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啤恢懒笕艘晕绾危俊
听严震直的话,徐增寿都傻了!
什么?
这老头要废掉朱允炆,你有这么大的势力吗?
换句话说,你们能做到吗?
不过不管做不做得到,自己的头没白磕啊!
柳淳也沉声道:“老先生,有些事情可开不得玩笑,你老人家隐忍了这么久,应该深知其中的道理,如果贸然行动,只会断送了无数人的性命,让大家白白牺牲啊!”
严震直朗声大笑,“柳大人,你所言极是。可你却未必了解京城的情形。如今朝中大军悉数在外,京城只有几万禁军,另外朱允炆又从各地调入京城一批乡勇,而这些乡勇,恰恰就是我们的人!”
“乡勇!”
听到这两个字,徐增寿就是一愣,乡勇?这他娘的怎么回事?
乡勇不是都听朱允炆的,专门给朝廷当走狗吗?他们怎么会反戈一击呢?徐增寿一脑门的问号。
柳淳却没有追问下去,而是对严震直道:“老先生,你们真的有把握?这些乡勇能拿下朱允炆?”
老头大笑,“本来是没把握的,如今柳大人陈兵江上,我们是信心大增,咱们里应外合,至少有八成的机会。只是……”
严震直沉吟不语,老眼不时扫一下柳淳,似乎在等着他说什么。
“哈哈哈!”柳淳突然大笑,“老先生,虽说本人很反对乡勇,但只要是有功之臣,燕王殿下都会重赏的,至于变法的问题,是不是可以补偿?比如扶助成立作坊,再比如土地置换,比如拿其他地方的田,进行交换……”柳淳笑呵呵道:“总而言之,法理不外人情,燕王殿下绝非死板之人!”
柳淳又道:“老先生,我知道这么回答你未必心满意足,可我若是信口开河,胡言乱语,你怕是更加不会相信了,总而言之,一切还请老先生自己决断吧!”
柳淳说完,就来了个战术后仰,靠在椅子上,默然不语。
严震直老眼闪烁,过了许久,他哈哈大笑,“果然是柳大人的风采,不屑于说假话!既然柳大人坦诚相待,老朽也没有必要装蒜了。我们会出手废掉昏君,还请柳大人能在变法上通融一二才是!”
柳淳颔首,严震直终于点头,“既然如此,那老朽就告辞了。”
严震直走了几步,突然道:“那,那黄观呢?他没事吧?”
柳淳笑道:“他可是文曲星啊,怎么会舍得杀了他!老大人可以放心回去,就说我们把黄观扣下了,为了双方沟通方便,随时传递消息。”
严震直想了想,“也好!老朽一人回去足矣!”
把这个老家伙送走,徐增寿的问号从头顶蔓延到了浑身,他傻乎乎盯着柳淳,简直跟个发傻的二哈似的。
“柳淳,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这个老头子是好还是坏?你怎么答应他,在变法上打折扣,你,你怎么跟我姐夫交代啊?”
柳淳呵呵两声,他的脸色变了,变得冰冷如霜。
“你还没看出来,又一个叛徒出现了!”
“叛徒?”
“嗯!严震直就是文官当中的叛徒!难怪茹瑺等人会落败呢,原来竟然是这个家伙!”
“我,我还是听不大懂!”
柳淳冷笑道:“严震直原是粮长出身,是一个循吏。不过从他的作为来看,此人应该属于地方豪强那种……他不是尊奉孔孟的迂腐文人,他是属于谁给他好处,他就给谁干活。”
徐增寿渐渐明白了,说穿了,严震直就是那种地头蛇。
他既不属于清流,也不属于变法派,而是左右逢源的骑墙派。
“柳淳,朱允炆不是准许设立乡勇,还答应征收厘金,对于地方豪强来说,已经好得不能再好了,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严震直还要背叛他?”
“哈哈哈!”柳淳朗声大笑,“这些地头蛇啊,他们都鬼着呢!除了要看利益,还要看风向。现在朱允炆倒霉,四面楚歌,如果抛出弑杀懿文太子的事情,没准就能扳倒朱允炆。这样一来,他们就是靖难最大的功臣,到了那时候,就算是燕王殿下,也没法轻易损害他们的利益。”
徐增寿这回听明白了。
“我特么的白感动了!”徐增寿气得爆粗口,“就这么个老阴货,你让我给他磕头,你,你简直太欺负人了!”
