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盏茶的功夫,燕王朱棣居然亲自迎了出来。
长久以来,朱棣跟柳淳一直有那么一点别扭,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看不对眼,或许是天生犯冲吧!
可今天呢,朱棣居然在笑!
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
“好,很好!”
朱棣伸手,拉住柳淳,“随本王去见宋国公,把事情跟他仔细说说!”
……
帅帐中,冯胜仔细翻看,不放过一个字,等全部看完之后,老头揉了揉眼睛,突然自嘲一笑。
“柳淳,你跟我说,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弄到手的?”
柳淳耸了耸肩,“都是那些人主动告诉我的。”
“什么?他们主动说的?可靠吗?”冯胜惊问道。
“应该可靠,我收集了几十个人的供词,经过仔细的比对,才拿出来的。”柳淳说着,还甩了甩手,表示费了不少功夫。
冯胜和朱棣互相看了看,两个人的眼里,都流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
疯了吧!
北元朝廷所在,草原的地图,详细的部落分布……哪一样都是关乎北元生死存亡的事情,即便纳哈出所部都投降了,他们也是蒙古人,又怎么会卖得彻彻底底?
而且这么重要的情报,绝对能换来荣华富贵,又怎么肯轻易告诉柳淳?
他们俩是百思不解,柳淳笑得跟狐狸似的,这就是改造的妙用!
按照传统的做法,想要得到情报,一定是软硬兼施,用尽各种手段,还有可能失败。毕竟对方也清楚,他们的消息很重要,忠贞的人,打死也不愿意说,软骨头的即便说了,也是狮子大开口,必须封官许愿,金钱美女,缺一不可。
但到了柳淳这里,情况就变了……他可从没对蒙古贵胄另眼相看,也没想要什么,只是当成普通的工人使用。
蒙古贵胄们虽然讨厌背铁矿石,扫地,掏厕所一类的事情。但是柳淳一没让他们投降,二没让他们交出情报。谁的命不是命!他们宁愿受点委屈,也犯不着鱼死网破。
所以,几乎所有人,在稍作抵抗之后,就乖乖从心而行,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人是种很奇怪的动物,一次从心一时爽,一直从心一直爽!
当蒙古贵胄发现自己“不值钱”的时候,他们反而慌了,拼命要表现自己,恨不得把肚子里知道的都掏出来,能换一朵小红花,换一股,他们就很知足了。
有些人啊,越是把他当回事,他就越是一回事。
假如不把他当回事,他也就不是个事!
这不,当有人主动提供北元的情报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就连那个傻乎乎的扎台,都抢着说了……不说,那顿打,岂不是白挨了。
柳淳需要做的就是把每个人的说法汇总起来,剔除不可靠的部分,剩下就是最重要的情报!
纳哈出的部下,跟蒙海是没法比的。
可架不住人多,从每个人那里弄到一点消息,加起来就不得了。
朱棣难掩喜色,“宋国公,我看蒙海这个人已经无关紧要……凭着柳淳的地图,我们就能找到北元朝廷,一举荡平!”
冯胜感叹点头,“唉,亏老朽领兵一辈子,到老了,居然犯了任人唯亲的错误!常茂要是有柳淳一成的本事,老夫也就不用发愁了!”
常茂?
柳淳不知道郑国公是谁,但他知道常茂!在评书里,这位其貌不扬,跟痨病鬼似的,可力气大的惊人,号称横勇无敌茂太爷!比常遇春都威风,他到底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了?
冯胜没有隐瞒,把常茂激起蒙海反叛的事情说了一遍,无奈又自责道:“老夫是常茂的岳父,他在军中,肆无忌惮,老夫难辞其咎……若非是你送来的消息,几乎无法对北元用兵。老夫有罪!”
冯胜道:“我已经勒令常茂闭门思过,现在我就给陛下上奏本,把事情原原本本说清楚。”
柳淳听得出来,冯胜虽然怒常茂,却没打算把这小子怎么样,相反,他还主动承担了用人不当的罪过。
老爷子够意思。
朱棣觉得冯胜是遭了池鱼之殃,因此道:“本王会给父皇上书……当务之急,是立刻对北元用兵,不然等到入秋之后,他们又要来打草谷了!早荡平北元,就早一天太平。宋国公老成持重,用兵如神,万万不要因为常茂的事情,伤了斗志!”
