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如拿运河来说,能通航多少船只,能带来多收效益,每艘船能征收多少税……这都是可以测算的,只要测算出来,就是运河公司的价值,有了价值,就可以进行募集资本。
而有了资本,反过头,开挖运河,招募人员,进行管理维护,也就轻而易举了。
当然了,做这个估算,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过去的大明朝,能算清楚的也就是食盐一样,因此朝廷干脆官营,独霸利润,当成了命根子,舍不得商人插手。
而且到了中后期,官僚系统腐败堕落,干脆连食盐也算不清楚了,直接造就了一群肥得流油的大盐商。
幸好柳淳早就在准备,他的大宁钢铁厂,就是最早的实验品,这些年又培养了一大批柳学门徒。
如今这些人悉数集中在朱棣手下。
成立垄断贸易公司,募集资本,然后再入股皇家银行……一个完美的计划出炉了!
朱棣耐心听着柳淳的见解,反反复复,这位在战场上杀伐果断的燕王殿下,到了金钱游戏上,却是格外冷静,甚至有点缩手缩脚。
终于,在柳淳的劝说之下,朱棣点头了。
“我立刻去找其他藩王,共同入股……至于大明皇家银行的选址,我提议放在天津!”
“天津?”柳淳略微沉吟,随即大笑,“王爷高明,应天的皇家银行败坏在朱允炆的肆意干涉上面,新的大明皇家银行,放在天津,正好昭示王爷以诚待人,按规矩办事的决心,最好不过了。”
朱棣哼了一声,“我也想捏在手心里,可我没那个实力,就不得不低头!但是柳淳,你必须保证,大明皇家银行听本王的,如果不然,我情愿意不要!”
柳淳连忙点头,“王爷,我可以留个后门,比如说,以二十年为期限,王爷可以溢价回购股份……而且王爷有权指派管理集团,总而言之,这个皇家银行,只能是王爷一个人的!当然了,臣也知道,王爷肯定会考虑长运,不会竭泽而渔的!”
朱棣瞧着柳淳,突然冷笑,“你小子啊,压根就没安好心!当初父皇成立皇家银行,要百分之百占股,你小子犟不过父皇,只能认倒霉了。现在好了,你终于如愿以偿了。不过……你也别得意,银行不能替任何私人,或者说是某一撮人谋利,这是金科玉律,我一定要让所有人都清楚!”
柳淳不以为意,你最好这么干!柳淳压根就没打算靠着银行谋利,真正要提防的是你们老朱家的子孙。
对于朱元璋和朱棣来说,只能靠着他们自觉,指望这俩货守规矩,那是扯淡。
不过其他的朱家后代就不一样了。
只要朱棣定下详细的规矩,日后就没人能随意摆弄皇家银行了。
……
柳淳和朱棣商量的事情,除了徐氏之外,谁也不知道。
两天之后,朱棣在燕王府,举行大宴。
这一次邀请的全都是诸位藩王,除此之外,只有道衍、蓝玉、柳淳等人坐陪,另外还有朱棣的三个宝贝儿子。
宴会开始,齐王朱榑、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肃王朱楧、庆王朱栴、宁王朱权、岷王朱楩、谷王朱橞、外加辽王朱植,一共九大藩王,悉数到场。
朱棣首先走到了辽王朱植的面前。
“十五弟,你终于来了!”
朱植低垂着头,他能不来吗!
朱高炽带着大军进入辽东,他要是不来,脑袋就没了。
“四哥,小弟不识时务,请四哥惩罚!”
朱棣摇头,豪迈笑道:“贤弟,你太见外了,大家都是兄弟,有些时候,难免误会。当哥哥的不会怪你。”
“不过……到了今天,我想你应该看得明白了!”
朱棣突然拔高了声音,“就在不到十天之前,朱允炆这个竖子,竟然将父皇辛苦创立的皇家银行,以三百三十万两的白菜价,卖给了他的岳父马家!”
“从今往后,皇家银行,变成了马家银行!朱允炆违背祖训,败坏朱家天下,我们起兵讨伐,难道不应该吗?”
