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炎炎烈日,灼烧着大地,中年人的额头冒出一层细腻的优质,简直要熟了。他无精打采走着……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足有三个拳头大的洞!
中年人一下子来了精神,赶快冲过来,挥动铲子,拼命挖掘,沉重的泥浆,没挖几下,手臂就麻木酸胀了。可他还是咬牙撑着,一家人都等着吃饭呢。终于,挖了半米左右,铲子碰到了坚硬的物体。
他欣喜若狂,小心翼翼挖掘,终于,一个庞然大物,举着两只硕大的钳子,向中年人示威。
中年人娴熟地用黑泥封住了螃蟹的眼睛,然后拿草绳将螃蟹捆起来。
等到绑好之后,提在手里,仔细掂量,差不多有一斤出头,尤其让人欣喜的是螃蟹的身体,爪子,大钳子,还泛着淡淡的黄色。
是黄油蟹!
这下子可赚大了!
中年人大喜,又转了转,一共捡到了三只螃蟹。
这就是今天的晚饭了。
他返回住处,三间茅草屋,砸夕阳之下,透着恬静安逸,一个妇人在忙着做饭,几个小孩子光着脚,在院子里乱跑,看到了中年人回来,立刻都涌了上来。
“爹,爹!有什么好吃的?”
中年人伏下身体,抱起最小的孩子,笑呵呵道:“今天啊,有黄油蟹吃!赶快让你娘煮了,再把酒给爹拿出来,我要好好喝一杯!”
一刻钟之后,中年人一家围坐,孩子们吃着米饭,啃着螃蟹,满脸的幸福,中年人只是捡了几条蟹腿,小心翼翼啃着,不放过一丝一毫的肉屑,每一口都是幸福。
“唉,能有口吃的,还有酒喝,一家人在一起,这就是最大的福气了。你们还别不服,柳淳那个兔崽子怎么样?死在了海里!连尸体都没找到,我四哥能怎么样,也不好说!以他的脾气,估计不会束手就擒的,他肯定要拼命,可人力如何逆天?我猜啊,四哥最多还在苦战。”
“这么多弟兄,算下来,咱们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啊!”
夫人听不下去了,用眼角白了他一眼。
“你跟谁比下有余?难不成这个下是潭王,是鲁王?”
他们还不知道湘王的事情呢,中年人哼了一声,然后又笑了,“反正啊,这是天涯海角,你随便说,我也不在乎。有本事你去十里八乡转转,要是有比我还好的男人,我答应你改嫁!”
“你放屁!”
夫人简直想抽死他,“我可告诉你,你那个侄子可是派人害过咱们,等他坐稳了皇帝位,没准就把你抓起来,我们娘几个都要跟着砍头。”
“别怕!”中年人笑嘻嘻道:“夫人,你当我没有准备啊?告诉你,我私下里已经弄了个木船……如果再来追杀,咱们就跑……我听柳淳讲了,琼州往南,都是膏腴之地,要什么有什么。没准你爷们还能打下一片天下,咱重建周王府呢!”
“你做梦去吧!跟着你啊,填饱肚子都难!还往南跑?柳淳那么大本事,他怎么就死了呢?你难道比他还厉害?”
“这个……”周王托着下巴,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眼睛冒光,“夫人啊,你提醒我了,没准柳淳没死……可问题是他要是没死,怎么能不管我呢!我可是帮过他好多忙的,他不能不讲义气啊?”
朱橚越想越苦恼,愁得他连杯中的酒味都苦涩起来。
正在这时候,突然有人在外面大喊。
“朱神医,神医在家不?”
朱橚急忙起身,这时候有人抬着一个妇人急匆匆赶来。
“朱神医,俺婆娘要死了,神医救命啊!”
朱橚凑近瞧了瞧,妇人肚子硕大,一副要生孩子的模样,可妇人却眉头紧皱,处于昏迷的状态。
这可是很棘手的事情,众所周知,在医学不发达的时候,生孩子就是闯鬼门关,身体健康,神志清醒尚且未必闯得过,这个妇人竟然昏迷了,很大可能是两个都保不住。
汉子焦急流汗,不停磕头。
“神医救命,救命啊!”
朱橚瞧了瞧,转身从屋里取出了针包。
照着妇人的肚脐周围,连着扎了三针。
说来奇怪,这三针下去妇人的喉咙里发出了轻微的声音,她醒过来了!
