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真是太惨了点。想做什么都会受到掣肘,现在更是烽火遍地,江山风雨飘摇。
无论如何,朱允炆也没有想到,皇帝会这么难当。
方孝孺颓然长叹,朱元璋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啊!其实很多时候洪武大帝很丢人的,老百姓丢了一头牛,都敢来敲登闻鼓,一个小小的粮长进京,朱元璋也会召见,谈话,赐宴,从来没有懈怠过。
老朱是把这些“小事情”做好了,把盘稳住了,才能大开大合,肆无忌惮……至于朱允炆,江山不是他打的,既没有威望,又没有民心,想学老朱的霹雳手段,那不是做梦吗!
方孝孺不觉得朱允炆会这么弱智,连这点差别都看不出来。
皇帝这么说,是因为他失去了自信,他迷茫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毫无疑问,可是很要命的事情,当头的失去了方寸,让下面的人如何是好?
“陛下!”方孝孺沉吟道:“老臣以为,陛下还是应该收拾人心,以变法为重……只要将变法推行下去,有了成效,百姓心向朝廷,国库充盈,兵强马壮,诸位藩王也就不会成为朝廷的威胁了,陛下挥手之间,就能削藩成功。”
朱允炆微微点头,真有道理啊……这话怎么听着耳熟啊?
是柳淳!
就是他!
当年柳淳就是这么讲的。
他说的比方孝孺还要详细,他主张用发展的手段,变法的方式……或许有一天,藩王根本不会成为威胁。
坦白讲,朱允炆只是把柳淳的话当成了推脱的手段,他为了帮燕王朱棣,才这么说的。可现在呢,方孝孺也是这个看法,难道方孝孺也是朱棣的人?
或许真的错了!柳淳跟自己讲的是真心话,奈何自己没有听懂!等自己明白过来,什么都晚了。
“方先生,你觉得现在推行变法,还有用吗?”朱允炆颤声道。
方孝孺有些尴尬,假如朱允炆登基之后,就立刻推行变法,请柳淳回朝主持变法,甚至给朱棣授权,让他在北平继续推行变法……这样一来,就消除了藩王举兵的可能。
身为天子,自然是变法的最大受益者,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可惜的是朱允炆,还有他身边的人,根本没有这个心胸,他们看不到大局,身为新君,没有一样造福百姓的措施,反而醉心于铲除威胁,弄得天下大乱,有今天的下场,实在是咎由自取。
只是诸王已经造反了,现在改弦更张,还有用吗?
“陛下,什么时候变法都不晚。臣以为士绅一体纳粮服役,这一条必须落实。不然连番大战,只会耗光国库,民不聊生。一旦流民四起,局面就没法收拾了。”方孝孺心中苦涩,他嘴上说不晚,可实际上已经错失了最好的机会。
而且他还担心,即便现在开始做了,也未必能推行下去,道理很简单,就是朝中的那帮人,他们会为了大局,牺牲自己的利益吗?
“方先生,你从明日起,接掌户部,替朕理财,所有变法的事情,全都交给先生。方先生,朕,朕会全力以赴支持你的。”朱允炆终于点头了。
方孝孺跪倒在地,匍匐叩拜,泪水模糊了双眼,“陛下厚恩,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宫中上演君臣相得的戏码,至于朱允炆的另一位师父,黄子澄则是向徐辉祖传达了圣旨,并且笑道:“魏国公,此番领兵出征,必能大获全胜,老夫先祝贺魏国公旗开得胜,凯旋而还!”
徐辉祖比黄子澄高了很多,可此刻他腰弯到了极低的程度,和黄子澄差不多,神态上更是毕恭毕敬。
“黄大人,在下领兵出征,皆是黄大人的功劳,我感激不尽。”
徐辉祖在躬身的当口,将一张汇票塞到了黄子澄的袖口里,十万贯,见票即兑。黄子澄不动声色收了起来。
徐辉祖感慨道:“大将在外,最怕后方不稳。我这次出征巴蜀,平定岷王,还是请黄大人多多周旋,替我遮风挡雨,等平定了岷王,我自当亲自拜谢,感谢黄大人回护之恩!”
黄子澄含笑,称呼都变了,“国公爷忠肝义胆,用兵如神,老夫深知国公爷的本事,区区朱楩,不算什么,即便加上沐春,国公爷也是绰绰有余。”
这俩人好一阵肉麻的互吹,黄子澄带着汇票,心满意足离开,不愧是第一勋贵之家,出手真大方啊!
