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棣捏了捏儿子的肥脸,“行了,别愁眉苦脸的,你爹是天子,天子几时能随心所欲了,你也给我记着,处处要以国事为重,以天下为重!”

    朱高炽咧嘴苦笑,这是承认自己储君的身份了吗?

    怎么有点高兴不起来啊?

    朱高炽傻乎乎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又瞧了瞧柳淳,“师父,你怎么看?”

    柳淳意味深长一笑,“我看到了先帝的身影,洪武大帝又活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

第542章 皇孙朱瞻基

    朱高炽这家伙表面看着憨,可心思比谁都机敏,柳淳说看到了洪武大帝,朱高炽立刻跟着道:“就是不知道谁是懿文太子!”

    朱棣入京之后,把建文朝彻底抹掉了,朱标没有当过皇帝,自然削去皇帝尊号,又恢复了懿文太子的称呼。

    朱高炽这话可是信息丰富啊!

    算起来他也是面对一个强悍的父亲,又有一个好武的弟弟,而且本身也更受到文官的拥护……从各种条件来看,他都跟朱标十分类似。

    现在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朱高炽会不会走上朱标的老路呢?

    “你怕吗?”

    “只要师父帮我,我就不怕!”

    “错!”柳淳笑道:“我没闲心帮你,你也不该奢望我帮你。你要自己帮自己,要把自己变得更优秀才行!”

    朱高炽嘟着腮帮,无奈道:“师父,你这就是空话,我是想变得更好,可我总要知道该怎么做?这不还是要请教师父吗?”

    “哈哈哈!”柳淳大笑,“我可以教你本事,但是不会越俎代庖,这个你懂吗?”

    “懂!”

    朱高炽笑得眼睛都没了,师父还是像以往一样,他才不会介入内部争夺,他也不希望看到几个弟子厮杀。

    相反,他希望看到弟子越来越有本事,有足够的能力,解决自己的麻烦。

    朱高炽挠了挠头,“师父,你看弟子现在就搬过去,朝夕聆听师父教诲,没问题吧?”

    柳淳沉吟道:“你现在的事情也不少,不用往我那里跑吧,更何况很快你就要搬进东宫了。”

    朱高炽满不在乎道:“那些都是小事,不用在意的,我现在就去。”

    这家伙用夸张的速度,甩着一身肥肉,消失在了柳淳的眼前,等到了晚上,朱高炽果然来了,他不光来了,还牵着一个小娃娃来了。

    进门之后,他就指着柳淳,对小娃娃道:“快叫师公!”

    小家伙果然脆生生道:“见过师公!”

    柳淳眉头紧皱,沉吟片刻,他才意识到,这货不是朱瞻基吗!

    其实现在的朱棣,还不到四十岁,有二十几岁的儿子,已经很过分了,谁能想到,早在三年前,他就当爷爷了,这是够着急的。

    朱瞻基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算起来已经三岁多了。

    这小家伙长得很好看,粗眉毛,大眼睛,筋骨也强壮,看起来竟然像五岁的模样,唯一的缺陷就是小脸蛋很黑,不是那么白净。

    不过这一点应该不成问题,至少朱棣就应该很喜欢充满男子汉气息的孙儿。

    柳淳迟愣一下,才主动过来,伸手把朱瞻基抱了起来。

    “挺重的吗!”他把朱瞻基抱到了座位上,随手将糕点送到了他的面前。

    “来,尝尝,看好吃不?”

    小家伙没急着接,而是偷眼看老爹,当朱高炽点头,他才说了声谢谢师公,抓起糕点,大口吃了起来。

    柳淳现在也是当爹的人,他的宝贝女儿也一岁多了,看着小小的朱瞻基,柳淳的眼中不自觉流露出喜爱之情。

    朱高炽满脸含笑,在他胖大的身躯下面,还藏着一颗细腻的玲珑心。

    虽然师父那么说,但亲疏远近,人际关系还是要靠朝夕相处,不然哪来的情分。他事情忙,没法子,就只能把儿子派来,替他跟师父好好相处了。

    朱高炽对儿子是充满了信心,这小家伙聪明,懂礼,又十分皮实,他就不信,师父会不喜欢!

    果不其然,柳淳眉头微皱,埋怨道:“在北平的时候,你怎么不把孩子带来?”