“我给你开一副药……现在不要吃,等半夜之后,孩子生下来,你给娘子补身体吧,她是中气不足。”
汉子见媳妇醒过来,不停磕头,没口子感谢。他急匆匆带着媳妇回家,等到第二天早上,天还不亮,汉子就跪在了外面。
“神医啊!多谢神医救命之恩!俺,俺婆娘生了个儿子!这,这是俺全家的心意,请神医收下!”
汉子说完,转身就跑了,给朱橚留下了一筐鸟蛋,也不知道掏了多少个鸟窝,才能凑齐这么多。
朱橚原是不想收的,可到了他这个地步,也没资格拒绝啊!
因此他插着腰,朗声道:“夫人,快把鸟蛋煮了,给孩子们添菜啊!”这话说得,那叫一个理直气壮,夫纲大振!
让你不服气,咱可是有本事的人,到哪里都饿不死,这还不是本事啊!
……
“老汉跟你们说啊,这位朱神医可厉害了,他能活死人,肉白骨!方圆十里八乡,甚至琼州的人,都来求他诊治。去年的时候,俺的孩儿摔断了一条腿,就是朱神医给接好的,什么都没要俺的。”
“人家神医心好,俺不能没有良心,俺就带着孩子们,给神医盖了个房子。你可不知道啊,盖房子的时候,大家伙都来了,一起出力气,有汉人,还有黎人哩。”
朱高煦听着老头的介绍,很是惊讶,什么时候五叔这么厉害了?
“他连黎人的病都给治?”
老汉点头,“嗯!你们不知道啊,头些时候,有个黎人头领,他的娘子生了孩子之后,眼睛闭不上,每天都睁着眼睛,睡不好,脾气大,眼睛通红,都要瞎了。没办法,来找朱神医。神医看过之后,就告诉他,用郁李仁泡酒喝……你猜怎么着?三瓶酒喝下去,人就好了,眼睛能闭上了,睡得可想哩。”
“那黎人头领敬佩朱神医,把他当成了活神仙,时常过来,送些粮食腊肉咸鱼,有时候汉黎百姓有了争执,大家伙还请朱神医主持公道呢!他说话,我们都听的!”
……
朱高煦是越听越惊讶,乖乖,五叔混得不错啊!
早知道这样,还来找他干什么,就让他继续当神医算了,也省得老爹生气,师父糟心,自己也不用大老远跑来了。
朱高煦腹诽着,他们转过了一个山头,终于到了朱橚的住处,老汉喜滋滋道:“快看,那就是朱神医的住处,你要请他去看病,可是找对人了,保证药到病除。”老头还兴冲冲介绍呢!
朱橚提着空桶,低着脑袋,从沙滩走回来。
不是每次都能那么幸运,今天他只捡了点海带,孩子们是没有肉吃了。
朱橚正往回走,突然发现了一群人,而且穿戴和本地汉黎百姓都不同,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赶快逃跑!
问题是夫人和孩子还在家里,这可怎么办啊?
正在朱橚急得冒汗的时候,朱高煦迈着大步跑了过来。
“五叔!”
这一声,朱橚老泪横流!
“老天爷啊!可算是看到亲人了!”朱橚跑过来,一把抱住了朱高煦,泪眼模糊,顿足捶胸,那叫一个伤心啊!
“臭小子,你们怎么不来找五叔啊?五叔可受了罪了!”
半晌两个人才分开,朱高煦忍不住道:“五叔,人家老伯都说你是神医,大家伙都敬着呢!日子不难吧?”
朱橚简直气坏了,抬手就想给朱高煦一个嘴巴子。
“你个兔崽子,五叔怎么说也是个王爷,跑到这块当江湖郎中,你说我不惨,你那叫人话吗?”
朱高煦被骂得没脾气,“五叔,既然这样,那咱们就快点回京吧……不过我突然有个想法,五叔能不能帮忙召集一些黎族首领,让他们一起进京,参加我爹的登基大典,凑个热闹。”
朱橚眼睛瞪得老大,“你,你说四哥,要,要当皇帝了?”
瞬间,朱橚不哭了,转身冲着屋里的夫人大喊,”听到没有,四哥当皇帝了!咱苦尽甘来了!哈哈哈!”
:。:
………………………………
第536章 天上掉馅饼
朱橚这个倒霉孩子,总算能返回京城了,而且四哥即将登基,他的好日子也就来了。现在往回想,两年多,快三年的时间,就跟做梦似的,而且还是噩梦!