没看出来,朱棣还挺会说话的,让老冯胜很受用。
因为女婿的关系,冯胜被划到了太子那一边。
可实际上,老冯心知肚明,徐达死后,他就是勋贵的首领,位极人臣,别人能投资太子,唯独他不能。
冯胜处处守着规矩,可问题是太子这边的人,总是给他惹麻烦,让老头很憋屈。倒是朱棣,虽然打交道时间不长,冯胜却从他的身上,看到了朱元璋的影子。
年轻有为,深沉大度,真是个不错的藩王!
不知不觉间,老冯胜对朱棣已经是另眼相看,他准备把攻击北元的先锋,交给朱棣。
而就在此时,冯胜的宝贝女婿,郑国公常茂,正在写奏疏!
弹劾岳父冯胜的奏疏!
没错!
就是弹劾岳父的。
他弄丢了蒙海,影响了大局,在劫难逃……朱元璋有多狠,常茂太清楚了,他也不觉得会有人替他扛罪责。
所以为了减轻惩罚,常茂决定先下手为强!
他弹劾冯胜私匿了纳哈出的良驹,还有,纵容部下,巧取豪夺,又强娶纳哈出的儿媳……常茂写完奏疏,把亲信叫来。
“给曹国公送去,让他帮我递给陛下!”常茂恶狠狠道:“我好不了,谁也别想好!”
………………………………
第70章 罢帅
柳淳留在了军营,成了临时的参军……不管是朱棣,还是蓝玉,甚至是冯胜,都很快发现了这个少年的能力。
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打仗也是这个道理,决胜负就在两军相遇的那一刹那,可为了那一刹那,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粮饷,兵器,牲畜,民夫,情报,道路,天气,地形……每一样都能影响最后的结果。
说白了,战争就是最庞大的系统工程。
在没经过完整教育的情况下,需要强大的悟性和足够的运气,经验,以及长时间的磨砺,才能成长为优秀的统帅。
大明所有开国功臣当中,能做到这个地步的,只有中山王徐达一人……就连常遇春,都只是打仗勇猛而已,距离顶级帅才,还差着一截!
柳淳接受过完备的理工科教育,又管理了半年多的冶铁厂,虽然还很稚嫩,但已经能从全局看待问题,把握别人注意不的的细节。
比如他建议让锦衣卫派遣人员,进入草原,了解情况……还有,趁着天气转凉,草枯马壮的时候,撒出去人马,反向打草谷!
去抢蒙古诸部,然后把弄到的牛羊马匹,一律做成肉干,储备起来,留作大军进击北元之用……当然了,加工肉干这么有挑战性的工作,当然要交给白羊口了。
柳淳还特别交代,处理之后的油脂要收集起来。
不管是牛油,羊油,都是如此,他还到处收集猪油,就连河里的鱼都捞出来炼油。
柳淳这么干,可不是要大规模制造肥皂,当然了,肥皂也是一个重要的财源,可眼下柳淳需要做的是手油!
如果没记错的话,是蓝玉带兵,攻灭北元朝廷的。
只不过蓝玉还不够走运,让元朝皇帝逃跑了。他足足追了上千里,也没有抓到。柳淳没本事去追元朝皇帝,他也不知道怎么能抓到元朝皇帝。
但他觉得寒冬中,在草原追击敌人,风雪如刀,冻伤冻裂,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明军一定是吃了大苦头,不然以蓝玉的执着,又怎么会放过元朝的皇帝!柳淳不能直接参与战斗,但他可以给每一个士兵,配一罐手油,保护战士的脸和双手,不受冻伤。
他还在极力赶制保暖的衣服,战袄,帽子,手套,耳包……对了,还有一样东西,那就是生姜!
其实对抗严寒,烧酒的效果更好……可生产烧酒,就要大量的粮食,如今北平养活二十五万将士,已经非常吃力,再拿出粮食酿酒,没有人会答应的。
柳淳只能到处采购生姜,然后把生姜晒干,碾碎,制成和军粮差不多的粉末,用热水泡一下,就可以喝,当然,也可以干吃!
蓝勇就试吃了一把,辣的眼珠子都红了,不停扇着舌头,活像个大二哈。
将士们仰面大笑,紧张的情绪,一扫而光。
“这小子,真是个人才!”