听到了这话,辽王朱植浑身一震,连忙跪倒。
“四哥英明神武,小弟鬼迷心窍,不识天数,请四哥降罪……小弟愿意交出辽东人马,助四哥一起讨伐竖子朱允炆!”
“哈哈哈!”朱棣开怀大笑,“只要咱们兄弟齐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这次请你们过来,是要跟兄弟们商量一件事,皇家银行是父皇的心血,断然不能没了。我提议,立刻设立大明皇家银行……既然是皇家银行,俺朱棣在这里邀请大家伙,一同入股,共享富贵。诸位兄弟,你们意下如何啊?”朱棣的笑容,透着真诚,诚恳,满满的善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506章 朱棣,你的心都是黑的
这几位藩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现在也摸出朱棣的套路了,这家伙实在是霸道到了极点。当然了,朱棣的霸道和老朱不一样。
老朱是看上了什么东西,你不给,老子就弄死你,再不服就扒皮实草,做成人皮枕头,还给你写到大诰里面。
朱棣呢,他看上什么东西,会先给你点好处,让你乖乖交出来,你要是不交,对不起了,后面就按照朱元璋的办法,如法炮制了。
相比之下朱棣或许文明一点,可依旧是是个大流氓啊!
入股皇家银行,听着挺好的,可谁知道要付出多少东西?他们不能不仔细思量。
可就在这时候。朱高燧突然站出来,笑嘻嘻道:“父王,儿臣也愿意共襄盛举,只是不知道行不行!”
朱棣哼了一声,“行倒是行,可你手里有几个钱,也敢入股皇家银行,不是让叔叔们笑话你吗?”
朱高燧朗声道:“父王,儿臣不才,可也跟着师傅学习经营之道多年,又监管北平工程,儿臣愿意入股三百万两!”
“三百万?”朱棣大惊,竟然站起,“朱高燧,君无戏言,你有这么多钱吗?”
“当然有了!”
朱高燧说着拿出两样东西,“父王,这是儿臣在北平银行存的十万两私房钱……本来儿子是留着娶媳妇用的,可,可父王要用,儿臣哪敢犹豫,当然要贡献出来!”
朱棣呵呵道:“才区区十万两,能顶什么用?”
“别忙啊!”朱高燧又把另一样东西放在了朱棣手上,“父王,这是北平建设公司的一成股份,外加正阳门外的一块地,市价至少在五百万两以上,儿臣做价二百九十万两,算到一起,正好是三百万两,请父王笑纳!”
朱棣接过来,仔细看了看,低声道:“吾儿,你把手上的钱都交出来了!”
朱高燧一拍胸膛,“儿臣的命都是父王的,还在乎这点钱吗!更何况钱又不是没了,还能赚回来!”
朱高燧说的义正词严,好像他多孝顺似的,朱棣竟然感动的眼圈泛红,不停拍儿子的肩头,咚咚作响。
“好,好啊!你很好!”
看着三弟不断被夸奖,朱高煦忍不住了,“父王,儿臣这里也有一份,比三弟略多,是三百五十万两,请父皇笑纳。”
朱棣接过来,朱高煦的股份和朱高燧相同,所不同的是他还有一份运河公司的股份,这是军方分配给他的,朱高煦是真正在战场杀出来的,这点朱高燧可比不上。
接过两个儿子的心意,朱棣频频点头,激动万分。
就在这时候,胖乎乎,圆滚滚的朱高炽也笑了。
“父王,两位兄弟都表示了孝心,儿臣怎么敢落在后面。儿臣这里有五百万两要入股,请父王笑纳!”
“五百万?”朱棣真的吓一跳,都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朱高炽这小子表面上有肉,而实际上,也更加肥硕啊!
要知道他可没有掺和北平的建设,他是去辽东对付辽王的,从哪变出来的钱啊?
“回父王的话,这里面有一座金矿的股份,另外还有辽东的专营贸易公司,以及给高丽的贸易公司,还有金州港口公司……这些股份加起来,至少有七八百万两,儿臣做价五百万两,入股皇家银行!”
朱棣接在手里,那叫一个心花怒放,三个儿子就拿出了一千多万两,真是意料之外啊!