    朱高炽忙道:“师父不知,当初他刚出生,耿炳文就围攻北平,一年多的时间,孩子被吓到了,夜里常常哭泣,也睡不好觉。经常得病,我都以为保不住了。后来北平之围解了,他娘就赶快带着他去了密云,在山清水秀的地方,足足住了一年,没敢见外人,生怕吓着孩子。”

    柳淳点头,真没想到,朱瞻基还有这么一段悲催的过去。他在北平的时候,也的确是太忙了,一心帮着朱棣维护大局,结果还没等恢复元气,就立刻南下,别说朱高炽的儿子了,就连他自己的女儿都没有怎么顾得上。

    “当初我给你们兄弟三个上课的时候,你年纪就比较大了,算起来,你学到的最少。现在你把儿子送来,若是信得过,就让他在我这里发蒙,如何?”

    朱高炽眉开眼笑,正中下怀,“师父,你可说到弟子心里去了,我就是这么想的。你放心,只要这小子不听话,只管打他就是,不用客气的。”

    朱瞻基瞪着黑亮的眼睛,抿着嘴巴,用力点头,“我会听话的,要是打我,能不能只,只打屁股?”

    小家伙说着,还从椅子上跳下来,撅起屁股,冲着柳淳,一副随便下手的模样。

    柳淳笑得更开心了。

    “放心吧,我这里不会随便打人的,而且我会教你许多有趣的东西。”柳淳当真牵着朱瞻基,到了府邸的东跨院,这里面的几间房舍全数打通了,竟然是个很庞大的婴儿活动房。

    这是柳淳给女儿准备的,“来,你瞧瞧,有没有喜欢的东西?”

    朱瞻基四处瞧着,真是好多好多的玩具,有摇摇马,硕大的玩偶,还有小巧的马车,最后朱瞻基看到了一大堆花花绿绿的木块,好奇走了过去。

    “这是积木,可以用来拼成喜欢的样子,你想搭一个什么?”

    朱瞻基思索了好一会儿,居然大模大样坐在了地上,拿起一块块的积木,开始忙碌起来……柳淳跟朱高炽并肩看着,他微微点头,“小家伙很有悟性啊,看起来不错。”

    “敢情!”朱高炽自豪道:“也不看看他爹是谁?”

    柳淳哼道:“你也别得意了,身为一个上位者,最重要的就是约束自己,我认识你这么多年了,连体重都管不住,眼看你是越来越肥。我看着都替你着急。”

    朱高炽无奈,苦着脸道:“师父,我真是想了多少次了,一直准备减下来的!”

    “可你一次也没坚持下来!”柳淳冷哼道:“最初的时候你还太小,不能伤身体,后来你长大了,我又在京城。然后又是靖难大战,我也没有尽到当师父的义务,这是我的疏失。可你的孩子都这么大了,你还是瘦不下来,这就说不过去了。”

    柳淳托着下巴,想了想道:“这样吧,等我把登基大典操持之后,就给你制定减肥计划,无论如何,你都要瘦下来!”

    朱高炽苦兮兮看着师父,他当然想减肥,可问题是他不想付出代价啊……尤其是看师父的样子,绝对不是轻松的。

    “师父,你有没有随随便便,就能让人瘦下来的法子?”朱高炽不停哀求,“只要有,你让弟子干什么都行!”

    柳淳冷哼道:“亏你还是科学门下呢!这世上哪有不劳而获的事情!趁着你身体还年轻,能活动开胳膊腿……赶快给我练出一个强健的身体出来,不然怎么扛起科学大旗!”

    柳淳毫不客气训斥着,却没有想到,就在他们聊天的功夫,朱瞻基已经搭出了一个轮廓。

    柳淳和朱高炽看过去,这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类似宫殿的模型,还真别说,有台阶,有大门,有房顶,十分完备。

    小家伙专心致志,打磨他的作品。

    柳淳看得微微点头,“朱瞻基,你搭了个什么出来啊?”

    朱瞻基歪着小脑袋,认真道:“是奉天殿!”

    “奉天殿?”

    “嗯!祖父说了,原来的奉天殿给烧了,要重建需要花好多钱,祖父可心疼了。”

    柳淳大笑,“所以你就想搭一个奉天殿,送给你祖父,对吧?”

    朱瞻基点头,可又挠了挠头,苦恼道:“可我搭得太小了,我的手都塞不进去,祖父那么高大,不行的!”

