为门人弟子。而且在设立学堂之初,先帝就曾有言,创办学堂的初衷是为了推行变法培养人才。”刘三吾转头,对着朱允炆道:“陛下,老臣很想请教,这变法还要不要继续下去,先帝在皇明祖训当中的规定,还要不要奉行?”
“这个……皇祖父所言,自然是金科玉律!”
刘三吾笑道:“陛下圣明,既然如此,多录取能为变法所用的人才,又有什么错误?更何况恩科名单,还有一些旧派读书人,能给他们机会,就是不忍十年寒窗,化作一场梦……不过老臣以为,以后的科举,更要以科学人才为主,科举考科学,这才是正办!”
刘三吾随后又抛出一个炸雷,“陛下,老臣还提议,应该立刻召柳淳进京,辅佐陛下,推行新政!”
“柳公不出,天下难安!”
吏部尚书茹瑺简直大喜过望,老爷子,您可真是神了!
他慌忙道:“陛下,臣以为柳淳的确是当世奇才,臣愿意以吏部尚书之位,虚位以待,等柳大人进京,主持大局。”
这下子好玩了,光有学生还不够,就连正主都要进京了……
顶点
………………………………
第391章 柳淳死了
刘三吾的确是老辣,早朝结束之后,老先生立刻挥动大笔,连夜写文章……他阐述了三大内容……朱允炆有遗诏不假,可别忘了,还有一样,那就是皇明祖训。
从某种意义上讲,遗诏是个临死前,甚至是死后大臣代拟的,虽然重要,但还是能避开的。
可皇明祖训不同,这是朱元璋给后世子孙定下,万世不移的国策。老朱说不许恢复宰相,就是没有恢复!
哪怕大学士有宰相之实,也没有宰相之名。
皇明祖训是老朱身体健康的时候,经过深思熟虑后拟定,又颁行天下,人所共知,这就是祖宗法度!
刘三吾从这个角度出发,敦促朱允炆,必须继续推行变法。
要推行变法,就必须贤臣辅佐,东宫师父当中,齐泰为人卑鄙,作恶多端,已经伏诛,难保不会有更加阴险小人,还没有揪出来。因此必须要重新选派贤臣,给天子讲解国政,辅佐天子,治理天下。
第三,恩科结果表明,以鸡鸣山学院为首的新派学子,不但能力出色,而且也是变法可以依赖的力量。
因此必须请柳淳回朝,一方面辅佐天子,推行变法,一方面推广新式学堂,革新教化……有些时候,还真不能小觑笔杆子的力量。
刘三吾的这篇奏疏,牢牢抢占了道德制高点,根本不给朱允炆拒绝的机会。敢不同意,就是违背祖训,大行皇帝尸骨未寒,新君如此薄凉,就不怕天下人共同击之吗?
刘三吾发动之后,朝野上下的舆论也都跟着发动起来,到处都有人疾呼,柳公不出,奈苍生何?
柳大人,你在哪啊?
柳大人,请你出山!
……
“看样子,你又要回京城忙活了。”蓝新月嘟着腮,很无奈道,离京的这段时间,差不多是她最开心的日子,尤其是最近,她跟心爱的丈夫就像是普通夫妻,走街串巷,吃小吃,逛庙会,虽然还要关心朝廷的事情,但总体上,他们真的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但是蓝新月也清楚,丈夫是干大事情的人,不会一直陪着她,这段宝贵的经历,足够她回忆一辈子了,往后再也不会有了……
瞧了眼落寞的妻子,柳淳抓起她的手,贴在自己的心口,笑嘻嘻道:“傻丫头,别瞎想了,这回我终于能好好陪你了,尤其是要抓紧时间,开枝散叶,给俺柳家添一个带把儿的!知道吗?”
蓝新月脸涨得通红,都结婚一段时间了,怎么就是没动静啊?
“不对!”蓝新月猛地摇头,这不是重点啊!“你,你怎么会又有时间了?”
柳淳轻笑,“你可真是个傻瓜,我问你,朱允炆会允许我进京吗?”
“这个……那他能怎么办?”蓝新月突然惊呼道:“莫非,他,他要害你?”
“不是要,而是一定!朱允炆和东宫的那些人,不会看着我回到京城的!”
蓝新月轻笑道:“那你怕什么?现在我们就去京城,不就行了?”
柳淳大笑,“你真是个傻姑娘,我是先帝贬去云南的,随便回京,就会落人口实,怎么可能呢!上次东宫那边就想用沐春杀我,这一次他们的手段必定更加残忍!”
“啊!”蓝新月花容失色,忙道:“那可怎么办?造反吗?”