柳淳两手一摊,“假如他真是那样的忠臣,我亲自给他磕头,也是应该的,只是可惜啊……所以只能请你代劳了!”
“我呸!”
徐增寿简直想捏死柳淳,你这家伙简直越来越阴险了。
而就在此时,严震直已经重新上岸,返回了京城,到了奉天殿。
“陛下,黄观黄大人暂时留在船上,替双方传递消息,老臣回来,带来了柳淳的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这个逆贼有什么敢询问朕的?”
严震直迟疑片刻,为难道:“陛下,柳淳说,他经过彻查,发觉懿文太子之死……有蹊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469章 京城兵变
朱标死后,被尊为懿文太子,而朱允炆登基之后,作为皇帝的生父,他提高了一格,被尊为孝康皇帝,也过了一个把皇帝瘾。
严震直从柳淳那里回来,却对着朱允炆称懿文太子,让朝中诸臣很不满意,尤其是礼部尚书陈迪,他怒斥道:“严尚书,孝康皇帝乃是当今陛下生父,因为西巡操劳,病逝东宫,人尽皆知。你身为朝中重臣,怎么也学市井愚夫蠢妇,胡乱嚼舌头?”
严震直连忙请罪,声音颤抖道:“老臣只是转述柳淳的话,他说孝康皇帝死的蹊跷,是,是……他此番提兵前来,一是质问陛下为何不遵先帝遗训,其二,是,是调查昔年旧案,还天下人一个公道!”
“荒唐!”
暴昭人如其名,又跳了出来,“什么公道?他柳淳不过是一个逆贼而已,居然敢口称公道,简直荒唐!你既然身为朝廷重臣,就敢怒斥逆贼,而不是回来替逆贼传话,扰乱军心,打击士气,严尚书,你此番出使,简直有辱国体。”暴昭情不自禁将目光落在方孝孺和黄子澄身上。
“由此可见,推荐你出城的人,又是何等迂腐糊涂!”
很不幸,这帮家伙又要咬起来。
坐在龙椅上的朱允炆紧咬嘴唇,来了,果然来了!
可以说朱标之死,是他最大的软肋,一旦掀开,后果不堪设想。朱允炆曾经一度以为,随着吕氏死去,这个秘密会永远隐藏下去。
如今柳淳却提了出来,难不成柳淳真的有证据?或者说,只是他往自己身上泼脏水?如果是别人,也就罢了,可柳淳毕竟不是善茬子,他跟朱标关系匪浅,又执掌锦衣卫,再加上蛰伏这么长时间,查出了蛛丝马迹,也是可能的。
不过事到如今,自己是断然不会承认的,而且朱允炆也相信,一切的证据都湮灭了,就像许多的历史谜团一样,纵然柳淳有天大的本事,也无从查起。
想到这里,皇帝陛下的脸色阴沉,一声怒吼。
“够了!”
所有臣子都吓了一跳,全都安静下来。
“柳淳跟朱棣彼此勾结,早就怀有异心,如今他提叛逆之兵,进犯龙庭,扰乱京城……谋逆之举,人尽皆知。不管他如何花言巧语,都休想骗过天下人!驸马都尉梅殷,工部左侍郎郑赐,你们立刻点兵五万,聚集船队,痛击逆贼,将柳淳逐出长江!”
“遵旨!”
两个人下去点兵,准备出征。
只是话说的容易,可做起来就难了。
以目前的水军发展程度,商船和战船并未严格区分开。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战船和商船都是通用的,最多在关键部位进行强化而已。
南京不缺船只,可问题是南京的船只都是内河商船,吨位虽然不小,有万石大船,但全都是平底儿的,运载能力不差,但战斗力堪忧。
而马和的船队,一水儿的远洋大船,水兵也都是招募来的好手,战斗力强大不说,还配置了许多火器,
在船首都有专门的撞角,实在不行,玩“碰碰车”的游戏,那也是横行无忌的存在。
说到底,还是朱允炆太轻视水师的发展了。
梅殷和郑赐两个人商量,现在没有别的办法了,就只能靠着数量取胜,跟柳淳拼命。不过梅殷还是有些韬略,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派遣人马绕道上游,然后悄悄接近柳淳的船队,放火船焚烧。
你不是船只巨大呢,越是大,就越是调转不便,我就不信,还烧不死你姓柳的,
这俩人积极筹备。
可就在他们准备的时候,严震直的府邸,也来了两个人。
一位是户部尚书王钝,一位是兵部左侍郎李至刚。
王钝当初是跟严震直一起被提拔起来的中间派,至于李至刚这家伙,他本是东宫讲师,结果因为人品不行,被其他人排斥,到了地方任职。
后来练子宁投降之后,朱允炆才把他调回了京城。
“我说严兄啊,你怎么敢在金殿上,提孝康皇帝的事情,你,你这是找死啊!”王钝上来就抱怨。
严震直只是笑而不语,李至强瞧了瞧,突然闷声道:“严兄,此事不会是真的吧?”
