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短暂的宁静之后,许多工匠走了出来,他们排成队伍,捐献钱款粮食……除了被征调的民夫之外,剩下的民夫发出“每人多干一份活儿,每天少吃一个馍儿”的口号,挤出两千石粮食,充作军粮。

    在北平各地的学堂,师生也开始自觉捐款捐物,两天的时间,共计筹措粮食一千五百多石,钱两千多贯,悉数充作军粮。

    白羊口千户所,所有村民,捐赠粮食八千石,牲畜五百头,马车两百架,钢铁二十万斤!

    在大宁方向,一个署名“元归义”的人,捐赠驮马三匹,金一千两,经核实,此人正是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

    来自四面八方的捐赠,不断汇聚到军中,朱棣和柳淳已经赶到了沧州,准备发动攻击。面对着捐赠的名册。

    朱棣的眼圈红了,“柳淳,这不是你搞出来的花样吧?”

    柳淳连连摆手,就算他想,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啊!

    “王爷,我可没有这么大的本事!王爷推行变法,使万民获益,百姓发自真心,支持王爷,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朱棣轻轻摇头,“虽说情理之中,可自古以来,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步?俺朱棣何德何能,可以得到万民拥戴?”

    柳淳没有说什么,的确是太不容易了。

    北平的情况很困难,但是北平又很强大。

    之前有十年工商业发展的浑厚积累。

    接着是一年多围城苦战的煎熬。

    然后是这几个月大规模的投入建设……那些工程可不是劳民伤财,大而无当的折腾……相反,许许多多的青壮,都靠着工程吃饱了饭。他们的房舍在建造之中,孩子的学堂初具规模,朗朗读书声,让无数人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不光是他们,还有子孙后代!

    为了希望,百姓愿意从自己的牙缝里挤出粮食,愿意将自己的牲畜交给靖难军……他们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彻彻底底打赢!

    男人们去了工地,女人们下了田地干活,男人们推着小车,挑着扁担,去运送军粮,女人们就跟着进入工地……战争要赢,生活要继续,北平的每一个人,都竭尽全力,燃烧自己,将潜力压榨到了极限。

    万民拥戴,不是享受,而是责任!

    朱棣感觉自己的肩头,扛着山岳一般,负重前行,泰山在肩。

    重担压不跨,只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朱棣的拳头渐渐收紧,他脸上含笑,自信镇定。

    “柳淳,靖难胜利之后,我必将与百姓万民共天下!与真心支持我的人共天下!”朱棣鄙夷道:“两汉重世家,唐代藩镇林立,宋代君王与士大夫共天下,结果换来靖康之耻,崖山之败!我大明与万民共天下,方能万世昌盛,日月永照!”

    朱棣迈着大步,冲到了军帐外面。

    “传令,全军出击!”

    “全军出击!”

    “全军出击!”

    ……

    命令像是潮水一般传下去,十万大军,直扑济南,在大军的背后,是数倍的民夫,他们构成了一道道的血脉,向着靖难大军输送辎重给养。

    张玉和丘福两路先锋,一路攻破济阳,一路攻取了禹城,直扑济南城下……铁铉和盛庸不断接到各方的奏报,他们的脸色愈发难看。

    “铁大人,我觉得这一次的燕军,似乎和往常都不一样!”

    铁铉咬着牙齿,拧着眉头,“燕逆的确是犀利许多,此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


………………………………

第515章 攻克济南

    天边浓密的云雾,遮住了太阳,黑压压的,如淤积的愁闷,堵在心头。这个滋味,绝对说不上好。

    铁铉坐在布政使衙门的大堂,巍然不动。作为抗击靖难军的第一线,铁铉丝毫不轻松,他没日没夜,加强城防,训练将士,积累粮草……竭尽一切努力,做到最好。只是一个人的努力毕竟有限,孤掌难鸣,无力回天,这就是他最真实的感受。

    铁铉还有些奇怪,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这么不安……或许,或许是那个叫纪纲的家伙说的那句话!

    光是在山东,就有五百万大军!

    每每想到这里,铁铉的心就像被刀子扎了似的!陛下啊,你怎么会坐视民心都落到朱棣手里?没了百姓支持,又何以扫平逆贼啊?

    铁铉铺开宣纸,很想给朱允炆再写一份奏疏,苦谏陛下,改弦更张。他提起笔,正在酝酿。

    轰!

