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纪纲知道柳淳如此在乎他,保证会大笑三声,不屑一顾!
道理很简单,就连他都不知道,下一秒,自己还能不能活着。
“我奉燕王之命,前来见你们主帅!快点放我进去!”
纪纲连着喊了三遍,济南城头终于有了动静,不多时一队士兵冲出来,上前要抓人。纪纲把胳膊一抖,怒吼道:“你们什么东西!我乃是燕王使者,身上有燕王的公文,敢对我不敬,就是对王爷不敬!敢向我伸手,百万靖难大军,立刻挥师南下,踏平济南府!”
这家伙是真够能吹的,说来也奇怪,这些兵还真被他镇住了,只是让他和随从去了兵器,就一起进城。
等到了布政使衙门,纪纲掸了掸衣服,迈步昂然而入,对两旁的士兵衙役毫不在乎,简直跟到了自己的家似的。
等走到堂上,他扫了一眼,见中间坐着一个面容清瘦的老者,他笑呵呵躬身,“见过盛将军!”
他的话一出口,有人就笑道:“真是个无知之辈,中间的是铁铉铁大人,盛将军在旁边呢!”
纪纲这才恍然大悟,用力揉了揉眼睛,上下看了看盛庸,故作惊讶。
“盛将军,燕王都大赞将军是帅才,堪比古之名将。真是想不到,竟然让一个无能老朽窃据帅位,由此可见,武夫地位之低,你们不败,真是天理不容!”
“啪!”
盛庸愤怒拍桌子,“鼠辈,你竟敢乱我军心,当真以为不斩来使吗?”
“哈哈哈!”纪纲大笑,“若我为鼠辈,必不敢当面挑唆!我既然敢说,就证明我是堂堂正正的汉子!”
盛庸怒目圆睁,还想说话,铁铉冲他摆手,轻笑道:“盛将军,此人不过是朱棣派来的狂生,我们就当是看场猴戏罢了,何必动怒呢!”
说完,铁铉一转头,对着纪纲道:“你既然是燕逆的使者,又有什么话,要对老夫讲?”
“你?”纪纲一撇嘴,“我此来是奉了燕王之命,要渡江入金陵,去面见朱允炆,痛斥昏君,责问他为何视百姓为草芥?为何不遵先帝遗训!背弃祖宗,祸害苍生,如此昏君,为何不赶快退位,以谢天下?”
“大胆!”
盛庸大怒,一下子抽出了宝剑。
“无君无父的畜生,我现在就杀了你!”
铁铉同样眉头紧皱,“你这个小小竖子,莫要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不光是这两位,其他的将领也都怒目而视,恨不得杀了纪纲而后快。
此刻纪纲的手心都是冷汗。
要说不害怕,那是扯淡!可他这个人天生好赌,越是压力大,就越要拼一把。
“你们都想杀我,我不过是烂命一条,大可以随便动手。可我要请教诸位将军,大人们,你们难道不知道羞愧二字吗?你们出去问问,看看山东父老,受了多少的罪!朝廷打仗,一而再,再而三,征用民夫,增加田赋,兵连祸结,赤地千里,有多少百姓,妻离子散,你们不知道吗?”
铁铉沉着脸,“哼,你所谓这些,皆因燕逆而起,等朝廷平定燕逆,自然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那兖州呢?为什么均田推不下去,为什么好官要被陷害?为什么横行乡里的恶徒敢肆意妄为?难道是燕王殿下给他们撑腰,是吗?”
铁铉脸上的肉微微抽搐,兖州的事情,他也得到了报告,正在发愁呢!
说起来荀顺庆来兖州,还跟他有关系。在双方议和之后,济南是军事重镇,南军死活不会退让,派遣铁铉和盛庸前来镇守。
铁铉也知道人马太多,耗损民力,如果都压在寻常百姓身上,势必造成民变……因此他是赞同向世家施压,让他们多出田赋,多贡献民夫……只是还没等他实现目标,朝野上下,攻讦荀顺庆的生意一浪高过一浪……这帮人找不到理由,最后竟然以荀顺庆曾经是柳淳弟子的名义,说他“纵然未曾有谋反之举,其心未必忠于朝廷”为由,捉拿回京问话!
什么叫莫须有啊!
这就是!