柳淳在伶仃洋遇害,朱橚是听说的,他还想去京城祭奠,结果朝廷根本不答应藩王离开封地。朱橚只能在府里给柳淳烧了纸钱、还烧了童男童女,马车、牲口、另外还做了个九进的超级大院子,外加一座宝塔,给柳淳烧了。
朱橚刚烧完,他就倒霉了。
朱允炆在干掉了柳淳之后,就打算对朱棣下手,而朱橚是朱棣的亲弟弟,又占据中原要冲,假如抓不住朱棣,或者朱棣逃到开封,两位藩王联手,立刻就能搅得中原大乱。
因此在抓朱棣之前,也派人去了开封,调周王入京。
朱橚明知道不是什么好事情,可他没有四哥的本事,只能乖乖进京。
到了京城,他就被扣下了。
朱棣举兵靖难之后,就有人要杀了朱橚。
当时朝廷争论不少,有人反对,有人赞同。其中解缙去见了黄子澄,他跟黄子澄讲,朱橚是个医者,自古以来,杀医不祥。
就这么一句话,算是救了朱橚的命。
朱允炆见杀不了朱橚,就想把他发配了,最初是打算发配到云南,可一想柳淳在云南留下了不少关系,害怕他们彼此勾结。
因此就来个更狠的,直接给踢到了海南琼州。
“我到了琼州,我才知道,那本《救荒本草》是给我自己编的!”朱橚涕泪横流,满腹的委屈,“朱允炆这个兔崽子,你说他多很!把我发配到了琼州,还不给我粮食,就让我们一家人饿着!你的那几个兄弟,才多大啊!天天饿得大哭,眼睛都绿了。”朱橚跟朱高煦讲起自己的经历,咬牙切齿。
“刚开始的时候,只能靠着王妃身上的首饰换点粮食,我身上的东西在来的路上就用光了。后来首饰没了,我只好去找野菜,那玩意能吃,可吃不饱啊!”
朱橚指着自己的肚皮,“你知道不,时间长不吃粮食,这肚子就会胀大,水肿,就跟蝈蝈似的!我,我连个人模样都没有了!”
朱高煦万万没有料到,五叔竟然遭了这么大的罪,他都听傻了。朱橚被逼无奈,就想着干点什么,换粮食吃。
“我也不要这张脸了,我把采到的一些药材拿到码头去卖,幸好啊,那些码头的青壮不错,他们买了我的药材,给我点小米鱼肉,总算能活下来了。我当时吃到一碗米饭,吃到了粮食,我哭了……”
别说朱橚,朱高煦听到也哭了。
五叔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他虽然贵为藩王,可说到底就是个人畜无害的医生,这帮人怎么会那么狠心,连五叔都不放过?
还说朱允炆至仁至孝,简直是昧着良心,胡说八道。
他们就不会良心痛吗?
朱橚在琼州除了卖药材,偶尔码头民夫受了伤,生了病,他也帮着诊治。这时候的海南,还是一片蛮荒,相比中原落后太多了。
朱橚在这里完全就是神医,许多人都来求医问病,渐渐的,他的日子竟好过起来。
琼州的官吏听说,顿时大怒,他们早就想等着朱橚死了,然后报个病逝,好求取朝廷赏赐呢!
要不然怎么会连粮食都不给。
见朱橚不但没死,还越过越滋润,他们受不了了。
通过各种手段,警告老百姓,不许去找朱橚看病,更不许给朱橚粮食蔬菜。
地方这么干,显然是不得人心的,海南的百姓也不答应,天高皇帝远的,宰了你们这些官老爷,也没什么了不起!
琼州衙门见实在是压不住了,就想了一招,他们收买了一个樵夫,让他去朱橚采药的地方,放下毒蛇,把朱橚给咬死算了。
这招不可谓不毒辣。
那个樵夫还算有良心,他主动让人通知了朱橚,前来报信的这个人姓海,是个很不错的人,他弄了个独轮车,连夜推着朱橚的夫人和几个孩子,离开了琼州住处,他们足足走了三天,在一块汉黎两族交错的地方,安顿下来。
姓海的汉子很不好意思,他只能送到这里,家里面还要照顾。不过由于这块情况复杂,官军等闲不敢过来,应该是安全的。
朱橚还能说什么,人家帮了他大忙,救了他的命!
