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分出五百人,把中山王府给我围了,不许一个人出来。”

    丘福下令之后,兴匆匆奔着皇宫而来。

    此刻朱能也杀了过来,朱棣和柳淳也离着不远了。

    城里的二十万禁军,除了投降,还是投降,几乎瞬间瓦解冰消。尽管很多开国功臣已经死去,但是他们的后代部下,还是在军中颇有影响力。

    其中有不少人都跟柳淳有些交情,当初办皇家银行,弄海外贸易,他们有的吃过亏,有的捞到了好处。

    总而言之,不打不相识吗,现在柳大人王者归来,这帮家伙还能放过吗?

    光是这一路上,柳淳就不知道遇到了多少磕头下跪的……

    这靖难的秋风之下,落叶凋零,人心离散,就连皇宫,也保不住了。

    “陛下!”

    锦衣卫大都督吴华提着一口染血的绣春刀,立在朱允炆的面前,他咬着牙道:“臣已经手刃了老贼方孝孺。”

    朱允炆重重吸了口气,哪怕到了现在,他也不相信,方孝孺会背叛自己。

    “吴卿,你是不是弄错了,方孝孺真的背叛了朕?”

    吴华都要哭了,“陛下,臣安排在方孝孺身边的人密报,说是方孝孺曾经见过一个叫杨士奇的翰林……此人当初在长沙游学,是被柳淳提拔进京的。这几年都是方孝孺庇护,此人才没有被揪出来。方孝孺怂恿陛下,杀衍圣公,杀世家大族,死守京城,就是想拖着所有人一起死,用鲜血染红他们的前程!此等老贼,若是不除,陛下死无葬身之地啊!”

    话说到这份上,也不由朱允炆不信,只是连方孝孺都背叛了他,他想落个什么好下场,那也是万万不能了。

    生有处,死有地。

    身为天子,最后还是要有一点体面的。

    “吴卿,你是个大忠臣,正因为如此,你能否满足朕最后的要求?你把这奉天殿点燃了,让朕一火而焚,也好过成为阶下之囚!”

    “不!”吴华用力摇头,“陛下,臣已经安排好了,陛下立刻就能出京。”

    “出京?去,去哪里?”朱允炆苦笑道:“朕还能去哪里?”他最信任的方孝孺已经死在了吴华的手里,朱允炆已经分不清谁是忠心,谁是奸佞。到了外面,只怕人人都想要他的命,讨好新君,他还能逃去哪里?

    “去海外!臣已经安排妥当,在那里还有三百锦衣卫,他们会保护陛下,会静静等待机会,只要朱棣露出破绽,陛下就可以卷土重来!”

    “什么?当真?”朱允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惊讶地张大嘴巴。吴华信心十足,“陛下放心,臣早就安排妥当了,陛下尽快换上僧袍,赶快离京。”

    朱允炆一惊,“吴卿,那,那你呢?你不陪着朕一起走?”

    吴华摇头,“陛下,臣若是走了,就会露馅的,请陛下放心吧!”

    不等朱允炆再问,吴华就让手下人替朱允炆更换僧袍,同时脱下来的天子衣冠并没有扔掉,而是交给了另一个和朱允炆年龄相貌差不多的锦衣卫,让他穿好,冒充天子。

    正在这时候,四面八方,响起杀声,靖难大军已经到了皇城。

    “陛下勿忧,可以走排水沟渠,燕逆还顾及不到。”

    朱允炆在四个护卫的保护之下,迅速逃跑。

    送走了朱允炆,吴华手里握紧了绣春刀。

    “弟兄们,咱们都是锦衣卫,生前我们杀人无忌,横行天下,人人战栗。死,我们也要死出模样,让天下人知道,咱们锦衣卫,没有孬种,全都是好汉子!”

    吴华说着,举起绣春刀。

    下一秒,宫门把炸上了天,丘福、朱能、朱高煦,三人杀了进来,吴华眼睛冒光,浑身的血液沸腾。

    “弟兄们,随我赴死!”

    “死!死!死!”

    ……最后的锦衣卫扑了上去,很快又被大军淹没,而此刻奉天殿燃起熊熊大火,一个身着龙袍的年轻人,投身火中,等抢救出来,已经变成了一具焦炭……

    :。:


………………………………

第524章 和朱棣一起看戏

    朱高煦杀入宫中,见人就杀,尤其是看到了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更是怒不可遏!

    “先生费尽心力,让你们活成了人样儿,可你们自甘堕落,非要变成鬼,那今日本殿下就屠尽恶鬼!”