黄子澄突然想起来,他在一个朋友那里,看中了一套苏东坡留下来的文房四宝,全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再加上苏大才子的题诗,足以充当传家宝了。
有这笔钱,就能把文房四宝买过来,放在自己家里……真好啊!
徐辉祖走了,另一个解放了,那就是徐增寿!哪怕徐辉祖一再交代,要禁足他,不许离开家门,可徐辉祖一走,徐增寿直接装昏迷,家人生怕出事,只能把他抬出来。
还在担架上面,徐增寿就一跃而起,后面的家丁不管怎么追,都没有用。徐增寿到了自己的别院,他被禁足的日子,什么消息都得不到。
好容易出来,他立刻查阅邸报,快速浏览情况。
当徐增寿看到各方举兵,一起讨伐朱允炆的时候,忍不住冷笑,活该,这就是自作自受!
再往下看,大哥徐辉祖,带着十五万人入蜀,去讨伐岷王。
徐增寿简直想笑出声来……去哪里不好,非要去巴蜀,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大哥啊大哥,我知道,你向来自诩知兵,可这一次,你必败无疑。
徐增寿怎么会如此笃定?
原来巴蜀还有一张大牌,那就是蜀王妃蓝氏!
没错,就是蓝氏,蓝玉的女儿,蓝新月的姐姐!
她在蜀王朱椿就藩的时候,嫁给了朱椿。这几年,蓝家在巴蜀,有不少的生意哩……
“三妹,你说四哥现在帮着外人,对付咱大哥,若是让老爹在九泉之下知道了,会做何感想?”徐增寿感叹着。
徐妙锦轻笑,“四哥,咱爹只会说你是好样的!大哥他是鬼迷心窍了,我可是听说,西平侯沐春的部下,是当世最厉害的火器兵马,战力强悍。咱大哥肯定不是对手,只会碰得头破血流!”
徐增寿叹道:“如果只是头破血流就好了,就怕他连命都搭进去。”徐增寿想了半晌,写了一封信,交给了徐妙锦。
“三妹,那小子在燕王身边?”
徐妙锦没有否认,把信收好,转身嗔怪道:“四哥,你当初受了人家恩惠,可是管人家叫大哥的,现在小子,小子地叫着,你也太过分了吧?”
徐增寿怪眼圆翻,“哪有什么过分的!以前我是没想好,现在我想通了,我打算啊,让他给我当妹夫!我叫他小子怎么滴?那是抬举他了!”
徐妙锦被说的俏脸通红,“四哥,你胡说什么?”
徐增寿哑然,“我,可没胡说……三妹,你们是郎有情,妹有意。拖了这几年,怎么说呢,跟着他,不委屈你!你这次离京,就跟他成亲吧!你有了好归宿,四哥也就放心了。”
徐妙锦渐渐的脸垮了,关切道:“四哥,你怎么不跟我一起走?咱们一起出京吧?”
徐增寿摇头,“你是个女孩子家,没人在意你。四哥要是离京了,必定有人弹劾……到时候因为我,牵连了家里,四哥岂不是成了罪人!你放心吧徐家还是有些面子的,我也会小心从事,而且那小子现在还是个死人,不怕的。”
徐增寿刮了刮妹妹的额头,宠溺道:“四哥还等着喝你们的喜酒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418章 商人也要造反了
徐妙锦当然有心离开京城,在这个时候,柳淳身边急需人手,她必须过去帮忙……可徐家是她的根,大哥徐辉祖是铁了心跟着朱允炆,二哥和三哥在外领兵,最危险的就是四哥徐增寿。
更何况她若是离开,必定引起朝廷的猜疑,对四哥的掌控必定更加严密,以后出了事情,怕是想跑都跑不了。徐妙锦快速转动脑筋,思索办法。
“四哥,你知道韩公公吧?”
“哦!就是先帝身边的那个老太监?他人不错,只是听说被贬去守陵了。”
徐妙锦点头,“没错,他……是貔貅卫,是柳郎的部下。他还有个过继的后人,在京城开了一家香料水粉的铺子。”
徐增寿听得有点傻,“你说的这个人,是个男的吧?他,他开个香料的铺子,是怎么想的?莫不是大宗贩售那种?”