严震直笑呵呵道:“李兄在东宫多日,应该清楚啊!”
李至刚苦笑,“我不被那些君子之人待见,能知道什么机密的事情……不过我倒是知道由于太子跟柳淳亲厚,不肯反对变法,所以招来了很多非议。”
严震直点头,“这就是了,那些所谓君子正臣谋害太子殿下,辅佐朱允炆登基,一个小孩子,毕竟容易控制一些……”
“严大人!”
王钝吓坏了,这家伙在金殿上胡说,现在愈发过分了。
“严兄啊,你到底是怎么了,莫非真是老糊涂了不成?”
严震直突然意味深长一笑,“王尚书,事到如今,你还看不明白?燕王雄才,加上柳淳辅佐,这俩人珠联璧合,比起先帝在日,更加可怕三分。朱允炆何德何能,窃据帝位,已经到了四面楚歌,天下皆叛的时候。我们如何不断然出手,等燕王杀入京城,就算想当这从龙功臣,都当不成了!”
“什么?”
王钝吓得站起,情急之下,把椅子都带倒了,他不敢置信地瞧着严震直,“严兄啊严兄,你怎么能说如此无君无父之言?更何况燕逆胆大妄为,我,我宁死也不肯和他为伍!”
严震直没说什么,反而是李至刚心领神会,他轻笑道:“假如真有弑父之举,漫说是皇帝,就连人都不要做了!”
“你住口!”王钝红着眼睛道:“这是天家的事情,你们不要忘了玄武门之变啊!”
“可惜,朱允炆不是唐太宗!”李至刚真不愧是个小人,他眉头一挑,毫不客气道:“朱允炆无才无德,燕王和柳公大军直指京城,我敢料定,朱允炆必败无疑。我们现在帮燕王一把,胜过日后投降乞活万倍啊!”
严震直终于点头了,“没错,老夫就是此议!当年先帝有意易储,人尽皆知,只可惜没有来得及而已。朱允炆继位之后,先杀柳淳不成,接着又杀燕王,结果燕王起兵靖难,如今代王、肃王、庆王、岷王、蜀王、齐王,还有秦王府,燕王府,八大宗藩一起举兵,再有梁国公一般的猛将,柳淳一般的智者……朱允炆还有多少胜算,王兄难道看不明白么?”
王钝唉声叹气,惶恐道:“你们不能这样想,燕王不尊孔孟,柳淳离经叛道,他们只会乱国,不可,万万不可!”
严震直连连摇头,“王兄,你错了,真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举事,必须让燕王知道,咱们文臣当中,也不乏忠义之士,只有保住了你我,日后才能劝谏燕王,维护孔孟道统。”
李至刚也跟着帮腔,“没错,就是这个理儿,王兄啊,你不要迟疑了!”
王钝还是摇头,“我们三个手无缚鸡之力,想要行废立之事,不是异想天开吗?”
“哈哈哈!”李至刚大笑,“你怎么忘了,我在兵部,如今京城的乡勇没有挂在五军都督府之下,而是归我们兵部管。朱允炆向外调兵五万,京城势必空虚,到时候我们一起举事,请求柳公在外策应,无有不成啊!“
严震直满意点头,“李兄高见,老夫佩服,现在只要你从户部支出一些粮饷,奖励乡勇,让他们为咱们效力,大事可成!”
王钝还是犹豫,“那,那柳淳那边呢?他可不是什么好打交道的!”
严震直笑道:“这个就不是你要操心的了,也是朱允炆倒霉,他居然让老夫充当使者,这就是天意难违吧!”