朱橚随身也没有别的东西,只是将几本书给了姓海的汉子。
“带回去吧,给孩子看着玩。假使有一天……我,我送你的孩子进太学!”
朱橚不觉得什么,可是在天涯海角,别说书籍了,就算是万年历,一个村子也就有一两本而已。
想要读书,更是千难万难。
海姓汉子千恩万谢,拜别了朱橚。
都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朱橚经过了这一番折腾,还真涨本事了,他上山下海,治病,干农活,搭草屋,做木船……什么都学会了,不敢说多精通,但撑起一个家还是没问题的。
“过去父皇活着的时候,总说我们不知道民生疾苦,我这次算是彻底领教了。回头让你父王在海南好好办学,再让你师父弄个码头,他不是会点石成金吗?让他先把琼州这块发展起来,他要是弄成了,算我欠他的一个人情。”
朱高煦嘿嘿道:“五叔啊,这事还是你跟我师父讲吧,往后你们能经常凑在一起谈论事情的。”
朱橚不解,他皱着眉头,“我是藩王啊,要回驻地的,又不能留在京城。就算四哥愿意留我,那别人呢?他们要是有样学样,岂不是乱套了?”
朱高煦朗声大笑,“五叔啊,你瞧好吧,父王跟师父商量妥当了,这一次要把所有藩王,全都留在京城!”
“什么?”
朱橚大惊,“这,这可是要违背父皇祖训的,这能行吗?”
……
柳淳跟朱棣又凑在了一起,”王爷,藩王的问题,的确要解决。留在地方上,不管怎么限制,藩王还是会圈占土地,大肆聚敛财富,而且宗室繁衍,几十年后,人数膨胀,就会产生非常大的财政压力。一个藩王,要花费的钱财就那么多,往下一级一级,直到辅国将军,就更不知凡几了。”
朱棣眉头紧皱,“这事情我早就知道,可分封是父皇的祖训,我也是不好推翻,只能想尽办法,零打碎敲。自古以来,对付藩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推恩令,若是用这个办法,如何?”
柳淳轻笑,“推恩令的主意,多半是内阁那几位出的吧?”
“是杨荣。”朱棣也没有隐瞒,“他虽然年轻,但沉稳老练,是个不错的人才。”
大名鼎鼎的三杨,当然不差了。
“王爷,其实我一直有个想法,先帝当初分封藩王,是为了让朱家子孙,一起捍卫江山社稷。用心良苦,只不过落实起来,有些难度罢了。王爷,你看这样行不,把宗室诸王集中在京城。将宗人府改为宗人院,让诸位藩王可以议论国政,发表意见,监督朝政得失,总之给他们点事情做。”
朱棣眉头拧成一个疙瘩儿。
说实话,朱棣都有点闹不清楚,柳淳这小子到底站在哪一边了。
“你这个主意,就不怕宗室做大吗?”
“王爷,宗室做大当然不好,可其他力量做大,也不是国家之福。臣一直在思考,先帝作为开国君主,手下名将云集,武官勋贵,实力庞大。可为何到了晚年,文官会膨胀起来,尤其是靠着拥立储君,竟然能左右朝局,为所欲为?”
柳淳缓缓道:“引入宗室的力量,固然会有风险,可若是能用好了,在文武之间,就多了一层力量。而且王爷可以通过手段,限制宗室的权力,甚至削减宗室的数量,规定什么人才能拥有宗室资格,总而言之,臣只是提个建议,该怎么使用,还要看王爷的意思。”
朱棣眉头紧皱,说句实话,他也是当爹的,非常非常理解朱元璋的用意。
可问题是按照老朱这么弄,必然会造成藩王尾大不掉。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把藩王都给废了,那就可以了吗?
不成啊,就拿朱棣来说,他有三个成年的儿子,按照正常情况,三个儿子有一个是太子,两个藩王。
虽说藩王没法和太子相比,但好歹也是个安慰。
如果什么都没有,等于告诉三个儿子,你们拼命吧,胜者全拿,失败的就是老百姓。
真这么干了,宗室还不疯了啊?
以后夺嫡之争,只会鲜血淋漓,没有半点亲情可讲。
但若是像柳淳所言,保留一个宗人院,让这些藩王还有发挥的舞台,或许情况就会好很多。
“你这么想也有道理,但是谁统领宗人院非常重要!必须是贤王,要没有野心才行、不然他带着一群宗室亲王,跟天子唱反调,也不是朝廷之福啊!”