徐妙锦掩口轻笑,“他大宗的也买,铺面也经营……四哥,你要是见到这个人,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他上面有七个姐姐,这个性子自然就绵软了一些,他跟不少女孩,都是朋友哩!”
“朋友?这不就是个不男不女的吗?三妹,你给我说实话,你跟他怎么认识的?柳淳知不知道?”
徐妙锦白了四哥一眼,“是柳郎帮我介绍的,而且小韩子也不是坏人,别看他外表柔弱,其实侠骨天成,是个顶好顶好的人!”
见四哥撇嘴不信,徐妙锦冷哼道:“你别小瞧人啊!前些时候,他用贩卖香料的钱,盘了两条花船,收留了不少的可怜女子……像你们这些豪门公子哥,就知道走马章台,听说有了美女,就像是一窝蜂凑上去,等厌倦了,就纷纷离去,倒是小韩子,收留了不少人,而且也不压榨,让她们自愿招待客人,赚的钱都用在了画舫上,着实干了件大功德的好事。”
文人好风流,留恋青楼,在脂粉堆里打转,被看做是名士做派……但实际上却残忍无比,徐妙锦就听说过一个真正的故事。
三年前,一个举人进京考试,结识了一个著名的歌女,本打算给她赎身,安置一个所在。奈何他落榜了。
等到三年后,再度进京,重新去寻找,结果还真让他碰到了,昔日的妙龄女子,已经脸色枯黄,满脸皱纹,穿着粗布,拿着扫帚扫地,成了个老妈子了。
秦淮河上,除了最顶尖儿的少数几个,能维持几年的名声之外,大多数的女子半年之后,就身价暴跌,只能招呼次一等的客人,然后就越来越差……直到没有然后。
徐增寿听到妹妹的话,还真来了兴趣。
“这么说,这个小韩子,还挺善良的?”
“嗯!四哥,你要想离开京城,就走他的门路……而且这段时间,你也可以去他的画舫避祸,免得朱允炆盯上你!”
徐增寿想了想,终于点头了。
“行,不愧是我的妹妹,就是心思细腻,这回四哥就有底儿了。”徐增寿突然很好奇,“小妹,你说柳淳那小子,在京城到底留了多少后手啊?”
徐妙锦只是微微哼了一声,“反正朱允炆自己作死,非要跟柳郎做对,他是没有好下场了!”
……
徐妙锦离开了京城,她倒是没直接去西安,而是先出海去了舟山,蓝新月正在那里,她的肚子已经老大老大,一个姓柳的小生命,正在孕育,即将降临这个世上。
徐妙锦很老实地当起了保姆的角色,“蓝姐姐,老板现在干什么呢?你知道吗?”
蓝新月慵懒道:“我只知道他前段时间缺少粮食,让我给大姐写信,想要从蜀地购粮。”
徐妙锦吐了吐舌头,“这么说柳郎已经入蜀了?”
“应该是吧!”
徐妙锦突然欢呼道:“这么说,我大哥这次是一定要倒霉了!”
蓝新月哭笑不得,“人都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你还没嫁呢,就这么着急啊?”徐妙锦小脸微红,嚷嚷道:“不着急不成啊,姐姐都快当妈了,人家不能落后啊!”
蓝新月伸手捏了捏徐妙锦精致的脸蛋,“快了,这一场大战,对咱们来说,都是一场磨炼,我们会熬过来的!”
“嗯!”徐妙锦用力点头,“蓝姐姐,其实这几年,最吃苦的就是你了,这些都是你应得的!”
蓝新月轻笑,“其实最苦的是相公,前些时候还扮成了民夫,随着官军出征,这一次入蜀,他又不知道要办成什么了,我看多半是不会轻松的。”
蓝新月挺着肥粗的腰身,缓缓站起,眺望着西方,她真希望肚子里的小东西能赶快出来,她就可以陪着丈夫,天南地北冒险了……只不过蓝新月猜错了,柳淳这家伙可没有吃苦的爱好。
这一次他装成了盐商,没错,就是那种腰缠十万贯,恨不得把浑身上下,都挂满黄金的那种,十足的暴发户。
他顺利来到了成都府,自从朱楩袭占了富顺之后,整个食盐市场就彻底乱套了……首先,作为官方的盐商,拿着盐引,领不到食盐,即便朱楩愿意给,可地方衙门也不答应。
但是呢,老百姓又不能不吃盐,因此私盐就大行其道……原来也存在私盐市场,只是这一次更加扩大了无数倍,老百姓不管这些,反正有盐吃就行,私盐的价格还更便宜呢!