铁铉怒不可遏,尤其是朝中还有一大堆人,连他也不放过,一起攻击,恨不得将他弄死才甘心。
说到底,不就是他逼着济南的一些大户交钱吗!他还派人去运河征税,要知道,这些征用上来的钱,他可一文都没有揣到自己的荷包里啊!
铁铉五味杂陈,他不知道的是在一百多年以后,也有一位抗倭的英雄,此人叫胡宗宪,他一样是向大户征收提编,充实军用,训练强兵,抗击倭寇。他的结果更惨,只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的悲愤诗句,自杀在狱中。
铁铉比胡宗宪幸运的是朝中还有个方孝孺愿意替他说话,不然这位就要折在自己人手里了。
铁铉猛地抬头,怒视着纪纲。
“老夫听懂了,燕逆跟兖州的乱民勾结,想要不承认议和的结果,派兵南下,对不对?”
纪纲朗声道:“不是派兵南下,而是挥师扫清逆贼!朱允炆这个昏君,他已经推翻了多少先帝的遗训?重士人轻百姓,推翻变法,杀戮忠良,贱卖皇家银行……他简直是朱家的不肖子孙。尔等皆是逆臣贼子!”
“闭嘴!”
盛庸迈着大步冲过来,他一把揪住了纪纲的胸膛,红赤着双眼,质问道:“说!燕逆准备多少人马南下,准备从哪里发起攻击?”
纪纲虽然身强体壮,但比起盛庸还是差得太多了,被抓着说不出话来,只能指了指胸口。盛庸终于松开了手,纪纲咳嗽了两声,突然哈哈大笑,“你问多少人马?我可以告诉你!光是我知道的,就有五百万大军!”
“你放屁!”盛庸破口大骂,“燕逆何来这么多人马?你活得不耐烦了!”
“哈哈哈!燕王顺天应人,天下百姓,无人不翘首以盼!我是山东人,据我所知,山东五百万父老乡亲,只等燕王大旗一到,就一起响应!兖州父老等不及了,先动手而已!”
“你!”
盛庸,再度露出杀人的目光,这几句话,说得他又气又愤,可又不得不承认,朝廷这么干,实在是太不得人心了。
只不过他一个武夫,又有什么办法呢!
想到这里,盛庸又不免想起纪纲最开始的几句话,在朱允炆的手下,武夫是真没有地位啊!
哪怕出生入死,也不顶用啊!
正在这时候,突然有人急报,盛庸和铁铉不得不把纪纲暂时押下去。
“铁大人,盛将军,大事不好了。德州,临清,就连东昌府都出现了铁骑。看样子,燕逆要大举南下了!”
:。:
………………………………
第513章 天命之子朱高煦
盛庸和铁铉面面相觑,他们都清楚,战斗迟早会来,只是没有想到,来得这么快。而且又这么被动!
“唉!假如朝中能听方公的,能压制住孔家,兖州府就……唉!”铁铉不停哀叹,他现在恨不得冲进京城,抓住那帮蠢材,提着他们的耳朵,告诉这帮货,局势究竟到了什么地步!
只可惜,那帮人是永远不会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了,他们只活在自己编织的梦里。早晚有一天,会有人敲碎他们的迷梦的。
“盛将军,根据那个纪纲所言,朱棣是要大举南下了。”
盛庸疑惑道:“朱棣精通兵法,他应该清楚,此刻绝不是最好的时机,北平已经被打得凋敝枯竭,再动用大兵,他就不怕自己先垮了?”
铁铉迟疑,他也有类似的想法,只不过纪纲那家伙也太横了,看那样子,仿佛有十足的把握似的。
“盛将军,说句实话,有你在,我并不担忧燕逆会攻克济南。”
“多谢铁大人信任!”
铁铉无奈笑道:“我是担心其他地方,临清,东昌,这些地方都不堪一击。而且一旦落入燕逆手里,他们就可以向南推到兖州,那样的话,济南就要腹背受敌了。”
“嗯,看起来必须要分兵救援了。”盛庸自语道。
……
夜寒如水,连虫儿都懒得鸣叫,冰冷的铠甲,上面聚集着一层细腻的露珠。
朱高煦坐在一块石头上,宛如一个雕塑,除了偶尔动一下的眼睛,其他的地方,都一动不动……他打过仗,很早的时候,他跟老爹出塞打蒙古人,守卫北平的时候,他不但在城上杀敌,更是几次出城,去攻击南军的大营。
朱高煦不记得赢了多少次,他只知道还没有输过!