    小家伙可着急了,要怎么办才好呢?

    柳淳欣然道:“你有这个心思就好,回头就让陛下照着孙儿的想法,重建奉天殿,岂不美哉!”

    朱高炽疯了,“师父,你想什么呢!大殿有大殿的规矩,砖瓦木料,都应该按照礼仪来办,不能胡来的。”

    柳淳笑道:“我可不是胡来,你别忘了,修建北平,我们就大量的使用水泥,算起来,自从凤阳学院研制出水泥,已经好几年了,如何使用,已经非常成熟了。咱们用水泥重修三大殿,保证能更加雄伟壮观……当然了,更重要的一点——省钱!”

    柳淳还真是说到做到,他立刻把朱瞻基弄得积木模型给封了起来,让两个小太监,小心翼翼,给朱棣送去。

    我就不信了,当爷爷的还能拒绝孙子的方案!

    只要朱棣点头了,连皇宫都用水泥建造,保证会受到追捧的……靠着水泥,又能大赚特赚!

    朱棣太了解柳淳的心思了,这小子又像当年对付老爹那样,给自己不听挖坑了……你瞧着吧,要不是看在你姓柳的还有利用价值,我早就把你脑袋砍下来了。

    朱棣是又气又无奈,把孙儿交给柳淳,还不知道能变成什么样子呢!真是发愁啊!

    纠结之中,迎来了五月初三。

    正式继位的日子到了,朱棣早早起来,穿上天子冠服,外面文武百官齐聚,大典的第一项,祭奠朱元璋,终于开始了。

    朱棣从皇宫出来,无数文官一起跪倒,场面之盛大,难以形容。这一刻朱棣就像是一颗发光的太阳,比头顶的那一颗还要耀眼,宣示着一个新的时代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543章 永乐

    朱棣从皇宫出来,那一刻,许多宫中老人,无不垂泪。朱棣将近四十的年纪,威严雄壮,十分凑巧,犹如当初刚刚登基的洪武大帝!

    老人们还记得朱元璋登基时候的威严杀气……如今朱棣和老朱当时年纪相仿,身边的文臣武将,也都是一时人杰,比起当年的淮西勋贵,有过之而无不及。

    加上朱棣的部下也是百战余生的猛士。

    此刻的朱棣,的确犹如朱元璋重生。

    和朱允炆那种望之不似人君的家伙截然不同,朱棣的胜出,预示着大明将继续开拓进取,奋勇向前。

    至于一些人盼望的偃武修文,无为而治,更是遥遥无期了。

    连续两位雄主,是大明的幸运。

    在这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充满了干劲。因为他们都清楚,自己可以放开拳脚,有皇帝的支持,名留青史,并非什么难事。

    他们也可以像其他朝廷的开国名臣一样,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史册里。

    “唉,若是老夫能年轻二十年,该多好啊!”蓝玉揪着微微花白的胡须,摇头感叹,在他旁边,女婿柳淳笑呵呵站着。

    “岳父大人,您老身强体健,老当益壮,比起年轻人也差不多啊!”

    蓝玉哼了一声,满脸不屑,“臭小子,你别给我灌迷魂汤,说起来我倒不是抡不动马刀,而是我真的老了。一代新人换旧人,我们这些老的也该识趣一些,要是挡了人家的路,可是会落得身败名裂,晚节不保的!”

    听着老岳父的感叹,柳淳也是颇为惊讶,原来蓝玉也会审时度势啊!

    柳淳凑到了蓝玉身边,低声道:“岳父大人,您老千万别自暴自弃,以我观之,要不了多久,还要岳父出山。”

    蓝玉当然知道柳淳说话的份量,这小子不像是撒谎,别是他得到了什么消息吧?又或者这小子想要把自己推出去做事?

    “柳淳,我可提醒你,不要胡乱打主意。我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柳淳轻笑,“岳父放心吧,以后肯定有您老大展拳脚的机会。”

    蓝玉将信将疑,此刻的朱棣已经在无数锦衣卫的簇拥之下,出了京城,先去孝陵祭拜,然后又去南郊,祭拜天地。

    到了这一步,朱棣就可以直接宣读登基诏,公布接下来的施政,可就在这时候,柳淳安排了一手与众不同的环节。

    “请各承宣布政使司臣民,进献黄册和鱼鳞册!”