    一声炸响,让铁铉浑身一震,墨汁滴到了纸上,他再也顾不上写什么了,城外的大炮轰鸣,一声接着一声,宛如雷霆。死心炮弹,落在城墙,仿佛重锤重击,咚咚作响,震得城头的士兵,浑身乱颤,胆战心惊,仿佛脚下的城墙就要碎裂一般。

    靖难军的攻势,让铁铉为之一惊。

    他的预感是对的,朱棣这是要拼了!

    “传令盛庸将军,叫他好生应付,一定要撑住!”铁铉顿了顿,又告诉下面的人,“贴出榜文告示,让老百姓安心,我大军稳如泰山,还有几十万援军,不日就会赶到,到时候……”

    铁铉正说着,突然觉得头上一黑,他急忙抬头!

    什么玩意?

    此刻许多城里的百姓士兵,都抬头仰望着天空,一个个硕大的圆球,从济南上空掠过。在圆球下面的吊篮里,探出了一个个的脑袋,突然,他们举着一大摞传单,从空中洒落。

    宛如天女散花,天空处处开花。

    好巧不巧,有些传单竟然落到了布政使衙门,就落在了铁铉的头上!

    他急忙抓在手里,瞪圆眼睛看去。

    “山东父老乡亲,朝廷视百姓为鱼肉,忠臣被陷害,小民如草芥。燕王大军已经来了,开城迎接燕王,变法均田,共享安康!”

    没什么新鲜的东西,铁铉看了两遍,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他惊慌失措。

    “快,快下令,不许看!将这些东西全都收上来,给我烧了!谁敢私藏,杀无赦!杀!”铁铉咬牙切齿。好狠的朱棣,攻城为上,攻心卫下!

    这样的办法都能想出来,真够阴险的。

    “告诉所有百姓,燕逆的话都是骗人的,不可相信。”

    光是攻城战就够忙活的了,现在又出了这么个事情,铁铉只得亲自到街上面,亲自搜查,将传单悉数收回。

    可偌大的济南城,总会有那么一些漏网之鱼……而且柳淳是铁了心了,每隔一个时辰,就派出一队热气球,从济南上空飞越,也不知道他哪弄来的这么多热气球!

    一批批的传单,不断从天上散落。

    这里面有痛骂朝廷的,有劝勉百姓的,还有讲解大势的……好巧不巧,有一批传单就落到了城里的军营。

    许多禁军将士都接到了。

    “先帝视尔等为手足,当今天子视武人为奴仆。尔等扪心自问,可愿意战死异乡,致使你们的父母妻儿孤苦无依?朱允炆不值得大家伙替他卖命,及早反戈一击,天下太平。均分田亩,废除军户,各自回乡,安居乐业。”

    将士们看到这些,当真是怦然心动,他们的心中早有怨气。

    按照道理,军饷是发银子和铜钱,绝不会发纸币。

    可就在前不久,皇家银行卖掉了,朝廷军费实在紧张,户部不得不向皇家银行借了一笔钱。

    他们也知道用纸币太下作,但是没有办法啊!

    山东的兵马,七成给铜钱,三成给纸币。

    朝廷觉得这已经算是很大的优待了,毕竟后方的人马可是要拿一半纸币的。

    可朝中诸公没有想通,你们要跟朱棣斗,靖难军发的可是上好的田地啊!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军心浮动,再加上这些传单,城里的人马就更乱了,有些人干脆扔了兵器,找地方藏起来,不愿意去打仗送死。

    济南在北方的城市当中,算是文教很昌盛的一个地方,许多士子聚集在了一起,其中有一个人,他名叫高贤宁。

    这家伙颇有些才气,文笔也极好,最关键的是他有个同学,叫纪纲!

    “真是没想到,纪兄成了燕王的使者,如今已经被关在了大牢,只怕命不久矣!”

    高贤宁冲着说话的人微微一笑,“你说纪纲活不长,难道我们就能活得下去吗?”

    “你,你这是何意?”

    “这还有什么看不出来的!”高贤宁将一份传单排在了桌子上!有几个人一看,吓得浑身发抖。

    “高兄,你怎么藏了这个要命的东西,快,快烧了啊!”

    高贤宁讥诮道:“诸位想烧我不拦着,可我提醒你们,万一燕王杀进济南,这东西没准就能救你们一命!”