    朱高煦将手里的长刀挥舞,他本就悟性高,底子好,加上蓝玉的调教,以及几年的征战,绝对有了一流武将的实力,一柄刀,没有多余的动作,干净利落,一下一个,比砍瓜切菜还容易。

    吴华看到之后,竟然不退,猛扑上来,绣春刀直刺朱高煦的软肋。朱高煦微微扭动腰部,险险躲开一刀,可就在他扭转身躯的时候,长刀握在单手,自下而上,狠狠一撩,一条膀子就被砍了下来,飞到半空中,鲜血狂喷。

    吴华闷哼一声,直接扑倒。

    朱高煦挥刀又砍,两个锦衣卫扑上来,以胸膛挡住,热血迸溅一起倒地。

    吴华竟然没有后退,也没有害怕,而是摸到了一口刀,用左手握紧,再度来战!

    “大都督!”

    剩余的锦衣卫眼睛都红了,不要命似的冲过来,要帮着吴华。

    朱高煦看到这一幕,反而笑了。

    他把手里的刀挥动如飞,朝着吴华攻来。

    这一次他没有用全力,而是碰到就收,没多大会儿,吴华的身上已经多了十几道伤口,鲜血染红了全身,却没有一处致命伤。

    此刻丘福和朱能也把剩下的锦衣卫剿杀差不多了。

    说到底锦衣卫就是没法和正轨的兵马抗衡,尤其是朱棣手下的百战强兵。

    吴华眼见大势已去,只能挥刀自杀,可就在他举起左臂的刹那,朱高煦从马背上跳下,一刀猛劈,将他的左臂也砍下来。

    吴华连退三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失血严重,丢了双臂,他已经奄奄一息。朱高煦冷笑,“你想这么死了?做梦吧!军医官,快给他止血!”

    朱高煦得意洋洋,跑到了柳淳面前,夸口道:“师父,弟子的刀法还不错吧?你打算怎么处置这个姓吴的?”

    柳淳吸了口气,微微摇头,“只怕没机会了。”

    朱高煦不解,这时候赶过来的两个军医已经把吴华抱起来,可是从他的嘴角流出暗黑色的血液,还带着淡淡的臭味。

    这家伙咧着嘴,努力挤出一个微笑,“我,我是锦衣卫大,大都督,我,不会,死在,蝼蚁之手!”

    一句话说完,吴华大口喷血,他的身体已经没有多少血水可喷,但是两只眼睛居然努了出来,从口鼻耳朵,一起流出黑血,当真是七窍流血,惨到了极点。

    朱高煦看得深吸口气,脸色骤变,既愤怒又惊讶,半晌道:“真是个亡命之徒!”

    柳淳点了点头,“当年蒋瓛留着他,也不是没有道理!”有些话柳淳不能再说了,吴华之所以能活着,其实也跟朱元璋的手下留情有关系,柳淳要改造锦衣卫,谁知道会不会成功,万一不行呢,所以朱元璋留下了一个希望,也就是吴华。

    事实证明,锦衣卫的确是一条凶狠的好狗,只不过这条狗是会反噬主人的,必须小心才是。

    吴华死了,剩下的锦衣卫悉数毙命,原来在他们的嘴里,都有一颗毒囊,里面装着最毒的鹤顶红,吴华这家伙对自己狠,对手下人也狠。

    只不过他最多也就是让朱棣和柳淳感慨一下罢了,真正重要的是那具尸体!

    “王爷,已经烧焦了,辨不出面目,不过在身上带着这个。”

    朱棣接过来,是一方玉印,他递给了柳淳。

    “这是朱允炆的。”柳淳一眼就认了出来,皇帝不光有一个传国玉玺,事实上还有许多私人的印章。

    比如柳淳手里的这个,是用顶级羊脂玉琢磨出来的,朱允炆平时练字作画,遇到了满意的作品,就会用上这一方印,然后收藏起来。

    有这个贴身之物在,或许就能确定朱允炆的身份了,他死在了火中……

    真的是这样吗?

    朱棣和柳淳都不是好糊弄的,很快,有人跑了过来,带来了一个妇人和一个孩子,妇人年纪很轻,还不到三十的样子,容貌也是极为出众,只不过她神色太憔悴,眼神迷离,仿佛受了什么刺激。

    那个小孩子倒是粉嫩可爱,紧紧依偎在女子的身边,想哭又不敢哭,别提多可怜了。

    这对母子不是别人,正是朱允炆的皇后马氏,还有太子朱文奎,小家伙去年被册立为太子,今年刚刚四岁而已,孩童何辜啊!