柳淳吓得连连摆手,“造反可轮不到我的头上!既然他们想让我死,那我就不妨死一回。”
蓝新月有点跟不上丈夫的节奏,“你别打哑谜了,快说,要怎么办?”
“我和燕王,是朱允炆心中的两根刺儿,我虽然有些名望,但我没有兵权,至少表面上没有!所以朱允炆会先杀了我,然后清理在京的变法派臣子,安定后方,然后就去对付燕王,削平藩王,彻底巩固皇位。”
“哦!原来如此啊!”蓝新月晃了晃脑袋,“我懂了,你是想等着燕王起兵,然后你再起兵,对不对?你说,要不要去跟我爹说一声,让他老人家辅佐你登基啊?”
柳淳正喝茶,一口喷出三尺!
“我说傻丫头,你就那么想当皇后啊?”
“皇后?”蓝新月迟疑片刻,她想到了吕氏,想到了表姐常氏……“别人我不知道,可我看她们就知道宫里的女人不好过。如果允许,我就想和你一直这样,像个普通夫妻一样。”
柳淳握紧妻子的手,轻笑道:“我何尝不是这么想的,奈何实力不允许啊!不过你放心吧,我不会傻乎乎跳出来的,江山社稷,沙场征战,开疆拓土,建立万世不拔的基业……这些脏活累活,都交给燕王算了,而我呢,就在家里陪陪老婆,养养孩子,教教学生,弄点小发明,写写书就好了。”
蓝新月听到丈夫的心,心满意足,“那个……咱们还是抓紧生孩子吧!不然,怎么养啊?”
……
蓝新月陪着丈夫,过安稳的日子,倒是另外一个女人发愁了。
“那个……妹妹,哥要去一趟云南。”李景隆闷声道:“这次的时间有点长,路途或许也有些意外,你,你别怪大哥!”
李景隆吞吞吐吐,神色怪异。
李无瑕瞥了眼大哥,轻笑道:“哥,你怎么连话都不会说了?你大老远的办差,我该担心你才是,有什么好怪你的?”
“是,是该担心,担心我……啊,也不全是,还,还有……”李景隆只好轻咳道:“陛下刚刚降旨了,让我去云南迎请柳淳回京!”
李无瑕心微微动了下,笑道:“大哥,柳郎能回京,那可是好事情。陛下派遣一位国公去迎接,也足见对他的重视,这是好事,好事情啊!”
“是,是好事情,是好事情……不过海上风浪太大,我,我怕有意外啊!”
“海上?你们要走海路?”
“嗯!是陛下的意思,他希望快点见到柳淳,还说海路快捷安稳,进献异兽就是走的海路,这一次走海路正好!”
李无瑕哼了一声,“我觉得不好!海上风浪那么大,如果出了点意外,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那该怎么办?”
李景隆被问得越发尴尬了,“那个是圣意……妹妹啊,你看看咱们家,好歹也是国公门庭,有身份的人,你一心恋着柳淳,他都娶亲了,估计快有孩子,你,你怎么还不死心啊!”
李无瑕默默听着,缓缓低下粉颈,露出了思忖之色。李景隆觉得有门,便又道:“妹妹,柳淳的确不错,可他年纪轻轻,锋芒毕露,得罪了太多的人,跟着他未必有什么好下场,我看你还是另做打算吧!总而言之,大哥是希望你过得好,你现在年纪也不小了,是个大姑娘,咱爹死的时候……”李景隆还真是个感情丰富的人,说到这里,居然眼圈泛红,抹起眼泪。
李无瑕依旧沉默,突然,她抬起头,冲着大哥笑了,“你怕想说的不是让我死心,而是这一次必须有人死吧!”李无瑕探头,靠近了哥哥的耳边,低声道:“是不是陛下让你在海上杀了柳郎,来个人不知鬼不觉,对吧?”
“啊!没,没有!真的没有!”
李景隆吓得慌忙摆手,“妹妹啊,你可别胡思乱想啊,绝对不会有这种事情的,哥哥对天发誓!”
李无瑕三岁的时候,李景隆就骗不了她。
“大哥,你当真要听陛下的话?”
李景隆痛苦挣扎,半晌叹口气,万般无奈道:“妹妹啊,大哥真没办法啊!人家现在是皇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咱们李家是勋贵世家,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这么多人命都压在我的头上,我也不想干,可,可我没法子啊!再说了,就算我不动手,不是还有其他人嘛?”
“说起来,都怪刘三吾,那老头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非要请柳淳回京主持变法,他要是真回京城了,这天下到底是谁说了算啊?一山不容二虎,柳淳怎么都是死路一条……我,我对不起他,也对不起你,我不配当你的大哥,我该死!”