……
柳淳手里拿着严震直送来的密信,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什么好呢?这个老家伙当初应该没少干坏事,如今朱允炆要完蛋了,又急不可耐出卖故主,反复无常,着实令人鄙夷。
可从古至今,这样的小人还少了吗?
而且他们真的立功了,就算朱棣登基,都不能不用。
朝廷也是个大江湖啊,如果人人都是义薄云天的大侠,那江湖也就完了……柳淳虽然清楚这一点,可他依旧忍不住鄙视严震直。
尤其是他们当初辜负了朱元璋的信任,这才是最要命的!
“唉!我怎么有点盼着朱允炆能赢啊?”
徐增寿翘着二郎腿,啃着黄瓜,在双屿的日子固然好,可肚子里装多了大鱼大虾也不舒服,偶尔吃点蔬菜瓜果刮刮肚子里的油,还是挺不错的。
“我是管不了了,反正他们狗咬狗,一嘴毛,咱们看着就是了!”
柳淳哑然,“你总算说对了一次。”柳淳随即提笔,给严震直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回信,许诺了不少东西。
“哈哈哈!”严震直心满意足,将信收好。
“柳公答应了,立刻发兵,前往吏部天官府!”
严震直的计划很清楚,先捉拿吏部尚书张紞,让他出面,号令百官,然后一起前往午门,以百官为前驱,乡勇为后盾,逼迫朱允炆退位让贤。
如此一来,也就大功告成了!
严震直人逢喜事,骑在高头大马上,还配了一柄宝剑,愣是有了三分英武之气!
“启禀大人,卑职已经将吏部天官府邸包围了。”
“好!随老夫入府!”
严震直兴匆匆杀了进去……
顶点
………………………………
第470章 君臣翻脸
严震直冲入了张紞的府邸,作为百官之首,张紞的府邸半点都不奢华,相反,还有些简陋朴实,朱允炆手下之人,良莠不齐,在政务上,能力有限,但是于私德一道,还有些人是很不错的,张紞就是其中之一。
这也是严震直希望拉张紞入伙的原因所在。
他兴匆匆杀入府邸,结果却看到了一具尸体,高悬在房梁之上!
别误会,不是张紞,而是他的夫人!
严震直带兵杀来,张紞提前知晓,急匆匆跑去皇宫报信。可惜的是他无暇顾及家人,夫人担心受辱,情急之下就选择悬梁自尽。
尸体拿下来的时候,还带着温热。
严震直这个懊恼啊,用力跺脚。不但没抓到张紞,还逼死了他的婆娘,这不是结下了大仇吗!
出师不利,让他万分懊恼,可既然走到了这一步,就没有回头的可能。严震直想了片刻,立刻道:“马上随老夫去午门!”
人们常说一念之差,严震直假如能第一时间就攻击皇宫,或许还有希望。可他晚了一步,错失良机,整个局势就完全不同了。
等到他领着人马到了午门,这时候外面已经站满了锦衣卫。
这些锦衣卫全都身长面大,衣甲鲜明,他们还有个名字,叫大汉将军!
说白了,就是替皇帝站岗,凸显皇家威仪的仪仗队,他们在编制上也属于锦衣卫。此刻一个人正提着刀,在后面督战。
他正是吴华!
这家伙在凤阳挨了蓝玉一箭,侥幸被部下救走,逃回了金陵。
蓝玉的箭术岂是寻常,吴华几乎没了半条命,更让他绝望的是没有抓到蓝玉,反而弄得蓝玉谋反,多了凤阳。
这可是大罪!
果然,吴华回来,就有人把他给关押起来,幸好他受了重伤,不然直接下狱拷问了。
锦衣卫和别人不同,倒霉了,根本没人同情。
吴华完全是等着死亡的降临。
可凑巧的是柳淳进军江上,朝廷大乱,人们没有精力管他。偏巧严震直谋反,当他举兵的时候,锦衣卫的密探将消息送给了吴华。
吴华带伤拼命,冲到了皇宫,召集所有锦衣卫御敌。
正好,他跟严震直遇到了一起!
“杀!”
吴华举起绣春刀,催促锦衣卫迎敌。
双方就在午门之外,杀戮起来。
说实话,这场战斗有点菜鸡互啄的感觉。锦衣卫不是打仗的,战斗力有限。乡勇或许比锦衣卫强点,可问题是严震直是个废物,主帅无能,下面人又能怎么办?