    朱棣咳嗽了一声,“马氏,你看此人,可是朱允炆?”

    马氏扫了一眼面前的焦炭,眼睛突然瞪大,直勾勾看着,半晌,马氏狂笑,真的和疯子差不多,又是跳,又是叫,把小孩子朱文奎都弄倒了,她竟没有察觉,还是柳淳伸手,把朱文奎揽到了怀里。

    柳淳不是圣母病发作,不管怎么说,朱文奎身上流淌着朱标的血脉,对死去的懿文太子,柳淳是怀着歉意的。

    因此他会保朱标一脉的骨肉,但是也仅仅是抱住他们的性命而已,如果非要自己作死,那就没人能帮得了了。不过一个四岁的娃娃,恐怕朱棣也不会太在乎吧!哪怕他身为太子也不行,因为朱棣已经很明确了,他要继承先帝的法统,朱允炆根本是伪帝,不会被承认的。

    马氏发了一阵疯,可渐渐地,她眉头皱了起来。

    不对!

    还是不对!

    这个朱允炆被烧得面目全非,但是大体轮廓还能看得出来的。比如朱允炆因为日夜忧心,他的身体十分瘦削,因此显得前胸凹陷,肩头微微前探。

    平时上朝,他努力挺直,但是下了朝,就原形毕露。

    可这具黑炭呢!虽然高度差不多,但身上的肌肉扎实,肩膀很厚,尤其是一些残存的皮肤,甚至能看出这个人应该很黑,筋骨也算结实。

    朱高煦看了半晌,突然道:“父王,孩儿有个办法,将他的肚子剖开,取出他的胃,检查食物,看看他吃了什么,就一目了然了。”

    朱棣眼神怪异,这是自己的二儿子吗?他的想法还真是特别啊!

    朱高煦还真是说干就干,抽出匕首,就要现场来个解剖。柳淳突然有点后悔,他不该教朱高煦这些的,看他轻车熟路的样子,也不知道开了多少大体。

    就连朱棣都有点接受不来。

    “你先退到一边,不要添乱。”

    朱棣深深出口气,沉吟片刻,低声道:“他们来了?”

    柳淳转身瞧了瞧,“应该到了。”

    果然,有一群官员,从外面小跑着走了进来,为首的人并不陌生,正是黄子澄。

    朱棣围攻京城的时候,黄子澄病得严重,并没有临朝,他也是为了军事部署的失败,在家里闭门谢罪。

    如今方孝孺死了,朱棣攻入了京城,原本鄙夷黄子澄的那帮人,又把他推了出来,有些事情,还是要有人来顶罪。

    所谓冤有头,债有主,撺掇陛下削藩的人就是你,今天你老小子必须站出来,替我们挡灾。

    黄子澄穿着绯红的官服,束着玉带,来到了朱棣面前,他还在犹豫,是不是要下跪,其他人已经默默跪倒一大片,果然是铁骨铮铮,说跪就跪!

    黄子澄本就身体虚弱,此刻也被逼着,不得不双膝微曲,想要跪倒。

    哪知道朱棣竟然伸手,抓住了黄子澄。

    “别跪了,你也并非本王的臣子,就当是给你最后的体面吧。来人,给黄子澄准备个座位。”

    果然,有人抬着椅子过来,让黄子澄坐下。

    朱棣也坐在一把宽大的椅子上面,他的身后就是熊熊燃烧的奉天殿,大火还在继续。

    “黄子澄,事到如今,你有什么想说的,只管说吧,说完了,就会有人送你上路!”朱棣毫不掩饰,“你是本王必须要杀的奸佞之一,没人能救得了你!”

    听到了这话,黄子澄居然如释重负,松了口气,脸上还多了一丝光彩。

    “燕王坦荡,老夫佩服,让我能在临死之前,说一说心里话,更是天高地厚的恩德。黄某感激不尽,要说我最想说的……”黄子澄深深吸口气,突然抡起巴掌,狠狠扇自己的嘴巴子。

    一掌打下去,五个清晰的手印,半边脸就肿了起来。

    他盯着自己的左手苦笑,“剩下的一巴掌,先不打了,不然就说不清话了……老夫佷啊!我恨我自己,我也恨你们!”

    黄子澄突然一转身,对着身后的那帮还跪在地上的人,呵斥道:“尔等此刻跪在新君面前,你们不惭愧吗?”