朱棣说到这里,突然醒悟过来!
“好你个柳淳!你又给本王挖坑!”朱棣气得翻白眼,怒斥道:“你给我说实话,老五给了你多少好处?值得你这么替他谋划?”
柳淳两手一摊,苦笑道:“王爷,我是什么都没拿……我就是觉得有点亏欠!”
朱棣吸了口气,终于点了点头,“是啊,老五受了这么多苦,我这个当哥哥的对不住他啊!”
“就这么办了,让他接掌宗人令!”
顶点
………………………………
第537章 沉溺养豚,不能自拔
朱橚在侄子朱高煦的陪伴之下,漂洋过海,返回了大明。
当他看到金陵的时候,不争气地留下了眼泪。
太不容易了,真没想到,还能活着回来。
这家伙踏上陆地,第一眼就瞧见了高大魁梧的朱棣,四哥来码头迎接自己了,兄弟又见面了!
朱橚撒腿快跑,朱棣也迎了上来,兄弟俩用力抱在了一起,朱橚放声大哭,满肚子的委屈,全都哭出来了。
至于朱棣老脸通红,说实话,很惭愧,要不是自己的牵连,朱橚也不会受这么多苦。尤其是进了京城,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去接回五弟,真是惭愧!
“贤弟啊,你瘦了,又黑了,脖子都晒得通红……侄儿们都好吧?”
朱橚点头,把三个小娃娃拉到了朱棣面前,大的才七八岁,小的只有四岁多。朱棣伏身,抱起一个胆怯的小娃娃。份量很轻,身上也没多少肉,一双大眼睛圆滚滚的,看着让人心疼。
“太瘦了!孩子,跟四伯说,你想吃什么?”
“吃,吃肉!”小娃娃老老实实答道。
朱橚那个尴尬啊,连忙道:“在琼州的时候,你们不是隔三差五就有肉吃,还吃过鸟蛋,海龟蛋呢!”
谁知道小娃娃把嘴一撇,“那不是肉,要,要吃肥肉。”他伸出三根手指,并在一起,比了比,鼓着小腮帮道:“要这么厚的肥肉才香哩!”
朱棣被侄儿认真的模样逗笑了,他笑呵呵道:“就听你的,四伯请你吃东坡肉!要最肥的!”
这俩人正在聊着,柳淳也凑了过来,他没说话,而是从身后变出了一包东西,塞给了朱橚的几个孩子。
油纸包里不是别的,就是一包油渣儿,还撒了椒盐,香喷喷的。
“来,先尝点零食。”
孩子们眼睛瞪大大大的,伸出小手,接过来,塞进嘴里,用力咬去,咔嚓……酥脆的油渣在嘴里崩开,鲜香的好滋味,瞬间弥漫口腔,真是太香了,小家伙们都哭了。
什么黄油蟹,什么大海鱼,什么大虾,全都不如油渣儿好吃。
他们争抢着往嘴里塞,嘎嘣嘎嘣嚼着,止不住的笑容,太满足,太幸福了。
看着孩子们吃,朱橚下意识咽了口吐沫,好吧,他也馋了。
“我这儿还有。”柳淳塞给了朱橚一包。
朱橚狠狠瞪了他一眼,“你别以为用点小恩小惠,就能堵上我的嘴!你在伶仃洋跑了,你跑到双屿,你干嘛不去接我?你给我说实话,是不是把我给忘了?”
柳淳瞠目结舌,“那个……我是觉得周王殿下秉性善良,打打杀杀的事情,不适合你,所以……”
“鬼话,都是鬼话!”朱橚一边往嘴里塞油渣儿,一边气哼哼道:“别的不行,我当个军医总行吧?你知不知道,这三年啊!我多苦啊!”
朱橚大口嚼着,腮帮子鼓得跟仓鼠似的,他打开了话匣子。
“四哥,柳淳,你们知不知道,我没事坐在沙滩上,最想的就是小时候的荤油拌饭!我琢磨着,要能再吃一回,就死而无憾了。”
……
堂堂一个藩王,居然想吃荤油拌饭,是不是有点扯淡啊?
还真不是,朱橚小时候,朱元璋已经做了吴王,但是他对孩子们要求还是很严格的,那时候又是在战争期间,物资很匮乏,哪怕贵为老朱之子,也不是想吃什么,就能有什么的。
在朱橚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