蓝玉抓着络腮胡子,掩饰不住的欣赏。
看起来柳淳干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军粮、过滤桶,卫生条例,生姜末,手油……可作为久经沙场的宿将,蓝玉太清楚这些东西的价值了。
千里远征,真正死在交锋之下的士兵,十不足一,其余九成,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或是伤,或是病,尤其是水土不服,天寒动地,更容易带走士兵的生命。
柳淳所做的这些,至少能多活成千上万的将士!
“真是个人才啊!”
蓝玉越发埋怨太子朱标……我都给你写信了,让你把柳淳弄到东宫去,结果倒好,你派了个方孝孺来,给我添乱不说,还影响了招揽柳淳的大事,太子殿下啊,别的事情你从善如流,为什么这件事,就这么迟钝?
蓝玉还想找柳淳谈谈,派人去请,可柳淳已经被冯胜提前叫去了。
……
“唉,多亏了你,不然老夫一世英名,就被常茂给毁了!”
冯胜摇了摇头,十分无奈。
他让柳淳陪着,一老一少,在军营旁的小溪漫步。
“当年常遇春还活着的时候,我跟他订的娃娃亲,那时候也没想太多,孩子年貌相当,凑成一对就是了,陛下还亲自当了证婚人。老夫真是没想这么多,可没过几年,常遇春去了,常茂也就没人管了。他吃喝玩乐,越发没有规矩,逛青楼,养歌姬,简直无恶不作!”
冯胜咬牙切齿……谁的闺女谁不心疼,丫头回到娘家,就是一个劲儿哭,冯胜气得去找常茂算账。结果呢,常茂表面上答应,没过几天,他就加倍报复妻子,又是打又是骂……发展到后来,常茂干脆在秦淮河买了一个院子,一年到头,也不回家。
“我那个丫头跟他成亲这么多年,连个一儿半女也没有,她这几年心也死了,时常跟她堂姐一起,念佛诵经,我这个当爹的,看在眼里,别提多伤心了。可又有什么法子啊?”
哪怕贵为宋国公,冯胜也没法把同为国公的常茂怎么样。
更何况这是朱元璋御赐的婚事,又不能拆伙,只能委屈了孩子。
这一次的事情,让冯胜对常茂是彻底失望了。
“唉,婚姻大事,门当户对,固然不错……可也要人品过得去,老夫是瞎了眼睛,害了自己的女儿。”老头转身对柳淳道:“我不能再害大哥的女儿了,小子,你爹想不想娶她?给老夫个准话!”
原来老冯胜也是手眼通天,柳淳通过燕王妃徐氏,询问冯姑娘的意愿,冯家大房自然知道了消息,特意派人来通知冯胜,不让他管侄女的亲事。
原来冯胜也是左右为难,此时老爷子想通了。
要管,还要管好!
就问柳淳,答应,还是不答应!
老爹的婚事问儿子,没毛病!
柳淳立即道:“宋国公,我爹当然是朝思暮想,可他琢磨着,要攒下一些家底儿,才好成亲,生怕委屈了未来的妻子。”
“他有这个心就行了。”
冯胜大方道:“老夫不在乎这些,他们俩个人年纪都不小了,耽误不得……可若是随随便便就成亲,也不合适。”
老爷子眼珠转了转,含笑道:“这样,你先准备着,等老夫领兵出征,灭了元廷,陛下必定厚赏……到时候老夫什么都不要,只求陛下给我侄女赐婚!有圣人的旨意,就没人说闲话了。”
冯胜突然疾言厉色起来,“你个臭小子听着,虽然不是你亲娘,但你也要好好孝顺着,敢怠慢了她,我绝不客气!”
柳淳呲着白牙,深深一躬,“那我就提前拜见二姥爷了!”
冯胜大喜,“小崽子,改口真快!来,这个给你!”
老头直接从腰上解下了一块黄玉麒麟,递给了柳淳,当成了改口费。
正在两个人相谈正欢的时候,突然有人来报。
“宋国公,大事不好了,太子殿下突然来了,他,他要收你的帅印!”
………………………………
第71章 淮西勋贵
朱标来了?
没听错吧?
好端端的,朱标怎么到北平了?