他捏着股份文书,重新坐好,高高举起,冲着一众藩王晃了晃。
“诸位兄弟,这三孩子是晚辈,他们不过是交了一些零花钱,以后在皇家银行也分不到几个股份。可孩子们的心,却让我这个当爹的,十分宽慰啊!都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今天算是感受到了,颇为鼓舞,颇为鼓舞啊!只要咱们一心一意,攥成一个拳头,就不愁靖难大业不成!”
“接下来,就看大家的了!”
朱棣说完,笑吟吟看着其他藩王,而三只小猪也学着他爹,不时瞧着几位藩王。
只不过他们父子的笑容,在几位藩王的眼里,完全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子!
懂了!
全都懂了!
这里面最精明的就是宁王朱权,办银行就要拿钱,朱棣没钱,就要向大家伙要,可他不好直接开口,就让几个儿子跳出来。
有人要问了,三只小猪可是拿出了真金白银,还有什么好说的。
可宁王朱权却说,这是最大的扯淡!
他们拿了什么?全都是股份,这个公司,那个公司……还不都是空架子,什么都没有!红口白牙,就说值多少钱,谁信啊?
轮到他们行吗?
不行!
必须掏出真金白银,而且还不能少了,至少不能比这几个侄子少了,朱棣啊朱棣,你简直吃人不吐骨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九位藩王,默默不语,全都无声抗议。朱棣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想从这帮小子手里切点肉,还真是不容易。
他扫了一眼柳淳,收到了信号,柳淳把大拇指伸出来,冲着蓝玉晃了晃。
原来柳淳也有演员!
蓝玉咳嗽了一声,“蜀王殿下,入股银行,可是发财的好事。这是皇家银行,顾名思义,是宗室皇亲才能参与的。拿了股份,可就能世世代代,永享福贵。要让我说,比起爵位来,也不差多少!你想想,这宗室子弟,开枝散叶,要不了几十年,你们的子子孙孙,就能好大一帮。王爵只有一个,那其他人呢?”
“你现在入股,以后有分红,只要有了钱,大可以让子孙后代做些经营,自食其力。大不了每月支取一些生活费,总不至于饿死吧!”
蜀王朱椿大惊,他把眼睛瞪得老大,“岳父,我们身份藩王,后代子孙,最差也是辅国将军、奉国将军,是有俸禄的!”
蓝玉啪的一拍桌子,怒吼道:“蜀王!朱椿!你让我说你什么好!男子汉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就应该靠着真本事吃饭,你身为皇子贵胄,天生就被封为王爵,富贵至极!可你想过没有?你一个人生几个孩子,等到你孙子的时候,就是十几个人,再下一辈,兴许就有百十来人!”
“二十年一代人,最多八十年,你就子孙繁盛,多如牛毛。难道都让他们吃白饭?你也不想想,这能行得通吗?就算他们愿意,朝廷能拿得出那么多的钱吗?朱椿啊!假使有一天,人家管你的后人叫米虫,叫废物,你能受得了?”
蓝玉可不是不管什么,他的辈分摆在那里,别说骂朱椿了,就算打他两下子,也不敢还手。
蜀王额头汗水流淌,声音都变了。
“岳父教训的是,教训的是!孩儿知错了,知错了!”
蓝玉点头,“知错就好,说说吧,你打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
出钱呗!
朱椿想了想,肉疼道:“这样,我愿意拿出存银五十万两,入股皇家银行!”
蓝玉一听,就不干了,“才五十万两?连你侄儿的零头都不到,不惭愧啊?”
“这个……”
朱椿要哭了,我是真往外拿钱啊!
“岳父,我,我在巴蜀还有十多万亩的田产,都是顶好的水浇地,我,我也拿出来!”蓝玉点头,“这还有点诚意……对了,你不是还养着不少王府的兵马吗!你都是从哪里弄来的钱?”
蓝玉探身好奇问道。
朱椿的眼前一黑,差点昏过去,岳父啊,你可是我的岳父啊!
“这个……巴蜀有井盐,我的名下有些盐井,王府还能开盐引,另外针对吐蕃等地,还设有茶市,每年能换取战马,再有就是一些小生意了……”
“嗯!”蓝玉点头,语重心长道:“朱椿啊,听岳父的,你是王爷,要做就跟着燕王殿下做大生意,小的暂时都抛弃了,集中所有的财力,投入到皇家银行,你不会吃亏的!”