    大家伙吸了口冷气,突然略有所悟。

    没错!

    这东西真的能救命啊!

    他们由畏之如虎,变得炽热起来,恨不得多藏几张在身上。瞧着他们的德行,高贤宁忍不住轻笑,人心如此,真的救不了了。

    “诸位,荀大人来山东,我一度以为朝廷要真的替山东父老做事了,可谁能想到,荀大人被陷害,如今是黑白颠倒,忠良受害,小人奸佞猖獗,如此下去,还有什么好结果?”

    众人被他说得默默低下了头。

    “高兄高见,可,可我们这些书生又能做什么啊?”

    ……

    济南的攻城战到了第五天。

    原计划是十天拿下济南,在路上用了三天,换句话说,留给朱棣的时间只剩下两天了,如果拿不下来,就只有退兵!

    “明日我亲自督军攻城,不克济南,绝不收兵!”

    柳淳没说什么,他也没法劝朱棣保重身体,如果不身先士卒,那就不是朱棣了。柳淳只是默默披上了铠甲。

    “既然如此,就让我随着王爷一起杀敌吧!”

    轰!轰!轰!

    大炮再度怒吼,硝烟弥漫,沉重的弹丸化身铁榔头,狠狠捶打,咚,咚,咚!

    突然,又一声巨响,一片城墙倒塌了。

    这一片城墙被连续击中了好几次,已经裂开了缝隙,由于攻城紧急,也来不及修理,今日又被大炮击中,足足有五丈宽的一块城墙落了下来,只留下一丈多的土墙,宛如从中间截断!

    朱棣眼睛冒光,立刻挥动兵器,怒喝道:“杀!”

    靖难军像是潮水一般涌了上去。

    城里的人马也在拼命冲上来。

    只要拿下缺口,就能攻入济南。

    丢了缺口,就万劫不复。

    双方都疯了,在这一刻,大家就像是嗜血的鲨鱼,疯狂扑不过来。城外的弓箭,火铳,不断攻击,南军成片的倒下去。但是他们已经顾不得了,盛庸亲自督战,不管死多少人,都要保住城墙。

    盛庸又安排人马,冲上了断裂城墙的两端,利用女墙掩护,向靖难军攒射。

    这下子靖难军可吃了亏,他们冲不进去,又面临着居高临下的攻击,顷刻之间,死伤狼藉,遍地尸体。

    眼瞧着靖难军节节败退,最好的机会就要失去……朱棣的眼睛都红了,他提着刀,要亲自冲上去。

    柳淳吓得不轻,攻城战的残酷可远胜过野战,假如朱棣有什么损伤,那可就麻烦了。他急忙招呼卫士,拿着盾牌,挡在朱棣前面,他也亲自跟随,组成一个小队,保护朱棣前进。

    而就在这时候,靖难军突然觉得城头的攻击力道减弱了。

    不会是欲擒故纵吧?

    大家伙来不及多想,就一口气冲了上去!

    他们踏着尸体,连云梯都不用,就冲了进去。

    南军就这么败了?

    连朱棣和柳淳都不敢置信。

    片刻之后,有人跑过来。

    “王爷大喜!城里火光四起,有人说王爷杀进城了,南军仓皇溃退!”

    听到这里朱棣大喜,虽然不知道是谁放的火,可太及时了。

    “弟兄,冲!”

    潮水一般的靖难军,顷刻之间,涌入了城中。

    朱棣亲自督战,他跟柳淳一前一后,踏上了济南的城头,俯视着这座饱经战火的城市。朱棣长长出了口气。

    “济南终于是我的了!”

    柳淳此刻同样热血沸腾,要知道整个靖难之役,盛庸和铁铉驻守的济南城,都是个十足的铁憨憨。

    朱棣碰得头破血流,最后不得不绕路而行。

    而这一次,朱棣只用了不到十天,就拿下了济南。

    果然是民心在我,天下我有!

    “杀!”

    靖难军驱散南军,夺下了城门。

    外面的大部队快速涌入,南军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到处都是乱兵,到处都是火光,盛庸提着一把刀,退到了布政使衙门。

    迎面正好见到铁铉,“大人,快跟我走吧!我保护你!”

    铁铉看了看浑身硝烟的老搭档,突然苦笑着摇头,“盛将军,我已经兵败,还能逃到哪里去?”