还有,他要收冯胜的兵权,这不是开玩笑吗?
柳淳吃惊地看向冯胜,老头略微迟愣,可瞬间就清醒过来,他神情严肃,急忙点手,叫来两个人,“你们带着他去老夫的帐篷,别让这小子四处乱逛,老夫去去就回来。”
两个护卫遵命,像是押解犯人似的,把柳淳给提走了。
柳淳是哭笑不得,我又不是小孩子,还担心我乱逛?未免也太小瞧人了吧!
好吧,在冯胜眼里,柳淳就是个小孩子,还是差了两辈的!
坐在冯胜的寝帐,柳淳脑筋快速转动,他开始有了点思路……排除开玩笑的情况,太子朱标应该是奉皇命而来。
很显然,要想废掉冯胜的兵权,就必须有圣旨,否则在军营当中,任何人也对付不了冯胜!
那朱元璋为什么要废掉冯胜的兵权?
是有人诬告,皇帝猜忌?
柳淳一时还想不到是常茂这个二货女婿,坑了老岳父。
只是觉得,以冯胜的功劳,突然就被罢黜,有些心惊肉跳!
老朱的强悍,当真是恐怖如斯啊!
柳淳闷坐,突然,外面有了声音,他急忙站起,到了门口,那两个护卫瞬间拦住了他。国公爷交代,不许你乱跑!
柳淳跟这两个木头人无话可说,他们只听冯胜的。
可突然罢免冯胜,突然军营乱糟糟的,人喊马嘶,柳淳不能不提心吊胆。
正在此时,朱能骑着大马,从前掠过,下一秒,这家伙又回来了,特意冲到了柳淳的面前。
“那个柳兄弟,我们是奉了燕王命令行事,你可别到处乱跑!”
嘚!
又被当成孩子了!
柳淳懒得费吐沫,转头回去歇着……朱棣接管了军营防务,就说明情况还不算太糟,至少对柳淳是这样的。
他躺在椅子上,两手环抱着后脑,忍不住呼吸乱想起来。
奶奶的,自己还真有点扫把星的气质啊!
当初柳三收自己,锦衣卫就被罢免了,现在冯胜要把侄女嫁给便宜老爹,他就丢了兵权……好容易找了个靠山,结果却发现是流沙堆起来的,根本不靠谱!
柳淳郁闷了。
时间没过多久,外面响起脚步声,冯胜回来了!
老头看起来没什么异常,跟去的时候一个样……只是他一进入帐篷,就动手收拾行囊,装成了一个小包,还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
做完之后,老头一屁股坐下来,喃喃道:“总算能回京了,一把年纪,真是受不了北方的苦寒啊!”
冯胜嘴上这么说着,可他的眼睛有浊泪闪光!
老爷子哭了!
……
冯胜不是舍不得兵权,也不是气恼翁婿之间的闹剧,而是失望!
强烈到了极点的失望!
当年他们兄弟两个,投靠朱元璋,南征北战,打了几十年,终于等到了彻底灭亡北元的机会……这一战打下来,堪比燕然勒功,封狼居胥!
身为武将,谁不想名垂青史,让后世永远铭记自己。
机会就在眼前,却又失之交臂!身为一个老将,能不失望吗?
陛下,你对老臣也太狠了吧?
冯胜无语凝噎,老泪一点一滴,从眼角滑落,胸前的衣襟,湿了一大片……就这样,默默坐了一个时辰,冯胜甩了甩头,似乎是认命了。
他点手,让柳淳坐得近一点。
“小子,老夫被免去兵权,明天就要动身返京了……你有什么,想跟我这位二姥爷说的?”
柳淳道:“那个……您还愿意促成这门亲事?”
“废话!”冯胜不客气道:“除非你们瞧不起冯家,否则,老夫说出来的话,还没有收回去的!”
柳淳连忙道:“那就多谢二姥爷成全了。”
“别忙!”冯胜拦住,“老夫本想借着战功,求陛下赐婚。可眼下的情形,老夫是没那个本事了,可是又不能委屈了我的侄女……怎么样,你有没有本事,让陛下赐婚?”
“没问题!”
柳淳一拍胸膛,大包大揽揽下,眉眼之间,全都是笑容,嘴都咧开了。
冯胜突然怒起来,骂道:“臭小子,你是不是看老夫丢了兵权,在笑话我?”