只是这些盐商不干了,他们几时吃过这么大的亏啊,必须行动起来,于是这帮人拼命说服官府,派出人马,严惩私盐贩子。
因此到处都能看到官府的衙役,也到处都有私盐贩子,天天上演猫捉老鼠的大戏。
“刘先生,你说说,这还让不让人活了?”一个叫王才的盐商,跟柳淳抱怨,“刘先生,你们家在山西做生意,有没有办法,帮帮我们?”
柳淳哑然,“王先生,亏你还是个生意人,连‘人不得外财不富,马不吃夜草不肥’的道理都不明白?如果是太平盛世,咱们贩卖食盐,最多赚点辛苦钱罢了。可现在不一样啊,原来的食盐体系都被打破了。你也知道,从前九边吃哪里的盐?”
“这个……当然是两淮和长芦的盐。”
“那现在呢?”柳淳追问道:“商路断绝了,他们还有盐吃吗?”
王才默默摇头,突然眼睛放光道:“刘先生,小的看出来了,你是做大生意的,眼光比小的厉害多了,你给我指点一条明路,该怎么办,我都听刘公子的。”
“错!”柳淳笑道:“我们做生意,听的是钱的!”
“钱!对!就是钱的!真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晋商,就是厉害!”
柳淳笑道:“现在北平和西安都反了,包括大同,原来山西的池盐运不出来,也只有靠着私盐贩子向外面贩运,可惜啊,还是不够。我这次入川,就是想从巴蜀弄一些食盐北上销售……王先生,有句话怎么说来的,叫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官大学问大,全都不如胆子大!这么好的发财良机,你可不能错过啊!”
王才频频点头,竖起两个大拇指,心悦诚服。“厉害,真是一语中的,太精辟了!就冲刘公子的见识,小的就要请公子多多指点。”
柳淳轻笑道:“指点没问题。可咱们生意人,真金白银的打交道,现在干的又是掉脑袋的事情,我还要小心谨慎才行,总之,圈钱的路子就在眼前,全看王兄的胆魄了。”
柳淳说完,就笑呵呵离开,他先后见了好些商人,全都谈生意……渐渐的,商人中间,都知道有位刘春刘公子,是个有本事的人,什么生意都做,只要有钱赚,就有刘公子的身影,还有些人,不惜重金,来求见柳淳,希望能够合作。
就这样,柳淳站稳了脚跟,快速展开了情报网络,他最感兴趣的就是徐辉祖打算怎么平叛!
要知道,十五万人,可不是小数目,吃喝拉撒,每天都是天文数字,没钱什么都玩不转!
“必须征用粮食,越多越好!朝廷已经有了旨意,要各地士绅,一体纳粮服役,巴蜀天府之国,不会连这点钱粮都拿不出来吧?”
蜀王朱椿被说的一肚子怨气,“魏国公,你也知道,巴蜀曾经被元兵屠戮,到现在也没有恢复元气,现在盐价已经混乱不堪,如果再征用粮食,必定要动用民夫,还不是小数目,老百姓会造反的!”
“那就从士绅下手!”徐辉祖道:“朝廷不是答应,让士绅组建乡勇吗!你可以把乡勇召集起来,让他们充当民夫,替大军运送粮食。”
蜀王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不能光坑地主啊!
“魏国公啊,又是征粮,又是征用民夫,担子都落在士绅头上,他们能答应吗?”
徐辉祖黑着老脸,“这个办法不是我想的,是朝廷的意思你!现在北平和西安两处用兵,国库的钱粮都砸在了上面,这次入蜀,是要就地征粮的!”
“什么?”
蜀王朱椿疯了,“魏国公,这,这行不通啊!巴蜀不比从前,拿不出来的,不行,绝对不行!”
徐辉祖沉吟片刻,从怀里取出一份圣旨。
“蜀王殿下,你拿去看吧!”