李景隆攥紧拳头,嘭嘭捶着脑袋,痛苦纠结。
李无瑕却突然笑了,她伸手抓住大哥的手腕,“别敲了,本来就不聪明,再敲地更傻了就没救了。”
李无瑕突然压低声音,“哥,你听过赵氏孤儿这出戏吗?”
“赵氏孤儿?”李景隆大惊,“妹妹,你是说,让我保住柳淳的血脉,让他的遗腹子将来报仇雪恨?”
李无瑕无语翻白眼,“什么啊!陛下不是让你在海上杀人吗?”
“对啊!只有在海上杀人,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啊,到时候推给风浪就是了!”
“哥,在海上,死人找不到,活人也同样找不到啊!”
“吸!”李景隆突然变色道:“你,你是让我抗旨不遵?”
“我是让你给咱们李家留一条生路!”李无瑕哼道:“傻哥哥,别看朱允炆登基称帝,他手下没有多少人才,内忧外患,群臣都不服气。依我看,他把柳郎请回来,让柳郎主持大局,他还有一线生机。可若是杀了柳郎,他就只有跟群臣,还有藩王对着干!你想想,他能有多少胜算?”
李景隆抱着脑袋,痛苦思索着。
“妹妹,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天子,几十万的禁军,还有那么多州城府县,全都听他的。柳淳有什么,燕,燕王又有什么?”
李无瑕轻笑,“哥,你这么问了,那我只能说,请你去云南瞧瞧,瞧瞧柳郎准备了多少后手!朱允炆想跟柳郎斗,差得天地!别管现在有多少实力,都会丧失殆尽,一点不剩!”
李景隆傻了,我的老天爷啊,这个姓柳的到底干了什么啊?
啥也别说了,赶紧动身吧!
李景隆带着二百人,先快马加鞭,赶到云南,然后直接去了缅甸,在那边有港口,可以借着西南风,返回大明。
至于看到了什么,李景隆没说过……不过回来的船上,倒是多了三个人,除了一个高挑的年轻人之外,就是朱高煦和朱高燧。
两个小家伙像是门神一样,保护着“老师”返回京城。
当船队经过伶仃洋的时候,突然一艘船只底部进水,紧接着龙骨断裂,船只下沉……朱高煦和朱高燧被侍卫拖着,上了李景隆的座船。
可刚上来,朱高煦就跳下去,“师父!师父!快救师父啊!”他在水里奋力扑腾,声音凄厉,愤怒大吼……朱高燧想了想,没敢跳下去,一来他水性不好,二来也没有二哥的演技……干脆晕倒算了。
船队在海面搜索了整整三天,朝廷派来景清接应,他只发现了海面上的木板,还有哭傻了的朱高煦。
整整三天,水米不沾,撕心裂肺,景清看得都傻了,忍不住冷笑道:“别这么伤心啊,等你爹死了再哭不迟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392章 死了也不消停
“我死了!”
“对,你的确死了!”
“那你现在跟谁说话?”
蓝新月歪歪头,突然大叫了一声,“鬼啊!”她扭头就跑,柳淳猛地扑了个空,只能气哼哼道:“你个疯婆娘,跑那么快干嘛?记得买两碗面回来,不然我就真饿死了!”
蓝新月答应着,一刻钟之后,她手里不但提着一个食盒,还拿着不少香烛,纸钱……柳淳的老脸都黑了!
“你,你就那么盼着我死啊?”
蓝新月笑嘻嘻道:“能亲眼看到自己的丧礼,你该多幸运啊!我记得信国公就在王伯伯的丧礼上感叹,说自己未来的葬礼,会不会这么风光!相公,你能亲眼看到自己的葬礼,看看谁对你好,谁是敷衍了事,这是多好玩的事情啊!”
“好玩?”
柳淳皱了皱眉,还真别说,的确是挺有趣的事情。
借着葬礼,能看清楚太多的东西。
老朱死后,柳淳没有直接挺身而出,有人说他坐失良机,一把好牌给玩坏了……其实吧,柳淳还真是没有足够的把握,能够掌控一切。
之前欧阳伦的案子,锦衣卫内部出了问题,汤和骤然病倒,徐辉祖按兵不动,勋贵这边,究竟是什么态度,柳淳也不敢说完全清楚。毕竟站在自己这边的几个人,都算是君子,他们斗不过小人的。
在这个波谲云诡的关头,宁可后发制人,也绝对不能贸然出手,以免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说到底,变法侵犯了大多数的利益,文官,勋贵,宗室……这里面都藏了太多的反对力量,老朱在日,他们不敢,可老朱去了,这些妖魔鬼怪,魑魅魍魉,都要跳出来,兴风作浪!
瞧着吧,一直以来还算顺利的变法,马上就要遇到最大的挫折。
不过好在还有朱棣在,还有靖难的这张王炸!