老头除了会让部下拼命冲击,就不会别的。
双方简直像两个村子互相斗殴似的,滑稽可笑。
虽然如此,但是他们真的很卖力气。
吴华亲自上战场,他受伤没几天,伤口崩裂,鲜血染红了半边身体,这家伙是个狠人,狠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别人很,对自己更狠!
他咬紧牙关,拼命厮杀,手里的绣春刀都砍得卷刃了,身边的护卫成片倒下去。
“弟兄们,锦衣卫的兴衰荣辱,就在今天,不许后退一步,不许让逆贼惊动天子!杀!”吴华提着新刀,拖着伤病的身躯,迈着艰难的步伐,向前冲去。
锦衣卫当真爆发出了血性,一个个发了疯似的,冲杀上来……严震直虽然兵多,但是被打得不停败退,老头气得眼睛都红了,却也毫无办法。
正在这时候,突然又有一支人马杀来,准确说,这是一群应天府的衙役。为首之人正是鲁知府和方孝孺。
原来老方在翰林院准备交接,他不是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吗,原来的职务要交给新人,就在他忙碌的时候,得知了有乱兵的消息,立刻跑去应天府,别处人马调不出来,应天府的衙役还是没问题的。
老方也红了眼睛,事到如今,情况这么危急了,居然还有人在城里造反,这不是想要了所有人的命么!
“杀!”
方孝孺愤怒大吼,虽然他不是武将,但还有那么一股子尚武精神,他带头冲锋,衙役们士气高昂。
方先生那是帝师,他都不要命了,我们差什么啊!
大家伙嗷嗷怪叫,全都杀了上来。
与此同时,申国公邓镇也领着家丁来了,他的兵马最少,但是战斗力最强!不到两百人,一个冲锋,居然将严震直的乡勇一分为二。
老头气得胡子都撅起来了,废物!饭桶!全都是饭桶!
要你们有什么用!
严震直再生气也没用,被三方围攻,他只能大踏步向后逃走,很快逃跑变成了溃败……
“陛下,臣幸不辱命,保住皇城不失!”
吴华单膝点地,向朱允炆奏报,等这句话说话,身体一软,直挺挺栽倒。
“吴卿!”
朱允炆算是无情之人,可面对浑身是血,为了保护自己,连命都不要的吴华,也是有些感动的。他连忙过来,查看伤口,又招呼太医。
“快抢救吴大人,若是吴大人有一点闪失,朕要整个太医院给他偿命!”朱允炆声嘶力竭地怒吼,太医战战兢兢,把吴华抬下去诊治。
此刻方孝孺也一身是血,前来面君。
“启奏陛下,申国公邓镇统御京城人马,追杀逆贼,很快就会有结果。”
朱允炆长长出口气,关切道:“方先生,你没事吧?要不要请太医看看?”
方孝孺摇头,“仰赖陛下洪福齐天,老臣并未受伤,只是老臣一介书生,今日竟然也手刃了贼寇,实在是有些壮怀激烈之感啊!”
朱允炆跟着笑道:“方先生,国乱显忠臣,你,申国公,还有吴卿,你们都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朕错了!朕真的错了!”
朱允炆这一次是真的痛定思痛了。
“严震直!这个老货,他不过是粮长出身,先帝破格录用,待他不薄,朕继位之后,还是让他担任尚书,统辖一部。试问朕何曾慢待于他?结果这个老东西竟然勾结逆臣,发兵攻打皇宫,恩将仇报,无情无义,丧尽天良,该天打雷劈!”
朱允炆毫不客气,将最肮脏的字眼,都放在了严震直身上。
“抓到了老贼,朕势必千刀万剐,让他尝遍世间酷刑。”朱允炆发狠,“方先生,朕自登基以来,重用清流,许多词臣言官,都跃升高位,不是六部九卿,就是牧守一方。朕能给的都给他们了,练乡勇,收厘金……实指望这些人能跟朝廷一心一意,共同对付燕逆。可谁能想到,他们竟然如此不要脸!”
“见朕遇到了难题,就想着投靠燕逆,另换一个主子,他们算是什么东西!”朱允炆激动走到了方孝孺身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