朱椿连连点头,不敢违抗,可是他的嘴里,全都是苦涩!
完了!
自己这下子成了没毛的公鸡了,什么都没了。
“四哥,小弟,小弟愿意将所有产业,转为股份,入股皇家银行!”
朱棣终于露出了笑容,“十一弟啊,你在咱们这些弟兄当中,算是会读书的,父皇在日,就管你叫蜀秀才。如今你入股皇家银行,等日后有了分红,四哥做主,给你建一座顶大顶大的学堂,让你教书育人……对了,刚刚梁国公说得在理。子子孙孙,无穷无尽,或许现在还不明显,可几十年后,恶果就会出现。”
“朝廷不能一直养着大家伙,早晚要有一技之长,有一条谋生之路。你现在办学,对子孙后代,都是一件大大的功德,十一弟,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朱椿还能说什么了,他现在已经是砧板上的肉了。
“多谢四哥提点,小弟想通了,小弟愿意!”
摆平了蜀王朱椿,朱棣又扫了扫其他人。
“诸位兄弟,老十一可是给你们做了一个榜样啊!大家说呢?”
还能说什么啊……这几位藩王算是彻底明白过来了,朱棣不光要办皇家银行,还要顺手把宗室的问题也给解决了。
朱允炆是暴力削藩,朱棣则是杯酒释兵权!
可本质没变。
朱棣,你的心也是黑的!
这里面齐王朱榑,宁王朱权,还有代王朱桂,全都怒火中烧……与其被朱棣连皮带骨,都给吞了,还不如去投靠朱允炆,没准他现在改主意,能善待藩王呢!
:。:
………………………………
第507章 投奔燕王的人们
朱棣的狰狞和霸道,终于展露出冰山一角。他借用修筑北平城的机会,笼络了所有将领,又借着皇家银行,把所有藩王都给拴住了。
股份变成了最好的枷锁,牢牢箍住了每一个人。
其实朱棣的这个集团,有点七拼八凑的草台班子的意思,远不如朱允炆手下来的齐整。毕竟朱允炆是承袭了一套完整的帝国系统,而朱棣只不过是一镇藩王而已。双方的基础属性就差了许多。
可从朱棣起兵算起,也不过两年的光景,整个天下的局势就彻底扭转过来。
在朱棣约束了武将和藩王之后,以茹瑺等人领衔的文官系统,开始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他们调动百姓,集中民夫,修建北平城,清理拓宽运河,铺路修桥,建立水利工程……按理说,这都是劳民伤财的项目。
但是在落实之中,渐渐发觉了不同之处。
首先。北平和周边的地区,在洪武朝就积极变法,完成了均田。此刻动员百姓,非常容易。
而且许多青壮,都愿意来做工,这是茹瑺没有料到的。
为此他决定亲自下去看看,跟民夫一起吃住聊天,问问他们的想法。
茹瑺下来,仅仅三天时间,他就弄清楚了。
“柳大人,你可真是算无遗策啊!”茹瑺简直要五体投地了。
刚刚均田,老百姓干劲十足,妇女都下田干活,因此农村一下子空出了许多劳动力。这帮人都是年轻力壮的大小伙子,没事做,在家里吃饭,谁也受不了。
出来当民夫,最直接的一点,就是能吃饱。
北平的存粮虽然不多,但是支应民夫口粮,还不成问题。
毕竟这些民夫不是白吃粮食,他们干得工程,还是有价值的,柳淳通过预售股份的方式,换取粮食。
除此之外,工地上更吸引人的是另一件事。
柳学门下的一些年轻人,他们会到工地上讲课……不是讲什么特别的课程,就是告诉大家,如何砌墙,如何做木工,如何保证墙是垂直的,木料是笔直的……学会了最基本的操作,就会被选拔出来,接受进一步培训,最终成为一名工人。
围绕着北平的工程,柳淳组建了一系列的工厂作坊……你说这些工厂一钱不值,的确只是个空架子,可你说潜力无穷,那就是潜力无穷!