    “不!”盛庸急了,“大人,你是朝中少有知兵的文臣,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还可以去徐州,去扬州,大不了渡过长江……总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

    正说着,外面大街上都乱了套,喊杀声近在咫尺!

    “快走!”盛庸急了,“大人,再不走就晚了!”

    他用力拖着铁铉,就想离去,可是突然,铁铉的嘴角流出了血液,紧接着大口大口的鲜血,喷了出来。

    “铁大人,铁大人!”盛庸焦急大吼。

    铁铉咧嘴一笑,“丧师丢城,铁,铁某唯有一死而已!”

    “铁大人,你怎么这么傻啊!”

    盛庸的心拔凉拔凉的,他能顺利领兵,指挥作战,全靠铁铉的无条件支持,如今铁铉一死,他又该何去何从?

    这时候铁铉已经奄奄一息,他用双眼瞪着盛庸,盛庸急忙伏身,把耳朵贴在铁铉的嘴边,含着泪道:“大人,有什么话,只管吩咐吧!”

    “盛将军,你,你兵法武艺,天下少有,不,不要,跟,跟着朝廷,一起,死!你,你投降,燕,燕王,自有,自有大展拳脚,的,的机会……”后面的话,盛庸听不清了,再仔细看去,铁铉的眼神散开,已经毙命……


………………………………

第516章 山东军图覆灭

    “铁大人!”

    盛庸眼中含泪,他跟铁铉珠联璧合,配合默契,别人是文武相争,他们就差穿一条裤子了。

    战败了,铁铉死了,可罪责在他的身上吗?

    不!

    一点都不怪他。

    铁铉能撑住没有投降,已经够对得起京城的那位了!

    “铁大人,我送你回家!”

    盛庸脱下战袍,裹住铁铉的尸体,将他背在了身后,此刻外面的靖难军已经冲进来了,盛庸背着一个死人,握紧手里的刀,疯狂砍杀,此刻的他,就像是发疯的野兽,摧毁着眼前的一切。

    他很绝望,朝廷的文官们不会放过他,而且仗打到了这个地步,回去也不过是二次受辱罢了,有什么滋味呢!

    让他投降朱棣,虽然是铁铉告诉的,可盛庸并不愿意,或许铁大人觉得他是个武夫,不在乎名声,可盛庸也是个忠义的汉子,他既然是天子的人,不管天子如何,他都只有一心一意,绝不可以背叛。

    盛庸想回家,回归林泉,做一个普通人,再也不过问世事。

    他疯狂杀戮,奋力突出重围,他身边的护卫已经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区区七人。盛庸冲到了南城门,趁着乱,他出了城。

    可就在他出城的一刹那,有个人正提着刀,在等着他!

    “盛庸!你跑不了!”

    朱高煦纵马就冲上来了。

    这小子击杀瞿能之后,竟然暗中将几个愿意投降的士兵,充作溃军,放回来济南。就这样,城里的动静,朱高煦竟然也知道。

    今天这把火,本来是朱高煦想放的,谁知道有人抢了先,他就只好盯着城里的大头儿,尤其是盛庸和铁铉,更是老爹的眼中钉,岂能放过。

    朱高煦像是猛虎一般,劈头一刀。

    盛庸慌忙格挡,他虽然功夫极佳,但是仓促迎敌,而且身后还背着一个,导致盛庸重心不稳,向后跌倒。

    朱高煦半点不客气,探身扑过去,将刀抵住了盛庸的咽喉。

    “别动!”

    朱高煦兴匆匆招呼部下,将盛庸擒拿,送去见朱棣。

    此刻朱棣正和柳淳步入济南。

    一个高大的年轻人跪在了朱棣面前,“小人锦衣卫千户纪纲,拜见王爷!”

    “纪纲!”

    朱棣打量了一下,的确是这个家伙,比起之前瘦了不少,气色也很差,但是精神头很足,眼睛冒着光。

    朱棣笑道:“你送信未死,也算是本事了。”

    纪纲忙道:“多谢王爷夸奖,卑职幸不辱命,不但送信未死,还……还放火烧了济南!”

    “哦!”朱棣大惊,“这场火是你放的?”

    “没错!”纪纲用力点头,“回王爷的话,卑职原是山东的秀才,济南城中,有卑职的好友,他们早就仰慕王爷仁德,这一次冒死相助,只为王爷大业功成!”