这一次也是一样!
他比柳淳和朱棣还早知道兖州的事情,朱高煦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战机。他立刻和蓝勇分工,蓝勇率领人马,佯装大部队,攻击其他的州城府县,吸引南军的主力。
朱高煦的计划很简单,就是替兖州分担压力。他也不清楚能做到什么程度,但是他愿意尽力而为。
很快,他又等到的战机,从济南府里,送出了绝密的消息,铁铉分兵五万,去救援东昌府!
五万!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朱高煦面对着地图,很快弄清楚了铁铉的打算。就算燕军大举南下,他只要守住济南和东昌,两扇大门在手,燕军就别想攻入山东腹地。
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从容调兵,解决掉兖州的问题。
“很好的计划,只可惜,遇到了我!”朱高煦反反复复,推想了作战计划,突然,有骑兵跑过来,“二殿下,南军的人马出现了!”
朱高煦豁然站起,一瞬间,抽出了佩刀。
在他身后,五千名骑兵也都快速集结。
“弟兄们,到了拼命的时候了!”
“跟我来!”
朱高煦跃上战马,先率领三百人冲了出去。
战斗就这么迅速爆发了,和朱高煦撞在一起的是南军的夜不收,晨光之中,两支人马相遇。
朱高煦一马当先冲了过去,南军的反应也不慢,立刻有人张弓搭箭,向他射过来。朱高煦只觉得有嗖嗖的声音,从耳边划过,甚至有弓箭蹭着头盔,留下了一串火星。再精准一点,或许他就要没命了。
朱高煦却没有在乎,或许有人天生就该在战场上发光发热!
朱高煦终于冲到了对方的眼前……他没有举刀去劈,而是直接借着挺直腰背的机会,将手里的刀自下而上,划开了对方的身体,从小腹到胸膛,再到脑袋。
鲜血狂喷,宛如雾气。
朱高煦从中间冲过,丝毫不受影响,刀由劈向了另一个人。
这套阵前决胜的刀法,来自梁国公蓝玉。
在京城里,别的皇孙都在虚应故事,谁会相信,身份尊贵的他们,需要亲自上战场。
只有朱高煦,一次又一次,不断磨砺着自己的功夫,要让刀更快一些,让角度更刁钻一点,为了一击必杀,需要千万次的练习……
终于,他可以把刀用的像手臂一般娴熟。
“杀!”
朱高煦砍掉了一名夜不收的胳膊,回手又是一刀,将一个试图逃跑的家伙戳穿后心,鲜血迸溅,立扑!
朱高煦的凶悍吓傻了其他夜不收,南军纷纷向后溃散,可朱高煦却不想绕过他们,他又取下了后背的弓。
他的箭术是跟朱棣学的,这也是朱高煦最引以为傲的本事!
嗖!
一支箭从后面穿透脖颈,南军落马而死。
朱高煦露出残忍的笑容,以为本殿下不会弓箭是吧?这回让你们尝尝厉害!
他又连着发了三箭,有三个夜不收被他射伤或者毙命,其余的将士冲上来,一共三十多名夜不收,一个活口也没有。
清点战果之后,朱高煦果断下令!
“随我来!”
他的对面是五万人马,足足是他的十倍!
可这小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下令出击了,而身后的士兵也仿佛没有觉察似的,就这么傻乎乎地冲了上去。
战斗不出意外打响了。
朱高煦的对手是瞿能,他也算是朱允炆一方,为数不多的将才。他离开济南的时候,铁铉曾经面授机宜。
他觉得朱棣很可能是虚张声势,因此需要果断打退燕军,然后去围攻兖州,解决后顾之忧。
瞿能颇为赞同,他也不信仓促之间,燕军能集中多少兵力。如果人少,就是来送菜的。瞿能让自己的儿子指挥前锋,撒出去夜不收,远远侦查,防备偷袭。
朱高煦来得很快,但是却没有出乎瞿能的预料。
战斗打响,朱高煦就像是一只猛虎,他身后的将士则是化身狼群,簇拥着自己的王,迅速冲击。他们高举战刀,寒光闪烁,鲜血奔流,残断的肢体,四处飞溅,人命在这一刻,变得比蝼蚁还不值钱。
朱高煦纵马前突,手里的长刀不停挥舞,每一下都有人丧命,即便没死,只要掉下去,就必死无疑!