工厂承接大笔的订单,他们全力以赴进行生产,在这时候,柳学门人再度介入,他们提供新技术,加强管理,让工厂赚取更多的利润,然后扩大生产,招募更多的工人,就像是一个漩涡,把人们都卷入其中……
“茹大人,过去大兴土木,只会劳民伤财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个,其一,只有索取,没有给老百姓合理的报酬。其二,大兴土木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经验,并没有传播出去,惠及百姓,甚至随着工程的结束,彻底湮灭失传。”
“茹大人,在我看来,增加财富的关键,还是提升老百姓的素质,让劳动者学到更多的技能,这样就能产生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自然而然,也就越来越富有。说到底,以往都忽视了挖掘人的潜力!”
茹瑺听着柳淳的话,突然笑道:“如何挖掘人的潜力,就要学你的柳学,对吧?”
“是科学!”
“没错!是科学!”茹瑺感叹道:“等靖难之役过去了,老夫就谏言王爷,要增加学堂,多讲科学!”
“那就有劳茹大人了,我想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柳淳说这话的时候,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他万分笃定,因为随着货币的崩塌,朱允炆的信用已经破产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一点都不用意外。
……
“咱们现在,除了这一张纸,是什么都没有捞到啊!”
齐王朱榑,怒气冲冲,愤愤不平。
他不像蜀王朱椿,还有那么多的产业,他的封地在青州,他是被打败逃出来的。他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钱,那怎么办呢?
真是不得不服,朱棣愣是想出了办法,他剥夺了朱榑的所有俸禄。
说起来,朱元璋对待儿子们,还是很好的,他除了把儿子们分封各处,让他们戍守边疆之外,还给了丰厚的待遇。
以一个亲王为例,每年赏赐禄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另外每月给马料草五十匹。另外还有专门的工匠,负责缝制衣服,可谓贴心之极。
而且一个亲王府,可不是只有亲王领俸禄,亲王子未受封的按照公主待遇,每年给纻丝、纱、罗各十匹,绢、冬夏布各三十匹,绵二百两。子已受封郡王那就更多了,每年米六千石,钞二千八百贯,锦十匹,纻丝五十匹,纱、罗减纻丝之半,绢、冬夏布各百匹,绵五百两,盐五十引,茶三百斤,每月马料草十匹。
这还不算完,亲王之女已受封及已嫁,年赏禄米千石,钞千四百贯,其缎匹於所在亲王国造给。未受封的女儿,按照未受封的儿子一半来计算。
简单这么说吧,一个王府,假如生了十个八个的孩子,有男有女,每年光是领取的米、钞,布匹,草料……加起来,折价至少二十万两以上,而且还是按照普通的市价计算。
事实上给王府的绫罗绸缎,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耗费的功夫就更多了。
朱元璋当年拼了老命,积攒内帑,不少都是给儿子公主们准备的。为了儿孙,老朱操碎了心。
柳淳给朱棣算了一个简单的帐,按照现在的俸禄,如果不打折扣,五十年后,朝廷就没有钱养活宗室子弟。
如果打折,再考虑到某些藩王子女不多,甚至生不出来,也就能维持百年。百年之后,必定是一地鸡毛。
天才如朱棣,很快意识到藩王就是老爹留下的一个雷!
坐在朱允炆的那个位置上,进行削藩,其实没错……错的只是他手段太拙劣罢了。
朱棣想来想去,他来个馊主意……你齐王不是没有钱那!那好办,就把你的俸禄提前抵押给皇家银行,充作股份。
然后每年给齐王府一点花销。等皇家银行有了收益,按股份分红,就顺势取消了王府的俸禄。
其余的藩王,也都照此办理!
从此之后,藩王不再是指望朝廷的禄米,而是靠着银行分红活着。
“朱棣!我要掐死你!”
齐王朱榑简直气得炸开了,还说朱允炆怎么样,你丫的比朱允炆还要黑心!
“怎么样?你们愿不愿意走?咱们一起南下,来个弃暗投明!”
代王咬着牙,“我在大同的一切,也都被剥夺了,我可是立过功劳的,我替他打到了沙州,收复了河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