蜀王朱椿接过来,展开一看,他更傻了,乡勇要推,士绅的钱粮要征收……担子都落在地主身上,谁也不是鱼肉,可以随便宰割……所以就出了个天才的主意——厘金。
准许地方衙门,设卡收钱,按照百分之一抽取,充作军用,正好是一厘,所以叫厘金。
王才跺着脚跟柳淳大骂,“这帮当官的,简直黑了心了,所有货物,起运收一次税,路上遇到关卡,还要征税,货有税,人也有过路费……他们这是活活逼着商人造反啊!”
顶点
………………………………
第419章 杀赃官,投燕王
王兄,如果我没猜错,这个厘金怕是要大肆推行了,不单是巴蜀一地,其他地方也不能幸免。王兄若是方便,能不能陪我南下,亲自走一趟,看看生意究竟怎么样。”
王才跟柳淳接触了几次,他最初只当柳淳是个富商公子哥,而且还是靠着老爹的那种。但是接触一段时间,王才发现柳淳对朝廷的事情,每每能一语中的,见解和其他人全然不同,偏偏又颇有道理。
这个家伙年纪不大,却不能小觑啊!
“能陪着刘兄,是我的福气,明天就动身。”王才想了想,又道:“这次去咱们顺路带着点蜀锦过去。以前我就是这样,去的时候带着蜀锦,回来贩运食盐。能躲过税金,顺便挣点路费。”
王才的话,尽显商人的精明,柳淳没有意见。
转过天,王才准备了两百匹丝绸,装好马车,就准备跟柳淳动身向川南而去。
可他们还没动身,就有衙役闻着风,赶来了。
“怎么?要走?”
王才眼珠转转,忙道:“那个……没有,就是城里的几个铺子重新盘货,把多的送到少的铺子去,都是自家的生意,没有买卖的!”
“没有?”衙役冷哼道:“我可打听好了,你老小子要去川南采买,还敢说没有?”
见谎话被拆穿,王才也不怕,他跟衙役打交道太久了,早就有了办法,他告诉衙役,自己的钱都采买了货物,要等卖了之后,才有钱缴纳,请官爷们高抬贵手……他还递了一个五两的银元宝。
“通融通融!都是自家的弟兄!能不照顾一点吗?”
放在往常,多半就过去了,可这次不成,衙役冷哼了一声,“告诉你,不是我们要收税,是上面的意思,不收税那些丘八大爷吃什么?他们饿肚子了,那可是要出事的!对不起了!”
这家伙带头从车上搬了两匹蜀锦,扬长而去!
“等等,那个蜀锦你们拿走,把银子给我啊!”
“给你?”衙役哈哈大笑,“王老板,蜀锦是要上缴的,这点钱啊,就当给弟兄们喝口茶水了,谢了!”
这家伙说完就带着手下走了,到了门口,他还回头一笑,“王老板,别生气,我们弟兄算是客气的,等出了成都啊,保证还有更凶的呢!”
他大笑着离开,王才冲着他的背影,狠狠啐了一口。
喝茶啊!
拿钱给你妈买烧纸去吧!
“刘兄,这帮龟儿子,还有没有王法了?吃干抹净啊!我落了个人财两空,以前我可是给过他们好处的,逢年过节,都有一份心意,这可好,什么都不管用了。”
面对王才的抱怨,柳淳只是微微一笑,“行了,王兄,咱们走吧,你也别埋怨,他们说的未必是错的,这成都的衙役还是按百分之一抽税,等接下来的税卡,就不知道要抽多少了。”
听到这话,王才怪眼圆翻,哀嚎道:“还要钱啊!我干脆什么都不带算了!”
王才当然只是说说,他要跟柳淳去看看经商环境,岂能什么都不带。但是为了避免再度被抽税,王才让车夫加快速度,最好趁着税卡还没来得及设立,就赶到川南,至少这一趟别赔了!
他虽然主要经营食盐生意,家大业大,但两百匹蜀锦也不是一笔小钱,不能白忙活。
看着王才忙碌的样子,柳淳只是轻轻的笑,衙门办什么事情,效率都不高,唯独收税,一声令下,马上开始,绝不含糊!
果然如柳淳预言的,从成都出来,他们走了不到二百里,已经遇到了三处税卡,其中最少的一处,拿走了五匹,最多的一处,直接抢了十三匹!
哪里是一百抽一啊,都快十抽一了。
王才气得龟儿子不离口,按照这个势头下去,再遇到几处税卡,他的二百匹蜀锦,就什么都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