    伴随着礼部尚书蹇义的喊声,以应天府为首,各地百姓再度出现,他们手捧着黄册和鱼鳞册,依次向朱棣走来。

    这帮老百姓可是赚大了,在京城几个月的见闻,足够他们说几辈子了。

    先是参与审讯前朝官吏,接着劝进新君,现在又是进献图册,他们这是中了多大的奖励,竟然好事一个接着一个!

    这下子可是彻底开了眼界,见了大场面。

    老百姓还有些懵懂迷糊,只是按照吩咐做事。他们依次到了朱棣面前,将本省图册跪奉君前,放在了桌案之上,然后退到一边,重新跪好。

    等到各省百姓进献完毕,朱棣面前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

    当然这些还是一个表示而已,假如真的把所有鱼鳞册和黄册拿来,只会比朱棣还高。

    当最后大宁都司的代表,进献了图册之后,朱棣迈步走到了桌案前面,将一只手,按在了图册上面!

    他的面庞泛红,虽然极力控制情绪,可依旧难掩激动。

    柳淳安排的这个环节,实在是太让朱棣满意了。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权力是如何获得的,非常重要。

    就拿朱元璋来说,他一手打下江山,在群臣的拥立之下,登基称帝,换句话说,这个天下是他打下来的。

    理论上,除了开国皇帝之外,其他的皇帝都是靠着遗诏,从祖宗那里,承接皇位,继承权力。

    对于历代的皇帝来说,尊奉祖宗法度,也就成了必然。因为你的权力是祖宗给的,你要是没有超越祖宗的功绩,怎么能随便更改祖制!

    很不幸,大多数的皇帝,都是平庸之辈,甚至是饭桶废物,他们只能匍匐在祖宗的脚下,得过且过。

    朱棣显然不是这样的人,他有雄才大略,他进京之后,处处强调,自己的权力来源是朱元璋,这样有利于清算朱允炆集团,表明自己的正统地位。

    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朱棣如何能打破朱元璋的成法,如何能超越老夫,开创属于他的时代?

    这是一道没人能回答的难题,哪怕聪明如姚广孝,也没有合适的答案。

    偏偏就有人拿出了方案。

    这个人就是柳淳!

    他让各省百姓,进献图册给新君,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向天下宣告,朱棣的权力,有相当一部分是源自百姓的授予。

    百姓拥护燕王,支持变法,才有今日的登基大典!

    先祭祀老朱,后百姓献图。

    期间的分寸拿捏,细致入微,充满了让人思考解读的空间。

    可不管怎么讲,朱棣是十分满意的。

    “朕兴兵靖难,不忍百姓遭受涂炭之苦,不忍大明基业毁于奸佞之手。如今朕继承大统,必定以万民为念,以苍生之心为心,苦民所苦,解决百姓最急迫的问题。”

    “朕在这里,面对着天地宣誓,务必落实均田,实现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梦想。务必改革税制,实现税赋公平,朕之子民,再无高低贵贱之分。朕必将大力兴学,给予贫家子弟,改变命运的机会。朕鼓励工商,鼓励臣民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朕会提倡百工,支持发明创造,造福百姓。朕还要整顿吏治,严明法纪……总而言之,臣民百姓尊朱棣为君,朱棣必将扛起天子重担,回馈万民,让天子子民,永沐天恩!”

    朱棣的这番话,铿锵有力,许多建文时候的旧臣听到耳朵里,无不骇然震惊。

    真是好一个朱棣!

    他讲得不多,但是几乎每一句都没有离开百姓,一而再,再而三,向普通的自耕农承诺……相比之下,曾经高高在上的士人,已经被天子彻底抛弃。

    作为曾经士人的一员,这些人感慨万千,肚子里五味杂陈,他们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哀叹。

    朱棣没心思管这些人,他宣布继位之后,立刻返回皇宫,连续下达旨意。

    首先,朱棣宣布明年起,改元永乐!