他忘情厮杀者,可渐渐地,南军停止了混乱,他们有序退去,在朱高煦的面前,出下了一整队的刀斧手。
南军肩并着肩,伴随着千户的断喝,大刀举起,宛如一面寒光闪闪的墙,迅速劈下。
朱高煦大惊,他慌忙用手里的刀横削。
幸好他的刀是精心锻造的利器,一下子砍断了三口刀,又挥手一击,将三名刀斧手毙杀。可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十几名靖难军骑兵落马毙命。
朱高煦咬着牙,纵马继续冲击,不断有南军倒下去,可每当他杀一个人,就会有两个顶上来。
对方的人越来越多,密密匝匝,几乎看不到边界。
朱高煦疲劳了,他的双手开始颤抖,他必须用尽力气,才能握住手里的刀。而这口宝刀的刀锋也变得不再犀利。
朱高煦抬起头,仰望了一眼天空中的太阳,四周笼罩着一层七彩的光圈,空气之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土气。
撑住!
一定要撑住!
机会很快就来了!
而就在此时,南军的瞿能也是大喜过望。
“哈哈哈,居然是朱高煦!朱棣的二儿子!吾儿,快去抓了他,要活的!”
“遵命!”
瞿能的儿子立刻领命,他亲自带领着仅有的三千骑兵,向朱高煦的后方穿插过去,要截断他的后路。
“殿下,快,快退吧!”
朱高煦恍若未闻,此刻要是退了,就真的败了!
在朱高煦的眼前,一杆大旗越来越近!
“杀!”
他再度鼓起勇气,奋力向前突击,不停挥刀,不停收割生命,身后的将士浴血冲杀,宁死也要追随着殿下,
近了!
近了!
朱高煦觉得这杆旗号,似乎触手可及,只是在这段距离中间,有数以百计的精锐挡着,咫尺天涯……就在这时候,突然狂风骤起,夹杂着砂石吹了过来。
咔嚓!
大旗应声断裂,朱高煦咧着嘴,鼓起胸膛,用尽力气大吼:
“瞿能老匹夫死了,跟我冲!”
朱高煦化身战神,冲向了混乱的南军……
青史尽成灰说
新的一个月了,大家节日快乐,顺便求票……
………………………………
第514章 十日破城
“捷报,大捷啊!”
手下人兴匆匆跑进来,手里挥舞着捷报,脸上都乐开了花。
朱棣板着脸,不悦道:“多大的事情,也值得大呼小叫,不就是朱高煦侥幸打赢了吗?”
手下人喘口气,激动道:“王爷,二殿下以五千破五万,斩杀大将瞿能,声威大振,我军上下,倍受鼓舞!”
朱棣微微一动,却还是绷住了,淡然道:“拿来吧!”
接过了捷报,朱棣摆手,把让送信的下去,他自己亲手展开,仔细看去。此刻朱棣的手竟然有些微微颤抖!
没错,他的心里可不像表面上那么激动,这是双方议和作废,第一次大战,赢得了开门红,又是以寡敌众,打破敌军,更为重要的是自己儿子打出来的……三重喜事叠到了一起,朱棣哪能平静。
他仔细阅读着捷报上面的每一个字,生怕错过任何重要的信息。
等到朱棣看完,他也不得不承认,朱高煦的确有些天赋,在打仗上面,至少有自己一半的本事了。
嗯,没错!
首先,朱高煦授意蓝勇,佯攻东昌等地,将大军从济南府调出来,然后以骑兵突袭……双方在交战过程中,又突起狂风,吹断了南军大旗。
朱高煦趁乱追杀,斩杀大将瞿能,随后瞿能之子前来救援,想要抢回父亲的尸体,结果让朱高煦用弓箭射穿咽喉。
首领战死,五万大军溃散了多一半,数千人被杀,近万人成为俘虏!
的确是大捷!
少有的大捷!
“好小子!”