柳淳想到这里,也来了兴趣,“就这么办了!”
蓝新月还不知道柳淳什么打算,柳淳却不顾什么了,先吃完面条,然后就拉着蓝新月给自己化妆……别误会,不是往好看了化,毕竟柳淳已经够帅了,真的!
他是往难看捯饬,脸上贴几个痣,颜色弄成黑红的,肩膀前探,还一边高,一边低……再弄一身破衣烂衫。
“怎么样?不错吧?”
蓝新月哼了一声,“没见过这么喜欢糟蹋自己的!”
“不糟蹋没法子,要不然怎么混进去啊!”
柳淳想了想,又出去买了个唢呐回来,这东西好,曲儿小腔大,正好是乐器里面的流氓,送殡的时候,必备的佳品。
柳淳捯饬完毕,又吹了吹,感觉差不多了。
“可以回京,参加我的葬礼了!”说这话的时候,他一点都不别扭,真的!
……
此刻的京城,已经到处挑出了白幡,朱元璋刚死没几个月,百姓们再度自觉悼念另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故太子少师,锦衣卫指挥使,大明变法的推动者,新式教育的创立者,伟大的教育家,改革家,银行家,科学一派的开山祖师,赤胆忠心的大忠良……柳淳!
就在伶仃洋,柳淳的座船沉入海底,尸体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所有人在短暂的震撼之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那些记恨柳淳的,拍手称快,暗暗叫好,就算借钱,也要包饺子吃。
而真正的变法一派,却是怒火中烧,怒不可遏!
茹瑺率领数位大臣,前往宫中,质问柳淳的死因。
等到了宫中,发现朱允炆也在哭泣,“先生骤然离去,朕痛失臂膀,五内具焚,痛不欲生……曹国公李景隆保护不力,降为南安伯,罚俸一年,责令闭门思过!”
说完这话,朱允炆就以悲痛过度为名,将茹瑺等人赶出来。
“好啊!真是太好了!他杀死了柳大人,却让李景隆来背锅,当真是聪明绝顶,让人钦佩,简直五体投地!”杨靖咬着牙,狠狠说道。
其他几位大臣,此刻已经不是悲愤的事情了,简直要炸了!
想想这几年,死了多少人?
定远侯王弼死得不明不白,齐泰死得不清不楚,现在柳淳又葬身大海……凡是对朱允炆不利的人,全都被灭了口!
这位皇帝陛下,还敢说自己仁厚,你简直就是个杀人的疯子!
“茹大人,现在朝中如此,和地狱有什么区别!我杨靖不愿留在朝中为官,我要辞官回乡!若是天子看我不顺眼,那就连我一起杀了算了!”
杨靖要辞官,其他几位也是这个心思,“茹大人我们都走了,就看看小儿如何坐稳金銮殿!”
茹瑺沉着脸,他本来还想着柳淳进京,能撑起一片天,就算朱允炆再过分,也不敢弑师……毕竟在文官眼里,天地君亲师,这是最重要的,背叛师父都会被千夫所指,更别说弑师了,几乎就跟杀了亲爹没什么区别!
可朱允炆就这么干了!
当真是好厉害!
茹瑺深吸口气,“诸位,事到如今,你们以为辞官就一了百了?不!我们要争,要拼到最后一刻!刘三吾老前辈为了恩科之事,奋力一搏。我们今日,就一起替柳淳招魂!”
“招魂?”
“对!”茹瑺道:“柳公虽然葬身伶仃洋,可他是变法的一面大旗,我们要替他大办丧礼,凝聚变法的人心!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柳公的心血化为乌有!更不能坐视变法大业中道崩殂!我们要告诉一些人,这心是你杀不死的!文丞相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柳公的一颗丹心,可鉴日月!我们必须要让所有人都明白,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杨靖凝视着茹瑺,半晌缓缓道:“就算是死,也在所不惜吗?”
“嗯!我们都可以死,但正道不死,人心不死!我记得柳公还曾经对学生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天下,终究还是要讲道理的!”
几位大人互相看了看,一起点头!
“那好!”杨靖切齿道:“上古铸剑师在最后关头,要用人血祭剑,方能铸成神兵……今日就让我们效仿先贤,以命铸剑,斩杀奸邪!”
事到如今,大家伙都有隐隐的感觉,君臣之间没法善罢甘休了。柳淳虽死,可他牵着一部分的勋贵,牵着变法派,还牵着燕王!
这些人会放过朱允炆吗?
现在他们欠缺的只是个机会罢了。
孟子不就说过“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当所有人都觉得朱允炆不配当皇帝的时候,也就该改朝换代了……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了天下正道,百死不悔!
……
柳府之中,白幡高挑,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