    其次,朱棣昭告天下,建文朝的改掉的规矩,悉数恢复。

    第三,在税赋方面,山东、北平、河南被兵州县,免除徭役三年,未被兵者与凤阳、淮安、徐、滁、扬三州蠲租一年,馀天下州县悉蠲今年田租之半。

    不过在普遍减免之中,也有例外,那就是苏松常镇四府,这四府都是江南文人的大本营,老朱在日,因为嫉恨他们支持张士诚,因此课征重税。

    等到朱允炆登基,在一群文人的鼓动之下,竟然把四府的税给减免了。

    朱棣很明白,这四府虽然税重,但这里是商业中心,物产丰饶,财力雄厚,绝对能承受得起。而且接下来发展工商,这四府还会得到很大的投入,减免税收,那是脑残才干的事情。

    “陛下,还有一件事,礼部请求陛下,降旨赦免罪犯,普天同庆。”

    朱棣一听这话,就把眼睛瞪圆了,“什么道理?”他怒视着蹇义,“朕登基是要惩恶扬善,光大先帝基业。若是朕登基,坏人都从监牢里出来,岂不是说,朕成了恶徒的帮凶,同党?让恶人与朕同乐,朕高兴地起来吗?”

    朱棣怒喝道:“记住了,从今往后,不许再提这种荒唐的事情!”

    蹇义诺诺答应,额头冒出了冷汗,这位永乐天子,还真是难伺候啊!

    朱棣只是小小立威,也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对着群臣道:“明日校阅人马,卿等随朕一同领略大明猛士的风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544章 大明的力量

    阅兵的时刻到了,朱棣换上了一身戎装,金甲黄袍,骑着黄骠马,宛如一个威严的小金人。

    大明由南而北,南方属火,因此大明崇尚红色,上至文武百官的大红袍,下至普通士兵的鸳鸯战袄,都是大红。

    对于士兵来说,穿着红色其实是有好处的,随着火器大量使用,战场上通常硝烟弥漫,因此穿着醒目的红色,能够更好辨识战友,以免失去指挥。

    战时有用,平时穿着红袍,则是更显威严。远远看去,三军将士,一片大红,宛如火焰的海洋。

    千军万马,上下一色,唯独朱棣金甲黄袍,完美衬托了皇权的威严。

    柳淳还有许多宗室文武,受命在承天门上观礼。在柳淳旁边,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个都在,小小的朱瞻基竟然也来了。

    只不过这个小东西腿太短了,个子也小,干着急,什么都看不到。

    柳淳看得好笑,伸手把他抱了起来,然后一下子把小东西放在了朱高煦的脖子上。

    “驮着你侄子,给我小心点!”

    朱高煦气得翻白眼,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谁的儿子谁管着,就算要给,也是给大肉球,给我算什么?信不信老子把这个小兔崽子从城头扔下去?

    朱高煦一肚子不高兴,可师父说了,他还真不敢怎么样,只能伸出两手,将小家伙牢牢按在了脖子上。

    拥有了高级座驾的朱瞻基视线一览无余,小家伙都惊呆了。

    真是太威风了!

    只见皇爷爷骑着高头大马,在一群锦衣卫的簇拥之下,所到之处,士兵一起跪倒,山呼万岁!

    小家伙只觉得浑身血液沸腾,竟然情不自禁伸出小手,跟着喊了起来。

    “万岁!”

    “万万岁!”

    朱高煦简直不想说什么,这年头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毛都不懂的熊孩子。大肉球讨厌,他的儿子也讨厌,生了儿子不好好管着,那就更讨厌了。

    可怜的朱高煦只能埋怨而已,今天的场面实在是太大了。

    首先,以周王朱橚领衔的宗室藩王,悉数赶来,紧随其后,以蓝玉带领的武将勋贵也都到了。尤其值得一提,就连一直有病的宋国公冯胜都拖着病体赶来了,作为硕果仅存的两位洪武朝国公,蓝玉和冯胜的到来,意味深长。

    这俩人都跟柳淳关系匪浅,他们在军中也是树大根深,像蓝勇,平安,这些人,都曾经是他们的部下,而西平侯沐春也是冯家的女婿,这几位凑在一起,是足以和靖难功臣抗衡的。

    也就是说,名义上张玉、丘福等新贵说一不二,贵不可言,但实际上有一群人,能时刻取代他们。

    在宗室和勋贵之后,就是朝中大臣,六部九卿,全都是位高权重。

    除了他们之外,那就是各藩国的代表。

    像什么高丽、安南、琉球、倭国等等,他们的人数也不少,同样站在承天门上,看着壮阔雄浑的军威,这帮人的脸色十分难看,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