朱棣咧嘴大笑,开怀舒畅,儿子们都成长起来,燕军之中,能人辈出,将才云集,朱棣感到自己前所未有的强大。
“去,请来文武议论军务。”
不多时,大家伙又都赶来了。
这一次大家的脸上都是笑容,“恭喜王爷,贺喜王爷!二殿下智勇双全,大获全胜,真是军威大振,打得太漂亮了。”
面对赞誉,朱棣只是淡然道:“他不过是侥幸罢了,瞿能废物一个。身为将领,居然不知道天时变化,如何统兵?假如是盛庸领兵,朱高煦必败!”
这时候丘福不服气了,“王爷,这就是知己知彼,假如是盛庸统兵,二殿下必然不会这么冒险!大家伙说是不是?”
众将哈哈大笑,一起点头,“丘将军高见,王爷就不要谦虚了。”
儿子被人夸奖,简直比自己被夸奖还舒服,朱棣的心情大好。
“嗯,就算是赢了个开门红。接下来,大家觉得要如何应对?”
众将面面相觑,这可是关键的时候,如何把优势转变成胜势,的确太吃功夫了。最后大家都看向了道衍,这可是主战派的代表。
道衍果然不负众望,朗声道:“王爷,趁着南军锐气搓动,后继无力,正好南下攻击济南!”
朱棣目视着道衍,平静道:“能打下来吗?”
“能!”道衍道:“济南坚城,又有盛庸和铁铉驻守,的确是块硬骨头。可若是能拿下济南,整个山东就是我们的,南军势必瓦解冰消,一溃千里!”
道衍描绘出了一副非常吸引人的画面。
北平和金陵,作为双方的大本营,谁掌握了山东,谁就拥有了战略主动,胜利的天平就会向哪一边倾斜!
朱棣怎能不动心。
就在他想要下最后决心的时候,却还是扭头,冲着柳淳道:“你的意思呢?”
柳淳面无表情,伸出了一个巴掌,正反晃了各一次。
“十天!我们只有十天的时间。”
朱棣皱着眉头,“粮草当真这么紧张?”
“不光是粮草,还有攻城器械……现在的北平拥有各种大炮,近三百门,武器固然好,可对后勤的压力也大。需要的牲畜是往常的一倍,至于民夫,数量就更多了。一旦陷入鏖战,我们会不战自溃!我说十天,是因为从徐州和淮安方向,还有梅殷的二十万大军,另外在扬州也有十多万人,在十天之内,这些援军就会北上济南,到时候,我们就会陷入苦战”
柳淳的话像是一盆冷水,泼在了众人的头上。
攻城战,的确不容易,就算攻打一座小城,十天都未必拿得下来!
济南坚固无比,又被南军经营了许久,真的不好对付。
如果打不了下来,就会面临着失败的苦涩……身为一个决策者,不能只看到好的一面,却忽视了潜藏的风险。
朱棣眉头深锁,半晌之后,他缓缓睁开眼睛,此刻朱棣的目光,格外清澈,众人不自觉挺直了腰杆。
因为他们清楚,朱棣有了决断!
“道衍大人,辅佐士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茹瑺和郁新,全力以赴,调拨粮食,集结物资,供应军用。张玉,丘福,你们各自率领一万人,作为前锋,直取济南。柳淳,你随着本王,带领八万中军押后,十万大军,十日之内,一定要攻破济南!”
一声令下,再也没有迟疑。
不管有什么看法,到了这一刻,就只能一心一意,服从命令!
这就是军纪,没有任何理由可讲。
随着命令一级一级传达下去……北平动员起来,燕军的强大,彻底展现出来。
“你们,还有你们,立刻随军出征!”
刘政在工地上,快速下达指令,原本的工人被调了出来,集中起来,充当辎重队伍。另一面,北平布政使衙门,向车马行下令,要求他们暂时将所有牲畜集中起来,供应军用。
不许讲条件,不许反对……谁敢不借,一律处死。
不到半天的功夫,供应军中的十五万名民夫,就已经准备妥当。配合民夫,又集中了五万多头牲畜,三千多马车,两万多独轮车,五万条扁担……
“乡亲们,燕王殿下率领大军南下,是为了解救兖州父老乡亲,是为了讨伐逆臣贼子。你们当中,有许多是从江南来的,燕王殿下承诺大家,只要打赢了,就会兵进江南,落实均田,把属于你们的财产,还给大家伙!”
短暂的宁静之后,许多工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