“哪有!”柳淳忙否认道:“小子可不敢笑话二姥爷……我给二姥爷讲个故事吧。“
“故事?说吧!”
柳淳咳嗽了一声,一本正经道:“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柳淳说完,冯胜气得举起了拳头要打人,出拳一半,又苦笑起来,“到底是没了兵权,连你都敢耍笑老夫!我虽然是武夫出身,塞翁失马的故事,还是知道的!”
冯胜说到这里,突然面色一变,猛地转向柳淳,惊问道:“臭小子,你是想跟我说,焉知非福,对吗?”
老爷子还是睿智的,一下子抓住了事情的关键!
常茂弹劾,朱元璋居然信了,还突然派太子,来收冯胜的兵权……怎么看都有些荒唐,陛下是糊涂了吗?
很显然,刚刚过六十岁生日的朱元璋,精力旺盛,头脑睿智,比年轻人半点不差,他可不会犯低级的错误。
那又是为什么呢?
冯胜扪心自问,似乎有了答案,他瞧了眼柳淳,突然用手指沾了一点茶水。
“来,你也写下来吧!”
一老一少,同时写出了一样的答案:淮西勋贵!
这四个字,就像南阳世家之于东汉,关陇门阀之于大唐一样。
老朱在淮西起兵,最早跟随他的小伙伴、老兄弟,就是所谓淮西勋贵的核心,是这帮人,一手打造出了大明的基业。
早年的淮西勋贵,是两条腿走路,文官有李善长,胡惟庸等人,武将有徐达,常遇春,可谓人才济济,把持朝廷大权,说一不二。
像刘基、宋濂等人,根本无力抗衡。
朱元璋先把矛头对准了胡惟庸,甚至废掉了丞相,亲自掌握朝政,淮西勋贵的一条腿被砍断了……可这帮人根基太深,依旧牢牢把持军权。
常遇春和徐达虽然死了,但还有其他人存在,几十年来,彼此联姻,互相勾结,形成了庞大的势力集团,遮天蔽日,无所不在!
让老朱都头疼不已。
就拿常家来说,是衰败了,常茂几个兄弟也不争气,可太子妃出自常家,宋国公冯胜是常茂的岳父,还有一个永昌侯蓝玉!
这几方力量如果拧成一股绳,都差不多能改朝换代了。
假如你是朱元璋,会不会提心吊胆,夜不能寐?
偏偏在这时候,常茂这个纨绔子弟,弹劾岳父,朱元璋当然要趁机拿掉冯胜的兵权……刘淳甚至能想象到朱元璋仰天狂笑的场面。
非是朕出手,是你们自己闹内讧,把刀柄送给朕的!
柳淳突然涌起一个念头,常茂那家伙真是个饭桶吗?
别是他为了保护常家,演得一处苦肉计吧?
假如真是这样,那么常茂这家伙,可真是不简单,至少保命的本事是一流的。柳淳眼珠乱转,脱口而出道:“水满则溢,此时急流勇退,或许是最好的时机!”
………………………………
第72章 往死里打
“退?”
冯胜迟疑片刻,默然摇头。
果然,谁也不愿轻易放弃权力!
柳淳本心不愿意掺和其中,可问题是这老头极有可能成为他未来老娘的二叔,算是一家人,万一倒霉了,也会牵连到他的身上。
柳淳索性仗着胆子道:“宋国公,是上面不愿意让你退吗?”
冯胜的上面,自然是皇帝朱元璋了。
老头沉吟许久,没有回答,但严峻的脸色,却告诉了答案……朱元璋年纪大了,对待军中的宿将,多有忌惮。毕竟这些人也领兵几十年,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力量太大了!
朱元璋巴不得他们能去职呢!怎么会挽留!
“那既然不是上面,就是下面了?”柳淳见老头微微颔首,就叹道:“百姓有句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圣意昭然,宋国公还有疑问吗?”
冯胜深吸口气,戎马一辈子,指挥千军万马,何等的威风!不说别的,光是北平一地,就囤积了25万大军,一声令下,无数人冲锋陷阵,出生入死,试问谁能拒绝这种诱惑。
退了,什么都没有,车不过一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