    “你们这些人,利欲熏心,自私自利,落到了今日的地步,难道不是你们造成的吗?”黄子澄大声叱问。

    这时候在场诸公,也都抬起了头,盯着黄子澄,尤其是暴昭,他猛地站起,冲着黄子澄呵呵冷笑。

    “姓黄的,你还有脸指责我们?难道不是你庸碌无能,屡次谏言不当,致使内忧外患,难以收拾……陛下也是偏听偏信,才落了今日下场。黄子澄,你误国误君,十足奸佞小人,你还敢指责我们吗?”

    其他人也跟着一起指责,霎时间,奉天殿前,仿佛回到了昔日廷议的盛况……朱棣点手,给柳淳也弄一把椅子过来,他们一起看好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525章 真正的遗诏

    这帮建文旧臣还真是斗志昂扬,愤怒的气势,在空中化成一匹匹咆哮的骏马,龇牙咧嘴,彼此嘶鸣,恨不得把对方给活活咬死!

    朱棣和柳淳互相看了看,还能说什么,要是再有一把南瓜子就完美了。

    暴昭毫不客气,指着黄子澄,“都是你,鼓动陛下削藩,结果酿成了大祸,这些年,你接连出馊主意,害得兵败将亡,丢城失地,到了今天,你还把责任推给我们,你算什么好汉?”

    黄子澄冷笑,他身体不好,声音不高,可说出来,却是字字诛心。

    “我若是英雄好汉,早就杀了你们了。”黄子澄鄙夷扫视,自嘲一笑,“当年我在北平,就受到了教训,后来又在苏州,目睹了银行崩溃的场面。说起来,我能重返东宫,还幸亏有柳大人帮忙。”

    “可到了东宫之后,黄某就变了,我想着,不管怎么说,这天下乱不了,百姓有口饭吃,也就是了。士农工商,我能高高在上,荫庇子孙,福泽后人,也就死而无憾了。什么变法,什么新政,我没有兴趣。”

    “正因为如此,我被齐泰、练子宁、景清等人拉着入伙。当然了,还有你暴昭,,对了,还有陈迪,还有不少人。”

    “还记得当年吗?咱们约定,第一,要推太子殿下继位,第二呢,要消灭科学,维护理学的地位。”

    “后来太子死了,又变成辅佐太孙,当时你们何等高兴啊!说什么太孙年幼,更加容易听信我们的话,只要等太孙继位,一切都顺理成章……”

    黄子澄越说越吓人,他把当年所有的事情,一股脑掀了出来。

    虽然这些事情不涉及朱标之死,但是杀伤力也是无比惊人。等于把这些以君子自诩的家伙,给剥了个精光!

    “黄子澄,你胡言乱语,你就不怕下十八层地狱吗?”

    “哈哈哈!”黄子澄仰天大笑,“我本来是可以当个人的,甚至可以当个大丈夫!可惜,我心志不坚,走到了今天,是我咎由自取。黄某本就该下地狱,难不成,我还要把一肚子话,说给那些小鬼听吗?”

    “变法开始之后,你们这些人就上蹿下跳,想尽各种办法阻挠,当年吕平的事情,就是你们抛出来的。你们口口声声,说是忠于太孙殿下,可遇到了危机,却拿太孙殿下的舅舅出来挡灾,你们哪里是忠臣?对了,还有定远侯王弼,他是怎么死的?吕氏从太仓弄出了粮食,她可没给吕家一粒米啊!换了钱,不都是拿出来,供养你们这些人了。”

    黄子澄仰天大笑,“她知道太孙殿下储君之位不稳,就想着拉拢人手,可拉拢人需要花钱啊,她就打了太仓的主意,当然了,没人告诉她,一个妇人也想不到这些。”

    “太仓的粮食换了钱,给你们盖书院,修老宅,帮着你们刊印文章,举行文会,结交名士,只要你们能替太孙宣扬,说太孙的好,吕氏就心满意足了。她以为自己的做法,能保住儿子的储君之位。只可惜啊,她不知道,先帝何等英明,岂会被她蒙蔽!”

    黄子澄还要往下说,这一刻暴昭和陈迪等人再也听不下去了。

    “黄子澄,我要掐死你!”

    他们俩扑过来,仿佛要把黄子澄给生吞了。

    很可惜,还没等他们动手,朱高煦就探手把两人的领子给揪住了。

    “不要脸的东西!你们面前的是燕王,不是朱允炆那个蠢货!”