    朱棣万万没有料到,竟然是纪纲之功,这家伙还真有些本事,也有些福气。

    “你果然完成了嘱托,锦衣卫千户是你的了。不过你这次功劳太大,本王还要更加重赏才是。”

    纪纲眼睛冒光,艰难咽了口吐沫,毫无疑问,朱棣是说话算数的,他有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爬到高处……只不过这么办好吗?

    纪纲突然用力磕头,“王爷,如果一定要给卑职赏赐,请王爷准许卑职替王爷牵马!”

    “牵马?”朱棣不解,笑道:“给我当马夫,可不是什么大官,会委屈你的。”

    “不委屈。”纪纲立刻摇头,“只要能陪着王爷,卑职干什么都行!”

    说着话,他竟主动接过了马缰绳,在前面牵着。

    朱棣瞧了瞧纪纲的背影,又看了看旁边的柳淳,只见柳淳微微含笑,冲着朱棣点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朱棣来到了布政使衙门前面,正要下马,纪纲又做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动作,他趴在地上,用自己宽阔的后背,充当踏板,让朱棣踩着他的背下马。

    除了很小的时候,朱棣初学骑马,有太监这么干过,几十年了,纪纲还是第一个!而且这家伙还是秀才出身,又会一身的武艺。

    竟然能做卑微地趴在地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怪物啊?

    “哈哈哈!”柳淳突然笑了,“王爷,纪纲忠心耿耿,可是难得的人才啊。”

    朱棣略微沉吟,就踏着纪纲的背,从马上下来,他一边朝前走,一边道:“纪纲,从今日起,升任锦衣卫指挥佥事,跟着本王,贴身伺候。”

    纪纲大喜,却没有忘了柳淳,一扭头,要冲着柳淳行礼。

    柳淳摆手,“你是王爷的人,不必客气。”

    一面向里面走,一面心中暗暗感叹……纪纲这家伙,能屈能伸,对自己都这么狠,难怪能成为永乐朝的凶人。

    不过也不用过分鄙视,朱棣想要治理好天下,就少不得纪纲一般的恶人,有他在,少不得脏活儿都给他。

    柳淳并不觉得纪纲对他有多大的威胁,也不用刻意去笼络,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等他刚刚在衙门坐下,朱高煦就风风火火,冲了进来。

    “父王,师父,你们瞧,我把谁抓来了!”

    朱高煦喜滋滋招呼,下面的人将盛庸带了上来,一起抬进来的还有铁铉的尸体。朱高煦切齿咬牙,怒骂道:“铁铉这个贼,居然提前自杀了,要不然一定把他千刀万剐,扒皮楦草……父王,要不要现在把他扒皮了?”

    朱高煦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还真别说,他亲手解剖的尸体就不下二十具,堪称经验丰富,手法地道。

    柳淳轻咳道:“铁铉其人是言官出身,相比起其他人,并没有太多的恶行。如今既然死了,那就让他入土为安吧!真正应该清算的人都在京城里面,没有必要浪费精力。”

    师父都发话了,朱高煦还能说什么。

    盛庸听到柳淳的话,忙道:“我替铁大人,感谢柳先生。”

    柳淳淡然道:“盛庸,你嘴上说感谢可不顶用,难道就没有一些表示?”

    这家伙算是南军当中,少有的猛将,当初对阵洛阳,就让朱棣吃了很多次亏,这一次落到了手里,岂有轻轻放过的道理?

    盛庸咬了咬牙,突然,他抱拳道:“柳先生,还有燕王殿下,盛某一心忠于天子,如今兵败被俘,已经愧对天子鸿恩,若是投降敌寇,就真的该死了!假如王爷能高抬贵手,就请让我带着铁大人的遗体,归乡安葬,从此之后,盛某愿意出家,永远不过问世事。”

    说完,他磕头碰地。

    朱棣瞧了眼柳淳,两个人四目相对,他们当然都希望盛庸投降,可这家伙竟然宁愿出家,都不想投降,朱棣的怒火就冲上来了。

    朱允炆算什么东西,也值得替他卖命?

    这个盛庸,简直该杀!

    “王爷,人各有志,不能强求。盛庸他愿意追随朱允炆,那是他自己的选择。只不过南军为祸山东,父老乡亲,饱受涂炭之苦。还是先把盛庸留下,让他做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