    这俩人浑身一颤,慌忙跪倒,冲着朱棣不停磕头,脑门都磕得肿了。

    “王爷饶命,王爷饶命啊!”

    朱棣打了个哈气,仿佛刚睡醒似的,“怎么?继续说啊,比戏台上还有趣呢!柳淳,你怎么看啊?”

    柳淳笑道:“我现在很后悔。”

    “后悔?”

    “对啊,没请罗贯中过来,要是他听了,肯定会回去修改三国的……毕竟老罗的想象力,也比眼前的现实差远了。”

    这俩人一搭一唱,把在场的建文旧臣说得无地自容。

    暴昭汗流浃背,他突然用力磕头。

    “燕王殿下!罪臣有肺腑之言,要上奏殿下!”

    朱棣把手一伸,做了个动作,请开始你的表演。

    暴昭酝酿了一下情绪,用力磕头,涕泗横流,“殿下,历来宫中之事,就会成为民间的把柄。昔日宋代就有关于斧声竹影的传言,民间传的会声会影,赵宋王朝,颜面尽失,成了千古笑柄。”

    “如今黄子澄信口雌黄,胡言乱语。这些话若是传出去,让民间知道,势必会添油加醋,肆意捏造,更有居心叵测之徒,会借此攻击大明皇室,混淆视听。总而言之,对殿下的颜面十分难看。罪臣死不足惜,只是恳请殿下,能够体察其中的厉害,不要因小失大啊!”

    暴昭觉得他这番话,绝对能打动朱棣。

    道理很简单,朱棣已经进了京城,朱允炆别管是死是活,反正有一具尸体摆在那里,足以给天下一个交代。

    朱棣登基在即,他就要成为天子。

    所谓当家不闹事,现在的朱棣,已经不是一个困守一隅,随时有灭亡风险的反叛藩王了。他现在是准天子,当然要学会用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

    黄子澄说的这些,涉及到了先太子朱标,涉及到了太子妃吕氏,涉及到了朱允炆,涉及到了朱元璋!

    朱棣作为老朱的儿子,难道忍心让人肆意编排先帝呢?忍心看老朱家颜面扫地?

    任何人都会选择压制这些声音,历朝历代,皇家的丑事比比皆是,总而言之,能糊涂就糊涂,能瞒着就瞒着,天大地大,皇家的体面最大。

    别说皇家,就算普通百姓,修订家谱的时候,还要尽量往祖宗脸上贴金呢,这是人之常情,暴昭不信朱棣不懂。

    只要采纳了他的意见,就等于在新君眼里,有了价值。这样的话,他就能保住性命了。虽说犯错了,可也不一定就彻底一败涂地。

    要知道魏征不也是先跟着建成太子吗,后来到了唐太宗手下,还成了一面镜子呢!假如自己有机会变成魏征一般的名臣,也算是不错。

    毕竟朱棣要收拢人心,千金买骨,他暴昭还是有机会的。

    这家伙充满了幻想和期待,等着朱棣的裁决。

    半晌,朱棣突然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柳淳,你有什么感触吗?”

    柳淳两手一摊,“我是无话可说,自愧弗如。”的确,柳淳有种想吐的冲动,他不会随便责怪一个降臣。

    比如说平安,他投降了朱棣,柳淳就很理解,相反,还很欣赏。

    再比如吴华,虽然柳淳恨他,但是他死得干脆,也是有那么几分壮烈。

    可是轮到了这帮文臣,柳淳就不想说什么了。

    他们比起那些“水太凉”的徒子徒孙也差不了许多。

    所谓清流,多数人根本不在乎家国天下,他们想的只有自己,自私自利,贪财贪名,说实话,让这帮东西活在世上,简直浪费粮食。

    不过在大开杀戒之前,还有些事情要弄清楚。

    柳淳缓缓走到了黄子澄的面前,“你还有什么想说的,都讲出来吧!”

    黄子澄看了眼柳淳,深深叹口气,“柳大人,你说当年我要是跟着你,会如何呢?”

    柳淳不客气道:“黄大探花,你就别多想了,跟着我又能如何?刘三吾老大人死在天牢,唐韵也死了,还有我的门人弟子,颠沛流离,被人陷害,几乎丧命。你跟着我,要吗也是受尽苦难,要么就变节背叛,还会有第三种结果吗?”

    黄子澄愕然,他笑了,“果然,我黄子澄活该如此啊!柳大人,我再告诉你一件事,当年先帝的确留下过遗诏……只可惜,被我和齐泰抢先进宫,给掉了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